学会和领导相处-.学会承受批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般说来,批评都是和缺点错误联系在一起的。干工作多的人,出问题和犯错误的几率相对就要大一些。受到的批评多,一方面虽然说明工作中有些方式方法确实需要改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发展潜力大,值得领导去关注和帮助。

    学会承受领导的批评

    任何一个下属、员工都不希望被领导批评,然而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却是常有的事情。下属、员工在面对领导的批评时,如何对待、如何接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在某一篇文章中,作者将一个人“挨批”时的表现归纳为当面顶撞、无理占三分、意志消沉和屡教不改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一言以蔽之是“麻木不仁”。只不过一些表现是有主观意识的(如我行我素、反驳辩解),一些是无意识的(如消沉自责),这都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是工作的大忌。

    “我以为他让我做的是这样,按照这个做了又不对,他当时怎么不说清楚呢!”面对领导的批评,张南方很是委屈,“明明是按照领导吩咐做的,现在出了差错又怪到我的头上。”原来,领导让张南方在双休期间做一份本地市场同类产品销售情况的报告,星期一上班就要过目。好不容易盼到的个双休却要加班赶报告,张南方心里甭提有多压抑了,也没向领导仔细询问报告的用途,以为是为公司新产品上市规划做参考,就按照以往的程序,找了些相关资料,再依据领导的“喜好”做了些修改,星期一上班就交了上去。

    其实,领导需要的报告既要有竞争对手的真实数据,又要有本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而张南方上交的报告却没有这些。看到领导难看的脸色,张南方委屈地小声说:“我以为您是要做明年的销售计划……”“你以为?你怎么不问我?不要总是‘我以为’,有不明白的就问,更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做!”领导打断了张南方的辩解。事后,张南方越想越觉得自己无辜,甚至觉得是领导的管理方式有问题。

    工作中,不少下属都有过张南方这样的经历。某企业管理专家分析说,“我以为……”是员工“幼稚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只有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才犯这样的错误。一些工作多年的职场老手也容易自恃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遇到问题不屑或不好意思问,尤其是问领导,往往按惯例和惯有思考模式处理事情,最后出现错误受到领导批评,又会把责任转化到公司管理上,而习惯于回避问题的根源。

    庄子曾说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下属最大的悲哀不是有了错误,而是麻木不仁,失却了纠错的机会。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他看到了中国国民最大的悲哀不是技不如人,而是面对杀头场面麻木不仁的心态。一个民族如此,职场中的下属、员工也同样如此,那些面对领导的批评选择当面顶撞、我行我素的下属、员工,不就是那些围观杀人而无动于衷的旧国人写照吗?所以,“挨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的不良心态。一旦认真地接受批评,及时改进不足,就会“知耻近乎勇”,取得进步,赢得领导的欣赏。

    大多数下属对领导的批评一般都接受不了,特别是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当着大家的面。但是,作为下属,你要学会承受批评,汲取教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人生的必修课,要正确地对待批评,把批评作为改进自己、提高自己的良机,而不要急于辩解和当面顶撞领导,要有心悦诚服、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的平和心态。有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才会从自身找原因,认真反思,及时汲取教训、避免重犯;有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即使是面对领导的误解和错批,也要欣然承受,正确地对待批评。

    其次,作为下属要明白,维护领导的形象就是维护企业的形象。领导作为企业或者部门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有其特殊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须具有良好的领导形象。作为下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维护领导形象。如果你连自己领导的形象都不维护,那你对这个公司还有什么用处?反过来说,公司因为什么还会再继续使用你?因此,面对批评,下属需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即使蒙受委屈也要坦然处之、虚心聆听,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解释。而且,作为领导者,观人谋事所站的角度更具有大局观和全局感。一件事单看也许并没有错误,但放在整个大局来看就有可能不妥。作为下属,一定要懂得领导的这种良苦用心,用心去体会领导的批评,有错改之、无则加勉。要把领导的批评作为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和激励,用加倍的努力去回报领导、回报企业。

    最后要有感恩的心。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领导的批评一般都不会和风细雨的,然而,这却让一个员工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抗打击能力。管理学有一句经典,“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作为下属,要懂得欣赏和感谢这种严厉的爱,学会感恩。

    你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领导的批评实际上是一个动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无怪乎来自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验不足;二是能力不行;三是原则性不强;四是马虎大意。面对领导的批评,从这四个方面找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集中反映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人不能避免犯错误,但人不能总犯低级的错误。人不可能避免来自于别人的误解,甚至恶意的伤害。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做事真的应该谨慎和周到。出于理解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出于恶意的事情就是一种打击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真的是很复杂的,但又不能意气用事。今天为了一件事感到不公就撂挑子,就想到辞职,想到换工作,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这样变更呢?越有这样的想法,越无法面对问题。因此,要把领导的批评当成是一种动力。往前走去解决问题,度过这个难关就翻过一道坎,心智会变,能力也会变的。

    有了这些良好心态,最重要的就要知错就改,将修正后的正确做法落实到行动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用了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落实行动远比空喊口号重要,在聆听和接受领导的批评以后,要快速、及时地将批评和压力化为动力,认真加以改进,确保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不能把批评当成是和自己过不去

