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解读思维定势与改变——解除束缚,警惕自己陷入惯性思考的怪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704.有选择就是有能力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不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要把焦点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而不是放在让你害怕的方向上。

    凡事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对事情只有一个方法的人,必陷困境,因为别无选择。对事情有两种方法的人也容易陷入困境,因为他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给自己。有第三个方法的人,通常会找第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方法。

    有选择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已。

    大道理:没有办法,也只是说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而已。其实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力,而且不止一个。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出办法的人?

    705.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这是个挺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文盲和儿童是不行的。

    提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来”字念,什么?

    答曰:念“涞”。

    再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至少有一半以上顿时语塞,有的甚至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有这个字?

    而实际上,这个“法”字的使用频率远比“涞”字高得多。一般情况下,认识“涞”字的人不会不认识“法”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了。

    三点水加一个“来”念成“徕”,这是汉字中典型的“左形右声”字。当你回答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后,一种思维定势便悄悄地左右了你的思路,当提问者借汉字中“来”与“去”相对应的定势发问时,你多半会立即按照“左形右声”的思维方式加以考虑,而“法”却并不念“去”,于是立即否定了这个常用字的存在。

    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却又如此令人不可思议。当然,这种“定势”必须有其成因——形成这种定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若以同样的问题向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发问,“上当”的人就几乎没有。这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形成这种定势的知识结构。

    大道理:这是“惯性”造成的定势,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惟一可行的解除定势的办法,就是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706.北大教授讲过的一个笑话

    北京大学的冯友兰教授,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位哲学家饿了,就让他的学生到街上去买一块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圆面包和长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穴既不长又不圆的?雪‘面包’。”

    于是,哲学家就让学生去买一块“圆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又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黑面圆面包和白面圆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穴既不是黑面也不是白面的?雪‘圆面包’。”

    于是,哲学家就让学生去买一块“白面圆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还是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冷的白面圆面包和热的白面圆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穴既不冷又不热的‘白面圆面包’。”

    于是……结果不用多说,那个学生永远不可能买来面包,而那位哲学家只能等着饿死了。

    大道理:人若是钻入教条的框框中,就等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将会寸步难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707.跳出“非此即彼”的怪圈

    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地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穴他?雪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大道理: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708.从篱笆上的木牌谈起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大道理:“私人林园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什么不同——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

    709.现代畅销书炒作的先河

    作家毛姆成名之前,生活清苦。为求文章有价,有一次写完一部小说后,毛姆就在报纸刊登了这样一份征婚启事:

    “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

    几天之后,毛姆的小说被抢购一空。

    大道理:应当说,毛姆开了现代畅销书炒作的先河。只不过,今天的这些文人炒作手法比毛姆要差远了。

    710.术业有专攻

    孔子跟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十天,没有再学新的内容。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的内容啦。”孔子回答:“我虽然练习这支曲子,但是它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道:“它的技巧你已经掌握了,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领悟出它的主旨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道:“现在乐曲的主旨你已经领悟到了,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体察到作曲者的境界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弹奏中,孔子由于受到乐曲的感染,有时进入深沉的境界,有时感到心旷神怡,胸襟开阔。于是说道:“我体察到作曲者的境界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远瞩,好象有统治天下的帝王气魄。除了文王,谁还能创作出这样的乐曲呢??”师襄子听了,立刻从座席上起来,向孔子施礼道:“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这正是文王谱写的《文王操》啊?”

    孔子不愧是一代圣人,他在几千年就告诉了我们目标专一的重要。

    大道理:术业有专攻,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死抱住自己的专业不放松,这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钱。你尽可以花精力时间去掌握本专业的新发展,对其他领域,顾得过来的情况下,开阔一下眼界和思路足矣。跟住时代潮流,指的是你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水平,而不是所有新鲜事物你都得去了解掌握。

    711.不要默认合理性

    楚国有个靠养猴过日子的人,他每天逼迫猴子上山采野果,然后用野果来卖钱。他总是抽打猴子,猴子若是不从,挨打更甚。猴子们怕挨打,只得服从他,但背地里都暗自恨他。

    一天,一只猴子问它的同伴:

    “既然山上的野果不是他栽的,不经过他也能去采,我们为什么去给他服役,靠他来养活我们呢?”

    众猴子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等这个人熟睡后,它们都逃进深山再也没有回来,这个楚国人就被饿死了。

    大道理:对现实的秩序习以为常,默认了它的合理性,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性。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采取积极的策略,才会有更大的惊喜。

    712.猴子和豹的演出推销辞

    猴子和豹都在闹市里演出挣钱。它们分别在自己的演出地旁张贴了一张海报。豹子的海报是这样写的:“先生们,上流社会都知道我的才能和名望,国王就十分欣赏我,如果我死去,他很乐意用我的皮去做一只手笼。我的皮毛色彩绚丽,上面有许多的斑点和红色的斑纹,变幻万千。”当然,大家都喜欢这斑斓多姿的色彩,于是就一睹为快。但演出很快就可看完,大家也就准备散去。

