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吉祥通书-用药的吉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禁忌

    婴幼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可分轻、重两型。轻者,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到十余次,呈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酸味,有时伴少量黏液,排便前啼哭不安,腹部咕噜咕噜响,排便后多转为安静。大多不发热,无脱水症状。重者,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大便每日十余次到数十次,多伴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对婴幼儿的健康威胁很大,因此积极防治和饮食忌口不可忽视。

    中医认为腹泻的病因,多归于饮食、感受外邪(如寒、热、湿)和脾胃虚弱三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脾为生化之源,主要化精微,长清降浊。脾胃功能健旺,则消化、吸收、传送正常,精微可以化气生血,营养全身,糟粕能正常排泄。但由于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功能较弱,故一旦内伤乳食或感受外邪,均可引起脾功能失调而致腹泻。

    根据临床观察,婴幼儿腹泻直接致病因素多与肠道感染、饮食、气候变化有关,其中又都与饮食有明显关系。如:肠道内感染往往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将细菌、病毒真菌等带入胃肠而致腹泻;饮食不当,喂食过多或过少,不定时,食物成分不适宜,或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都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气候寒冷或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增强,气候太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又因口渴而多喂乳汁、冷饮,增加消化道负担而致腹泻。所以本病的防治首先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和限制,减轻胃肠道负担,健脾消化,即强调饮食的忌口。

    婴幼儿腹泻可分为暑湿泻、伤食泻、虚寒泻等三种。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决定饮食的忌口。暑湿泻一般指肠道内感染和炎热消化液减少,又饮过多的乳汁和饮料而致。多暴注下迫,如筒吊水,倾泻而出,其气臭秽,并见发热、口渴等。此时饮食应忌乳食(如牛奶、奶制品)、冷饮、生冷果瓜、瓜子、果仁、巧克力、油腻之品(如肉类、油煎食物等),其中特别要严忌不易消化和不洁食物,否则会明显加重病情。即使蔬菜也应忌粗纤维和炒菜,应以菜汁为主。伤食泻,一般指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多食入不易消化之品所致。临床多见脘腹胀痛,能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如蛋花,或如豆渣,气味酸臭,也可伴暖气,泛恶酸腐之味,舌苔白厚腻。此时一般要禁忌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如油煎食品、油腻刺激之食物,凡荤腥之品均属忌食之列。临床可采用半流质为主喂食,如粥汤、葡萄糖水;也可加入少许消化药,如伤食于油腻的肉类,可用鸡内金焙干研粉口服。一般2~3天可愈。但必须忌食上述食物,尤其是坚硬不洁的饮食,10周以上,然后逐渐进食白粥(稀饭)、面条、菜汁等。虚寒泻,多因患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感受风寒或喜食冷食所致。多见大便溏薄,食后即泻,便色白而不臭,并见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等。此虚寒泻患者,必须严格掌握食物的禁忌,首先禁忌冷食(包括冷饮),不易消化的食品,如粗硬香脆的食物和油腻厚味之品(像煎炒的花生米、香榧子、蚕豆、熏鱼、虾等),同时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海腥,因为该类水产多为性寒。即使平时腹泻停止,也要注意上述食物的忌口,以免损伤脾胃,导致腹泻反复或加重。

    总之,婴幼儿腹泻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也更需要注意食物的忌口,否则容易导致长期腹泻,急则可致阴阳两竭,酿成慢性,甚则引起死亡;缓则可引起疳积、五迟、五软等缠绵难愈疾病。千万不要因为小儿腹泻后,给予大量的“营养品”,而忽视食物忌口。

    婴幼儿患湿疹的饮食禁忌

    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奶癣”,又名“胎症疮”,是一种以皮肤发生丘疹瘙痒,破后糜烂,滋水淋漓为特征的有遗传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2岁以内婴儿期。常见于红臀和继发感染、迁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年长后常易患支气管哮喘、食物或药物过敏反应等疾病。

    婴儿湿疹的发病原理主要在怀孕期,孕妇过食五辛炙热助火之品,使热遗于胎儿,出生后复感风湿,湿毒浸淫;或因婴儿喂养不当,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受风邪,风湿挟热阻于肌肤。致使营卫失和,血行不畅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

    (1)有遗传倾向的过敏素质。

    (2)消化不良或喂养不当较易发病。

    (3)其他变态反应的抗原。

    如花粉、羽毛、化学性挥发物质等吸入物,以及肥皂、寒冷、搔抓等刺激,都可引起发病。

    由于本病常由消化道摄入蛋白质,发生变态反应的抗原进入体内产生反应素,结合于真皮层的血管壁及其附近,若再遇变态反应的抗原,即出现皮疹。所以婴儿湿疹患者首先应注意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喂养哺乳应有节制,如对牛奶过敏者,应忌服牛奶,可将人乳、羊乳、豆浆,或牛奶多煮几次,使其乳蛋白变性。如对鸡蛋过敏者,可只给蛋黄,忌服蛋白。哺乳母亲亦忌过多摄入含蛋白多的食物。

    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病原因是感受风、湿、热阻于肌肤而成。但急性者以湿热为主;慢性者往往伴有血虚,乃病久耗血所致。又有湿性型、干性型、脂溢型的不同症状表现。所以婴儿湿疹者除上述高蛋白饮食外,还应按急性、慢性和不同型症状表现,采取各种不同的食物禁忌。

    急性湿疹多泛发全身或多处发疹,临床表现为湿性型和脂溢型,由胆、脾湿热所致,即“温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所以此期患儿应严忌油腻辛热的食物。如鱼、肉、奶糖、葱、蒜、鸡蛋、虾、蟹等,尤其肉类中的羊肉、牛肉和鱼类的海鲜;同时也要求乳母忌食上述食物,并忌烟、酒、酸性、刺激性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使温热更炽,引起湿疹的弥散,分泌物增加,病情加重不易治愈,从而导致为慢性湿疹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再则海鲜类食物为极致敏物质,不注意忌食,则会加重其变态反应使疾病严重。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期转变而来。湿疹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临床多表现为干性型、干湿混合型。由风湿邪气客于腠理,风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即“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该期患儿,多见病久耗血,血虚之症。对患儿要严格忌食五辛和厚腻之食物,如烟、酒、葱、韭、蒜、姜等辛香发散之品,尤其是血虚明显的患儿更应注意忌口。同时还应忌过食肉类、海鲜类食物和芫荽、油煎炸的食物。辛热香燥之物最易耗血动血;伤阴助火,使阴血更不足,肤腠更虚,同时乳母也应忌食上述之物。否则湿疹久久不愈,越发越重或导致急性发作,或引起其他慢性疾病。至于冷食要不要忌口?湿疹婴儿脾胃虚弱,运化失调也是病因之一。多食冷物一则易损脾胃,二则寒湿易停聚,这样容易导致血行不畅,风、寒、温、热之邪容易阻于肌肤而发病。因而湿疹患儿不仅在发病期应该忌冷食,即使病情稳定时也应忌冷食,否则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

    总之,婴幼儿湿疹注意食物忌口,是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疾病预后好坏的关键所在。

