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俗话说:“顺水行舟好撑船,远离礁石过险滩。”有心智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能注重一些办事的基本原则,如诚信、合作、真诚、勤奋等,并远离一些做事的禁忌,以防踩上地雷。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逐步树立起个人的信誉,提升个人品牌价值,从而使自己在办事过程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真诚待人,酌情对事

    西方一位名人说:“尽管我反对你所说的话,但我仍拼命为你争取说话的自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也是人们办事的时候应该遵循的一项原则。

    人们常说:“真诚待人,酌情对事。”真诚可以加深双方感情,提高人气指数,但是真诚待人,并不是不分场合、时机、对象。值得真诚相待的人,绝对不能轻率应付;不该付出真诚的人,则应该酌情对待。对于一些不知所以的事情,更应该再三斟酌,以免被人利用。

    真诚是一种美德,诚实待人可获得好人缘;真诚是一种胸怀,利益面前,坦诚相待;真诚是一种境界,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真诚的人容易受到机会的青睐,而这些机会可能正是你身边那些受过你真诚相待的朋友给你创造出来的。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为人真诚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晏殊在还没有成年时参加过殿试,考试时,他看了试题后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了,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

    宋真宗对晏殊这种诚实的表现非常欣赏。

    有一年,宋真宗特许臣子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不管大小官员都积极报名参加,晏殊由于生活拮据,没有钱出去游玩,便留在家中与兄弟读书论理。宋真宗在挑选辅佐太子的官员时,在众人中挑选了晏殊,满朝文武高官都不理解。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都去游山玩水,大吃大喝,歌舞不绝,惟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勤奋好学,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坦白告诉宋真宗:“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当时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旅游宴会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听完晏殊的解释,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重视他。宋仁宗时,晏殊更被提升为当朝宰相。

    古代士子莫不以身居宰相高位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晏殊的真诚为他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并最终出任宰相,可谓是水到渠成。

    真诚是办事的基础,是成功的根基。如果别人以诚待你,你却心怀鬼胎,难免会为人所弃。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与年迈的父亲一同住在海边。性格孤僻的他很少与同龄人一同玩耍,因此,他天天坐在海边与海鸥一同嬉戏。久而久之,他与海鸥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他站在海边,吹一声口哨,就会有成百上千的海鸥降落在他的周围。他跑,海鸥盘旋在他的上空;他坐,海鸥落在他的肩上;他躺在沙滩上,海鸥就在他的身上憩息。人们听说以后无不称奇。

    后来,有人对他父亲说:“你儿子与海鸥的关系如此亲密,就拜托他捉几只回来玩玩。”父亲也觉得新鲜,就对他说:“乡亲们听你说经常与海鸥一起嬉戏,关系甚是友好,给我捉一只来吧,我也想体验一下那种滋味。”小伙子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第二天,他与往日一样,刚到海边,就吹起了长长的一声口哨,一群海鸥马上就出现在他的上空。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他多么努力吹口哨,海鸥仍然只盘旋在他的上空,就是不肯与他接近,见状小伙子不禁深深地埋下了头。

    鸟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情相待,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不光是对动物,对人更应该这样。

    怎样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呢?

    (1)真诚要发自内心

    如果你待人的心不诚,即使话说得再漂亮也不管用。心口不一、巧言令色,只会让他人心生反感。任何人都不是糊涂之辈,迟早会揭穿你的阴谋,因为内心不诚,即使嘴巴上说得再好听,也会被对方发现破绽。反之,如果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拙嘴笨舌、不善言表,但行动踏实、诚恳,他人也能体会到你的真心实意。晏殊的做法就是这样。

    (2)不要欺骗

    与人交往时,最忌讳的就是采用欺骗的手段对待朋友。欺骗也许能得一时之利,但绝对不会维持长久,更何况纸包不住火,迟早会被他人察觉,一旦骗局揭穿,你的形象在他人的心目中就会一落千丈。即使以后你再用真诚对待他人,别人也会认为那是一种虚伪的姿态,对你失去信任。那位抓不到海鸥的年轻人所得到的教训值得每一个人注意。

    (3)要分清状况

    如果对方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你却与之深交、畅所欲言,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愚蠢的人。

    真诚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对人真诚、袒露胸臆时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是其人但时机不对,不能一吐为快;时机成熟,倾诉的对象不对,也不能说;倾诉对象和时机都成熟,但地方不对,依然不能说。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你付出你的真诚,才不会上当受骗。

    真诚待人是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酌情对事。

    所谓酌情对事,也就是说应该酌情对待每一件事情。办事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对人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这个时候就应该酌情处理:利人利己的事情自然是多多益善,利己但不碍人也只做无妨,不利己而利人则看自己能力而定,利己不利人则尽可能不做或者少做,既不利人更不利己则要坚决杜绝。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对人固然应该真诚,然而必须弄清楚对象,如果面对的是那种阴险、狡诈的小人,自然应该区别对待。

    社交小技巧

    大凡成事者,都懂得真诚待人,酌情对事的道理。你将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对方,对方也一定回报你一份真挚、浓厚的情。当然,在真诚待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分情况对待,以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条为人处世的原则却应该时刻牢记,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们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为人处世首先要心正,即不得存有害人之心。无数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大凡害人者终究会害己,翻开史书,看看那些损人利己之辈,如费无忌、魏忠贤等人,不但下场凄惨,而且身败名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后人唾骂。

    害人之心虽然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却不能无。人生在世,你不存有害人之心,却难保别人无害你之意。置身于这个人际关系纷繁复杂的社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就,除了自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之外,还要擦亮眼睛,小心处世,提防那些用心阴险、暗怀鬼胎的人,以防遭其暗算。

    防人主要是要提防这几类人:

    (1)小人

    有一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看似外表友善,其实暗藏杀机。“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是这类人的代名词。他们让人搞不清楚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虽然有着纯真和善的外表,但背后尽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人无疑是最为危险的,是人们最需要提防的对象。

    有一个故事说:一只狐狸被一个猎人追赶,走投无路时,它看到农夫,赶紧向他求救。农夫让它躲在自己的小茅草屋里。不久,猎人追到,问农夫有没有看到一只狐狸经过。农夫虽然说没有看到,手却指向狐狸躲藏的地方。可是猎人没有看到农夫的手势,就离开了。狐狸看到猎人走了,立刻跑出来,没有向农夫道谢就要离开。农夫责问它不知感恩,狐狸回答说:“如果你心口如一,我就会向你道谢了。”

    故事中的农夫嘴里讨好狐狸,心里讨好猎人,想两边都得到好处。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在大家面前假装很讲义气、够朋友,但在私底下却栽赃陷害、用心险恶,这就是典型的小人嘴脸。

    “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值得每一个善良的人注意,对于一些用心险恶的人来说,如果不加提防给了他们机会,很可能就会像中山狼一样,刚救过它的命它就想反咬一口,置你于死地。

    (2)阿谀奉承的人

    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阿谀奉承的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他们嘴巴就像涂抹了蜜糖一样,怎么好听怎么说,怎么动人怎么讲,直说得天花乱坠,河水倒流。

    对于这类人,你不得不防。一防自己被其腐蚀心志。你做了一分成绩,阿谀奉承的人会说你做了六分;你做了一点小事,阿谀奉承的人就可能说你拯救了整个世界。在他们的恭维与吹捧面前,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飘飘然不能自已,忘记了自己是谁。二防其别有用心。阿谀奉承的人在吹捧你的同时肯定有事相求,如果在你被他们一顿迷汤灌得晕晕乎乎的时候,他们的计划大概就成功了,而你可能被人当枪使了还沉浸在得意中毫无察觉。

    阿谀奉承的人与小人不同,他们对你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陷害。这种人时时刻刻都在寻找着对自己有用的人,不管是熟识的朋友还是未曾打过交道的陌生人,都是他们下手的对象。一旦时机成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仅会把好话说尽,而且在必要时,还会佯装大度,装出一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牵连朋友的模样,以此来向别人展示他们的真诚、耿直。当他们的话里有矛盾时,他们总能找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解释。