    在同一个公司里工作,领导与下属之间天天在一起工作,就如同天天在一起过日子的夫妻,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些摩擦也不为过。所不同的是,一个属于家庭内部的私事,而另一个则属于工作上的分歧或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的领导对下属的批评。由此看来,分歧也好,失误也罢,没有什么过分之处。但是,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不开化的下属,自以为是牛气冲天,认为天下老子第一,连自己的爹娘都不放到眼里,你领导算个鸟什么?还有的下属过于敏感,只要领导一批评,不分青红皂白,总以为领导在给自己穿“小鞋”,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李东光新来公司担任经理不久,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有几个员工的能力、专业和经验不适合他们所在的岗位。公司是一家网络公司,盈利主要靠广告收入。李东光时不时都会指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都是非常具体的错误,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可是,他们后来都辞职不干了。他们说李东光不是一个好领导,整天就知道抱怨。可是,李东光的确是一个心态非常积极、从不怨天尤人的人,经历过各种打击而此心不改。所以,他们的离职对李东光不是什么坏事,他只是对他们的前途感到担忧。

    但现在有一件事,却让李东光难以把握了。在剩下的老员工里面,李东光的助理可以说是自己的死党,几乎公司里面的所有事情都会跟她商量。她也很为公司着想,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但她有2个毛病是我不能接受的:一是私心,二是喜欢找借口。因为她是领导身边最衷心的幕僚,自然她的权力也较一般主管大,她便会在报销的时候多报,或者在购物的时候,为自己顺便买一些小东西。还有就是喜欢为自己找借口。比如,会为迟到找借口,会假借手机没电说回不了电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理由是不成立的。

    为这个毛病,李东光犹豫和思考了好久,但终于还是说出来了。因为他觉得公司的混乱状态很大一部分责任都在她身上,如果她不改正这个缺点,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

    批评她的时候,李东光是借助一件事情而说的。那件事情是她没有做好,在批评她的时候,她竟然又说是其他员工不配合所致。这让李东光有点恼火了,料想多半是她自己交代不清所致。但李东光还是打电话给另外一位员工核实情况,果然是那位同事没有收到明确的任务布置。于是,李东光就借题发挥,趁机数落了她的缺点。李东光告诉她自己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的原因,不只是眼下这件事,而是她自身的缺点。

    从此后,她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在工作上也不再那么主动了,对李东光也不再嘘寒问暖了,每天只是中规中矩地做事,也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吩咐了她就做,也不再主动提醒李东光了……

    可以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特别是一个认真、讲原则、肯对组织负责也对下属负责的领导,在下属出现错误时,就会及时地予以批评,而不是对其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只有那些极其不负责任的领导才会这样去做。的确,对下属的批评也是一个肯负责任的领导对下属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下属关怀的体现。

    如果下属们犯了错误,出了问题,领导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甚至是“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表面上看起来这个领导真好,是个十足的大好人。而且,也一定会落得下属的欢天喜地,并会因此对领导感恩戴德,视若再造爹娘重生父母。然而,这样的领导是要不得的,他是在放纵下属们,于无形之中助了下属一臂之力,使下属们更加快速地滑向错误的深处。从而,下属们也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能最后会走向犯罪的深渊,甚至是不归之路。

    有句老话叫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也是这个样子。话虽诚如前面那样所言,但有的人只能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一丁丁点的批评。一旦受到了领导批评,就觉得自己丢尽了面子,自觉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再也无颜面见他人;更有甚者以为没了尊严,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其实,大不必如此干戈雷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凡夫俗子,犯些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可避免的要犯很多次的错误。关键在于,犯了错误以后,特别是领导批评过之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对照领导的批评去深刻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就不会深刻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也就不会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自己在工作中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反而觉得是领导不近人情,不给自己面子,在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就开始同领导对着干,在本单位中发牢骚,说坏话,说领导的“不是”,讲领导的“隐私”,公开自己与领导的矛盾,等等。这样做,危害是很大的,不仅有损领导的声誉和威信,在不明真相的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可能造成内部的不团结,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也会给他人留下“你这个人不好相处”、“素质低”的坏印象,也给自己以后的工作造成困难,最终损失惨重的还是你自己。所以,作为员工,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或出现过错误的员工,一定要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虚心接受领导的意见,同时还应正确对待自己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何况,一般来说,领导在批评员工时,基本上都会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及坦诚和负责的态度。因此,下属们也就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也没有必要有太多的想法。相反,有些聪明的下属善于“利用”批评,领导批评你是因为你还可以提高,是想你好才批评的。如果你能虚心的接受,不争辩,领导会觉得你态度好,值得培养。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可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提拔不得”。

    批评本身也是一种帮助

    在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一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这些批评要么来自我们的长辈,要么来自我们的领导,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抑或同事。一般而言,对于父母的批评,许多人都能够正确对待,不管父母批评的对错与否,也都可以接受,认为父母教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对于关系密切的朋友或交往不错的同事,对于他们的批评都可以理解,也都可以坦然受之。即使一时间理解不透接受不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一旦受到领导的批评时,心里立刻就会不高兴起来,甚至一时间想不通并难以接受。

    天能园工程开工后,安居工程公司工程部的14位职员由王经理带领,但近一个月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造成王经理的工作无法进展。其中一件事情是这样的:赵小丽是新来的大学生,8月底报到上班,但一个月之内有二次上班迟到,并且还有一次,由于粗心大意将一个重要的报告提供的数据写错,但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王经理每次发现赵小丽的问题后,就当场立即对赵小丽迟到及工作不细致进行了批评。

