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服富贵易骄的毛病
当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时,更要注意约束自己,警示自己,时刻谦恭做人。富贵易骄是人易犯的毛病,作为一个真正有理智的商人,应该想方设法克服这一人性弱点。
人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思想决定行动,心态不对,行动就容易出错,最后毁人害己。尤其是涉及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的时候,更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自负的人容易对自己的取得的成就骄傲。一个自负的人往往会被自己的自负蒙住了眼睛,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1999年5月4日,张瑞敏应青岛团市委的邀请给青年人写一个网页序语,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人在顺境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失去警惕,往往会摔跟头。张瑞敏心里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在得意不忘形这方面,他身体力行,做得很到位。
1998年3月25日,张瑞敏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哈佛大学教材。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登上哈佛讲坛,中国企业以成功的业绩第一次被写入哈佛案例。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张瑞敏荣居第26位,这是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高美誉。
2000年10月7日,张瑞敏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演讲“海尔管理创新”再次引起国际管理界的强烈反响,成为首位登上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2001年7月,张瑞敏成为“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且该杂志以“中国走向世界,雄心勃勃的海尔,内地跨国集团推出的国际品牌”的文章向全世界介绍了海尔。
客观地讲,张瑞敏取得了许多可以自鸣得意的成就,但他却从不因此沾沾自喜。1998年9月,在取得了卓越业绩之后,张瑞敏竟然说:“如果有丝毫满足,有丝毫放慢观念的更新步伐,海尔品牌将会在一夜之间被淘汰出局。”
面对殊荣佳绩,张瑞敏是清醒的。他清楚海尔与世界级大企业的差距。2000年,张瑞敏应邀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归来后,他深有感触地在新春寄语中写道:我们今后唯一要走的路就是,靠创新精神去缩短我们与跨国公司之间巨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创新就是观念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市场的创新。
张瑞敏提出的三种创新,正是他在新世纪率领海尔开始实施的三大战略转移。这表明张瑞敏将用创新精神全面推动海尔的新世纪、新战略,进而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世界上,没有永远圆满。事物的发展永远不会终结,必然由亏而盈,由满而损,反复循环,继续演变,发展于无穷,具备无限潜力。我们在事业追求上永远需要保持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使企业有长远的发展。
在创业中,不论是创业初期还是创业成功,我们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败不馁胜不骄,这样才能建立长久的霸业。
2.脚踏实地,务实苦干
大家公认,温州商人非常能吃苦,意志非常坚韧。即使是生意已经铺得比较大,温州商人仍会像初创时期一样拼命工作。看起来没什么钱赚的小生意,温州商人也不会嫌弃。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角钱的小元件,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把小生意当做事业来筹划。
不过,最近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温州商人几乎都不炒股。在几次股市热潮中,温州商人集体“缺席”,作壁上观。一向头脑灵活的温州商人竟然“放过”了暴富的机会,一时成为上海报纸的“新闻”。温州人敢闯,但不乱闯。温州商人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非常有耐心,不妄想一夜暴富。一旦看准某项业务,就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做事、赚钱。这就是温州人的一大特色。
素有中国“电缆大王”之称的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文荣,多年来一直坚持稳妥的经营之道,从来不求一夜之间暴富,他觉得一步一步累积做大才是最可靠的。为此他说起了一次看中医时的经历,“一次我去检查身体,一位老中医对我说,人的病不是一天之间得的,而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日累积才导致了大病;同样,要治病也不能寄希望于一针见效,也要靠一天一天的调养。我认为这个道理同经营企业是一样的。那种一夜之间暴富的资本玩家我没有本事当,也不想当。”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谨慎的态度,张文荣一直坚持以实业为本,并且以自身积累发展为主。他曾自豪地说,在亚龙集团投资房产之前,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至今,企业的负债率仍保持在30%以内。
关于张文荣的这种踏踏实实的经商之道,有两个小故事最能充分说明。
曾经有一个酒店要出售给张文荣,评估价是16亿元,而酒店老板卖给他只要7000万元。按照评估价,张文荣可以向银行贷款1亿元,相当于不用自有资金就可以拥有这家酒店,但是他没有要这家酒店。因为他做了一些调查,觉得酒店以后的租金收益率可能抵不过银行的利息。
还有一次就是要向市场公开出售由亚龙集团投资开发的四星级酒店公寓——亚龙酒店公寓,这个位于浦东的房地产项目从品质和地段来说,均可卖到每平方米8000元,但是张文荣坚持售价7000元,他的这一举动招致了来自小股东方面的责怪。张文荣对此表示,该处房产面市仅五六天就销售一空,资金早些回笼便可投入下一个项目。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足够利润的基础上,向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亚龙开发的房子质量好而价不贵,为集团未来房产经营做了免费广告。