    但当他们的利益得到满足以后,换句话说,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时,他们又会换上另一副完全相反的面孔,其态度之傲慢、说话之难听,绝对会让你目瞪口呆、悔恨不已。

    在办事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人,必须严加防范,以免自己步入其陷阱。一旦发现这样的人,保持自己心神的安定,不被其巧言迷惑,敬而远之才是最好的办法,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生花妙语对你不起作用的时候,自然会另找会上钩的鱼,离你远去。

    (3)自以为是的人

    志大才疏、不听劝告是这类人最大的特点。他们充满自信,有热情,负责任,拥有办事的很多优点,但是却很难把事情办好。

    这种人,对于办事人来说可能只是感觉他们比较骄傲,不太听人劝告,又加上这类人往往有一定的能力,因而丧失了警惕,结果让自己遭受到了重大损失。

    三国时期,有个名叫马谡的人。从小熟读兵书,熟知用兵之道,因此养成了自以为是的毛病。更要命的是,执掌蜀汉大权的诸葛亮却忽视了这一点,结果险些酿下致命的错误。

    在街亭一役,马谡对副将王平的劝阻不屑一顾,执意要将营寨扎在高山之上。结果与魏军交战时被团团包围,几次突围没有成功,再加上被魏军掐断了水源,全军上下人心惶惶,最终大败,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给蜀汉带来了重大损失。面对攻势凶猛的魏军,幸亏诸葛亮大智大勇,上演了一出空城计,才转危为安。马谡因一意孤行造成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按照军规处置,挥泪斩了马谡。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典故,可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诸葛亮的错误,结果因为一时的不小心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现实中,有许多人都自认为智商高于别人,判断能力也比其他人强,对他人给予的意见或建议不屑一顾,过于刚愎自用,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而且他们说起道理来也条条是理,让人难以反驳。但事实上历史中这样的教训可不在少数,马谡只是其一,那位纸上谈兵把赵国四十万大军谈没了的赵括无疑更具有警示意义。

    对于这种人,与其合作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在与其交往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较为稳妥的办法。

    社交小技巧

    人们常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人心难测,即便是办事高手也很难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各类人群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走眼,受人欺骗、被人利用,以至于在阴沟里翻船。所以在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留心,把握好这个基本原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结交真朋友,远离伪君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正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很少,一般来说,和君子在一起你会变得越来越好,和小人在一起你会逐渐堕落。所以,不管是人际交往还是公关办事,多结交一些真正的朋友,远离身边的小人,对你都将有百利而无一害。

    物有优劣之别,人有好坏之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既会遇到君子,也会碰到小人。君子处事有方,待人有道,把握原则,因此可能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接近,而小人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和你打成一片。因此在交际中,人们总是更容易接近小人而远离君子,这实属人之常情,但这也是为人处世的一大忌讳。因为倘若一不小心,误交了小人,不但无益于事业的发展,更会给自己带来不尽的祸患。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鉴于清政府长期积弱的现实,决定变法图强,这就是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人士的变法运动获得了清朝光绪皇帝的支持,然而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由于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只是一个空架子,因此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交锋过程中,手握实权、反对变法的慈禧太后占据了上风。光绪皇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此忧心忡忡,希望维新派人士能够想出一个力挽狂澜的办法来。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也很着急,眼看变法运动刚开始就要面临着夭折的危险,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一些实力派人士的支持,于是荣禄手下的新军领袖袁世凯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救星。

    袁世凯在康有为等人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中,明确表态支持康有为等人。维新派人士也认为袁世凯是一个了解洋务、支持变法的新派军人,因此和他来往非常密切,彼此关系很好。

    随着形势日趋紧张,光绪皇帝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迫于这种状况,维新派人士认为,只有杀掉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事情才会出现转机,而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只能依靠手握兵权的袁世凯。

    为此,维新派核心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当谭嗣同把计划和盘托出之后,请求袁世凯为国民大计考虑,杀掉荣禄的时候,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表示,这件事情包在自己身上,杀掉荣禄就跟杀条狗一样。但同时也向谭嗣同表示,由于缺乏准备,暂时还不能行动,等他安排妥当之后才能行事。

    但袁世凯并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而是一个诡计多端、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小人。他表面上支持维新变法,实际上心中另有打算。他之所以一口答应谭嗣同的要求,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稳住维新派人士,好向荣禄以及慈禧太后告密。

    袁世凯在送走谭嗣同之后,立即赶赴天津,把谭嗣同的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了荣禄,接着荣禄又把这件事情禀报给了慈禧。

    随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带到瀛台囚禁起来,新法法令被废除,维新派以及支持变法的人士被逮捕问罪,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喋血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看着这血淋淋的一幕,不能不让人为他们扼腕痛惜。变法失败,六君子遇害只是其一,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因为结交了一个小人而导致维新运动一败涂地无疑更加让人痛心。

    谭嗣同在能逃跑的时候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慷慨就义,除了他想用自己的鲜血激励世人这个人所众知的原因以外,也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被袁世凯出卖。被敌人伤害固然痛苦,可是被“友人”伤害则更加难以让人接受。

    败事往往败于坏的朋友,而成事则往往成于好的朋友。比如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名相管仲,其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一个好朋友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交情莫逆,关系非常好。两个人曾经一起做过生意,管仲出力很少却比鲍叔牙获利多,但是鲍叔牙并不在乎,因为管仲家里条件不好。管仲曾经在军队当兵,但却多次成为人们不齿的逃兵,在人们批评他的时候鲍叔牙却为管仲辩解,认为管仲之所以这么做,关键原因是管仲家有老母没有人赡养。

    后来两个人分别辅佐齐国的两位公子,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在争夺齐国王位的时候,管仲曾经射了公子小白一箭。

    尽管如此,公子纠还是为争夺王位失败身亡,管仲也被囚,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继位成为齐王,是为齐桓公。身居高位的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不答应,认为管仲差点用箭射死自己。但是鲍叔牙却说,如果齐桓公只想稳定朝政,那么自己可以胜任,但是如果齐桓公想要称霸天下,就非要用管仲不可。

    最终,在管仲等人的帮助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也成了一代贤相。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与别人相处时,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与人交往的时候,要结交真朋友,远离小人。看管仲的生平不难发现,其才学固然是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鲍叔牙这个朋友的帮忙,终其一生可能也难以有所成就。再看看那些维新派人士,如果当时他们结交的是一个正人君子,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被人出卖,谭嗣同等人也不会为此丧命。由此可见,结交什么样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对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对你言听计从,背后却在说你是非的人;对那些当着你的面骂别人,转过脸去便说那是你骂的,故意给你栽赃的人;对那些无中生有地在别人面前编造你的谎言,回头又在你的面前卖好的人;对那些以假话哄人,以谎话骗人,以伪善诓人,以阴谋算计人,以卑劣手段出卖人,以添油加醋的伎俩给他人造谣的人,比如袁世凯之类,应当倍加警惕,千万不要与他们接近。

    社交小技巧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无害人之心,但却不能无防人之念。实际上,需要提防的人并非远在天边的陌生人,而是近在眼底我们最熟悉的人。我们要与有正义和良知的人为友,与他们坦诚相见:当面批评者,我们诚恳接受或宽容以待;对于无第三者在场的告诫者,我们感激不尽。

    欲盖弥彰会误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能改。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否认过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办事时如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在过失面前死不认错,欲盖弥彰,不但于事无补,结果反而会更糟。

    古人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就是真的错了。人无完人,没有人不犯错误,一错再错的人也不少。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可怕的就不是错误本身,而是知错也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

    每个人都会犯错,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失去了面子,毕竟犯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然而事实上,如果人们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面对,不仅能弥补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能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从而使他们原谅你的错误。

    戴尔·卡耐基告诉人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而且给人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相反,死要面子、羞于承认错误的人会给人留下顽固的印象,并最终会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1974年8月,成功促成中美两国建交的理查德·尼克松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起因是“水门事件”。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大型宾馆,美国民主党全国总部就在这里办公。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在此被捕,罪名是涉嫌潜入民主党办公大楼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民主党文件。

    随后不久,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也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在野的民主党借此发动攻势,指责尼克松在总统选举中有不法行为,美国上下一片哗然。

    面对司法部门的调查、媒体的质疑以及民主党的指控,尼克松和他的竞选班子矢口否认自己有不法之举。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尼克松不得不声明自己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为负责,最亲密的助手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米切尔等人也因此先后被迫辞职。不过尼克松依然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行为毫不知情,并委派专人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尼克松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起案件,尼克松的处境越来越不利。

    1974年7月27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以27票对11票通过了对总统尼克松的弹劾案。8月6日,尼克松召集内阁会议,表示自己曾经压制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并扣留了有关此案的材料。两天后尼克松宣布辞职,离开白宫回到了自己在加利福尼亚的老家,由副总统福特接任美国总统。

    于是,在这件轰动美国的政治丑闻中,以总统尼克松的被迫辞职而告终。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我们却不由得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尼克松从一开始就承认错误,结局会怎么样呢?他还会被迫辞职吗?

