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面临着许多不得不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形。你在举办一个产品的发布会的时候,你需要面对那些跟你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的记者;你在公开演讲的时候,你需要面对素昧平生的听众;当你一个人出差或者旅游到某地时,你需要面对陌生的当地居民;当你求职面试的时候,你需要面对着陌生的面试官……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你都需要和陌生人交往。因此,我们不得不放下习惯的心理抵触情绪,开口和陌生人说话,交往。这样,我们才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有益的资讯以及适当的指点,这无疑有助于我们的成功——甚至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成功。
让陌生人和你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这是成功交际的理想境界。无论是谁,如果具有跟大多数初交者一见如故的能耐,他就会朋友遍天下,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气,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他就会在交际中处处受阻,事业也就难以成功。当今正处在改革开放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交际面越来越广,跟初交者一见如故的交际才能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可以说,让陌生人跟你一见如故,是让陌生人支持你的最核心的思想。
怎样才能跟初交者一见如故?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让陌生人和你说话:找准共同点
和陌生人初次见面,良好的谈话是打破陌生感的不二法门。那么,怎么才能打开和陌生人谈话的局面呢?心理学表明,如果能够找到和陌生人的共同点,就可以打开初次见面互相不熟悉且心存戒备的窘境。
察颜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一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当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陌生人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两个老年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
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位是县物价局的股长和一位“县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作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以致变得亲热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在南海舰队的人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另一位也是苏北的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可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共同的朋友家聚餐,经主人介绍认识后,陌生人谈了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有共同点,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讨论,他们从令人不满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事后双方都认为这次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要求,增强为纠正不正之风尽力的自觉性都是有益处的。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前进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被打破的。
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
张军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因为要与另一家公司展开合作,所以,他就驾车带着助手小王去商谈合作的事宜。
此时正是上班高峰,路上的车特别多,不可避免地,他们遭遇了堵车,眼看着离会面的时间越来越近,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真应了那句话:忙中出错。张军在急于抢时间的时候,车启动得稍快了一些,碰到了前面的黑色奥迪上。不过,奥迪车主好像还不知道情况,并没有从车上下来。张军赶紧熄了火,打算下去跟对方说一下。这时,小王一把拉住了他:“张总,我们还是不要多事了,您没看见吗?那个人还不知道我们碰到了他的车,干脆咱们也装作不知道就行了。万一他是个难缠的主拽住咱们不让走,不光耽误时间,还会给自己找麻烦的。”
张军笑了一下:“小王,不能装作不知道,有了过错就得承担后果。反正现在正堵车,我下去跟他解释一下。”
“张总,真是拿你没办法。要下去就一块下去,我给您助威,让他不敢造次。”
张军下车来到奥迪前,敲了敲窗玻璃。窗玻璃摇下后,露出了一张年轻的脸。“这位朋友,不好意思,刚才我启动车的时候可能碰到了您的车,您要不要下来看一下。”
年轻人打量了张军几眼,确定张军不像在说谎,就打开车门下来了。两个人来到奥迪车后仔细地查看了一番,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奥迪车的保险杠擦出了几道印子。年轻人没说什么,张军掏出了名片递上去说:“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商量赔偿的事,这是我的名片,咱们可不可以另外找时间商谈?”
年轻人看了下名片说:“没关系,这点小问题不用赔偿。都是堵车惹的祸。”
张军说:“可不是吗,如果不是堵车,我也就不这么急着赶路了。”就这样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了堵车的话题,而且越聊越起劲。
最后,张军说:“看您这么豁达,这样吧,改天我请您喝茶,能不能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年轻人也给了张军一张名片。
回到了车上后,小王见张军不仅没有刚才焦虑的神情,反而还笑眯眯的。“张总,您没事吧?这都快到会谈的时间了您还笑?”
“小王,不用怕。你知道那个年轻人是谁?他就是要跟咱们会谈的人!”
