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因人而异,根据性格沟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人,有的很健谈,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爱挑剔,有的自以为是,还有的甚至对你充满敌意……该如何去面对这些个性迥异的人呢?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是最好的办法。在办事情的时候多多留心,找到事情特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办事看人,人异法变

    事无绝对,生活中许多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办事时也应遵循同样的道理,同一件事因为面向的对象不同,办事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知识渊博,门下的弟子非常多。但是孔子教育这些弟子从来都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弟子子路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

    孔子说:“对,就应该这样。”

    过了两天,另外一个弟子冉有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可孔子却说:“只需要考虑两遍就可以,不用三思。”

    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人们很不能理解。于是就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两个不同的弟子,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呢?”

    孔子说:“我是按照他们两人的性格特点作答的。子路为人鲁莽,不喜欢思考,所以我告诉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他没有考虑成熟而在仓促之间做出决断;但是冉有生性优柔寡断,对于一些事情往往是前思后想却难以做出决断,所以我告诉他考虑两次就行了,没必要考虑三次,用意在于鼓励他大胆尝试。”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孔子的教育方法得当。

    教育要因材施教,办事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对方重感情多于理智,那就以情动人;如果对方是讲理的人,那么自然就应该同他说理。三国时期,许允的做法就很值得人们效仿。

    三国时期,魏国许允担任吏部侍郎,在选派官员的时候,多选择他的同乡。魏明帝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心中开始犯嘀咕,认为许允是在结党营私,居心不良,于是就派侍卫将他传去问话。

    许允哪里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当他被皇帝的侍卫带走的时候还莫名其妙。好在他的妻子脑袋极为清醒,赶出来提醒他说:“聪明的君主只能以理说服,不能依靠软语相求。”

    魏明帝一见许允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重用同乡,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许允想起妻子的话,便理直气壮地说:“孔子曾经说过,在举荐人才的时候要‘举尔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乡,那是因为我对他们非常了解,觉得他们担任那些职务非常合适。如果陛下认为臣所说的话有不实之处,完全可以去考察他们,看看他们到底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承受一切责罚;但如果情况属实,还请陛下开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便对许允举荐的那些同乡作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胜任其职,于是对许允褒奖一番,让他回家了。

    许允重用同乡,是根据魏国的荐举制度。不管他此举用意何在,也不论这么做是否妥当,但完全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明白,要想说服皇帝,以理服人才行得通,婉言哀求难以有好的效果,所以,她才叮嘱丈夫要以理服人。许允也明白这个道理,面对皇帝的责问,坦然以孔子举荐人才时要“举尔所知”相对,并通过用人称职这条硬道理,摆脱了自己结党营私、居心不良的嫌疑。

    在做事的时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类似于许允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隋朝的徐文远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徐文远祖上本为南朝贵族,因为战乱,幼年时跟父亲一同被抓到长安。当时,生活十分艰苦,经常是食不果腹。可徐文远没有因为生活条件艰苦而自暴自弃,反而勤奋好学,通读经书,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并开馆授徒。隋末唐初的一些风云人物,如杨玄感、王世充、李密等,都曾经在他门下学习过。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因为战争而民不聊生,徐文远的生活也很艰难,不得不外出谋生,却被昔日的学生、瓦岗军领袖李密碰上。李密便把徐文远请进了自己的军队,好生招待,尊敬有加,并请求徐文远留在自己的军队中为他出谋划策。

    徐文远听了李密的话,没有立即答应李密的要求,而是给李密讲了一番大道理。意思是说要自己帮他可以,但是李密必须有忠义之心,心怀天下,不可胡作非为,祸乱百姓。

    李密一一答应,徐文远便在李密的军营中待了下来。

    后来李密行动失败,徐文远又归顺了自己另外一个学生——驻守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见老师归顺于他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虽然徐文远同样也是王世充的老师,可是,他每次见到王世充时都十分谦恭,对他行君臣之礼,丝毫不敢怠慢。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很是诧异,就问他:“听说您对李密非常不客气,并坦然地接受他的尊敬,可是对王世充怎么会如此恭敬呢?他们二人同样都是您的学生啊!”