    应该不会。尼克松在这起事件中主要的问题是掩盖水门事件的真相,司法委员会对他弹劾的内容是:滥用职权、阻碍司法、蔑视国会。这些罪名都是因水门事件而起,如果尼克松没有掩饰错误,那么他自然不会受到弹劾。

    面对错误,欲盖弥彰只会让人对你印象更糟,如果主动而真诚地认错,可能要比为自己开脱更有意义。

    作家刘墉在一篇名为《庸医与华佗》的文章里,给人们讲述了一则让人深思的故事。

    一名妇科医生行医数十年,可在一次出诊时却犯了一个严重的低级错误,她误认为一个女子子宫里的胎儿是肿瘤,并建议病人立刻动手术将肿瘤切除,防止扩散。女子听到医生的诊断后非常害怕,感激医生为她查出病患之后,决定立即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术前准备很快就绪,对于这位有数十年行医经验的医生来说,这次手术非常轻松,她只要切开一个小口,将肿瘤从病人身体中取出,就能够为病人解除后患了。

    然而,当医生打开病人腹部,对子宫进行观察,准备下刀时,她才发现病人子宫里的并不是肿瘤,而是一个正在发育的胎儿。见此情形,医生被惊得目瞪口呆,很难想象自己行医数十年竟会出现这种错误。她矛盾极了,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下刀,把胎儿当做肿瘤切除掉,手术结束后再告诉病人切除的是肿瘤,而且她还可以完全保证那“肿瘤”绝对不会再次复发,病人一定会感激她。可如果把病人的肚子缝上,再告诉病人,是她看走了眼,错把胎儿当成了肿瘤,病人家属肯定会跟她算这笔账,不但坏了名声,还可能会丢掉饭碗、吃官司。

    短短几秒钟时间,医生的大脑里反复思考,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最后她没有下刀,而是小心地为病人缝合了刀口。

    回到办公室后,这位医生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很久。然后,她静静地走到病人床前,向刚刚苏醒的病人诚挚地道歉:“对不起!太太,是我看走了眼,你并没有长肿瘤,而是怀孕了。”

    她如实地把情况告诉了病人及其家属,并真诚地向他们道歉。医生继续说:“不过你们可以放心,孩子一切安好,一定可以平安、健康地出生。”病人和家属被医生的话震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事情竟然会是这样。病人的丈夫暴跳如雷,冲过去抓住医生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庸医,害我妻子受苦,害我家人担惊受怕,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后来,孩子果然平安、健康地来到人间。可那医生却吃上了官司,并因此名誉扫地,就连多年辛苦的积蓄也赔个精光。朋友笑她太傻,对她说:“这么认真值得吗?将错就错不是很好,何必吃这种苦?”

    医生却没有丝毫的后悔,面对朋友的讥笑,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天知地知。”

    刘墉对这个故事的评析是:“为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牺牲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换了别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能有勇气这么做,但是起码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即使用自己的荣誉乃至生命去承担自己的错误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足以让那些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错误的人汗颜。

    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将错就错,为了顾及面子而否认自己的过失;做错事并不可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了面子坚决否认自己行为的人,不但丢了自己的人格,还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自己的过失被别人揭发出来的时候,你丢的就不仅是面子了,更大的苦果还在后面等着你!

    如果你确实犯了错误,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宣扬出去之前,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责任。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要及时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虽然结果可能会被批评。可是在上司的心目中,你至少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器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更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无论同事是否发现,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加愤怒。

    如果因为你的原因,给自己的朋友带来了不便或者损失,不要不以为然,更不要欲盖弥彰地狡辩,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向他们承认错误,否则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友谊,还有做人的良知。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放下情面,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人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社交小技巧

    做事情的时候千万记住这一点:如果事情做错,欲盖弥彰只会误人误己,让事情越来越糟,变得不可收拾,知错就改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要轻易得罪人

    人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得罪到别人,但是有三种人却万万不能得罪,即小人、贵人和朋友。

    人们常说:“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这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君子为人宽宏大度,不会与你争一时的得失,即便你对他们有冲突冒犯之处,多半也不会跟你计较;但是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气量狭小、睚眦必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一旦得罪他们就如厉鬼缠身,不把你整趴下,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在交际办事中,千万要小心,不要轻易得罪这种人,否则不但办不好事情,还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然而小人不会在自己的脑门贴上标签,更不会自己承认,甚至有的小人不但才华出众,而且仪表堂堂,这就需要人们去仔细琢磨。

    其实小人也不是那么难以辨别,一般来说,只要留心观察,用心研究,就不难发现小人大多具有如此特征:

    (1)心胸狭窄

    小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心胸狭窄,他们容不得别人比他们出色、优秀,一旦有人在某些方面强过他们,小人就会站立不宁,想方设法把对方扳倒。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就是小人中的典型,他心胸极端狭隘,容不得其他人受到唐玄宗的宠信。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在花园里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了一句:“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事后,李林甫就暗中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赞扬的将军调到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

    心胸狭窄,为了唐玄宗的一句称赞而断送了别人的升迁机会,这就是小人的特征之一。

    (2)睚眦必报

    小人心胸狭窄,别人一旦得罪了他们,不管是大事小事,肯定会对对方实行报复,直到自己出气了为止。

    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不但善于打仗,在待人处事方面也很有一手。“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成为所有人争相接纳的对象。有一次,郭子仪生病卧床,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宽头短,鼻子扁平,鼻孔朝天,眼睛奇小,世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相貌都会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通报,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由他一人独自去招呼。卢杞走后,姬妾们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

    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丑陋且内心阴险,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忌恨在心,将来他万一身居高位,那么郭家肯定就会倒霉了。”

    后来,这个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

    这位卢杞的所作所为就是小人的典型,对于别人得罪了自己的地方,只要有机会报复就绝不放过。

    (3)损人利己,追随权力

    小人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只要有利可图,他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哪怕会因此伤害到别人。小人也是极端势利的人,他们永远会站在最高权力的那边。

    战国时期楚国的费无忌就是这样一个人。费无忌是楚国的大夫,在代表楚国为太子迎亲的时候,发现太子妃相貌漂亮。知道楚王好色成性的费无忌觉得只要想办法使国王拥有如此美女,他在楚国的地位将无人能够动摇。想到这里,费无忌便快马加鞭赶回楚国,向好色的楚平王汇报,经过他的一番策划,楚国太子妃转眼间就变成了楚平王的爱妃。

    当然,经过这样一番事情,费无忌也就成了楚平王最为宠信的大臣了。

    (4)造谣生事,挑拨离间

    小人为了获取利益可谓不择手段,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挑拨离间,无所不用其极。

    还是这个费无忌,在成功地将美人弄给了楚平王,自己成为楚国最炙手可热的权臣之后,慢慢地感觉到了危险。他知道太子一旦继位,干出这种缺德事的自己肯定会倒霉。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偷偷告诉楚平王说太子因为妻子被抢,心怀不满,准备谋反,以此挑拨楚平王父子之间的关系。心虚的楚平王于是废除了太子,并将和太子关系密切的伍子胥家人杀死,迫使伍子胥投奔到了吴国。

