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办事效率36计-学会找准你的目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论你现在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要向何处去。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有成功的可能,没有目标的航船,任何方向的风对他来说都是逆风。因此,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掌握好方向,即目标。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去干,那样就等于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高效率可言。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在工作中能创造出很高的效率,而有的人忙忙碌碌却最终一事无成呢?关键在于他没有注意到所做事情的方向性,把他的精力消耗在偏离方向的不重要的事情上,因而做了一些无用功。他们在羡慕他人成功的同时还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新大陆”。1802年,英国派弗林达斯船长带船队驶向澳大利亚,想尽快地占领这块宝地。与此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为了同样的目的也派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前往澳大利亚。于是,英国和法国进行了一场时间上的比赛。

    法国先进的三桅快船很快捷足先登,占领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并将该地命名为“拿破仑领地”。随后他们以为大功告成,便放松了警惕。他们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蝴蝶,他们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入澳大利亚腹地。

    这时候,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当他们看到法国人的船只,以为法国人已占领了此地,非常沮丧。但仔细一看却没发现法国人,于是,船长立即命令手下人安营扎寨,并迅速给英国首相报去喜讯。

    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蝴蝶回来时,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大小的土地,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了,留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悔恨。

    法国人虽然提前到达了目的地,但是他们在没有完全达成目的时就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导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必须注意行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有成效,从而避免忙忙碌碌而又毫无所为。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经常问一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所作所为对实现目标是否有益?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于把握方向。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把目标看得很清楚才开始行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味的蛮干,是决不会获取成功,达到理想的彼岸的。现代人最重要的做事原则就是,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要做什么样的事。

    如果拼命地在错误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即使是做得十全十美,那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不会给生活带来成功和快乐。

    很多人在生意场上或是在工作中,大都以赚钱或是获得名誉为惟一的目标,并且把这一目标无限扩大,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繁忙和无序的状态下,很少考虑他们的职业技能、生意天赋、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行动的方向上,总是处于盲从的状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考虑问题。这样做,会使自己对工作失去乐趣和激情,最终将摆脱不掉失败的结果。

    保持自我是很重要的,忠于自己的梦想和克制随波逐流的欲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意识到,你的生活选择是你自己的。

    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状态,想让住房更大些,或是想拥有一部做梦都想要的汽车,那么你就要为梦想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改变,某种程度上,你要付出的多一些,多思考,改变工作方式,更智慧的工作,你总会得到你想要的。

    有很多的改变都是前进路上的方向标,虽然这些改变看上去很细微,但是他们的作用要比速度重要得多。人生的路,就好像是一次旅行,可以有不同的速度,但首先要明确方向。大多数人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考虑方向,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了方向,速度就失去了意义,要记住,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根据自己的才能特点,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选择适当的目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快出成果,早日走上成功之路。

    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行。

    决定方向的因素有很多,要在生活中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审视,比如你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朋友、你的时间安排、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热情、对工作的态度等等。不要小看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和快乐指数,这些可能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对事物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付出勇气和行动,这的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成功方法。

    事实上,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即使你运用了比较轻松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想获得更多,还是要付出努力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成功的路上,一定要表现出耐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你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成就,那样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会比生下来就富有的人高出几百倍的,这种生命的体验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关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是否已作出规划?也许你仍在学校里继续深造,但这不会影响你为自己设计未来的美好蓝图。有了这蓝图,你才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也许你已是一个“社会人”,那就更应该了解有一个目标会使你少做很多的无用功,能更轻松、更快捷、更有效地实现它。

    其实,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掌握好方向,即目标。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去干,那样就等于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高效率可言。

