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9-1944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翟作相:大陈家庄战役

    在抗战期间,山东省保安第三十八旅(旅长赵执吾,河北省吴桥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山东省沂蒙山区丛县与日伪军奋战周旋。这个部队的官兵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个个都是抱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决心参加抗战!当年抗战,兵无粮、马无草、兵无棉衣是常有之事,至于弹药的补给方面就更成了千难万难的严重问题。

    1943年的秋天,山东省保安第三十八旅奉命向安丘县境挺进,需要混入日伪军后方抗战。1944年的夏天,也就是农民打完麦场以后,我部进驻在胶济路的岞山站(潍县站的东边)以南大陈家庄(系山东省安丘县管)。这个村四面是三合土的围子墙,村子虽然不大,但是看起来就和一座小城一样。我们的旅部就驻扎在这里,另外还有一个特务营的兵力担任警卫。其他兵力都布置在胶济路的沿线附近。把防务布置好了以后,紧接着就向铁道沿线的各村(日伪军的“爱护”村)群众们展开了政治工作,宣传抗战。这时的民情气氛都极好(此时我是本旅的政治部主任),我们就在这里秣马厉兵准备打击胶济路沿线的日伪军。

    1944年的6月间,有一天刚刚拂晓,我起床以后勤务员打了一盆脸水来,我正在刷牙漱口,旅长的传令兵忽然跑进来报告说:“来了日伪军,旅长命令赶快准备作战。”我与旅长登城一望,日伪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胶济路直奔大陈家庄而来,用分进合击的战略四面包围了这座土城。一霎时,日伪军的炮火响成一片,四面直冲而来,约有半小时后即兵临城下。此时我们的外围部队早被日军包围的包围、截击的截击,混战于郊外。我们守城部队拼命死守,居高临下与日军奋战,激战两小时之久,日军伤亡惨重,受到致命打击。这是日伪军的第一次冲锋。

    略停片刻,日伪军自感兵力不足,不占优势,随后又从胶济路沿线调来大批鬼子和汉奸,并带大炮数门,以压倒之兵力向我直冲。日伪军从此村的南门右侧用排炮火力密排,把城墙打上了一个缺口,想直冲村内。不料又被我军前仆后继,用土石麻袋等物堵得停停当当,日伪军又未得逞。这一战我与旅长亲自在此督战,我官兵已经有十数人为国牺牲了!这是日伪军的第二次进攻。

    到了日伪军第三次进攻,以密集炮火向我冲锋时,已是过午2点左右。日伪军又集中兵力炮火向此村正南门猛扑而来,终于把大南门打烂打碎,蜂拥攻入村内发生巷战。我部又与日伪军短兵相接、浴血相拼约有一小时之久,终因我军弹尽援绝而告失败!

    日伪军撤走以后,已日薄西山了。只见大陈家庄内尸横遍地,血染黄沙。有的官兵尸体被鬼子的狗啃了;有的战士被日军用刺刀挑了肚子,五脏六腑泻于草地。我们的旅长赵执吾身中数弹,鲜血直流,直挺挺地仰卧草地上,两眼圆睁。他就这样殉国了!

    任振霞:晋南洪洞县杜戍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省洪洞县的形势基本上是日伪军占据县城及平原地区,在铁路公路沿线及主要村镇筑有坚固工事,驻兵防守。八路军驻防东山地区。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驻防西山地区。

    1943年冬天至1945年日军投降,在洪洞西山驻防的是阎军挺进第一纵队(代号是丰收部)的第二、第三两个支队(第一支队驻乡宁县),大约是1200多人。

    1944年春天,年仅17岁的我被调来三支队二大队的五中队任上尉政治指导员。当时驻防西山山麓的张家庄,距日伪军据点郑家寨仅三里。

    这年秋天的8月16日下午,为了保护群众秋收,我二大队150余人深入敌区30多里的杜戍村。大队部和四、五两中队驻堡子内,六中队驻杜戍村。因为注意力是防日伪军由城内出击,所以我军主要警戒设在东北方向。杜戍村很大,六中队的几十个人驻在村东头。

    就在我们深入日伪军区的第二天,即194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杜戍村适逢赶集。上午10点多钟,我们正在擦武器休息的时候,手榴弹爆炸声、机步枪射击声突然响成一片。原来是临汾的日伪军近千人,由南面而来与我六中队遭遇。这股日伪军在杜戍村南面二里多地的一个村庄遇到一位卖黄豆腐的群众,日军指挥官问他:“前边杜戍村,是否有中国兵?”

