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戏-第三十七章 拉魂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十七章

    拉魂调

    我最终还是把破台戏给跳完了。

    因为老头跟我说,我要是不跳完,那些村民是被困着了,可那个骷髅班子也是被困着,他们在这个已经消失不见的戏台上唱《红灯记》,都已经唱了快三十年了,该让他们歇歇了。

    我没有去管老头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没这个本事。我自己的事都还没解决,哪里有心思去管别人的事。我有点理解老头他们为什么对那戏台子上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了。那个棚子搭得那么寒酸,他们的处境也不好。

    黄皮子出了村就散了。漫山遍野都是幽幽发光的小眼睛。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看到五老爷的人都躲在船上,那么多黄皮子,狗也怕,一声不吭地趴着。他们应该是早就知道这个村子的异状,所以根本没敢在村子里住下。可他们也不走远,就在村口附近守着。

    我慢慢地往回走。我想要甩掉五老爷的人,离开这个村子,去县城找我小叔叔的戏箱子,还是得靠那个老头。

    可我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我会在戏台上看到三十年前发生的事。

    我小时候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的。我跟着小叔叔,身边就尽是这种东西。来古戏楼找我小叔叔唱戏的那些票友,村口跟我小叔叔拌嘴的那个寡妇,一直在河里耍永远也不上岸的那几个小孩,还有我父母埋的那个野山上的孤魂野鬼,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他们都不是活人。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我的小叔叔,去城里念书之后,就再也看不见了。我身上也没再发生过什么怪事。我也就渐渐把我小时候的事都给忘了。这次回来,我又能看见了,我以为那跟我的小叔叔有关。但后来我被五老爷设计,挖出了那个瓮棺,逼得我不得不想明白了一件事——

    我看得见,跟我的小叔叔没关系,我看不见,才跟他有关。

    是我小叔叔留给我的那块表。

    我看得见那些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是因为我在五岁半的时候已经死了,我原本也是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但我的小叔叔把他那块大罗马表给了我。他叫我每天戴在身上,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给表上紧发条,对准时间,就算游泳也不要把表给摘了(就算是二十年前,大罗马表的防水性能也是出了名的好),我起先不明白为什么,但现在我已经知道了。

    只要我身上戴着这块表的时间跟这个世界的时间保持一致,我就能跟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会看到那些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而且我的小叔叔还做了一件很损的事。他从小给我讲那些阴船啊黑相公的事,把我给吓个半死,让我从此对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心怀恐惧。久而久之,我的内心就产生了一种防御机制,只要发觉自己看到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我的眼睛就自动会把它们给扭曲了,变成我小叔叔嘴里那些可怕的东西,好让我不敢再看下去。

    我的小叔叔就是用这个办法,让我在离开他去念书之后,一直戴着这块表不敢摘,好叫我做个正常人。我的小叔叔是戏疯子,别人背后这么叫他,他自己是知道的,他不想我将来也被人当成疯子。

    那块表戴得久了,我也就真的忘了小时候的那些事,以为自己是个正常人了。

    但我在挖出了那个瓮棺之后,不管我的内心如何恐惧,我都不得不认清了一件事:我跟我的小叔叔一样,不是个正常人,也不能再做个正常人了。

    要跟五老爷和白师爷那种人斗,一个正常人是斗不过他们的。

    那块表被菜明摘了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磕碰,已经走得不准了。我拿回来之后,故意没有把时间给重新校准了,因为我已经不打算再做一个正常人了。

    现在这块大罗马表上的时间,要比这个世界的时间慢了五分钟。

    所以我才能看到戏台上的骷髅班子。我把表给拨快五分钟,他们就从我的眼前消失不见了。我就知道他们其实不是活着的人。

    我也是用这个办法,认出了那个扮阴差的老头是个活人。我跟他说话的时候偷偷拨了表针,他还是实实在在地站在我的面前,模样没有任何变化。

    可就算这样,我也没办法看到过去发生的事,不然我早就把古戏楼的事给搞明白了。

    我现在唯一的本事,就是靠着我手上的这块表,来分辨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究竟是不是属于这个世界。

    但就在刚才,我非但在戏台上看到了三十年前那个骷髅班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还看到了几个小时之前那老头收了人家五百块钱。

    我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本事的?

    我慢慢地走回戏棚子。戏台子底下一排排空空的竹椅子,都没有人坐。台上在跳赐福,已经快跳完了。扮观音的那个女人站在台中间,两个灵官又出来了,嘴里唱:“显阴阳在世间,吒唎吽吽唵哑吽,三牲降福齐来现……”唱到“宝鼎香炉化铜钱”,观音身边那个童子就开始往台底下撒彩纸剪的铜元。

    我心里一动。那扮阴差的老头已经摘掉了脸壳子,靠在戏棚子门口,我对他说:“你们唱的这个,跟道士唱歌好像哦。”

    老头嘴里哼了一声,很不屑地说:“你说这个拉魂调?那是道士学我们的。”

