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拿高薪-团结协作:合作是云,高薪是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如果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做到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就会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而对于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员工而言,也会因此获取更丰厚的薪酬。

    多与老板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每一位想要拿高薪的员工来说,都是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日常工作中,有效的沟通,对于企业中整个团队工作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因为,企业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它需要每个员工都能配合默契,进行善意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从而形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局面。

    而且,在现代企业中,不论是员工与老板之间,还是员工与员工之间,或者是员工与客户之间,都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因为,老板和上级是企业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你不论怎样努力,老板都视而不见的话,那么,你在这个企业里的收入就令人担忧了。也就是说,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一个想拿高薪的员工而言,是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条件。

    王丹是某大学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应聘财会工作,财务经理对她不是很满意。但是,人力资源经理还是给了她一次机会,安排她从事客服工作。结果,这位女生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她的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沟通和交流,既不主动与同事打招呼,也不向“师傅”请教。在很多时候,她不明白或者不清楚分配的任务,也不会向经理询问,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结果总是与经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导致老板不断给她减薪。

    可见,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是不会拿高薪的。据有关人士统计,现工作中加薪的障碍50%以上都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一个不善于与同事沟通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现在的每一家企业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高手云集,在这样的环境中,信守“沉默是金”者无异于慢性自杀,是不会有发展的。而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充其量也只能让你维持目前的薪水罢了。所以,如果你想拿高薪,就必须要主动与人沟通。

    珍妮是IBM公司的一名职员,经理准备在她和另外一名职员中作出选择,提升一名经理助理,而另一名职员被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有一天,珍妮休息,她便随朋友一起去经理家做客,顺便与经理交流一下工作中的问题。

    刚进门,珍妮就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房间的地板上玩积木。于是,她主动来到男孩身旁,蹲下陪男孩一起玩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幢奇特的“建筑”就建造成功了,小男孩乐得手舞足蹈。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珍妮坐下来对经理说:“你的宝宝真可爱,他太聪明了!”有人赞赏自己的儿子,经理当然特别开心,对珍妮也产生了好感。接着还和她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他们谈得非常投机。经理通过这些交谈发现珍妮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能力也非常强,并且还是个很热情的女孩,便问她:“假如这次把晋升的机会给你,你会怎么做?”

    珍妮信心十足地说:“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而且我觉得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难度也不大,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最后,珍妮被提升了,而且薪水也高了。

    透过珍妮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沟通的重要性。美国金融家阿尔伯特,在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担任高职,都是老板的心腹、得力助手。他们教给阿尔伯特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上文中的珍妮正是由于同经理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和沟通,才使经理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放心地将工作重任交给她去做。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许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或恐惧感,他们在老板面前噤若寒蝉,一举一动别别扭扭,非常不自然,甚至就连工作中的交流,也尽量不与老板见面,或只用书面形式做工作报告,或托同事代为转述,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免受老板当面责难的尴尬。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语言沟通和实际接触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作面对面的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令老板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才能,才会有加薪的机会。

    那些只知道勤奋工作,胆小怕事,不主动沟通的员工通常喜欢妄加猜测老板的意思,不愿开口询问,对什么事都假装自己知道,并拼命从不完整的信息中拼凑出事情的全貌,最后的工作结果很可能与老板的要求相差甚远,导致自己的薪水越来越低,或者只能被企业淘汰。

    而那些有潜在能力,且懂得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员工却明白,在工作中保持沉默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只有主动沟通,成功地完成工作才是明智的行为。所以,他们总能善于发现沟通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

    但是,并不是只要你主动与老板沟通,就能得到老板的垂青。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沟通应当以对方的经验为基础,一千个老板,通常会有一千种做事风格,因此,当我们主动与老板沟通时,还必须懂得他有哪些特别的沟通倾向,这对沟通的成败至关重要。通常,老板喜欢员工这样与自己沟通:

    1注意换位思考

    在沟通的过程中,优秀的员工往往能够注意不占上风,事事替老板着想,能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兼顾双方的利益。尤其是在谈话的时候,不以针锋相对的形式令对方难堪,而能够充分理解对方。若能够这样,沟通结果往往会皆大欢喜。

    在了解老板的沟通倾向后,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风格,使老板的沟通倾向与自己的沟通风格最大可能地吻合。有时候,这种调整是与我们本人的天性相悖的。但是我们如果能通过自我调整,主动有效地与老板沟通,营造与老板之间默契和谐的工作氛围,这对我们薪水的提升,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不卑不亢

    虽然你所面对的是老板,可你也不要慌乱得不知所措。不卑不亢是沟通的根本,不可否认,老板喜欢员工对他尊重,然而,不卑不亢这四个字是最能折服老板,也是最让老板受用的。员工在沟通时如果尽量迁就老板,本无可厚非,可过分地吹捧或迁就,通常会适得其反,让老板心里产生反感,反而妨碍了员工与老板的正常关系和感情的发展。如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都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样子,从容对答,这样,老板就会认为你有大将风度,是个可造之材。

    3善于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让我们多听少说。在相互交流之中,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是只顾发表个人的意见。老板不喜欢只顾陈述自己观点的员工。能够以足够的耐心,去聆听对方的想法和观点的人,才是老板加薪的最佳人选。

    4简明扼要

    身为领导阶层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事多人忙,而且注重效率,所以他们最忌讳的就是长篇大论、言不及义。因此,你要引起老板注意并很好地与老板进行沟通,应该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简洁。而简洁也最能表现你的才能。莎士比亚曾把简洁称为“智慧的灵魂”。用简洁的语言、简洁的行为与老板进行简明高效的沟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言之有物

    一般情况下,老板喜欢思维开阔、知识丰富、有问必答、言之有物的员工。假如你知识浅陋,对老板的问题就无法做到有问必答、条理清楚。假如老板得不到准确的回答,时间长了,他就会失去对你的依赖和信任。因此,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变化迅猛的潮流,我们应保持应有的了解。

    6对事不对人

    在主动与老板沟通的过程中,切忌不要为标榜自己而刻意贬低别人甚至老板。这种褒己贬人的做法,老板是最不喜欢的。与人沟通,就是把自己先放在后边,突出对方的地位,然后再取得对方的尊重。

    当你要表达自己不满的时候,要记住一条原则,那就是所说的话对事不对人。不要只是指责对方做得如何不好,而要分析做出来的东西有哪些不足之处,这样沟通过后,老板才会对你投以赞赏的目光,给予你加薪的机会。

    与团队紧密合作

    只有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紧密合作,个人才能拿到更高的收入。

    一天,有位教士找到上帝说:为什么不少人心胸那么狭窄,宁愿自己受到损失,也不让他人得到好处?为什么不少人只看重自身的利益,相互间斤斤计较,哪怕别人多得一点点好处也会耿耿于怀?为什么不少人单个是条龙,几个人到了一起时就变成了一条虫?敬请上帝指点迷津!上帝听后点点头,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嘛,我也不便言传,还是带你到天堂和地狱看看吧。

    上帝带着教士先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摆着一口煮食的大锅,周围坐满了人,但个个面黄肌瘦,愁眉不展。教士纳闷,这些人为啥守着锅里的饭不吃呢?教士又细心地察看了一番,这时他发现每个人手里握着一只长柄的勺子,无法将饭送到自己嘴里,大家只得苦着脸眼睁睁地挨饿。

    看完了地狱,上帝又带着教士走进天堂。天堂里跟地狱里一样放着一口煮食的大锅,锅周围也坐满了人,然而个个满脸红光,精神焕发,十分愉快。教士不解地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这么快乐,而地狱的人却愁眉不展啊?上帝说:你没看到呀,这里的人用长柄的勺子从锅里挖出饭来,先不是想到自己如何享用,而是互相喂着吃,同样的事情只是改变了一下思维方式,不就很容易地解决了勺柄过长的问题吗?难题破解了,大家都能有饭吃,日子当然过得快乐了呀。

