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坏心态毁了你-消除心中阴影成就最佳心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想要祛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放下”的境界。

    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会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所以,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不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能够保持一份安静平和。

    1.祛除你心中的“尘埃”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时间久了,内心无可避免的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本洁净的内心受到污染。“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清扫内心的垃圾并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各种挣扎与奋斗。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是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除拖累你内心的东西。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来清华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一天,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干什么,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来电话,报个平安。校长只身一人去了英国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所谓的幸福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临时工,连吸支烟或跟工友说句话都得偷偷地做。最让他难忘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只干了4个小时,老板就把他叫来结账,并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尽管很努力,可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又重回到了剑桥,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这时,他觉得以往单调乏味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了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但他却真切地体验到另一种生活的不易。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清除掉了原来在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事实就是这样,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随着岁月尘埃的飘浮,内心里就会积满各种各样的“垃圾”,只有定期打扫和洗涤自己的思想,清除内心里的垃圾,才不致于使思想和内心蒙上灰尘,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否则,就会犯错误,做出蠢事、傻事或坏事,使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

    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然,他还有许多不凡的业绩。就是这样一位领袖人物,却因内心里的垃圾没能及时清除,犯了一个小错误而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他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很得人心。而他的对手在阅历和声望上都远远难与他相匹敌,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他会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他的内心却十分不自信,过去几次失败使他经受了极大的打击,他走不出心理的阴影,继而陷入极度害怕“万一失败”的境地。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使手下的人潜入竞争对手的总部——水门饭店,在对方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后他又连连阻碍调查,推卸责任,最后只能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他,竟因极度害怕失败而导致了惨败的下场。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心态要放平,冷静去面对困难,要清除种种不良的内心垃圾,诸如猜疑、抱怨、愤怒等。我们要天天去清除内心的垃圾,增强我们的判断力,不要因为这些内心的垃圾干扰了自己的判断力,不然就会自食其果。

    快乐是要自己快乐,让别人来分享你的快乐,每天早上,把最难处理的无形垃圾诸如怨、恨、恼、怒、烦等请垃圾车全部带走,你今天就没有垃圾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每天清扫内心的垃圾,你就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都有清扫内心垃圾的任务,对于这一点,古代的圣哲先贤看得很清楚。圣哲认为: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得欲之谓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内心的纯洁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念,让自己纯净的内心重新显现。我们都有清理和打扫房间的体会吧!每当整理好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画册、衣服后,你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爱了。

    其实,内心的房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内心的废物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内心垃圾成堆,而原本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亦将变成满地污水,让你变得更加的贪婪、更加的腐朽、更加的不可救药。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有句名言,就叫做“无限的舍弃”,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多余,换来的会是心智的清醒、内心的净化和健康的体魄。

    人,要懂得舍弃,才会更加快乐,才会更加宽容,也才能更轻松地上路。

    清除内心垃圾,使每个人的内心都变成一座神奇的大花园,让我们在里面播种真、善、美,播种快乐与智慧。当心中开满清香宜人的鲜花时……体内的香气溢出,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人爱戴、尊重的人。

    不要可惜舍弃的东西,假如你不懂得舍弃,那可有可无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积压在你的心头,让你感觉越来越沉重。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已直不起腰,喘不过气,原来自己已丢失了太多的快乐,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才发觉无暇享受曾经得到的喜悦。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时时勤拂拭”,勤于清扫自己的“心地”,勤于禅净自己的灵魂,我们也一定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编者小评】

    舍弃,固然需要勇气,但快乐,也要有前提。把用不着的东西堆至发霉,也就消耗了你的快乐。那么,就开始适当的舍弃吧,腾出内心的空间,装载更多的快乐!

    2.打开你内心的“大门”

    你知道有时候你为什么不够快乐吗?那是因为你心里有很多结,而这些结你总是放在心里以为会忘记,会自己消失。然而,事实上不会。它们会在某一天跳出来打扰你,直到影响了你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心结。心结,顾名思义,就是心理边的疙瘩。它是人类内心中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心结的存在,是个人最私密性的保证。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结对人类的健康是不利的。心结,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还可以忍受,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如此,没有大喜大悲,生活比较平和。而对性格外向的人,他们自以为很外向,不需要考虑心结的问题。即使遇到了心结,也觉得无所谓。一旦心结随着时间的推进,它会产生巨大的负作用。它会让任何人生活在阴影之中,郁郁寡欢,茶饭不思。长久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个哲理小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紧闭心门时候所带来的忧郁和失落,而他打开门后看到的是一片新世界。

    有一个人,每到晚上都会做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走在很长的走廊,走到尽头时,出现了一道门,看见门他全身发抖,直冒冷汗不敢打开门;就这样,二十年来他每晚都做同样的梦,也找心理医师治疗了,都没有任何作用。

    后来他换了心理医师,也把梦的情形跟医师说明。医师觉得很奇怪,跟他说:“你为什么不把门打开看看呢?最多只是一死而已嘛!”

