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腐黄瓜汤治小儿发热
黄瓜250克,豆腐500克。将黄瓜洗净,切片;豆腐切片,备用。沙锅上火加热,将黄瓜、豆腐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汤。1次饮1大杯,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发热。
2.野菊花柴胡汤治小儿发热
野菊花10克,柴胡12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发热。
3.吃烤橘能治疗小儿感冒
小孩感冒后,将整个带皮橘子用火烤,等橘子冒气有橘香味时,即可取食。吃时去皮,不剥经络。此法简便易行,对治疗小儿感冒有一定效果。
4.白茅根西瓜皮汤治小儿发热
白茅根30克,西瓜皮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凉血清热的功效,对小儿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5.橄榄白萝卜汤治小儿流感
生白萝卜250克,鲜橄榄3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去渣,代茶饮。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流感。
6.生姜大葱白治小儿风寒感冒
鸡蛋2个,香菜10克,生姜10克,大葱白10克。锅上火加热,将鸡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取出,去黄,再与香菜、生姜、大葱白一同放入锅内,混匀,蒸熟,摊于消毒纱布上,包裹后熨擦全身,取微汗。此方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
7.苦瓜茶叶治小儿暑湿感冒
鲜苦瓜1个,洗净,切两半,去瓤,放入适量茶叶,再接合,悬挂于通风处阴干,切碎备用。每取6~9克,用沸水冲沏,代茶饮。此方具有清热解表、祛暑利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暑湿感冒。
8.天南星雄黄治风寒发热
天南星、雄黄各12克,一同研末,与适量面粉调制成饼状,敷于脚心,用布包扎好,敷1天1夜。此方具有祛风定惊、燥湿化痰的功效,对小儿发热有较好的疗效。注意,天南星只可外敷,不可口服。
9.食芝麻拌红糖治小儿流感
将适量芝麻用文火焙熟,再将适量红糖(多芝麻的1倍)入锅炒热化开,然后把焙好的芝麻倒入其中,翻搅均匀后即可。每日吃的次数及数量依据患儿的接受程度而定,有益无害。
10.菊花柴胡汤治小儿发热
野菊花10克,柴胡12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发热。
11.明矾米醋治小儿感冒
明矾30克,放入钵内,研末,放入碗中,倒入米醋调糊,外敷足心。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小儿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12.西瓜番茄汁治夏季感冒
番茄2个,西瓜半个,分别放入榨汁机中榨汁,然后混匀,不拘量饮用。此方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治疗夏季感冒,症见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身倦等。
13.荸荠空心菜汤治小儿发热
荸荠、空心菜各5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当茶饮。此方可治疗小儿发热。
小儿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尤多。典型百日咳可分三期:初咳期7~10天,类似外感;痉咳期约4周;恢复期2~3周。
本病并发症多而严重,主要有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纵膈气肿、皮下气肿、鼻出血、结膜下出血、百日咳脑病、脱肛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红枣胡萝卜治小儿百日咳
胡萝卜120克,红枣12枚,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取汁,加入白糖,代茶饮。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2.梨核桃仁冰糖汁治小儿百日咳
白梨150克(去核),核桃仁、冰糖各30克,一同放入钵内,研末,再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浓汁。1次服1汤匙,早、中、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3.地龙白糖膏治小儿百日咳
鲜地龙100克,加适量水煎,去渣,加入糖收膏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4.鸡蛋黄治小儿百日咳
取鸡蛋若干个,磕入碗中,取蛋黄,放入铁锅内,用小火煎熬出油即成。1~5岁患儿1天服用3个蛋黄油,分2次服用;5岁以上患儿,可根据情况酌加,连服半个月。
此方具有滋阴润燥、养血熄风的功效,对小儿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5.大蒜汁治小儿百日咳
大蒜30克,去皮,洗净,捣烂,用沸水浸泡4~8小时,或加水1碗煮1~2沸,滤其汁,调入白糖,分2~3次服用。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6.鸡蛋贝母治小儿百日咳
将5克贝母放入钵内,捣碎;鸡蛋磕一小孔,填入贝母粉,用干净纸封好。将鸡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蒸熟食用,轻者1日1次,重者早、晚各1次,饭后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7.橄榄冰糖汤治小儿百日咳
将20颗橄榄放入钵内,捣碎,与冰糖一同炖汤,分早、中、晚3次服用。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8.大蒜生姜红糖汤治小儿百日咳
大蒜25克,红糖10克,生姜适量,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取汁,温服,1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定。此方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9.马鞭草蜂蜜治百日咳
马鞭草25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取浓汁,再放入蜂蜜500克,收成膏状。3岁患儿1次服1匙,1日1次,用温开水送服。其他患儿按年龄大小酌服。
此方具有解毒消炎、清肺止咳的功效,对小儿百日咳有较好的疗效。
10.红枣胡萝卜治小儿百日咳
红枣10个,胡萝卜2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浓煎,任意饮服。此方对小儿百日咳有较好的疗效。
11.沙参川贝汤治小儿百日咳
沙参、川贝、百部各10克,白前6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早、晚各1剂。此方具有清热镇咳的功效,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12.雪梨麻黄治小儿百日咳
雪梨1个,洗净,去皮、核,填入4.5克麻黄,再将雪梨放入锅内,加适量水蒸熟,喝汤吃梨。1日1剂,分2次服。此方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对小儿百日咳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由小儿肺部疾患引起。可发于四季,但多发于春、冬两季。此病大多因外界气候冷热的变化或小儿体质虚弱所致。
1.葱白头治小儿咳嗽
取葱白头适量,捣烂,炒热,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敷于胸部。1日1次,连敷2~3次。此方具有疏风散邪的功效,对小儿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2.蜂蜜鲜藕治小儿咳嗽
鲜藕洗净,放入钵内,捣碎,再倒入榨汁机中榨汁,加适量蜂蜜调匀。此方具有清热、止咳、凉血的功效,对小儿肺热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3.鸭梨大米粥治小儿咳嗽
取大米50克,鸭梨3个。将大米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另锅上火加热,将鸭梨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梨渣,加入米粥。趁热食用。
此方具有清心润肺、降火消痰的功效,对小儿肺热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4.猪肺萝卜汤治小儿咳嗽
杏仁(去皮、尖,用纱布包好)10克,猪肺200克,白萝卜6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至烂熟,捡出药袋,加入适量调料服食。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补肺止咳的功效,对小儿肺虚咳嗽有一定疗效。
5.鹅不食草杏仁汤治小儿咳嗽
鹅不食草6克,杏仁、金银花各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具有清肺、解表、止咳的功效,对小儿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6.核桃梨汁治小儿久咳
梨1个(约150克),核桃仁(不去紫衣)、冰糖各30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烂,加适量水煮浓汁。1次服1汤匙,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止嗽的功效,可治疗小儿久咳。
7.麻黄甘草散治小儿咳嗽
麻黄、甘草各2克,生石膏5克,杏仁3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碎,用白开水冲服。1次6克,早、中、晚各1次,连用3~5日。此方可治疗小儿咳嗽。
8.苏叶橘皮汤治小儿伤风咳嗽
冰糖25克,苏叶15克,鲜橘皮1个,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1日2次。此方可治疗小儿伤风咳嗽。