    (5)见利忘义,没有原则

    小人没有原则,也不讲原则,见利忘义是这类人的看家本领。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准备变法强国。新军头领袁世凯明确表示支持,并跟维新派人士往来密切。然而在维新派谭嗣同劝说他杀掉荣禄,支持光绪皇帝时,袁世凯却向荣禄告密,导致光绪皇帝被囚,谭嗣同等人被杀,变法失败。

    当然,小人的特征远不只这些,拍马奉承、阳奉阴违、落井下石都是小人惯有的特点,总而言之,不讲道理、没有原则、不择手段、笑里藏刀、损人利己、无情无义都是小人的性格。

    伯乐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所谓伯乐,就是在你的事业中能够赏识你、提携你、帮助你的人。这种人一般来说要么拥有丰裕的人脉资源,能够给你铺开一条四通八达的人脉关系网;要么位高权重,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要么专业知识丰富,能够大幅提升你的技能。

    凡此种种,伯乐可以说是你人生事业的关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类人自然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他们一般都神通广大,得罪了他们绝不是得罪了一个普通的人那么简单,而是得罪了一批或者一片人,也许将迫使你在相关领域内永远难有出头之日。

    还有一种人也不能得罪,那就是朋友。

    很多人也许会不这么认为,以为朋友之间就算有点摩擦也没什么。如果抱有这样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毁坏后再修补都要远比刚开始建设困难得多,友谊也是这样。再坚固的东西摔碎之后也难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更何况人生知己难求,一个好端端的朋友却在轻易之间被你得罪,试问如此做人,还会有谁愿意跟你继续交往?

    朋友,意味着人脉资源,意味着困难时的助力,意味着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朋友也是不能得罪的。

    社交小技巧

    人活在这个世上,其活动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多寡以及人缘的好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与人交往过程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人。所以说尽可能地不去得罪任何人,这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好处!

    合作共赢,不吃独食

    如果在一次合作中,大家经过辛勤努力,好不容易获得了成功,结果所有的功劳却全部变成了某一个人的,你会怎么想?

    不甘、气愤、不平衡,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跟他合作,如果由自己选择合作对象,你会怎么选择?当然是拒绝这个自私的家伙,另找他人了,这还用说。

    事实上就是这样,在跟人交往办事的时候,合作才能共赢。过分自私、吃独食的人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被人抛弃、孤立。

    很多时候,彼此之间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让彼此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有一则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只狮子和一只豹子同时发现一只野狼,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野狼。它们合作得很好,当狮子把野狼赶过去的时候,埋伏在一边的豹子伺机而起,扑上去一口咬住了野狼的脖子,把野狼咬死了。然而狮子却起了贪心,不想和豹子平分这只野狼,于是它就想把豹子赶走,独吞这份美食。豹子自然不甘心,两只动物就此展开了一场厮杀。豹子虽然勇猛,比起兽中之王还是略逊一筹,最终死在了狮子的尖牙利爪之下。不过狮子虽然咬死了豹子,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它被豹子咬断了一条腿,抓瞎了一只眼。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与豹子共享那只野狼,哪会有这等事情发生?

    狮子过于贪心,结果让自己付出了断腿瞎眼的代价,而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很明白这个道理,自然而然地就获得了成功。

    有一次,为了获得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一笔生意,卡内基的公司和一位名叫普尔曼的商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双方为了拿到工程,大打价格战。到了最后,两家公司根本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实际上已经毫无利润可言。

    见此情景,卡内基自然心有不甘,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为了找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董事会商谈合作,卡内基和普尔曼住在了同一家酒店。于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两个人“意外”碰面了。

    卡内基友好地跟对方打招呼:“晚上好,普尔曼先生,我们这么做不是在跟自己过不去吗?何不想想别的办法?”

    “此话怎讲?”普尔曼对于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因此说话的语气也没那么友好。

    卡内基没有把对方的无礼放在心上,他很直接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就是希望两家公司不要再这样恶性竞争下去,而是进行合作,重新组建一家公司来承担这笔生意,并把合作、互不竞争以及对普尔曼公司的好处着重阐述了一遍。

    普尔曼听得很认真,却没有表态。一直到卡内基说完了之后,普尔曼才显得很随便地问了一句:“你想好新公司的名字了吗?”

    卡内基立即说:“当然,普尔曼轿车公司。”

    就是这句话,让普尔曼对卡内基的话产生了兴趣,他马上热情地邀请卡内基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当然,最后新公司顺利组建,卡内基和普尔曼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卡内基是一个办事的高手,他知道只有彼此合作才能共赢,如果像贪心的狮子那样想吃独食,结果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人说:“人生如战场。”但是人生毕竟不是战场,就算是战争中也难得有永远的敌人,合作共赢才是永恒的道理。与其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不如好好合作,共同发展。

    不管是荣誉还是成就,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感谢、分享。与人分享荣耀与胜利的喜悦,体现了一个人宽广的胸襟与气度,也展现了一个人的美德和智慧。相反,如果过于贪心,只顾自己而忽略了他人,不仅让人觉得你好大喜功,独占所有人的劳动成果,还会对你怀恨在心。轻则断绝合作,重则暗地里对你加以报复。

    晓森在一家图书出版社担任编辑。他为人随和又很有才气,平日里总喜欢与同事开些小玩笑,所以单位上下关系都非常融洽。

    有一次,晓森编辑的图书在评选中获得了大奖,而且位居排行榜榜首。为此,晓森感到无比荣耀。大概是开心过了头,他逢人便说自己的图书获了大奖,同事们表面上纷纷向他祝贺。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他发现工作氛围有些异常,单位里的同事似乎都在刻意躲避他,有的还有意和他过不去。

    一段时间以后,晓森才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原来他犯了“吃独食”的错误。这本书之所以可以获得大奖,身为责任编辑,晓森的功劳自然很大,可是那毕竟不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其他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份荣耀他们也应当分得一份,但晓森一个人独占了所有的荣耀,别人心里当然不舒服。

    一般来说,如果一件事情是大家共同做的,在荣耀面前,他们不会认为某个人的功劳最大,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分享一份荣耀是理所应当的,而晓森的错误就在于他不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晓森如果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那么所有的不快和烦恼就都消失了。

    (1)共享荣耀

    生活中,其实有些人根本不在乎分得荣誉的多少,他们想要的只是获得荣誉时的那种满足感。意识到这种心理后,你应主动感谢他人对你的支持与帮助,主动把一部分荣誉与他人分享,别人会认为他在你心目中有分量,你没有把他们忘记,在以后的合作中他们也会尽力帮助你。因此,在这件事情上,晓森只要表示自己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努力所得,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荣耀,所有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2)懂得感恩

    获得荣耀后,别忘了感谢同仁的协助,不要认为所有的功劳全部属于你一个人。特别要感谢你的上司,感谢他的提拔、指导、支持。如果上司没有为你的成功付出任何努力,同仁的协助也很有限,至少在表面上也应该感谢他们。

    参加过颁奖仪式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上台领奖时,开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高兴!但我要感谢……”其中的含义就在于此。虽然这种感谢只是发自口头,缺乏“实质”意义,但听到这些话的人,无疑会感到很舒服。

    晓森如果明白这一点,在获奖以后组织一个宴会,好好地感谢大家一下,想必同事和领导都会很开心,关系也会更近一层。

    (3)要谦虚,别炫耀

    有些人获得荣誉后就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虽然你愉悦的心情可以被人理解,但是你却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要承受着你的高高在上,出于情面又不好说些什么,因为你正在风头上。如果这份成功是在人家的帮助下获得的,你反过头来对人炫耀,别人势必会对你产生不满。晓森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才会让自己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处境。所以,有了成绩以后,不但要懂得跟人分享荣耀,知道感恩,还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以免遭到别人的妒忌,为自己招惹麻烦。

    社交小技巧

    做事的时候务必要多多留意,远离禁忌,懂得合作,不要吃独食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项。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管是生意人还是普通人,做事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理由就是这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冒险行为。

    曾经有一个小偷,偷盗无数。警察抓获他以后,曾经很好奇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一般人如何避免因为遭遇扒手而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损失?”