    当时我军经常在日军区活动,和当地群众关系较好,所以这位群众虽然只是在集上见到我军的很少几个人,可他为了维护我军吓唬日伪军,随口答:“中国兵大大的有。”问:“多少的有?”答:“我见有二三百个。”问:“是真的?二三百的有?”答:“有,有。”日指挥官笑笑说:“小小中国兵,关系的没有,开路。”就这样日伪军先头部队一直冲进杜戍村。我六中队主要设防是在村东头,所以村南、北、西均未设哨。

    杜戍村有很高的墙堡和门楼,日伪军由南门冲进,直至和我军设在街上的哨兵相遇才被发觉。因相距很近,我哨兵急转身跑回院内,高喊“日军来了!”紧跟着,他边跑边喊边直奔进房内。日伪军已紧追进院,我军由窗户扔出手榴弹,炸伤日伪军二人。日伪军即退出院内,呼唤援兵。我军利用这一刹间隙,立即将院门关上,人员上房进入临时简易工事内。因敌众我寡,日伪军很快即将我六中队分别围困在三个院子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当时驻堡子内的大队部和四、五两队立即出击解围,大队长张给典命令四中队攻打北门,我五中队攻打南门,企图南北合击,解救六中队。合击战斗打响后,才发现日伪军太多了,而且整个杜戍村的堡墙、门楼和制高点均被日伪军控制,已筑简易工事,并向我六中队强攻,同时日军还占据着村外西南方高地。在这种对我军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欲进不得、欲退不能,激战中四中队少校中队长阵亡,部队停滞不前,在北门外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我五中队中尉组长段某也在紧靠我的身边牺牲。但是我军士气很高,决心歼灭日军,以死报国,与日伪军在南门外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有时敌我竟在一条河湾内死拼。

    12点以后,西南高地日伪军向我猛烈冲击,我二分队上尉分队长张必刚在战局危急中,表现极为奋勇。当我们被日伪军冲杀数次、部队散乱之际,他揭开手榴弹盖,枪上刺刀,独当一面,对大家说:“敌人太多,我们顶不住。你们快往下撤,赶快撤,我顶着。”在子弹呼啸、弹片横飞中,我们后撤200多米,占据有利地形,继续战斗;前进、后撤、转移,一直打到下午4点多钟。日伪军由于伤亡较大,也估不透我军兵力(我们机枪配备特多,平均四五个人一挺)和意图,不敢盲目攻击。而面对数倍于我的装备现代化的日军,我部战士却越战越勇,最后日军竟被我们打得要跑了。

    接二连三的群众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告诉我们说:“日伪军可能要撤退了,已从堡墙上下来了。”一会儿,又有群众来报告:“日伪军都往西门走了。”我们及时地得到了这些情报,斗志更是倍增,忘记了作战的疲劳、饥饿,立即进南门往西门急进追击日伪军。

    我们进村后群众简直像侦察兵一样,接连向我们报告敌情。所以日伪军刚出西门几十米远,我们的部队即登上门楼和堡墙,向日伪军背后猛烈射击。

    在前半天我军失利时,地形地物给我们帮了大忙,村东南的庄稼长得有一人多高,并且野草遍地,我们在那天然的青纱帐里很容易隐蔽;后半天日伪军逃跑时,西门外是一片干沙滩,在后背遭我痛击。慌乱溃逃时,迎面又遇前来增援我们的第三大队的伏击。日伪军腹背受敌,急往南面奔逃,却又是左右挨打。霎时间日伪军鬼哭狼嚎,只听得互相叫骂,鬼子汉奸乱作一团,死伤惨重。而我军越打越勇,神威活现,直至太阳落山,日伪军才在村西南的高地上集结人马,重新组织兵力准备顽抗,而我军因与敌力悬殊,也未继续攻击。后日伪军在夜晚悄悄地退回了临汾城。据当时所知,是役是洪洞县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

    尹秉义:回忆我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

    我自1939年军校毕业后,随部队到湘鄂赣前线参加战斗以来,在第二、三次长沙会战中都是率部队在鄂赣地区敌后作战,担任牵制、侧击和截击日军、破坏与切断粤汉北段及南浔全线日军交通运输线的任务,配合我军主力对日军作战。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由于我们第九战区充分发动了民众,军民配合很好,正面作战主力部队与敌后作战部队配合得很好,致使侵入长沙日军败北。

    经过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第九战区当面之日军,受创甚巨,都暂时龟缩在岳阳以北、瑞武公路以东地区,不敢轻举妄动了。我们第九战区布置在敌后的作战部队,遂于1944年春全部从敌后调出,集中到衡山整训。但是狡猾的日军,确认已无后顾之忧,复于1944年夏纠集大批兵力准备大举南侵,决心倾其全力来打通粤汉线,以策应其太平洋战争。

    当时我在军事委员会别动军第二纵队一支队第三大队任少校大队附,率部在衡山参加整训。6月初,日军逞兵汨罗江畔,我军奉令提前结束训练,匆忙换上美式装备,日夜兼程赶到长沙参加会战。部队出发时我正卧病于衡山医院,支队派人牵着马到医院接我随部队出发,并任命我为支队参谋。这次日军来势十分凶猛,我军先头部队刚到醴陵,日军已冲进长沙,正沿粤汉、湘赣两铁路分股进犯。我支队与日军在醴陵城西相遇,双方后续部队像潮水般涌来,遂形成敌我不分屡次的混战局面。幸而我军是一支训练有素、具有一定作战经验,并配备有最新美式装备的部队,所以人数虽少,却能把大部分日军吸住鏖战。