    这人想想很有道理,于是当晚在梦中他便鼓起勇气把门推开了……

    第二天天,他去找心理医师,医师问他:“门打开了吗?”他点点头回答:“打开了!”医师问:“结果门后有什么呢?”他说:“打开门后,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的柔软草地,还有灿烂的阳光、美丽的蝴蝶在飞舞……”

    故事里的人在紧闭心门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担忧和恐惧,他害怕打开门会看到可怕的东西。然而,当他真的把门打开了,看到的却是让他惊喜万分的,一片美丽的千姿百态的多彩世界。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羡慕那些拥有很多朋友的人,他们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心之门,接纳别人的善意友好,接纳别人的关心和温暖,也对人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别人能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在小溪流水一样的交流中,任友情的暖流缓缓流淌在朋友之间,温暖了别人,也滋润了自己。只有心和心的真诚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感动和亲切。如此,朋友才会簇拥而来,你就会获得一个美好的生活。

    有很多人总喜欢独来独往,他们不是天生喜欢孤独,而是不知如何让自己坦然面对一切。

    一个人的心中,总有自己在思考的问题,总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学会了隐藏,只愿独享一个人的快乐,没了交流,没了感觉。

    时间或许可以改变一些东西吧。例如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获后的喜悦已把许久以前的失落吹散;例如生命,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命运,但时间会把生命的点点滴滴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灵魂,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美化了、丑化了,谁也无法说清楚,但谁也无法否定。那么,就让我们尽力把心里的结都打开,释放善良的柔和光芒,让温柔的光环轻系你身边的每个人。当别人因你的善良而心怀感激时,你就是个幸福的人,本性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也许当你将那柔和之光握在手时,刹那间,竟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该给谁?谁最需要它?应该给谁多一点?……其实善良并没有档次,更没有数量的多少,当你善良待人时,你便付出了所有。善良是有性灵的升华,是不经意的微笑的本质,是生命光辉的聚焦点。

    当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讨者挤进公交车,被售票员粗鲁驱赶时,你是否有勇气上前制止,并为他垫上车费?当一位捡垃圾的人到你的院子,你是否会悄悄将装好的食品袋放在一处,给他方便,给他尊严呢?其实,以诚助人的勇气便是善良,以礼维护别人尊严的细心便是善良。也许当你做了这些或正在做这些事时,你就拥有了善良,就拥有了永恒的光芒。也许你的善良就该抚慰那寂寞孤苦的灵魂,你的光芒就该照耀那阴暗潮湿的心房。是的,他们需要这些善良,哪怕只是片刻的依靠。

    现在你也许会说,我付出了善良,我舍弃了光芒,但我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不!珍珠因释放光芒而被人称赞,而我们因付出善良而被人感激。但是,真正的善良内心要的绝不是所谓的感激,他所追求的是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真诚的笑脸。他所得到的是自己精神和灵魂的充实,是人性的放弃和超脱。

    很多时候,人心中的结并非解不开,而是不忍心解开而已。那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呀!将这一切埋在心中,多年以后,当成一种温馨的回忆,一种记录了生活的无奈的回忆,一份对生命的执著的回忆。

    然而,心结则会时时刻刻影响着个人的心情和行为。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我们的心结。那么,如何打开心结?“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尽管认识自己很难,超越自我更难,但是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经常确认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迂回的空间,就能轻松地应对周围的一切。

    其次,要控制欲望满足现状。我们都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驾驭不了自己的欲望,就有打不完的心结。

    最后,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性情孤癖不善交往的人,心锁会更牢。这就需要多与人交往,真诚地交几个朋友,如能交上一个知心朋友更是你的福分,在沟通中解开心锁。