9.杏仁菊花治小儿咳嗽
杏仁、菊花、桑叶各适量,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加白糖调服。此方可治疗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突然喘息、哮鸣、咳嗽、咯白痰,每次发作可数小时至数日,间歇期正常。本病病因未明,似与环境接触、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1.红糖梨治小儿哮喘
梨1个,挖去核,填入红糖,再将梨放入锅内煮,待糖溶化后,趁热服食。此方可治疗小儿哮喘。
2.杏仁冰糖汤治小儿气喘
杏仁10克,冰糖30克,一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此方具有补肺虚、止咳喘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哮喘。
3.蜂蜜鸡蛋治小儿哮喘
将鲜鸡蛋2个打入锅内煎熟,趁热加入蜂蜜食用。每日晨起吃1次,连用2~3个月。此方对小儿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4.猪肠鲜葱治小儿哮喘
取猪小肠(约30厘米长)1条,鲜葱(连头须)2根。
将猪小肠洗净,备用;鲜葱洗净,备用。将葱放入猪小肠内,切成5~6段。锅上火加热,放入小肠,用文火炒熟,再倒入少量老白干,再添入一碗淘米水将猪肠煮至半碗。趁汤热喂病儿(温度以不烫病儿口腔为宜)。1日1剂,连服2~3次。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袪风散热的功效,对小儿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5.蛤蚧白糖治小儿哮喘
蛤蚧1对,焙干,捣碎,加入500克白糖调匀,每次取1汤匙吞服,早、中、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哮喘。
6.红枣南瓜汤治小儿哮喘
红枣500克,红糖200克,南瓜(过冬)1个,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即可。1日1剂,早、晚各1次,连服数剂。此方可治疗小儿哮喘。
7.秋梨枇杷叶膏治小儿哮喘
秋梨500克,蜂蜜100克,枇杷叶、生黄芪各60克,百合30克,一同放入锅内煎3次,去渣,取汁,混合浓缩成膏,兑入蜂蜜,搅拌均匀,冷却装瓶。1日3勺,早、中、晚各1勺,用温开水送服。
此方具有养阴益气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哮喘。
小儿肺炎多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胸痛、咳嗽、咯痰、气急等。本病好发于冬春二季,以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
1.豆豉葱黄酒治小儿肺炎
将15克淡豆豉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10分钟,再加入30克葱须,续煮5分钟,然后加入20毫升黄酒,出锅,趁热顿服。此方可治疗小儿肺炎。
2.萝卜杏仁汤治小儿肺炎
白萝卜50克,杏仁5克,生姜适量,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小儿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3.枇杷叶粳米粥治小儿肺炎
将15克洗干净的枇杷叶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汁,去渣后放入粳米煮粥,空腹服下。此方可治疗小儿肺炎。
4.白果杏仁汤治小儿肺炎
冬瓜子15克,白果3个,杏仁5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去渣,加入适量冰糖,拌均匀,早、中、晚各服1次,1次1小杯。此方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肺炎。
5.连翘青叶汤治小儿肺炎
连翘、大青叶、牛蒡子各6克,桔梗、生甘草各3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服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对小儿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6.芥末面粉糊治小儿肺炎
面粉80克,芥末20克,一同放入钵内,加适量水和成糊状,于胸背贴5分钟,待皮肤发红时取下。此方可治疗小儿肺炎,症见呼吸困难。
小儿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沬经呼吸道传染,2~8岁儿童最易感染,以冬、春季常见。
猩红热发病急骤,呈现出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发热呈持续性,一般高达39℃左右。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所以应引起重视。
1.双参粳米粥治小儿猩红热
沙参、元参各20克,粳米50克。将前2药煎汤取汁,加粳米熬为稀粥后食用。1日1剂,连用3日。此方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2.贝母蒸鲜梨治小儿猩红热
贝母(捣碎)、玉竹各6克,梨3个,冰糖3克。将梨去顶挖核,再将贝母、玉竹、冰糖装入梨内,用切掉的梨封口,放碗内蒸熟吃梨。1次吃1个,1日3次,连用3~4日。
此方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3.石膏生地饮治小儿猩红热
生石膏15克,生地10克,一同放入沙锅内,水煎3~5分钟滤汁,加白糖适量服用。1日1剂。此方适用于猩红热之高热。
4.麦冬山药粥治小儿猩红热
麦冬、沙参、生地各10克,鲜山药50克,粳米50克。先将前3味药煎取汁,再将鲜山药、粳米放入药汁共熬成粥,煮至烂熟时即可食用。1日1剂,连食3~5日。
此方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5.银花桑叶粥治小儿猩红热
银花、桑叶各10克,芦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前4味共煎3~5分钟,去渣滤汁,加粳米煮粥,用白糖调味后食用。1日1剂,连服2日。此方适用于猩红热初期。
小儿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餐具等随食物进入胃肠道,引起小儿痢疾,好发于夏秋季。
小儿痢疾的特点是起病急骤,易导致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嗜睡,精神委靡或惊厥等,感染中毒症状严重,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
1.常春藤嫩叶汁治小儿痢疾
常春藤嫩叶适量,放入榨汁机内榨汁饮服。此方可治疗痢疾,症见腹痛隐隐、大便如水或脓样、食少、口不渴等。
2.葵花子冰糖汤治小儿血痢
葵花子50克,加入水煮60分钟,然后加入冰糖溶化饮用,早、中、晚各1次,连续服用。此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血痢,症见腹痛下坠、恶心等。
3.猪肝炙熟食治小儿痢疾
猪肝1个,切片,放入锅内炙熟,空腹食用。此方对久治不愈之小儿痢疾有较好的疗效。
4.苦瓜汁治小儿痢疾
鲜小苦瓜6个,洗净,放入榨汁机中榨汁饮用,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祛寒利湿的功效,对小儿痢疾有较好的疗效。
5.鸡蛋姜汁治小儿痢疾
将鸡蛋煮熟,取蛋黄,捣碎,放入碗内,加入姜汁混匀后服下。1日1剂,分次服食,连用3~4日。此方可治疗小儿痢疾。注意,服用此药时,忌生冷食物,不宜饮茶。
6.马齿苋白糖汤治小儿痢疾
马齿苋250克,用水煎服,加白糖调味。1日1剂。此方可治疗小儿痢疾。
7.香白芷干姜膏治小儿痢疾
香白芷、干姜各3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碎,以蜜调膏。先将脐部用酒洗净,再贴上此膏,用纱布包好,再将毡布烘热熨膏。此方对小儿痢疾有较好的疗效。
8.车前草汤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车前草全草60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次。此方具有清热止泻的功效,对小儿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疳积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小儿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和气血衰弱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发焦稀,易发脾气,体温低于正常,腹部胀大,容易呕吐,大便泄泻,皮下脂肪减少,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抵抗力低下。
1.鳝鱼山药粥治小儿疳积
鳝鱼250克,山药、薏苡仁各30克,生姜3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调入少许盐或糖,随意食用,连用数日。此方可治疗小儿疳积。
2.木鳖子使君子治小儿疳积
木鳖子仁、使君子仁各等量,一同放入钵内,捣如泥状,用米汤和成芥子大小的丸。用米汤送服,1次1丸,早、晚各1次。此方对小儿疳积有较好的疗效。
3.石榴猪肉治小儿疳积
夏日取石榴鲜果,以外皮开裂者为佳,放入盘内,加入适量生盐,暴晒,每日移动1~2次,待石榴果皮软化时,用瓷瓶储存好。用石榴液与瘦猪肉一同放入沙锅内煲汤食用即可。
4.鹌鹑大米粥治小儿疳积
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切成块状,加入适量大米煲粥,调味服食,可治小儿疳积。
5.蚕蛹治小儿疳积
蚕蛹100克,油、盐各适量。锅上火加热,倒入油烧热,再放入蚕蛹,炒至金黄色,撒上盐即成,任意服食。此方可治疗小儿疳积。
6.扁豆芡实散治小儿疳积
扁豆、芡实、玉米、黄豆各100克,鸡内金130克,一同放入锅内炒热,研末,放于干燥处贮藏备用。每次取20克用温开水送服,早、中、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疳积。
7.鸡内金白面饼治小儿疳积
将50克鸡内金放入锅内,炒黄,研末,与适量白糖和250克白面一同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揉和成面团,烙饼食用。视小儿大小分2~3日吃完。此方可治疗小儿疳积。
