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我不会让我儿子离开我的!”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美国首富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美国首富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点头答应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对他说:“尊敬的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您意下如何?”首富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您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您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首富想了想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美国首富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所以,故事的最后,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伙子成了美国首富的女婿和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故事解读
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却是当代企业家配置资源的最佳启示!
◎ 一个关于教练的故事
1英里赛跑,当第一个职业运动员跑过4分钟后,全世界所有运动专家、生理学家都断言:1英里4分钟是人类极限,不可能有人突破。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练,用并不复杂的方法,最先帮一位业余运动员突破了这个极限。他把1英里分成8等份,根据选手体能,计算出通过每等份应该用的时间。然后在每个等份处都有一个工作人员掐表,报告给运动员:“太快了,悠着点儿!”“慢了,该加油冲了!”有意思的是,这个最早突破“极限”的人竟然是个医学院学生!此后,所有职业运动员都能突破这个所谓的“生理极限”了。
显然,问题不在选手运动能力高低,而在于教练指导水平高低。
故事解读
员工的能力就像水下的冰山,关键在于管理者能不能通过指导把水下冰山托出水面。
很多公司认识到,与其招聘新人,不如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人人都有潜力,关键是有没有办法挖掘潜力。教练的指导不是速效药,它恰恰强调个人的持续学习过程,帮助个人在目前不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现在的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员工身上获得持续的高效表现,所以,想当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
◎ 狮子的智慧
狮子图谋霸业,准备开拓自己的疆域,便决定与邻国开战。出征前它举行了御前军事会议,并派出大臣通告百兽,要大家根据各自的特长担负不同的工作。
大象驮运军需用品,黑熊冲锋厮杀,狐狸出谋策划当参谋,猴子则充当侦察员深入敌后。有动物建议说:“把驴子送走,它们的反应太慢了,还有野兔,它们会动摇军心的。”
“不!不能这样办,”狮子说,“我要用它们,而且它们会在战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驴子可做司号兵,它发出的号令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野兔奔跑迅捷,可以在战场上做联络员和通信员。”
动物们觉得狮子王说得很有道理,后来在战争中果然每个动物都发挥出了最大的用处,取得了胜利。
故事解读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人人都不相同,管理者要抛开表象深入实质,去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然后让他们到最适合的岗位去做最适合他们做的事情。
◎ 千里马
有一匹千里马,牙齿长齐了,到了可以服役的年龄,却拉着装盐的车子爬太行山。累得马蹄僵直,膝盖弯曲,汗多得使马尾下垂,皮肤如溃烂一样,口鼻中流出的白沫洒到地上,浑身淌着雨水般的白汗,在山坡上吃力地挣扎着,荆条不断地抽打着它的脊背也拉不上去。
这时,伯乐看到了,他下车抱住千里马,禁不住哭了起来,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马披上。
于是,千里马低下头来喷吐了一口气,仰起头高声长嘶,发出了像金石般响亮的声音,那声音直冲云霄,因为它碰见了伯乐这样的知己。
故事解读
千里马的特长,是奔驰绝尘,日行千里,却不见得会负重拉车。知才善用,才不会埋没自己和他人的才能。
◎ 隔行如隔山
1929年,丘吉尔的老朋友、美国证券巨头伯纳德·巴鲁克陪丘吉尔参观华尔街股票交易所,那里紧张热烈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丘吉尔。丘吉尔一时手痒开始玩股票了。他的头一笔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这叫他很丢面子。他又瞄准了另一只很有希望的英国股票,但股价偏偏不听他的指挥,一路狂跌,他又被套住了。
如此折腾了一天,丘吉尔做了一笔又一笔交易,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泥潭。下午收市钟响,丘吉尔惊呆了,他已经资不抵债要破产了。正在他绝望之时,巴鲁克递给他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着另一个温斯顿·丘吉尔的“辉煌战绩”。原来,巴鲁克早就料到像丘吉尔这样的大人物,其聪明睿智在股市之中未必有用武之地,加之初涉股市,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他提前为丘吉尔准备好了一根救命稻草——吩咐手下用丘吉尔的名字开了另一个账户。
故事解读
隔行如隔山。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轻车熟路的人,在另外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却不一定也是高手。一定要知道,每个员工的职业目标都应是他所熟悉的。
◎ 三份不同的薪水
在美国东海岸的某一商业街,有一家著名的毛皮公司。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中有三兄弟。有一天,他们的父亲要求见总经理,原因是他不明白为何三兄弟的薪水不同。大儿子A的周薪是350美元,小儿子B的周薪是250美元,二儿子C的周薪是200美元。
总经理听三兄弟的父亲把话说完,然后说:“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得到这个疑问的答案了。”总经理先把C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在港边的H船。船上的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C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五分钟后,他又出现在总经理办公室。