    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明朝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写道:“一人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现代科学,面广技繁,任何人一辈子都学不完。然而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果朝三暮四,忽而想学这,忽而又想学那,反复多变,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提高效率,首先要考虑时间用在哪,就是说首先要选好目标。着名的博物学家拉马克的一生,清楚地说明了在科学上“南思北想”是无所作为的,只有选择目标,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拉马克于1744年8月1日生于法国毕加底,他是兄弟姊妹11人中最小的一个,最受父母宠爱。拉马克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当个牧师,送他到神学院读书,后来由于德法战争爆发,拉马克当了兵,他因病退伍后,爱上了气象学,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整天仰首望着多变的天空。后来,拉马克在银行里找到了工作,想当个金融家。很快的,拉马克又爱上了音乐,整天拉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时,他的一位哥哥劝他当医生,拉马克学医四年,可是对医学没有多大兴趣。正在这时,24岁的拉马克在植物园散步时遇上了法国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卢梭很喜欢拉马克,常带他到自己的研究室里去。在那里这位“南思北想”的青年深深地被科学迷住了。从此,拉马克花了整整11年的时间,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学,写出了名着《法国植物志》。拉马克35岁时,当上了法国植物标本馆的管理员,又花了15年,研究植物学。当拉马克50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动物学。此后,他为动物学费了35年时间。也就是说,拉马克从24岁起,用26年时间研究植物学,35年时间研究动物学,成了一位着名的博物学家。他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像拉马克后来一样,很注意把时间用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这是他们成功的最佳方案。传说德国考古学家施利曼起誓要找到特洛伊遗墟的时候才八岁。历史上不少人被埋没,除了社会原因之外,没有找到他们为之献身的具体事业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日点瓜,明日种豆,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选择具体目标,却并非一件易事,因为目标的选择,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对本人才能的自我认识、家庭及工作岗位等一系列原因。所以,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也知道要学习,学一点有好处,也不乏献身的热情,但提到选择目标,却望而生畏。他们认为,专业已明确的,不用选择目标,专业不明确的,很难选择目标。他们感到最困难的是本职工作、爱好与选择目标的矛盾。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这两者可以通过主观的调节,结合进行。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比较容易取得支持与环境的助力;结合本人爱好选择目标,则由于兴趣所在,往往能倾注全副心力于其间。据我国某报社记者对100名近看来取得一定成就的自学者调查分析,这100名自学有成者,56%是结合本职工作,力求深造的。如荣宝齐《装裱概说》的专着;化验工刘绍璞结合本职工作刻苦自学,在分析化学研究中作了成绩,被破格晋升为化学工程师;旅店服务员王仁兴撰写《旅店知识》和《北京饮食指南》;民间医师金定国钻研中医学,成为医学院教师。还有44%则根据自己的志愿爱好,选择目标,取得显着成绩。如从小酷爱音乐的青年王强,编纂了《音乐辞典》;中学生任海仓,经自学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当研究生,等等。当然,最好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因为一般说来,业余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而在当代知识爆炸,如何不使自己的头脑成为浩繁知识的贮藏库,有选择地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并让它们迅速地转化为聪明才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业余学习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以工作需要为根据,确定学习的重点与方向。另外,把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也符合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人们的思维发展表现为认识的逐渐深化过程。认识的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决定了认识的连贯性、继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人们的学习只有符合和发展认识的这种特性,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把业余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就是遵循了认识的继续性的特点,把业余学习时的思维活动与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就能发展并深化白天里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许多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得好的经验证明,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常常在业余学习中得到解答。不管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还是根据爱好选择目标,都要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

    有些人可能感到设计终身目标有困难,也可以先做短期设计。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专攻一个课题,把其他无关的书,甚至时髦的书先放一放,待有成绩后,再变换新的题目。总之,要认准一个目标,集中精力和时间深钻下去,力求掌握系统知识,搞出一点成绩来,继而取得辉煌成果,而不要在朝秦暮楚,一日三变中,贻误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才能。文学家高尔基就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走上了写小说道路的。开始他爱好戏剧,但此路不通,又想去当马戏演员,那里的人却说:“你来晚了,你的岁数太大,骨头硬了”。他又学写诗,写了厚厚一本,送给一位作家看,这位作家看后说:“……我觉得你的诗很难懂”。后来遇到一位革命家,高尔基常讲自己流浪生活的遭遇,有一次讲到自己遇见吉卜赛人的情形,那位革命家叫他写下来,高尔基硬着头皮写下来了。第二天送到《高加索报》编辑部,一位老编辑看了连连说:“好!好!但你还没有署名呢,你是谁?”高尔基踌躇了一会,坚决地说:“好吧,就这样署名:玛克辛姆·高尔基”。从此,一颗文坛上的明星升起来了。但是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试着了解他们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自己才力的闪光点。苏联当代作家格拉宁说:“这种审慎稳妥在科学界是最可悲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如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姊,原在剧场负责服装、布景一类杂活,一次女主角有病,她克服了排练时的自卑、羞怯,上台演出,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个偶然发现的天才》为题记叙了这件事。