    其余的几件事也大都与此类似,或是因为违反工作纪律,或是因为工作不负责任,或是因为背后说同事坏话,另外三位职员同样一被王经理发现犯了错误,受到了批评。但赵小丽却私下联络这几个受到王经理批评的人,一起来对抗他,王经理安排的事情,他们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拖拖拉拉,再就是错误百出,严重影响到了工程部的施工进展。

    在企业里,由于下属在工作当中的作风、态度、效率、质量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本来,领导批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却有那么一部分下属受到领导的批评后,对领导的批评特别不理解,以为自己很委屈,受到了不白之冤。有的下属甚至还认为领导故意在找自己的茬儿,因此对领导充满了怨恨,从而迁怒于领导。有的还做出了过激的行为,同领导无理取闹,扰乱领导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有甚者,在公司或回家的路上对领导进行恐吓、报复,乃至以死来相要挟,等等。而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真理。无论是谁,每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多了,特别是因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客观条件影响、工作能力所限、思想精力不够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失误在所难免,甚至还会出现完全错误的时候。因此,在工作中,一旦有人真的出现了失误,领导肯定都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对下属出现的错误做出公正、客观、善意的批评,并会及时地提出正确的建议和补救措施。这个时候,下属可能就会出现不理解领导的批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对待领导的批评呢?

    下属在犯了错误之后,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对待领导的批评,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千万不要因怕受批评、丢面子而不敢承认错误,进而推卸责任,甚至捏造事实编造假象,用大错误去掩盖小错误。一旦遇到认真负责的领导,就用更大的错误去掩盖大错误。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就会使自己陷入由自己搅起的错误漩涡之中,且越陷越深而终不可自拔,使自己的大好前程就这样断送在本来是很小的事情上,岂不可惜?甚至遗憾终生。

    一个肯积极进取的下属,就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又需要很多人的给予我们帮助,不仅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包括行为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上的帮助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在犯了错误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助指出不足,帮助及时改正,不断进步。因而,当下属们的一些行为发生偏颇乃至出现错误时,领导及时地给你们指出,使你们在错误的道路上及时地刹车,没有进一步滑坡,帮助你们明确了方向,这是好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不能正确接受领导批评的人,一个失去领导帮助的人,要想取得进步该有多么困难。所以,在下属们犯了错误后,领导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虚心接受,认真对待。不能因为领导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因为领导的批评而去曲解甚至是误解领导的良苦用心。

    王香玉在公司中的销售成绩一向是没人可比的,但最近几个月以来却越来越不理想。销售部经理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有一次,王香玉私自吃一个中级批发商的回扣,被销售部经理狠狠批评了一顿后,她就再也没了以前的干劲了。“小王,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销售部经理“啪”的一声挂了电话,让刚刚和同事还有说有笑的小王一下子心惊胆战,硬着头皮走进了经理办公室。“你这个月的销售成绩怎么这么差啊?你看看人家小邓,刚来两个月的工夫业绩就飚到本月第一名。你以为我能让你拿这么多的薪水,我就不能让别人拿的比你更高?再这样下去,你这个销售冠军还能坐多久?”还没等小王开口,坐在领导椅上的经理就一顿连环珠炮般的轰炸,顺便把一叠厚厚的报表扔在小王面前。“经理,我……我有我的解释。”小王本想找个借口,说说自己的理由。但销售部经理早看透了她的心思:“你别说了,你回去好好反省吧。我再给你一个月的机会,要是下个月你的业绩……你自己看着吧。”

    也许,领导在批评下属的时候,态度坚决了一些,立场坚定了一些,语气强硬了一些,措辞严厉了一些。但毫无疑问,也不容置疑,领导的批评是善意的,也是诚恳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意在帮助下属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可谓用心良苦,实乃苦口良药,逆耳忠言。

    帮助下属改正错误的领导是真正爱护你们的人,是有恩于你们的人。下属们应该感谢这些真正爱护你们的人,感谢这些有恩于你们的人,感谢所给予你们的爱护,感谢对你们进步的帮助。因此,请记住:我们一定要感谢领导的批评,一定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进步的领导。

    面对批评端正态度

    刘放是冰山家电公司的系统工程师,负责电冰箱售后服务工作。最近公司推出一种新的电冰箱,为了能够抢先占领市场,公司没有做充分的售前测试就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结果客户的意见多如牛毛。作为售后服务部的主管,刘放忙得团团转。由于冰箱先天设计的原因,有很多问题刘放也解决不了,客户就把不满反映到了公司总经理那里。总经理找到刘放,不问缘由,把刘放臭骂了一通,最后威胁说“不想干了就走人”。刘放非常苦恼,自己辛辛苦苦、跑前跑后地给别人收拾烂摊子,出去了被客户抱怨,回来了还要挨总经理的骂,骂错了还不能对他发泄,心里郁闷到了极点。

    像刘放一样,很多下属在挨了批评之后,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具体情绪表现有焦虑、抑郁、愤怒,甚至敌对、攻击等行为。要走出挨批评之后的心理阴影,首先要对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再寻求应对策略和解决的方法。

    虽然下属、员工们遭受批评的原因各不相同,错误也不一定就在自己身上,但是,在遭受批评之后,端正态度是第一要务。面对批评,下属、员工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情绪激动,并试图为自己的过失寻求开脱和辩解,特别是在受到误解时。然而在情绪激动时的辩解多数会转化成无谓的争吵。跟领导争吵显然是不明智的,你的激动会强化对方的激动情绪,而你的冷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对方的怒气。让批评你的领导平静下来,对你是有利的。也只有冷静,才能对自己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做出及时、客观的自我评价。