    【编者小评】

    心结,就像是在一条绳子上打了个结,而不同的只是在内心深处,在心上打了一个结而已,而至于这结是死结,还是蝴蝶结,就在于你的心结容不容易打开,心理受伤的严重性了。解开心结不但十分舒服,而且还能体会到其他好处。

    4.欲望是无休无止的

    在生活中,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因而造成心理贫穷。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会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更无法静下心来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有一个僧人准备禁欲苦行,于是他就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一个人来到某山中居住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想到,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向村民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僧人,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当这位僧人回到山中之后,他发现在自己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可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因此他又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捉他。

    得到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奶牛,如此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头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他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让他帮助自己照顾奶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僧人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僧人想一想确实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或许你已猜到了结局: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人的欲望有很多,诸生欲、死欲、食欲、睡欲、情欲、权欲、金钱欲、出名欲、求知欲、事业欲、健康欲、运动欲、旅游欲、出国欲、自我表现欲等,有些欲望甚至不是几个字能概括得了的。这么多欲望,有些是生存、生活必需的,有些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有些人似乎看破红尘,隐身遁迹,不再追求世俗的欲望,可他又多了新的欲望——逃避世事的欲望,求得超脱的欲望,若不得,就会增添一种新的烦恼。所以,人欲望的根是斩不尽的。

    中国有句古语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偏偏有人就是执迷不悔,因此,烦恼都是自寻的。可以这么说,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可欲望多了,失去控制,就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当年希特勒的征服欲无限膨胀,使得整个世界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如果哪天再有某个独裁者征服世界的欲望发作,轻轻按下核按钮,那这个地球毁灭十次百次都不够。

    对于平常人来说,当然不会有造成世界毁灭这样严重后果的欲望。但普通的欲望,也给人凭添许多烦恼。食欲不能满足,会觉得浑身无力,书不想读,工作也干不下;权欲不能满足,总是想方设法地玩弄心计去得到它;金钱欲不能满足,常使人贪婪、自私、势利,像八爪鱼一样攫取可能得手的财富;自我表现欲不能实现,往往打击信心,使人变得颓废、猥琐,甚至郁郁而终……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静心思考一下,人生的痛苦,有哪一种不是由欲望引起的?

    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勾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

    你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人是感情动物,七情六欲在所难免。荀子说:“人生而有欲。”从一定意义上讲,欲望是生命的动力,欲望贯穿于人的一生。但是,欲望还应有所节制。过度的没有节制的欲望,不仅会使本来可以满足的欲望化为泡影,还有可能把人引向毁灭。正如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所说:“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欲望太盛,最后反会弄得一无所有。

    有这么一个流浪汉,常想着自己如果能有两万元就好了。一天,他在公园躺椅上闭目养神,突然有一只狗用舌头舔他的脸。他看四周无人,便把狗抱起藏了起来。没想到这只狗的主人是个大富翁,爱犬丢失后他非常着急,便在当地媒体发了寻狗启事:如有拾到爱犬者送还后付酬金两万元。第二天,流浪汉看到这则启事,便抱上小狗准备去领酬金。这时,启事上的酬金已升到三万元,他想了想,又把狗抱了回去。第三天、第四天,酬金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一个天文数字时,他才高兴地去还狗,可没想到,那只可爱的名犬已经饿死了,流浪汉依然是流浪汉。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当他拥有了一辆自行车时,他又想拥有一辆摩托车;当他骑着摩托车风流快活时,他又想拥有一辆汽车;当他驾驶着汽车风驰电掣时,他又想拥有一架飞机在蓝天自由翱翔……

    人的欲望超越客观条件的无限制的膨胀,便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而那些充满欲望并且满足了欲望的人,到头来还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如果我们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有所节制和约束,不是多欲、纵欲,而是知足常乐,把欲望约束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那就会免除许多烦恼,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人生境界就能得到拓展和升华。

    【编者小评】

    这个世界,物欲太无穷,而人生却太有限。物欲太盛会驱使人的变态,永不知足,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真正看透的人,不会刻意去强求什么无欲。你不放纵,善加引导,欲望就难得泛滥,这样人也活得轻松、舒心一些,何乐而不为?

    5.烦恼往往是自找的

    人都会有烦恼。不同的人往往会有种种不同的烦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烦恼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的人会在突然间遭受一种无法预料的变故,比如瞬间可能发生一场车祸,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烦恼就会接踵而至。这显然是一种不可预料的烦恼。然而,除此之外,往往还有一些烦恼是自找的。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四祖道信禅师还未悟道时,曾经向三祖僧璨禅师请教。

    道信虔诚地请求道:“我觉得人生太苦恼了,希望你给我一条解脱的道路。”

    三祖僧璨禅师反问道:“是谁在捆绑着你?”