    激战数日,敌锋稍挫。但终因众寡悬殊,我支队被日军围困于醴陵东乡之黄岗岭上,正濒临于弹尽粮绝之危境。幸巧鲁道源将军率领五十八军从萍乡赶来,接住日军的厮杀,我支队遂趁势冲下山来,与五十八军协力夹击日军,迫使日军退守醴陵县城,一时不能继续向东进犯。我支队暂以醴陵北乡之沩山为依托,稍事休整。

    长沙被日军攻占后,在长沙参加作战之友军如第三十七军、暂编第二军等已溃不成军,官兵四散奔逃。我支队接受各该军领导人之要求,暂时甩开日军,全力协助他们收容溃散官兵。不久,日军又从武汉抽调其三十四师团来增援沿湘赣路向东进犯之日军,企图与南昌之日军会师。我带着两名警卫员潜到铁路线附近侦察,适逢一部日军停在醴陵东乡之马脑塘附近休息,有的脱衣下水塘洗澡,有的躺在树阴下休息,人困马乏,在等待其后续部队。

    我立即派人回支队请支队长派了一个加强队跑步赶来。我率领他们从密林中冲杀下去,日军措手不及,持枪抗击者均被击毙,逃生者寥寥无几。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仅20余分钟,便全歼了这股日军。

    等敌后续部队赶到,我们已押解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安全凯旋了。在凯旋途中,沿途居民夹道欢迎,争看俘虏与战利品,场面非常热闹。士绅、乡民及各界人士连日前来向我们祝贺与慰劳,这真算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此役共计生俘日兵七名,缴获军马四匹、枪支弹药装具数十件、通讯器材及文件数十件、军用地图四大皮箱,毙伤日军20余名。因我们支队无日语翻译,所以除留下一部分地图及马匹外,战俘与战利品均全部送缴到指挥部去了。

    指挥部两位美国顾问看到了这批俘虏、战利品和文件后,感到很惊奇。不久他们在参谋主任陪同下,到我们支队来向我们慰问,而这时我已晋升为第三大队中校大队长,正率部队在株洲、湘潭一带作战。他们一定要和我见面,却又不敢到战地去,只好电邀我到支队部来。支队长特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我们。

    这两位美国顾问和其他同志们都频频举杯向我祝贺,直到我喝得酩酊大醉。次日,我即辞别赶回前线继续指挥作战。此时,方先觉将军正率领第十军坚守在衡阳,昼夜与日军激战。残暴的日军,陆空联合向该城狂轰滥炸,全城几成废墟。方军坚守了49天,在消耗了数倍于己之敌,谱写下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我率所部一直和日军在这一地区周旋,直到日本帝国主义者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止。

    应子雄:忆炸钱江大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从此以后,日军得寸进尺妄图鲸吞整个中国国土,变炎黄子孙为亡国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我国开始全面抗战。

    我是缙云东川应刘村人,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参加国民党部队。1942年任国民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东南区钱江爆破队中校队长兼钱江分处主任、行动总队队长等职。我们这个部队主要任务是炸断钱江大桥。

    钱江大桥建于1937年,是我国最早自建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是世界三大桥梁工程之一。这座大桥联系沪杭、浙赣铁路,南通广州,北接关外,是我国南北铁路交通要道。日军侵占杭州、萧山、富阳及浙东、浙南各地后,疯狂掠夺我省资财矿产。这些物资都要通过钱江大桥转运日本,所以日军十分重视防守钱江大桥。他们白天用汽艇巡查,夜晚用探照灯照射监视,铁桥两端驻有重兵,密布机枪、高射炮,严密封锁水陆交通。

    为了切断日军的铁路交通线,上级决定我们炸毁钱江大桥六号桥墩。受命后,我即率领队员携带电台深入萧山钱塘一带,开展敌后游击爆破工作。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作战方法,日散夜集,神出鬼没地活动在钱塘附近一带,日夜进行探查侦察,摸清和掌握日军防守规律,熟悉进退道路,伺机而动。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侦察,我们终于完成了侦察任务,等待时机以便行动。直等到1944年11月,那时时值严冬,寒风刺骨,连日大雪,我认为炸桥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当机立断,决定于11月21日执行炸桥任务。当日早上,召集所属部下动员令,说明为了抗日必须炸桥的道理。炸桥虽然损坏了桥梁,但政治上、军事上能给日军以打击,所以非炸不可,希望大家鼓足勇气,坚决完成炸桥任务,并宣布纪律。

    我们当即组织爆炸组共16人,内有船夫11人、高技人员2人,备了三只小船,将爆破人员分成三个组,每船一组,各组担任不同具体任务。

    下午3时,我们三船同时向钱江桥墩江面进发。因当时漫山遍野雪白一片,所以我们用白布伪装起来。一船负责运炸药,由王参谋负责督导;一船负责掩护,由副队长负责带领;我与高技人员共乘一船,三船统由我指挥。当时江面风大浪高,船只行驶十分困难,到了天黑还未到达目的地。

