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群“怪人”:他们几乎没有朋友,很少与人一起出去玩,不仅在工作中,而且在家庭生活中和社会中也是很压抑很郁闷的。在他们看来,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因此,他们总是一副火药桶的样子。结果,他们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赶走了身边的所有人,最终成为了孤家寡人。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个好脾气,试想,一个天天冲别人发火,大吵大闹的人会有人愿意围在他身边吗?那只能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罢了。
小蔡在公司办公室任职,是个能干的姑娘,工作也认真负责。但她的脾气不好,总是容易急躁发怒。
有一次,小蔡正专注地打一份报告,人事部的小秦来盖章。小蔡的工作白打断了,很生气,于是她就一边看着需要盖章的报表,一边咣地打开抽屉,嘟噜着:“上午不是盖过了吗,又来?你不会把报表凑到一起拿来盖章吗?真烦人!”说着,赌气似的把章往报表上一盖,就扔桌子上了。
这时,策划部小张来了,他告诉小蔡他们要用会议室,让她把门打开。可是,小蔡刚坐下,一听就来气了:“我说过多少回,想要用会议室得提前打招呼,怎么就是记不住!”说着把登记簿往小李面前一扔,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了。
小秦和小张对视了一下,然后望着小蔡的背影摇了摇头。到年底评议的时候,小蔡的分数比较低,也就是说几乎所有跟她有过接触的人都给了她差评。公司看到她如此不讨人喜欢,自然就将她开除了。
工作中,像小蔡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因为自己的臭脾气,总是吃力不讨好。其实,这样的人完全不必如此,因为给别人办琐事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只要改一下脾气,缓和一下语气,就能够赢得别人的赞赏和感激,人缘自然也就好了。
职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很优秀很有能力,但因为脾气差,喜欢感情用事而得罪人,使得人际关系经常触礁。这样的行为,不仅在工作中处处碰壁,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很不好的。看着别人成群结队的进进出出,自己总是形单影只的,这不是一种凄凉吗?不管你的能力多棒,智商多高,你没有一份“好脾气”去处理人际关系,那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因此,为了不让生活和工作中的失败时刻缠绕着我们,大家就要学习一些专门的方法,来改掉坏脾气,培养好脾气,从而获得一个好人缘。
1、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想让别人对你有好印象,你就必须表现出温和的态度。所以,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应当采用一种商量的语气,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理智。
例如,在工作中,你作为一个上司,在跟员工讨论问题的时候,不妨换用商量的语气,这样能够很好地缓解下属的紧张情绪,感受到你的关爱,从而把心里的话都毫无保留地说出来。慢慢地,大家都会觉得自己的上司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跟着你工作时也会热情百倍。
2、放下傲慢与自大
作家哈代说:“骄傲的人,往往用骄傲来掩饰自己的卑怯。”在掩饰的过程中,这个人就会急躁、易怒,感情用事,得罪身边的人。
一个人脾气好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没有架子,对人对事都不去抱有偏见。我们为什么会和别人发生争执?原因不外乎双方的主张不同,还有就是受到自高自大的心理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后者影响争执的情况居多。所以,我们要向避免自己与他人发展摩擦,练就一个好脾气,就要放下傲慢和自大的心理。
3、处处体现对人的尊重
一个处处想着尊重他人的人,必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因为,尊重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交流个沟通。同时,尊重还能化解双方的矛盾,避免一些感情用事的行为发生。
例如,你跟某人在讨论问题,讨论的非常激烈,谁也不能说服谁,眼看着对方就要对你了。这时,你说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持此观点的权利。我们别争了,有意见,彼此保留吧。”相信,这样的话能够帮你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4、把经常微笑,当作你“好脾气”的招牌
“当人微笑时,世界也会爱他。”没错,微笑可以避免诸多争端,化解各种冲突,从而平息我们的怒火,是展现一个人“好脾气”的最佳招牌。所以,当我们遇到别人无伤大雅地开自己的玩笑时,不妨也报以一个微笑吧。这样,对方反而会自觉无趣,知难而退,而且还会更加愿意与你交往,这比感情用事的与人对骂要好得多。