    天堂和地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会不会、愿不愿与别人合作。实际上,工作也是如此,需要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

    如今,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拿高薪。

    所以说,假如你在工作中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却忽视团队的利益、没有团队精神的话,这样的员工是无法在现代企业里立足的,更不会有高收入。

    有一次,在美国的艺术品拍卖现场,拍卖师拿出一把小提琴宣布道:“这把小提琴的拍卖起价是1美元。”还没等他正式起拍,一位老人走上台来,只见他二话没说,抄起小提琴就径自演奏起来。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令全场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演奏完毕,这位老人把小提琴放回琴盒中,依然是一言不发地走下台。这时拍卖师马上宣布这把小提琴的起拍价改为1000美元。等正式拍卖开始后,这把小提琴的价格不断上涨,从2000美元、3000美元,到8000美元、9000美元,最后这把小提琴竟以10000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那么,现在你是否存在疑问:同样的一把小提琴何以会有如此的价格差异?很明显,是拍卖师和老人协作的力量使这把小提琴实现了它的价值潜能。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协作不再仅仅是为了企业和老板,而获利最大的当属每一个成员。每个人只需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就可以保障个人资源得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协作中,资源共享,你享受了别人的资源,也就等于壮大了自己的资源。

    一个公司,一个集体都是如此。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在团队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受益者,每一个成员都借团队成员之手延长、放大了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使个人资源得到了最大功效的发挥。所以,合作与高薪紧密相连。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争取更多的人帮助

    你必须让你周围的人来帮助你。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你才能更快地拿得高收入。

    在现实工作中,无论你是一位普通的员工还是一位部门主管,你都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你无法独自成功。”所以,你必须让你周围的同事来帮助你。有了他们的帮助,你才能更快地拿到高收入。

    一企业要招聘一个营销总监,年薪12万。报名的人非常多,经过层层考试,最后只剩下三个人竞争这个职位。

    为了测验谁最适合担任这个角色,公司出了一道怪题:请三名竞争者到果园里摘水果。

    三名竞争者一名身手敏捷,一名个子高大,还有一名个子矮小。看来,前面两个最有可能成功,但正好相反,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那个矮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次考试是公司经过精心设计的,竞争者要摘的果实都在很高的位置,很多都在树梢。个子高的人,尽管一伸手就能摘到一些果子,但是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到树上去,但是树梢的一部分果实,他就够不着了。而个子矮小的人,毫无优势可言。可这位小个子的应聘者意识到这次招聘非同寻常,也许个个都是考官,也许处处都是考场,所以在刚进门时,他就很热情地和果园的守护老头打了招呼。他很谦虚地请教老头他是怎样摘这些树梢上的果实的,老头回答说是有梯子。于是,他向老头提出借梯子,老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果实来自然不在话下。结果,他摘得比谁都多。

    所以,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高薪的职位。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看出主考官在考什么?他考的是团队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赢得别人帮助和协作自己工作的能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争取更多人的帮助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和你的团队成员合作。所以,在团队合作当中,你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能力

    一加一大于二,但你应该让它大得更大。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不要安于现状,试着发掘自己的潜力。一个想拿高薪的人,除了能保持与人合作的意识外,还需要所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2积极乐观

    即使是遇上了非常麻烦的事,也要乐观,你要对你的伙伴们说:“我们是最优秀的,肯定可以把这件事解决好。如果加薪了,我请大家喝一杯。”

    3接受批评

    请把你的同事和伙伴当成你的朋友,坦然接受他的批评。一个对批评暴跳如雷的人,别人都会敬而远之的。

    4平等友善

    即使你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即使你认为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眼前的工作,但也不要显得太张狂。要知道还有以后,以后你并不一定能完成一切。还是多结交朋友吧,友善地对待他人。