8.五倍子醋膏治小儿疳积
五倍子9克,放入锅内焙黄,倒入醋捣成膏,摊在布上,贴于脐腹。此方可治疗小儿疳积。
9.牛肉蚕豆治小儿疳积
精牛肉500克,鲜蚕豆250克,调料适量。将牛肉用清水洗净,切成块,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葱、姜、盐烧沸,再改用文火将肉炖至六成熟,然后加入蚕豆炖至烂熟,经常佐餐食用,可治疗小儿疳积。
惊风又称抽风、惊厥,是由高热、脑膜炎、脑炎、癫痫、中毒等所致的。临床表现为小儿四肢抽动、摇头瞪眼、唤之不醒、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
1.猪胆甘草汤治小儿惊风
猪胆2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可治疗小儿惊风。
2.黄土陈醋治小儿惊风
黄土、陈醋各适量,一同放入锅内,炒热,包成小包,外熨足心。此方可治疗小儿惊风。
3.金藤菊花汤治小儿惊风
金银花30克,钩藤20克,菊花10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辛凉发散、开窍镇惊的功效,对小儿惊风有较好的疗效。
4.雪梨鲜菖蒲汁治小儿急性惊风
雪梨数个,捣烂,取汁;鲜菖蒲9克,洗净,捣烂,加入少许温开水,滤汁2~3茶匙,混合二汁。1日1剂,分2次服。此方对小儿急性惊风有一定疗效。
5.黄栀子郁李仁治小儿慢性惊风
黄栀子6克,郁李仁、桃仁各14枚,鸡蛋1个。鸡蛋洗净,磕入碗中;郁李仁、桃仁、黄栀子一同放入钵内,捣烂,加入鸡蛋清调匀,外敷两手脉搏上,1日后取下。此方可治疗小儿慢性惊风。
6.萝卜竹叶汁治小儿惊风
萝卜50克,竹叶15克,陈皮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汁,代茶饮。1日1剂。此方具有消食镇惊的功效,对小儿惊风有较好的疗效。
7.西洋参阿胶糖蛋黄治小儿惊风
西洋参5克,阿胶6克,蛋黄1个。将西洋参切片,水煎煮30分钟,取汁;阿胶烊化,加入蛋黄,调拌均匀。将西洋参汁和冰糖、阿胶、蛋黄一同放入碗内,调拌均匀,蒸熟即成。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此方具有滋阴熄风、补虚平肝的功效,对小儿惊风有较好的疗效。
8.生姜一枝黄花治小儿急性惊风
生姜1片,一枝黄花30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烂,绞汁,用沸水冲服。此方可治疗小儿急性惊风。
9.钩藤叶汤治小儿惊风
钩藤叶10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可治疗小儿惊风。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婴儿在6~7个月大时,乳齿萌生和食物刺激神经、唾液腺等,均会使口水分泌增多,再加上婴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口水积多后会自然流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婴儿长大后,还出现流涎现象,则有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发育不良,或口腔炎症、消化不良等所致。
1.鸡内金白术汤治小儿流涎
鸡内金10克,白术6克,益智仁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服。1日1剂。此方可治疗小儿流涎。
2.竹叶大枣汤巧治小儿流涎
大枣10克,竹叶7克,用水煎汤服用,每天1次,连服几天即可。
3.二白汤治小儿流涎
白茯苓10克,白术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服,早、晚各1剂。此方可治疗小儿流涎。
4.冰糖茶叶汤治小儿流涎
取5克茶叶和适量的冰糖,加水煎汤饮用,每天3次,可治疗小儿流涎。
5.石榴汁治小儿流涎
鲜石榴1个,洗净,切碎,绞汁,反复涂于口内、两颐及舌。此方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流涎。
6.泥鳅治小儿流涎
泥鳅1条,收拾干净,放入锅内焙干,捣烂,用黄酒送服,早、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流涎。
7.肉桂醋饼治小儿流涎
肉桂10克,捣碎,放入适量醋,调制成饼状,睡前将药饼贴在两足心处,用纱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连敷3~5日。此方具有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对小儿流涎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在夜间常常啼哭不止或时哭时止。
此病多见于半岁以内婴儿,多与饥饿、口渴、太热太闷、尿布潮湿、白天过度兴奋等有关,也有的与发热、佝偻病、蛲虫病、扁桃体肥大妨碍呼吸等有关。
1.淡竹叶粳米粥治小儿夜啼
淡竹叶3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煮粥,待凉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心火炽盛型小儿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2.食糖乳汁黄连治小儿夜啼
黄连3克,水煎取汁,再倒入100毫升乳汁中混匀,用食糖调味后饮服。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小儿夜啼不安有较好的疗效。
3.黑牵牛子治小儿夜啼
黑牵牛子3克,放入钵内,捣碎,倒入适量水调匀,再将其外敷于脐上。此方对小儿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4.甘草莲子治小儿夜啼
生甘草3克,莲子心2克,一同放入杯内,倒入沸水冲泡后喂服,1日数次。此方可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小儿夜啼。
5.桃树嫩枝治小儿夜啼
桃树嫩枝适量,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服。此方可治疗小儿夜啼。
6.花椒干姜大葱治小儿夜啼
干姜30克,花椒15克,大葱适量,一同放入钵内,捣泥,然后放入锅内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夜啼。
7.五倍子蜂蜜治小儿夜啼
五倍子3克,研末,焙黑,倒入蜂蜜同捣为饼,敷于肚脐上,外用纱布固定。1日1次。此方对初生婴儿在4个月之内的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8.干姜粳米粥治小儿夜啼
粳米30克,干姜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熟后兑入乳汁100毫升,稍煮即成。1日1剂,分3~4次服。此方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对小儿脾虚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9.白芍汤治小儿夜啼
杭白芍30克,水煎代茶饮。此方具有安神柔肝的功效,对小儿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10.乌药香附治小儿夜啼
乌药、香附、紫苏、陈皮、小茴香、食盐各等量,一同放入锅内炒热,放入布袋内,热熨腹部。此方可治疗小儿夜啼。
11.双花甘草汤治小儿夜啼
双花5克,生甘草2克,莲子心1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此方具有清心泻火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夜啼。
12.野菊花杏仁汤治小儿夜啼
野菊花、杏仁、黄芩各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具有镇惊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肺热型夜啼,症见鼻周呈青色,面色潮红,躁动,易惊醒。
13.小麦甘草汤治小儿夜啼
淮小麦15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大枣6克,一同放入锅内,水煎取汁,代茶饮用。1日1剂。此方具有清心泻火、健脾益胃的功效,对小儿夜啼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多动症以自我克制力差,小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多见于6~12岁的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1.桑葚首乌汤治小儿多动症
桑葚15克,女贞子、何首乌各12克,旱莲草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对小儿多动症有较好的疗效。
2.菖蒲茯苓丸治小儿多动症
菖蒲、茯苓、龟板、黄柏、龙齿、山药、山萸、熟地、远志、知母各适量,一同放入钵内,捣碎,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1次服1丸,早、中、晚各1次。此方对小儿多动症有较好的疗效。
3.甘草郁金治小儿多动症
甘草5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酸枣仁30克。将上药制成糖浆或胶囊,每次10~15毫升或3粒,1日服2~3次,1周为1疗程。
此方具有滋阴潜阳、活血化淤的功效,对小儿多动症有一定疗效。
4.百合炒枣仁汁治小儿多动症
莲子心5克,百合、炒枣仁各2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汁饮服。此方可用于心脾两虚型小儿多动症,症见多动不安、神思涣散、兴趣多变等。
5.鸡蛋红枣百合汤治小儿多动症
红枣4枚,百合6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然后倒入2个鸡蛋清,煮熟,放入白糖调匀,分早、晚2次服用。此方可治疗小儿多动症。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常发病于夏季,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时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