5、对小事不要斤斤计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生活中,凡是在情绪上容易大起大落,或者容易陷入不良情绪的人,几乎都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作,然后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不理智事件。所以,我们要是不想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这般脆弱的话,就不要对小事斤斤计较了。
例如,你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事业上去,集中到对于人生、对于生活更有意义的探索方面去。这样,自然而然地,你就不会再为那些小事而感情用事,劳神费心了。
6、发生冲突,及时反思
脾气坏的人,常常使他人感到尴尬难堪,只图自己一时痛快,却不想最终因得罪人太多而自食其果。所以,我们不能让坏脾气左右我们,不能让坏脾气把我们提出人际交往圈。那么,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发生冲突,要及时反思。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不知道为什么,很感情用事的跟一个朋友吵了起来,这致使他不再想理你,甚至你不想再看到你。这时,你不要再赌气了,而是应该及时反思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最近脾气太臭了,真的是自己伤害到了他?如果是,那么就要放下架子跟他道歉,这样才能挽回你们之间的友谊。
不仅是对朋友,对任何人都应该这样。发生冲突了,反思一下,找找原因,这能帮助你改掉坏脾气,从而说服自己做事要理智,对你今后赢得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02.制止情绪化,为人处世第一步
小时候,我们总是嘟着嘴对小伙伴说一些幼稚的话:“你不给我那个玩具,我不想跟你玩了”“你跟小明手拉手跑了,我不喜欢你了……”这些语言,都是小孩子的人际交往表现,它们看起来非常情绪化——你对我好,那我们就是朋友,否则我转头就走……
可是,如果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依旧如此处理人际关系时,那我们就是那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了。情绪化的人总是给人感情用事的感觉,一开始,别人可能会说你这人没什么心眼,生气就闹,高兴就大笑,但是时间一长,别人就会被你的情绪化弄得很烦很累,不愿意再和你进行交流。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人家跟你开个玩笑,结果你无比生气,当众去数落他,冲他发火。结果,以后恐怕就没人愿意跟你开玩笑了,甚至都懒得理你。
曹可可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青春活力,爱玩爱闹,但就是不怎么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就这后面的一个缺点,把她所有的优点都给掩盖了。
有一次,同事张姐过生日,大家就想给她办一个生日party。这样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聚在一起,吃吃饭,唱唱歌,热热闹闹的。可是,听了这个提议,曹可可却撅着嘴说:“她生日怎么不自己回家过?偏偏让我们陪着,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这话刚好被身边的同时小刘听见了,小刘是个心理藏不住话的人,他又跟张姐说了。张姐自然很生气,不过想想曹可可就是那么个性子,也就不跟她计较了。
到了生日那天,大家都早早的来了,就曹可可拖拉到最后才到,还拉着一张脸,老大的不高兴。这时,张姐就想起了之前小刘告诉她的话,于是就对曹可可说:“可可啊,家里是不是有事呀?还是跟男朋友吵架了?要不你去忙别的事情吧,我们也就是玩玩,大家高兴一下,过个生日也没什么好庆祝的……”
没等张姐说完,曹可可就急忙说道:“张姐,你怎么不早说啊?我就不喜欢参加什么生日,你早说我就不来了,还得挑礼物,还得花时间打扮自己。给你的礼物,我走了啊!”说完,她也不等张姐去接礼物,就径直放到面前的桌子上,转头走人了。
曹可可的这种行为,看得一屋子的人直发愣,张姐更是气得脸色都变了。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和曹可可做朋友了。大家伙聚在一起聊天,她只要一去,他们立刻散开了。而且,大家出去玩再也不喊她一起了,就连平时的工作也都不和她配合了。
曹可可发现了大家对她的疏远,可是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也不知道该怎么补救。结果没过多久,她就辞职了。
一个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早晚会被集体所淘汰。当然,会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是说要多么圆滑,而是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交流。可是,曹可可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都不会处理,竟然在人家的生日party上出语伤人、扬长而去,这样的行为其他人怎能容纳得?即使她平时再率真、再天真可爱,人家也对她爱不起来了。
这就告诉我们:情绪化行为会成为个人心理发展的障碍,使人变得缺乏理智、不成熟,甚至感情用事地做出一些不堪设想的事情。对于群体来说,过多的情绪化行为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睦。对于社会来说,当人的情绪化行为成为一种倾向时,就比较难于为社会所控制,进而给社会造成损失。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生存的大事。