    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才能生长点,大自然又平等地赋予了全人类每个成员的财产——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巨人?有的人成了庸人?也许有的人说,只有绝顶聪明的人能够成功,其实,智力一般的人只要善于选择目标,也可成就大事业。珍妮·古德尔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却有超人的毅力,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另外,人的才能,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实践来获得。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得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的92名美国人中,有48人是在前诺贝尔奖得主的指导下工作的。陈景润之所以能在数学上有重大突破,是与他中学的数学老师沈元的启发教育有关的。从实践上看,人的才能是与每个人后天参加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紧密联系的。如音乐家有高度发达的听觉鉴别能力,画家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观察能力……

    没有目标,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想要到达的地方。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年轻时从本宁顿学院毕业后,想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的父亲就介绍她去拜访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萨尔洛夫将军。萨尔洛夫将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随后问道:“你想在这里干哪份工作呢?”“随便”,她答道。“我们这里没有叫‘随便’的工作”,将军非常严肃地说道,“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没有奋斗的方向,就活得浑浑沌沌;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次生命,虽然长短各有不同。遗憾的是,很多人回首人生的旅程,带着悔恨、失望,他们会忽然惊觉自己的旅程没有目的地。他们浪费金钱、时间以及心力,从事所谓的“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而不是从事“达成目标”的活动。他们每周辛勤工作,赚够了钱,在周末又把它们全部花掉。这就是太多的勤奋人的作为。他们外表看起来很让人敬佩,因为他们兢兢业业,但等他们老了,却感到自己的一生过得并不精彩。相比之下,一些看上去并没有他们勤奋的人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让他们既感到失落,又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决不比他们少(因为自己几乎没有放过任何能够工作的时间,那些人的工作时间也不可能比他们长),那么别人是怎样实现那样大的目标,过上那样好的生活呢?

    他们不明白,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个性:做事都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太多的人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的原因只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发明家制作了一个最新模型。他制作的模型有无数的齿轮、滑轮和电灯。一按,齿轮就动起来,而且灯会亮。有人问:“这个机器是干什么的?”发明家回答说:“它什么也不干,但是,它的运转不是挺优美的吗?”

    成功人士总是事前决断,而不是事后补救的;他们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别人的指示。他们不允许其他人操纵他们的工作进程。凡事“预则立”。就像《圣经》中着名的诺亚,他并没有等到下雨了才制造他的方舟。

    目标能使我们事前谋划,迫使我们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要想制作一幅通向成功的交通图,你就要先有目标。正如18世纪发明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的:“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是会有所作为的。”

    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成功。每一个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大公司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人。是这个人心中怀有的坚定的目标把公司带向了成功的彼岸。

    优秀的企业或组织一般都有10年至15年的长期目标。经理人员时常会反问自己:“我们希望公司在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这个设想来规划企业应该做什么。工作并不是为了适应今天的需求,可能是要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求。各研究部门也是在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究。

    生活也是一样,我们也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

    目标一旦定下,它就成为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可以说,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靶子。随着这些目标的实现,你的心中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制定和实现目标有点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进。

    制定目标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论它是否实现了,都会使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甚至放弃。

    目标具体,也就是说,你必须确定你想要的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地想:我这一生要赚多少钱。

    许多工作勤奋的人甚至是具有成功潜质的人,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是每月挣2000块钱、5000块钱还是几万块钱?不要空泛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钱”,你必须确定成功的具体评价标准。你对目标制定得越周到,对它的检视越仔细认真,成功的希望越大。由此可见,设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是必要的。试着每星期花一个小时,检视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表现,并为下一步行动做计划。

    你花在检视自我人生目标上的时间越多,你的目标就越能够与你的人生结合。但是千万不要以纸上谈兵代替实际行动。要知道,没有行动,再好的目标也是一纸空文。

    当然,任何远大的目标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你还得建立相应的中期与近期目标,由近期目标逐步向中期目标推进,再由中期目标实现远大目标。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看到财富的积累,从而增加成功创造财富的希望,才能最终达到创造财富的目的。

    大目标都由小目标组成,每个大目标的实现都是几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如果你集中精力处理当前手上的工作,心中时刻记住你现在的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那你就能成功。

    目标还有个好处就是有助于评估工作的进展。不成功者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极少评估自己取得的进展。他们大多数人或者不明白自我评估的重要性,或者无法衡量取得的进步。

    而目标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

    下面是六个具体实现目标的“黄金”步骤:

    1.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具体数字。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换你所需要的成就。

    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想要的钱赚到手。

    4.拟定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

    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在纸上,不要仅仅依靠你的记忆力,而一定要体现为白纸黑字。

    6.每天两次、大声朗读你的计划,比如在晚上睡觉以前,在早上起床之后。在朗读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经看到、感觉到并深信你已经拥有这些成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