    小偷回答说:“不要把身上所有的钱放在一个口袋里。”

    任何人做事情都希望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有一点却不要忘记,风险和利益并存,利益越高,风险越大,孤注一掷的做事方法很难获得成功。要想把事情办好,那就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作家塞万提斯说过:“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旦篮子摔了或者篮子坏了,那么所有的鸡蛋就可能全碎了,你将失去翻身的机会。相反,如果把鸡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即使有一只篮子摔了,其他的鸡蛋仍然会完好无损。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常常是毕其功于一役,恨不得一下子就成功,一口就吃成胖子,这种想法对于办事来说是很不利的。成功了自然是好,如果没有成功呢?

    这是一个让人看了觉得有些辛酸的故事。

    王军2000年毕业于河北某高校,之后去了北京一家公司。在那个公司里他总共待了16个月,就辞职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学校,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目的只有一个——考研。

    王军说,在北京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感受到了很多。他所在的那家公司效益不错,王军因为专业知识比较扎实,而且刻苦努力,加上他刚去的时候公司人手紧缺,所以只用了半年时间他就成了公司的骨干。

    就在王军朝着美好目标努力的时候,却接连挨了几闷棍。那个季度刚结束,公司开始薪资调整,同事们的待遇都水涨船高地上升了一截,而只有他还是原地不动,连刚进公司的几个新员工,待遇都比他好,因为他只有本科学历。

    在年末的人事调整里,业绩最好的他并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部门主管,坐在主管位置上的是一位新来的研究生。

    王军爆发了,他觉得不公平,可是人事经理的一句话就彻底将他击倒:“本科生领导研究生,这样不太好吧?”

    王军辞职了,带着一年来的积蓄,回到原先上大学的地方,决心考研。

    4年过去了,王军还在考研,可是不难发现,他已经变了很多。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消沉、惶惑,年复一年的失败让他的话语中多了几分无奈和自嘲。

    他付出了很多,现在的王军再想回到原先的企业已经是不可能了,连找一个类似的工作都很难,对于一个连续4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来说,他的履历表上只有两个字——失败。

    为了考研,王军失去了很多,青春、工作,还有爱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场赌博,是孤注一掷,在用自己生命里最好的一段时间去赌一个研究生学历,不管不顾,而结果却难以预料。

    欲罢不能是王军现在的状态,不考了怎么也不甘心,这意味着四五年的苦读通通打了水漂。可是,继续考下去,压力却越来越大,于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他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着。

    经过调查发现,像王军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将全部的赌注都压在了考研上,不成功决不罢休,因而也就催生了许多像王军这样的考研专业户。

    2007年的考研结果出来以后,曾经在新闻上看到,有人因为考研成绩不理想而自杀,可是王军呢?这已经是第五年了。据说去年就回到了他家所在的那个小城市,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不能说王军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也不好说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好还是坏,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这样孤注一掷的赌博式行为,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是很不理智的,也是很不可取的。

    原因有三:

    其一,能否考上研究生,这是一个疑惑。尽管他很努力,废寝忘食,然而总差那么一点点,到什么时候才能考上呢?到底能不能考上呢?没有人知道。

    其二,考上研究生又如何。正常毕业的研究生年龄是二十五六岁,而对于这些年过三十的大龄研究生,又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究竟有多少优势可言?

    其三,价值成本。就算是一个高度重视学历的公司,七八年(以现在就考上计算)的拼搏也应该小有成就了吧。人脉资源的积累,工作经验的丰富,专业技能的掌握,用这些去换一个研究生文凭,值得吗?

    《战国策》中孟尝君的门客曾经这样告诫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君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古人为了避免失败还要做多手准备,今人办事时岂能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倘若篮破蛋打,岂不一无所有?

    社交小技巧

    俗话说:“居安常思危,未雨多绸缪。”要想把事情办好,少一些风险,起码应该注意一点: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西方有句俗语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守株待兔、坐享其成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糟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辛苦努力才是获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从前,有一位国王,治国有方,爱民如子。在他的统治下,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生活得非常幸福。

    然而,富有远见的国王在自己逐渐年老的时候却开始担心:他的子民们在自己去世之后是不是还能有着这么安详快乐的生活,是否还能够像现在一样幸福?为此,他考虑了很久,却始终想不到一个办法。

    最后,国王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召集全国知识最渊博的人,把他们集中起来,找一个能够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法则。

    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几十位富有智慧的人经过半年的努力,收集到了他们认为最有用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编录成册,制成几大本书,然后呈现给国王,说:“尊敬的陛下,天下间最有用的知识已经收编在这几本书里了,只要人们按着这上面的去做,就能保证他们生活无忧,生活幸福。”

    国王看着那厚厚的几大本书,不禁眉头高耸,这么大几本书让那些民众来看,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他们也不可能有时间去看这么多的书。于是,国王要求那些人继续研究。

    又过了半年,经过那班学者的努力,几大本书的知识被精简到了一本书。看着这本足有砖头厚的书,国王还是不满意。

    足足一年之后,那本书被浓缩成了一本小册子,只有几十页。国王还是不满意,可是看着那些心力交瘁的学者们,有些不忍心,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多方法该让他们如何选择啊!”说完就走了。

    看着国王的表情,学者们咬咬牙,又过了一年,他们交给了国王一张纸片,上面只有一句话。

    国王看了之后,沉思良久,才笑呵呵地对那班学者说:“很好,只要我的子民们以后能够奉行这条智慧的结晶,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然后,国王就重重地奖赏了那些学者。

    知道这张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吗?

    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曾经看过一则寓言:

    有一个虔诚的信徒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

    上帝回答说:“就好像一分钟。”

    信徒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

    上帝回答说:“就好像一元。”

    信徒最后问上帝说:“那您能给我一百万元吗?”

    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想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想要得到成功,付出努力是前提。

    有一位年轻人生活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事业上的成功让他非常慷慨,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更是竭尽所能,有求必应。所以,这位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劳动,也从来不会为任何事情发愁。因为只要他需要,他就可以随时去自己父亲的账户里支取一笔金钱,数额的多少、用途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他父亲根本不会过问。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0年,直到他的父亲去世。尽管如此,父亲去世之后还是给他遗留了一笔遗产,然而这笔数额巨大的金钱,这位年轻人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花了个精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金钱的价值,也不理解生活的艰辛,坐享其成的他最擅长的就是花钱。

    在失去了财产的同时,这位年轻人也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什么都不会的他不得不沿街乞讨。

    这样的生活过了5年。在这5年里,这位年轻人白天沿街乞讨,夜晚露宿街头,夏天要面对着蚊虫的狂轰滥炸,冬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雨雪让他吃尽苦头,正是这5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明白过来的年轻人开始调整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他加倍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也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凭着踏实的干劲和聪明,年轻人一步步走出低谷。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他虽然已经拥有比自己父亲更大的产业、更多的金钱,可是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任何事情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任何不劳而获的东西都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去世之前,留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绝大部分的财产无偿捐献给慈善机构。

    这个坐享其成的年轻人算是幸运的,因为最后他醒悟了,并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别的人呢?听说过那个守株待兔的寓言吧?那位农夫在田间意外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之后,就不再干活了,整日里守在田间等着捡第二只、第三只兔子,结果大家都知道,第二只兔子始终没有等到,田间的庄稼却全部荒芜了。

    不劳而获的事情难得长久,天上掉馅饼更不大可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秋天的果实来自于春天你撒在田间的那把种子,只有经过流血奋斗的生命才更加值得珍惜回味。

    社交小技巧

    奇迹来源于奋斗和努力,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请不要奢望成功会不期而至,要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欺人者必自欺,诚信乃成事之本

