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解读目标设定与规划——把握方向,正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22.选择离你最近的那一个

    巴黎一家现代杂志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竞答题目:“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起了大火,而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宫内众多艺术珍品中抢救出一件,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件?”

    在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中,一位年轻画家的答案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件。

    这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因为卢浮宫内的收藏品每一件都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所以与其浪费时间选择,不如抓紧时间抢救一件算一件。

    大道理: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确定了至少3种以上的目标,那么,最佳的选择往往不是最绚丽最诱人的那一个,而是离你最近的那一个——在“新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磨刀是要耽误砍柴功的?

    123.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人们都千里迢迢来跟他学武。

    人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人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超过这条线,否则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开始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大道理:诚然,在制定和规划自己目标时一定要“取法乎上”,但一定不要太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124.成功等于目标

    马拉松比赛正在进行着,进行到5000米以后,有两个人逐渐地甩开了后面的人,跑到了前面。

    长时间的奔跑,已经使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了,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向前跑。这时的天气很不好,雾很浓,几十米内几乎看不清东西,后来天空又渐渐的飘起了小雨,又给比赛增加了难度。

    跑在最前面的一个人,依然在拼命的跑着,他不管雾有多大,也不去理会,但他却担心会被脚下的雨水给滑倒,他始终注视着脚步下不远的地方。跟在他后边的另外一个人却把头昂得高高的,他在注视着目标,他心里在不停的默念着终点,终点,我就要到终点了。

    两个人的体力都支持不住了,他们仅相差几米远。

    后来跑在最前面的人终于累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第二个人也感觉要趴下了,但是他却猛然发现终点就在他前面的几十米处,透过迷雾,他隐约可以看见终点处摆动的旗帜。所以,他猛然又增添了一种动力,顽强地最先跑到了终点。

    大道理:第一个人因为没有看见目标,所以在就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勿庸置疑,这就是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成功等于目标,其它全是这句话的注解。

    125.把自己的目标细化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步行到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这些人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走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大道理:这不难理解。人们如果清晰的了解自己行动的明确目标和自己的进行速度,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目标设计的越具体越细化越容易实现。

    126.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众驴马羡慕不已。于是很多想要成功的驴马都来找白龙马,询问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说:“其实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你们在磨坊原地踏步而已。”

    众驴马愕然。

    大道理:通常,我们的悲剧不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成功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而在于你朝着哪个方向走,并能够坚持下去。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永远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27.获胜只是一个事件

    有三个人一起去参加一项声势浩大的马拉松比赛。在这些参加比赛的人中,不乏一些非常出色的运动员。最后虽然这三个人都很努力地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金牌仍与他们无缘。

    这个结果是否意味着这三个人都是失败者?绝对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参加比赛的。第一个人想通过比赛检验一下自己的耐力,他做到了,他的成绩超过他的预料;第二个人想提高自己以往的成绩,他也达到了目的;第三个人一辈子没跑过马拉松,他的目标就是跑完全程,达到终点,他也做到了。

    由于这三个人都达到了目的,因此不管谁取得金牌,他们都是胜利者。

    大道理:其实,获胜只是一个事件,做一名胜利者才是一种精神。金牌是我们参加比赛的惟一目标吗?其实就像上面故事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参加比赛都应该给自己定下一个应该实现的目标,实际上只要实现了自己立下的目标,就是一种成功。

    128.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夜晚,一个人在房间里四处搜索着什么东西。有一个人问道:“你在寻找什么呢?”

    “我丢了一个金币。”他回答。

    “你把它丢在房间的中间,还是墙边?”第二个人问。

    “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间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

    “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

    “因为那后面没有灯光。”

    你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笑。然而,我们中的有些人每天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大道理:一个想要找到金矿的采矿者,如果他认为在海滩上挖掘更容易,而因此就在那儿寻找金子的话,那么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堆的沙土,而绝对不可能找到金子。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付出你全部的精力,若要有所收获,必须选择正确的目标。

    129.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

    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选择:一枪毙命或是选择从墙上的一个黑洞进去,命运未知。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热之后,军阀显得很高兴。旁人很大胆地问他:“大帅,您可不可告诉我们,从这黑洞走进去究竟会有什么结果?”