    这时猴子在一旁开了腔:“劳驾捧场,请到这边来。先生们,我会玩上百种戏法,大家多次谈到过这种变化多端的手法,我邻居豹子的变化仅在它的身上,我的变化则在思维里、行动中。你们的剧中人基尔,它是贝尔特朗的侄子和女婿,当主教大人在世时,它也曾是主教的猴子。现在它们一行人马,足足装了三艘大船,刚刚到达这座城市,特意来进行交流。你们将看到猴子跳舞、打旋、钻圈,耍各式各样的把戏,所有这一切只需付6个法郎,哦,不要这么多,只要一个苏。要是你们不满意的话,我们会到各位面前把钱还给您。”

    大道理:猴子说得很在理,我们喜欢的不单是外表的各种形态,更是思想的丰富多彩。思想的丰富让人情趣盎然,而表面的浮华却使人过了一会儿就会兴致索然。文明,就是思想成果之累积。世间的每一件美和伟大的事物,都是由人心中的一种思想和感情所产生的。

    713.习惯被别人左右是一种惰性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个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好保存身家性命。镇长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为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肯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

    午夜过后,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大道理:有时候,我们习惯于被别人的看法左右,常常有他人如何我就如何的想法。其实,这种惰性往往会把我们带进认识的误区,而和他人一起遭致不幸。

    714.没有对的只有不同的

    五台山上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是小和尚的师傅,二人在寺庙中相依为伴。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爱清洁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去一家串门,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地答道:“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脏得很。”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不满意地捶了小和尚一下:“呆子,好好想想吧?”

    这次,小和尚可知道正确答案了,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老和问:“为什么?”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那还不简单,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有懒惰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说完,小和尚等待师傅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除了罚站,还要考虑正确答案。想了大半天,小和尚迫不及待地回答:“两个都得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

    师傅的脸色告诉他,又错了。小和尚只好怯生生地说出最后一个答案:“两个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话毕,老和尚和颜悦色地对小和尚说:“其实,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拿出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大道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与人交往中,有时并非因为做得不对,而是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为什么偏要说明只有自己的才是对的呢?

    715.“专家”的意见只能做一个参考

    老水牛因为忠厚和正直颇得大家的尊重,它经常在河水边生活,知道河水哪儿深,哪儿浅,大家都称它是“水位专家”。

    一次,小马要过河,水牛连忙阻止说:“孩子,千万别过去,太危险了。”小马不相信,因为它亲自用马蹄试了一试,水位还没有它的腿高呢。它坚持下水了,可是越到中央,水越来越深。它连着呛了好几口水,幸亏有老水牛相救,要不它的命都没了。从此大家更相信这位“专家”了。

    一天,一大一小两只鸭子听说河对面的沼泽地里有很多小鱼虾。大鸭子正要咨询水牛专家,小鸭子已经下水了。老水牛连忙呼唤道:“快上来?小马那么高个头都差点淹死,你们更不行了?”大鸭子觉得非常有道理,连忙招呼小鸭子上岸。小鸭子说:“我会游泳,应该能过去?”

    老水牛着急地说:“可是你只有这么小啊,水太深了?”

    调皮的小鸭子嘎嘎地笑了笑,突然就沉没下去了。大鸭子也急得乱叫:“专家的话都不听,吃了大亏吧,这可怎么办啊?”

    话音还没落,小鸭子就冒出头,冲老水牛叫道:“我相信自己水性好,为什么还要相信你这个专家呢?”

    可怜的大鸭子还是不敢过去,因为老水牛坚持说小鸭子是特殊案例,它只好站在岸边遥看着小鸭子欢快地享受美味。

    大道理:相信自己的脑子比相信经验更重要,“专家”的意见只能做一个参考。事物都是在不停的发展和变化着的,每一次的情况的不同也必将决定解决方法会有所不同。

    716.别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烟瘾来了,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

    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他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以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同样是抽烟加祈祷,要求祈祷时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酥的不尊重;而要求抽烟时祈祷,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大道理:我们通常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从相反的角度去观照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你也许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717.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

    两个儿子大了,富翁老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大道理: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718.把“有毒的柠檬”做成“甜美的柠檬水”

    住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农夫买下一片农场。买下以后,他觉得非常颓丧。那块地坏得使农夫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然而,农夫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把他所拥有的变做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

    农夫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肉罐头。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两万人。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大。由他养的响尾蛇中所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鞋子和皮包;装着响尾蛇肉的罐头送到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手里。

    为了纪念这位先生把“有毒的柠檬”做成了“甜美的柠檬水”,这个村子现在已改名为佛罗里达州响尾蛇村。

    大道理:农夫的主意不错。事情发生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就会使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719.睁开你的第二只眼

    一个人去某地调查该地区贫困的原因。在出发前,有人告诉他,那儿的人特别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果然,他来到此地后,下车去田里暗访。他看到一个农夫模样的人在割草,那人坐在深深的草丛里,割一会儿就喘一会儿气。调查者想,连割草都要坐着,这儿的人真是懒得不可救药了。于是他生气地往回走。

    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眼睛不经意间又瞥了那人一眼,发现那农夫原来根本就没有双腿?调查者惊出了一身汗,想,幸亏我看了第二眼,否则我就要冤枉了一个勤劳的残疾人啊?

