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应酬36计-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建立并维系一个良好的人际网络的能力。因为,人们立身处世,虽然要自力更生、不轻易依赖别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社会毕竟是集体的,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有许多事情是很难独立完成的。试想,谁愿意做孤岛上的鲁滨逊呢?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你自然不会想到陷于困苦中的滋味,但人生道路变幻莫测,谁也不能预料将来会不会遇上困难,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网络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建立关系网络,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

    开立一个人情账户

    应该说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有宽广的人际关系网,是衡量他的社交能力强弱以及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你的社交能力有多大,你办事的能力就会有多大,没有社交能力的人,是绝对成不了大事的!

    很多人都读过《西游记》,对孙悟空了解颇多。孙大圣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本领大,能力强。他护送唐三藏西天取经,一路上斩妖除魔,最后到达西天,修成正果。孙悟空就是一个社交能力强,而且善于找人帮忙的典范。每每当他遇到不能战胜的妖怪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寻找具有高超法力的“相关人士”。孙大圣的关系网简直就是天罗地网,上至天庭,下达地府,西有如来,东有龙王。所以再厉害的妖怪,孙大圣也有法子找到高人来对付。

    对一般人而言,自己能解决的事自己动手就可以搞定。遇到无法达成的事就需要动脑子、想办法,去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高人。然而,高人不会从天而降,而且也不会在你遇到麻烦的时候及时出现,这就需要你平时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与各种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时常联络,这样在关键时候才能找到人办好事情。

    开立一个人情账户需要掌握以下两条:

    (1)培养良好的关系

    用肯定来提升别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别人的肯定,这是人们的共性。每个人都喜欢被他人赞美,希望别人给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自己。我们都拥有别人非常需要的无形资产,包括接纳、肯定、欣赏、尊重及鼓励等,这些都可以尽量给予别人!承认别人的重要性,不花一分钱,而且用之不竭。因此,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给予别人中肯的评价;把你的眼光投向他人的长处,尽力去发掘他人的闪光点,让他人切实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你有多么的需要他!这样的话,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会很乐意地帮你解决一切问题,为你把事情办好。

    从别人的视角看事情

    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是一个重要的处世技巧。掌握了这个技巧,你才能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否则,你就无法与人相处。

    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只有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时,才能了解他人的想法。当你诚心地这么做,才会打开他人的心扉。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才能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及做法。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未能有效地互相沟通,只是彼此轮流说话,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思想和认识上不能达成共识,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了。

    有效的倾听技巧

    高阳在描述“红顶商人”胡雪岩时,就曾经这样写道:“其实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简单,胡雪岩会说话,更会听话,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语无味,他能一本正经,两眼注视,仿佛听得极感兴趣似的。同时,他也真的是在听,紧要关头补充一两句,引申一下,使得滔滔不绝者,有莫逆于心之快,自然觉得投机而成至交。”

    有效倾听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心理技巧,需要对别人所说的话表现出专心与关心,可以让别人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2)要时常保持联系

    你的人际网络要建立得稳固长久,就要时常保持联系。要向最需要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提醒对方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主动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嘘寒问暖,让对方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关注,在他的脑海中对你的形象打上深深的烙印,这样他才不会忘记你,在关键的时候才会想起你。

    寻找方法保持联系,其目的就是要为找人办事做准备。比如,记下他人的生日或对他来说某个重要的日子,到时寄出一张贺卡。留心报纸或杂志上出现的内容,如发现对某位人士有帮助,剪下来或复印一下寄出去。出差路过某人居住的城市或居住地时,看看是否可以相聚共进一顿早餐、午餐或晚餐,至少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平时用电子邮件联系,哪怕拿起电话仅说一声“嗨,你好!”这种联系不需花费太长时间,或承担什么责任,实际上,没有目的地去关心会更令人愉快。重要的是进行联系,不断地联系!