“赚钱不要赚到尽”,张文荣此话背后反映出他作为商人难能可贵的平和心态,而他本人也意识到,这正是亚龙在上海几年打拼下来一直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退一步海阔天空,做生意和做人都一样,要从长远利益着眼,而不要盯着眼前的一点得失。”他说。
有许多人认为他这套实业为本的思路太过落后,张文荣说:“他们说我傻,我是挺傻的,但是我做生意要对我下面所有的员工负责,对我的家人负责。”温州人做生意的务实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做任何一项生意,在经营之初,从小做大,脚踏实地,积累经验,逐渐壮大,是温商的成功之谈。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挣钱,这就是温商做生意的态度。
“要想创造未来,首先要直面现实。”说这话的,是温州商人王鹏,如今他是吉林省长春市眼镜行业的龙头老大。今年40岁刚出头的王鹏,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创办的吉林王鹏眼镜公司现在是吉林省最大的眼镜连锁机构,还建立起了多店连锁、局域电脑网络销售为一体的销售体系。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王鹏说,最重要的是认清现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千万不能好高骛远。
1979年,年仅16岁的王鹏口袋里装着有限的一点钱来到长春,在长春市西四马路胡同口摆了个眼镜摊。他还清晰地记得刚到长春时,只穿了一条单裤,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北方的寒冷,而这种辛苦比起创业的艰难来却又显得微不足道。王鹏用了一句在温州人中非常流行的顺口溜来形容创业的艰辛:“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也要搞好市场经济。”
1983年,王鹏开了一家正规眼镜店,看到当时顾客到国营眼镜店配眼镜要排队,还得一个月后才能取镜的情况时,他打出了“配镜高效率”的王牌:半天之内一定让客户满意,并建立起当时很少有企业顾及的售后服务,每天有2~4名专业人员分乘两辆专车,随时到客户家上门验光和免费维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眼镜行业处于上升趋势,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86年,王鹏花费昂贵学费到重庆眼镜职业学校就读,学习现代化的眼镜制作技术知识,使自己成为验光配镜的专家。到20世纪90年代,由当初的一家店发展到后来的多家连锁店,由当初的验光配镜员发展成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新的现实面前,王鹏又一次选择了迎接挑战,自修了企业管理课程,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
大多数温州人都有着和王鹏类似的经历。温州人在长春闯荡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擦皮鞋、弹棉花;20世纪80年代末沿街叫卖纽扣等小商品;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租柜台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了品牌意识,着手经营自己的产品;如今走上了多元化经营道路。正是凭着脚踏实地的精神,才有了温州人今天的成就。
温州人从来不幻想一步登天,干事业从现实出发,讲究脚踏实地,每一个“现在”叠加起来,于是成就了“未来”。我们要学习温州人的这种做事创业的态度。
3.一夜暴富只能是一场梦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成功是源于每一个细节,积跬步致千里,汇细流入大海。做事如此,创富依然如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显着成效的,需要我们为之长期努力奋斗。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经济进入微利时代——市场越来越规范,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夜暴富似乎只能成为一个神话。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穷人,他的老婆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看着这个鸡蛋开始描述他的发财大计。如果这个鸡蛋孵出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再生蛋,蛋再孵鸡,鸡生蛋,蛋孵鸡,我们很快就有了一群鸡。再用这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等有了一群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就可买田地盖房子,然后还可以再娶一个小老婆……没想到,听得入神的老婆一不留神,鸡蛋摔到地上,穷人的美梦顿时化为乌有。
我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的白日梦,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蛋碎了,本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利?我们的“万利”梦也就随着“一本”都灰飞烟灭了。
眼前,我们身处这个眼花缭乱、物欲横流的时代,即便是物我两忘、气定神闲者,也难免滋生种种困惑和欲望。世界似万花筒,实在是太“精彩”了。
在渐渐成熟的商品社会,利益平均化,经营理性化,一切都趋于平淡,哪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好事。一切都得渐渐积累,我们既没有原始的资本,又没有经营的经验,致富心还特别急切,心急的结果就是一本万利最终演变成了一本一利,甚至是一本无利,美梦一场。
近来网络、邮箱、街头一夜暴富的垃圾小广告铺天盖地,而且悄然蔓延,愈演愈烈。别看字数不多,措辞却极富诱惑性“轻轻松松月赚数万”,个个忽悠得神乎其神,“投资几百元,获得数万元”、“财富飙升之道”、“短时间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还有各类手机短信:“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在某某公司摇奖中彩,喜获奖金98万元……”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人人都能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如果真的这样,这个地球早就没有穷人啦!如果真的这样,这些提供金点子的怂恿者岂不个个都是超级富翁啦?