    徐文远说:“李密是个正人君子,所以我用那种狂傲的方式对他说话,对他态度不客气,他也能够接受;可王世充却不同,他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不用说我只是他的一个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他的亲人朋友都有可能被他杀害。所以对他说话、行事我必须小心谨慎才行。同一件事情,面对的人品性不同,自然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后来徐文远投降了唐朝,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社交小技巧

    待人如此,公关办事也是这样,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所谓“因人而异、看菜做饭”,就是这个道理。

    就事论事,对症下药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一样,但是本质却完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病了,症状都是头痛发热,不舒服的感觉也差不多。他们一起来找华佗看病。经过诊断以后,华佗给倪寻开了泻下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知道这件事的人迷惑不解,便向华佗请教。华佗说,倪寻患的是“内实(伤食)”,李延患的是“外实(感冒)”,病的表症虽然相同,但所患的真实病症却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药来医治。两个人服药以后,第二天病果然就都好了。

    根据华佗治病的故事,人们把依据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叫“对症下药”。这一点对于人们办事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认为机会来了,立即决定追击。张绣的谋士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败走,哪里有不乘胜追击的道理?于是张绣便联合刘表的队伍衔尾直追。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吃到了苦头的张绣这才如梦方醒,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真后悔没有听你的话,结果让我们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击,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但还是重新整顿了残兵败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一阵厮杀,曹军抵挡不住张绣的进攻,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回到军中,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果然吃了败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在两军相持之间,并没有失败却突然撤军,肯定是他的大后方出了问题。但是曹操毕竟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退却时,必定会做好预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打败你之后曹操就松懈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肯定不是你的对手。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道:“高明!高明!”

    对于看似相同的事情,善于办事的人总会发现其中的不同,能够区别对待,并能够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贾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曹操突然退兵这一点,敏锐地推断出事情有了变化,认为曹操不是败退,所以建议张绣不要追击,以免失败。而在张绣带领精兵出击失利的情况下,反而建议其二次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意思是反常规的做法往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体现。而想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事论事,对症下药,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概而论。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浙江出现了以裘甫为首的一伙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到3万余人。得意忘形的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打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都被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于是派前安南都护王式前往浙东征讨裘甫。

    临走之前,宣宗召见王式,问他有何良策可以尽快消灭贼军。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不想有个宦官插话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

    王式反驳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用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渐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将蜂起响应,岂不更难应付?现在国家的财政用费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所滋扰,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至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这样一来,耗费的军费岂不是更多?”宦官无言以对。

    唐宣宗听了王式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立即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听从王式指挥。王式进入浙东,进驻越州以后,重新修订了法令、军纪。经过王式的大力整治,属下各部无人再敢以军饷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而对裘甫派来的间谍,州府官吏不但不将其逮捕,反而收买他们。而且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暗中与裘甫军通信,待求城破之日,能免于一死并保全妻儿老小。王式暗中察明,把主要的通敌人员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还在夜里安排了严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就无法再探听到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放粮,以赈济贫苦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使用,不可散发。”王式答道:“这我自有缘由。”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来犯,王式只是笑了一笑,也不予答应。

    王式又挑选出孱弱的士兵,让他们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部下将官虽然感到惊讶万分,但谁也不敢多加追问。众将士不知道王式违反常理的做法有何意义,更有人怀疑王式不会用兵。

    但让那些人大跌眼镜的是:官兵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都取得了胜利。至此,所有人才对王式心服口服。最后,在王式的指挥下,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因为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率部出城投降。

    于是王式大摆庆功宴,与众将士欢呼痛饮,庆祝胜利。但大家对他克敌制胜的原因仍不明白。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仓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

    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的人们,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甫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又有人问:“那您又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

    王式说:“设烽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乡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

    诸将又问:“您派孱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有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众将士听完这一番解释后,都对王式佩服得五体投地。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征讨贼寇自然需要多用粮草,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士兵才能奋勇杀敌;选派侦察兵自然应该挑选身手敏捷、体力健壮的,并给他们配备最好的装备,这样才能让他们侦察到最多的消息;设置烽火台才能前后呼应,八方支援。然而王式不但没有这么做,还反其道而行之:把粮草分发给百姓,让孱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不设置烽火台。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这些做法最终竟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原因在哪里?