    5善于交流

    同在一个公司工作,你与同事之间会存在某些差别,如知识、能力、经历等,这些差别会造成你们在对待和处理工作时产生不同的想法。交流是协调的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听对方的想法,你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你看这事怎么办,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善于合作、有优秀团队意识的人,整个团队也能带给他无穷的收益。而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更高的收入,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来提升自己。

    让你的工作环境更和谐

    拿高薪不仅取决于本职工作的完成质量,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所处的工作氛围。

    在现代职场,一个人能否有更高的收入,不仅取决于本职工作的完成质量,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所处的工作氛围。这是因为,要想使所做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同事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这对于每一名员工来说,是一件绝不能忽略的大事。

    作为一名员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自己周围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有利于工作上的交流,以便能够通过团队的力量进行有效合作,促进工作上的进展;同时也对一个人获取高薪及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戴维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业务部的一名职员,虽然他一心想成为像自己的同事亨利那样的王牌推销员,但他的业绩却一直毫无起色。于是,每当他看到自己的同事做出成绩赢得赞赏时,他都会十分羡慕,也渴望像他们那样,让别人跷起大拇指来夸奖自己。

    后来,有一次,戴维冒着严寒沿着一家家商店揽业务,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非常沮丧。当他非常懊恼地回到公司时,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工作能力出色的同事亨利正在等他,他看到了亨利热情的眼光和恳切的表情。

    “戴维,辛苦了!”亨利为戴维递上一杯咖啡,非常真诚地说道。

    “谢谢!”戴维非常感动。

    “我什么都不想跟你说,我只想告诉你,困难总会过去的,你什么都不要怕,我会支持你的!我也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真的,你会是最棒的保险业务员的!”亨利知道,在此时,帮助戴维重树信心便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真的吗?好,我一定会加油的!我会成为你希望的那样的人!”戴维对亨利郑重地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第二天,戴维从公司出发前,又一次信心满满地对亨利说:“等着看好了!今天我要再去拜访那些客户,并且争取到和你一样多的业务!”

    戴维没有食言,他果然说到做到。这一天他再度拜访了他昨天所拜访过的客户。当这一天结束时,他竟然争取到了将近20个新的业务。

    在戴维的不懈拼搏下,他最终成为公司中和亨利并驾齐驱的王牌推销员。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协作氛围的工作环境,是支持每一名员工不断成长的有利条件。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一定要努力地去维系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出现,这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少见。卡耐基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误解、矛盾等人际“顽疾”,像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破产等种种问题一样,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为员工,一定要主动行事,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积极地去改良自己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合作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心胸开阔,完善自我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一名员工都应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的人,理解别人,体会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完善自我做起。你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表现你的关心:当你冲咖啡的时候,也为同事冲上一杯;在你的工作完成以后,适时地给其他人提供帮助。不要期待马上就有回报,也许在不经意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2学会不参与

    在现代企业,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人做坏事,通常会拉上其他人。如果你发现有些同事计划越级告上司的状,你最好是回避。你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告状的人从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上级领导之所以委派某人做你们的上司,自然有他们的理由。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下属的不满而改变决定。遇到这样的情况,能够躲开就躲开,躲不开也要设法躲开;或者也可以直接告诉这些同事:“我对这事不太了解,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应该这样做。如果你们着急,先别在乎我。”如果对方反复劝说,你干脆就说:“我觉得这样做可能效果不大,等你们想到了更合适更有效的方式,我会加入的。”

    3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人们在追求高薪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只有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促成与他人的愉快合作。

    4谦虚谨慎,收敛锋芒

    在现代职场,想要拿高薪,就要低调做人,千万不可过于锋芒毕露,要有所顾忌。这是因为,言语锋芒,便要得罪别人;行动锋芒,便要惹人的妒忌,这些人都可能成为你薪酬提高的破坏者。所以,每一名员工对自己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做到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