    道信想了想,如是回答道:“没有人捆绑着我。”

    三祖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着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经是解脱了,你何必还要寻求解脱呢?”

    后来石头希迁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将这种活泼机智的禅机发挥到极致。

    有一个学僧问希迁禅师:“怎么才能解脱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捆绑着你?”

    学僧又问:“怎能求得一方净土呢?”

    希迁禅师回答道:“谁污染了你?”

    学僧继续追问:“怎么样才能达到涅磬永生的境界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给了你生与死?谁告诉你生与死有区别?”

    其实,人生的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本来就没有烦恼,或者说原本就不是烦恼。著名心理医生梅耶说:“烦恼会影响血液循环,还会损及你的神经系统;很少人因为工作过累而死,但很多人是烦死的。”所以,不会“过劳死”,只会“过烦死”!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烦恼中,有百分之四十属于杞人忧天(那些事根本不会发生),百分之三十是为了怎么烦恼也没用的既成事实,另外百分之十二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象,还有百分之十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

    也就是说,我们脑袋中百分之九十二的烦恼都是自寻烦恼。例如,当了几年处长之后就想当局长,结果提了一个资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兴,其实你所处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羡慕着;再说局长有局长的烦恼,而且局长的烦恼未必少。还有的人为钱而烦恼,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两万想三万,……还是烦恼,可惜你除了想过钱多有钱多的得意,有没有想过钱多有钱多的烦恼,钱少的或许没有钱多的那么神气,但钱少的也没有钱多的那么多担忧,平民小户没有大富人家对盗贼绑架的担心,恐怕也少有为争夺家产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残的悲哀。

    一个人的烦恼多了,又不及时排除心中郁积的烦闷,常常会导致一个人的精神萎靡不振,久而久之,也会导致疾病缠身。

    一老板想找一个秘密的情妇,结果被一女子缠身,搞得该老板焦头烂额,天天烦恼不已。该老板无可奈何的说:“谁叫我自寻烦恼呢?真是活该啊!”这真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我想,当一个人顺利又风光八面时,一定要谨慎处之,绝不能忘乎所以,否则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尽的烦恼。

    天底下就是有一种妒嫉心极强的人,这种人往往会莫名其妙的妒火中烧,不仅给自己增添不少烦恼,也会给别人增添无尽的烦恼。

    烦恼,往往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人一定要自得其乐,正确地面对烦恼,尽快摆脱烦恼,而万万不可自寻烦恼。这样,才会使我们生活得更潇洒,更美好。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所以,每当你忧心忡忡的时候,每当你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把你的烦恼写下来,然后在科学家的分析中为自己的烦恼归个类:它是属于40%的未来,30%的过去,22%的小事情,4%的无法改变的事实,还是剩下的那一个4%?

    聪明的犹太人说,其实街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再卖不出去的话,就腌起来,变成腐乳。还有一种选择: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芽,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一棵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选择,何况一个人呢?人至少应该比一棵豆子坚强些吧?那么你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

    【编者小评】

    人生中有许多烦恼都不是必须的,它们只存在于自我的想象中,往往不会出现。许多人心里潜藏着一只名字叫做“烦恼”的小蚂蚁,它会常常出来吃掉自己的难得的快乐。不要自寻烦恼,不用想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

    6.不要被仇恨蒙蔽你的双眼

    仇恨是人类情感的毒素,这种毒素既伤害自我,又危害社会。心怀仇恨的人与奸诈的人看似受不到别人伤害,但是“毒素”首先伤害的便是你自己。

    记住历史的耻辱是让我们在反省中追求自强,但追求强大不是让我们去复仇。相信生活于仇恨之中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路的正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便踢了那个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因为被踢而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它,那东西竟然再次膨胀,大到把路都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的心里老记着它,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前进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仇恨的“小魔球”不是在你成长的路边,而是撂在了心中。每当你看到一件让你觉得可恨的事情,心中的小魔球就疯也似地膨胀,而每每它膨胀堵塞了你的内心天空之时,终会爆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和摩擦,如果不注意轻动了仇意,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堵塞通往成功的路。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仇恨,学会宽容,那么也就是在宽容自己。