    在某公司,关美娟一直是一位业绩第一的员工,一次她认为公司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应该改进的,就和主管包括部门经理提出,但却没有受到重视,领导反而认为她多管闲事。一天,她就私自违犯工作流程。主管发现了就带着情绪批评了她。而她不但不改,反而认为主管有私心,于是就和主管吵翻了,并退出了工作岗位。主管将此事反映到部门经那里,经理也带着情绪严肃批评了关美娟,她却置若罔闻。于是经理和主管就决定严惩,开除她或扣三个月的奖金。关美娟拒不接受。于是部门经理就把问题报告给了公司总经理。总经理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及制度,对关美娟毅然实施了处罚。

    端正态度还有助于思考事情的原因,并想出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领导会注意你在挨批评后的态度,以决定给予追加惩罚或安抚,还有的领导故意设置一种情境来观察你的反应。你虽然难以事事应对正确,但是,保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态会为你在领导面前赢取一个好的印象。从微观说,这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技巧,从大局说,这种做法有利于整个团队事业的发展。

    下属、员工挨批评终归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在被领导批评完了以后要认真地想想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好,然后努力地去实行。即使最后的工作效果未必如领导当初要求的那样好,但有时你表现出来的知错就改,并且“戴罪立功”的态度就能感动曾经对你发过火的领导,如果再取得不错的业绩的话,就更容易得到领导的原谅了。这样,也就不难明白,一个受到过猛烈批评的下属、员工,怎会在短时间内忽然又“平步青云”了,这是领导与受批评的员工良性互动的结果,也是比较理想的结局。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发现,有些领导的批评是对人不对事的,其中的原因有许许多多。对于这种批评,可不必放在心上,运用“阿Q”胜利法在精神上超越对方。但对于大多数受到了错误批评的下属来说,很难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发扬“阿Q”精神,更多的时候下属们需要外界的帮助。

    受了领导的训斥以后心情极度糟糕,如果回到自己的部门后对同事和下属乱发脾气,他们只能对你敬而远之。如果回到家里也对妻子乱发一通脾气,妻子也是受不了的。合理的方法是回到自己的部门以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同事,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可能的话让同事们把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再转达到经理那里,事情就好解决得多了。也可以找家人讲一讲,让家人分担一下自己的压力。

    还要努力去跟批评你的领导进行沟通,不要认为他成心要与自己过不去。事实上,很多误解和偏见是由于交流太少造成的。也许你确实做得很努力,甚至一个人做的事情比部门其他人做的加起来还多,但是因为你没有主动和有效地跟领导和同事沟通,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别人就只注意到问题,而没有在意出问题的原因和你的苦衷,因此受到指责的还是你。

    最后,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失败的经验。如果你在单位里经常挨批评,经常有人给你气受,那就要想想到底是单位其他人都跟自己过不去,还是自己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方法不对头,或者是自己太敏感了。自己平时做什么事会使人际关系紧张,做什么事又会使人际关系融洽?面对领导批评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态,也许是愤愤不平,心生怨恨。也许是自我反省,审视自己。最好的心态是正视批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微软公司的副总裁辞掉了总经理艾立克。因为他虽然才华过人,但却桀骜不驯。尽管这位副总裁十分爱才,希望艾立克留在公司,但他不能相信艾立克。当时,很多技术专家都来为艾立克求情,但是这位副总裁很坚定地告诉他们:“艾立克聪明绝顶不假,但是他的缺点同样严重,我永远不会让他在我的部门做经理。”结果,拥有爱才之心的比尔·盖茨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要求将艾立克留下做自己的技术助理。

    这件事给艾立克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艾立克逐步晋升为微软公司的资深副总裁,而且非常凑巧,他成为这位副总裁的领导。艾立克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并没有对这位副总裁怀恨在心,反而非常感激他。因为正是这位副总裁把他从恶习中唤醒,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艾立克不仅没有报复这位副总裁,反而在管理方面虚心向他请教,这时的艾立克已经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同时,这位副总裁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当艾立克成为他的领导后,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服气的想法,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艾立克的工作,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一直为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和前进。

    被领导批评时,首先不要有领导和自己过不去的想法,都是工作关系,工作上出现差错才会被批,不是工作关系,领导也不会说。其次,站在领导的角度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正视缺点和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做到同样的错误不发生第二次。再次,如果领导的出发点是为了顾全大局,只是方式、方法欠妥,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工作中就是要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最后,用乐观的心态看待领导的批评,看作是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努力工作,用行动、成绩改变领导的看法。总结出经验后运用到工作中去,相信会有一个改观的。

    从批评中汲取教训

    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做错领导不愿意出现的事情。领导就会严厉的批评你,说你在工作时是没有用心的。你的领导就会责骂你半天,在领导的责骂时候,千万不要跟你的领导顶嘴,如果跟你的领导顶嘴的话,你的领导就会把你赶出去。在人的一生之中,总有做错事的时候,领导在骂你时候,也是为你好,你应该心平气和来接受领导的批评,这样你在下次工作时就再也犯这个同样的错误了。