其实,人际关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复杂那么难以应付,只要你做到正常做到尽心就可以了。人际关系的处理很简单,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人际交往需要注意细节、注意情绪,注意别让自己感情用事。下面这些,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1、把人际交往当作日常必修课
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摆正对人际关系的态度,不要总是把处理人际管理理解成“吃吃喝喝、圆滑老练”等,而是把人际关系当作你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来看待。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处理人际关系当作你日常的必修课,时刻谨记不要情绪化,不要感情用事。
例如,你每天要提醒自己:“今天要跟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微笑”、“是时候去拜访一下老客户了,希望能够继续合作”,“好长时间没见那几个好朋友了,约出来聚聚……”这样,你就不会感情用事的让自己跟周围人的脱节,就生活在一个愉快和谐的大家庭里了。
2、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就是注意人际交往中的细节。细节是一个微妙的东西,爱情中的注意细节会让你在一瞬间爱上一个人,工作中的细节会让你在短时间赢得同事的好感和上司的青睐。所以,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让情绪化来捣乱,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3、发生分歧,学会深呼吸
与他人发生分歧,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当你和身边的人发生分歧时,不要急着争辩和发怒,要学会深呼吸,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例如,小刚和小强闹矛盾的,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突然小强不说话了,还闭上了眼睛,双手同时一上一下的伴随着呼吸游动,好似武侠剧里的武林高手,正在运气提气。没过一会儿,小强似乎平静了许多,睁开双眼对小刚说:“好了,我不生气了我们争辩归争辩,不能伤和气不是?”
事实证明:发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适时的深呼吸,是有效制止情绪化和感情用事良药。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经常使用。
03.别让个人冲动,造成团队损失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刘邦冲动之下打匈奴,张飞怒杀百姓失下邳……自古以来,因个人冲动给团队造成损失的人可谓不少。冲动的人最容易做错事,还会连累他人、连累团队。
仔细想想,我们身上曾经也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小时候,自己冲动跟人打架,爸爸妈妈为了你去跟对方赔礼道歉,家庭因你蒙受了损失;大学时期的辩论赛,因为你一个人的头脑冲动,害得整个团队陷入语塞的境地;跟朋友合伙做生意,因为你的冲动脾气,你们失去了很多客户,生意也不了了之……
冲动,可谓是感情用事的明显表现之一。一个人做起事情,一旦冲动起来,必然就考虑不到团队的利益和损失,只图自己痛快发泄。这样的人,会像吴三桂一样遭遇事业和人生的滑铁卢!
某大学组织一场篮球赛,对阵双方是中文系的新闻班与文秘班。两个班的实力不相上下,上半场比赛打成了平手。
中场休息的时候,文秘班的队员刘伟用挑衅的眼光看了看新闻班的队员,同时还挥了挥拳头。他的这一举动,让新闻班的队员很恼火,尤其是张恒,要不是队友拉着他就冲上去给刘伟一拳了。
15分钟后,下半场开始了。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两班的队员都非常拼命,比赛相当激烈。期间,刘伟两次从张恒手里抢走了篮球,这让张恒很恼火,尤其是想到对方那个嚣张模样,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于是,他的眼睛一直跟着刘伟,专门跟他抢球。
终于,张恒等到机会了,他赶紧冲上去抢。刘伟左右躲闪,让张恒很是着急,于是抡起拳头打在了他的脸上。刘伟手中的球掉在了地上,张恒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刘伟就把他扑倒在地,乱打起来。裁判的口哨声,在一片混乱中显得很微弱……
最后,系里判了文秘班赢,新闻班的篮球队解散,以后不能再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一场篮球赛。而作为罪魁祸首的张恒,也被学校记了大过。
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这种团队比赛中,冲动的行为更是要不得。作为本班的参赛球员,张恒不知道以大局为重,好好和队友配合,却因为自己的冲动,害球队输了比赛,球队又被学校解散。因为张恒的感情用事,整个团队蒙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常言道:冲动坏事,鲁莽致悔。一个驾驭不了自己情绪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来,还会牵累别人。一个人发泄情绪是小,让大家为你的冲动买单,那就是典型的感情用事、不负责任。