因为总经理命令C要他尽快,所以他就利用电话询问,一通电话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总经理再把B叫来,并吩咐他做同一件事情。
B在一小时后,回到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车往返的,并且将H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详细报告出来。
总经理再把A找来,然后吩咐他再去详细调查。A说可能要花点时间,然后走了。
三小时后,A回到公司。
A首先重复报告了B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上午10点到公司来一趟。回程中,他又到其他两三家毛皮商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价格,并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上午11点到公司。
看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很高兴地说:再没有什么比他们的行动更能给我满意的答案了。
故事解读
大儿子A显然是一匹千里马,因为他有非常强的系统思考能力。系统思考能力说白了就是:把你放在当事人的位置,你怎么想,你怎么做。
◎ 燕昭王求士
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把千里马的骸骨买了回来。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重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故事解读
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 王珐鉴才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作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技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故事解读
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型态而运作的,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组建不同的团队。所以,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团队,如何掌握及管理团队。
◎ 龙永图选秘书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寡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为人处世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到点了。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原本九点的活动,他却说九点半,经过核查,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龙永图是在其谈判最困难的时候选他当秘书的。当时由于谈判的压力大,龙永图的脾气也很大,有时候和外国人拍桌子,回来以后一句话也不说。每次龙永图回到房间后,其他人都不愿自讨没趣到他房间里来。唯有那位秘书,每次不敲门就大大咧咧走进来,坐到龙永图的房间就跷起腿,说他今天听到什么了,还说龙永图某句话讲得不一定对等等,而且他从来不叫龙永图为龙部长,都是“老龙”,或者是“永图”。他还经常出一些馊主意,被龙永图骂得一塌糊涂,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禁骂。无论怎么骂,他五分钟以后又回来了,“哎呀,永图,你刚才那个说法不太对。”
这位秘书是个学者型的人物,他对很多事情不敏感,人家对他的批评他也不敏感,但他是世贸专家,他对世贸问题简直像着迷一样,所以在龙永图脾气非常暴躁的情况下,在龙永图当时难以听到不同声音的情况下,那位禁骂的秘书对龙永图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世贸谈判成功以后,龙永图的脾气好多了,稀里糊涂的秘书已不再适合龙永图的“胃口”,于是龙永图很快把他送走了。
故事解读
一位卓越的领导,非常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人。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找到合适的人,然后摆在合适的地方,鼓励他做好一件事。
◎ 古木与雁
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
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
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繁杂无序的社会呢?”
庄子回答说:“还是选择有用和无用之间吧,虽然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掌握,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规律,但可以避免许多争端而足以应付人世了。”
故事解读
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的企业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正地方,也许就能为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益。聪明的领导愿意发现人才的优点,使得人尽其才,尽量避免人才浪费。
◎ 买驴
有个人要买驴,但不知那头驴的品性,就先牵来试用两天。他把驴牵到自家牲口棚,和已有的三头驴系在一起。这三头驴,一头勤快,一头懒惰,一头善于讨好,人人对此了解得一清二楚。
这新买的驴子被牵回家后,不和别的驴子站在一起,只走到那头好吃懒做的驴子旁边。买驴人见状,二话没说,马上又牵着这头驴子回到市场上去。“你还没有好好试试呢。”卖驴的人说。“不必再试了。”买驴的人回答说,“现在我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驴了。”
故事解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察和使用人才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 樊姬之力
楚庄王主持朝会处理政事很晚才结束。樊姬走下台阶迎接他,说:“为什么这么晚才结束,不饥饿疲倦吗?”
庄王说:“今天听到忠诚贤明臣子的进谏,不觉得饥饿疲倦。”
樊姬说:“大王您所指的忠贤大臣,是诸侯国中的宾客呢,还是国人中的哪一位?”
庄王说:“就是沈令尹。”
樊姬听后掩住嘴巴发笑,庄王说:“你发笑是什么原因呢?”
樊姬说:“我侍奉大王,主管沐浴,执掌梳洗工具,整理卧席,已有十一年了,然而我总是派人到梁国、郑国之间,选拔美女进献给大王。现在,与我地位同等的有十个人,比我贤慧的有两人。我难道就不想专擅大王的爱宠么?我是不敢以个人的欲望来遮蔽他人的美好啊。我希望大王因见到更多的美女而感到愉快。现在沈令尹辅佐楚国多年了,没有见过他举荐贤明的人而贬掉无能的人,又能称得上是忠贤吗?”