是不是有些吃惊,世界怎么这么小?事情怎么这么巧?没错,世界就是这么小,而事情就是这么巧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陌生人,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他,也就是说,陌生人只不过是我们一个潜在的朋友。
今天,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乃至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影响甚至支配;我们吃下陌生人加工的食品,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搜索着陌生人传播的信息。我们身处的世界,正越来越从传统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家庭的小型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交往日渐扩大,让我们的生活和陌生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自己人际交往的宽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圈子,即拓展自己的人脉,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更多养分。一些成功人士说,在一些人生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并不是你的老熟人,而是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并不奇怪。
我们与熟人的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越固有的生活轨道。而我们与陌生人来自两个不同的空间,交集越小,差别越大,这样就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面对陌生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好奇和提防,尤其是提防。但是最近,国外心理学家指出,和陌生人说话有三大好处:可以体现和加强一个人的自信;能体现个性,有助于人格发展;和陌生人交谈,更能锻炼口才和人际沟通能力。所以,不要犹豫了,赶快把陌生人变成你的朋友吧!
让陌生人在你面前敞开心扉
有一种人,在容貌、才能、说话方面并没有什么卓越之处,可是与人交往却堪称能手,能够迅速地和一些陌生人称为朋友。“若论长相,我还比他英俊几分呢,可是,为什么他的交际能力胜我一筹?”你是不是偶尔在脑海中闪现过这个疑问?
他之所以受欢迎,关键不在容貌、才能,而是在他是个能够衷心与朋友在一起而感到快乐的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爱、被认定自己的价值。再小的愿望,只要获得满足,一个人的心就会平静、祥和。你如果想得到这些愿望,首先要学会“爱朋友”。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朋友,为朋友“奉献”,爱朋友的人,最终会得到朋友的爱。善于让朋友倾情相诉的人,最容易获得朋友的衷心爱戴。随便打断他人谈话最不礼貌。我们把打断他人讲话的作为,叫做“插嘴”。这个“插嘴”起着很坏的干扰作用。下面,让我们看看“插嘴”在讲话时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吧。“插嘴”作为交流混乱状态的副产品,是一种自发性的毛病。人们的讲话,大致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顺序先后表达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心里怎么想的,嘴巴就怎么说。
可是,这个事实对于作为听者的你来说,却是大问题。因为你必须按照对方的思路,收集对方思考的片断,把它们理顺,看看对方要表达个什么意思。有时,要耐心地听,才能得到几句有意义的话,有时,还要核实对方的话。这就像用拼图玩具制作巨型图画那样,不耐心不认真是难以完成的。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总是胡乱打乱他人的讲话。在他人讲话时插嘴,打断人家的讲话,突然发问,抢他人的话头,不让对方往下说,硬要他人沿着自己的思路说话。这样“插嘴”分散了讲话者的注意力,混乱了讲话者的思路,扰乱了有条有理的讲话内容,因而使人讨厌。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话,你也许很想打断他。不要那样做,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要说的时候,他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阔的心胸,诚恳地鼓励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事情常常是这样:即使是朋友,也宁愿对我们谈论他们的成就,而不太喜欢听我们大摆自己的成就。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出比对方优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对方表现出比你优越。”
弗拉达尔电气公司的约瑟夫·韦伯,也有相同的发现。那时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饶的荷兰移民地区作一次视察。“为什么这些人不使用电器呢?”经过一家管理良好的农庄时,他问该区的代表。“他们一毛不拔,你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东西,”那位代表厌恶地回答,“此外,他们对公司火气很大。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