    从与他人的第一次接触开始,你就要不断去收集累积他人的资料,特别是有关细节上的情况,掌握得越多,越有实际价值。

    掌握他人的信息后,你就可以给他人创造出惊喜!比如,客户的兴趣是钓鱼,你开始就可说:“哎,王总!最近去钓鱼了没有?”客户会想:哦,他还记得我喜欢钓鱼。你可以记着他的小孩在念六年级,今年后半年就要升初中,你可以说:“王总,你的小孩快要上初中了,计划到哪一所学校上学?”王总会想:哇!他竟然连我的小孩上初中都记得。甚至,他喜欢抽什么烟,喜欢喝什么饮料,你都要记下来。如果王总今天拿出的香烟不一样,你可以说:“王总,你以前不是都抽555烟吗,这次怎么换成了中华烟?”王总想:哇!连我抽什么烟都知道。你甚至记下他宠物的名字,他宠物的名字叫贝贝,是一条白色的德国狗,喜欢吃奶油。你说:“哎,王总!你那条喜欢吃奶油的贝贝跑到哪里去了,今天怎么没有带出来?”王总会惊讶:哇!他如此体贴入微,还记得我有条小狗叫贝贝。

    要让人感动,每个人际高手都是创造这种感觉的高手,关心别人,而不只是关心自己。甚至在你为他人出点子、办事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帮助他人,实际上你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交际中,谁才是最后的成功者?想尽一切办法,主动与他人交往,并打造出最具魅力的人际关系的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现在想想你已多长时间没有和某人联系,没有和你最需要的人联络了。即使你想要联系,可是由于腼腆,甚至觉得窘迫而未付诸行动。所以,你应该立刻行动起来,下决心打个电话或去拜访他。

    总之,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首先要学会建立你的人情账户,扩大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充分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资源。没有人脉,没有人际关系网,你就办不成事,办不好事。任何事都是人办的,没有人,事难成,不去努力建立良好的人脉,那么成就一番大事就成了一句空话了。

    人情需要不断地积蓄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因此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中必须重视情感投资,不断增进感情。这样,你就可以聚积信任度,与他人保持和加强亲密互惠的关系。人情就好像银行的账户一样,你存进的越多,存得越久,收获的利息就越多。只要你在人情的账户上有储蓄,在你遇到困难、需要找人办事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来帮助你。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一定会想办法回报你的,这是人之常情。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在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学术稿没人买,钱钟书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他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就在钱钟书家的生活难以为继时,黄佐临导演了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稿酬,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时隔多年,黄佐临之女黄蜀芹导演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是因为她怀揣她老爸黄佐临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年前的义助,钱钟书40年后还不忘回报。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必须先爱人。每个人都应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这些人情的“债权”,就如同一个人为防急用,须养成“储蓄”的习惯一样。

    中国人最讲究量入为出,为了应付某种急需,一般人即使省吃俭用也要在银行里存一笔钱。因为有了这样一笔储蓄,心里就踏实,就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拿出来抵挡一阵。同样的道理,要想找人办事,你就应该在人情账户上先进行储蓄,有了这种人情储蓄,找人办事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如果你的人情账户上没有什么储蓄,到需要用人情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情可用了。因此,在人情账户上千万不能出现负数,一旦出现了负数,人情债欠得太多,找到别人办事的时候,人家也就会有想法,一次两次无偿帮助你,还可能觉得情有可原,但久而久之,别人也就会不乐意了。只有平时主动帮助别人,把人情做足,充实你的人情账户,你的人情账户上的储蓄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够用。现实社会里,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的银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5000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止是5000元,因为还有利息!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平时对人情的储蓄,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充实自己的人情账户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时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都不吝花费地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一位与他素未谋面的作家因为急需一笔钱,去向他借钱,他二话不说就掏出2万元。他广泛建立人际关系的结果是,到处都有人帮助他,他也因而得到了很多好书稿,自然就财源滚滚。

    这个出版商就是用在银行存钱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人情账户的。充实自己的人情账户,“先存再提”说来有些“现实”,有“利用”、“收买”的味道,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有这样的好处,不能光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而这些人际关系,必成为你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在必要的时候,会对你产生莫大的效用。

    你在感情的账户上储蓄越多,就会赢得更多的信任。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种信任。你即便犯有什么过错,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即便没把话说清楚,有点小脾气,对方也能理解。

    但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断增加和充实自己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如果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么这就是唯一的和最有效的诀窍。与此相反,那种不肯增加储蓄而只想大笔支取的人是无人理会的,这样的银行账户是根本不存在的。你毫无储蓄,到需要用钱时,也就必然无钱可用,只有欠债了。但欠债总是要还的,到头来还是要储蓄。这就是社会与人生的大海上互助互利、收支平衡的灯塔。