    古人云:“常欺人者,人必欺之。”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在这个人人讲究诚信的社会中,办事的过程中以诚待人是最起码的准则,否则,必将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众所周知,西周灭国的根源是国事腐败,奸佞当道。可是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犬戎入侵的时候,多次被骗的大小诸侯们手握重兵却安坐不动,让犬戎轻易攻破镐京,延续了数百年的西周也就此亡国。与这个事例相仿的是“狼来了”的故事,那个平日里喜欢用谎言欺骗村民的牧童,在狼真正到来的时候即便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一人前来帮助他,所谓“欺人者必自欺”,古今中外莫不如是。相反,诚信才是成事的根本。

    在非洲的某个军事基地里,正在组织一场选拔比赛。选拔的方式是进行一次越野长跑,长跑的优胜者将有机会参加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军事基地的越野长跑,何况是领导们特别安排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为了争取这次获得任务的机会,不敢有半点松懈。有一个名叫盖比的士兵身材瘦小,体能一般,面对这次非人的考验,他虽然竭尽全力,却还是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这也难怪,他从来都不是一名长跑好手,在基地里最好的成绩从来都没有进过前100名。盖比自己也明白,这次竞选自己是没有希望了,他唯一的期望是自己能够顺利跑完全程。

    盖比慢慢地发现,后面的路程越来越难走,路线也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绕来绕去竟然绕回了原地。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虽然很想歇一歇,可是一个念头却始终在支撑着他继续跑下去,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跑完全程,哪怕是最后一名”。

    路越来越难走,盖比的体力也越来越不行了,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出现了一个岔口。这个岔路口前面还竖着两个很大的标志,分别指示:左边是军官跑道,右边是士兵跑道。一眼看去,军官跑道的道路平坦,路线很直,而士兵跑道却杂草丛生,前面绕过一个弯,也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凭借以往的经验,盖比知道那些军官们因为训练较少,体能一般都比较差,为了照顾他们,军官跑道的道路一向都比较好走,而且路程更短,能够轻易到达终点。

    盖比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看见这个军官跑道心中不禁有些愤愤不平,心中暗暗诅咒那些该死的军官们在搞等级歧视。不过,即便如此,盖比还是毫不犹豫地跑向了右边,选择了士兵跑道。与盖比不同,绝大多数士兵在看见这个标志之后,稍一犹豫就选择了军官跑道。毕竟,这次越野赛跑太难了,而且还关系到获得任务的机会,实在是不容有失。

    然而令盖比意外的是,转过那道弯之后,前面的道路好走多了,跑起来也更加轻松。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等到穿过一片树林,越过一条河流,再转过一座小山,竟然看见了基地的旗帜,当然还有主席台,原来他已经跑完全程了。

    更让盖比意外的还在后头,军事基地的司令亲自走上前来跟他握手,祝贺他跑出了好成绩,并宣布他已经成为那项任务的合格人选。

    盖比看着主席台附近稀稀疏疏的几个人,还没回过神来,难道说到现在为止,已经跑到终点就这么几个人?别的人呢?基地司令看出了他的疑惑,拍着盖比的肩膀告诉他,那些士兵现在都还在路上,至于什么时候能到,最快的估计也要4小时以后吧。

    这话把盖比惊得目瞪口呆,经过解释他才知道,本次参加越野跑的根本就没有一名军官,那个插在岔道口的标志只是一项测试,为的是考验参赛士兵们的诚实度。而实际上,那条看起来好跑的军官跑道不仅路途艰难,而且距离也比这条士兵跑道要远得多。

    盖比依靠他的诚实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参加任务的机会。凭借着这次机会,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并成为一名将军。

    多年以后,戎马一生、获得无数荣誉的盖比在回忆往事的时候,还不禁感慨万千,仅仅是一次诚实,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真诚是与人交往的基础。西方有句名言:真诚是最好的土壤,只有在这上面才能盛开最美丽的花朵。

    从前有一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深受百姓爱戴,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整日忙于国家大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随着时光的流逝,国王的年龄一天大过一天,但他膝下并无子女,王位的继承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为此他伤透了脑筋。后来,朝中的一位大臣给国王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全国挑选一个孩子并收为义子,培养他长大成材,以便于日后继承他的王位。

    国王认为该大臣的办法很高明,于是决定在全国选一个他认为合格的继承人。国王给所有的孩子出了一道很独特的考题,他发给孩子们每人一包花种,告诉他们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谁就能成为他的义子。

    这可是天赐良机,谁如果能成功地得到国王的青睐,无疑将会一步登天。所以孩子们得到国王赐予的花种后,就开始精心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忙个不停,每个孩子都期待着幸运之神的降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播下的花种都生根发芽并茁壮地成长着。唯独一个叫做甄成的男孩例外,虽然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着花种,可是十天、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种下的花种不要说成长,连芽都没冒出来。甄成为此非常苦恼,他去请教母亲,母亲告诉他大概是土没有营养,花种吸收不到充足的养料,没有力气钻出土来,建议他把土换一换,甄成按照母亲的建议做了,可是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国王规定的期限到了,孩子们整齐地站在街头,他们捧着各自栽种的鲜花,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可国王并没有因孩子们培育出争奇斗艳的花朵而兴奋,相反,却有些黯然伤神。他慢慢地巡视着,忽然,国王的视线被甄成端的那个空花盆吸引住了。国王走近甄成,见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种的花呢?为什么端着一个空花盆啊?”甄成委屈的泪水从脸颊流下,他把精心培育花的全过程向国王讲述了一遍,还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曾偷吃了邻居家的一个苹果。国王听过甄成的话后,笑容浮上了脸颊,他抱起甄成,高声说:“就是你了,你将是我未来的继承人。”所有人都不解地看着国王。国王大声宣布:“我发下的花种根本不可能发芽,因为那些花种全部是煮过的。”

    欺人者人亦欺之,诚实才是成事的基础。盖比和甄成无疑是幸运的,然而他们的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

    社交小技巧

    请记住这几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骗来骗去骗自己。诚心才是成事根本,常欺人者必自欺。

    不越权,在其位谋其职

    古语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就是在人做事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能把手伸得过长,越权行事。

    有句俗语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本来,狗帮助猫捉拿耗子,既能帮助猫减轻负担,还可以使得主人家中减少鼠患,可谓一举两得,谁知道,不仅猫不领情,就连主人也颇有微词,何以如此?因为狗越权了。

    狗的职责本来是看家护院,猫的职责是捉拿耗子,分工合作,自然合家太平。如果狗也去逮耗子,虽然减轻了猫的负担,但是同时也说明了猫的不称职,试想如此情况,让猫何以忍受?对于主人来说,狗的职责是看家护院,至于抓耗子的工作,自然由猫来完成,用不着狗去多事。如果狗坚持去捉拿耗子,不但是不务正业,更有怀疑主人眼光的嫌疑,从这方面来说,主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做事其实也是一样,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谋其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不触犯别人的权益,可以避免惹火烧身,以防给自己带来祸患。

    李是唐代开国元勋,本名徐世,参加过瓦岗军农民起义,失败之后投奔了李渊。在唐朝建国过程中,屡建奇功。天下安定以后被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名。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李任司空这一职位。因为李为人机巧,行事谨慎,故深得唐高宗信任。

    高宗李治由于宠爱武则天,因此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反对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这话至今如在耳畔,而且王皇后也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另立皇后,恳请从天下的名门望族中挑选,何必非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侍奉过先帝,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立其为皇后不合适啊!”韩瑗、来济等大臣也上书李治,意见与储遂良一致,力主不选武则天为后,但高宗主意已定,根本听不进这些大臣们的劝告,只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服他们。

    后来,高宗就这个问题问李。李生性乖巧,觉得这个事情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倘若贸然发表意见,不管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可能因此惹来杀身之祸。同意废除王皇后的话,如果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扶正,自己以后也将会有天大的麻烦。李考虑再三,就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这些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却因为应付得当,不但避免祸及自身,并且受到了重用。