也许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但韦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因此他敲开一家农舍的门。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屈根堡太太探出头来。“一看到公司的代表,”韦伯先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她立即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砰地一声关起来。我又敲门,她又打开来;而这次,她把反对公司和对我们不满的话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屈根堡太太,我说,很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们来不是向您推销电器的,我只是要买一些鸡蛋罢了。“她把门又开大一点,怀疑地瞧着我们。”
“我注意到您那些可爱的多明尼克鸡,我想买一打鲜蛋。”“门又开大了一点,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多明尼克种?”她好奇地问。“我自己也养鸡,而我必须承认,我从没有见过这么棒的多明尼克鸡。”“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她仍然有点怀疑。”“因为我的来亨鸡下的是白壳蛋。当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时候,白壳蛋是比不上红壳蛋的,而我的妻子以她的蛋糕为自豪。”
到这时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来,温和多了。同时,我的眼睛四处打量,发现这家农舍有一间修得很好看的牛棚。“事实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赌,你养鸡所赚的钱,比你丈夫养乳牛所赚的钱要多。”这下,她可高兴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赚钱多。但她无法使那位顽固的丈夫承认这一点。“她邀请我们参观她的鸡棚。参观时,我注意到她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机械,并向她请教了几件事。片刻间,我们就高兴地在交流一些经验了。”
“不一会儿,她告诉我,附近一些邻居在鸡棚里装设了电器,据说效果极好,她征求我的意见,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两个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足地叫唤了。我推销了电气设备,她得到了更多的鸡蛋,皆大欢喜。”通过这次交往,他们也成为了朋友。
迄今为止,你的倾听能力怎么样呢?有过打断他人讲话的情形吗?当然,为了理解对方所表述的内容,有时提出疑问是必要的。只是,一般说来,只要时间充分,在讲话者叙述过程中,你的疑问会得到解释。即使有一些疑问,也应在对方讲话停顿时提出来。如果在对方讲话告一段落时,提出疑问效果更好。
让对方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对方讲话结束时提出问题,就是向对方传达你在倾听他的讲话这一事实。德国人有句谚语:“Dir reimse Freude ist die Schadom-freude。”翻译出来大意是:“极大的快乐,是从强者的弱点中得到满足。”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也许正具有这种心理。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要谦虚,这样做,永远会受到欢迎。
让陌生人亲近认同你
在陌生人敞开胸口和我们说话后,如果你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你应该接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让他能够认同我?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恰到好处地适应陌生人的情感需求。你只有打通了陌生人的情感需求通道,才能让他彻底放下戒心,才会从心眼里认同你。
关心他最亲近的人
任何人总是关心着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一旦发现了别人也在关心着自己所关心的人,大都会产生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交际就可以利用人们这种共同的心理倾向,从关心他最亲近的人切入,拉近交际的距离。
田中义一是日本很有名气的政治家,他非常善于利用人们的亲近心理,营造温馨的交际环境,来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有一次,他到北海道进行政治游览,有位穿着考究看来很像当地知名人士的男子走出欢迎行列向他表示问候。田中义一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那人的双手,十分热情地说道:“啊,您辛苦了。令尊还好吗?”那个男子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田中义一的政治游览,也因此大获成功。事后,田中义一的随从对主人的亲密举动十分不解,忍不住问道:“那人是谁?”田中义一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怎么知道,但谁都有父亲吧!”