    当夜飞雪停止,月光普照,两岸皆白,钱江流水反成黑色。我即命令大家将白布收藏,以缩小目标。后来风静浪平,船只航速才快了起来。日军探照灯灯光在江面上来回照射,我们的船只不时被日军灯光照射,越靠近桥墩被照射的机会越多,一次,二次……最后灯光跟随船只的移动而移动,我们终于被日军发现了。大家的心情不免有些紧张,我向大家挥手示意沉着应战。这时大家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进不退,并用尽生平之力加快速度前进。

    当我们靠拢六号桥墩时,桥上日军顿时惊慌失措,陷入一阵忙乱之中,呼喊声不绝。我们乘日军在慌乱之际,迅速将炸药船用绳索捆贴于六号桥墩。最后经我检查,各项工作均已做好,即速将人员分别集中到两船上,拉开并点燃导火索,各执摇橹,飞速向北撤退。这时大家的劲头倍增,橹摇大显神通,船动如飞,半时许即到达六和塔江边。

    刚上岸,突然间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杭州城顿时漆黑一团。桥毁铁路中断,日军吓得胆战心惊,紧关城门,龟缩杭城三天不敢出来。

    炸桥任务完成后,总指挥部设宴犒赏。国民党中央军委晋升我为上校,全体队员各升一级;发下奖金50万元,犒赏全体人员。当时美国盟军巴尔金上校正协助东南战线作战,他向我表示祝贺,专设宴为我庆功,让我介绍炸桥经过并将这一消息传播于世界。

    徐余:智擒日酋黑奇

    1944年秋,日军侵驻湘潭县伍家花园后,以黑奇队长为首的一群日本侵略者对驻地人民大肆进行烧杀、奸淫、掳掠,无所不用其极。铁蹄所到之处,兽行难以形容。广大人民饱受其蹂躏,苦不堪言,纷纷要求游击队对黑奇一伙侵略者进行惩罚。

    游击队——正义救国军某部,体恤民困,接受人民的要求,在掌握敌情的确切情报消息后,经过战前缜密研究,紧急动员,周密部署,于一个深秋的夜晚,在伍家花园——王家祠堂——姜畬之间公路两侧,设置奇兵埋伏。

    拂晓前的气候,有点令人难挨。时针一秒一分地向前推移,按预定时间凌晨5点过去了5分钟,公路上仍看不到一点迹象。这时,天公不作美,下着毛毛雨,战士们头上淋着雨,只能用手指抹去眉毛尖上的雨珠,即使山蚊叮咬,动也不敢一动,全神贯注地瞧着公路上的动静。5点10分、15分、20分,时间静悄悄地溜过去了。

    战士们有点挪动,心情有点烦躁不安,当时针指向5点半钟的位置时,公路前方几根灯柱随着尖兵的车声出现在战士的眼前。终于来了,战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八名散兵线式的日军前哨尖兵进入伏击圈前沿阵地。他们像狡兔般地进行两侧搜索前进,但未发觉什么征候,前头部队日军也跟着进入了伏击圈。伏击战士情绪激昂,但仍未见发出战斗信号。

    突然,两辆日军军用摩托车疾驰而来,情况紧急。游击队指挥一声枪响,高呼“冲呀!杀呀!活捉黑奇。”枪声四周大作,喊杀声连天,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当日军还在蒙头转向的时候,日酋黑奇的摩托车灯已经被击毁,一片漆黑。群寇无主,首尾受击,混乱成一团。狡猾的黑奇逃入公路边的水沟里进行顽抗。我方喊话:“投降,缴枪不杀。”黑奇组织多次反攻,均被游击队的枪炮压了下去,抬不起头。

    我方为了提防日军增援,必须加速解决战斗,集中兵力将日军兵分割包围,切成前中后三段,用重兵主攻中段黑奇的指挥中枢,卡宾枪、汤姆生冲锋枪手奋勇群攻黑奇,双方互有伤亡。我方士气大增,有的放矢,避实就虚,利用有利地形,猛敲黑奇的卫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战术,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六名神枪手便从水沟的泥泞中将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黑奇像拖死猪一样拖到了公路上。这时,黑奇满身泥浆,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歇斯底里般反抗。民兵队员很快抬来一副担架,将拳打脚踢、满眼血丝作拼命挣扎的黑奇绑上担架,派兵护押送到宁乡县敌后我军指挥部。

    紧接着打扫战场,日军伤亡惨重。战士们抬着大批战利品,欢快地于凌晨6时许撤离现场,胜利地完成这次勇擒日酋黑奇的战斗任务,凯歌而归。

    吕玉书:埋地雷,破铁网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国运动高潮。我是炎黄子孙,中华的青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怎能坐视不动?我当时中学未毕业,决心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十七期工科,走上了抗日的阵营,在国民党陆军独立工兵第九团历任少尉排长至少校连长等职。