    就事论事,对症下药而已。

    王式的做法看似不合常理,但却直接指向问题的病根,从而打败贼寇,赢得胜利。

    社交小技巧

    在办事的过程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墨守成规,对于具体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因事而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一番事业。

    从对方的立场出发

    善于办事的人懂得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别人考虑,他们拥有办事的各种技巧,知道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更接近于成功。

    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人生经验,即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在交往办事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分歧,如果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有个犯人被关进了一家单人牢房,有关当局还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以防他伤害自己。这个倒霉蛋只好用左手提着裤子,趿拉着鞋子在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他提着裤子,不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腰带,也因为他瘦了10多斤。那些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多是些残羹剩饭,他抗议这种不人道的待遇,因此常常挨饿。

    这个囚犯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肋骨,长叹了一口气。突然,他嗅到了一种香烟的香味,这让他非常激动,因为他很喜欢这个牌子的香烟。

    通过牢房门上的那个小窗口,他看到走廊里那个狱警正在吸烟,深深地吸一口,然后美滋滋地吐了出来。

    这个囚犯烟瘾犯了,他很想要一支香烟,所以,他轻轻地敲了敲门。狱警慢慢走过来,警惕地问道:“干什么?”犯人吞吞吐吐地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狱警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

    按理说,这个囚犯要不到香烟,那就应该算了,可是他没有。他认为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决定再试一下,所以他又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很坚决。狱警吐出一口烟雾,有些恼怒地问道:“你想干什么?”囚犯平静地回答道:“对不起,请你在1分钟之内把你的烟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让我醒过来,我就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绝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卷入这个事件的原因——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香烟!就一支烟,如果你给了我,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你能想象得到结果吗?是的,那位狱警给了这个囚犯一支烟,并替他点燃了。因为囚犯说的是事实,狱警权衡了一下得失利弊,妥协了。这个囚犯之所以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在于他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详细地为对方分析了可能的情形,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要求——获得一支香烟。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别人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在你的考虑中。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观察,去思考,能拉近彼此双方的距离,弥合双方的矛盾。

    今天,成千上万的推销员在人行道上奔波,他们疲惫不堪,垂头丧气,徒劳往返。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只想自己所想,并没意识到别人有时候并不想买任何东西,每个人都对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感兴趣,却从不去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如果推销员们能够向顾客表明他们的服务或商品将如何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的话,就不必向顾客兜售了,顾客自己会去买的,因为顾客们喜欢自己买东西——而不愿意被别人说服买东西。然而许多推销员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兜售商品,却从来不会从顾客的角度看待事物。冯小姐的失败就很能说明问题。

    冯小姐聪明漂亮,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平价百货公司”担任导购员。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冯小姐满怀信心,她的师长对她的评价也很高,说她有事业心、天分与热忱,一定会成功,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冯小姐只做了半年就自动辞职了。

    有人问她的上司:“到底是怎么回事?”“冯小姐确实是个好女孩,做事热情,责任心也很强。”上司说,“但是她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是什么啊?”“她总是卖一些她自己喜欢的东西。她总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替顾客作决定,而不管顾客的感受。当我提醒她有些货品可能不合顾客口味时,她就说:‘他们一定会喜欢的,那还用说吗?连我自己都喜欢呢,它一定很畅销。’”

    冯小姐的家境很好,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她无法以中低收入民众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平价商品,也因为如此,她喜欢的东西并不适合平价公司的那些顾客,这就是冯小姐失败的根本原因。

    社交小技巧

    在办事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一点:如果你和他人换位处事,你对这件事会怎么处理呢?这样也许能够帮你找到走向成功的钥匙。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这是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办事技巧,也是一项造就成功的技巧。

    如何跟“闷葫芦”沟通

    在公关办事中,有的人沉默寡言,别人说半天他们也难得说一句。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要分清情况,找准原因,进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与不同性格的人办事,自然要采取不同的办事方法,有一种人性格倔犟且不喜欢说话,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闷葫芦”,很是让人头疼,那么在办事的时候应该怎样应对呢?