还有一种抱有极大侥幸心理的“一夜暴富”、“一本万利”——中彩票。通过对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城市居民调查的结果显示,有50%的居民买过彩票,其中5%的居民成为“职业彩民”。“以小搏大”的发财梦,是不少彩票购买者的共同心态。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能中奖,我们应该怀有一颗平常心,既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投资,也不应把它当成纯粹的赌博行为。
穷人由于饱受贫穷的折磨,所以发财的欲望往往非常强烈,恨不得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成为百万富翁,他们缺少足够的耐心,依靠自己的实力去一步步获得财富;他们不想做长远的规划,只求一夜暴富,于是穷人就拼命买彩票,妄想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现象层出不穷。
培根曾说:“过于求速是做事最大的危险之一。”中国也有“欲速则不达”的说法。
无论创业还是投资,都不能急功近利,任何事都要慢慢来,不要心急,步步为营,才能稳扎稳打。
4.怀着平常心去创业
无论你有多大能耐、多高地位、多少钱财,你还是要怀着平常心、说平常话、做平常事。要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在步入生意场前,创业者大都事先做过种种主观策划,相信照此路线行走必定会成功发达。在以后的实践中,若一切顺利,当然很好。但经常是诸事未必顺利,难免使人心烦。若接下来再遇到麻烦,恐怕就会有人心情沮丧了。如此折腾几个回合,当初的豪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喜欢把企业之间的竞争比喻为一种军事上的搏击竞技。实际上,企业并非军队,经济活动的领域也并非战场。现代经济生活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更多时候是在追求共存,而战争纯粹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决斗。世界并非如法国着名女作家乔治·桑所描绘的那样:“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
创业既然不是“零和”,也就没有必要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座右铭,而要认识到创业过程中的挫折、一段时期的不景气等困难都是可能的。“你没有摘到的,也许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只要你继续努力,整个春天还是你的。”
人不仅具有相当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深刻制约着人的所有创造性活动。拥有“毕其功于一役”决心的人,虽然貌似威猛,却很容易中箭倒下。相反,倒是善打太极,经得起软磨硬拖的人,往往能够坚持到最后。
天下唯一能够确定的事就是种种事情的不确定性。创业者应该明白,虽然我们每个决定都基于对几率的研究判断与权衡,但创业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全部化解为有效的成果。如果仅仅把创业当成结果而不是过程来享受,创业将不再是一件令人怦然心动的事。
罗斯福说得好:“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都必须下定决心,不仅要克服千万重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获胜。”
创业者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至少他收获了“过程”。
关于“平常心”的记述,始见于马祖道一禅师的语录:“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景岑禅师对“平常心”的表述是:“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取火。”显现的是一种没有矫饰、超然物外、清净自然的生活态度。
禅宗里还有一段赵州从谂禅师请教南泉普愿禅师的记载:“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则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幻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邪?’师言下悟理。”此后有无门慧开禅师对这则“公案”作了评价:虽然赵州明白了“平常心是道”,但也花了三十年的实践工夫,才达到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境界。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许多人也经常在思考,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
心平常,自非凡。平常心是一种恬淡洒脱、气定神闲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常心是一种“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的风范,如诸葛亮在兵临城下之际,摆下空城计,披鹤氅,戴纶巾,安坐城楼,焚香操琴,智退敌军;平常心还是一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生,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俗话说,“知易行难”。在创业中,真正能持平常心的又有几人?早上起来时,看到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心情会豁然开朗;若是阴霾密布,淫雨霏霏,情绪或许就会低落;创业中总会遇上一些“大爷”般的客人,你以诚相待,他却百般刁难。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万一怒形于色,也只能是不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