    在某公司,有一个自小就是神童的人。他思维非常敏捷,富有创意,常常提出匪夷所思却又情理之中的提案。后来,他把表叔一个办事处的货款占为己有,几乎让表叔破产。表叔批评他多次,他不但不思悔改,还美其名曰:“借。”他用这笔钱与人合伙做生意,赚到钱时,想甩掉合伙人,结果甩出官司,官司打下来,生意也没有了。为了东山再起,他又到一个大企业做销售经理,故伎重演,再次卷款潜逃。这次也算幸运,他依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他却一直过着逃亡式的生活,钱挥霍光了,身体也被逃亡折磨垮了。

    有个好心的朋友劝他改正错误,他也答应改正。朋友便推荐到一个公司做分公司总经理。他进公司不到一个月,竟然就靠着灵活的脑袋和好口才笼络了一批信徒。公司领导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但他却当耳边风。他们这帮人的人生哲学是:“聪明人的钞票,暂时放在笨人口袋里。”这话从财富学角度来说,是颇有道理的。但是他们从笨人口袋里取钱时,却采取了“侵占”的手段。他的确高明,在公司领导风闻他的信徒们在搞集会时,他已经变着名目,把分公司的钱转了30万元在他自己户头上。不过,就在他准备溜走的头天晚上,民警站在了他的门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工作中,企业的员工必然要面对来自领导或同事的批评。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的批评,如果能够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坦然态度去面对,自然能够起到很好的自我提高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在面对批评时的心态,那么批评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要么造成企业内部的不和谐,要么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工作。因此,正确的态度面对批评,是一个员工能够在企业中快速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如何面对批评的问题上,不同人由于自己性格或经历不同,对待领导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人对待来自外界的批评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针锋相对、二是否定自我、三是置之不理。对于第一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能力或水平相当的下属之间。诚然,每个员工都有其自尊心,在面对来自外界的批评时,首先想到的是抗拒,尤其是批评出自一个自认为并不高明的领导之口,就算明知自己有错,“你凭什么来批评我?”仍然是大多数人反唇相讥、无理占三分的充分理由。

    对于第二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人身上。有一个经典例子: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助理是豪斯。有一天,威尔逊总统单独召见他,同他商量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是豪斯早已深思熟虑过的。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豪斯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长篇游说,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他为自己能酝酿出如此高明的计划而感到格外得意,并不断地对威尔逊总统强调:“这可是我精心研究过的,你采纳我的建议绝对不会有错!”

    但他没有注意到,不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威尔逊总统苦笑着说:“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来的。”这一句话使豪斯立刻没电了,安静了。他认为威尔逊总统根本不赞成这个建议,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几天以后,豪斯在白宫的一次宴会上惊讶地听到,威尔逊总统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了!有了这次教训,豪斯以后变得明智多了。他认识到,参谋助手不是决策者,也无法取代决策者的作用。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很多人在面对批评时,没有一个以清醒的头脑去分析,久而久之,逐渐迷失了自我,所感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第三种情况,则多发生在职场老手身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这类人的口头禅!在流行“个性”的时代里,这类下属是越来越多,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会觉得自己活得潇洒,但这种盲目的潇洒也将使他们失去提升的可能。

    邓艾灭掉西蜀后,渐渐有些自大起来,司马昭对他本来就有防范之心,看他逐渐目空一切,怕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

    虽然邓艾有带兵打仗的谋略,却没有自知之明,他既不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他只想到自己对魏国承担的使命尚未完成,还有东吴尚待去剿灭,因而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

    多疑的司马昭看后更怀疑他心存不规,他命人前去对邓艾说:“临事应该上报,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奉命出征,一切都听从朝廷指挥。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如果等朝廷命令来,往返路远,迁延时日,于国家的安定不利。《春秋》中说,士大夫出使边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邓艾虽说不上比古人,却还不至于干出有损国家的事。”

    邓艾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不安之心大增,而那些嫉妒邓艾的官员纷纷上书诬蔑邓艾心存叛逆之意。司马昭最后决定除掉邓艾,他派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将其杀害。

    毛泽东曾经提出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什么才是科学的态度呢?首先,要有一个坦然的心态,作为一个年轻员工,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经验,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一环;其次,在面对领导的批评时,下属要懂得进行自我剖析,避免纠妄过正,优秀的下属能够从不同意见中吸取精华,尤其是应对来自领导批评的压力时,下属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批评的压力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否则事情就会越做越糟;第三,下属要有宽大的胸怀面对批评,俗话说“良药苦口”,下属要真正做到正确面对批评,必须让自己心胸广阔,“睚眦必报”将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企业内部的批评是就像发热是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反应一样,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这里所说的领导批评,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是善意的批评,失去了诚信,这样的批评便成了诽谤。对领导而言,把握好批评的语言艺术是其批评能否达到“治病救人”效果的关键,对于下属而言,一个端正的态度去接受批评,则是其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前提。

    千万不要和领导发生争执

    张宝常大学毕业后就在久远和利公司上班。五年以来,张宝常一直保持少说多做的作风,和谁都不多说话,别人说什么他都认为与自己无关。有时候,即使别人说了对他不利的话,他也觉得无所谓,因为他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领导自然会看得到,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

    让张宝常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天他正在做一个新的工作任务,领导怒气冲冲地来到他面前,将一个文件“啪”地摔到了他的桌子上,怒吼:“张宝常,你在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连这点儿事都做不好呢?简直是一塌糊涂!”