    社会的分工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各在其位,各谋其职,通力合作,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倘若什么事情都想干涉,轻者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工作,辛苦之至,累坏了自己的身体,重则触犯别人利益,惹人厌烦,引人嫉恨,招来杀身之祸。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做隆重一对,分析天下大势;联吴抗曹,与曹操鏖战赤壁,让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损失殆尽,一举奠定三国鼎立之势;智取荆州、出祁山、收孟获,威名远播,可谓千古难得一见的贤相、奇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伐魏的途中,因为积劳成疾,溘然长逝,死时年仅54岁。至此,蜀汉失去了主心骨,逐渐丧失了锐气。

    按理说,那时候人的寿命比不上现在这么长,可活到六七十岁的也比比皆是,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就活到了70多岁,诸葛亮无病无灾的,应该不会这么早就逝世了,然而事实却正是这样。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他事必躬亲,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大事小事诸葛亮都亲历亲为。试想,蜀汉虽然僻处一隅,可也是一个国家,就算诸葛亮身具旷世之才,也难以包揽全部事务。机器人也不能超负荷运转,诸葛亮又不是铁人,他这样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工作,身体怎么能受得了。

    对于这种情形,主簿杨仪曾经有过一番精妙的阐述,他以家论国,劝谏诸葛亮:“治理国家有一定的制度,不可超越权限而相互侵犯。”

    杨仪见诸葛亮事必躬亲、日夜操劳而形神俱疲,于是对诸葛亮说道:“一个家庭,主人只需负责持家和管理,男仆人负责耕种与收获,女仆人负责衣食起居,鸡吃虫下蛋打鸣报晓,狗看家护院防贼防盗,羊提供毛和奶,牛背运货物,马专行远道。他们职责明确,主人的生活也井井有条。如果主人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种地、砍柴、放牧、衣食起居、背东西等活儿全部由自己来干,不再分派给其他人,其结果是什么?主人耗时耗力,弄得筋疲力尽,而家里的事情却凌乱不堪,毫无成效。原因在哪里?主人做得太多,越过了自己的权限,他本来只需要负责持家管理就行了,现在又做起别的事情来,最终不但把自己累得够戗,还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越权,才能把效率提高,把事情办好,否则以诸葛亮的才智,尚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况一凡夫俗子?

    诸葛亮虽然说是因为超越自己的职责,事必躬亲,把自己给累死了,可他毕竟还算善终,更博得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可是有些人却因为超越自己的权限办事,结果害得自己掉了脑袋,比如说那同是三国时期的杨修。

    杨修为人聪慧,很有文采,曾经辅佐曹操多年,结果因为一件小事而被曹操杀掉,是天妒英才?当然不是。是曹操妒贤嫉能?也不是,因为曹操手下有才能的人还有很多,其中不乏才能谋略超过曹操的人。是恃才放旷?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评价,因为杨修确实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也不能说这就错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其实是杨修越权。

    何以见得?

    且看杨修惹怒曹操的几件事情,“曹操睡梦杀人事件”此其一,“分食酥饼事件”为其二,“辕门事件”为其三,“曹娥碑事件”为其四,到了“鸡肋事件”发生的时候,杨修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且看这几件事情,哪一件是属于杨修这个行军主簿分内的事情?一件也没有。不仅如此,杨修还参与干涉曹操立储,为与他交好的曹植出谋划策。把手伸到了曹操的家里,这岂是一代枭雄曹操所能容忍的?

    依此观之,杨修不安守自己的职责,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时常越位出轨,锋芒毕露,处处张扬,即便没有轻视他人之心,也难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所谓伴君如伴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修之死是必然的结果。

    其实,要求人们做事不要超越自己的权限,在其位谋其职,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思想保守、不思进取,而是告诫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注意原则,在不同的环境中掌握不同的行为方式,一举一动,言行举止不要超过别人心理警戒线,进而引起别人的不满。

    社交小技巧

    古人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修人头落地,英年早逝,这些事例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明白无误地点明了一条办事的准则,一个做事的禁忌——在其位谋其职,不要越权。

    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

    《旧唐书?陆象先传》上说:“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大凡世人,多有利己之心,为人处世之时,难免有损人利己的念头,殊不知常言说得好:“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办事过程中因为一念之差,而将自己陷入绝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前,有一条金鱼和一只老鼠是邻居。金鱼生得漂亮而可爱,老鼠却显得丑陋而猥琐;金鱼拥有五彩斑斓的花纹,老鼠则一身灰色皮毛,贼头贼脑。加上老鼠的名誉一向不好,金鱼因此特别看不起老鼠,深以有此邻居而感觉到耻辱。

    有一天,金鱼决定给老鼠一点颜色看看,让老鼠知道它的厉害,最好是能因此将老鼠赶跑,为此金鱼想了一个很好的主意。于是金鱼游到了老鼠家门口的小河边,热情地对老鼠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对老鼠说:“天气这么热,我们一起到水里边玩吧?”

    老鼠看见一向不爱搭理它的漂亮金鱼主动跟它打招呼,自然非常开心。可是听了金鱼的提议之后,老鼠却显得很为难,说:“我不会游泳。”金鱼见老鼠心动,连忙说出自己的办法,说道:“把我们用绳子绑在一起,这样我就可以在水里带着你了。”

    老鼠听完这个主意,觉得很有道理,料想自己和金鱼绑在一起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非常开心地答应了金鱼的要求。

    金鱼用一根绳子把自己跟老鼠绑在一起,然而到了水里以后,金鱼就上下左右、来回地游动,不会游泳的老鼠哪里受得了这个,三两下就把它转得晕头转向,不由得吱吱直叫,嚷嚷着不玩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金鱼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天上飞过来一只觅食的老鹰。看见在水面来回翻腾的老鼠,老鹰一个俯冲,一爪子就把老鼠抓上了高空,两口就吃掉了。而拴在一个绳子上的金鱼,怎么也挣不脱绳子的束缚,自然也成了老鹰的口中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金鱼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损人害己,它本意是捉弄老鼠,最后却连自己也搭了进去。

    动物如此,人也一样。“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这首诗中就蕴含着一个损人终害己的故事。

    吴承恩名著《西游记》之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那唐三藏和孙悟空师徒二人到达观音院之后,观音院的老住持,200多岁的金池长老,看中了唐三藏随身携带的佛门至宝——斑斓袈裟,遂起了贪心,想占为己有。于是跟众僧人合谋,意图抢夺袈裟,谋财害命。并定下夜里放火,将唐僧师徒二人烧死的毒计。不料想这件事情被孙悟空发现,于是驾起筋斗云,飞到南天门,找到广目天王借来辟火罩,罩住了唐僧、白马和行李。

    事情办妥之后,孙悟空就坐在金池长老的房间屋顶上,等着和尚们放火之后,施展法术,弄来了一阵风,结果风助火势,一把大火把一个金碧辉煌的观音院烧成了残垣断壁,而唐僧居住的房间因为有了辟火罩的保护而丝毫未损。

    与此同时,跟金池长老交好的黑风山妖怪黑风怪,看见观音院起火,赶紧飞来探看。它本意是救火,但是到了金池长老房间发现了斑斓袈裟之后,既不浇水,也不救火,而是趁火打劫,顺手把这佛门至宝给盗走了。

    等到唐僧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观音院已经烧成了精光,于是向金池长老索要袈裟。那金池长老弄巧成拙,一把火把自己的观音院烧光了之后,还发现那宝贝袈裟也失去了踪影,闻得唐僧来要袈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头撞在墙上死掉了。

    想这金池长老,已经270岁了,修炼了这么多年,却六根不净,贪婪成性,一看见好东西就心生歹意,不但谋财,还想害命,结果偷鸡不着,反蚀了一把米,不但没有利己,最终还害了自己性命。