    一、彭窑阵地战

    1944年北方小麦抽穗季节,我团(国民党独立工兵第九团)奉命由河南内乡县经西峡口,向上汤、中汤、下汤的西平方向前进。途中一天中午,团部西安总部命令:工兵第九团速退回彭窑,构筑阵地,抵抗敌人,不准擅自退却一兵一卒,此令。于是全团官兵哗然!因为我们是工兵,装备不全,每排仅有一挺老式机枪和几支俄式步枪,怎能和敌作阵地战?团长蒋桂楷,河北人,军校第四期少将,为人忠厚老实,对全团官兵讲解了服从命令是我们军人的天职,并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的重要意义,今天是我团对国家贡献出力量的时候,希望全团官兵不怕牺牲,为国家为人民打好这一仗!那时的官兵谁不恨日寇如雔,恨不得饥食其肉,渴吸其血,把它打尽杀绝,才息心头之恨!不过对西安总部大量的步兵不用,而要我们武器不全的工兵同志作阵地战这一点,全团官兵对西安总部是不满意的!命令如山倒,午饭后全团(一二三营,第四营已配属出去,我任三营七连上尉连附)后退至彭窑。彭窑位于西峡口的西面,有小山,南边临一条小干河,小干河南临豫西公路。当天下午我们在小山上挖好工事,在小干河里、公路上和公路两旁重要路口都埋设大量地雷(我们所依靠的武器就是地雷)。天近黄昏时一切作业将近就绪,单等敌人到来,予以痛击。我还没有同敌人打过交道,真有跃跃欲试之感!

    当晚未见任何情况。翌日清晨,四架飞机由东面低空飞来,团长下令隐蔽,我们知道敌人将要进攻了。敌机来回侦察未发现目标,约一二十分钟后,敌坦克由公路而来,敌步兵临干河跃进。这时我的心里是有一点紧张,第一次上战场,遭受敌人陆空攻击,怎不心惊!只听得公路上轰隆两声,敌坦克一辆被炸倒在公路上,后面的敌坦克便停滞不敢前进了,紧接着干河里又是几声轰隆,敌步兵血肉横飞。这时团长传令机枪手向干河里敌步兵猛烈火力射击,敌步兵就地展开与我军战斗。这时我指挥七连一排一挺机枪向干河敌人猛射。敌飞机四架盘旋空中,俯射投弹。敌在公路上不能前进,以坦克为工事,猛烈向我射击。激战约两三小时,敌自知不能得逞,便徐徐后退。我们的任务是阻止敌人,无力追击。上午10点前后,已不见敌影,团长检查全团,仅遭敌弹伤亡五六人。我在这次战役中,内心由恐慌而变为兴奋!感到纸上谈兵多年,不如实地经验一次,这次战役提高了我的勇气和胆量!实践证明:日本是纸老虎,不可怕!当天下午西安总部派步兵来彭窑接防,我团退至马鞍桥休息待命。

    二、丁河店布地雷

    丁河店位于彭窑西面,马鞍桥东面,两边有高山,山脚下是一条小干河(通彭窑干河),中央是通西峡口公路,彭窑设第一条防线,鞍桥设第三条防线,丁河店是第二条防线。我奉命率七连三排,排长沈德瑞属七十八军某团指挥,在丁河店布置地雷,留传令兵与团部联系,听候布雷的命令。我和沈排长率领全排士兵做布雷的准备工作。在公路上和公路旁及干河里,挖好地雷坑,绘好图,约午夜时候,传令兵传达布雷命令,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预先挖好的坑里安装好地雷,伪装好。布置200个地雷的装置,当然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我们完成布雷扫尾工作时,听得东面公路上有响动,派传令去团部联系,该步兵团已不知去向。这时已近拂晓,只听公路口轰隆一声,敌骑踏响地雷,得知敌军已到。我们任务是布雷,没有阻击任务,我便率领全排沿干河向马鞍桥退下。干河是我马鞍桥守军火力封锁重点,后有敌人的追击,前有我军的封锁,我率领一排人在前后夹击中间,真是极险!两边是高山又无路可通,排长沈德润想明显目标与我守军联系。我守军未分清敌我,猛烈扫射,排长当场受重伤,士兵伤亡四五人。我命传令兵匍匐前进,接近我守军,与其联络,始得退回马鞍桥。在这次埋雷任务中,我对该步兵团不通知而独自先行,极感愤怒。团长说:怪你自己大意,为什么不留通信兵在步兵团团部?他是奉命退下的。啊!受一次挫折多一次经验!不过这次沈排长和几名弟兄的伤亡,太不值得了。

    三、一〇八高地破敌铁丝网

    西安总部集中兵力在马鞍桥予敌以沉重的打击后,这时敌已无进攻实力,不得不退而防守,于是在丁河店东面的一〇八高地构筑坚强的工事,布置严密的火网,阻止我军东进。一〇八高地在丁河店东面,高地前边有一个小山,敌人在小山前设有铁丝网,我军几次进攻均遭惨败。

