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前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几句闲话,引出一桩大事:八十天环游地球。

    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下午,菲利斯·福格先生和几位绅士正在伦敦改良俱乐部里打惠斯特牌。谈话中不免也提到当时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英格兰银行被窃案。有人认为,窃贼早晚会落入法网;也有人认为,地球这么大,窃贼总能找到个安身立命之处……于是就引起关于地球大小的争论,进而又引起环游地球需要多少天的争论。斯图尔特先生说需要三个月。这时,金口难开的菲利斯·福格先生说话了:“只需要八十天。”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其他四个人都认为实际上做不到,最终竟打起赌来!赌注为两万英镑。百余年前,两万英镑是个大数目!

    说干就干,福格先生立即带着当天雇来的仆人、外号“让万能”的法国小伙子于晚八时四十五分乘火车出发,登上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旅程。主仆二人,下了火车上轮船,下了轮船上火车,风尘仆仆,一路走去,惟恐延误。始料所不及的是,一到苏伊士,就遇到了障碍——便衣警察菲克斯。原来,为捉拿英格兰银行的窃贼归案,苏格兰场向世界各主要港口派出了大批便衣警察,而那个被派往苏伊士的菲克斯,根据通报的窃贼体貌特征,认定菲利斯·福格就是案犯!他立即向伦敦申请逮捕证,准备缉拿。

    如此一来,一方面是下了大注跟人打赌的福格悬重赏提高船速,一方面是等着逮捕证的菲克斯千方百计要把他拖住,两下里较劲,为故事平添了几分紧张。在苏伊士未能把福格拖住,菲克斯就下决心跟踪,跟到孟买,跟到加尔各答,跟到香港;他虽然搞了些小动作,让福格在加尔各答吃了一场官司,在香港误了轮船,却没能阻止福格最终回到英国;直到利物浦,他才得以将福格逮捕,几乎使福格环游地球的计划功亏一篑。

    在菲克斯设置的人为障碍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造成福格旅程延误。孟买到加尔各答的火车有五十英里的路尚未修完,他们不得不出天价买下一头大象代步;途中遇到寡妇殉葬,于是又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善事,救下了一个叫阿乌达的女人(后来成了福格太太);乘火车穿越美国大陆时,中途遭遇印第安人打劫,救了全车人身家性命的让万能却做了俘虏,福格先生宁肯打赌失败,也要把仆人救回,结果错过了火车;后来他们是乘带帆的雪橇(真正的“旱船”!)赶到纽约的,但还是错过了轮船。横跨大西洋的行程不但险象环生,最后还没了燃料,只好拆了船,把船上的可燃之物都拿来当燃料烧了。

    环游地球途中虽然也有一些惊险故事,但最让人感到紧张的还是时间。福格一行应该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回到伦敦改良俱乐部。在时间上,作者把故事安排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而细究起来,又合情合理,不像眼下许多电视剧那样不管不顾,“出人意表”,却不能自圆其说。比如,福格认为自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自认倒霉,一整天待在家里,闭门不出,闹得让万能和阿乌达夫人也都惶惶不可终日。但是,阿乌达夫人以身相许,又使事情出现了转机——被打发去找神父谈婚礼事宜的让万能突然发现,他们不是迟到了五分钟,而是早到了二十四小时,但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离真正的最后时限却只剩下了十分钟!菲利斯·福格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大客厅门口出现的时候,和他打赌的四个对手正在“读秒”,距离最后时限只有三秒!在三秒钟里决定两万英镑的输赢,不可谓不惊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闻名遐迩的小说,在《巴黎时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轰动。纽约和伦敦的记者竟然每天都要用电报通告虚构的菲利斯·福格先生所在的位置!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公司也纷纷向儒勒·凡尔纳提出建议,说如果安排福格先生乘坐他们公司的轮船回英国,可以送给作者一大笔钱!

    一个世纪以前,《八十天环游地球》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成了几代人的读物。另外,这部小说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一九五六年所拍的一部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有人称他为“奇异幻想的巨匠”,说他是“最惊人的科学预言家,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以后的科学成就”。儒勒·凡尔纳自己也说过,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日后必定会出现。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比较重要的,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等。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有科学依据,对人有启迪作用。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就说过:“儒勒·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西蒙·莱克于一八九二年读了《海底两万里》,即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设计,准备建造潜艇。莱克造的潜艇“阿格努特”号,一八九六年下水,一八九八年试航成功,引起轰动,连儒勒·凡尔纳都给他打去了电报:“我写《海底两万里》纯粹基于想象,但我深信我所写的东西将成为历史——最近你们在巴尔的摩所做的一千海里的航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儒勒·凡尔纳也预见过太空旅行,写过一只小狗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的情景……此外,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译者

    二〇〇五年七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