    心怀爱与悲悯之人,不像心怀仇恨与奸诈之人那么强大,如同天使只有洁白的翅膀,而魔鬼却有锋利的爪牙一样。

    古语云:冤冤相报何时了?每个人内心都有仇恨的种子,一旦有了目标便会生根,然而有时会找错目标,比如对外族的仇恨,或许对于个体而言是善良无辜的,就像婴儿,然而都有可能成为仇恨的牺牲品。

    生活于仇恨中的人面目是可憎的。翻开人类的历史,布满了大量仇杀的伤疤,造成的虐待、迫害、战争和屠杀。此时,仇恨就成为战争和歧视的驱动力量。

    仇恨是一粒种子,它的土壤是人际间不信任、敌意、怀疑……用昨天的土壤来培养今天的仇恨种子,当这粒种子变得强大的时候,它首先危害的是它身边的人和社会。

    智慧女神雅典娜告诉我们,那个小球叫“仇恨”,那个“仇恨”只会使刺激仇恨者畏惧、裹足不前。一位西方智者也告诉我们,不要仇恨自己的敌人,因为这会让你失去理智。是的,仇恨有什么意义呢?何不放下它,保留一个完美的结局,而非“两败俱伤”。

    林肯冲破重重阻碍当上总统之后,仍任用了一个能力很强的原先的死对头任部长之职。幕僚和随从们都十分不解。“他是我们的敌人,应该消灭他!”大家愤怒地建议。“把敌人变成朋友,”林肯解释说,“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多得了一个朋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宽容者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善于忘记仇恨,是成就事业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以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大踏步地前进。只有忘记仇恨,宽宏大量,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会赢得他人的友谊和信任,才会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

    尽管天空中飘飞着大团大团的雪花,但所有的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批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

    这些老少不等的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她们之中每一个人的亲人,或是父亲,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儿子,都在德军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她们都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

    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她们全都将双手攥成了愤怒的拳头。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在前面竭力阻拦,她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这些杀害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撕成碎片。

    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穿着破旧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察面前,请求警察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警察看她满脸慈祥,没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不好意思地将这块黝黑的面包,硬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这位妇女,刹那间已泪流满面。他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磕头。于是,整个人群中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东西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

    在故事的结尾,叶夫图申科写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

    【编者小评】

    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你我都难免受到或深或浅的伤害,却很少有人能像子君那样一笑泯恩仇,大多数人都宁愿将仇恨的种子深种在心里。却不知,仇恨是一柄双刃剑,往往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当你被仇恨之火焚烧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我快乐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是否可以试着抛开那些灼伤你的仇恨,换一颗宽恕之心?或许你会发现,宽恕比仇恨更快乐。

    7.骄傲会是你掉入深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规律。一个人在取得成功之后,特别是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会更加自信,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往往会带来“副作用”,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变得盲目地自信即自负,变得主观,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一件事情,从而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巴菲特一出世就聪明非凡,特别是在音乐领域更是表现出惊人的天分。当他两岁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曲子,只要听一次,就能学会。五岁时,他就能很好地弹钢琴和拉小提琴,还会自己写曲子。七岁时,他就举办了个人音乐会。人们夸他是“莫扎特第二”。说他“一定会有辉煌的、不可限量的前程,他是一个神童”。他的父母也同别人一样过分地夸赞他,把他当成了宝贝。这些过分的夸奖给巴菲特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巴菲特开始以“天才”自居,并且展现出“天才风范”。他不但对人没礼貌,而且还狂妄地说:“200年出一个贝多芬,而500年才出一个巴菲特。”看到这种情况,他的老师很担心,因为他知道,巴菲特在音乐上还须要做更大的努力,他和那些大师的差距还很大。他多次劝巴菲特不要骄傲,巴菲特不但不听,反而以为,老师怎么这样对待一个天才呢?有一天,巴菲特对老师说:“你真罗嗦,那么多人让我开音乐会,这就说明了我的表现很好!况且,我早就明白你所说的这些音乐的内涵了。”

    老师诚心地指出巴菲特存在的问题及学习的重要性,但他根本不听。还说,那些问题是自己故意做的,是对音乐的突破。说:“像你这样墨守成规的平凡人当然不会理解到这一点。”