    吴承恩在此章小说中阐述了一个观点——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因为嫉妒别人的成功,或者因为一己之私,从而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结果往往是自掘坟墓,最终将自己置入绝境。相反,宽容待人却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魏国与楚国为邻国,纠纷不断,为了防止对方有不轨之举,就分别在国界边境设立界亭。多数时候两国倒也相安无事,于是亭卒们就各自在自己这边的土地里种上蔬菜瓜果,供平时食用。魏国亭卒非常勤劳,每天都用心管理田里的蔬菜瓜果,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整日里忙个不停,地里的瓜果蔬菜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勤劳,长得又快又好。楚亭的亭卒却十分懒惰,整天只知道睡大觉,玩游戏,把种子扔进地里就不管了,根本不管那些蔬菜瓜果的死活,那些幼苗自然长得又瘦又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收成的季节,魏国人的蔬菜瓜果吃不完,而楚国人的地里杂草丛生,其中只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几棵蔬菜,瓜果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楚亭的人又羡慕又嫉妒,觉得自己没了面子,于是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越过边界,把魏亭的蔬菜瓜果偷了回来,拿不走的也就地毁坏。第二天早上,魏亭人发现瓜果被偷,菜地被毁,气得火冒三丈,急忙报告了边县县令,并表示要对楚亭亭卒实施报复行动。县令劝解亭卒们说:“偷盗毁坏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确实很卑鄙!他们这样对我们,我们很生气,那为什么还要反过来去效仿他们呢?别人不对,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此外,想要报复,也去毁坏他们地里的东西吗?他们地里只有野草。要不,就为此跟楚国人开仗?值得吗?这样吧,以后你们要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打理蔬菜瓜果,给地里浇水、除草、施肥,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亭人认为县令的话很有道理,就压下心头的不忿,照办了。第二年,楚亭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懒惰,但是他们地里的瓜果蔬菜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蔬菜比以前长得强壮、高大了许多。楚亭人觉得很奇怪,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每天早上菜地都被人浇过,而为菜地浇水、除草的正是魏亭人。

    楚国边县县令得知此事后,对魏国人的做法敬佩不已,于是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赠送重礼给魏王,向魏王道歉,并表示愿意与魏国结成友好邻邦。

    很显然,魏国县令的做法就比较理智,也更加高明。他明白,损人利己的做法所能换来的不是长远的利益,而是祸患。假如当时他同意魏国人对楚国人实行报复,小则引起纠纷,大则战争爆发。两个相邻的国家之间,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引起纠纷甚至爆发战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在做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身正心直,别人拥有的好处和优点那是别人的,自己也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事万物都自有其优点和短处。就如同农村山清水秀却交通不便,城市四通八达而环境糟糕;钢铁坚固耐用但是容易生锈,瓷器不会生锈却容易破碎一样。春天有春天的美,秋天有秋天的好,爱护别人才能利人利己,而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

    社交小技巧

    有些自私自利的人认为,损害别人的利益,把不幸转嫁到别人身上,这样自己就可以找到平衡感,就可以使自己获益。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以这种方式做事,就如同想陷害老鼠的金鱼,觊觎唐三藏袈裟的金池长老,最终不但不能让自己获益,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做事的时候,请记住这一点:损人终害己。

    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一个人的信誉,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法,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个人的品牌,而他的品牌价值,将直接影响到做事的成败。

    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全世界所有的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全部被大火烧毁,第二天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将它重建。”这话没有半点自夸的成分,他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依靠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就足以重新建起第二个可口可乐公司。根据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2007年度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00多亿美元,蝉联世界最佳品牌,为众人所熟知的微软位居第二。

    在现代社会里,品牌的价值已经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就如同人们无法将可口可乐这个名字和600多亿美元联系在一起一样。但事实上,不但所有的名牌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价值,为人做事也是这样。

    在美国,亚伯拉罕·林肯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也意味着正义和诚实,在别人的眼中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可以被信任。

    在林肯还没有成为总统的时候,他在一家商店里做过店员,一次为了把零钱还给一位夫人,摸黑跑了6英里的路。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就是林肯的这种品格,从而使他被誉为“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成为人们心目中诚实可靠的象征。

    后来林肯从事律师职业。有一次,他在处理一桩土地纠纷案的时候,法庭要当事人预交10000美金,那个当事人一时筹不到这么多钱,林肯就把这个事情揽了过来。他立即去了附近的一家银行,和经理说他要借10000美金。经理什么也没说,也没有要林肯填写借据,就把钱借给了他。这就是林肯的魅力,更是他个人品牌价值的体现。

    林肯在参选议员时,许多盟友劝他,只要能获得两个敌对代表团的选票,他就能成为内阁的候选人。但这样林肯就会违背自己坚持的原则——说不真实的话,林肯拒绝了朋友的劝说:“我不会同人民讨价还价,也不会受制于任何势力。”正是他这种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的高尚品质,使他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在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的评选中,超过美国国父华盛顿,被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所以,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你必须重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食言而肥、背信弃义是最不好的习惯。如果一个人的身上被贴上了不诚实、不讲信用的标签,那么他的个人品牌将一文不值,既无法取信于人,也难以服众,更别提去管理别人。

    就如同打造商业品牌,一个人如果想获得成功,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你的信誉过硬,你的个人品牌获得了别人的认可,就很有可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更好地驾驭众人,所要做的事情也能一帆风顺。

    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商鞅为了尽快实施自己的变法主张,就想方设法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守信誉”的形象,以达到自己改革的目的。

    商鞅将准备推行的新法与秦孝公商定后,并没有急于公布。他知道,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新法是难以施行的。为了取信于民,让所有的民众认同他的做法,使新法顺利推行,商鞅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这一天,正是咸阳城赶集的日子,城区内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了中午时分,正是人最多的时候,一队侍卫军士敲锣打鼓,在一片吆喝声中,护卫着一辆马车来到咸阳城的南门。人们好奇地走过来观看,然而马车上除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外,什么也没有,这件事极大地吸引了民众的好奇心,人也越聚越多。军士们将木杆抬到车下,竖立起来。带队的小队长高声对众人说:“大良造(战国时期秦国的最高官职名称,掌握军政大权)有令,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黄金10两。”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要知道这个木杆虽然很长,但是并不粗,一个未成年的男子便能够很轻松地将其从南门搬到北门,而代价竟然是10两黄金,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一辈子辛苦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天下间真的有这样的好事?

    人们交头接耳,瞅着那根木杆以及坐在城头上的商鞅,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鬼。终于,有个年轻人禁不住诱惑,挽起袖子想去试一试,结果被他的父亲一把拉住,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给10两黄金,你小子可不能去出这个风头。”旁边也有人跟着附和说:“是啊,我看这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还是别去为妙。”

    围观的人疑虑参半,看着那根木杆,只是在边上议论、观看,却没有一个人肯上去试一试。小队长又宣读了几遍商鞅的命令,仍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

    坐在城墙上观望的商鞅看到这种情景,叫来侍卫,低声吩咐了几声。侍卫跑下城墙,来到看守木杆的小队长根前,传达了商鞅的命令。小队长听完命令之后,使劲地敲了几下手中的铜锣,等着围观的民众安静之后,大声宣布:“大良造有令,谁能将此木杆搬至北门,赏黄金50两!”

    围观者一片哗然。10两黄金搬一根木杆就已经不得了了,现在变成了50两黄金,天啊,这都什么事情?人们愈加不相信这是真的。最终,有一位小伙子不顾别人的劝阻,来到了小队长面前,说道:“既然大良造有令,我就来搬,50两黄金不敢奢望,赏几个小钱还是可以的。”

    说完,这个小伙子扛起木杆就朝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跟在他的后面也来到了北门,想看看事情的究竟。早就等待在北门的商鞅看见那位小伙子放下木杆,就拿起50两黄金,亲自交给那位小伙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是条汉子,给你赏金。”

    看到这个情景,在场的人被惊得目瞪口呆。

    很快,商鞅竖木为信的消息便迅速传开,秦国上下纷纷传颂商鞅做事言出必行。此后不久,商鞅又严厉惩罚了一些不肯遵守新法的权贵,自此,商鞅便成了信誉和法令的象征。商鞅颁布的法令所到之处黎民莫不遵从,变法很快取得预期的效果,秦国自此国富兵强。

    《周易》有句话说:“天之所助也,顺也;人之所助也,信也。”依此不难看出,为人处世,讲究信誉,树立个人的品牌,赢得别人的信任,做事将会容易得多。

    社交小技巧

    树立个人的信誉,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也是公关办事的基本原则,是办事有智谋的人的立身成事之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