    厌食的小儿要忌口

    厌食是较长期的食欲不振或食欲消失。常见于l~6岁的小儿,城市比农村为多。初起时一般不影响精神或营养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见患儿面色苍白,身体消瘦,口渴,大便干硬,甚至便秘等症状。一般认为:小孩厌食,如果能吃食物的话,就不必忌口,多多益善。岂知小儿厌食的原因很多,一般要求饮食忌日对厌食者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为什么要忌口呢?首先要从厌食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1)疾病的影响,如肝炎、慢性肠炎或长期便秘等,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低下,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酶的活力减低而致食欲不振;(2)药物的影响,如磺胺类。红霉素等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影响食欲;(3)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气温过高、湿度过盛、小儿情绪变化等,都可影响神经调节及消化酶的活力,出现食欲减退;(4)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过量的高蛋白、高糖的饮食;饭前吃糖果及零食、吃饭不定时等影响了食欲。中医认为寒温失调,饮食不节,津液不足,脾胃虚弱可导致脾胃的受讷和运化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厌食症。厌食的忌口除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食物忌口外,如慢性肠炎者应忌油腻、海腥、辛辣、油炸及粗糙的食物,还应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即忌食或少食高蛋白、高糖的饮食,喜食零食及吃饭不定时等皆应改正。

    中医认为厌食的忌日分为两类,即寒湿阻滞和津液不足的饮食忌口,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1)寒湿阻滞的厌食伴有青苔白腻。大便烂溏,日行2-3次,平时最应忌油腻、寒性的食物。如肉类、海腥、冷饮和生冷瓜果,以及粗糙油炸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最易生湿酿痰,寒冷食物更宜生寒积冷,粗糙油炸食品亦易损伤胃肠道,因而不注意上述的食物忌日,不仅加重厌食症,而且也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2)津液不足的厌食常伴有口干喜饮,舌质偏红,少苦或薄白苔,出汗多,大便干硬难行等症。此时的食物应忌辛辣油炸的热性食物,同时亦应忌食高蛋白、高糖的饮食,如:油煎鱼、炸猪排、辣椒、葱姜、茴香等芳香燥热之品。因为该类食物均属燥热之性,最易化热伤阴,内耗阴血。津液更伤,而致口渴饮水更甚,加重厌食症。

    总之,治疗小儿厌食症,首先要注意饮食忌日,注意纠正喂养方法,喂养必须定时定量,蛋白质、糖和脂肪不宜过多摄入,一定要纠正偏食、零食的习惯,平时注意适当食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麻疹患儿的饮食禁忌

    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所致,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始以发热、目赤红肿、眼泪汪汪等其他症状,继则出红色疹点为其主要特征。本病常发于半岁至5岁的小儿,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尤以春季为多。

    麻疹的发病原理,中医认为主要是小儿脾胃不足,肺气娇嫩,时邪(麻疹病毒)入侵肺胃所致。所以麻疹初起可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同时小儿脾胃最易受邪侵袭,因而常伴有口渴、呕吐、泄泻、纳呆等消化道病症。

    麻疹患儿应重视食物的忌口,否则不仅会使病症加重,还会损伤肠胃,引起并发症。总的说来,麻疹的病情阳热毒症,此阶段的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富含营养。麻疹的发病,临床上多分为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所以在不同的病期仍要进一步强调某些食物的忌口。

    麻疹热期多见发热、咳嗽、流涕、厌食或腹泻等症状,应该给患儿多饮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切忌食鱼、肉、虾、鸡等油腻荤三腥厚味食物,其中最忌油炸粗糙食品和海腥发物,因该类食物多为厚味,最易生湿化热,使气机阻滞,损伤胃肠,热毒内陷对发热不退、呕吐、腹泻加重。重者则引起高热神昏、抽搐而影响疾病的顺愈;又因本病为热病,还应忌食辛辣香燥食物,以免动火劫津,加重病情。

    出疹期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关系到出疹的顺道和预后。中医认为壮热、口渴、汗出是疹毒外透的佳兆,麻疹发病的一系列征候,都是围绕着出疹,所以治疗麻疹的首务就是使疹毒尽快随着疹子的外透而清除。因此在出疹的前后,麻疹患儿除应忌食热期的食物外,更应忌食冷饮、生冷瓜果或甜梅、酸梅等,以免阻塞歇伏热毒,防止麻疹不透,热毒内陷,疹毒不得宣泄而出现变征(逆征),严重则可危及小儿生命。

    恢复多为疹透,热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此时家长最易忘记食物忌口,认为病情已好,应该给患儿多吃一些,以助恢复。因此要特别注意恢复期的忌日。因为患儿经过发热、出疹期,脾胃功能已明显受到损害,虽然病情好转,纳谷转香,但其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属恢复阶段,此时不重视忌口,往往会引起食复即发热又起,或出现腹泻、呕吐、胃脘及腹痛而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的并发症。所以,在恢复期,同样要忌食发热期、出疹期该忌的食物。渐渐地增加患儿的饮食量,直至康复。

    风疹患儿忌服油炸之物

    风疹俗称“风痧”,古称“瘾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遍身发出颗粒分明、颜色淡红并有瘙痒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儿童,流行于冬春之季。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

    风疹发病前,一般先有轻微发热、喷嚏、流涕、咳嗽、咽痛、饮食减退等症状,通常在1~2天后即身发淡红色小斑丘疹。一般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2天内身热退清,3~4天后疹多能消退而无脱屑。但是由于风疹被视为“皮肤小疾”,多不引起重视,尤其在饮食忌日方面更易忽视,因而导致风疹迁慢不愈,症状加重或疹愈引起胃肠道的并发症。

    风疹患儿多伴食谷减退,因此多喜欢油炸油煎的香脆食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和辨证施识的理论,风疹患儿首先应该忌食油炸和辛辣之物。理由有二:

    (1)风疹属于温病范畴,为风热毒邪所致,治疗应用清凉解表、疏散风热、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饮食也应以清凉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荸荠红萝卜芫荽、甘蔗等,忌食热性动风之食物。其中油炸之物为辛辣炙热之品,易生燥热,而燥热助火,在疾病初期,喜食油炸食品,则使风热更盛,风邪不易外解,热邪不能清利,由热煽动热邪,犹如火上加油,导致病势迅速加重,变为壮热,出现面红、口渴、大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甚者高热、咽痛不思饮食,病情加重。再则人体气阴受损,使正气大虚,不易速愈。

    (2)风疹发热期间,患儿的脾胃功能减退,尤以消化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此时病者不仅要多卧床休息,而且要进食容易消化的食品,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多食油炸之物,不但使风疹迁延不愈,而且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因为油炸食粗糙、较硬,且油腻,最不易消化,而粗糙之品也最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使脾胃功能受损,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疾病的治疗,甚则风疹愈后却留下胃炎、肠炎或食欲减退之疾。

    婴幼儿顿咳的饮食禁忌

    顿咳,现代医学命名为“百日咳”,是因小儿感受时邪疫瘀而产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的一种儿科传染病。顿咳以至咳嗽连声,并伴有吼声回音,咳时面红目赤,每顿咳嗽,连续数次,最后咳出大痰,或吐出乳食为止,严重的还可出现目如拳伤、眼球郁血、鼻衄等主要症状。

    本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所以忌口也应有所不同。

    顿咳初期,多见流涕、喷嚏、咳嗽、轻度发热等外感症状,此时婴幼儿的饮食包括乳母应忌油腻、辛辣、燥热类食物。如婴幼儿本身偏热,邪易从热化,出现咳嗽痰稠、面红唇赤、舌红脉数等实热征,更应忌食辛辣、燥热食品,以免热势更甚;如婴幼儿本身偏寒,邪易从寒化,出现咳嗽痰稀、面白唇淡、舌淡、脉紧等寒征,则应忌食生冷油腻一类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损伤脾胃,使病情加重。