本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是由于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难以适应夏季酷暑环境所致。
1.绿豆百合汤治小儿夏季热
鲜百合50克,绿豆3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烂,加冰糖调味后服用。此方具有清暑润肺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2.空心菜荸荠汤治小儿夏季热
取空心菜250克,荸荠10克。先将空心菜、荸荠洗净,将空心菜切成5厘米长的段,再把2味入锅,加水适量,煮至荸荠烂熟时停火。每日2~3次,食菜、荸荠,饮汤,连服1周。
此方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3.五味枸杞饮治小儿夏季热
五味子、枸杞子各50克,将五味子装在纱布袋中,与枸杞子同煎,用冰糖调服。1日数次,代茶饮用。此方适用于小儿夏季暑热之食欲不振、体倦乏力。
4.荷叶冬瓜汤治小儿夏季热
嫩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一同煮汤,汤成去荷叶,加食盐调味后服用。每日2次,连服7~10日。此方适用于小儿夏季低热,口渴心烦。
5.蚕茧红枣汤治小儿夏季热
蚕茧30个,红枣30枚,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汤,食枣饮汤。此方适用于暑伤肺胃而有汗者,以及小儿夏季热。
6.山药玉竹藿香汤治小儿夏季热
熟地9~12克,山药6~9克,玉竹、麦冬、葛根、益智仁、乌梅各9克,藿香3克,一同水煎取汁。1日1剂,分3次服用。此方具有补肾养阴、消暑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7.黄瓜豆腐饮治小儿夏季热
水豆腐200克,黄瓜200克,一同煮成汤,调味食用。此方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8.茭白粥治小儿夏季热
茭白100克,洗净切细丝,加水煎取汁液,再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具有解热毒、除烦渴、通二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9.冬瓜薏米粥治小儿夏季热
薏苡仁50克,冬瓜适量,一同煮成粥,加冰糖调味食之。此方具有消暑、利湿、健胃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夏季热。
小儿最常见的是暂时性便秘,多因乳食积滞、燥热内结,或热病之后津液耗伤,不能润便所致。另一种是习惯性便秘,是经常性的排便困难,常为脾胃虚弱所致。极少数便秘是由于肠道畸形等器质性原因引起。
1.菠菜汤治小儿便秘
取鲜菠菜适量,加清水煮汤淡食。此方具有养血、下气、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积热便秘并口干多饮、腹胀者。
2.桑葚糯米粥治小儿便秘
桑葚12克,糯米适量,一同煮粥吃,早、晚各1次。此方适用于小儿便秘。
3.牛乳蜂蜜汁治小儿便秘
将50克粳米煮粥,煮熟后加100克牛乳煮沸,最后用适量蜂蜜调匀,每日早上空腹温服。此方具有滋补润肠的功效,适用于虚弱便秘或贫血,并见腹胀无力、面色不华。
4.冰糖香蕉治小儿便秘
将适量冰糖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化,再放入2个剥皮的香蕉同煮,片刻即成,1日食2次。此方具有清热、生津、润肠的功效,可用于小儿便秘的治疗。
5.瓜果什锦治小儿便秘
苹果、菠萝、香蕉、木瓜切成小丁,与蜂蜜拌匀,空腹食用。此方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便秘。
6.萝卜黄豆菠菜汤治小儿便秘
取萝卜50克,黄豆60克,菠菜50克。将黄豆用水浸泡一夜,和萝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煮至熟烂,再加入洗净的菠菜稍煮。1日2~3次,连服3~5日,温服。此方具有化积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燥,胃纳差,腹胀腹痛者。
7.蜂蜜甘蔗汁治小儿便秘
甘蔗汁、蜂蜜各1杯,混合拌匀,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杯。此方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积热便秘,并见发热、口干者。
8.萝卜籽粉治小儿便秘
萝卜籽20克,炒黄,研粉,用开水或糖开水送服。此方具有利气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顽固性便秘,并见腹胀腹痛、久治不愈者。
9.桑葚汁治小儿便秘
鲜桑葚适量,绞汁服用,1次10克,连服数日。此方具有滋阴清热、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并见腹胀、神疲乏力、手足心热、盗汗者。
10.土豆汁治小儿便秘
新鲜土豆适量,洗净,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1~2匙,可酌加蜂蜜同服,连服15~20日。此方具有健脾理气的功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小儿肥胖症是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小儿标准体重的20%以上。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肥胖(生理性肥胖),少数为症状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1.绿豆黑豆汤治小儿肥胖症
黑豆15克,赤小豆、绿豆各2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烂食用。1日1剂。此方具有清热泻火、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小儿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
2.冬瓜西瓜汤治小儿肥胖症
冬瓜、西瓜各200克,丝瓜100克。将冬瓜、西瓜各自连皮洗净,切块;丝瓜去皮,洗净,切片,然后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煮汤服食。1日1剂,分2次服用。
此方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肥胖症。
3.黑豆鲤鱼汤治小儿肥胖症
鲤鱼1条(约500克),黑豆、赤小豆各50克。将鲤鱼去鳞、内脏,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与黑豆、赤小豆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汤食用。1日l剂,分早、中、晚3次食用。此方具有益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肥胖症。
4.半夏黄连汤治小儿肥胖症
半夏6克,黄连1克,生苡仁10克,陈皮、胆南星各6克,茯苓、黄芩各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次。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对小儿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或黏液脓血便,有时有呕吐及发热现象。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可危及生命。
2岁以下的婴儿,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机体防御功能差,营养需要量相对较高,故容易发生腹泻。
1.石榴皮治小儿久泻
石榴皮8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当茶饮。此方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小儿久泻有较好的疗效。
2.莲子绿豆粥治小儿腹泻
粳米60克,莲子15克,绿豆30克,白糖适量,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1日1剂,连服7日。此方具有清热解暑、益气健脾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3.吃蒸苹果治小儿腹泻
把洗净的苹果放入碗中,隔水蒸软,吃时去掉外皮,1日3~5次,治疗小儿腹泻初起效果较好。
4.蛋清绿豆粉饼治小儿腹泻
绿豆放入钵中,研磨成粉,与鸡蛋清一同放入容器中,调和成饼。腹泻者贴于足心,呕者贴于囟门。此方具有温中止泻、清热消暑的功效,对夏季小儿上吐下泻不止有较好的疗效。
5.生姜小米粥治小儿腹泻
小米30克,生姜3克,一起煮粥食,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腹泻。
6.生姜散治小儿腹泻
生姜10克,焙焦,研末,用汤汁送服,早、晚各1克。此方具有发表散寒、化痰止呕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7.茶叶小茴香汤治小儿腹泻
茶叶、小茴香各3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腹泻。
8.鲜鱼腥草治小儿热泻
鲜鱼腥草适量,洗净,捣烂,放入适量白糖,冲入适量温开水,滤汁服。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热泻。
9.二米粥治小儿腹泻
将大米、粳米一同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煮成粉絮状,将上面漂浮的米粒喂养患儿。此方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比较好的疗效。
10.鸡内金白面饼治小儿腹泻
鸡内金50克,放入锅内,炒黄,研末,加入白糖、白面烙成小饼。早、中、晚各食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腹泻。
11.泥鳅煮粥可治小儿腹泻
将5条活泥鳅剖腹洗净,与30克左右的粳米熬成粥,去刺,加盐调味后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治疗小儿腹泻。
12.白扁豆益智仁汤治小儿腹泻
白扁豆、益智仁各6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13.白胡椒末治小儿腹泻