所以,为了不让我们因为冲动做错事,给团队造成损失,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去改进。
1、学会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其实就是“为团队着想”。一个懂得为团队着想的人,自然就不会随意感情用事,任意冲动了。
例如,你在一个公司做销售,你们组的业绩领先于其他组,这引起了其他组的嫉妒,于是老是在背后说你们的坏话。这时,你要学会为你们整个组的形象考虑,不要因为冲动和他们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否则,你就毁了你们团队在公司的形象,中了对方的圈套。你要做的是,和团队的人一起努力,把业绩做得更好,用事实回击他们。
2、出现问题,首先要跟团队沟通
出现问题,一味地感情用事,冲动鲁莽不是解决的办法。“有事大家商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使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也能缓解内心的冲动。
例如,你最近情绪不太好,总是暴躁易怒,不仅经常给大伙惹麻烦,就连平时要好的伙伴也会挨你的骂。这时,你就要跟大家沟通一下,千万不能放任自流。不过沟通也是要讲方法的;首先,你就要先跟自己的团队成员道歉,不能一上来就情绪急躁地说:“我想跟你谈点事情!”其次,要用委婉的语气让他们理解你的处境,从而愿意耐着性子真心的听你倾诉。
这样,让相对了解你的团队中人为你找解决的方法,显然比你感情用事的发火有效。而且,还能避免你的冲动伤害团队的利益。
3、私人问题,私下解决
私人问题,私下解决。也就是说,不能让整个团队为了你一个人的私人恩怨,而去和别人“火拼”。所以,你跟他人发生矛盾了,就找个机会私下解决这件事,讲和也好,定个规矩较量也好,但是不能以团队的名义做出冲动的事情来。
人生很多事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冲动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平时或者事后告诉自己:个人的冲动闯下的祸,是要个人去买单的,让团队蒙受损失是不对的。凡事从大局出发,用理智约束自己,别让感情用事使自己犯下大错,悔恨终生。
04.管不住拳头,就会成为“刺猬”
“上帝要想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这是西方一句经典的谚语。
现实中,一个人倘若管不好自己的拳头,势必也要变得疯狂,势必得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想想看,一个总是暴怒之人,一个总是要用拳头说话的人,怎么会受人欢迎?恐怕,所有人还会把他当成一个“恶魔”!
孟耀华与魏巍是一对要好的朋友。2006年的一天,他们两人和几个朋友一起打牌,孟耀华说魏巍打牌太臭,引起魏巍的不满并发生争执。
朋友见状,立刻将两人拽开了。谁知到,孟耀华非常不服气,大喊道:“不用你们管!都走开!”
魏巍原本也不想再说什么了,但见孟耀华这样,又来了火气。他嘟囔了一句:“这人怎么跟疯了一样?”
孟耀华顿时怒火中烧,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子,将魏巍刺倒在地。虽然魏巍经抢救最终脱险,但也花去医疗费1万余元。而孟耀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09年,孟耀华期满释放。他带着愧疚心去找魏巍,谁知魏巍早已离开了这个城市;去找其他朋友,他们也都对自己避之不及。
一个朋友说:“你这么冲动的人,谁知道哪天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我们还是不要再联系的好!”
听到朋友这样说,孟耀华真的是无尽悔恨,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感情用事,让自己再没有任何朋友!
每个人都有冲动的时候,但如何解决这份冲动,却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合理控制冲动,就会避免伤害友情;不善克制自己的脾气而大打出手,就会酿成大错。
两种不一样的结局,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孟耀华显然属于后者,他因为自己的暴力,丧失了原本属于他的朋友圈。即便他如何悔恨,却也已是悔之晚矣。
哲人学家康德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确实,总是感情用事、管不住自己拳头的人,经常会感到身不由己,易走上极端的道路。可是,他们并不会感到所谓的快感和发泄。因为等自己的情绪平复之后,他们就会发现:所有的人都离自己远去,曾经的好哥们儿总是在躲着自己。这个时候,自己已成为了不合群的刺猬,再没有任何立足之地!
钱刚是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他的脾气非常不好,工作中稍微碰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甚至与人大打出手。
上个礼拜,他又因为一点小事和同事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无奈之下,老板只能将他开除了。为此,钱刚的几个好朋友没少劝他,希望注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打人。
他也知道自己老是这样不好,一肚子都是悔恨,表示要痛改前非。可是,下次遇到问题时,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拳头。这时候,朋友再去劝他,他也听不下去了,甚至还粗暴的对朋友吼道:“滚!”