    顿咳中期,多见咳嗽连作,阵发性发作,咳嗽时两手握拳,舌向外伸,面红目赤,涕泪交流,喉中痰鸣如水鸣声,每顿咳嗽稍停,又复如前,反复发作数次,最后咳出稠痰或吐出乳食方止。此时婴幼儿的饮食应忌食油炸食品,各种瓜子、花生等,以免痰液增多,咳嗽加剧,当然同时也应忌辛辣食品,以免热盛化炎,灼伤脉络而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咯血、衄血、眼睛青紫如拳伤等症状。

    顿咳末期,主要表现仍以咳嗽为主,但此时脾肺已虚,故出现咳嗽无力、气祛神疲、食欲不佳等症状,此时更应忌油腻、厚味等不消化食物,忌食生冷瓜果等容易损伤脾胃的食物,多食健脾益肺,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同时还应忌食辛辣助热的食物,以防余热复炽,进一步损伤人体气阴,使脾肺更虚,不易康复。

    小儿不忌口容易造成疳症

    疳症,亦称“疳积”。现代医学称为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疾病。引起小儿疳症的原因很多,有喂养不当,或某些疾病影响等,其中不忌口是造成疳症的重要原因。

    小儿喂养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喂养宜定时,定量和喂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应禁忌喂食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忌口而使小儿乳食无度,或恣啖肥甘生冷,或杂食偏食等,都可使积滞成疳。即中医所称的“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也”。这就是由于不忌日,饮食太过,或偏食杂食,导致脾胃功能障碍、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能满足肌体需要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病征。患疳症的小儿以消瘦、气血虚弱、生长发育迟缓为其主要表现。

    但疳症形成后,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也不管是轻症或重症,饮食调理是治疗本病始终不可忽视的方法。在治疗癌症时,应根据病情轻重,脾胃功能的强弱,小儿对饮食的承受力等情况来调理饮食的喂养,也就是重视饮食的宜忌。婴幼儿应尽量利用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以添加易消化的辅助品。较大的小儿可喂米糊。粥、豆粉等,结合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鲜蔬菜、鸡蛋、猪肝、鱼肉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品种和量应由少到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照顾脾胃,不能忘记补益脾胃、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的原则,切忌过度饮食,或喂养生冷、辛辣、肥甘厚味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防进一步损伤脾胃。同时应忌偏食、零食,有此不良习惯的小儿应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滞积小儿忌偏食、杂食

    滞积是指小儿乳食不节,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脾胃消化功能紊乱的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小儿不思饮食,腹部胀满,暧腐吞酸为特征。

    滞积常分虚实二种,但其本质都是因脾不健运所致。

    滞积实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喂养时乳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职,不能正常地腐熟水谷,食积中焦而致,因此饮食喂养中应忌偏食、杂食,以防加重中焦脾胃积滞之疾。

    滞积虚者,是小儿脾胃气虚,乳食入胃,易使乳食停聚不能运化,致使乳食停滞不消,此时小儿喂养时更应忌偏食、杂食,以防脾胃之气更虚。

    小儿滞积实者,宜用消食导滞、和中运脾的山植、神曲、茯苓、半夏、陈皮、麦芽等药物治疗;滞积虚者,则直用健脾益气,佐以消食导滞的人参、白术、茯苓、陈皮、扁豆、神曲、谷芽等药物治疗。

    总之,小儿滞积的形成与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有规律的、保持一定营养的饮食可以使小儿健康成长,相反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偏食、杂食都容易损伤脾胃,久则导致运化失常,使乳食停聚不化而成滞积征。

    患皮肤病的儿童不宜喝饮料

    有些孩子喝了饮料后,常常皮肤发痒,并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家长们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正是喝饮料引起的。

    在饮料中(尤其是专门的儿童饮料)含有糖、香精、色素、蛋白质、糖精以及各种果汁等多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多是人体易发生过敏的物质;特别是儿童饮用后更易引起草麻疹、皮肤瘙痒、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喝饮料后发生各种皮肤过敏表现;而患有遗传性过敏皮炎和湿疹的儿童,喝饮料后90%以上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保健专家指出,有些儿童夏季皮肤过敏反应久治不愈,主要原因就是天天喝饮料。

    凡患有皮肤病的儿童,不宜喝各种饮料,以防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即使是皮肤健康的儿童,也不要过多喝饮料。

    小儿贫血不要只用蛋黄补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质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依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种,依病因可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鸡蛋中含铁27毫克%,鸭蛋为32毫克%,与瘦肉中含铁相仿。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磷酸蛋白结合成复合磷酸铁,不容易被吸收和利用。因此小儿贫血时,不要只用蛋黄来补铁。可于婴儿4个月后,逐渐增加猪肝泥,猪肝中含铁量高。还可同时加用含铁和维生素C的饮料或辅助食用绿叶蔬菜等。

    婴儿饥饿性腹泻不宜限制饮食

    治疗婴儿腹泻时适量限制饮食量,可使消化道充分休息,减少腹泻次数。但长时间的控制饮食,食量过小,使胃肠功能减弱,再稍增加乳量,也可引起腹泻,即饥饿性腹泻。此时患儿大便多黏液便,不成形。虽然次数多,但每次量少,化验无异常,大便培养阴性。这说明此种腹泻是非感染性的,无需用药,只要逐渐加强营养,改善喂养方法,增加辅食即可好转。

    绝不可滥用抗生素与反复限制饮食。

    小儿腹泻的不宜严格忌油

    人们在小儿患腹泻时,常常让小儿忌油。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急性肠道炎症,一般不得超过3天。

    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怕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称“学步婴儿腹泻”或慢性非特异性腹泻。此与小肠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强有关。如酸甘酸环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

    这种腹泻可用植物油治疗,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这一过程。婴儿长期腹泻吃些植物油有益无害。乳母严格忌油可使婴儿腹泻,所以也不要忌油。

    小儿腹泻忌吃鸡汤

    鸡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确有补益作用,但喝鸡汤并非对什么人都是有益的。婴幼儿腹泻时会随胃肠液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千万不要喂孩子像鸡汤等高营养的液状食物。否则,给孩子喂鸡汤不但达不到壮体健身的目的,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麻烦。

    美国有个儿科医生曾诊治过一名17个月的女婴,这个女婴因呕吐和腹泻被父母喂了大量的鸡汤,结果不但腹泻未停,体重反而下降了1/10,经该医生检查诊断,发现婴儿有严重的酸中毒,血液含钠量也大大超过正常值,可她的皮肤弹性和黏膜都很正常,这表明患儿的高纳血症并非由腹泻脱水引起的,而是鸡汤的副作用。

    为什么高营养的鸡汤会造成幼婴出现高钠血症状呢?鸡汤进入人体后,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多,而人体每合成1克蛋白质就需要05毫克钾,由于钾不断进入细胞,人体为维持平衡,钠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造成体液高渗——高钠血症。

    婴幼儿腹泻时,忌喂鸡汤。

    长粉刺忌吃油腻辛辣食物

    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提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肤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易形成粉刺。