    张宝常正在专心工作,被这突如其来的批评一下子给弄懵了。他拿过文件来一看,发现上面虽然签的是他的名字,但却不是他做的文件。于是他平心静气地说:“这个文件不是我做的,虽然写的是我的名字……”听了这话,领导更加恼怒:“不是你做的是谁做的?写的就是你张宝常的名字,你以为我不识字呀?也不知道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是怎么了,总喜欢推卸责任!”

    领导的话让张宝常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在久远和利公司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五年,别说这份报告不是自己写的,即便是,出了什么错误,也不至于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啊!何况还当着办公室里这么多人的面向自己发火,难道就不能给自己留个面子吗?连最起码的尊重也不给!于是,张宝常压住火气说:“我想,从今天开始,你再也不是我的领导了!”

    领导愣了一下,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张宝常平静地说:“我要辞职!”领导指着文件问:“这报告怎么解释?你要赔偿我损失!”张宝常拿起文件:“我不干了,你要损失,上法院告我去吧!”说完张宝常就离开了,一点儿也没有惋惜这五年来的辛苦和成就,一点儿后路也没有给自己留。

    半年后,张宝常再次遇到那位领导,他才知道,当时领导的举动完全是为了考验一下张宝常的应变能力,因为他当时想把张宝常调到外联部门去担任主任职务,而外联工作需要很多的应变能力。五年来,张宝常给他的印象是工作踏实、性格沉稳,但不知道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何。所以,他就想出了那个主意。张宝常听了之后心里十分懊悔。他知道一切都太迟了,他彻底失败在那个被领导安排好的测试中……

    有时候,领导会冲你发脾气,这是因为他所处的地位不同,肩负的责任不同,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肩负的责任更大,他的压力也更大。他是一个企业权力的行使者,凡是企业的问题,他都有责任管,管不好要承担责任。这种权力使他可以安企业需求管理下属、分配工作,并实施惩罚和奖励。对下属发脾气,是因为下属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工作、遵守规章的一种惩戒。发发脾气要比温和地批评和规劝强烈的多,在很多时候也有效的多。现代领导学研究证明:一次强烈地刺激要比多次低度地刺激更能够对其产生作用,更能影响以后的行为。这种影响,往往令下属、员工终身难忘。

    的确,发脾气已经成为不少领导推进工作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发脾气的确也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只要运用得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地效果。它比说服教育更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领导善于运用发脾气,还可以达到文武结合、一张一弛的管理效果。如果平时很少发脾气,一旦动怒则举座皆惊,令下属生畏,让员工不敢忘怀,不再轻举妄动。就一般的情况来看,领导发脾气往往与工作有关,即领导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在用发脾气的手段去达到一定的工作目的。发脾气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一种应该控制的不良情绪,但对于领导而言往往代表着一定的权威,这一点可以从战场上前线指挥员的行为态度得到验证。不少指挥员在激战时都是发着脾气指挥作战。发脾气往往能使下属产生心理震撼。

    艾森豪威尔决心扭转一下军队中存在的歪风邪气。一次,艾森豪威尔巡视卡普里岛,看到一所豪华的大别墅,他问道:“这是谁的别墅?”“先生,是您的。”有人回答,“是布彻先生安排的。”艾森豪威尔指着另一所更大的豪宅问道,“那所呢?”“那是斯帕茨将军的。”艾森豪威尔怒火中烧,大声吼了起来:“去他的,这不是我的别墅,那也不是斯帕茨将军的!只要我一天是这里的头头,这些别墅就一天不属于任何将军!”他顿了顿,强压着心头的火气说:“这里要成为休养中心,成为战士们的休养中心!而不是军官的俱乐部!”上岸后,他马上打电报给斯帕茨,训斥他说:“这直接违反我的政策,必须马上停止!”如此地关心部下,是艾森豪威尔的典型作风。

    领导批评你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听明白。切记,千万不要和领导发生争执。因为一旦发生争执,受伤的最终还是自己!你可以告诉领导,你已经做好了听的准备,请他坦诚地说,这样很多矛盾就能大而化小、小而化无。如果是自己的错误,请恳切地道歉,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错误不在自己,了解了真相后,领导更不会责怪于你。

    下属在与领导相处时,必须正确对待和妥善对待领导发脾气的问题。否则,要么会使领导小看你,要么激化双方的矛盾,从而使一方、或双方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对待领导发脾气的正确态度是:只要领导不是有意侮辱人格,或故意找茬,你应该以忍让为上。特别是当你在工作上出了差错,领导为此发脾气时,下属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当时与领导对抗、顶撞。此时,你不仅应该忍耐,而且应主动表示认错。因为,事实证明,纠正一个下属的错误的最好方法,与其好话说了一箩筐,不如适当地发点脾气,只要不超分寸,教育效果往往优于和风细雨。因此,对待领导因工作问题发脾气的正确态度是忍耐、自我反省、总结教训。

    在领导发脾气时,如果你认为自己受到了委屈,也不应该当场顶撞和对抗,同样应该忍耐,不同的是,你可等领导冷静之后再向其做解释。当然,这是指比较重大的事情,对于一些不涉及切身利益和个人尊严的小事情,你则大可不必与领导斤斤计较。值得指出的是,那些在领导对其发脾气之后,特别是受到委误解时,能主动向领导表示亲近的下属,将会被视为聪明、有理智的下属。这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种良好的素质修养。

