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公主-太后(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一个一个进来单独面试,就不会有什么压力,还可以看看他们单独面圣时的勇气和神情举止。

    不管先前有商量没商量,皇上发了话,底下的人当然要遵从。高宝娃立刻展开考生名册,看到第一名后扬声道:“青山吴云起进殿考试,其余人等退下!”

    已经进来的考生又陆陆续续退出大殿,没进来的也都跟着前来引路的公公到清仪园去了。

    殿上只剩下一名考生,胡子虽然修剪得很干净,不过看上去也有三十几岁的年纪了。他叩拜后在殿中央垂手站着,虽说稍有点紧张,但总算还镇定。君天下看了看他的试卷,这才道:“你自己拟题做一篇文章吧。不用纸笔,说出来即可。”

    吴云起已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砸蒙了,历来殿试都是考生们按皇帝出的题来做文章,而且可以坐着凝思,从容不迫。怎么这次皇帝让他自定题目,而且当场口述。

    吴云起还算应变快,怔了怔便说出了一个分析天下大势的题目,然后就势引经据典地说了一通,也算言之有理,至少不空洞。只可惜此人说的多是书本上的套话,缺乏自己的见解,无甚新意。

    等吴云起一说完,君天下微一点头,没有过多表示。高宝娃道:“吴云起回去等候放榜。下一位,岭南张山。”

    这次进来的是个年轻人,张山在家乡是个狂狷的后生,因才学出众,骨子里自然有了一股傲气。乍听皇帝提出的要求,一愣,但也终于选了个论析民生疾苦的题目,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就下去了。

    之后一连进来几个考生说的竟然都是与江山社稷有关的题目,满殿朝臣也不禁感慨现在的考生竟然个个胸怀天下。其实考生们的心思也很简单,皇帝作为一国之主,自然是心系江山,选一个有关江山社稷、国计民生的题目,总是符合君主心意啊。

    第五个应试的是御史之子云溪。他一上来听到皇帝的话只微微怔了一下,便略一凝思,选择了一个有关孝道的题目。看得出他是个十分机敏的年轻人,在细细列举了古往今来的孝道典范后,话题一转到了太后的寿诞上面,颂扬皇帝对太后一片孝心,天下感动,是万民的表率。满殿文武频频点头,心想:“嗯,是个聪明人。”“马屁拍得不动声色,漂亮。”“御史那家伙会教儿子……”

    君天下目露笑意,看了看云溪,点点头:“回家等待放榜。”

    云溪叩拜,下去了。

    高宝娃继续一一宣召下面的考生,他们所拟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考生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还有一位看见独孤太师阴沉的脸,当场就吓软了腿。如此这般考过了十来人,君天下竟也没露出不耐。皇帝陛下都这般沉得住气,做臣子的自然也不能显露疲态。

    高宝娃看着名册,忽然格外有力地喊道:“下一位,江南,沈丹青!”之前高宝娃宣读名册的语调平淡,难得开始抑扬顿挫起来。

    满殿文武听到这一声,立马睁大了眼,丞相沈茗赋因为家中有人参加考试,早早地回避了和科考有关的一切,今日殿试,更是和御史驾着马车一起到郊外游玩。这位沈家二爷早就备受瞩目。听说沈家的这位公子才名在民间远播已久,却不知为何今年才想到参加科考,这也是不少人心中的谜团。

    一个人斯文地从殿门外走了进来,一袭青衫,脑后的头发用一根发带松松束起,自然雅致。

    沈丹青抬头看了殿上一眼。他面容清俊,风度翩翩,潇洒脱俗,眼神沉静如秋天深深的潭水。只凭着第一眼印象,已让所有人感到他是极为出色的一个人。独孤太师眼里露出考究的神情,这位严肃的太师,德高望重,本来这种科考的事情从来不劳他参与,这次被请来坐镇,也为了显示本次科考的重要性。无奈他太过凌厉的气势着实让一干考生们犯怵。

    君天下笑了一笑:“朕常开然青的玩笑,说他的相貌太普通,又听他说家中的二弟相貌是极好的,在江湖上丹青公子乃闻名的美男子,言语间很以这个二弟为骄傲。”

    沈丹青拱一拱手:“些许江湖旧事,圣上挂心。”

    君天下大笑着点头:“好,好,旧事过去了,现在一心要为朝廷效命!”

    沈丹青又是拱拱手,没有说话。

    这等风度气魄,众朝臣心里想,沈相之弟确是不简单呀!不仅与圣上对答如流,而且眉宇间也没有丝毫拘谨之色。

    君天下没有说让他选择题目的话,他倾身看着沈丹青,目光炯炯:“朕就来考考你,每个人胸中的才学都是苦学出来的。你就从早说到晚,从一说到五,说说你都在干什么。”

    众臣子不禁开始吸气,互相对望。暗道陛下出的这题委实是刁钻古怪,不仅要人家说说从早到晚都干什么,还要人家从一到五来说。刚才那些人出去都该庆幸才是。朝中人人皆知沈茗赋是皇上最器重的臣子,君臣的关系十分融洽,沈相当世奇才,沈家又是世家,所以君天下对沈家的沈丹青不免要求甚高了。他很想看一看,沈丹青是否有他哥哥那样的才华。

    沈丹青听到皇帝这样说,并没有什么迟疑,张口道:“一觉梦醒,暖阳照室犹感寒,读二本书,三四时辰倏已过,腹中空,不知不觉埋首间,已是五声鸡打鸣。”

    众朝臣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望着君天下。这已经不仅是从早到晚,而是从晚到早,早晚模糊颠倒了。沈丹青话中说的是,早晨起来读书,回过神来,窗外的鸡已经在打鸣。早和晚,都已经在读书中度过。

    君天下半眯起眼,看着前面的青衣男子。他静静地站着,神色平静。君天下道:“丹青公子……朕想起来,宫里的清秋十二扇还是你画的。”

    沈丹青颔首。

    “当日你也不过十几岁年纪,还是个青涩少年。画工了得,如今十年过去,听说求画的人踏破你的门槛,万两黄金挥如土而不得。地方权贵对你笑脸相迎,你若不肯画,也绝不相逼。人们将你丹青的画视如拱璧,可有此事?”