    患粉刺者,首先要忌吃油腻食物,如含有脂肪多的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同时要注意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其次对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以及酒类等,也要严格控制。最好是多吃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C多的食物。维生素B2可治疗脂溢性皮炎,含维生素B1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豆浆、干酵母等;维生素B1也可治疗皮炎,含维生素B1多的食物有谷类、豆类、瘦肉、干酵等;维生素C有润滑肌肤的作用,对治疗粉刺有一定作用。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有绿色蔬菜、番茄和橘子、酸枣、山楂等;维生素E具有促进末端血液循环的作用,可调节激素的正常分泌,使粉刺症状减轻,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花菜、葵花子油、菜籽油、芝麻油等。

    发热时不宜多吃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尤其是它的营养成分易被人消化吸收,所以人在生病时吃几个鸡蛋,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利的。但是,并非在什么条件下都能进食,比如人在发高烧时不宜多吃鸡蛋。

    因为,鸡蛋为完全蛋白质,在进入机体分解后产生一定量的“额外”热量,这种额外“热量”,医学上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据研究,这种特殊动力效应,在各种物质中数蛋白质效应最大,其“额外”增热量可高达30%左右。所以,发热的人进食鸡蛋后,能使机体内热量增加或散热量减少,如同火上浇油,不利于健康。

    发热时不宜多吃鸡蛋。此时,应多喝温开水,可多食用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低蛋白的食物,如米粥、小面片、藕粉、杏仁露等,有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忌食牛皮菜和醋

    牛皮菜产量高,不占地,不耗肥,由边地角种上几株,一次种下多次收获,是我国西南地区农民爱种、爱食用的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等。但骨折病人食用是有害的。

    因为牛皮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草酸钙。这种物质不但使食物中的钙不被吸收、利用,而且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调味佳品,具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但是骨折病人最好不食醋。这是因为醋中含有2~3%的醋酸,而醋酸则有软化骨骼以脱钙的作用。临床实践发现,不少骨伤患者食醋后,第二天伤处即感觉酸软,疼痛加剧,甚至更加肿胀。大量病例证实,食醋确能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病人在治疗期间,最好避免食醋、牛皮菜。

    口疮饮食禁忌

    一般说来,患有顽固性口疮的患者,严重影响病人的进食和日常生活。到今天为止,由于病因不明,还没有特效疗法。

    英国医学专家发现,绝大多数顽固性口疮患者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有关者主要有小麦、燕麦等效质类食品,奶制品以及加有色素的食品,这些食品一旦从饮食中被排除掉,目疮即可迅速痊愈。另外还发现,有些人的口疮所以时好时坏,可能与进食有关。关于顽固性口疮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的机理,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患者对某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了变态反应或不能耐受引起的。

    长期患有顽固性口疮久治不愈的人,不妨从饮食方面找找原因。

    服维生素C忌食虾类

    维生素C在医用上应用相当广泛,以前不认为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有什么禁忌。现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科学系的科研人员在实验时发现:在河虾或海虾等软甲壳类食物中含有浓度很高的一种名叫“五价砷化合物”的物质,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特别是剂量较大时,由于化学作用,可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化成“三价砷”,即剧毒的“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为了预防不测,要忌食虾类,因病情需要而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时,要绝对忌食虾类。此外,服用治疗肝病,脱发的胱氨酸时,如不忌食虾类食物,也会产生类似的毒副作用。

    儿科低热饮食宜忌

    体温超过正常平均体温1℃,持续2周以上称为低热。祖国医学对低热的认识,不但指体温超过正常,而且把自觉手心发热、胸中烦热,也列入本病范畴。

    (1)饮食宜进:

    ①水分。宜多喝开水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汁、牛奶、豆汁、水果汁等,宜少量多次饮用。

    ②合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鸡等,宜食用。

    ③新鲜蔬菜及水果。宜多吃,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蔬菜应制成碎末或菜泥,水果可吃苹果、橘子等。

    ④清热的食物。如荷叶、草果、薏苡仁,黄豆芽、鲜竹叶、冬瓜等。

    (2)饮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及辛辣调味品,食后会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②热性食物。如香椿、羊肉、胖头鱼、羊奶等,可导致发热,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③油腻食物。如肥肉、糕点等,可增加胃肠负担,使病情加重,故应忌食。

    ④生冷食物。食后使消化功能低下,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故应忌食。

    ⑤偏食。偏食影响小儿对多种营养的吸收,故应禁忌。

    小儿夏季热饮食宜忌

    每年6~8月份,在我国南方温热地带,常见周岁前后至两岁间的小儿,有长期发热并伴有口渴、多尿、少汗等症状,但至秋后凉爽时,体温即恢复正常。其病因至今未明,但由于其发生在夏季,故暂名为小儿夏季热和暑热征。

    饮食宜进:①清淡凉润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宜食绿豆汤、百合汤、冬瓜汤、西瓜汁、西瓜翠衣汤、粳米粥、薏米粥、白扁豆粥、荷叶粥、藕粉等。

    ②高热能、高蛋白质食物。适用于患儿长期发热,形体消瘦者食用。最好是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豆浆、牛奶、豆腐、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猪瘦肉、鱼等。

    饮食禁忌:①冷饮。小儿夏季发热,体温增高,常见口渴喜冷饮,特别喜欢吃冰淇淋、雪糕、冰冻汽水等,但这类冷饮易使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故应忌食。

    ②油腻食物。小儿发热、消化不良,忌食油腻、油炸食物。在烧菜时,也忌放油太多。油腻食物妨碍小儿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故应忌食。

    ③过甜食物。甜食不仅会引起胃肠湿热而影响食欲,而且还会引起腹胀而引起消化不良,故应忌食。这类食物有各种甜饮料。水果罐头、蜂蜜、水果糖、巧克力等。另外,在喝牛奶时也应尽量少放糖,以免引起腹胀,影响消化。

    ④助阳及热性食物。本病多为阴虚之体,忌食升阳助火之品,如公鸡、鲤鱼、龙眼、荔枝、栗子、橘子等。

    惊厥饮食宜忌

    惊厥又称惊风,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功能异常的一个严重症状,属祖国医学儿科四大症之一。常见于1~5岁小儿,因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故发病率较高。惊厥可分急惊风与慢惊风两大类。

    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不清,两眼上翻,吐白沫,四肢抽动,通常数分钟后缓解。

    (1)饮食宜进:

    ①清火、化痰、熄风的食物。如竹笋、梨、甘蔗、西瓜、冬瓜、萝卜等,急惊风患儿宜食。

    ②养阳、温阳、益气的食物。如羊肉、牛奶、鸡蛋、莲子、大枣等,慢惊风患儿宜食。

    (2)饮食禁忌:

    ①刺激性食物。葱、蒜等可刺激神经兴奋诱发惊厥,应忌食。

    ②油煎、肥腻食物。油炸食物易积痰动风而诱发惊厥,故应忌食。

    ③发热食物。如韭菜、胖头鱼、羊奶等,应忌食。

    汗征饮食宜忌

    汗征指不正常出汗,在临床上有时属征,有时属病。在某些病中见出汗者为证,以出汗为主诉。而不属于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者称为病。中医学认为,本症主要原因为小儿气血未充,腠理不密而致津液发泄过甚,一般分为自汗(白日多汗)、盗汗(入睡时多汗)两大类(尚有红汗、绝汗、黄汗、战汗等,在此不予赘述)。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