白胡椒2粒,研末,外敷于肚脐中,用纱布固定,再用手揉片刻。此方具有温中下湿、消痰解毒的功效,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流鼻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引起鼻出血的疾病,可能在鼻腔,也可能在其他器官或属于全身性疾病。
1.大枣汤治小儿流鼻血
大枣15个,洗净,放入盛有水的盆内浸泡60分钟,取出,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炖烂。1日1剂,早、中、晚各1次,1周为1疗程。此方可治疗由于脾气虚引起的小儿流鼻血。
2.藕粉糯米粉治小儿流鼻血
糯米粉、藕粉、白糖各250克,一同放入盆中,加水适量,揉成面团,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每天早、午餐时温热服下。此方可治体虚食少、吐血、鼻出血等症。
3.绿豆鲜茅根汤治小儿流鼻血
绿豆、鲜茅根各30克,鲜荷叶半张,竹菇10克,先将绿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待绿豆开花后,下入鲜茅根、鲜荷叶、竹菇同煮,去渣,取汁,早、中、晚各服1次。此方可治疗由胃热引起的小儿流鼻血。
4.白茅根竹蔗汤治小儿流鼻血
白茅根50克,竹蔗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当茶饮。此方可治疗小儿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5.鲜藕蜂蜜治小儿流鼻血
鲜藕适量,洗净,榨汁,加入蜂蜜调服。1日1次,连服数日。此方可治疗由肺热引起的小儿流鼻血。
6.豆腐石膏汤治小儿流鼻血
生石膏50克(布包),豆腐2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1小时,加少许盐调味,饮汤食豆腐。此方可治疗小儿流鼻血。
7.白糖鸡蛋清治小儿流鼻血
鸡蛋清2个,白糖50克,一同放入碗内,混合调匀,倒入开水冲熟,待温顿食,早、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流鼻血。
小儿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小儿疾病,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病突然,高热畏寒,伴有头痛、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1.黄精冰糖汤治小儿扁桃体炎
冰糖30克,黄精3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文火同煮60分钟。饮汤食黄精,早、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由咽喉不适引起的扁桃体炎。
2.天门冬粳米粥治小儿慢性扁桃体炎
粳米100克,天门冬20克,冰糖少许,先将天门冬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浓汁,去渣,再放入粳米一同煮粥,沸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此方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
3.橄榄酸梅汤治小儿扁桃体炎
橄榄25克,酸梅6克,白糖适量,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浸12小时后煎煮,加白糖调服。此方可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4.胖大海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胖大海适量,洗净,放入碗内,加适量冰糖调味,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左右,当茶饮,2~3日即可见效。此方可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5.川贝鸭胸肉汤治小儿扁桃体炎
母鸭胸脯肉120克,贝母10克,食盐少许。先将母鸭胸脯肉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八成熟时,加入贝母,再放入食盐调味,再炖至熟。饮汤食肉,1日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6.金莲花茶治小扁桃体炎
茶叶6克,金莲花6克,一同放入茶杯内,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此方可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主要表现为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冬春两季流行为多,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成年人患此病者极少。患者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一般不会再患本病。
1.白菜疙瘩治小儿腮腺炎
白菜根疙瘩1个,放入锅内,用水煎服;另取1个白菜疙瘩,放入锅内捣烂,外敷患处,1日换1次。此方具有清热化淤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腮腺炎。
2.绿豆白菜汤治小儿腮腺炎
绿豆80克,白菜心4个。先将绿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烂,再放入白菜心煮20分钟即可食用。早、晚各1次,连服4~5日。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小儿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3.苦瓜治腮腺炎妙方
将两条生苦瓜洗净,捣烂如泥,加入少许盐调味,拌匀。半小时后去渣取汁,用火烧开,用湿淀粉勾芡,调成半透明羹状,分数次服食。
4.生大黄治小儿腮腺炎
生大黄4克,放入钵内,捣碎,放入适量食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5.蜂蜜拌葱白外敷可治小儿腮腺炎
将葱白捣碎,兑上等量的蜂蜜,拌匀后贴患处,一天一次即可。注意,只外敷,不内服。
6.面粉胡椒治小儿腮腺炎
白面8克,胡椒粉1克,一同放入碗内,搅匀,再将温水倒入装有胡椒、面粉的碗内,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1次。此方具有消积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腮腺炎。
7.板蓝根汤治小儿腮腺炎
板蓝根100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的功效,对小儿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8.醋治腮腺炎两方
方一:用老陈醋加入陈石灰少许,调匀涂患处。
方二:用云南白药粉末适量,调食醋或白糖涂擦患处,2~3天即可见效。
9.绿豆黄豆汤治小儿腮腺炎
绿豆150克,黄豆75克,红糖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至烂熟。任意食用。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对小儿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10.金针菜汤治小儿腮腺炎
金针菜20克,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再加适量水煮汤,放盐调好口味。1日1剂。此方具有清热平肝、利尿消肿的功效,对小儿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11.仙人掌治小儿腮腺炎与无名肿痛
仙人掌一块,剥掉皮和刺,放到容器里捣碎,糊在红肿部位,一天一次,能消肿止疼,治小儿腮腺炎。
小儿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临床常见的表现为小儿面色萎黄或苍白,甲床、口唇、耳垂没有血色,较大儿童可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困倦乏力等不适。
1.山药生姜羊肉汤治小儿贫血
取羊肉250克,生姜10克,山药75克,牛奶半碗,红糖或精盐少许。将山药切片;羊肉洗净切块与生姜用文火清炖2小时,取炖好的羊肉汤1碗,加山药片煮烂后再加牛奶、红糖或精盐少许食用。
此方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肾气血虚衰贫血,食欲差,便溏,四肢无力者。
2.紫河车粉治小儿贫血
取市售胎盘粉适量,装入零号胶囊内服用。1日2~3次,1次2~4克。此方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贫血,并见夜惊不安、四肢无力、面色不华者。
3.黑芝麻粥治小儿贫血
黑芝麻15克,粳米30克,先将黑芝麻洗净,晒干炒熟,研粉,同粳米煮粥食用。此方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血虚、面色无华、四肢无力、指甲无光者。
4.八味粥治小儿贫血
糯米300克,薏米50克,赤小豆30克,大红枣20枚,莲子20克,芡实米20克,生山药30克,白扁豆30克,先将薏米、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入锅煮烂,再入糯米、山药、大枣、莲子同煮,每日早晚当点心食。
此方具有健胃、生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贫血,呈现食欲差、夜惊、大便溏泻、腹胀腹痛、四肢无力、舌质淡者。
5.红枣煮花生治小儿贫血
干红枣25克,连皮花生米50克,一同煮烂,加红糖调味后食用。此方具有补血生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贫血,并见面色萎黄、周身乏力、夜惊不安者。
6.陈皮乌鸡汤治小儿贫血
雄乌鸡1只,陈皮3克,生姜3克,胡椒6克,调料适量,一起炖熟,连汤带肉分次食用。此方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贫血,并见食欲差、便溏、面色不华者。
小儿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大多在出生后2~3个月发病,多见于两颊、前额及头皮,可蔓延至全身。湿疹形态大小不一,可出现红斑、丘疹、疱疹,可伴有渗液、结痂和脱层,以瘙痒及复发性为其特点。