    有一点需要人们注意,那就是只有极少数的“闷葫芦”跟任何人相处都不爱说话,对于大多数“闷葫芦”而言,只是因为没有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缺少合适的交流对象。

    所以在和“闷葫芦”办事的时候,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生性不爱说话的人来说,不爱说话是他们的一种性格习惯,对于任何人都是这样。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本着真诚待人的原则应对他们,不要拐弯抹角,干脆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可。

    对于另外一种人,就应该注意了,他们之所以成为“闷葫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他们有偏见。其实这一部分人在跟自己朋友交流的时候,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也会滔滔不绝,只是很少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而已。

    这种人其实是很容易沟通的,他们内心也渴望与别人交流,只不过相对说话较少而被人误会罢了。

    在办事的时候遇到这种人,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

    找到他的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闷葫芦”也不例外,只要以他的兴趣作为话题,就很容易让对方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寻求帮助。“闷葫芦”虽然个性特殊,不爱说话,但并非不近人情。所以如果向对方寻求帮助,“闷葫芦”多半会应允,以此为契机,当可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2)要有耐心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闷葫芦”打交道更需要耐心。和“闷葫芦”相处,人们总会感觉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在这种时候除了想办法和对方沟通以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耐心,千万不能因为对方的沉默不语或者性格倔犟而引发你的不满。

    俗话说:“无须刻意,只要有心。”“闷葫芦”虽然不爱说话,但是感觉却相当敏锐,只要你以诚相待,对方自然能感觉得到。所以不要刻意地去讨好他们,更不能故意没话找话,夸夸其谈,这样的做法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从而与你疏远。

    (3)要干脆直接

    “闷葫芦”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啰里啰唆、废话很多的人。曲曲折折绕了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这只会让他心中对你的印象分直线下降。

    社交小技巧

    和“闷葫芦”交往办事,直接、简洁、明确地说出你的要求和看法,让他明白简要地表示“行”或者“不行”,“是”或者“不是”,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怎样应对脾气暴躁的人

    脾气的好坏决定办事的成功几率,因为脾气暴躁会容易误事,所以要谨慎应对脾气暴躁的人。

    有些人性情急躁,做事风风火火,处事武断草率。在办事的时候人们经常能遇到这种类型的人,如果不小心应对往往会遭到对方的训斥,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与对方发生矛盾,进而把事情弄糟。那么该如何与脾气暴躁的人打交道,从而心平气和地达到办事的目的呢?

    脾气暴躁的人一般都缺乏耐心,更没有心情听人长篇大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所以在和他们办事的时候,简洁明确地提出你的观点和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不要跟他们啰唆,更不要指望能够用间接委婉的方法打动他们。

    跟脾气暴躁的人相处就如同面对着一个火药筒,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妨参考消防灭火的办法。

    第一步,管好火源。

    就算是一个炸药筒,如果没有引火的东西,炸药筒也不会爆炸,所以管好火源是防火灭火的首要条件。

    对待脾气暴躁的人也可以参考这种办法。脾气暴躁的人性情急躁,处事果断,与这样的人相处,关键是不要惹他发火。你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不要惹他着急生气,做事时尽量达到他的要求。当他没有火气的时候,自然相处融洽,一团和气了。

    第二步,做好应对工作。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好的警戒也难保有疏漏的地方,所以除了要远离火源之外,还要做好应对工作,以备不时之需。对方一旦开始发脾气,你所要做的就是控制火势,不要让大火烧得更加猛烈,更不能和他对着干,以免火上浇油。

    一般来说,如果在办事的过程中对方发火,肯定跟自己有原因,搞清楚对方发火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就算不能药到病除,至少也可以阻止火势变大。

    第三步,正确对待。

    如果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弄好或者把事情搞错了,应该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如果不是自己的错误,也不要据理力争,先表面顺从,等到对方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澄清事实。

    不要和对方争辩,也不要说一些刺激对方的话,更不可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对方。

    小吉的公司扩大规模,需要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这个事情比较重要,所以公司领导嘱咐小吉一定要办好。要想申请到这笔贷款,找银行负责人是最好的办法。到了那位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口之后,小吉才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对方一向以脾气暴躁著称,动不动就发火,所以很多找他办事的人过后都不说他好话。

    小吉想到这里,先在外边转了一圈,考虑了一会儿,随后才敲门进去。

    对方看起来很忙,看见小吉进来,显得有些不耐烦:“有什么事情?”

