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虢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ɡu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jū)①。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tuó)驼②,其鸟多寓③,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④。

    “注释”

    ①椐:椐树,也就是灵寿木,树干上多长关节,古人常用来制做拐杖。

    ②橐驼:就是骆驼,身上有肉鞍,善于在沙漠中行走,知道水泉所在的地方,背负千斤重物而日行三百里。

    ③寓:即蝙蝠之类的小飞禽。

    ④御兵:即辟兵。兵在这里是指各种兵器的锋刃。辟兵就是兵器的尖锋利刃不能伤及身子。

    “解读”

    再向北三百八十里的地方,叫做虢山。山上遍布着繁茂的漆树,山下生长着茂盛的梧桐和椐树。山的向阳的南坡,遍布着各色各样的美玉,山的背阴的北坡,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伊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去,注入黄河。山中生长的野兽中,多为橐驼。山中生长的飞鸟中以寓鸟居多,它的形状同老鼠相似,却长着鸟一样的翅膀,它的叫声像羊,这种鸟能够预报兵情,防止兵戈之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