    (1)饮食宜进:

    ①含维生素B、维生素C多的食物。盗汗会损失大量维生素B及维生素C,故宜食用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麦类、粗米、蔬菜、水果等。

    ②滋阴、补虚食物。如山药、大枣、莲子、银耳、麦片、糯米、桂圆等,兼有自汗者,还可食羊肉。

    (2)饮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动火食物。如葱、生姜、韭菜、蒜等,应忌食。

    ②油腻食物。多汗患儿常体虚,消化功能低下,食用油腻食物更影响消化功能,故应忌食。

    ③生冷食物。因其食后可造成胃纳呆滞,出现消化不良,故应忌食。

    口腔炎饮食宜忌

    口腔炎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如果病变局限于口腔某一部位,即称为该部位的炎症,如舌炎、齿龈炎、口角炎等。本病在小儿时期较为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常发于唇红部及邻近口周围皮肤和口腔糊膜。分散在或成丛的小水泡,周围有红边。初起时发痒,继而有痛感。水泡很快溃破,形成浅溃后迅即结痂,数日即脱落自愈。全身症状较轻,所属淋巴结有时略肿大。婴儿发生口腔糊膜炎症者,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

    (1)饮食宜进

    ①优质蛋白质食物。宜进食蛋和豆制品,以增强小儿体质,促进康复。

    ②新鲜黄绿色蔬菜、水果。如苦瓜、萝卜白菜、菠菜、苋菜、西瓜、西红柿等宜多食,以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

    ③多次饮水。可保持口腔粘膜潮湿,防止口腔内细菌繁殖。饮料宜温凉。

    (2)饮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能助热生湿,不利于口腔黏膜愈合,故应忌食。

    ②油煎、炸食物。因其食用时碰到口腔粘腔可引起疼痛,不利于愈合,故应忌食。

    ③助火生热食物。如花生、樱桃食后会使病情加重,久治不愈,故应忌食。

    ④甜腻食物。因其可直接作用于口腔粘膜,使之不易愈合,故应忌食。

    支气管炎饮食宜忌

    支气管炎多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分泌物粘稠,致使支气管阻力增加,但肺实质受累很少。部分患儿有过敏体质。发病年龄多在1~3岁,不少患儿多次发生。

    (1)饮食宜进:

    ①清淡并有助于化痰、止咳的食物。可选择黄豆、豆腐新鲜青菜、西红柿、胡萝卜等。

    ②水果。如梨子、荸荠、莲藕和苹果等,宜多吃。

    ③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肝、肾、蛋黄等,可维持呼吸道上皮组织的健康,应多食。

    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于发热患儿食用,如米汤、牛奶、菜汁、蒸鸡蛋羹、面条等。

    (2)饮食禁忌:

    ①油煎、炸及不发酵的面食。这些食物不易消化,食后妨碍脾胃运化,生热胀气,煎耗津液,助湿生痰,以致咳嗽、咳痰加重,故应忌食。

    ②生冷食物。因其易污染并且是一个刺激因素,寒主收引,易使气管痉挛,粘膜上皮细胞活动减慢、损伤,加重咳嗽,使痰不易排出;脾胃受伤,饮食不化精微而成痰液等废物,痰液久贮,则使急、慢性支气管炎加剧,日久易形成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故应忌食。

    ③辛辣、刺激性食物。食后刺激气管,损伤粘膜,使局部充血。水肿,引起呛咳,甚至引起粘膜破裂出血,形成咯血,导致支气管扩张症加剧,危害甚大,故应禁食。

    小儿肺炎饮食宜忌

    小儿肺炎是细菌和病毒等所致的肺部炎症,多发于冬、春两季。既有突然出现发烧并陷入呼吸困难,也有以类似感冒的症状开始发病,咳嗽逐渐加重,烧越来越高。婴儿脸色苍白,也不吃奶,呼吸浅而快。

    (1)饮食宜进:

    ①流质饮食。病儿因高热呼吸增快,丢失水分较多,应注意营养素和水分的补充,可给予牛奶、米汤、菜汁、水果汁等。

    ②半流质饮食。退热后宜进食,如烂面条、蒸鸡蛋羹、馄饨、粥及面包等。

    ③优质蛋白质食物。恢复期应注意加强营养,宜食用牛奶、鸡蛋、猪瘦肉、豆制品等。

    ④新鲜蔬菜、水果。如菜泥或碎菜末,水果可吃苹果、橘子等。

    (1)饮食禁忌:①高蛋白饮食。猪瘦肉、鱼和鸡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小儿进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相对也会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高蛋白饮食。

    ②糖。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人越多,抑制就越明显,使病情加重,故忌多食。

    ③辛辣食物。因其刺激性大,而且容易化热伤津,故肺炎患儿在膳食中忌加辣油、胡椒及辛辣调味品。

    ④油腻厚味。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则更影响消化功能,以致抗病力降低,故应忌食。若喝牛奶应将上层油膜除去,乳母也应少吃油腻。

    ⑤生冷食物。若过食西瓜、冰淇淋、冰糕、香蕉等,易损伤体内阳气而无力抗邪,使病情难愈,故应忌食。特别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禁忌。

    ⑥茶。肺炎患儿多有发热,应忌喝茶水。因茶叶中的茶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发热时,机体处于正邪相争的兴奋阶段,脉搏较快,饮茶后可刺激心肌,加重消耗,如此非但不能退热,相反还会使体温升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另外,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中医认为不利于肌表的邪气外散,对发热的小儿也是不相宜的。

    ⑦酸性食物。如乌梅、橘子等,有碍汗出解表,故应忌食。

    支气管哮喘饮食宜忌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哮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管慢性炎症。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科患病率以1~6岁较高,于学龄期后逐渐下降,初发年龄3岁以内者占848%。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除一些理化因素外,小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主要是病毒感染。

    该病在发作时,嗓子有喘气音,出现呼吸困难,不能躺卧,抬肩呼吸,脸色不好。

    (1)饮食宜进:

    ①清淡饮食。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②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及提高病儿的抗病力。

    (2)饮食禁忌:①海腥发物。如海虾、蟹、带鱼、黄鱼及无鳞鱼等,很可能是哮喘的重要过敏源。生活中常会遇到哮喘患者往往是一个过敏者。他在吃完上述食物后,常可发作哮喘,有时即使不哮喘,皮肤也会出现斑块或奇痒,故哮喘患者对这类食物应予禁忌。

    ②过甜食物。过甜食物可使人体湿热蕴积而成疾,哮喘患者自身就多疾,再食过甜食物,会使痰饮聚积而加重病情。过甜食物包括糖、甜饮料、蜂蜜等,应忌食。

    ③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韭菜、大葱等。这类食物可助火生痰,并使炎症加重,故应忌食。

    ④冷饮。中医认为,哮喘与食用生冷食物有关。冷饮还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故应忌食。

    营养不良饮食宜忌

    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偏食、喂养不当、消化吸收不好引起,3岁以内婴幼儿多见。

    营养不良的诊断:根据体重减轻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为三度。脂肪减少有一定顺序;首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四肢和臀部,最后是面部。所以有的孩子身上很瘦,而面部还是胖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仅腹部皮下脂肪减少;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面部皮下脂肪也减少;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全身各处的皮下脂肪近于消失,明显消瘦呈皮包骨状,皮肤弹性消失,多皱褶,似老人样面容。其他方面表现为皮肤干燥、松软、苍白、运动功能差,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容易并发营养不良性水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1)饮食宜进:

    ①健脾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及其制品、麦芽、鸡内金等。上述食物,皆可烘干,炒黄,研粉,加糖制成点心食用。

    ②益气养胃的食物。如猪肉。牛肉、鸡、鸭、猪肝、鸡蛋、山药、大枣等,皆宜炖汤,或煮粥食用。

    ③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可做成菜泥、果酱食用,鱼虾、等做成汤进食。

    (2)饮食禁忌:

    ①不洁食物。小儿营养不良有一部分是由于体内寄生虫引起的,故应忌不洁食物。黄瓜、白菜、菠菜等必须煮熟;苹果、梨等带皮水果要去皮后食用。

    ②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块、葡萄糖、麦芽糖、甜饮料、蜂蜜、果酱等甜味食物会助湿生痰,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造成小儿纳谷不香,饮食无味,故应忌食。

    ③高营养食物。目前,年轻的家长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在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协调之时,即给以高营养食物,最后导致小儿脾胃功能失调致营养不良,故应忌食。

    ④冷饮。营养不良孩子机体湿热严重,喜食冷饮,特别是夏天,冰淇淋、雪糕、冰冻汽水及各种冰冻饮料是营养不良患儿的喜食之物。这类饮料会造成胃纳呆滞,出现消化不良,故应禁忌多饮。

    ⑤高脂肪食物。现在家长一般不会给患儿食脂肪食物,但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给予一些。要知道,在患营养不良时,即使含中度脂肪的食物也会导致消化不良。因此,肥肉、牛奶(全脂)、蛋黄、猪肝及动物内脏等都不宜多食。若有贫血,更应限制饮食中的脂肪量,以免脂肪抑制造血功能。

    ⑥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蜜饯、葵花子、花生、蚕豆、西瓜子、松子,以及未煮烂的肉、油豆腐等,因其最易伤害脾胃而导致消化不良,故应忌食。

    ⑦油炸、油煎食物。因油腻太甚,食后能长时间停留在胃中,增加胃的负担,加重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的吸收,故应忌食。

    ⑧含长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苗、菠菜等,因其会增加胃肠消化时的负担,并加重腹泻,故纤维素较长的食物应忌食。如需食用,必须切细或作菜泥食用,这样才易于消化。

    婴儿腹泻饮食宜忌

    婴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征,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

    症状多为腹泻或呕吐,大便性状改变,水分增加,可含有不消化食物,黏液或浓血等,严重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急性腹泻的饮食。短期内应禁食,减轻肠道负荷。禁食时间6~8小时,营养不良者禁食时间短些,禁食期间予静脉输液。给予脱脂奶,其脂肪含量为05%~15%,根据病情可以再行适当稀释,配以5%米汤,约经7日左右过渡到全脂奶。给予胡萝卜汤,因富有电解质及果胶,有利于大便成形。

    (2)一般腹泻的饮食。清代张锡纯说:“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肾兼补脾胃。”山药又富含蛋白质,既补充营养又能止泻,可煮面亦可作糊。焦米有吸附收敛作用,有助于止泻、解毒,且易消化。将粳米炒焦黄,然后熬粥。胡萝卜含钾、钠、维生素A原、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同时还有吸附、解毒作用,使大便成形,可煮汤做成泥喂服。苹果含果胶、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作用,可作苹果泥服食。

    (3)禁止食用:①含长纤维的水果和蔬菜。水果有菠萝、柚子、柠檬、柑、西瓜、橘子、梨等;蔬菜有菠菜、白菜、竹笋、洋葱、茭白等。纤维质、半纤维质均有促进肠蠕动作用,可加重腹泻,故应忌食。

    ②易胀气食物。因其可使肠蠕动增强,腹泻加剧,故必须禁食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③糖。糖到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腹胀,故小儿在腹泻时应忌多吃糖。

    ④蛋白质。腹泻患儿矢气往往很臭,这主要是肠内的食物不消化或发酵引起的,此时忌多给蛋白质食物,应尽量减少其摄入量。

    ⑤脂肪。如肥肉、奶油、动物内脏等,应忌食,因其含有大量的脂肪,可加剧腹泻。此外,使用植物油烧菜,也应注意用量不宜太多,量大时也会致泻。

    ⑥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冰糕、冷饮、巧克力等,应忌食。

    小儿便秘饮食宜忌

    小儿便秘是由饮食变化或发热、出汗引起的大便干燥现象,最常见于刚断奶的小儿。此外,以牛奶为主食者,易生便秘,因牛奶中的酪蛋白与无机盐易结成硬块;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者,纤维素摄入太多,也会产生此症。中医则认为,是由于肺胃阴虚,津液不足引起。

    病情严重时会经常呕吐、哭泣、没有食欲、消瘦。

    宜食香蕉、山芋、菠菜、胡萝卜泥、菜泥、香油、蜂蜜、雪梨(食后喂开水)、玉米面粥、豆腐脑等。

    禁食酸性食物。如乌梅、山楂及其制品等。

    婴幼儿断奶期消化功能紊乱饮食宜忌

    婴儿以母乳喂养,一般是8个月至1周岁为好,过早断奶不利于婴儿生长发育;过迟断奶,由于后期乳汁稀薄,不能满足幼儿营养需要。断奶是一种过渡形式,婴儿的消化功能由弱转强,饮食由单一(奶)到复杂,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要求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婴儿的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断奶期必须有一个过渡和适应过程。家长如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导致幼儿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而引起各种疾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1)饮食宜进:

    ①大豆为主要原料的主食。婴幼儿断奶期的主食,应以植物性蛋白质中的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混以小麦、粳米、小米、玉米等,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等。为提高蛋白质的质量,还可以加些蛋黄粉、奶粉、鱼蛋白粉等。这样,既补充了谷物蛋白质不足,又使各种氨基酸得到互补。

    ②蔬菜与水果。在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时,应尽量选择一些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做成菜泥、果酱,这样容易接受也易于消化、吸收。

    (2)婴儿断奶期应忌食生冷、荤腻食物及多渣的粗纤维食物和难消的食物。这样可基本防止断奶期腹泻症。

    神经性厌食饮食宜忌

    神经性厌食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亦称精神因素性厌食,与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或是短暂性的情绪性厌食。

    (1)饮食宜进:

    ①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的食物。如鱼、鸡蛋、鸡、猪瘦肉、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宜多选用。

    (2)禁忌食用:

    ①不洁食物。不洁食物往往带有虫卵或细菌,食后会引起其他疾病。亦禁食未煮熟的食物,因食后易致消化不良,患儿也忌食用。

    ②高糖食物。巧克力、糖块、蜂蜜等,因食后使食欲下降,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

    ③不易消化食物。神经性厌食本来消化功能就差,再食不消化食物,可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故应忌食。

    ④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奶油等,会增加胃的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故应忌食。

    ⑤生冷食物。如雪糕、冰镇饮料等会造成胃纳呆滞,加重消化不良,故应忌食。

    佝偻病饮食宜忌

    佝偻病是由于紫外线照射不少,或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所致的一种婴幼儿慢性营养缺乏病。多见于冬、春两季。

    骨的发育不好,头骨很薄,肋骨和肋软骨的移行部像念珠一样肿胀,下肢为O型腿和X型腿,脊柱弯曲。维生素D在日光的照射下在体内就可以制造出来。在寒冷地方的小儿,就容易得佝偻病。

