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61~62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57页。

    [3]〔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新华出版社,2008,第380页。

    [4]普京:《2005年致联邦会议的国情咨文》,载《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80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1332页。

    [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230页。

    [7]〔俄罗斯〕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新华出版社,1999,第177~182页、第183页。

    [8]参见王正泉、姚谓玉等编《苏联演变纪事(1985.3~1991.1)》,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第12页。

    [9]参见〔美国〕小杰克·F.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第58页。

    [10]参见〔澳大利亚〕科伊乔·佩特罗夫《戈尔巴乔夫现象——改革年代:苏联东欧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48页。

    [11]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五集。

    [12]米·谢·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变革》,1989年12月14日新华社《参考资料》,第65页。

    [1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辛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第5页。

    [14]《苏联问题资料》,东方出版社,1990,第493~494页。

    [15]《俄华对照苏联宪法(根本法)》,五十年代出版社,1949,第61页。

    [16]〔美国〕威廉·奥多姆:《苏联军队是怎样崩溃的》,新华出版社,2000,第1页。

    [17]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八集。

    [18]《戈尔巴乔夫1989年2月15日在会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人代表的讲话》,参见王正泉、姚谓玉等编《苏联演变纪事(1985.3~1991.1)》,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第93页。

    [19]参见〔美国〕大卫·科兹等《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101页。

    [20]吴敏杰:《都是丘拜斯惹的祸!》,载2005年6月9日《外滩画报》。

    [21]〔英国〕阿尔卡季·奥斯特罗夫斯基:《历史是否将原谅他?——俄罗斯寡头之父阿纳托利·丘拜斯》,原载2004年11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参见《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第70页。

    [22]参见《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377~378页。

    [23]《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378页。

    [24]转引自马岩《意识形态与苏联解体》,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第7页。

    [25]参见1988年8月17日苏联《莫斯科晚报》。

    [26]《列宁全集》第43卷,1987年第二版,第285页。

    [27]〔美国〕彼得·施瓦茨:《胜利——美国政府瓦解苏联的秘密战略》,大西洋月刊出版社,1994,序言,第12页。

    [28]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四集。

    [29]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0]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1]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2]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3]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4]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35]参见刘福堆《金融殖民》,中信出版社,2011,第5~10页。

    [36]〔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第10页。

    [37]〔苏联〕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第126页。

    [38]〔俄罗斯〕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第4页。

    [39]原文出自1993年2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回忆录《灾难的使者》。转引自张捷《雅科夫列夫其人和他对苏联解体所起的作用》,载《当代思潮》1996年第5期,第57页。张捷在该文中还透露:1995年12月21日,一批曾在国外情报部门工作过的情报人员在《俄罗斯真理报》上发表《致雅科夫列夫的公开信》,宣布他们手中握有雅科夫列夫进行叛国活动的可靠证据,准备到法院去控告他。公开信说:雅科夫列夫“根据美国人的指挥棒从内部,不是从别的什么地方,而是从政治局内部破坏苏维埃制度”。1996年4月,《俄罗斯真理报》再次发表了克留奇科夫的回忆录中有关雅科夫列夫间谍嫌疑的片段。

    [40]〔俄罗斯〕鲍里斯·叶利钦:《总统笔记》,东方出版社,1995,第166页。

    [41]参见2010年4月20日俄罗斯《独立报》,原标题为《亚佐夫:“苏联是从内从外有意识地被摧毁的——苏联元帅坚信是‘第五纵队’将国家引向绝路”》。

    [42]参见memorandum of telephone conversation,~nsarchiv/NSAEBB/NSAEBB364/docs_am/11)%201991.05.11%20Bush-Gorb%20Telcon%20(May%2011%201991).pdf。

    [43]~nsarchiv/NSAEBB/NSAEBB364/docs_am/13)%201991.06.21%20Bush-Gorb%20Telcon%20(Jun%2021%201991).pdf.

    [44]译自2008年9月24日《俄罗斯报》,原文为记者亚·萨尔金对亚佐夫的访谈。原文标题为《亚佐夫:戈尔巴乔夫在当总书记之前就背叛了苏联?》,参见。

    [45]〔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第1~2页。

    [46]《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61~62页。

    [4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57页。

    [48]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七集。

    [49]〔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第372、374页。

    [50]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八集。

    [51]〔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第380页。

    [52]〔俄罗斯〕普京:《2005年致联邦会议的国情咨文》,载《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8页。

    [53]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六集。

    [54]〔俄罗斯〕戈尔巴乔夫、〔日本〕池田大作:《20世纪的精神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84页。

    [55]〔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66页。

    [56]〔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402页。

    [57]〔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379页。

    [58]译自2010年4月6日俄罗斯《独立报·政治专刊》,原文标题为《戈尔巴乔夫:我不推卸责任》。

    [59]参见吴恩远《再论俄罗斯反思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

    [60]参见1998年6月17日俄罗斯《消息报》。

    [61]参见《共产主义黑皮书》,2001年俄文第二版[ЧЕРНАЯ КНИГАКОММУНИЗМ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террор,репрессии(перевод сфранцузского),авторы-С.Куртуа,Н.Верт,Ж-Л Панне,А.Пачковский,К.Бартошек,Ж-Л Марголен,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Тривека истории”,2001 год,2-е издание Вступительная статья-А.Н.Яковлев]。;.

    [62]〔俄罗斯〕尼·伊·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313~314页。

    [63]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摄制并播放的八集专题纪录片《苏联解体》第一集。

    [64]〔俄罗斯〕鲍里斯·叶利钦:《总统笔记》,东方出版社,1995,第18、19页。

    [65]转引自李光《戈尔巴乔夫退休生活》,载《凤凰周刊》2011年第14期。

    [66]《别了,谢瓦尔德纳泽》,光明网2003年12月2日,。

    [67]《苏联人为何“不珍惜”苏联》,载2008年11月3日《报刊文摘》,第A02版。

    [68]1994年3月29日俄罗斯《真理报》。

    [69]参见1997年11月22日俄罗斯《苏维埃俄罗斯报》。

    [70]参见俄罗斯《新世界》1996年第6期,第6页。

    [71]李慎明主编《亲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张树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59页。

    [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65页。

    [7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52页。

    [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第719~720页。

    [7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80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