    小吉道明来意,并顺手把申请贷款需要的相关材料递了过去。对方看见小吉办事利索、干脆的样子,脸上的不耐烦逐渐没有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位负责人又问了小吉几个问题,小吉的回答明确而简洁,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对方显得很满意。

    随后,那位负责人表示,因为有些事情还要准备一下,让他第二天再来,并约定了时间。

    第二天,小吉在约定时间的前两分钟到达了对方的办公室,随后对方准时到达。很快,这件事情就办妥了。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小吉多次和那位负责人打交道。但是让小吉惊讶的是,他自己感觉对方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么不近人情、性情古怪,只是脾气显得急躁一些而已。在与对方打交道的这段时间,那位负责人只发过两次火,而且很快就好了,一次是对方有误会,一次是小吉把事情弄混了,其他时候两个人相处得都比较融洽。

    在两个人熟悉之后,小吉和那位负责人探讨了这个话题。对方看起来也很无奈,说道:“我个性比较冲动,爱跟人急,再加上工作比较忙,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想尽快把它做好,以便进行下一个事情。因此看到一些人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这也是我爱发火的原因。其实,如果每个人做事情都像你那样干脆、简洁、条理,我哪还会发什么脾气。”

    社交小技巧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对方个性特殊固然是一个原因,可是对于办事人来说,尽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不给别人发脾气的机会才更为重要。

    跟爱挑剔的人共事的法则

    在公关办事过程中,什么人都可能遇见,最难打交道的莫过于爱挑剔的人了,不过也不用着急,这就向你传授几招,以便轻松应对爱挑剔的人。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飞机快要起飞了,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0多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这下可糟了!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赶紧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诚恳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那位乘客显得很生气,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我乘飞机多少次了,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服务态度。”完后又拒绝了那位空姐的服务。空姐端着水,感觉有些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空姐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并不理会空姐。

    快到飞行终点的时候,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虽然很委屈、很无奈,但是因为事情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的,所以依旧显得很有礼貌,面带微笑地把留言本递给了那位乘客,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那位乘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开口,只是接过留言本,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然而准备接受领导批评的空姐并没有等到预想中的批评,等到的却是表扬。看见她大惑不解,领导递过了那个留言本。空姐打开一看才发现,那位乘客在上面所写的不是投诉,而是表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你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歉意和多次微笑,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是什么让那位挑剔的乘客放弃了投诉,改为表扬呢?

    正如那位乘客说的,真诚的道歉和微笑是征服人心的有力武器。在和挑剔的人共事的时候,如果自己有错,那么就表示真诚的歉意,并立即改正。

    这是一个故事,但是不妨作一个假设,如果作为办事人,你处于空姐的那个位置,你是否能把事情处理得像她那么好?面对挑剔的人,你该怎么做?

    挑剔的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事追求完美,要求很高;另外一种是小气,故意找碴,属于鸡蛋里面挑骨头。

    在和挑剔的人共事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尽可能让自己做得完美,让人无可挑剔

    如果对方吩咐的事情你都圆满完成了,对方故意找碴也没有下手的地方,那么再挑剔的人也很难找出你的毛病。

    当然,达到这种程度的人毕竟有限,如果不能,再看看下面的方法。

    (2)明白对方的要求,做好自己的事情

    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如同那位空姐一样是很重要的,但同时还要明白对方的要求,让自己做事的标准尽可能向对方的要求靠拢,这样自然能让对方满意。

    (3)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你只要做到尽力,对方一般不会对你有过分的要求,因为他们也明白你已经努力了;对于那些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找碴的人,你所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出差错即可,此外就是要尽量跟对方搞好关系,否则就算你做得再怎么努力,他如果存心想跟你过不去,也会找出问题来的。

    (4)多向对方请教

    在和挑剔的人共事的时候,要多多向对方请教。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按照他的方法所做的事情,想必他不好意思、也不会再从里边挑毛病了吧。

    社交小技巧

    挑剔并不是病,而是一种认真的习惯。如果把事做得更认真、更仔细,对方也就无话可说了,所以应对爱挑剔的人的最好办法是比对方还“挑剔”。

    遇到性格孤僻的人怎么办

    有一种人,朋友不多,情感内向,不爱和人说话,也不爱和人交往,整日里郁郁寡欢,对一般的事情都缺乏兴趣,人们通常都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我们一般将这种人称为性格孤僻的人。

    在办事的时候,各种类型的人都可能遇到,性格孤僻的人也不例外。碰上这种不想与人打交道的人,该怎么办呢?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社会交往办事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志,有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一些自己不愿意做不想干的事情,比如说找性格孤僻的人办事,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去做。所以,在办事的时候懂得如何跟这种类型的人打交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想更好地办事,处理好彼此的关系,针对性格孤僻的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耐心