这样一来,谁还敢去管他,朋友们慢慢也疏远他了,让他自生自灭。这不,前不久他又因为喝酒与人发生冲突,被派出所送去劳教了。
其实,很多人也都和小刚一样,知道管不住自己的拳头的后果,却无法控制想挥拳头的冲动。他们就如同一只完全不受理智控制的动物,做起事来是什么后果都不顾忌的。尤其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喜欢意气用事,结果酿出大错。
出了事之后,他们也在问自己:“我知道不该如此感情用事!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我究竟该如何办呢?”
下面这几条做法就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1、端正态度
有时候,我们管不住自己的拳头,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内心。对于自己的脾气暴躁且又具有暴力倾向,你是否真心认为自己应该痛改前非?如果你的内心认识不到这种感情用事的危害性,那么你的行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这样一来,你的亲人、朋友见你执迷不悟,会伤心失望;你的同事和上司见你不思悔改,也会对你失去信任,不再重用你。这样一个你,会因暴力行径而伤人害己,甚至酿下不可收拾的大祸。
所以,你要想不让自己被不安分的拳头毁灭,不想成为不合群的刺猬,那就好好端正自己的态度吧。例如,你可以参考着别人的行为,看看自己那样冲动的做事到底对不对,不对的话就要马上改正。
2、语言暗示
管不住自己的拳头,就是头脑中缺乏冷静。一个人要想遇事保持冷静,就要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语言暗示。语言暗示,就像你在发火时,家人和朋友对你的劝慰和安抚,能让你很快放松精神,恢复理智。
例如,当你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时,赶紧对自己进行语言暗示,默念:“不要发火,冷静、冷静”,这样就会收到一定效果,不至于感情用事,再出拳头。
3、行为约束
行为约束,和语言暗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帮助自己冷静情绪,避免随意挥拳的好方法。当你觉得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赶紧深呼吸,转过身不再和对方纠缠,并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冲突现场,不要管后面的人说些什么,只要走自己的就行了。
你可以任意走,去公园散心也好,去压马路也好,或者去别的办公室也行,总之,就是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要离开让你冲动的人和事。这种行为看似逃避,其实是一种自我控制。毕竟,谁都不想做一只只会伤人,很不合群刺猬。因为挥舞拳头,伤人伤己的滋味并不好受。
05.永远不要给朋友施加压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朋友的要求很过分。他们要求:“朋友去哪里玩,都得叫上我,不叫上我就是不够义气;朋友要凡事想着我,要为我考虑;朋友要对我有耐心,我发脾气了要让着我、哄着我;朋友要懂得谦让,不能跟我抢,不管是工作还是恋人;朋友要懂得付出,在我需要他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跑过来安慰我、帮我……”
看起来,他们的朋友是一位“天使”或者“超人”。不然,怎么会具备这么“特异功能”?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朋友,也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即使你们的个人的关系再好再亲密,你也要理解他的处境和能力,不要对朋友要求过多,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产生窒息般的压力。
“君子之交淡若水”,一直都是很多人对人际交往的一个态度,也是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因为在“淡若水”的状态下,彼此会感觉很轻松,很舒适,不会有被强迫做不喜欢做的事的感觉。“掏心掏肺”的朋友关系,并不是界定“好朋友”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友情的最高境界。
小蕊和小婷已经做了两年的同学了,两人上课一起,吃饭一起,亲密的好像一个人似的。可是到高三时,两人的亲密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天下午放学之后,小蕊在小婷的教室外面等她一起去吃饭,但是等了很久小婷还不出来,她趴到窗户上一看,才知道小婷正在给她的同桌讲题。于是,小蕊就耐着性子又等了一会儿。
看小婷终于从教室出来了,小蕊就气鼓鼓地说:“怎么这么慢啊?我都等了你半个小时了,下次讲题等吃完饭行吗?”