    互助互利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还有精神利益。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你给他什么帮助和好处不可。而且人际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于做买卖那样必须等价交换、立刻兑现。但作为求助者最好能让对方了解助人也会助己。

    你请某人来帮助粉刷装修住房,说好干半天,他可能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掉了;你拜托某人为你办理开办什么公司的手续,他也许只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具体的手续还要你自己去四处奔波……遇到这类情况,千万不可埋怨,不可责怪对方说话不算数。因为事实上人家已经帮了一点忙,这就值得你表示肯定和感谢。你感谢对方帮忙一小时,下回他可能会帮忙两小时,你感谢人家为你办手续探明了路线,下回他也许会一帮到底。

    自己乐于助人,多主动帮助别人,会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如上所述,求人与被人求,是一笔人情账。尽管人情账无法精确地计算,但是也应当心中有数。

    在找对方办事时,对方常常并不情愿为你白忙乎,他希望你也能帮他做些事情,有的甚至希望在他办事之前,你得先为他办成。如果你了解对方这种心理,主动满足他的欲望,他就会很痛快地帮助你。有时对方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此时你要让对方精神上得到满足,表现出对对方的崇拜和尊敬,不断地夸奖对方的能力。

    如果你与对方关系很密切,求他帮忙时,他提出条件来,那你也要多为对方考虑,尽量多为对方解决一些困难。不论关系多密切,你总求人家,而没有回报,时间久了也就不行了。

    如果你找别人帮助的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那对方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名或利。如果对方什么都得不到,而你却名利双收,对方就会在心理上失衡。现在的人对口头许诺不感兴趣,所以,你最好要提前满足对方的欲望。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一定要守信用。如果你不能履约,以后再求对方就难了。

    买一支人情原始股

    一个人没落失势时,陷入众人漠视的状态,原来交往密切的人都离他而去,如果你此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之交往,他就会心存感激,铭记一辈子。人类的习惯之一,乃是朝优秀出色的人身边靠拢,能与事业有成的人缔结关系,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那股气势,这是理所当然的一种心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交朋友,通常无法培育出可靠的人际关系。由于万事顺利、春风得意的人,人人都想与其结识,都想与其交上朋友,一方面他顾不过来,另一方面他也无法与巴结他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

    反之,如果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

    你的朋友当中,有没有怀才不遇,暂时不得势的人,如果有的话,不要疏远和冷落他,应该伸出热情之手,给予帮助和关心。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时运亨通,他第一个记起来的就是你,他第一个要还人情的当然是你,到那时你找他办事情,他肯定也会伸出热情之手的。

    帮助不得势的人,对失势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就像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可以让他得到宽慰和支持。对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几十元钱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干出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人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背运是难免的。当人们落难的时候,正是对周围的人们,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远离而去的人可能从此成为路人,同情、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人,他可能铭记一辈子。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期产生的,这时形成的友谊是最有价值、最令人珍视的。

    有一位领导失了势,他昔日的一些朋友和下属都离他而去,他的心情很苦闷,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动了自杀的念头。这时,他的一个下属,不怕受连累,主动来见他,给他带来礼物,并开导他轻生思想要不得,同他一起分析局势。下属的鼓励使他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他终于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位领导重新出山后,十分感谢这个下属,并把他手下最重要的部门交给了这位下属,在自己退休后帮助这位下属坐到了自己当初的位子上。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待落魄、失势者的态度不仅是对一个人交际品质的考验,而且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契机。因为人在处于悲惨的境遇中时,往往会暴露人性的根本,显得脆弱、无助,在这个时候你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就好像溺水者等待的救命稻草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稳固牢靠的。在选举中,成功者与失败者就是得势与失势最明显的例子。在获胜者的办公室里,素昧平生的人也会纷纷涌去,落选者的办公室则无人问津。仔细一瞧,有时甚至连选举期原本支持失败候选人的人,也转而投靠到获胜者的一方。

    这是十分落魄的境地。在选举失败时,人人离去的情景更令人感到凄凉。在此时如果有人站在失势者一边,失势者自然会备感欣慰。如果能得到一番诚挚的勉励,就会产生向前迈进的勇气和信心。

    在这种情形下建立的关系,不会因为少许挫折即告崩溃。在现实世界里,荣枯盛衰亦是常伴之物。既有逐步攀升的人,也有失足没落的人。得意的人身边自然有一大批人包围着,落魄的人身旁则无人靠拢。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度失势的人在某种机缘下再度翻身爬起来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如果等到失势的人再度成功才去攀附结交,则为时已晚。就像买原始股票赚大钱一样,在别人失势时伸出援手,在他得势时,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与不得势的人交往更要掌握尺度和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是每一个不得势的人都值得你去交往,值得你去帮助。有些不得势的人,无论你怎样去帮他,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谁会愿意花钱去买那些不会增值,有可能贬值的股票呢?