    领导发火时,下属要控制住自己

    在一个企业里,下属服从领导的安排是天经地义。但当你将目光聚焦于某个企业、某个单位时,桀骜不驯的下属却不乏其人,甚至每个员工都有过刁难、冲撞领导的时刻。同样是服从,领导的感受却大相径庭,期间最有效的真理是,唯有服从是关键。

    下属在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要虚心接受领导的教诲。当受到批评时,最忌当面顶撞领导。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面上无光。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而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这本身就埋下了伏笔,设下了转机。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评,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下属受到领导批评时,便要与领导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很没有必要的。如果确有冤情,确有误解的话,可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用不着纠缠不休。这种斤斤计较的下属是很让领导头疼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没有犯错误,领导也不会批评你的,再说,一个把领导搞得筋疲力尽的员工,是不可能得到晋升的。

    下属在领导发火时要控制住自己的心态。当你与领导相处时,尽量不要感情用事。因为领导为了企业的发展,会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处理某一个具体的事情。有些工作一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会累及到整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此时,有很多领导冷静不下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下属就成为他看着烦、听着厌的目标。在不了解情况时,作为下属千万不要冲动,因为领导的发火有时是没有什么依据的。此时应该弄清原因对症下药,不仅能够化解领导的怒气,还会让他对你的冷静留下深刻的印象。

    孙保机在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一天,公司经理由于与外商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利,本来谈妥的事情又中途变卦。当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见到办公室乱七八糟,心情更加烦躁,不分青红皂白就大骂起来。此时,孙保机正在不紧不慢地看报纸,以为领导是冲着他来的,加上平时就以为领导好像对他有意见,心想:自己的工作做完了,看会儿报纸还挨臭骂。于是与经理争吵起来。另一位同事连忙过来,向经理问明了情况,领导此时也有些醒悟过来,直言:心情不好,不好意思。对孙保机却悻悻然,感到他不懂事儿。

    在领导发火时,要么采取不理不睬的方法,要么就主动上前,给他分忧解愁,切不可与领导争执不休,那样是最不理智的。在领导发火时,首先不要妄加猜测领导是否有什么样的目的,要保持冷静;其次用交叉换位的方法,寻找领导发火的客观原因,并予以谅解。最后,要引导对方把他的原因说出来。这样,就掌握了控制自己情绪的主动权。顶撞只会使领导在一怒之下开除了你,即使冷静之后,也对你没有什么好印象了。因此不要当面顶撞领导。顶撞领导时必须考虑他的面子问题,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

    要想避免顶撞就要和领导交谈时达成彼此间的默契,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领导有机会充分地发表意见,你可以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领导便能自然而然地认识你的能力和价值。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进行交谈。否则,领导会觉得你在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会造成威胁,从而对你产生戒备,有意压制你。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成了领导咆哮的靶子,是默默忍耐、违心道歉;还是选择针锋相对地与之相对咆哮;抑或是被委屈和气恼吞没,在三小时内决定辞职,并发誓自己将来决不再替人打工?意气用事显然是容易的,但最终吃亏的是你,而不是领导。除非你有那个实力做领导,否则哪怕你是打工皇帝,都可能与咆哮领导面对面,唯一的方法是在领导已经失控或假装已经失控的情况下,你自己不要被他吓得失去理智,或被激怒,冷静分析领导大发雷霆背后的真实目的,才能帮你想一个应对的万全之策。

    4A级广告公司的张华素就遇到了这样“决不允许出错”的领导,领导是台湾人,一生谨慎,最怕惹上纠纷,要求手下每个员工每拍一组广告毛片,都要发回广告客户处征询修改意见,并请他们签字确认,偏偏那一天张华素发毛片回去,对方负责广告审读的副总去了新加坡,要十天以后才能回来,张华素自己也急着飞东京观摩年度广告摄影盛会,就央告对方的公关部经理签了字。结果,十天后对方的副总急急打电话来要求返工,张华素人还在日本,助手竟回答人家“要是重拍,误了电视台的档期谁负责?”……导致双方的合作直接从蜜月期跨入冰川期。张华素一回来就被领导叫去训话,未及20分钟,领导的咆哮几乎引来了一走廊的人。张华素认为台湾领导太小气了,他一定是为公司损失的那几万元违约金痛心不已,咱们以后,就等着没码的小鞋穿吧。

    其实,当下属们犯下低级错误,领导的动怒程度取决于下属是否真诚地认错,是否恳切地表示接受一切处罚。很遗憾的是,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下属还是新人级员工,第一反应不是公司为之蒙受了多少信誉上的损失,而是自己将为错误本身付出多少代价,比如,扣罚多少提成或奖金,以及职位是否保得牢,因此,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把错误的发生原因推给客观条件,推给他人或下属。但是,一般人在错误面前百般搪塞的行为,看上去是“趋利避害”的聪明做法,却在第一时间点燃了领导的怒气。

    在成为企划公关部经理四年后,赵玲已经摸准了规律,只要董事局一开过全体执行董事及部分独立董事的广大会议,企划公关部递送到老总们那里的方案,就很少有一次性获得通过的,老总们这一阶段的脾气特别坏,口味也特别刁,总希望你的方案投资少、见效快,万无一失,你还不能抱怨说:哪有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一提要高投入才能完成大制作,老总们就生气,就拎出执行董事们提供的同行利润,增长率来咆哮:“为什么别人的年度增长能达到11%,我们才5%?!”下属觉得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老总们在董事们那里承受了100%的压力,回过头来就会将200%的压力强加给下属们,真的是在人司檐下,不得不低头哇。

    领导的压力当然会逐级下放,但“咆哮”着下放的压力,很可能不及咆哮者所承受的一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压力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会消解掉一部分,就像海啸的能量,通过环岛礁石群时得到第一次减弱,通过浅海红树林时又得到第二次减弱,我们只知道承受老总的咆哮时委屈万分,谁知道老总在董事长那里领受的压抑和怀疑是我们的数倍?而董事长们面对的是闪烁不定的市场,他们才是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发脾气,也是平衡身心的一种重要手段,压力太大了,稍有不慎上亿投资即可能化为乌有。问题是,如果我不想成为他们宣泄的标靶,怎么办?

