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战-第六百八十七章 反苏计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战计划的代号,叫做难以想象,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想到!

    当然没有人会想到了,谁能够想得到,在二战中,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是作为对抗德国的主力军的!

    德国几乎是旋风一般地占领了欧洲,英国和法国的军队,犹如丧家之犬一样,逃到了英吉利,把整个大陆扔给了希特勒。

    而苏联,却挺住了,他们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终于换来了对德国战争的胜利!

    为了走到这一刻,苏维埃,牺牲了上千万的人!

    同时,因为共同的目标,反对法西斯,苏联和英法走到了一起,英法在背后高喊着加油的口号,同时也输出给了苏联很多的物资,支持着苏联的战争打下去。

    而现在,就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怪兽!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的急剧膨胀,让丘吉尔相当担心,在欧洲大陆上,红色的风暴,很可能会随之而来!

    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西方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丑化苏联的,在西方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布尔什维克的苏联像中世纪一般黑暗落后,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并不是很多民众的看法,就连许多西方国家的统治者也对此深信不疑。当初的希特勒,就曾经幻想过苏联人民会以起义迎接德国军队的入侵。

    可惜,这个想法大错特错,苏联当时虽然在大清洗,虽然十月革命后,苏联的贵族阶级都被干掉了,但是,当国家被侵略之后,苏联人民还是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不仅苏联广大普通民众,就连许多曾与布尔什维克战斗过的旧帝俄政权支持者也都誓死为苏联而战。

    同时,那个在一战中无比落后的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后20多年的建设,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成了一流的世界军事强国。

    希特勒已经知道了,当初应该干翻了英国之后,再去干苏联的,可惜,已经太迟了。

    与此同时,很多西方国家的政府首脑和军队将领对苏联的认识也是如此,他们依旧觉得苏联是贫穷落后的,苏联能够打败希特勒是由于西方的物质援助。

    而现在,苏联占的地盘太大了,严重威胁了西方的利益,在这种时候,为何不一举消灭了红色政权?

    邱吉尔严重仇视苏联,当初刚刚十月革命,丘吉尔就叫嚣要把共产主义扼杀在襁褓之中。十七国武装干涉失败后,他们转而指望苏联国内演变,希望苏联经济一直烂下去。

    哪怕是之后德国的强大,其实也是和英法的绥靖有关系的,而丘吉尔,何尝不是希望让苏德之间打得你死我活,他们可以从中取利。直到最后,发现德国把苏联干翻了,英国也没好处,他们才开始不得不支援苏联。

    现在,德国完蛋了,苏联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杜鲁门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光芒,的确如此,和丘吉尔一样,杜鲁门也是同样的反苏主义者!

    “我们可以知道,虽然苏联已经有了那种大威力的武器,但是毕竟是刚刚开发出来的,时间肯定不会太长。”丘吉尔继续说道:“否则,以前的战争中,怎么没有见苏联人使用过?在战争中,苏联人的军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如果我们现在不赶走苏联,那以后,我们将会为今天的过错而承担恶果。”

    别的不说,至少,苏联人的军事,在这几年,实在是发展太快了,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英美!

    比如,苏联人的坦克,是相当先进的!甚至英国需要从苏联购买生产线,生产同样型号的坦克,远远超过了英国自用的型号!

    这真是让人无语,同时也让丘吉尔更加下定决心了,现在,如果不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以后将会更加复杂!

    丘吉尔,一力主张作战!

    “对,我们该动手了!”在一旁,第3集团军的司令,巴顿将军也对此无比赞同!

    在美国的阵营里,除了杜鲁门,就是巴顿了,两人都对苏联相当仇视!

    巴顿将军,二战名人,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同时,这个家伙也性格暴躁:罗曼蒂克,而且与众不同。他富有,爱出风头,不敬仰上帝,然而他又为这三点而感到羞耻。

    同时,在巴顿的眼里,对苏联也是相当仇视的,认为红色国家是罪恶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二战结束,巴顿依旧希望立刻将德国武装起来,用来对抗苏联!

    现在,这次极其秘密的会谈,也是有巴顿参与的,只是巴顿不知道,他的这次参与,反而让他最终因此丧命,知道得太多的人,活不长久!

    历史上的巴顿,死因是相当蹊跷的。

    巴顿一生经历的大小事故可谓多矣。骨折、扭伤、被马踢、咬过、也曾从马背上摔下来过。在墨西哥,有一次帐篷中的汽灯爆炸,他被严重烧伤。

    但是,这些事故,都是不致命的,巴顿最终死于一场蹊跷的车祸,而在车祸之前,巴顿就已经连续经历过两次危险了。

    就在二战结束后,巴顿乘坐小飞机在阵地上巡视。一架有英国皇家空军标志的战斗机用机关炮对巴顿的飞机进行扫射,在机身上穿了三个洞。巴顿差点殒命。

    跟着,几个月后,巴顿的汽车躲过了一辆装满木料的牛车,小车差点儿被挤翻,巴顿的头也险些被砸着。

    而最后,巴顿还是在离开德国的前一天,遭遇了车祸,这次最终没躲过。

    这些事件,当然都说明了一件事,有人要巴顿的命!

    可惜,巴顿是个战场上的好手,却不懂战场之外的冷箭,军人,永远都斗不过政治家的!那么,巴顿究竟是得罪了谁?

    或许,可以从这次会议中,找到端倪! 【紧急通告】最近经常发现打不开,请记住备用站【求书帮】网址: m.qiushubang.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