1.银花茶治小儿湿疹
银花20克,水煎,加糖适量,代茶饮。此方适用于小儿湿疹。
2.苡米桂花粥治小儿湿疹
苡米30克,煮成粥,米烂时加入淀粉少许,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方适用于小儿湿疹。
3.绿豆冬瓜汤治小儿湿疹
绿豆、冬瓜各适量,煎水饮用。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的功效,对小儿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初起似感冒,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还有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3~5天后疹子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
此时,若疹出又突然隐没,或出疹顺序杂乱,或疹出不透,咳嗽气急,高热肢冷,口唇紫绀者,可能有并发症。常可并发肺炎、咽喉炎、肠炎、脑炎、中耳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1.老丝瓜络散治小儿麻疹
老丝瓜络25克,放入锅内,炒黑,捣碎,用温糖水送服,1日4次,每次5克。此方可治疗小儿麻疹。
2.芫荽汤治小儿麻疹
鲜芫荽30克,煎汤代茶内服。1日数次,每次饮20毫升。此方适用于小儿麻疹初热期。
3.东坡羹治小儿麻疹
蔓菁150克,红萝卜150克,粳米150克,生姜5克,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调味,分次服用。此方具有润肺、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小儿麻疹的治疗。
4.马齿苋六月霜汁治小儿麻疹
马齿苋30克,六月霜24克,鲜香蕉根6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烂,绞汁,倒入锅内炖温,过滤后饮服,早、晚各1次。此方对小儿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5.胡萝卜荸荠饮治小儿麻疹
胡萝卜100克,荸荠60克,芫荽20克,水煎代茶饮,连服2~4日。此方适用于麻疹出疹期。
6.羊肉芫荽汤治小儿麻疹
羊肉50克,芫荽50克,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并倒入几滴白酒,煮沸后改文火煮60分钟即成,每次饮汤半杯,1日2次。此方具有解表透疹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7.绿豆甘草汤防治小儿麻疹
绿豆25克,赤小豆25克,黑豆2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晒干,然后与15克甘草一同放入钵内,捣碎,用沸水冲服。1岁每次服3克,2岁6克,3岁9克,早、中、晚各1次,连用3日。此方对小儿麻疹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8.胡萝卜红苋菜汤治小儿麻疹
胡萝卜、红苋菜、菠菜、椰菜、藕片各适量,加水煮汤饮。此方适用于麻疹不透。
9.竹笋鲫鱼汤治小儿麻疹
竹笋(去皮切片)1个,鲫鱼(洗净)1条,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沸后改文火炖半小时,加调料即成,每次饮汤半杯,早、晚各1次。此方具有清热、生津、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麻疹及水痘初起。
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排尿,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本病轻者隔数夜一次,重者每夜一次,遗尿多发生在深夜,尿后能继续熟睡。
1.治小儿遗尿用破故纸
破故纸适量,放入锅内炒熟,研末,每晚用热汤送服1.5克。此方对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
2.韭菜子糯米粥治小儿遗尿
糯米10克,韭菜子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分3次服。此方可治疗小儿遗尿。
3.莲子内金汤治小儿遗尿
莲子、鸡内金各10克,五味子3克,益智仁5克,一同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此方具有益肾固涩的功效,对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
4.韭菜子饼治小儿遗尿
白面粉15克,韭菜子20克,先将韭菜子捣烂,然后与白面粉、水一同放入钵内,混匀,揉饼,隔水蒸食。此方具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对小儿肾气不足型遗尿有较好的疗效。
5.羊肉黄芪鱼鳔汤治小儿遗尿
羊肉250克,黄芪30克,鱼鳔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鱼鳔、黄芪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再放入桂皮、姜、盐煮熟。食肉及鱼鳔饮汤。此方可治疗小儿肾虚型遗尿。
6.柿蒂汤治小儿遗尿
柿蒂12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遗尿。
7.治小儿遗尿三妙方
方一:大枣10枚煮熟,去皮核后制成枣泥,干荔枝10枚去核取肉,两物加水适量用文火稍煮,每日食用1次,连服10天。
方二:白果7枚(7岁以下儿童每岁1枚),去壳捣碎,每天早晨在沸豆浆中泡,连服10天。
方三:鲜山药250克,洗净去皮后捣如泥状,加山萸肉5克,隔水蒸熟,加少许白糖后食用。
8.硫黄葱白膏治小儿遗尿
生硫黄3克,葱白适量,一同放入钵内,捣成膏。临睡前将药膏外敷脐上,用绷带固定,晨起取下,每晚1次,连用3~5次。此方可治疗小儿遗尿。
9.鸡肠散治小儿遗尿
鸡肠1根,洗净,焙干,捣碎,晚餐时和饭同食,每2日服1次。男性用雌鸡肠,女性用雄鸡肠。此方可治疗小儿遗尿。
10.黑豆乌龟肉治小儿遗尿
乌龟肉250克,黑豆100克,猪尿脬1个,一同放入碗内,加入食盐,置入锅内蒸熟后服用。此方可治疗小儿遗尿。
11.黑胡椒粉巧治小儿遗尿
每晚睡觉时,先将肚脐窝清洗干净,擦干,再将黑胡椒粉放在孩子肚脐窝里(填满),然后用伤湿止痛膏盖住,1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有一定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常伴见形体消瘦,口干多饮,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或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中夹有不消化的残渣,容易出汗等。
1.韭菜子面饼治小儿厌食
将10克韭菜子捣烂,放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早、中、晚各食1次,连服3~5日。此方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厌食。
2.白糖腌橘皮治疗小儿厌食
将鲜橘皮洗净,切成各式各样的小块,加入适量白糖,拌匀,阴凉处存放一周。进餐时取少许当菜吃。每日1~2次,可治疗小儿厌食。
3.蚕豆红糖治小儿厌食
蚕豆250克,浸泡,去壳,晒干,磨粉,加红糖适量,冲服,1次50克。此方具有健脾养胃、促进消化的功效,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
4.山楂鸡内金汤治小儿厌食
鸡内金2个,大枣10枚,山楂片20克,白糖适量。先将山楂片、大枣放入锅内,烤焦呈黑黄色,加入鸡内金、白糖煮水,温服,1日2~3次。
此方具有健胃消食、清热化滞的功效,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
5.鲜麦冬白蜜治小儿厌食
鲜麦冬500克,放入钵内,捣烂,取汁,加入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服用。1次2~3匙,用白开水化服。此方可治疗小儿厌食。
6.白术陈皮治小儿厌食
白术4克,陈皮5克,山楂6克,一同放入钵内,捣烂,用米汤调糊,外敷脐窝,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早、晚各1次,5日为1疗程。
此方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
7.茯苓猪肚汤治小儿厌食
取猪肚适量,茯苓、山药、薏苡仁各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熟食用。1日1次,连服5次为1疗程。此方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可治疗小儿厌食。
8.番茄汁治小儿厌食
番茄3个,洗净,用沸水泡过去皮,去籽,挤汁饮用,不加糖。1次100毫升,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
9.蚕豆红糖饮治小儿厌食
蚕豆500克,放入水中浸泡,去壳,晒干,磨粉即成。每次用30~60克,加红糖适量,冲入热水调匀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厌食。
10.丁香茯苓治小儿厌食
丁香20克,茯苓100克,山药200克,神曲150克,一同放入钵中,捣烂,用开水冲服,早、中、晚各1次,1次15克。此方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
11.鲜姜大米粥治婴儿伤乳
将大米放入锅内,炒成焦黄,放入适量水煎煮,待快要熟时,滴入姜汁2~3滴,早、中、晚各食1次。此方具有调和脾胃、消乳化滞的功效,对婴儿伤乳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癫痫俗称羊儿风、羊痛风、猪头风,发作时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开,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同时因胸、腹肌强直,呼吸停顿,故全身缺氧,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1~2分钟,但也有极少数小儿症状较轻,意识尚清楚。