    如果你自觉已经问心无愧,认为领导们的指责完全是市场与董事们施压所致,千万不要当场就与领导辩白,在老总办公室里怒吼、摔文件、哭泣,以及逐条批驳领导的论据都是不明智之举,前者表现了你冲动易怒的一面,后者则有可能被领导视作“狂妄”,他很可能会加大鞭策力度,来惩罚你的“不知天高地厚”。了解到领导们周期性的“咆哮期”是受到市场潮汐的影响后,你不妨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来转移领导的怒气,幽默感是这一情境下最需要的调味料。

    接受领导的批评

    在工作中,任何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时间长了,都免不了会受领导的批评,但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拼命地为自己喊冤叫屈,实际上,领导批评或训斥下属,有时是发现了问题促进纠正;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下属们不要太自以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下属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有时“杀一儆百”、“杀鸡儆猴”,不该受批评的下属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搞清楚了领导是为什么批评,你便会把握情况,从容应付。

    受到领导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从批评中确实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最让领导恼火的,就是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旁风”。而如果你对批评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种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糟。因为,你的眼里没有领导。

    林大勇为一家公司工作六七年了,其间风风雨雨的大事小事发生了不少,但有一件事情让林大勇记忆犹新,意义深远。

    那是一个星期天,员工们对公司模具部门的工模进行盘点,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林大勇对盘点事项做了详细的安排,大家在闷热的车间里忙忙碌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林大勇的领导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看了林大勇的工作步骤后断然说:“停下来,停下来!”然后又指点林大勇应该如何如何,林大勇跟他解释说自己的方法是怎样怎样的,这也是他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并且大家都已熟悉了这种方法,工作进行得很好,你的指示虽好,但用于模具盘点不合适。领导立即阴沉了脸,非常恼火地命令林大勇,必须按他说的要求去做。因为他的指示里含有明显的漏洞,林大勇当然觉得自己有理,就据理力争,接下来难以自控地与领导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都暴跳如雷。最后林大勇说,既然你那么坚持,那你就让他们按你说的去做吧,林大勇不想这样做,说完他就离开了车间。事后,林大勇问过同事,他们最后还是遵循了林大勇的方法,领导的提议在实际工作中根本行不通。

    之后,林大勇的工作依然像以前一样忙碌,领导也没有再提什么,这事也就渐渐淡忘了,只是每次同事获得加薪或晋升,而林大勇却靠边站。俩人见面的时候,他对林大勇歉意地一笑,意味深长的眼光,让林大勇猛然醒悟到什么,林大勇知道,其实这件事情还没有过去,至少对他而言如此。

    林大勇选择了离开。离开公司的那天,林大勇的内心很平静,波澜不惊地跟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原因,然后客气地相互祝愿。但临走的一刻,林大勇还是忍不住问了他:自己一次次地晋升无望是不是因为那件事,领导先是摇了摇头,后又肯定地点了点头,说:“你要记住,没有哪个领导愿意被人顶撞,哪怕是只有一次!”

    作为下属,你一定要懂得:对领导的批评不要不服气和牢骚满腹。批评有批评的道理,领导的错误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更何况,有些聪明的下属善于利用领导批评与其拉近关系。也就是说,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领导,接受批评才能体现对领导的尊重。所以,批评的对与错本身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错误的批评吧,对你晋升来说,其本身是有相当影响的。你处理得好,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可是,如果你不服气,当面顶撞,那么,你这种行为所产生的不良结果,足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是这样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无用之极、提拔不得。

    受到领导批评时,最忌当面顶撞。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下不了台,反叛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而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这本身就埋下了伏笔,设下了转机。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语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日本一家电器公司的领导准备物色一位职员去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筛选时,他只问一个问题:“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他最终把工作交给了一个犯过多次错误的员工。开始工作前,他交给该员工一本《错误备忘录》,嘱咐道:“你犯过的错误都属于你的工作成绩,但是你要记住,同样的错误属于你的只有一次。”这说明,领导会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但是不希望下属犯同样的错误。

    一旦受到领导批评,下属便会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很没有必要的。确有冤情,确有误解怎么办?可个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机会表白一下,即使领导没有为完全向你认错,也用不着没完没了。的确,一个把领导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又谈何晋升呢?

    下属受到批评,甚至是某种正式的处分,也要接受。在正式的处分中,你的某种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或剥夺。如果你是冤枉,当然应认真地申辩或申诉,直到搞清楚为止,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但是,受批评则不同,即使是受到错误的批评,使你在情感上、自尊心上,在周围人们心目中受到一定影响,但你处理得好,不仅不会得到处罚,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益。相反,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反叛而会使领导感到你心胸狭窄,经不起任何误解,对你只能戒备三分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