    沈丹青垂眸平静地答道:“臣一人之力,画不来许多画。因此才定下规矩,也希望求画之人另请高明。”

    在场的大都是在朝为官多年的大臣,有的一步都未曾出过京城。对于宫廷以外的画师、艺人等,都多多少少有些偏见。他们以为天下最好的郎中、画师、厨师都在宫里。所以他们此刻听沈丹青这样说,难免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摆谱,太把自己当回事,就算是沈家公子画的画好,也不该把自己抬得这么高。年轻人谦虚才是正道。

    君天下不理会底下人的窃窃私语,对沈丹青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那你觉得朕够不够资格拥有你的一幅画?朕若现在就想让你画一幅,你又当如何?”

    众朝臣一听怔住了。见沈丹青沉默,独孤太师哼了一声,上前奏道:“天下都是陛下您的,区区一幅画,沈丹青乃进京赶考的,身为天子门生,理应听从陛下才是,断无不肯的道理。”

    沈丹青缓缓地说道:“草民愿意为陛下作画。”众臣松了口气,紧接着他又道,“草民有两个请求。”

    “你讲吧。”

    沈丹青抬起头:“若要草民作画,必须要在宫中景色最美处,由一个宫中美人为我研墨。”

    此话一出,满殿哗然。这个狂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还敢要宫中美人给他研墨,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偏偏沈丹青眉宇间没有一丝一毫狂妄之色。这样一副平静的神色,让那帮老臣也无话可说。如果说此人当真是恃才傲物,他们有的是话在君天下面前指责一番,可惜沈丹青不是。他的举止谈吐处处透着平和自然,哪怕说出这样的话时,他也还是视如理所当然,不以为忤。

    “美人研墨,丹青公子果真是个妙人。”君天下一笑道,“古有红袖添香,今有美人研墨,好,你要什么样的美人?”

    众臣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地看着沈丹青,生怕他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只见他缓缓地说道:“草民作画时,研墨一刻不可间断。所以必须要有信得过的掌握研磨技巧的人来做这件事。不瞒陛下,草民与今朝帝姬有过短短的几次交往,三殿下心细如发,草民恳请帝姬研墨,定能安心完成画作。”

    花容牡丹

    玉绾早起看看日头,低头算算日子,心想今天应该就是殿试的日子了。自从那天在举子楼见到沈丹青,她心里就一直存着疑问,对科考的事也多少开始上心。平时在宫中也都留意听动静,小桃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这丫头闲不住,倒也替她打听了不少关于殿试的消息。好在科举是大事,不费什么力气就能从一些宫女太监中得知一些消息,据说今年科考皇帝甚是重视,召集了三省六部商议了好长时间。

    照顾小桃伤势的几天里,玉绾也终于吐露了她在江湖上的一些事情,作为她与小桃谈心的内容,以解小桃寂寞。而对于小桃来说,这是玉绾第一次肯开口说自己在宫外的事情,因此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听,到后来的确慢慢被她的话吸引住了,便间或动情地拉住玉绾的袖子,扯着她继续说。其间当然说到了名动天下的三大公子的故事。小桃对玉绾口中三番两次提及的丹青公子,不禁心里好奇。而玉绾说到沈丹青时,自然带了一种欣赏的语气,说那青衣男子品貌上佳,学识过人,更兼武艺了得,这更吊起了小桃的胃口。当听说这位公子竟然参加了今年的科考时,小桃的心情也不禁激动起来。

    她还是第一次从玉绾口中,听到她对一个男子这般赞赏,心里难免就记得深刻了。于是,小桃打听消息的时候也就着重打听那位丹青公子,越打听越觉得这位公子当真是举世无双的好男儿,自己主子认识他真真是奇缘。

    小桃说:“殿下,殿试的时候他们都要到皇宫里来,这位沈公子才学了得,一定过得了殿试这一关,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看见他呢!”

    玉绾微笑道:“便是来皇宫,又岂是那么容易能见到的。”

    小桃嘻嘻地笑:“殿下,你不知这世上的有缘人,哪怕隔了千山万水,说不定只要一个转身就见着啦!呵呵……”

    听她说出这么一番不着边际的话,玉绾不由得失笑:“叫你胡说!仔细被教养姑姑听见,板子滋味没尝够啊!”

    说这些话的时候,玉绾也觉得怅然。多时不见的那个青衣公子,常常会在某时刻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决定来参加科考的呢?如今她是被囚深宫的女子,沈丹青是江湖上最自由自在的那一阵风,不像她,即使在江湖上那段时光,身上也像是套着枷锁,行动并不完全自由。对于洒脱的沈丹青,她的心底里的那一丝向往,是怎么也抹不去的。

    想着想着玉绾就不知不觉地叹息了一声。

    看见院子里来了几个手执着拂尘的公公,玉绾愣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