本病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层受到高热或剧烈的精神刺激,产生过度兴奋所致。以高热诱发者最为多见。
1.龙眼炖羊脑治小儿癫痫
取羊脑1个,龙眼肉20克。将羊脑洗净,与龙眼肉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炖1小时即成,可分次食用。此方具有养血祛风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癫痫。
2.黄瓜藤贝母汤治小儿癫痫
取鲜黄瓜藤50克,川贝母1克,蜂蜜适量。将黄瓜藤洗净切段,川贝母研末,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黄瓜藤,煎沸15分钟,去渣,调入川贝母末、蜂蜜即成。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黄瓜藤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川贝母润肺化痰、除热散结。此方适用于小儿癫痫。
3.枸杞叶炒猪心治小儿癫痫
取枸杞叶150克,猪心1个。将枸杞叶洗净,猪心洗净切成小块,将炒锅置火上加入花生油,放入枸杞叶、猪心块同炒,快熟时加食盐、味精等调料即成,佐餐或食用。
此方具有养血宁心、除烦益智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癫痫。
4.羊脑枸杞汤治小儿癫痫
取羊脑1个,枸杞子30克。羊脑洗净和枸杞子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炖煮1小时,加调料即成,分次食用。
此方具有补肾益精、养血祛风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癫痫。
5.猪蹄猪心汤治小儿癫痫
取猪蹄2个,猪心1个,鲜地榆30克。将猪蹄、猪心、鲜地榆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15分钟,改小火炖至肉烂汤浓,拣去地榆,加盐等调料调味即可。吃肉,饮汤。每日1次,每剂分3日吃完。连吃3~5剂。
此方具有凉血止血、镇静补心的功效,对小儿癫痫有一定辅助治疗功效。
6.竹笋鸡蛋汤治小儿癫痫
取鲜竹笋200克,鸡蛋1个。
将鲜竹笋剥皮,洗净,去老筋,切丝;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备用。炒锅上火,放入食用油烧热,投入笋丝略炒,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3~5分钟,兑入鸡蛋汁,调入精盐、味精即成。每日1剂,连服10日为1疗程。
此方适用于痰热或阴虚所致的小儿癫痫。
7.郁金橄榄膏治小儿癫痫
取橄榄500克,郁金250克,明矾200克。橄榄去核捣烂,和郁金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浓汁,去渣后加入明矾,继续用文火煎煮至膏状即成,每次服1匙,温水送服。
此方具有清热凉肝、止惊镇静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癫痫。
8.甲鱼汤治小儿癫痫
取甲鱼(鳖)1只。将甲鱼宰杀去壳及内脏,洗净切块,锅置火上加入食用油烧热,下甲鱼块煸炒,放入盐、料酒、酱油等加水煮沸,再加热水适量,改文火炖至甲鱼肉烂熟,吃肉饮汤或佐餐,连食7日。
此方具有补虚益气、除湿热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癫痫。
小儿由于食物进入体内不能完全消化,而无法吸收的症状,称为小儿消化不良。轻者腹部不适;重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食欲减退,并且因此长期营养缺乏而形体消瘦。
1.莲子糯米粥治小儿消化不良
莲子30克,放入沸水中泡片刻,去皮、心,放入锅内煮熟烂,捣糊,与100克糯米一同放入大碗中,混匀,隔水蒸熟后压平,切片。3岁以上1次用2片,早、中、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2.牛肚大米粥治小儿消化不良
大米70克,牛肚25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至熟烂,加盐调味,趁热服食。连用3~4日。此方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3.二山白糖饼治小儿消化不良
山药、山楂各适量,一同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待凉后,加白糖拌匀,压成薄饼食用。此方具有和中止泻、健脾消食的功效,对小儿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4.高粱大枣治小儿消化不良
取未去皮的红高粱50克、大枣10个,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小儿每次服用8克左右,吞服或米汤送服均可,1日2次。
5.鸡内金大枣治小儿消化不良
大枣10枚,山楂片20克,一同放在火上烤至呈黑黄色,与2个鸡内金、白糖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煎服,1日3次,连服2日。
此方具有消食化滞、健脾止泻的功效,对小儿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6.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
将胡萝卜煮烂,加入适量红糖一起食用,1日2次,1次1~2两,几天后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7.苹果泥治小儿消化不良
苹果3个,洗净,连皮切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和少许盐共煮,取汤代茶饮。1岁以上小儿可吃苹果泥,1日3次,1次30克。此方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8.米汤治小儿消化不良
大米100克,放入锅内,用文火炒焦黄,再倒入清水500毫升,烧沸,去渣,留汁,加入白糖调溶。1日服3~4次,1次100毫升。此方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对小儿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9.橘皮红枣茶治小儿消化不良
红枣10个,炒焦,与10克鲜橘皮和3克干橘皮一同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泡10分钟,当茶饮。此方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小儿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在醒觉状态下出汗,是自汗;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
1.麦枣龙眼汤治小儿自汗、盗汗
取浮小麦25克,红枣5枚,龙眼肉10克。将上述3味水煮饮汤,日服2次。此方具有补虚、敛汗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盗汗、自汗。
2.麦仁糯米粥治小儿自汗、盗汗
取小麦仁50克,糯米30克,红枣20枚。小麦仁、糯米分别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成。
此方适用于小儿病后脾虚、盗汗、自汗等症。
3.黄芪糯米粥治小儿自汗
取黄芪20克,山药15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山药加水煎汤,去渣取汤。糯米淘洗干净,加入药汤煮粥,加白糖调味即可。1日1剂,分1~2次服。
此方具有健脾补肺、益气补虚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自汗。
4.浮小麦羊肚汤治小儿盗汗
取浮小麦50克,羊肚250克。将羊肚洗净,切块,与浮小麦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置火上煮至羊肚烂熟后,滤去浮小麦即成。吃肚,饮汤,1日2次。此方具有健脾、益气、敛汗的功效,对小儿脾虚、阴虚盗汗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5.泥鳅汤治小儿自汗、盗汗
取泥鳅鱼90克,糯稻根30克。先把泥鳅宰杀去脏,洗净,入锅用食油煎至金黄色;锅内加入清水2大碗,放入洗净的糯稻根,煮至1碗汤时,放进泥鳅煮成汤后,再加盐等调料调味即可。
此方具有滋补养阴、止汗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病后盗汗、肺结核自汗。
6.山药炖羊肉治小儿盗汗
取山药20克,黄芪15克,桂圆肉8克,羊肉80克。将羊肉在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用冷水浸泡,以除腥味。沙锅中加水煮开,放入羊肉和其余药物煮至羊肉熟烂,加精盐调味即可。吃肉,饮汤,1日1剂,分2~3次服。
此方具有健脾补虚、滋阴敛汗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病后体虚盗汗。
小儿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若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可引起窒息,继发呼吸道感染;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症等。
1.锅巴饮治小儿呕吐
取5厘米见方的大米锅巴1块,以水煎服。此方对小儿呕吐治疗效果好。
2.橘皮粳米粥治小儿呕吐
取橘皮3克,粳米适量,生姜2片。将上料以水煎服。此方适用于胃寒呕吐。
3.甘蔗萝卜饮治小儿呕吐
取甘蔗汁1杯,白萝卜汁1茶匙,混合,多次服用。此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4.姜醋汁治小儿呕吐
取生姜30克,切成绿豆大小,加食醋50毫升浸泡片刻,以水煎服。此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本病俗称鸡胸、龟背,主要是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以及阳光照射不足,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也能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造成肌体抵抗力降低。