    从此,巴菲特告诉他父亲,他不再需要老师,因为世上已没有人配做他这个百年不遇的天才的老师。

    不久,巴菲特变成了一个酒鬼,他丧失了听力的敏锐和手指的灵巧,连最基本的音符都不能弹好,更不要说乐曲了。

    一时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人生的路很长,也许下一刻你就会被打倒,也许下一刻就遇上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要学会拒绝骄傲的内心,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道理,摆资格,摆架子,摆出一副牛气冲天的模样。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骤然败死的陈胜、吴广,被胜利杀害的吴王夫差,以傲杀身的祢衡、杨修,赤壁之战的曹操,天下无敌的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征战东吴,李自成的失败,太平天国的失败等等,都是忽视了这个道理的具体表现。

    懂得其道理并不难,追究其原因却要令人好好思考一番。

    首先,骄傲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当一个人内心产生骄傲的心理,就会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知自己到底有多厚的底,不知世界到底有多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在小成绩面前,产生莫名的优越感,于是就诞生了骄傲。这就如井底之蛙,叫的声音再大,也只是看到了井口大小的天空;就如山间的竹笋,肚皮再厚,也是腹中空空。

    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故事中借欹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就是要告诉我们:骄傲自大最终会使你一无所得。

    其次,之所以会产生骄傲,其实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祟。骄傲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有些是凭外貌身材,有些是靠所谓的才华,有些是比思想,有些是比物质、财产、势力,总之,言行举止,就是己长人短。他们并不知道,最自傲的人骨子里是最自卑的人,因为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所以才希望在另一些方面比别人强。其实,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的短处而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大胆地暴露自己的不足,也许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此才能进步得更快。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在不停犯着错误,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许会犯错。但是在关键问题上总是小心谨慎。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清醒的认识,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总是有迅速纠正的能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骄傲却会像麻醉品一样使你麻痹大意,当你真正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不敢骄傲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个人很聪明,做事尽心尽力,很少出差错。可随着牲口、食物的储藏数目的变化,光靠脑袋是记不住的,该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想出了很多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但是增加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然而在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仓颉又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表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这么能干,就把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都让仓颉来管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抵事了。仓颉又陷入思考之中。

    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时,发现人们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就可以认定前面有什么动物。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急忙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他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大赞赏了他一番,并命令仓颉把这种方法传授到各个部落。慢慢地,这些符号的使用就推广开了,文字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仓颉造了字,黄帝非常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就开始骄傲了,什么人都看不起,造起字来也不专心了。

    黄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找来了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已经120岁了,沉吟了一会,他就一个人去找仓颉了。

    老人对仓颉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湖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就催他快问。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而你造出来的牛字没有四条腿,却有一条尾巴。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原来他把牛字和鱼字造反了。(注,此处所指为古汉字,可参考繁体字形状。)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相反,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实在让人难以琢磨,这就要请教请教你了。

    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的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的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纪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但你不能骄傲啊!

    自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都会把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大家都说好后,才定下来,然后再传到每个部落中。

    【编者小评】

    生活或者工作中,如果取得一些成就骄傲自满,那么离失败就不远了。其实世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离开某个人就无法完成的,每个人都只是平凡的一个人,一些看似伟大的成就纵然不被这个人完成,也会被那个人完成。每个人在历史的成就中都是可以被替代的。所以,得意之时最好淡然一些,要学会拒绝骄傲的内心。

    8.忧虑使你失去许多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总会遭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不论情感、家庭、社会的压力还是工作、生活、环境的压力都使人觉得被限制、束缚,并由此产生数不清的忧虑。忧虑会吞噬我们的幸福快乐,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缩短我们的寿命,使我们有限的生命受到双重打击。所以,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消除忧虑,不要让忧虑在心中生根,否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有一个青年常常忧虑,怕应征入伍。因为应征入伍就要上前线,上了前线就可能九死一生,所以他天天忧虑的不得了,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健康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最后连女朋友也离开了他。

    就在这个青年生命一片黑暗时,他一个已经上前线的朋友写信给他说:

    亲爱的朋友:

    你现在的处境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征召当兵,一个是留在原地,若留在原地你不要忧虑;如果征召入伍了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上前线,一是留在后方,若留在后方你不要忧虑;如果上前线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到危险地方,一个是留在安全地方,若留在安全地方你不要忧虑;如果是到危险地区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负伤了,一种是没有负伤,若没有负伤你不要忧虑;如果是负伤了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重伤,一种是轻伤,若是轻伤你不要忧虑;如果是重伤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死掉了,一种是医好了,若医好了你不要忧虑;如果死掉了你就不会忧虑了。