    人们一般不愿意和性格孤僻的人打交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交往的时候很容易遭受对方的冷遇,而且他们办事的时候也缺乏热情,不够积极。因此,在和性格孤僻的人办事的时候,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充足的耐心,不急不躁。

    (2)注意细节

    性格孤僻的人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而且也有相当程度的自卑心理,所以在和他们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尽量不触及他们的忌讳和痛处。

    不要把他们当做特殊人群,更不要区别对待,如果因为一时的疏忽伤及他们的自尊心那就大事不妙了。

    (3)要给予帮助

    性格孤僻的人一般都是在感情上受到了创伤,所以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多为对方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多关心、爱护他,让其感受到你的诚意和温暖,那么相处起来自然就会容易很多。

    性格孤僻的人虽然不善于表达和交际,但是都很敏感,你的帮助和关心他肯定体会得到,只是很少会在口头上说出来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让他们把你的好意看成是对他们的怜悯和同情,伤到了他们的自尊,那么所得到的效果可能就截然相反了。

    (4)给予帮助

    性格孤僻的人轻易不会认同别人,但是只要认同一个人,那么他们往往会是你最值得交往的朋友。这类人好朋友很少,但是关系很深。不过要想跟性格孤僻的人达到如此交情,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孤僻的人一般感情内向,不轻易对人吐露心事,所以在跟对方有了交往之后,要加以引导,努力打破他们孤独的小圈子,让其变得开朗起来,这样才能让彼此之间的交往深化。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帮助你把事情办成,还会让你身边多一个真正的朋友。

    社交小技巧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孤独程度取决于他的情感是否得到满足,而一个人的情感又与其恋人、家庭、朋友以及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性格孤僻的人常常是因为情感上难以得到满足,缺乏心灵上的依靠,因而感觉空虚,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所以应对性格孤僻的人要有耐心、给予理解、给予帮助。

    如何与自以为是的人交往

    自以为是的人争强好胜、狂妄自大,好自我炫耀,凡事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自我表现欲强烈,好像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

    在公关办事的时候经常能遇到这种人,动不动就对你所做的事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这种人在办事中非常让人头痛,如果不遵循他们的意见,很可能会影响到办事效率,而按照他们的说法,往往又会影响到办事的效果,进不得,退不得,让人左右为难。

    怎样与自以为是的人打交道,对于办事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其实,对于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只要遵循以下法则,也不难与其沟通。

    (1)赞扬

    自以为是的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面子,适当赞美他们的观点无疑能够让他们心花怒放,将你引为知音。

    在办事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就某件事情发表意见、高谈阔论的时候,千万不要泼凉水,即使内心不认同也不要当面反驳。如果对方在哪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时候,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美。

    对于自以为是的人来说,你的赞美就是对他的认同,也就是证明了他比你强,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你。

    (2)谦让

    自以为是的人通常都争强好胜,狂妄自大,所以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保持谦让的态度是很必要的。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遇到不涉及原则的事情不妨退让一步,把事情办好才是你的目的,不用去跟对方计较一时的长短得失。

    (3)防守反击,坚持立场

    如果对方的意见是正确合理的,你当然应该愉快地接受。倘若对方的意见是片面、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即使想“以和为贵”,保持谦让,不愿意与对方发生争执,那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掌握一个方法,那就是防守反击。对方不咄咄逼人倒也罢了,如果对方步步紧逼,不依不饶,那么就应该在防守的同时,抓住对方的漏洞,伺机反攻,让对方知难而退。

    防守反击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在坚持立场的同时也要给对方留一个台阶,让彼此之间有回旋的空间。如果反击得过火,让对方下不了台,在这件事情上你可能达到了目的,但是却给以后埋下了隐患。这里就得提醒办事人员要注意分寸,反击的时候应该适可而止。

    社交小技巧

    一般来说,如果对方不是存心找碴,通常都不会太为难办事的人,只要你有理有节,不让对方太难堪,参考上述几点方法,事情一般都会圆满解决。

    怎样应对废话多的人

    看过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的人,对里边那个满嘴废话的唐僧肯定印象深刻,然而现实生活中废话很多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尽管没有唐僧那么夸张,但是一啰唆起来也是海阔天空,绵绵不断,没完没了。

    现实生活中,啰里啰唆、满嘴废话的人不在少数,碰上这样的情况不仅影响到办事人的工作效率,而且严重考验了办事人的耐心。

    该如何应对呢?