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秃,囟门迟闭、方颅等。重者,除上述症状外,会出现鸡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
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略,一旦发展到后遗症期,则难以恢复正常。
1.甘草海蛤壳治小儿佝偻病
甘草、海蛤壳各等量,一同放入锅内,捣烂,混匀,用沸水冲服,1次5克,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健脾壮骨的功效,对小儿佝偻病有较好的疗效。
2.猪蹄鹿茸治小儿佝偻病
猪蹄2个,鹿茸100克,制附片15克。鹿茸切成薄片,与猪蹄、制附片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熬至猪蹄烂熟,调味服用。此方对小儿佝偻病有一定疗效。
3.菠菜猪脊骨汤治小儿佝偻病
菠菜、猪脊骨各适量,先将猪骨砸碎,放入锅内,加水熬浓汤,然后将菠菜放入汤锅内,煮熟。食骨髓、菜,喝汤,早、晚各1次,连续饮服。此方具有利骨养血的功效,对小儿佝偻病有较好的疗效。
4.猪脊骨红萝卜治小儿佝偻病
红萝卜200克,猪脊骨150克,一同放入沙锅内煲汤食用。此方可治疗因肾脾虚弱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5.白糖板栗饼治小儿佝偻病
生板栗500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30分钟,待凉,剥去皮,放入碗内,再放入锅内蒸40分钟,趁热压碎拌成泥,加入250克白糖搅匀,再制成饼食用。
此方具有养血强筋的功效,对小儿佝偻病有较好的疗效。
6.鸡肝粳米粥治小儿佝偻病
粳米50克,鸡肝1个,将粳米、鸡肝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佝偻病。
7.田螺治小儿佝偻病
田螺适量,漂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煮沸,挑取螺肉蘸酱油、醋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佝偻病。
8.羊骨杜仲汤治小儿佝偻病
羊骨50克(捣碎),山楂、杜仲各3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炖60分钟,去渣,饮汤。1日1剂,早、晚各1次,连服半个月为1疗程。此方具有益筋壮骨、活血通络的功效,可治疗小儿佝偻病。
9.苜蓿汤治小儿佝偻病
苜蓿6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经常服用,可治疗小儿佝偻病。
10.黄芪猪肝猪骨汤治小儿佝偻病
猪腿骨(带骨髓)500克,黄芪30克,猪肝50克,五味子3克,将猪骨用锤子敲碎,与五味子、黄芪一同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60分钟,滤去骨片与药渣,再将猪肝放入汤内,煮熟,加少许盐、味精调味,食肝饮汤。此方可治脾肾虚弱型小儿佝偻病。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见有白色乳凝块样物。起病初期黏膜的病变呈点状或块状,以后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如用力剥脱白膜,容易出血。
病情轻者,症状少,不影响食欲;重者,不思饮食,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病变可见于舌面、颊黏膜、齿龈、上颌或唇部黏膜等处,也可扩散到咽部。偶尔涉及食道、气管或鼻腔,甚至还可波及肺或肠道。
1.芝麻油盐水治小儿鹅口疮
芝麻油适量,盐水1汤匙,将芝麻油放入盐水中冲化,每次滴4~5滴入口内,每日数次,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定。此方具有清热润燥的功效,可治小儿鹅口疮。
2.板蓝根汁治小儿鹅口疮
板蓝根10克,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液。将煎液反复涂擦患处,1日5~6次。
3.红糖治小儿鹅口疮
用手指蘸少许红糖,轻轻涂搽患处,可治小儿鹅口疮。
4.细辛末外敷治小儿鹅口疮
细辛3克,放入钵内,捣碎,外敷肚脐(以装平肚脐为度),再用胶布固定,2日后换药,可治小儿鹅口疮。
5.枯矾末蜂蜜治小儿鹅口疮
枯矾6克,放入钵内,捣碎,与适量蜂蜜一同放入碗内,调成膏状,外涂患处。此方对小儿鹅口疮有不错的疗效。
6.薄荷板蓝根治小儿鹅口疮
薄荷5克,板蓝根2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汁。取一半分3次内服,另一半擦洗患处,1日5~6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小儿鹅口疮有较好的疗效。
7.明矾五倍子治小儿鹅口疮
五倍子、明矾各等量,分别捣碎,如米粒大小,再一同放入锅内,用小火炒,不停搅拌,待如枯矾状,离火,冷却,捣碎,再加入少许冰片(研末)拌匀,然后用手指沾一下冷开水再蘸药粉少许涂患处,早、中、晚各1次。
8.甘草五倍子汤治小儿鹅口疮
甘草1.5克,五倍子4.5克,薄荷1.5克,黄连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反复涂口腔并内服。此方可治疗小儿鹅口疮。
9.天南星外敷治小儿鹅口疮
生天南星适量,去皮脐,捣碎,与适量醋一同放入碗内,调和均匀,再将药涂于足心,男左女右。此方可治疗小儿鹅口疮。注意,天南星有剧毒,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在儿童中发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蛔虫量过多时,可引起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和腹痛,并影响生长发育。
有些蛔虫病患儿有吃土块、夜间磨牙、甚至有癫痫小发作等症状,并且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蛔虫肠梗阻、胆道蛔虫等,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1.腌蒜苗治小儿蛔虫
鲜嫩蒜苗洗净切段,加糖、醋、盐、酱油,浸泡一周,当咸菜就饭吃,可治疗小儿蛔虫。
2.生吃丝瓜子治小儿蛔虫
取干丝瓜子30粒,一次性生吃,可治疗小儿蛔虫。
3.南瓜子蜂蜜治小儿蛔虫
南瓜子适量,洗净,晾干,去壳取仁,捣烂,用蜂蜜调服。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1~5岁小儿每次6~9克,早、晚各1次,连服2~3日。此方可治疗小儿蛔虫。
4.川椒党参汤治小儿胆道蛔虫
党参9克,川椒3克,干姜6克,红糖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汁,加入红糖调服。1日1剂。此方具有杀虫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胆道蛔虫。
5.猪瘦肉凤眼果汤治小儿蛔虫
凤眼果10个,猪瘦肉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汤,再加入少许食盐调味。食凤眼果、猪肉,饮汤。此方可治疗小儿蛔虫。
6.川椒乌梅汤治小儿蛔虫
川椒6克,乌梅5枚,生姜适量,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此方具有止痛、驱虫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蛔虫病。
7.槟榔散治小儿蛔虫
槟榔9克,捣碎,用白开水送服,1次3克,1日3次。此方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对小儿蛔虫有较好的疗效。
8.南瓜子石榴根皮治小儿蛔虫
取生南瓜子50克,石榴树根皮15克。将南瓜子连壳研末,石榴根皮洗净,水煎后,一次性冲服50克南瓜子,日服两次(早晚空腹服),连服两日即可。具体用量应根据儿童年龄大小相应加减。
9.猪瘦肉使君子面饼治小儿蛔虫
猪瘦肉250克,使君子、面粉各30克。将猪肉洗净,剁碎;使君子捣碎,与面粉一同放入碗内,混匀,做成饼,将饼放入锅内,加适量水蒸熟。1次1个,早、晚各1次。此方可治疗小儿蛔虫。
蛲虫病属于肠道疾病,症状一般不明显,只是以夜间肛门口及会阴部奇痒为主要特征,白天瘙痒较轻,夜间瘙痒严重,经常影响睡眠。有部分病人因为蛲虫在肠道内进行机械性刺激,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1.杏仁末可治小儿蛲虫
杏仁10枚,放入锅内炒熟,研末,用纱布包裹,使其向外渗油,每晚擦肛门1次,连用5日。此方可治疗小儿蛲虫。
2.蒜泥煤油治小儿蛲虫
大蒜3瓣,去皮,捣烂,加入适量煤油,每晚睡前敷于肛门处,连续敷用3~5日。此方具有消炎杀虫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蛲虫。
3.槟榔粳米粥治小儿蛲虫
粳米90克,槟榔50克,先将槟榔叶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汁,去渣,再放入粳米煮粥食用。此方可治疗小儿蛲虫。
4.白头翁汤治小儿蛲虫
白头翁30克,放入锅内,用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剂。此方具有抗菌杀虫的功效,可治疗小儿蛲虫。
5.治疗小儿蛲虫的简单妙法
对于小儿蛲虫的治疗,首先要做好预防,勤给孩子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勤剪指甲,勤洗手。夜间8时至10时(睡前),用药棉球塞入肛门内,夜间醒来时取出棉球,然后烧掉。几次可治愈。
6.槟榔茴香汤治小儿蛲虫病
槟榔50克(切碎),茴香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煎服,早、晚各1次,连服1周。此方可治疗小儿蛲虫。
7.妙用明矾治小儿蛲虫
取明矾适量,于每天晚上睡觉前塞入肛门内,第二天清晨取出,可见蛲虫在明矾周围聚集一层,连续使用3~5次即可。此方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可治小儿蛲虫。
8.史君子仁可治小孩蛲虫病
取使君子仁20粒,用锅炒香(不能焦),小孩每次吃5~6粒,服两三次即愈。
9.玉米根红糖汤治小儿蛲虫
玉米根100根,洗去泥土,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滤汁,加入红糖调化即可。1日1次,晚上临睡前温服,连用3日。此方可治疗小儿蛲虫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