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罗马和中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东部地域不再是利益中心。美索不大米亚和埃及虽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繁华无比,但已经不是控制世界的中心地区了。权力中心逐渐转向了东方和西方转移。那时,新兴的罗马帝国和再度强盛起来的中国(汉朝时期的中国)成为了控制世界的两大帝国。由于离本国太远,罗马的势力扩张到幼发拉底河后,就不再向外扩张。许多新的统治者掌握了从前由塞留卡斯的波斯和印度掌管的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外的地方。当时,中国秦朝的始皇帝已经驾崩,汉朝取代了秦朝。汉朝的势力,穿过西藏,越过帕米尔高原,一直到达土耳其西部。到这里,汉朝也扩张到了极点,因为再过去也太远了。(光明日报的世界文明史欧洲31下)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组织系统最完整、政治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其面积和人口都超过了鼎盛时代的罗马帝国。这两个大国,虽然在同一世界同一时代同时繁荣,但相互之间并不知晓。同时,海陆交通发展和组织体系并不健全,所以两国之间还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但是两国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间接地相互作用,这对夹在中间的中亚和印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骆驼商队横过波斯,贸易商船路过印度及红海沿岸,在缓慢地行进中经营着商业。公元前66年,庞培大帝率的罗马军队,追寻着亚历山大以前的足迹,进军到黑海东岸。公元102年,班超率中国远征军曾抵达黑海,并派遣使者探听罗马的情况。然而,欧洲与东亚两大平行世界间的明确了解和直接通商,一直等到若干世纪后才得以实现。

    这两大帝国的北方都是野蛮荒凉之地。现在的德国地区,当时大部分仍然被森林覆盖,大片的森林一直延伸到俄罗斯。森林中有群居的野牛,这些野牛体积与大象不相上下。当时,亚洲大山脉的北方,横亘着沙漠、荒原、森林以及冻土地带。亚洲高原的东部,是满洲的大三角地。横跨俄罗斯与土耳其斯坦之间,直到满洲的大部分气候一直变化莫测。几百年间,这个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很大。气候决定了这里的土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也曾经有些年头,那些地方牧草丛生,适宜耕种,但接踵而至的是致命的周期性的干燥期。

    从德国的森林地带到南俄罗斯、土耳其斯坦,从哥德兰岛到阿尔卑斯山的一大片北方荒原的西部,是北欧民族以及雅利安民族的发源地。蒙古东部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则是匈奴人,或蒙古人,或鞑靼人,或土耳其人的发源地。这些民族在语言、种族以及生活方式上都相差不大。一方面,北欧民族不断向外扩张,南下侵入文明国家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一带;一方面,匈奴人中的过剩人口也成为流浪者、侵略者或征服者,进入中国境内定居下来。多年的丰收使北方人口急剧增加;但是牧草的匮乏、牲畜感染瘟疫却逼着饥饿的凶悍好战的民族大举南下。(吉林摄影出版社的中国通史81右上)

    有时,这世界的两大强国能够同时击退蛮夷,用武力维护着边境的和平。汉朝从中国北方向蒙古境内推进的力量强烈而且持久。中国的居民越过长城,喷 涌而出。中国的农民们依仗着戍守国境的士兵,骑着马扛着锄具,开垦了塞外的草地,占有了冬季的牧场。匈奴人虽然屠杀过不少移民,但却抵不过比他们强大得多的中国讨伐军。于是,这些游牧民族有的作为一个耕作民在当地定居下来,向中国政府纳税;有的向别处迁移,寻找新的夏季牧场。前者成了中国人,后者则向东北方和东方漂泊,翻山越岭,进入到西土耳其斯坦。

    从公元前200年起,蒙古骑兵入侵西方。他们欺压雅利安民族,迫使其西迁,又骚扰日渐衰落、防守不严的罗马边境。公元前1世纪,安息人,即塞西亚人,这种很明显与蒙古人种混杂过的民族,侵入了幼发拉底河流域。安息人曾抗拒过庞培大帝的东征;击败并杀死了克拉苏,进而夺取了塞琉卡斯王朝在波斯的势力,建立了安息人的王朝,即阿萨西兹王朝。

    但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些被饥饿所困的游牧民族都遭到了强烈的反击,无奈,他们只好跨过中亚,向东南迁移,翻越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在罗马和中国强盛的数个世纪间,只有印度屡遭这些蒙古骑兵的侵犯。许多骑兵征服者经过旁遮进入大平原,大肆劫掠破坏。阿育王的帝国崩溃后,印度历史进入黑暗时期。这些侵略民族的一支大月氏建立贵霜王朝,一度统治印度北部。这些侵略持续了几百年。在公元5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饱受伊达人或白色匈奴人的骚扰。这些人征服了印度小诸候,使印度陷入了恐慌。每到夏季,他们就在西土耳其游牧,入秋后,他们就越过山口前来骚扰印度。

    公元2世纪,灾难降临到罗马帝国和大汉帝国,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北方侵略者的抵抗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是一种空前的瘟疫。这场瘟疫在中国肆虐了11年之久,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汉王朝灭亡,中国再次进入了新的分裂、战乱的年代。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直到唐朝建立时才有所好转。

    这场瘟疫从亚洲传到了欧洲。从公元164年到180年,瘟疫在整个罗马帝国极尽猖獗,很明显使罗马帝国的实力大为削弱。此后罗马诸省人烟稀少,国势衰弱。此时罗马的国界不再是牢不可破,各处的土地纷纷沦陷。原属于瑞典哥德兰地方的新北欧民族哥特人,此时已经横越俄罗斯,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及黑海沿岸,经常在海上劫掠往来船只。公元2世纪末期,哥特人开始感觉到了匈奴人的西侵的压力。247年,他们大举渡过多瑙河,一路劫掠,在今天的塞尔维亚打败并杀害了狄西阿皇帝。236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佛郎克人,攻破了莱茵河下游的罗马边境;阿拉曼尼族也侵入到阿尔萨斯。高卢的罗马军队虽然曾经打退过入侵者,但是巴尔干半岛的哥特人屡屡进犯,于是达契亚省就从罗马的版图上消失了。

    骄傲、自信的罗马弥漫着一种沮丧的情绪。公元270年至275年间,罗马改变了过去300年间开放不设防的情形,奥利连皇帝不得不下令开始在罗马周围构筑防御工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