庄王第二天朝会时,将樊姬的话说给沈令尹听,沈令尹离座起立,向楚庄王举荐孙叔敖。孙叔敖治理楚国三年,楚国就成为霸主。楚国史官执笔在简策上记下:“楚国之所以成为霸主,是樊姬出了力啊。”
故事解读
不能发现、举荐一流人才的人,自己就不能算是一流人才。
◎ 庄子与国王的对话
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我们鲁国有很多儒士,可是却很少有人以先生为榜样。这是为什么?”庄子答:“这是因为鲁国真儒士太少了。”哀公问:“鲁国穿儒服之人到处可见,何言其少?”庄子答:“据我所知,真正的儒士未必穿儒服,穿儒服的未必是儒士。如您发布命令‘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如穿儒服,则判死刑!’您看结果如何。”
在鲁哀公下此命令之后五日内,真的见不到有人穿儒服了,唯独一人穿儒服立在皇宫前。哀公召见,以国家政务询问,对答如流,俨然具有无穷的知识和智慧。
于是庄子说:“偌大一个儒国只拥有一位儒士,能说儒士多吗?”
故事解读
庄子与鲁哀公的分歧,在于庄子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而哀公则只注重表面现象,为现象所蒙蔽。学历不等于能力,不要为此走了弯路。
◎ 人才的价值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田镜的人,是鲁哀公的近侍,做了很多工作,就是不得重用。
一天,田镜向鲁哀公提出辞职,并表示:“我将不做家鸡,而做天鹅飞去,翱翔天空。”
哀公问何意,田镜答:“您天天看到大公鸡,它头顶红冠,拥有文采;脚有锐趾,手有武功;面对强敌,奋起抵抗,有勇有谋;见到食物,则唤伴分享,拥有爱心;守夜报时,从不懈怠,拥有诚信。可为美德显矣!但您杀而食之。何以如此?因它近在咫尺,食之如探囊取物。而天鹅展翅高飞千里,您偶遇则爱之有加,并予美食,极为宠爱,因为它来自远方,别无它矣!”说完拂袖而去。
后来,田镜到了燕国任宰相,三年后燕国迎来太平盛世。哀公闻之,感慨万千。
故事解读
管理者分三等:深晓已有人才的价值,因而珍惜爱护,此为聪慧者;一旦失去,方知其价值,而扼腕痛惜,此为平庸者;已然失去,而仍浑然不觉,此为败亡者。
◎ 三不准招聘
日本索尼公司,采用了对应聘毕业生的院校名称“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的新招聘方法。即对已经初步录用做事务工作的二百余名大学生,从接受各种考试和面试开始,直到公司公布录用名单之前,一律不问其毕业院校的名称。对此,招聘部统筹部长金子武夫解释说:“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才干,只有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使之创造新的东西。毕业院校的名称往往会妨碍工作人员客观地评价应聘的学生。”
故事解读
人才的价值,决不是仅通过毕业院校就能体现的。一个人取得文凭仅是一种受过何种教育的标志,但它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真正掌握的知识和实际具有的能力。
◎ 柯达的慧眼
一天,柯达公司经理伊士曼在坦勒公司经理家遇到了两个年轻人。这两个年轻人提出了改革彩色摄影技术的想法。他们找来大量材料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发现原西德科学家配制的乳剂分成三层,各自能对红、绿、蓝三种光源产生感光作用。研究到此,下一步需大量资金,于是希望得到坦勒公司的支持。
坦勒公司经理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而伊士曼却认为研究很有价值。当时的彩色摄影工艺复杂,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而且效果并不好。一旦小伙子们的研究再继续下去,很可能使彩色摄影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伊士曼当即就与他们签约。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诞生了。很快,五色感光彩色底片也问世了,并迅速占领了国内外市场。柯达公司成为彩色底片市场的“领头羊”之一。
故事解读
想要有好的人才为你所用,你必须具备发现人才的长远眼光。
◎ 应聘趣闻
有家高级餐馆要招聘一位女领班,早已作好面试准备的王小姐对此胸有成竹,可是由于疏忽,负责转达面试信息的人把时间记错了,使得王小姐错过了面试的机会。
怎么办?王小姐没有抱怨任何人,而是勇敢地闯进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挺礼貌地问了声好,然后从容地说:“录不录取我是贵公司的权力,我无权强求,但我必须把话说清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信用。”接着把实情讲了一遍,然后说了声:“谢谢,谢谢你们认真倾听了我的辩解。再见!”说着从容转身走了出去。
总经理对姑娘的言行大加赞赏,兴致勃勃地对秘书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通知她,我们选择的女领班就是她!”
故事解读
优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精英的选拔者,但一定是人才的发现者。我们就是要将那些能把自己优秀一面展示出来、使对方产生共鸣的智慧人才找到。
◎ 看不见的资产
有一年,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好极了,销售额直线上升,订单数不断增加。可是由于人手不足,几乎无法按时交货。
公司开了几个会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许多方案之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公司经理跟他的秘书说:“小李,你能列个最近退休人员的清单吗?”