    “谁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忧虑就像一张摇椅,即使它让你忙得不可开交,其实只是在原地踏步。你看那天上的飞鸟,无论它昨日遇到多大的暴风雨,第二天它仍旧引亢高歌。“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认真过好每一天。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处理,结果是不一样的。心态好的人遇到问题自己就可以调整好心态,虽然事情令他很难过,但是他会随时间而慢慢淡忘,而有的人因为处理不当而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放开胸怀,克服忧虑。忧虑只会成为你成长的绊脚石。逃避不是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现实虽然冷酷,但这正是对我们的考验。

    有一个患者被诊治得了重病,且有三家权威机构都宣布他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淹淹一息了。此时他非常幸运碰到著名的威廉卡瑞尔博士,威廉卡瑞尔博士就告诉他这个克服忧虑的万灵公式,结果他活了两个月,两年,最后他居然又活了二十年。是一个什么东西样的公式能让一个人起死回生呢?第一步是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不过就是死吗。第二步是否一定要接受它吗?当然接受它,能不接受吗?不接受人家就不是权威了。第三步是设法改善之,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情况。那么死不死是已经不能控制了,可是最后两个月以什么方式过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过去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出去看看山,没有去看看海,现在不同了,时间有了,反正要死了,拿出所有的积蓄,去周游世界,让自己开心、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每一天。结果二个月过去了,回到家乡一检查,身体好了,精神面貌就更好了。我们说当一个人心情郁闷的时候第一步是破坏人的植物神经,让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第二步是破坏你的免疫力和内分泌,造成我们心身的损害。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免疫力提高了病魔也被去除了。

    桌子上放着半杯水,两个同样口渴的人发现了,一个人说怎么只有半杯水,心理带着抱怨。另一个人说怎么还有半杯水,非常高兴。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呢?就是两个人的欲望不一样造成的。过去我们的生活是这么苦,我们的父辈都把它过的有滋有味;而现在的生活怎么好,在我们的父辈看来就是天堂一样,而我们却把它过的满屋子的忧虑。著名的神学家单尼尔说:让上帝赐予我智慧去分辨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事实;让上帝赐予我勇气去改变那些我可以改变的事实;让上帝赐予我宁静去接受我必须接受的现实。上帝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首先要去分辨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事实,能改变的我们就努力去改变,自强不息;不能改变能够接受也是一种勇气。

    中国的一句古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很是精准,但却往往被人用在山穷水尽,仰天而叹的时候。这话不是让我们聊以自慰,而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你周围的环境也不一定会因为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真正发生改变的是人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方法。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小而不再那么刻意地追求自己的筹算的时候,我们反而得到了平安和快乐。

    可见克服忧虑是多么重要啊,特别是当人体受到了病菌的侵略时,越发地显示出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当你为一些事情忧虑的时候,以下五种克服优虑的方法不妨试试:

    1.付诸行动。总是想着目标和计划会带来焦虑和压力。计划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计划导致了忧虑,消除忧虑的唯一方法就是开始行动。任何向目标更近一步的行动都会减轻忧虑。

    2.当机立断。悬而未决的事情会带来忧虑。作出决定往往能让压力一下释放。现在就作出决定,或者至少开始搜集一些能让你作出决定的信息。即使做了错误的决定,改正重来就好了。

    3.整理思路。你脑子里的事情太多了?把它们写下来可能会让你放松一些。当你被太多的事情困扰,有时只是为这些事情安排一个时间,甚至只是把它们记下来,至少能让你现在不惦记它们了。整理一下思路,告诉自己到能做这些事情之前,没必要发愁了。

    4.尽量避免产生消极思想。有时,忙碌是避免产生消极思想的好方法。二战时,有人问温斯顿·邱吉尔“如何消除忧虑和烦恼时”,他说他太忙碌了,根本无暇忧虑。另外,我们每人都有一些武器来战胜忧虑烦恼,例如增加兴趣爱好,与人沟通等等。

    5.快刀斩乱麻。对付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困难,当场解决。很多问题是躲不开的,拖着不办只能徒增烦恼。被问题困扰所带来的痛苦和忧虑往往大于问题本身。去年在股市损失的一万块和不知道明天朋友结婚要送多少钱,哪件事更让你现在忧虑不安?