    “没什么啦?其实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人们只是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罢了。”军阀回答。

    大道理:看来,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很多人把别人的成功看做是运气,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命不好,放弃了努力,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天。他们不知道一个伟大的奥秘,你的上帝就是你神圣的目标,只有他引领你去成功的殿堂与幸运之神约会。

    130.只瞄准自己的目标

    老阿爸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去草原打猎。四人来到草原上,这时老阿爸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说:“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老阿爸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回答说:“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老阿爸有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回答说:“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老阿爸才说:“你答对了。”

    大道理:一个能顺利捕获猎物的猎人只瞄准自己的目标。我们有时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看到的太多,想得太多,禁不住太多的诱惑,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才会得到它。

    131.目标导致结果

    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这三个人即将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可以答应他们每个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拥有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带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法国人正愁眉苦脸地准备着如何让孩子们长大成人。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感谢你让我拥有一部电话,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大道理: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目标导致什么结果。今天的生活现状是由三年前我们的目标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目标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难怪有人说,目标永远是你将来生活的底片。

    132.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迈阿密市。

    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大道理:为了要达成大目标,不妨先设定“小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达到目的。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了“小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标”时,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大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133.1+1=?

    讲师伸出了一个手指,问学员这是几,学员们齐声说“1”。

    讲师又举起了一个手指,问学员是几,学员们齐声说“1”,这时讲师问:“1+1=?”,讲师随即伸出了两个手指,学员们齐声说:“2”。

    讲师又问:“1+2=?”,讲师这时有意的出示了3个指头,学员们异口同声“3”。

    这时候,讲师继续问:“2+2=?”当讲师又随即出示3个手指头时,大部分学员都不加思索的异口同声回答“3”。

    就像是在培训课堂上做的另外一个游戏。讲师要求学员们不停地把“老鼠”这个词说30遍,当学员们说完30遍“老鼠”时,讲师立即问“老鼠吃什么?”这时就有80%的人都说“猫”。

    大道理:潜意识对人类达成目标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一个人的潜意识在工作状态时,它便会指挥你的大脑随之进行思考,哪怕是错误的思考结论。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3万倍以上。潜意识一天工作24小时,从不休息,它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你。

    134.将重要目标简单轻松化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她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结果她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裁判。

    大道理:同样是激励性诱导,一所房子与妈妈的小馅饼,在运动员的心理上引起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呢?在重要时刻,如果一味地加重自己心理负担,反而会影响到人的能力发挥。如果将很重要的目标简单化、轻松化,就会超常发挥取得成功。

    135.根据目标作相应的改变

    一条小河经历了重重阻挠,绕过高山与岩石,穿过森林和田野,一路奔腾,畅行无阻。最后,它来到了沙漠,小河想:“前面那么多困难都克服了,这次也应该能成功吧?”可是,它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水都渗到泥沙中,迂回不前。小河叹息说:“我最拿手的本事也不管用了,看来我注定平庸,永远也到不了大海。”

    微风过来安慰它说:“我可以穿越沙漠,你也可以的,不过你要尝试着改变一下你自己……”

    “改变自己,升华自己?”小河默默地念着,可是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啊,我能做得到吗?如果不行,那我岂不是自我毁灭吗?

    “你这样想只是因为你从来就没有认识到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没有认清你自己的本质,你可以的?”微风鼓励说。

    小河鼓起勇气,对自己说:“改变自己,升华自己?”于是,它投入了微风的怀抱,蒸发了,化作轻盈的水汽。第二天,它又化作了雨滴,终于融入了浩渺的大海。

    大道理:每个人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路上你需要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碍,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象河流那样善于放弃你所认为的自我,并且根据自己的目标作相应的改变。

    136.让鲸鱼跃出6.60米的水面

    假如你看到体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跃出水面6.60米,并向你表演各种杂技,你一定会发出惊叹,是有这么一只创造奇迹的鲸鱼,它的训练师披露了训练的奥秘:

    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鲸鱼每次经过绳子上方就会得到奖励,它们会得到鱼吃,会有人拍拍它并和它玩,训练师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很慢,这样才不至于让鲸鱼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感到沮丧。

    大道理:如何让鲸鱼跃出6.60米的水面?首先给手中的“绳子”定个合适的高度,欣喜地看到每一个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奠定信心,而不是让失望沮丧的情绪笼罩着,离目标越走越远。

    137.成功之门是不能降低标准的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它们就会从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了。

    可是,龙门太高,它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摔打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它们一起向龙王请求,让龙王把龙门降低一些。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它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它们的要求。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地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地变成了龙。

    不久,变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什么两样。于是,它们又一起找到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大道理:降低标准,只能是自己骗自己。像龙门一样,真正的成功之门是不能降低的。要想找到真正成功的感觉,还是去打开那扇没有降低高度的门吧?