    摒弃“独行侠”的思想

    在工作中,太多的人并不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只顾埋头工作,不注意与他人合作 。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问题难,是由于他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由于过于表现自己,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赶走了。

    在一所破寺院中,有三个和尚相遇了。

    “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了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休,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看看谁能最后获得成功。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寺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寺院恢复了往日的兴旺。

    “都因为我礼佛念经,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务周全。”乙和尚说。

    “都因为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休、不事正务,渐渐的,寺院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三个人最后也各奔东西。

    实际上,寺院的荒废,既不是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不是和尚不敬,而是三个和尚都只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而忽略了团体合作的力量和意义。

    作为一个个体,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业绩。独行侠和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企业强调更多的是统一标准、流程和规范。对于任何一名职业人来说,假如没有团队的协作,无异于一盘散沙,只要稍有外力击打,便会溃不成军。

    一个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许多年轻人在职场中普遍表现出来的自负和自傲,使他们在融入工作环境方面显得缓慢和困难。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项目都是自己做,不愿和同事一起想办法,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儿用也没有。”实际上,在职场中,太多不缺乏能力的人,就是因为只顾埋头工作不肯与他人合作,才致使事业上始终没有进展,薪酬一直没有提升。

    刘洋不仅拥有出色的学历,而且在工作上也做出了很多成绩。他是公司辛勤工作的典范,总是恪尽职守、专注手头的工作,老板对他所做的工作评价也很高。按照他的才能,早就应该加薪了,可是几年来他的工资一分也没提。刘洋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能力比他差的人都加薪?

    实际上,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刘洋在工作中喜欢独来独往,宁可事事亲为,也不愿意与其他同事合作;平时也总是埋头自己工作,不喜欢和大家交流;如果团队其他成员需要他的协助,他也不是拒绝就是很不情愿地参与。这样的人孤军奋战,脱离集体,自然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老板自然也不会给他加薪。

    目前,有许多人都信仰个人英雄主义,坚持“独行侠”的作风。“狂妄”、“自命清高”、“刚愎自用”。

    上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太多了,信仰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行侠”应该反思一下,想一想我们是否有以下的表现:

    【1】好大喜功,专做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2】遇到困难喜欢单独蛮干,从不和其他同事沟通交流。

    【3】从不承认团队对自己有帮助,即使接受过帮助也认为这是团队的义务。

    以这种态度对待所面对的团体,那么其“钱”途必将是黯淡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团队中去的人才能获取更高的薪酬。

    认识到自己所缺乏的协作精神,就要将协作精神发挥到最大值,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要有坦荡的胸怀,同事之间应当相互支持,而不是互相拆台。要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全神贯注于团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私人小利。要加强团队意识,认识到我们的同事是我们的协作者,而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因为人人都有希望、目标和理想,都渴望梦想成真。但对协同作战的同事来说,与同事配合比与同事竞争更为重要。他们将自己视为整体的一部分,从不让同事间的竞争超过一定限度,不让竞争损害整个团队。

    总之,为了团体的利益,为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同事的利益,要时刻牢记协作,摒弃“独行侠”的做法。

    坚决杜绝内耗

    一个团队只有告别内耗才能走向成功。而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你只有杜绝内耗,才能有更高的薪酬。

    现在,先让我们看看两个小例子: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一个有着良好的协作传统的公司。在工作上长期的倾力支持和紧密合作给他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员组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团队。公司有很多雇员,每个新雇员进入公司时都要接受一个特殊的培训。公司的总裁要让他们都练成卡拉OK的好手,卡拉OK的录像带上还有总裁赫伯·凯勒尔的示范表演:“我的名字叫赫伯,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你们大家都有机会了解我,但愿你能喜欢我的歌。”公司还有一本名录,标题为“我们多姿多彩的领导”,它收录了每个高层管理人员的照片。每张照片都记录了他们生活中愉快的一瞬间,而且每个照片下面还有简洁的说明,向雇员们展示了工作之余的多彩人生。

    公司的气氛非常融洽,雇员们工作得高高兴兴,在工作繁忙的时候也很少抱怨工作的辛苦。

    克林顿1992年大选成功,并且连任两届总统。这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其实也是一个团队的胜利。

    这个团队中所有的成员都坚信:他们正在改变历史!