    一日接团长命:吕连附率领七连一排长王少亲及全排士兵,协助步兵某军进攻一〇八高地,任务是将一〇八高小山前缘敌设置的铁丝网剪开六个洞口,以利我步兵冲锋。当天晚上我和王排长部署好,他指挥一班,我指挥二三班,三个人为一破坏小组。翌日拂晓前,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我率领全排匍匐前进。我炮火轰轰隆隆,压倒敌抬不起头来(这时我炮兵和飞机已占优势),我督促迅速接近铁丝网。当然敌人也知道,我军的炮击猛烈,也就是攻击要开始了,他们是不到最近距离不开枪的。一班在右面,二班在中间,三班在左面,一班前面比较开阔不易隐蔽,同时距离敌近,三班前通有起伏地,容易接近。在三班剪开一个缺口后,敌人已经发现,于是开始向我射击。我知道这时已经不能再隐蔽作业了,如果在敌铁丝网边多停留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牺牲和流血,于是决定速战速决,不怕牺牲,强行行动。二三班四个缺口,在几分钟完成。一班仅剪开一个缺口,一组人牺牲了,二组继上又牺牲了,三组继上又牺牲了,排长王少亲身受重伤,六个缺口已剪开五个。这时我步兵已发动冲锋攻势,子弹是无情的,血肉的躯壳怎能和无情的子弹相拼,并且我步兵新兵占多,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所以尚未进入敌人铁丝网,敌人一猛烈射击,我步兵即难支而退。虽经数次反复冲锋,但结果是我军伤亡过重,而敌人并未被击溃。铁丝网是敌火力封锁重点,所以破铁丝网是我工兵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这次战斗中全排牺牲三分之二,王排长肩受重伤,我左脚受皮伤,于是退回马鞍桥休息整顿,不久回到西安。

    曾诚度:最后一次战斗任务

    1944年麦秋之际,日军太平洋战争失败,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与南洋联络的交通线,牵制中国军队协同盟军对滇西缅北的反攻,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豫北新乡一带之敌,大举向南进犯。斯时我团(国民党独立工兵第九团)在河南叶县焦庄、龚店一带整训,团命我连(第四营十连)配属某师(番号忘记,师长谭乃大),驰往叶县以北之襄城县,受该师指挥,适执任工兵战斗任务(当时我任一排排长)。抵襄后,在城东北的聂庄布防。当时根据地形与战术着眼及防御手段,敷设了400个四号甲雷、数处鹿砦及一些障碍设置,沿河我岸作扫清射界作业(我是军校十八期工科毕业,一些阵地配备与要图绘制均由我负责),并派出步哨,进入阵地,向敌方警戒。当时二排防区,步哨一时疏忽,未及时制止一老妪走进雷区,踏发一雷(幸未诱发其他)。该妪当时血肉横飞毙命(据说敌入雷区时,也遭到杀伤)。数日后,外围友军与敌应战一昼夜。次日黄昏,为适应情况,我连奉命仓促渡河向西北方转移,即进入豫西伏牛山区,与敌作胶着捉迷藏式的战斗。

    在撤离襄城后的数日某晚,抵达郏县某处一峡谷地带宿营,为了安全,连令我排以搜索姿态占据峡谷山头制高点。由于我排素以工兵作业为主,从未参加以搜索可能成为的遭遇战,班长均不敢向前。际此,我在保国卫民军人天职与宿营地全员生命攸关的意识下,拿上一班长的7.62口径步枪,插上三角刺刀,带领全排,身先士卒,仰视向上搜索前进,争分夺秒,先敌占领山头。随即部署战斗哨,亲自带班,向地方警戒。午夜许,敌尖兵数人向山头搜索而上,我照会步哨放入警戒线,从其后突然捕捉了二人,余者逃遁。据俘者(系当地为敌利用的便衣侦探)供称:敌悉我宿营地有200余人,将以相当兵力居高临下,围歼谷中我军。根据情况,我通知谷中人员全部上山,进入阵地,枕戈待旦。拂晓时,敌之大军以威力搜索开路,大军随后,向山头猛扑。我军在有利形势下,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历时许,师令步兵一连人员增援赶到,敌人弃尸数具,仓皇溃逃。宿营地全员以胜利喜悦的心情,继续向有利地带转进。由于二名敌用地方便衣侦探所报情况真实,遂交给地方自卫队,也未加处分,在激战中我伤亡各一名。

    一次行至登封大金殿(十三军在此予敌重创)附近某处,发现敌十余人架电话线,我率全排迂回至敌人附近隐蔽处行突然迫近活捉战,捕敌一名(随即由连上送)。余敌仓皇应战,利用地形且战且走,我排跟踪追击冀全部捕捉或歼灭之。追击战约时许,敌人援军赶到,我排以游击战方式化整为零,向隐蔽地形转进(俘敌向上级解送时,途中顽抗逃跑,为解送者击毙,在追击时我一战士受伤),次日与连会合。