    除了骨的症状以外,还有精神萎靡,睡眠不安、脸色苍白、肌肉张力不好和大量出汗等。

    (1)宜食用:

    ①虾皮。虾皮价廉物美,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虾皮含钙2000毫克,比任何食物含钙量都高。此外,还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铁、碘和多种维生素,是预防佝偻病的一种最佳食物。按规定,小儿每日钙的摄入量应为08克~12克,但我国小儿膳食中钙的含量普遍偏低,很难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容易得佝偻病。如果小儿每日能进食10克虾皮,并做到多晒太阳,就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②辅食。及时添加辅食是预防小儿佝偻病的重要措施。小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如面粉、奶粉、钙粉、黄豆粉、炒山药、豆腐、猪瘦肉、鸡蛋等。

    ③新鲜绿叶蔬菜。如油菜、小白菜等,可切碎或制成菜泥喂小儿。

    (2)治疗期间,饮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胡椒等,可刺激神经兴奋,诱发抽搐,故应忌食。

    ②油腻食物。如肥肉、奶油、糕点等,食后不易消化,使营养更缺乏而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③生冷食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食后会影响消化功能,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④偏食。因其不利于身体的康复,故应禁忌。

    泌尿系感染饮食宜忌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道炎,在不易定位时统称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病,新生儿期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1岁以后以女孩多见。

    (1)日常宜食用:

    ①足够的液体。可多喝温开水。

    ②流质饮食。发热时宜进米汤、菜汁、水果汁等。

    ③清热、解毒、利尿食物。如冬瓜汤、西瓜汁、绿豆汤、薏仁粥,菜肴可多食芹菜、荠菜等。

    (2)饮食禁忌:

    ①发物。因其对炎症、发热有加重的作用,并使尿频、尿急、尿病症状加重,故应忌食公鸡肉、羊肉、鲫鱼、韭菜、南瓜、香菜等。

    ②胀气食物。泌尿系感染常出现小腹胀痛,而腹部胀满往往又加重症状,使排尿更加困难,故胀气食物应忌多食,如牛奶、土豆、黄豆及其制品、红薯等。

    ③助长湿热食物。本病为湿热太盛之病,凡助长湿热的食物都能使病情加剧,如酒、糖类和含有大量脂肪的肥肉等,都能助长湿热而阻滞气化,故应忌食。

    ④辛辣、刺激性食物。泌尿系感染对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反应是尿路刺激症状加重,排尿困难,有的甚至引起尿道口红肿,这与辛辣食物性热有关。其进入人体后会使炎症部位充血、肿痛,故泌尿系感染患者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芥末、麻辣豆腐等。此外,海鱼等各种无鳞鱼也属发物可使炎症加剧,故也必须禁食。

    ⑤酸性食物。尿的酸碱度对细菌的生长及药物的抗菌活性都有密切的关系。治疗尿路感染时,应先调节尿的酸碱度,然后应用抗生素,以取得最大的杀菌或抑菌效力。忌食酸性食物的目的就是要使尿液呈碱性环境,以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故必须忌食醋和糖醋类食物,因糖类食物在体内也可提高酸度,故必须少食。

    ⑥莲子。莲子收敛固涩,小便本来涩滞不畅,食收敛性的食物后,可加重患者的病情,故忌食用。

    ⑦南瓜。热淋为泌尿系统感染发炎所致。本品温热,食后会使小便更为艰涩,甚至灼热疼痛,小便下血,故应忌食。

    幼婴儿缺铁性贫血饮食宜忌

    缺铁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早产、多胎、偏食、喂养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铁质缺乏而致。多见于6个月至1岁婴儿。

    轻度贫血可无异常表现,血红蛋白低于11克时才会发现孩子患了贫血。贫血的婴幼儿面色发白,唇及眼脸色漆,抵抗力低下,生长发育缓慢。

    (1)饮食宜进:

    ①鸡蛋。1岁左右的患儿,可逐渐给蛋黄,每日由半个至1个,以后可加到整个鸡蛋。

    ②多铁、高蛋白饮食。及时添加含铁多且易吸收的动物肝脏、猪瘦肉、鱼等,给予高蛋白饮食可促进铁的吸收。

    ③动、植物混合食物。如猪瘦肉、猪肝、菠菜、油菜、苋菜、黑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混合食用(交替食用),对贫血患儿大有好处。

    ④猪血。婴幼儿吃猪血,不仅能防治缺铁性贫血,还能补充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使儿童健康成长。

    ⑤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橘子、大枣、桃、西红柿及新鲜蔬菜等,宜常吃。

    (2)饮食禁忌:

    ①生冷、不洁食物。贫血可由寄生虫引起,而未经煮熟的食物最易将寄生虫带入人体,故在饮食中,必须将食物煮熟,以防病从口入。

    ②食盐。若贫血患儿出现水肿,必须限制盐的摄入量,可采用少盐、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8克,最多不应超过10克。

    ③脂肪。据报道,食用过量脂肪,能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脂肪过多对贫血患者的消化和吸收都有影响,故每日的脂肪供给量不应多于70克,一般以30克~50克为宜,并宜用植物脂肪。

    ④碱性食物。人体内如呈碱性环境,则不利于铁的吸收;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食物中铁的游离和转化。故贫血患儿忌食碱性食物,如馒头、高粱面等。

    ⑤油炸食物。贫血患儿的胃肠功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恢复。油煎、油炸的食物,一方面大量营养成分被破坏,另一方面也影响消化、吸收,造成肠道功能紊乱,故应忌食。

    ⑥不易消化食物。贫血患儿往往也同时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的现象,故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少食或忌食。没有煮烂的各种肉应忌食。

    婴幼儿巨幼细胞性贫血饮食宜忌

    巨幼细胞性贫血,又称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发病。

    一般症状是皮肤苍白,口唇粘膜没有血色。贫血严重时,呼吸加快,手脚发凉,呈休克状态。

    (1)饮食宜进:

    ①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蛋黄、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宜食。

    ②生水果或蔬菜。每日至少进食1次。一般烧菜油温达摄氏110℃~120℃,持续10分钟,就能使食物中2/3的叶酸遭到破坏。

    ③水果汁。水果汁内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叶酸的吸收,宜随餐饮用。

    ④综合膳食。在进食富含叶酸、维生素B12食物的同时,应保证膳食中富含蛋白质、铜、铁等。每日膳食安排应尽量做到:供给2分量含蛋白质的食物,4~6分量蔬菜和水果,4~6分量谷类食物,2分量牛奶及奶制品。

    (2)饮食禁忌:

    ①不消化食物。患儿往往消化功能低下,故忌食不易消化食物。

    ②油炸食物。因其营养易被破坏,又不易消化、吸收,使营养更加缺乏,病情加重,故应忌食。

    血友病饮食宜忌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自发性或轻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患者几乎都是男孩,是遗传性疾病。由于缺少凝固血液的物质,所以很容易出血,即使有一点小破伤,出血也难止住。在以下容易出现溢血斑和血肿。在拔牙之后可见长时间出血不止。关节出血也是该病的特征,特别是膝盖、脚、肘关节容易出血,有时会导致关节强直。为预防出血,应注意避免外伤。

    (1)饮食宜进:

    ①易消化食物。消化道出血时宜多吃易消化食物,如鸡汤、牛肉汤、猪肉末、面条、馄饨等。进食时应细嚼慢咽。

    ②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橘子、荸荠、苹果等,宜多吃。

    ③安神、益气、健脾、止血的食物。如大枣、花生、鲜藕、芝麻、大豆及其制品等,宜常吃。

    (2)饮食禁忌:

    ①高脂肪食物。因其会导致消化不良,故肥肉、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应忌食。

    ②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刺激神经兴奋,易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脏及皮下出血,故应忌食。

    ③油炸食物。因其不利于消化且易加重胃肠负担,少数患者还可引起胃肠出血,故应忌食。

    ④多纤维食物。如菠菜、韭菜等,食后会加重胃肠负担,易引起腹泻,故应忌食。

    ⑤易导致出血的食物。如鲳鱼、山楂、向日葵子等,应忌食。

    小儿癫痫饮食宜忌

    癫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原因不明者,称原发性癫痫。继发于外伤、感染、中毒等,称症状性癫病。属中医学“痫证”范畴。临床表现为没有发烧,但婴幼儿却发生痉挛,而且一会儿就会停止。

    (1)饮食宜进:

    ①酸性食物。如花生、核桃、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虾、蛋类等,宜多吃。

    ②豆芽。可减少癫病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症状,宜多吃。

    ③含锰多的食物。如小麦、萝卜缨、扁豆、茄子、胡萝卜等,直吃。

    ④少盐。饮食宜淡。

    ⑤脂肪。蛋白质与正常儿童一样,宜提高脂肪量。

    ⑥含维生素和铁、钙多的食物。供给充足的维生素与无机盐,尤其是铁、钙。

    (2)饮食禁忌:

    ①油煎、肥腻食物。中医认为,本病与疾、热、邪等有关,因此忌吃羊肉及油煎食物,以免积痰、生热、动风而发病。

    ②刺激性食物。忌食葱等。

    ③暴食暴饮。胃肠负担过重或饥饿可引起低血糖,对大脑产生反射性刺激而诱发癫痫,故应禁忌。

    ④水和盐。癫病发病是从间脑开始的,而间脑是体液调节中枢,大量的液体进入体内,会加重间脑的负担,从而导致癫痫发作;又因癫痫发作与神经元的放电有关,若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量的盐,可导致神经元过度放电而诱发本病,所以,癫痛患儿应忌多饮水和多盐饮食。

    ⑤高精食物。应禁忌。

    多动症饮食宜忌

    多动症(亦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小儿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感障碍、学习困难等儿童行为异常的综合征,其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如果婴儿不安宁,喂食困难,难以入睡,易睡或难以唤醒,就有多动的倾向。有的孩子较早能站立行走,打翻碗盆,拆坏玩具,或独自上街。上学以后,他们不能专注,上课时用手敲桌子,跺脚。不能坐定看一会儿电视,爬上爬下,拉窗子,踢椅子,这种活动是杂乱的,无目的性的。

    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表现突出,他们的活动是无目的的,从一个活动很快转向另一个活动,拿一个玩具没有一分钟就丢下玩另一下,不能专注一件事,也记不住对他讲的事,因为他没有注意听。做事表现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多动症儿童做事不考虑后果,如果他要喝水,拿起就喝,不考虑水是凉的还是烫的。在街上奔跑不考虑是否影响了纪律。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常不遵守规则。这些都不是他们刻意要捣乱,而是他们的冲动使他们没想那么多。

    许多多动症儿童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横行霸道、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他们过于独立又过于依赖,情绪不稳,有时过分兴奋,有时则任意发脾气,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他们难地有好朋友,缺少同龄的伙伴。

    多动症儿童智力发育上存在一些障碍,他们难以适应一般的教学安排,往往需要个别辅导。有的儿童存在感知障碍,造成阅读困难。有的由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运动协调困难,不会用剪子,不会结鞋带,写字画图存在困难。他们能力上发育不协调常引起教师及家长的责备,这又使他们受到挫折,形成恶性循环。

    (1)饮食宜进:

    ①含铁和锌多的食物。因为缺铁和锌会引起大脑酶功能紊乱,影响儿童情绪,加重多动症症状。含铁、锌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黄、猪瘦肉、豆类、粗粮、核桃、海带、紫菜等,宜常食。

    ②高蛋白和高磷脂食物。一般认为,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选择有助于大脑发育和营养的食物,即高蛋白和高磷脂(卵磷脂和脑磷脂)的食物。同时,应增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大脑生长发育的高蛋白和高磷脂食物很多,如牛奶、鸡蛋,动物心、肝、肾、脑,猪瘦肉,水产品,大豆,核桃等。但食用时,最好制成酸奶酪、蒸蛋羹、肝汤、肝泥、鱼粥、蟹松、豆浆、核桃汁等,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应配合吃一些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豆芽、水果、果汁、大枣等。这些食物不仅含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大脑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钙、磷等。

    ③咖啡、茶。据报道,给多动症患儿喝咖啡,可控制症状,具有一定疗效,方法是:让患儿在早饭前和午饭前各饮1杯咖啡,连续饮用6日为1个疗程。如果症状有所改变,可继续饮用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如果服用2个疗程未见好转,就不再服用。用咖啡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机制,是因其含有咖啡因(每杯咖啡中含有咖啡因100毫克~150毫克,符合药用标准)。咖啡是因大脑神经的兴奋剂,对改善患儿的症状有一定作用。如果没有咖啡,用浓茶代替也能达到类似疗效。因为每杯浓茶中含咖啡因约60毫克。其服法也相同,即在早饭前和午饭前半小时各饮二杯。

    (2)饮食禁忌:

    ①含水杨酸盐类较多的食物。西红柿、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含有的甲基水杨酸盐,可使那些有遗传素质的小儿发生多动症。因此,应忌食这些食物。

    ②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专供婴儿的主辅食品除规定可加入强化剂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谷氨酸钠及不适宜的食品添加剂。”国外学者认为,酒石黄等人工色素、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与多动症发病有关,所以,多动症小儿忌吃有色素的食物,如可乐、橘子水、蜜饯及加调味剂的各种食品。

    ③含铅量高的食物。铅的摄入对小儿多动症有相当影响,小儿应避免使用含铅食具,不吃受铅污染的食物,如贝类、虾、向日葵子、莴苣、甘蓝、皮蛋、炒米花,以及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蔬菜。

    ④含铝量高的食物。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能使人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金属元素,多动症小儿不要使用没有涂膜的铝质食具、容器,或用其煮高蛋白、酸性食物和饮料。含有铝添加剂加工后的食物,如油条应少食。茶叶含铝较多,应避免咀嚼,但茶水里的铝很少。

    ⑤糖类。甜点心、糖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能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小儿则可能出现多动症,故应忌食或少食。

    ⑥偏食。小儿大脑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智力开发,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如高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B、含锌量高的食物及鱼等,以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因此,小儿多动症患者切忌偏食,特别应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若饮食中缺乏铁,会引起大脑酶功能紊乱,影响患儿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当然,尼克酸缺乏,贫血和体内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⑦胡椒油等调味品。食物中忌用。

    ⑧含酪氨酸的食物。乳类及乳制品等含酪氨酸的食物,易引起儿童胃肠道微生物代谢活动异常,使病情加重。因此,应忌多食这类食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