    他们之间互相信任、紧密配合。他们为了能抓住媒体注意力,把争议转变为有利因素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针对每一项对克林顿的攻击,对手的每次闪失都迅速回应。每次有突发事件就一起商讨争论,找出解决办法。

    他们的努力当然没有白费,1992年克林顿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梦想也成为现实。

    后来这些人一致认为那段时光是“一段昔日的浪漫史”,是“一生中最精彩的一段,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故事”。

    这就是成功团队的收获。他们的每位成员都能认识到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会为共同的成功不遗余力地和同仁们一起合作。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会为公司带来生机和活力,也会为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他们不但获得工作上的成就,还会获得薪酬上的高回报!

    也就是说,工作不是个人行为,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唇齿相依的。只有互帮互助,精诚合作才能拿高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只知埋头苦干,但没有合作意识的人。他们的实干精神固然可贵,但是还是没有打开思路。合作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反之,它会给人很多便利。我们应该把团队合作精神放在与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都必须靠团队合作来实现。

    如果一个中学教师,他不知道和搭班老师合作,每天就想着自己的学科有多重要,拼命地讲课,到最后肯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一个厨师,他总是不想和其他人切磋厨艺,那么到最后他还是只会做那么几个拿手菜。如果一个程序员不想和大家一起开发,他一定不会和大家交流重要的信息,那么他当然也无法从别人那儿获得启发,到最后只能闭门造车。如果一个销售员不懂得和同事一起争取客户,总想着自己单干,碰到客户就死缠烂打,还暗示他千万不要弃明投暗,那么客户多半会被吓跑……

    而作为一个企业,假如没有合作的传统,每个人都被一些本位主义的阴影所笼罩,那么这样的情景将会屡见不鲜:

    销售部门总是催生产部门:“货怎么还不到?合同泡汤了,大家都没饭吃!”生产部门总是骂销售部门:“你们在外面风光,我们每天干活都快累死了,就差这几天了。”

    生产部门总是问技术部门:“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快点?”技术部门总是对生产部门说:“你们真是有毛病,我们又不是神仙……”

    在人事上更是如此,假如有人总是向领导汇报,或者找其他部门联系,那么肯定大家就会私下里撇嘴:瞎积极!如果有人把资料告诉大家等着大家及时反馈,那么肯定又有人说:有什么好显的?如果谁当了先进,以后有什么事大家肯定就会说,让“先进”去吧!人家多行啊……

    总之,这样的环境几乎让人无法忍受。没有一点朝气,倒是充满了沼气;没有一点诚意,每天就知道各自为政;没有一点温暖,到处充满了冷漠和敌意。这样的环境就像一个大染缸,想干点事的人都会感到郁闷。于是在工作中有点创意的人也不想说,因为没有谁会和你一起做事;真正想合作的人总是备受打击,最后只好跳槽或者入乡随俗。

    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团队一定没有什么凝聚力,效率低下,阻碍重重。当遇到挑战的时候,不能集思广益,即使以后认识到合作有多重要,也会不知道该如何合作。这样的团体常常不战自败,还没来得及开花就凋谢了。

    内耗就是这样的可怕!一个团队只有告别内耗才能走向成功,而作为团队的一员,你只有杜绝内耗,才能有更高的薪酬,正如日本重建大王坪内寿夫所说:“合作是企业振兴的关键”。因为只有合作才能整合所有的资源,让功能最大化,达到最佳效应。

    实际上,合作带来的利益还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这一点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让我们坚决杜绝内耗,营造和谐的团队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