    我愣了一下。我只是听到灵官嘴里不断唱“吒唎吽吽唵哑吽”,跟道士念经似的,并没有听出来他们唱的是拉魂调。这不是我们这儿的戏种唱腔。我听老头他们说话的口音也怪得很,听不出他们是哪里人,但肯定不是我们这儿的。

    但我知道什么是拉魂调。我听小叔叔说起过,这原本是道士唱安魂咒的调子,是从滕州山里一个叫千山头的地方传出来的。那个地方在宋朝到明朝之间曾经是规模很大的道观群落,山上有好几十座道观,明朝末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道观突然之间都衰败荒废了,山里的道士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念安魂咒做法事,被唱灯戏(丧戏)的学去了,就变成了拉魂调。到现在山东那边的柳琴戏,江苏一带的太平歌里还都有拉魂调这种唱腔。

    但这个老头却说,拉魂调不是他们学道士,是道士学他们的。

    千山头的道观是宋朝就有的,难道这个戏班子唱的是宋朝之前的戏?

    这个戏班子唱的到底是什么戏?

    我问老头,结果老头反过来把我给看着,说:“你真的听不出来?”

    我摇了摇头。破台戏这个东西,大到每个戏种,小到每个戏班子,唱法规矩都不一样,我虽然从小跟着我小叔叔,听他讲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天底下的戏文那么多,我也不可能全都记住了。更何况他们唱的根本不是我们这儿的戏。

    老头的嘴里就嘀咕,说:“怪了,怪了,你看得到,反而听不出来。”

    戏台上跳完赐福了。两个灵官扫台,戏班子的人开始收拾东西。我故意去帮忙,想看出戏班子的来历。可不管我怎么看,都什么也看不到。戏台上的那种事没再发生。

    我的心里有数了。我在戏台上能看到那些事,不是我的本事,是因为他们唱的那个戏。

    我想起白师爷跟五老爷说的那些话,他说很多古戏都是有某种用处的,有的可以通神,有的可以召鬼。我小叔叔会的那个古戏就更厉害了,可以把某个很古老的东西给唱出来,所以他们才想要搞到那个古戏谱。

    我当时以为那是五老爷跟我扯白,编出来糊弄我的话,可现在我有点信了。这个戏班子唱的不就是古戏吗?而且这戏的年头要比千山头的道观还要早,是宋代之前的戏。

    宋代之前有什么出名的戏?我想不出来。我听小叔叔讲的戏文虽多,但现在传下来的戏,大多数都是清朝年间的,像是京剧,昆曲,这些出名的都是清朝才兴起来的戏种。元明杂剧完整传下来的原本就不多,宋朝的戏传下来的就更少了。宋之前就是唐,那时有什么戏种?我隐隐记得听小叔叔说起过,可是完全想不起来了。

    我问那老头,老头对我说“莫聊,莫聊”,问戏班子里的其他人,也都说“莫聊”。我也不明白这里头到底是有啥忌讳,是不是在他们的规矩里头,唱完破台戏之后是不能随便聊天说话的,见他们都不肯说,我也不好问下去了。

    戏班子的人收拾了东西,就去那个塑料布拉的棚子里换衣服。我身上还穿着吊吊的行头,但把脸壳子给摘了,站在那棚子外头。老头看到了,说:“你得赶紧把这身给换了。”

    我说:“我赌输了被人放狗追,光着腚子跑出来的,没得衣服换。”

    戏班子的另外几个人换好了衣服,蹲在我附近抽烟,听我这么说,把我当成了泡皮赖子(我们这儿对不务正业的赌棍的叫法),都露出了厌恶的神色。那个原先扮牛头阴差的中年汉子说:“敢情么,守在村口的那几个就是来追你债的哦。”

    我就是要他们这么想的,就低着头不说话。老头问:“你输了多少?”我也不说。老头就叹了口气,对先前扮灵官的一个年轻人说:“你找身衣服给他吧。”

    扮灵官的年轻人个头跟我差不多,他身上穿着的就是我最开始想偷的那件毛衫。我跟着他进去。他先从一个蛇皮袋里翻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衬衫和一条裤子给我,那想必是他自己平时换穿的衣服,虽然旧,但是很干净。我穿上了很合身,只是仍然冻得直搓胳膊。

    那年轻人想了想,说:“我还有个毛衫,垫在戏箱子里了,你等我找出来。”

    我看他打开戏箱子,先把放在最上头的五个脸壳子拿出来摆在桌上,再把手伸进去找垫在底下的毛衫。

    从戏箱子里拿出来的脸壳子外面全都包了层旧报纸,但包得不严实,我手贱,偷偷去把旧报纸揭开一点,往里面一看,差点吓得叫起来。

    报纸里包着的是个刻画得十分逼真的人头骷髅。

    我再看下一个脸壳子,一张靛蓝脸,咧着血盆大口,尖牙嗞在外头,是个山魈。

    我不用再看剩下的脸壳子了,我突然知道这个戏班子唱的究竟是什么戏了。

    那老头和戏班子的人一直在说“莫聊”,“莫聊”,他们的口音太重了,我始终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说的那两个字不是“莫聊”,而是“目连”!

    这个戏班子,唱的是从古至今最有名的鬼戏——目连戏!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