    为了适应战机,向有利处转进,至某县(可能是嵩县)境内一河滩南岸时,北岸敌人向南岸追袭而来。当时我连随同谭师司令部,谭令我连阻止敌人,掩护师部所有人员转进。连即就南岸沿河一线陡处(可消灭河滩死角)利用地形,占领阵地,严阵以待,阻击敌人(当时我连有轻机枪三挺、步枪百余支,及一部分手榴弹等武器)。当敌人抵达河滩将涉水攻击时,我连过早地以炽盛火力阻止了敌的强渡(应俟半渡而击,战果较佳,由于恨敌心切与沉不住气,过早迎击,未奏全功)。随着我步兵一连兵力赶到,加入战斗,敌人溃退。是役我以伤亡各一换取敌弃尸数具与缴敌部分枪支弹药的代价保护了师司令部,完成掩护任务。尔后随着西方纳粹德寇的战败,东方军国主义的日本步入强弩之末、日薄西山之境地,中国各战场战争日趋缓和。为了战后休整,我连奉命归还建制,在豫西淅川西坪一带整补。

    西坪至华中西部重镇西安有宛西公路,是沟通大后方的交通要道,在军事、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1945年初,第一战区副长官郭寄峤至西召集所驻军队训话,阐述确保西安之重要性,要求全军将士,做好一切准备,坚决抗击日寇继续西侵,届时我团在整补中受命担任该宛西公路险要处之阻绝与必要处之路面与桥梁破坏(爆破处装药装好随时待发),并协助七十八军(军长赖汝雄)就战术需要,构筑公路侧防阵地之工事(多系坑道战)。我们严阵以待,做好随时歼灭西侵之敌的准备。这对确保祖国西陲大地大后方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在八年抗战末期、行将华夏重光,我团最后担任的一次战斗任务。

    蔡重锷:英勇的突击队,战场的尖兵

    我们部队原是国共合办的西南游干班,后共方撤走,始改为西南干训班,继又先后成立突击总队,下分三个突击队,共15个营,有英国教官,地址在湖南。教育长李默庵后调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因而干训班及突击队均随迁浙江碧湖。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这支队伍一直驰骋在浙东抗日前线。1945年改编为九十八军,军长段霖茂,黄埔三期。国共和谈时期整编为五十九师。1947年秋,刘劲持继任师长(黄埔六期,浙江人)。同年,各部队奉令由徐州转南京西上成都整训,1949年起义。

    首战告捷

    1941年冬我任十营三连连长,部队驻碧湖附近整训。虽生活艰苦,但官兵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李总的教导和鼓舞下,军事技术有所提高,并且纪律严明,深得群众好评。部队各级干部多系军校各期先后同学,因此部队团结友爱,亲密无间。1944年春,第二突击队奉命开赴溪口准备参加会战。我十营营长唐典行伍出身,勇敢善战。当李总任十师师长在山西抗击日寇时,唐营长于娘子关历次战役中屡建战功,后调来突击队,因带兵练兵成绩突出,由中校晋级上校,是我部队赫赫有名的战将。后我营奉命挺进龙游,我为加强连长,附机炮排,当尖兵班到达相家坪时即停止待命。此地距溪口20多里,距龙游城约7里,在一个月前常有敌伪军出没,日寇在城内驻有重兵,现主力移衢州,但并非空城。为了摸清敌情与地形,当晚就地宿营,我曾派人往营部请示,但未联系上,不知去向。我鉴于孤军深入,恐遭敌暗算,有些踌躇,重任在肩不能掉以轻心。该村有几十户人家,村后有一片丘陵山地,边沿有树木荫郁。天黑后命全排依次悄悄转入露宿,四周要隘加强警戒。全连睡在一起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又较安全。

    翌晨,大家都以为营长率领部队攻城去了(事后才知道已返溪口),于是命周排长率领全排向该城搜索前进,离城约三华里处发现敌骑二十余呼啸而至。周排长机警果断做好准备,待敌人进入射程集中射击,当场击毙伤约七八人,军马七八匹。敌人一时措手不及,晕头转向。但由于敌训练有素,有经验,连滚带爬立即进行顽抗。周排长派兵去牵洋马均为敌机枪火力所阻,又不敢恋战,恐敌援军之至,后果堪虞。相持不到20分钟,三架日机突临头上,不啻晴天霹雳,飞行员面貌清晰可见,有时离地面不到200米来回盘旋,揪人心肺,又加阳光耀眼,地面一切暴露无遗。我们身旁无树木掩蔽,只好卧倒在路边沟里听天由命。约40分钟,敌机才悻悻逃逸,感谢上帝如释万斤重担,一场虚惊至今犹有余悸。为了摆脱困境免遭覆灭,迅速安全撤离,武器人员无一损失,这应归功周排长及全排士兵。这是对敌人一次有力的惩罚。假使营长不把队伍带走,那对敌人的打击和惩罚就更大了。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役结束进驻龙游,曾访问群众均证实有此事,并有农民被派出护守伤马。当时我部队最大弱点是事事处于被动。