    6.用冥想来消除忧虑。是不是这就是现在瑜珈越来越流行的原因?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冥想的经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闭上眼睛,释放体内绷紧的神经,然后做几次深呼吸。尝试一些脑波音乐也许有帮助。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变成神经病。不知道如何抗拒忧虑的人就会寿命减少。

    【编者小评】

    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侯,不是在你有行动的时侯,而是在你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后,要是我们为什么事情担心的话,那就找些事情让自己一直不停地忙着。

    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抛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要明白,生命太短促了,不要让忧虑在心中生根。

    9.远离孤独你的人生会丰富多彩

    独处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到孤独,而有的人则不然呢?

    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耽于梦想,而又不可能实现;和亲人分离或经历亲人死亡的打击;内心有难言的羞耻;被排斥于你想加入的团体之外;被他人嘲笑或轻视;处处和他人意见不和而不能融洽自然地相处;不敢向他人吐露心事,因为害怕会被人嘲笑,泄露自己的秘密,受人冷淡而得不到同情;被父母限制了自己的活动和交往;新的环境改变了你的生活;铸成一生中的大错而悔恨不迭或自惭形秽;对别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做;无聊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怯于和他人交往或交谈;觉得“没人理解我”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

    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然而,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变成孤独症,这就需要努力走出孤独的内心。

    大多患有孤独感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他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伤人肺腑的痛苦,因而或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徒见别人风流潇洒、知识渊博,因而自相形秽,悲观自己才貌平庸,才智低下,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置身于孤独感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伤感之中。

    那么,如何走出孤独的内心呢?

    第一,做个达观者。所谓“达观”,一是对不顺心的事要想得开,就像人们常说得那样,要“拿得起,放得下”;二要乐观,尤其在逆境中,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要有一点乐观主义的精神,一方面眼睛要看得远些,另一方面步子迈得再扎实一些。这是因为生活自有它发展的规律,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更不会因为人的消极回避、等待而自然而然地变得好些。倘若每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想不开,都拿不起,放不下,恐怕什么也干不成。所以,思想豁达开朗些,心胸眼光放长远些,对走出孤独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要请别人和自己一起做事。譬如说一起活动,就可以使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伴。一定要信任别人,这样你才会发现你交上了一个知心朋友,如果发现这种信任是可靠的,你就会感到非常快乐。

    第三,应该抛掉伤感,投入集体的怀抱。鸟儿身上系上了铅块,难以飞上蓝天。一个人心理担有重负,必然影响自己的思想、学习和身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努力挣脱孤独感对自己的束缚,走出个人小天地,投入集体的怀抱,投入火热的生活。曾经有人这样问著名心理学家巴达斯小姐:“哪些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巴达斯回答说:“人类需要爱,但这不限于男与女之间的爱,从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好人永远是快乐的。”脱离集体和生活,是无法得到爱的,把自己禁锢在孤身独处的樊笼里,得到的只有孤独而不会有快乐。就像一滴水,孤独地滴在石头上只能叹息着消失,而滴在海里则可以永远奔腾。你可以努力参加集体活动,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和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责任和痛苦,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你一旦鼓足勇气去参加一个活动,你就会找到使你感兴趣的东西,还会发现一些你所喜欢的人,友谊也就随之而来。

    第三,要勇于改变自己不良性格特征和坏习惯。生活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而自己也必须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弱点。一个人过于清高,往往让人敬而远之;过于高傲,让人望而生畏;小肚鸡肠也往往让人看不起;自私、刻薄、小气,也会招人生厌。自己有什么缺点,就应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与忠告。有了改正自己缺点的勇气和行动,就能吸引朋友来帮助你,就能创造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应该热心助人,不能因此把人看扁,嫌而弃之,离而远之。

    第四,要培养自己对他人生活或事件的兴趣。可以先从某一个人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交流更容易些,逐渐消除自己的封闭习惯,帮助他人,为他人做事会使你感到自己被人需要。这样会减轻你的孤独感。

    总而言之,克服孤独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尽力改变自己原来的环境。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

    【编者小评】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是因为关闭了自己内心的门窗,只要你能勇敢坚定地打开内心的门窗,让阳光和春风照拂着自己的心胸,就不难摆脱孤独。因为,生活永远不会拒绝任何一个热切地爱慕着她、追求着她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