    (1)耐心

    如果你像电影中的孙悟空一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做出了不理智的举动,倒是不用忍受对方那不着边际、没完没了的废话,可是事情估计也泡汤了。所以,面对废话很多的人,你必须要有耐心。

    如果事情不急,不妨听他们东拉西扯。就算事情紧急,那也要保持克制,尽可能用简洁明确的话道明要求,同时使对方能简洁一些。

    (2)抓住主题

    废话很多的人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在说话的时候喜欢跑题,东拉西扯,说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扯到了另外一件事。如果一味跟着他们的思路和办事方式,将难以达到你的办事目的。所以,要抓住事情的主题,就算对方想绕出去,你也要把他们拉回来。

    (3)用语简洁、明确、直接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他可能说了半天才说清楚,一个很明确的问题到了他的嘴里就要分出个一、二、三、四或A、B、C、D,看似条理清楚,其实大多都是废话。在这种时候,你就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以直接、明确的问题让对方难以回避。

    (4)掌握一些用语技巧

    有些人说话的时候,也许是怕办事人不明白,所以讲解得非常清楚,甚至就一个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如果能掌握一些用语技巧,办事的人将能省心不少。

    例如:在对方停顿的间隙,称赞对方讲解得很细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然后提出下一个问题。或者在对方征询你意见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把他将要说的事情给提前说了,然后直奔问题的核心,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将事情快速解决。

    社交小技巧

    里唆、满嘴废话的人并没有恶意,只是有时会误事,所以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要有思想准备,自己占主动地位,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固执的人怎样应对

    有一种人,为人固执、性格刻板,常常是一副冷面孔。这种人做事遵守规矩,对于任何有违其做事章程或者为人准则的事情一概拒绝,毫不通融。他们固守自己的观点,对于别人的建议或者劝说基本上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听不进去。

    固守自己的观点的人,平时倒也比较好说话,但是倔劲一上来,往往会拼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不顾,怎么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固执的人在办事的时候是极其让人头痛的,如何应对呢?

    (1)巧妙说服

    想说服固执死板的人,光依靠耐心是不行的。通常,这类人的意志力极为坚强,轻易不会动摇自己的观点。要想说服他们,必须多多留心,从古到今,由内而外,理由充分,逻辑严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时候,只要再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多半会达到办事人的目的。

    战国时期,触龙说服赵太后大致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赵太后心疼自己的小儿子,坚决不肯同意让他去做别国的人质,并且扬言,谁敢提这个事情就收拾谁。一个固执而护犊的老太太是非常难以说服的,然而触龙从自己为人父的立场出发,巧妙说服,终于让赵太后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2)声东击西,反其道而行之

    固执死板的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好争论。这种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正确的,他们也不会轻易向办事人表示屈服。所以办事人在和他们共事的时候,不要直接步入正题,先讨论一些别的问题,并直抒己见,毫不相让。当固执的人感觉无法驳倒你的时候,再轻轻地换到想做的事情上,并抛出一个与自己目的相反的观点。这个时候,固执的人多半会不假思索地出言反对,办事人先坚持一会儿自己的意见,再顺水推舟地表示同意,于是双方自然皆大欢喜。

    社交小技巧

    遇见固执的人最好的办法是:避免争执、巧妙说服。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是坚持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不要把固执的人当做敌人对待,要慢慢沟通引导,使其改变观点或意见。

    如何应对嫉妒心强的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很多人来说,或因为能力或因为成绩,或者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总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如果说一般时候被人嫉妒倒也好说,小心防备、不搭理他就是了。可是如果交际办事的对象正是一个平日里嫉妒你的人,那该怎么办?

    想当然地,对方肯定不会很好地合作,或许会借机为难,给你一顿脸色,让你颜面扫地。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办事的时候遇到嫉妒你的人也不例外。

    (1)示弱以解除对方的嫉妒心

    对方之所以嫉妒你,完全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比他优秀,比他出色,让他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对于你拥有的东西他们很想得到却又得不到。基于这种情况,在找他们办事的时候,不妨适当暴露一些自己的弱点,让对方知道自己也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理所当然地,他们的嫉妒心也就减弱了。