    血染馒头山

    金色的秋天正是江南农村挥镰割稻普遍丰收的季节,第二突击队由溪口向衢州附近推进。其实会战的序幕早已揭开了。日寇纠集数万兵力猛扑衢州,敌机疯狂轰炸,军民损失惨重。这次会战是三战区直接指挥的,参战部队有王铁汉的四十九军、刘嘉澍的八十八军、黄百韬的二十五军,突击队仅我第十营。参战那天下午细雨濛濛,天气阴暗,我连为尖兵连向馒头山搜索前进,当尖兵排搜索过后,并未发现任何情况。恰好我走在二三排前头,这时在我右侧方400米处有三个穿簑衣模样的人,时隐时现,行踪可疑,我立即呼唤营长连均向我所指方向瞭望,均感惊奇,我立即命令全连抢占高地,而敌人早已先发制人,向我制高点射击。我先上去的一个排当即牺牲四人。我心如刀割,忍不住热泪双流。敌人见我人多,早已溜走了。周排长将四支枪交给我后,继续攻击前进,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当夜色苍茫,视野更加模糊,在我较远的一个山头发生了一场震人心弦的肉搏战。我最心爱的杨少清班长为了支援第一排坚守一个山头,日寇蜂拥而上,把他团团围住。他率领全班死拼刺杀,敌人虽有死伤,因寡不敌众,终至全班壮烈牺牲。每念系之深为内疚,使我抱恨终生。

    跟踪追击到抗战胜利

    在战斗持续的日子里,敌我在山头搭了棚子,遥遥相望,天天有敌机骚扰,日久成了习惯,不足为奇。在附近山坡上、山坳里埋了无数战友的尸体。据村民们说,有一个连在山坳里躲敌机,结果被敌机发现,扫射轰炸,无一生还。从衢州到龙游的路上,间有零星尸体在暴晒,真触目寒心。

    一天,李指导员押来连里两个逃兵,温州人,全副武装,就是没有带枪。我要他交给周排长听候处理,他面有愠色。我恳切地对他说,这怪我平时没有教育好,目前正需要人,我怎能轻率地狠心伤害我朝夕相处、共过生死的弟兄呢?他们家里,谁不等打退鬼子回家团聚呢?在当地一般部队枪杀逃兵成风,临阵脱逃就更不必说了。我坚持教育为主,人总归是有良心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逃跑。

    不久,日旅团长被击毙,敌我形成拉锯状态。日冠被迫撤退龟缩金华,我营跟踪追击,一直到汤溪。我连改为前哨,负责警戒汤溪开化镇一线,监视金华日寇动态。

    1945年突击队改编为九十八军,我由副营长调预四师十团代理团附。团长汤恢武,陆大毕业;副团长卓宁古,黄埔五期。部队驻开化镇不久日寇投降。一天,有一日兵来团部投降,后请示总部,饬令交还日方。日兵回金华后被日军活活烧死,日寇豺狼成性其残恶可知。金华之敌,拒不接受投降,经师部参谋主任熊壮猷几次交涉才撤离金华。我团在汤团长率领下胜利进城,这一天老百姓倾城而出夹道欢迎,顿时军乐声、鞭炮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屋顶上、楼台上、窗子里、马路上人山人海,一张张笑脸汇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人们沉浸在这八年来梦寐以求的快乐和幸福的海洋里,共同分享着胜利的喜悦。亲爱的同胞们,你们八年来不见天日,受尽屈辱和苦难,今天终于迎来最后的胜利,先烈的鲜血终于没有白流。

    悼念战友

    战友们的音容笑貌有如电影一幕幕地展现眼前。回忆1942年春,回归热肆虐,席卷各营连,我连130多人患者达三分之一。我与你等鼻孔大量出血,卧倒不起,同病相怜,束手无策。多亏李总派来英籍医生和找来大批606得以痊愈,真是雪里送炭,继又大搞灭虱灭蚤,热病始告根绝。后派人往温州采购几担鸡蛋等物资补体质,在那艰苦年月粥少僧多,但究能起一些作用。还回忆每逢农忙,连队派人支援群众,你等均是农家子弟,车水插秧、收割运输十八般武艺样样内行,因此群众非常满意,你们嬉笑歌唱,各地方言至今余音回荡我耳边。又回忆刚到溪口,获悉敌伪在附近骚扰,奉命进击,我率领全连匆匆疾进,我因草鞋不合适,走路别扭,杨班长到我面前风趣地对我说,连长你走后面吧!你放心,我能顶得住!简短数语竟成永诀,战友情谊至今犹暖我心间。我们生活学习战斗均在一起,岁月每每一晃已几十年。岁月不能倒流,死不能复生,青春不再,我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忘。

    嗟乎!纸短情长,不禁泪墨俱下,往日些微碎事今竟一一凝聚我脑海间。我毕生坎坷犹如往年一样,同病相怜爱莫能助,尤使我痛心和不安者。你等为国捐躯,已数十年了,竟尔湮没无闻,这都是我的罪过。祖国啊!当您面临生死关头,千百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他们的鲜血洒在各个战场,使祖国山河更加壮丽可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