田中义一的交际成功,无疑在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交际切入点,即在男子心目中迅速建立了亲情意识,使男子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和蔼可亲的人,从而在心理上对田中义一产生了认同感。
为他人助上一臂之力
热情相助最能博得人的好感。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古道热肠、为人厚道、不吝啬、好助人的人总能在邻里之间、同事之间获得好名声。因为人们一般都乐意与这些热心肠的人相识相交。比如你帮正在上楼的邻居抬一把煤气,你就可以成为他家中的常客;替一个刚刚上车的旅客摆放好行李,你的旅途就多一个伙伴;为忙碌的同事沏一杯茶,你就会得到善意的回报。
用温情暖化他人心中的坚冰
人们一般都认为,双方的矛盾爆发之后的一段时间,是交际的冰点。但如果此时一方能主动作出一个与对方预期截然相反的善意举动,就会使对方在惊愕、感叹、佩服、敬意之中认同你,从而化敌为友。交际的冰点就成了成功交际的切入点。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部队驻守在亚历山大历亚。在选举弗尼亚议会的议员时,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同时,在关于选举问题的某一点上,华盛顿与佩恩形成了对抗。华盛顿出言不逊,冒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将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闻讯,群情激愤,部队马上开了过来,准备教训一下佩恩。华盛顿当场加以阻止,并劝说他们返回营地,就这样一场干戈暂时避免了。
第二天一早,华盛顿派人送给佩恩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赶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来。佩恩怀着凶多吉少的心情如约到来,他猜想华盛顿一定要和他进行一场决斗,然而出乎意料,华盛顿在那里摆开了丰盛的宴席。华盛顿见佩恩到来,立即站起来迎接他,并笑着伸过手来,说道:“佩恩先生,犯错误乃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昨天是我不对,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华盛顿热情洋溢的话语感动了佩恩。从此以后,佩恩成为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陌生人和你有共同的利益
在交友做生意的过程中,如果让对方知道你和他有着共同的利益,双方必须结成利益同盟,才能取得共同的利益,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交友办事,如果让对方觉得他与你有相同的利益,对方办事就会更主动,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好比战场上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一样,战友之间有着相同的利益,共生死同存亡,每一个人都要勇敢地去战斗,才能取得共同的胜利。
做生意也是如此,合作双方在沟通与合作上,只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相同的利益关系,往往可以迅速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对方努力去做。这一技巧如果应用的好,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找到你和陌生人之间利益的共同点
有一家工厂效益不是太好,工人们的工资很低,当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时,老板就对他们说:“各位,你们希望公司倒闭吗?”当然没人希望自己的工厂倒闭,如果倒闭了,就会失业,连眼前的低工资都拿不到了。
老板继续说:“如果工厂倒闭了,大家一分钱工资也拿不到了,我也不希望工厂倒闭。我与你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工厂倒闭对你我都没有好处。如今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工厂办好了,大家才会有饭吃。”
工人们听了老板的话,感觉到老板与自己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觉得工厂办好了,老板发财了,自己工资收入就会提高。结果这些工人齐心协力,个个努力工作,果真把工厂搞得有声有色,老板和工人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和陌生人交往也是如此,只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与他的利益是一致的,就会主动去帮助你,为你提供支持。
让对方看到好处
再倔强的人只要有利可图,也会看到好处上钩的。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刺激其对方的欲望,让对方知道,只要能办成事,他就能够得到回报,得到好处,并不是给些甜头,让人相信你所说的并非空话。
在和陌生人谈生意,谈合作,却让对方看不到好处,对方自然不会去干,你说一百句动听的话,还不如让对方得到一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一位写小说多年的作者,可小说总是难以发表。他通过途径认识一个刊物的编辑,两年的时间给这个编辑送了10多篇小说稿,可每一次这位编辑看了就说,稿子还没有写到位。一会儿推辞小说的题材太陈旧了,一会儿说稿子已经排满了;不是这儿有问题,就是那儿有问题,总而言之,就是发不了。
一个星期天,这个作者又到那位编辑家里送稿,正巧碰上这个编辑的电脑显示屏坏了要拿去找人修理。这个作者也算个文人,平日脸皮薄,羞于给编辑送些礼物或好处什么的。这次他就逮着这个机会,于是对编辑说,我家里还多余一个显示屏,我拿来你先用吧。于是编辑没有推托。这个作者赶紧回家去,把自己电脑用的显示屏拆下来送给了这位编辑。事实上,这位作者并没有多余的显示屏,他不过是把自己买了还不到一年的显示屏拿过来送人而已。
果然,这位编辑拿到他送的显示屏,立即热情起来,当即认真地把他送来的小说稿看了一篇,马上肯定这篇小说稿不错,并说没想到你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入神了,决定把小说发表在当期的刊物上。
这位作者巧妙地给编辑送上了好处,轻松地把自己多年的没有办成的事情办好了。
要想得到陌生人的支持和帮助,道理也同样如此。好处是合作的天平。让双方知道合作后会得到好处,得到回报,让对方觉得与你合作值得,那么,你就能轻松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