小婷讲题已口干舌燥,头也晕晕的,听见小蕊的抱怨,就小声地说:“哦,知道了。如果下次你看到我在教室里忙着,你就先走吧,不要等我了。”
一听小婷这样说,小蕊就生气了:“你什么意思啊?我等这么久是我活该,我还耽误你学习了是吧?那好,以后我们不要一起吃饭了!”说完,小蕊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小婷一个人在那里默默的流泪。
其实,小婷也是怕小蕊等久了饿着肚子,再说现在高三了学习很紧张,有时候难免会为了老师留下的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而多在教室待一会儿。可是,她们俩这样你等我吃饭,我等你上课的,确实没有了各自的空间。这让原本就很压抑的高三生活,变得更加烦躁了。这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疏远了,不管小婷如何努力,小蕊都不再理她了。
可以看出,小蕊的确是太喜欢感情用事的人。毕竟朋友小婷道歉了,也说明了原因,为了不影响彼此的学习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她依然不依不饶,觉得小婷不应该在放学之后“瞎用功”,应该因朋友为重。
但事实上,小婷只是怕饿着她,怕她为了等自己而耽误做别的事。但是小婷觉得,两个亲密的朋友就应该待在一起,形影不离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两个人再亲密,也要有个度,你不能把朋友绑在自己身上,应该给彼此留有空间,这样才不耽误做别的事情。而且,太亲密的关系,很容易让别人有压力,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由。
因而,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让你给的友情,成为彼此的负累。感情用事将朋友拴死,那是一种感情用事的占有,也不利于你跟其他人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
所以,在与朋友相处时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1、尊重朋友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想法,当别人做出的事情和选择跟你的不一样的时候,你要学会尊重他们,尤其是对自己的朋友。
例如,朋友买了一件衣服,你觉得颜色太亮了,看起来很俗。你不要脱口而出说:“太扎眼了,扔了,俗!”而是应该委婉地说:“颜色是有些夸张,你真的喜欢吗?真想挑战一下也没关系,但我建议还是不要经常穿为妙。”
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朋友自然是愿意接受的。相反,倘若你意气用事地说:“真难看!你传上去会更丑的!”这必然会导致你和朋友之间出现摩擦。
2、朋友不必天天联系,但有困难时要给对方理解和支持
朋友之间,最能展现亲密度的,不是你过分要求和分秒不离的和他待在一起,而是遇到事情后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可是感情用事的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对朋友要求的太多,不管朋友忙还是闲,自己不高兴了就想一个电话把他叫过来。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这个时候朋友正在工作,正在挨老板骂,或者在谈一个大客户呢?
所以,我们要收敛一下自己的小脾气,不要感情用事抱怨对方的一切。试着多去理解一下朋友的处境,以及没有时间陪你无奈,支持他的工作、事业及爱情,这比请他吃十次饭都让他欣慰。
3、从心理上,关心自己的朋友
如果,你不想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度,从而导致成为朋友负担,那就从心理上关心你的朋友吧。一旦,你学会从心理上关心一个人,你就不会感情用事地保持与他的那些过分“亲密”的关系,而是用适度的距离来让朋友减轻压力了。
具体方法就是,隔一段时间就和朋友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喝喝茶,谈谈心。另外,在网上诉说心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朋友之间有时候不见面比见面说的话还要多。
06.没必要为了“非议”生气
现在,有一句话在网络非常流行:躺着也会中枪。没错,有时候你不去找麻烦,麻烦倒是会来找你。比如,无端的就有人在背后造你的谣,用恶语中伤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别人就会觉得你在“作秀”,在谋名谋利;哪怕是你穿着时尚一点,有人还会觉得你行为不端。类似的非议很多很多,有时候多的让人喘不过来气。
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有顺风就必然有逆风,有辉煌就必然会有黯淡。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他在顺境时有多风光,而是在遭遇困境或者他人的恶语中伤时,能不能用博大的胸怀坦然接受,甚至化解。
相反,如果面对周围人的恶语中伤,你沉不住气,总是感情用事地与他们理论,那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问心无愧,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跟别人一般见识。这就像面对别人泼来的污水,你镇定地拿东西一挡,那污水自然就反溅到别人身上了。但倘若泼回去,那样反而会使自己身上的污水越来越多。
有一位名导演,近年来热衷于执导舞台剧。有一回,一个很刁钻的记者竟在记者会上问他:“你这样热衷执导舞台剧,是不是你拍的电影不卖钱,没能力拍大片就只好搞小型的了?”从这位记者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他对舞台剧的贬低之意。
这位导演听后,立刻气得满脸通红,然后大吼着对记者说:“你是个什么东西?说话长脑子没有?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你是哪家报社的?”说完,他就拂袖而去了。
其实,这个记者只是想向名导演示威一下,表示自己格调高、水平高,强点新闻亮点。哪想到,在公众场合,这位导演这么没有风度,这使得观众也对这位名导演的印象大打折扣,就连一些投资方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反感。
事实上,这位导演完全不必理会记者的无聊刁难,沉默或许是最好的回击方式。但是,他如此对待问题,即使不是他的错,观众看过他过激的表现之后也会猜测:“这位导演是不是被人说到要害了,所以要急于解释或者掩饰什么呢?”