李秘书列出了清单。经理的目光落在第一个人的名字上,他抓起了电话……
问退休员工能不能回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退休员工的热情很高,他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是出色。
这是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退休的员工有机会见到老朋友,挣笔外快,因此他们暂时放弃了一生努力所换得的退休生活,回来帮助他们热爱的公司。公司也非常感激他们,车间和办公室的员工都欢迎他们回来,因为人们知道退休员工做的工作要比刚接受培训的人好得多。
故事解读
不管招聘程序有多好,你还是不能确定对方到底如何,可是如果重新雇用退休人员,他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一个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不应该在他退休时就结束。
◎ 专家的错误
老水牛因为忠厚和正直颇得大家的尊重,它经常在河边生活,知道河水哪儿深哪儿浅,大家都称它是“水位专家”。
一次,小马要过河,水牛连忙阻止说:“孩子,千万别过去,太危险了。”小马不相信,因为它亲自用马蹄试了一试,水位还没有它的腿高呢。它坚持下水,可是越到中央水越深。它连着呛了好几口水,幸亏有老水牛相救,要不它的命都没了。从此大家更相信这位专家了。
一天,一大一小两只鸭子听说河对面的沼泽地里有很多小鱼虾。大鸭子正要咨询水牛专家,小鸭子已经下水了,边游边大声对他们说:“我会游泳,应该能过去!”
老水牛着急地说:“可是你只有这么小啊,水太深了!”
调皮的小鸭子嘎嘎地笑了笑,突然就沉没下去了。大鸭子急得乱叫:“专家的话都不听,吃了大亏吧,这可怎么办啊?”
话音还没落,小鸭子就冒出头,冲老水牛叫道:“我相信自己水性好,为什么还要相信你这个专家呢?”
可怜的大鸭子还是不敢过去,因为老水牛坚持说小鸭子是特殊案例,它只好站在岸边遥看着小鸭子欢快地享受美味。
故事解读
老水牛尽管很有经验,大多数情况下判断都很准确,但还是有失算的时候,而正是它丰富的经验导致了错误。看来,还是相信自己的脑子比较好,专家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有时在招聘时,我们往往会陷入猎头公司看似完美的建议中,而忽略了企业本身的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招聘与求才中最重要的。
◎ 名人与牧羊人
有个希腊商人外出做生意,雇了个土耳其籍的有名的保镖保护他。商人付给他的工资比一般保镖高很多。因为要付的费用如此之多,以致于希腊商人也有了怨言。后来三个普通的土耳其人向商人提出要共同保护他,他们三人的报酬总价只相当于付给名士一个人的价格的一半。商人仔细斟酌后,和他们把事谈妥了。名士得知这一消息,并不以为然。
商人家里举办宴会,名士和往常一样去赴宴。尽管他已清楚商人的打算,但却没有丝毫的表露。
“朋友,”他对商人说,“我听说你要和我分手,理由竟然只是我的酬劳太高了!我现在只对你讲一个故事。
“有个牧羊人养了一只食量非常大的狗。有人劝他说这个狗用途也不大,还不如把它送给村里的财主老爷。牧羊人听了这话,为了节省开支,觉得养三条小狗开支确实要省得多,而且在看守羊群方面还可能比单独一条狗要更好些。此时的牧羊人没有考虑到和狼搏斗时牧羊狗能以一抵三,于是把牧羊狗送了人,换回三只小狗。他的开销是小了,但狼来了的时候这三条狗却溜了,结果羊群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我不希望你也做出如那个牧羊人一般愚蠢的决定,我的朋友!”
希腊商人觉得名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继续留用了他。
故事解读
与其招到一堆才能平庸却花费不高的人,还不如聘请一个能力强,但是薪资要求高的人。第一次就能寻找到一次就把事做对的人,将是最便宜的投资。
◎ 从小职员到大老板
恰科年轻的时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银行去求职。他找到董事长,请求能被雇用,然而没说几句话就被拒绝了。当他沮丧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宽敞的大门时,发现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个图钉。他弯腰把图钉拾了起来,以免图钉伤害别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地接到银行录用他的通知书。原来,就在他弯腰拾图钉的时候,被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见微知著,认为如此精细小心的人,非常适合在银行工作,于是改变主意录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银行里样样工作干得都很出色,后来还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阿基勃特的成长与恰科的成长有相似之处,也是因小事而引起大老板的关注。
阿基勃特年轻的时候,只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个小职员。他不在乎人轻言微,只要出差在外住旅馆,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面,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在书信和收据上也从不例外。只要有他的签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因此,他被同事们戏称为“每桶4美元”,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反而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很有感慨地说:“竟有如此努力地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
于是,洛克菲勒邀请阿基勃特共进了晚餐。后来,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便成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故事解读
在偶然成功的背后,还是存在某种必然。那种支配着偶然的必然,很可能是他们高出众人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说,成功总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