    138.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乡下老鼠写了一封信给城市老鼠,信上这么写着:“城市老鼠兄,有空请到我家来玩。在这里,可享受乡间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过着悠闲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动身前往乡下。到那里后,乡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麦和小麦,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屑地说:“你怎么能够老是过这种清贫的生活呢?住在这里,除了不缺食物,什么也没有,多么乏味呀?还是到我家玩吧,我会好好招待你的。”乡下老鼠于是就跟着城市老鼠进城去。

    乡下老鼠看到那么豪华、干净的房子,非常羡慕。想到自己在乡下从早到晚,都在农田上奔跑,以大麦和小麦为食物,冬天还得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粮食,夏天更是累得满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来,自己实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会儿,他们就爬到餐桌上开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有人走了进来。他们吓了一跳,飞也似地躲进墙角的洞里。

    乡下老鼠吓得忘了饥饿,想了一会儿,戴起帽子,对城市老鼠说:“乡下平静的生活,还是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倒不如回乡下吃麦子来得快活。”说罢,乡下老鼠就离开都市回乡下去了。

    大道理:不同个性、习惯最终会使彼此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架构里。我们在构筑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习惯。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的目标不是适合自己的目标。

    139.过程才是生命

    羊要吃山顶上的草,羊爬呀爬,它累了,爬不动了,它想: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爬呀爬,它更累了,更爬不动了,它想:我不怕累,山多高我爬多高。羊又向山顶爬去。

    羊用了一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来爬这座山,它一心想着山顶上鲜美的草。它忽略了在自己身边其实就有一片又一片美丽的草地。

    羊固执地爬呀爬,它终于爬上了山顶,它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它知道,它将永远留在这个山顶上,留在这个命运为它预定的地方。

    羊看见了自己的归宿——山顶上根本就没有草?

    大道理:生活等于目标,生活要有目标才有意义;过程才是生命,更重要的是要享受过程。要想有一个充实快乐和完美的过程,就要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140.专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

    从前,有一只贪狗经常到寺院里去寻食物。当地有两座寺院,一座在河水的东岸,另一座在河水的西岸。贪狗听到东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便去东岸寺院去讨食;听到西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又去西岸寺院去讨食。

    后来,两座寺院同时鸣钟开饭,贪狗渡河去讨食,当向西游去时,惟恐东岸寺院的饭食比西岸寺院的好;向东游去时,又怕西岸寺院的饭食比东岸寺院的好。它一会儿向西游去,一会儿又向东游去,最后浑身无力,活活地淹死在河水中。

    大道理:没有大到不能完成的梦想,也没有小到不值得设立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行动,才能有成功的希望。专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目标太多会让你花了眼到头来一事无成。

    141.誓言本来没有意义

    一个猎人有个习惯,爱立誓言。一天他去打猎的时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打野兔。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鸡。于是这天他便空手而归。晚上,躺在床上十分后悔,发誓明天一定只打山鸡。

    第二天他便按他的誓言去打猎。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狐狸。于是,又发誓明天只打狐狸。

    第三天,他又按照他的誓言去打猎。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野猪。于是晚上又空手而归。

    ……

    后来,这个猎人便在自己的誓言中死去了。

    大道理:誓言本身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设立的,如果誓言成了达成目标的桎梏,那么,这个誓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142.将你的目标分解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获得世界冠军。有很多人为此质疑。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冠军。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有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的人才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是次要因素。

    山田本一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访中他这样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二个标志是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比赛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等到达到第一目标后,又以同样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跑完了。

    山田本一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将最终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在每一个小目标中以最饱满的激情和动力来完成,从而达到最后的胜利。

    大道理: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难度较大,而是总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143.忙并不等于充实

    朋友要在客厅里挂一幅字画,便请邻居来帮忙,字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邻居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从了邻居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锯子。刚锯了两三下,邻居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得磨一磨。”

    于是邻居丢下锯子去找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柄,他拿起斧头去树林里去寻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发现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

    磨刀石找来后邻居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得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说木匠家有现成的木条。

    然而,这一走,朋友就再也没有见邻居回来。当然,那幅字画,朋友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第二天朋友再见到邻居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大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明确你的目的,不要为了忙而忙,到头来白忙一场。现在问问自己为什么而忙?忙并不等于充实,想要过充实的生活是并不需要多忙的——忙是没有效率的人的推脱之辞。

    144.选择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

    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

    第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大道理: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发展的速度除了取决于努力、坚持、勇敢以外,更需要去选择正确的方法。也许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法,发展的速度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