很明显,这位导演是一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是恶意攻击、空穴来风的污蔑,我气死正合他意,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
但事实上,喜欢无中生有的人,现实中太多太多,无论身在职场,还是身在校园。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当你遭到诋毁时,通常意味着你已经获得成功,并且深受他人的注意。也正是因为你极具重要性,别人才会去关注你、议论你,甚至污蔑你的。
对于这些污蔑,我们可以不必理会,一笑了之,交给时间去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有的人恶语并不是故意的,事后他们会有悔改之心。这个时候,如果你采取包容的态度,那么就会让彼此化解恩怨,融洽相处。因此,我们要想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就要正确地对待周围的非议,不要去感情用事的理论或者报复别人,只要交给时间证明。
1、正视非议,学会自我安慰
正视非议,就是看淡这件事,知道人生遇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然后泰然处之。同时,你可以采取自我安慰的方法,帮自己排解压力和烦躁。例如,你可以对自己说:“无所谓,反正死狗是没人踢的!他们招惹我,说明我还活得好好的,潇洒得很。”你还可以对自己说:“他们是故意攻击我的,只是为了贬低我而已。”他们为什么要贬低你呢?当然是你比他们更有能力、更强了。
这样的自我安慰一番,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好多了,也就不会再因为感情用事而把人际关系弄得一团糟了。
2、学会“一笑而过”
在我们周围,总有几个对你感觉“不爽”的人。是啊,你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看着你就高兴呢?别人不喜欢你,诽谤你,那是别人的爱好,与无关,那是他的幼稚游戏,你没有必要和义务陪着玩。
那样劳神伤身的事,还是留给无聊的人做吧,你要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一笑而过”的好脾气,然后去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
3、解释不清的事情,就保持沉默
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样的情形,才适合“无声”呢?跟别人解释不清的时候。当面对周围的非议,你不想坐以待毙,不想让自己的人缘变臭,就试图跟周围的人解释了。可是,面对你的解释,他们只会表现出不屑,或者是无理取闹的话,那你就闭上嘴巴,保持沉默吧。免得你一激动,再做出感情用事的事情,碰一鼻子灰。
4、向名人学习“坦荡”
有时在面对非议时,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么就选择向一些名人学习吧。
例如,你先找找和你有类似处境的名人:林语堂。他和鲁迅的政治立场不同,总是被一些与他持不同观念的人议论着,批评着,而批评他最凶的人正是鲁迅本人。面对批评,林语堂是这么说的:“我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这真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坦荡的胸怀,林语堂不愧是一代幽默大师。
另外,还有一个最贴近应付“非议”的名人例子:居里去世后,有人在背后议论居里夫人,还给她制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对此,居里夫人很镇静,不予反击,只是埋头科学研究。后来,那些诽谤她的人,感到羞愧,竟然主动去向居里夫人道歉了。
居里夫人的做法,也是一种“坦荡”的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非议,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学习的。
5、用宽恕的心对别人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要有一个好人缘。别人对你好,你要记着。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你也不要去抱怨,去与他硬碰硬。保留一份宽恕之心,才能消除隔阂。对待周围的非议,就应该有一个宽恕的心,对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放他一马,他必然记得,时间一久,你们之间就有化敌为友的可能。这比起,拟于别人明争暗斗的感情用事更能解决问题。
07.仇人相见,冷静方能息干戈
有人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为什么眼红?是因为内心的怒气,以及内心无法平息的情绪。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唇枪舌剑,或是拳脚相加。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那意味着脾气暴躁,感情用事,不会冷静的处理问题。
事实上,不懂得控制自己脾气的人更容易吃亏,会把周围的人都得罪一遍,然后再因为脾气暴躁,感情用事的将仇恨激化到无法调和的高度。
陈风和丁志凯可以说是一对不折不扣的仇敌。二人同时进公司,陈风因为善于溜须拍马,谄媚迎奉上司而得到赏识。更重要的就是:他是踩着丁志凯的肩膀爬上去的。
初进公司,两人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不论上司交给他们什么样的工作,他们都能齐心合力的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丁志凯这个人有一点毛病,就是做事不知道冷静,脾气暴躁。陈风深知他的这一毛病,还假意向他提出来,希望帮助他改正。可是暗地里,他又跑到上司那里说他的坏话。
有一次,两人一起做的那个工作除了一点问题,使得上司大发雷霆。陈风觉得机会来了,因为二人能力一直不相上下,而晋升的名额只有一个,唯一能让自己获胜的办法就是污蔑丁志凯。于是,他偷偷跑到上司的办公室,把工作出错的原因都归咎到丁志凯脾气暴躁,遇事不冷静方面。老板听后,就把丁志凯叫来训了一顿。
之后,陈风经常跑到上司办公室去说丁志凯的坏话。有一回,他的坏话,刚好被从办公室经过的丁志凯听见。这下可把丁志凯气坏了:“好啊,自己一直把你当做好朋友,你却在背后给我下刀子!”