    一旦祛除了对方的嫉妒心,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会比较容易了。

    千万记住一点,你这样做应该是真实的。如果被对方知道你是在欺骗他们,那么对方将不仅仅是嫉妒你,很可能直接转化成为你的仇人。

    (2)激将法

    嫉妒你的人一般都和你比较熟悉,如果在你确实知道对方在某一方面嫉妒你的话,那么不妨采用激将法。

    如果某件事情你需要对方帮忙,因为其嫉妒你的缘故,迟迟不予协作。这个时候不妨通过暗示告诉他,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你的嫉妒,害怕你的成功。

    如果对方还没有跟你完全撕破脸,为了面子他即使很不情愿,也不会再为难你。当然,这么做的时候要注意分寸,不要让对方下不了台,否则只会使对方破罐子破摔,与你反目成仇。

    在事情办成功之后,你应该及时向对方表示感谢,称赞他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因为你是对方嫉妒的人,想必在他眼中你应该有相当的地位,你发自肺腑的称赞自然能让他感觉很受用,借此机会,也许能将彼此之间的关系拉近一层。

    (3)另寻别的方法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做事之前就应该有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和相应计划,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嫉妒你的人。

    在和他接触的同时,应该另外想别的办法,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很危险的。

    社交小技巧

    被人嫉妒也不完全是坏事,这可以激发你的斗志,让你更努力地把事情办好。但关键还是要掌握应对这类人的方法,毕竟这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炸弹,如果不早作处理,说不定哪天就把你炸得头破血流。

    碰到敌视你的人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维护好,有拥护你的、有反对你的,如果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前者自不必说,如遇见后者又该怎么办呢?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喜欢甚至仇视自己的人,如果在公关办事的时候需要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该如何去做呢?

    (1)要有宽容的心态

    宽容是化解怨气的良药,在交往办事的时候,多一份宽容,可能会让你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也会让自己的事情办得更顺利一些。

    小孟和小黎是同事,因为一些小事小黎对小孟很有意见,当面背后都没有半句好话,工作的时候也不好好配合。

    不久公司业务经理离职,由于小孟和小黎的工作成绩都很出色,两个人成为有力的竞争人选,这更加剧了小黎对小孟的敌视。

    没过多久,公司公布了任命结果,小黎成功当选。面对失败,小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然一笑。

    有一次小孟有事需要业务经理协助帮忙。找到小黎之后,果然,小黎没有给他好脸色,冷嘲热讽一顿之后,他见小孟的态度很谦恭,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又加上这是一件公事,小黎就勉为其难地协助小孟完成了。

    这样的事情在后来陆陆续续发生了很多次,直到有一天,人事部门的一位同事看不过去,告诉小黎说,当时竞选业务经理的时候,小孟举荐了小黎,自己选择了自动退出,这才使得小黎顺利当选,否则两个人之间势必会展开一场竞争,谁能获胜还不一定呢!

    闻听此言,小黎大为吃惊,以后每每见到小孟都感觉很不好意思。自此以后,业务部为难小孟的事情就不再发生了。次年初,公司进行人事调动,小孟接替人事部经理一职。据知情人透露,除了小孟具备相当的实力之外,小黎的大力推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些莫名奇妙的原因与人发生矛盾,使人对自己产生敌意甚至仇视,要想在办事中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宽容。

    (2)避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即使难以坦然面对对方的无理刁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冷静,避免和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对方本来已经对你充满敌意,发生冲突的结果只是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3)不亢不卑,有理有节

    对于自己可以忍让的地方,不妨忍让一下,但是也不能因为有求于对方而过于软弱。如果对方的行为伤及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就应该奋起反击。

    据说德国诗人歌德一次在花园散步,经过一座独木桥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一位对他很仇视的评论家。站在桥上的评论家看见歌德过来,不仅没有让道,反而冲着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马上说道:“我恰恰相反。”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在一边。对方被噎得膛目结舌,全无反驳之力,只好气冲冲地走开了。

    对于不知进退、一心想给你难堪的人来说,一味地退让只会让对方误以为你软弱可欺,把你的宽容当做胆小怕事。面对这样的人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有力的反击才是对付他们的最好方法。

    (4)另找出路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当对方故意刁难、不予协助的时候还去找对方帮忙,只能是白费口舌,自讨苦吃,还不如另寻出路,早作打算。

    社交小技巧

    办事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很好说话,有的人很难打发,但是只要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遵循一定的方法,因人而异,耐心应对,事情自然不难解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