    大道理:人们常常被假象所迷惑,你要睁开你的第二只眼睛。第二只眼的意义就在于不为第一印象迷惑,不急于下结论,凡事都要经过认真思考。

    720.继续寻找下去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有座位的火车票,后来他找到了能在火车上找到座位的方法。

    不要认为他与列车员有什么关系,只是他有一个绝招而已。其实这绝招说来也简单,就是从车头到车尾,耐心地一节节找下去。这个人说火车上常常是一些车厢人群拥挤,而一些车厢又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大多数人上车后见连续几节车厢的人都那么多,便主观地认为后面的车厢也如此,既不愿费力气,又怕前进之后连自己现在站的地方也会失去,于是都停步不前,宁愿站着挤在一个车厢里。

    大道理:人生的道理就是如此。那些挤在同节车厢中的人安于现状,没有继续寻找下去的耐心和毅力,所以只能从上车到下车一直站着。

    721.不要让专业人士左右你

    青蛙在池塘边开了个诊所。一天,诊所里来了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捂着嘴巴喊痛。青蛙问小兔子是不是牙痛,小兔子说是。青蛙又追问小兔子为什么牙痛。小兔子想了想回答说可能是啃了木头的缘故。青蛙医生马上就给小兔子开了些镇痛的药。又嘱咐小兔子,以后不要再啃坚硬的东西了。旁边的大兔子是陪伴小兔子一起来看医生的,它听到后哈哈大笑。

    大兔子说:“我们兔子的门牙是会不停地长长的,如果不去磨牙,我们就无法闭嘴。小兔子牙痛,是因为它还不适应磨牙,你只要给它点止痛药就可以了,你让它不要磨牙,那不是害了它吗?我就听说你医术不高,果然是这样呀?要不然你怎么连自己的腿都治不好呢?”

    大道理:不要让专家的话左右了你,不要拿专家的话太当真——不要完全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话,有时候那些专业人士的话可能会害了你。

    722.安全与危险的边缘

    有一只瞎了一只眼睛的鹿,来到海边吃草,它用那只完好的眼睛看着陆地,随时警戒着,看是否有猎人来,而用那只看不见的眼睛向着海洋,因为它以为海上绝不会有危险。

    过了一会儿,海上驶过一艘船,船上的人看见鹿,就用箭瞄准,把鹿射死了。鹿在临死时自言自语说:

    “我真是太疏忽了,以为只要注意比较危险的陆地就可以了,没想到我认为安全的海,却反而是更危险的地方。”

    大道理:越安全的地方,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越危险的地方,有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看来,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与危险。

    723.驴子过河

    可怜的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得呼呼直喘气。可是不得不迈着艰难的脚步向前。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冲了冲脸,喝了两口水,这才觉得有了力气,他准备过河了,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上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驴子只顾欣赏美景,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小河里,好在河水不深,驴子赶紧站了起来,奇怪?他觉得背上的份量轻了不少,走起来再也不感到吃力了。驴子很高兴:“看来,这河水是魔水,我得记住:在河里摔一跤,背上的东西便会轻了许多?”

    不久,又运东西了,这次驴子驮的是棉花。装棉花的口袋看起来很大很大,可份量并不重,驴子驮着几大袋棉花,走起来显得很轻松。啊?前边又是那条小河了,驴子想起了上次那件开心的事,心里真是高兴:“背上的几袋虽说不重,可再轻一些不是更好吗?”于是,他喝了几口水,向河里走去。到了河心,他故意一滑,“扑通”一声,又摔倒在小河里。这次驴子可不着急,他故意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哎呀,太可怕了,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呀?比那可怕的盐袋还沉几倍。

    驴子好不容易走上岸,却不明白为什么河水能让重的变轻,也能让轻的变重。

    大道理: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

    724.此路不通

    有一个喝醉酒的人,走出酒店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踉踉跄跄地寻找着回家的路。

    他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就醉意熏熏地朝前走,忽然“咚”地一声,他的头撞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上面,撞得他两眼直冒金星。

    他朝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醉汉眨了眨眼,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走了一会儿,他又来到了这块路标前,不小心“咚”地又把头撞得生疼。

    他朝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原来又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醉汉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地走了起来,走着走着,头又被“咚”地一声撞痛了。原来,他又来到了这块标牌前。然而醉汉并不知道。

    他摸摸头上撞出的疙瘩,稳了稳神,又继续走路。

    走着走着,头又被“咚”地一声碰痛了。

    他朝后退了几步,抬头一看,是一块路标。上面还是写着“此路不通”。

    “天哪,我被围住啦?”醉汉绝望地喊道。

    大道理:世上之人,如醉汉者实在太多。他们只知道自己多次碰壁,以为无路可走了,然而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同一条路上来回绕弯。

    725.准备穿过沼泽地的一群人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大道理: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就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