一气之下,丁志凯也顾不上敲门了,冲进办公室就把陈风打了一顿。结果,把上司的办公室弄得一片狼藉。虽然,事后上司只是扣了丁志凯半个月的工资,并没有开除他。但是,从此之后,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陈风和丁志凯就成了一对仇人,他们不再合作做任何事情。甚至,在去饮水机接水时,面对陈风讨好的笑,丁志凯也会恶狠狠地瞪他一眼。同事们看见了,也都私下里觉得丁志凯没气量,抓住人的错不放。
终于,脾气急躁的丁志凯因为与陈风又一次发生小摩擦,而把陈风打得住了院。结果,他不仅丢了工作,还惹上了官司。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知道二人结仇的原因怪陈风的“小人行为”。很显然,第一次打架之后,不管是出于内疚,还是处于怕影响正常工作,陈风的确有所收敛,还主动向丁志凯示好。但是,很显然丁志凯不买他的账,“恶狠狠地瞪他一眼”。这就意味着,丁志凯不会再冷静处理二人的关系了,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丁志凯完全可以不去理会陈风,即使不会原谅他,也没有必要把关系搞得那么僵,不理他就行了。毕竟,两个人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他能理智地看清事实,保持冷静,用实力证明自己,而不是感情用事的再与陈风发生摩擦,那么怎会有最后的结局?
可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和丁志凯一样,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把人际关系处得一团糟。面对仇人,他们不懂得冷静,脑子一热就会做出感情用事的事情来,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结果到头来,最后悔的还是自己。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到冷静,化解仇恨呢?有以下方法作为参考:
1、用感激的心态面对仇人
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在面对仇人时能够保持一份冷静,用一种超脱的心境去接受、去原谅。用感激的心态面对生活,会让我们摒弃感情用事的坏毛病,会让我克服焦躁脾气,从而变得更加乐观,快乐。
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仇人时,自然就会冷静处之,泰然自若了。例如,你在面对仇人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然后用“记恨别人也会伤害自己的”言语来帮助自己调整心态。这样时间久了,自己也就会变得理智得多。
2、先稳定双方的情绪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总是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两个仇人不期而遇,双方看起来都很激动,周围充斥着火药味,谁一不小心动一下,就会瞬间将炸药引爆,将双方炸得片甲不留。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两败俱伤的,肯定还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其实,要不想事态扩大,双方完全可以达成协议,稳定一下情绪。
例如,作为想要化解仇恨的一方,你可以跟对方说:“请给我一分钟的考虑时间,我要想想怎么跟你说什么话合适。”在这十分钟之内,相信你们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下来了。虽然,双方不至于马上跑过来握手言和,但也绝不会在感情用事的衍生出暴力事件了。
久而久之,经常用稳定情绪这一招应对仇人的话,你们想要发生冲突都没有条件了,之后在好好沟通一下,仇恨自己也就化解了。
3、放慢说话的语速
如果,两个仇敌相见,真的发展到了唇舌之战。那么,想要化解矛盾,你就采取一个小方法:放慢说话的语速。例如你看见对方很激动,说话越来越狠毒,这时候你就应该放慢自己说话的语速。因为人的语速,是由情绪控制的,你放慢了自己的语速,情绪自然也会平复下来。
另外,你也可以让对方放慢语速,你认真地告诉他:“请你说话慢一点,我有些听不清。”为了让自己的“恶毒语言”都进入到你的耳朵里,他会照做的。他只要一慢下来,那么很快也能变得冷静起来了。这样,你们和平交谈,化解仇恨就有一线生机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