    比如有些失势的人,他犯了大错误或者有了无法弥补的过失,根本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再说你与他交往,给他施以援手,还要冒一些风险,受到他对手的指责和忌恨,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当然还是不要去做为妙。与不得势的人交往,有很大的学问,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有时还要现实一点。对那些没有希望时来运转的失势者,再帮也无益。而对那些一旦时来运转就能帮你出力办事的失势者,就要适时拉他一把,帮他脱离困境。

    如果你认定某个不得势的人将来必定是个成功人物,只是暂时的不得势,将来会大有作为,那你就该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言,指出其失败的原因,鼓励他改过向上。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以适当的协助,甚至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总之,发挥自己的能力,看准人才,掌握命运。

    给人好处不要张扬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一旦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就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储蓄。正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给抵消了。

    所以,为他人办事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

    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

    第三,为人帮忙时高高兴兴的,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为人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而对方对你的帮助又毫无反应,你一定很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一些帮助。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充实好自己的人情账户,平时多多储蓄,多做人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帮助别人,发自内心地关心别人,让别人充分地感受到你的关心。这样,在你需要动用人情储蓄的时候才会有情可用,才会在关键时候找到你需要的人,难办的事也才会在他人的帮助中得以圆满的解决。

    做足人情还需要技巧

    古语曰:来而不往非君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们崇尚礼尚往来。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上自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不同阶层,不同层次,方方面面的人都需要人情作为纽带。但是,你要是以为好心都有好报,做完了人情必能换来交情,就未免太过浅显了。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最后却落得背负骂名或倾家荡产,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也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情就属于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因而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当然,做人情做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随时可能发生。所以,要做人情就要考虑充分,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弊的尽可能地不要做,不利自己的更不能做。关键人士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做对,更重要的是要做足。

    做足,有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充分。

    如果朋友找你办什么事,你满口答应,但隔了几天,你却没有将你应酬过的事情办好,或者根本没放在心上,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对方虽然口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想:这哥儿们,真不够意思,答应的事却没给我办。这样就给人一种言而无信的感觉,等你有事需要他帮你办的时候,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答应给别人办事,但是只办了一点,没有尽力想办法彻底办好,别人也会这样说:“你看,这人真不够意思,半途而废就扔下不管了,这不帮倒忙吗?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找他办事。”

    上面所说的情况都是人情做得不到位的,人情做得不到位,会让人失望,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度。人情只做了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结交。人情做一半,叫费力不讨好,同样别人也会对你失去信心,这样的人情做得只有反效果。

    其次,人情要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办某事,就要尽心尽力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马马虎虎。如果做得太勉强,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强的态度也会让他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比方说你买了一本好书,朋友来借,你先说:“我刚买的,还没看完呢,你想看就先拿去吧。”

    其实前面的废话又何必说呢?最后的结果是借给人家了,你不说也是借,说了还是借,与其说些废话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借给他。书总是你的,还回来你尽可以看一辈子,何不把人情做圆满呢?

    应牢记:人情做足才有“杀伤力”。人情做足了自然会赢得朋友的万分感激,让对方记挂你一辈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他臣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个皇帝为臣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臣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真可谓大矣!

    把人情做足,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朋友一个关键的到位的人情,杀伤力更大。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在袁术手下为官,做一个小县的县令。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士兵们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为好。

    周瑜听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就登门去借粮食。两人寒暄一阵,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听后哈哈大笑:“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库的粮食送给你。”

    周瑜及手下一听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鲁肃可谓送了周瑜一个大人情。

    鲁肃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好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做足人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还的时候要还足,甚至还更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记着新的人情,朋友之间的账永远也算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算不清的账,无疑成了与朋友之间联系的一种纽带。

    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用人情在维系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看得开,决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并非自己“自作多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是“放长线钓大鱼”。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杀伤力,才能把想办的事办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