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传说-第三十八回 蒲牢篇参上永兴王朱诚澜 秦王蝗灾托孤者竟是纨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十八回

    蒲牢篇参上永兴王朱诚澜

    秦王蝗灾托孤者竟是纨绔

    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10月27日,秦藩永兴府内,四十六岁的永兴王朱诚澜却在院子里跪着。

    他之所以跪着,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错,他只是在思考自己是不是犯了错。

    四十六岁的他,活了半辈子只有两个女儿,都出嫁在外,一个封金谿县主,一个封清源县主。如今,府里的第三个快要出来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王爷的心里嘀咕着:“老天爷,这么多年你这也太不给老夫面子了?逼着老夫家里一生再生,你这是等着看老夫绝后啊!我朱诚澜这辈子并没有做什么亏心事,反而还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你为什么就不能赏我一儿子?”

    公主是为别人养的,王子才是王府的合法继承人。对于王爷来说,他并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只是希望王府后继有人,能把大明王朝三秦大地的这段香火延续下去。根据他的打算,如果他第一个就是儿子,他肯定不会要第二个,如果他第二个有了儿子,他肯定不会要第三个,现在是第三个了,这绝对是最后的机会了!

    王爷已经心力交瘁了。像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大明,和快死了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是个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岁的时代,他已经算是“高寿”了。

    所以他很难过。

    他给老天爷跪着,希望这颗真诚的心,能够打动老天爷,赏一个儿子。

    王府的丫鬟太监们过来围着看,没人敢站在王爷前面,因为王爷在下跪,你站王爷前面,意思就是,王爷是给你跪的?所以他们就站在两侧,交头接耳地说些什么。终于,大家都互相交换了意见,也都看出了王爷是在做什么了,所以就上来尾随,跪在王爷身后,跟着王爷求子。

    毕竟王爷平时对大家都不错,他一把年纪了只不过想有个儿子,观音娘娘您就准了吧?

    有一个没礼貌的太监端着痰盂从王爷面前的走廊大摇大摆地经过,还笑着问:“哎?主公,你们都在干啥?今儿王妃在里面生孩子,你们跪着干啥?”

    王爷抬起了那张怒火中烧的脸,那太监吓得差点把痰盂掉了,于是王爷沉吟道:“没礼貌的东西……靠边站!”

    那太监不懂事,靠边站着自言自语,还觉得王爷莫名其妙:“主公今天是怎么了?我怎么没礼貌了?我倒尿盆儿没有得罪他啊?我站在他面前问他事情,是关心他啊……”

    终于有跪着的太监发话了:“喂,小丁子,你端着个烂痰盂在这等着谝什么闲传,臭死了,赶紧滚蛋!”

    小丁子眼珠一歪:“滚就滚,一个个装什么人㞞……有种你们这辈子别撒别拉。”说完就踮着步子走了。

    不一会儿,厢房内再次传来王妃挣扎的嘶吼声,惊得跪地的大家瞬间一个冷战,就纷纷合拢了双掌,嘴里絮叨着各式各样的祷词。

    一声王妃的大叫,伴随着婴儿洪亮的啼哭声,接生婆喜出望外地在房里喊着——

    “是个王子,是个小王子!”

    王爷猛然起身,又赶紧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还愿:“谢谢老天爷!多谢老天爷!我秦藩永兴府老朱家终于有后了!”

    王爷打算进屋,接生婆却垂头丧气地抱着婴儿出来了,王爷一看,婴儿活泼可爱,安然无恙,怎么接生婆一脸死气沉沉?

    没等王爷追问,接生婆立马跪在地上。因为,王妃难产,断了气,孩子生出来了,她却……

    那一天王爷再也没有说过话。夜里,他只是一个人坐在大堂发呆,望着摇篮中挣扎的小婴儿,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这样出生的王子,他真的爱不起来。

    坊间也有这样的说法,灾星降临之时,就是生母丧命之日,这种克母的儿女,不要也罢!如果,命运真的要我一个换一个的话,我宁愿……

    他手掌摁着脑门,也不敢有什么样的想法,毕竟婴儿没有错,他只是克母,孩儿傻乎乎地来到这个世上,甚至不知道克死了自己的母亲,如果连这都要给孩子扣上不孝的帽子,那让孩子长大以后怎么活?

    就算是一种命吧。王爷只是埋怨自己,太过自私,完全没有考虑到王妃,她已为自己生了两个女儿,都出落得亭亭玉立,为什么还要再生这一个?不就是为了什么王府的子嗣,说到底还是自私,怪自己!当初如果听王妃的,纳妾,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可王爷与王妃实在是太恩爱了,就算王妃看得很开,王爷也是不会纳妾的,他自从与王妃喜结连理,从来没有过二心,打理王府,善待百姓,在他们夫妻的生命中,也就差一个儿子,如今没想到,儿子有了,却要了她的命……

    在西安府咸宁县鸿固乡乐游原,有永兴王继位之后,提前为自己修好的陵墓。现在,此墓却要埋葬自己的王妃。当王爷亲手为王妃送葬的时候,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喝合眼的他,形容憔悴,披头散发,跪在棺椁面前,像个囚犯……

    忽然,他目眦尽裂,仰天长啸,一时间风起云涌,大雨滂沱。丫鬟跑来为他撑伞,说是雨下大了,主公节哀顺变,回王府吧?王爷扬了扬袖:“你们去吧,让我再多待一会儿。”

    丫鬟将伞递了他,伴随着其他几个丫鬟太监们回去了,王爷却将伞合拢置地,抽出宝剑,对着乐游原苍穹之上,舞剑给老天爷看。

    老天爷是不会长眼的,否则老天爷也纳闷——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爷是个有信仰的君主,意思很简单,他认为老天爷不讲信用。其实老天爷从来都没有答应过他什么,也不会答应他什么,一切都是他虔诚地自作多情——有了王子就高兴,赔了夫人就愤怒,人生总是不如意,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大王爷占了吧?想要得到点什么,就必须失去点什么吧?

    可惜王爷完全想不开。他只是像个疯子一样,一会儿拿剑指着老天爷大喊大叫,一会儿劈开一块大石骂骂咧咧,还用轻功在乐游原的大树上飞来飞去,砍来砍去。

    老天爷愤怒了,当他扬起宝剑再次骂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打入他体内,只听乐游原上“嘭”的一声爆炸,他撑着一把老骨头从烟雾中走出,蓬头垢面,痴痴发笑:“呵呵呵……没有劈死我,很可惜吧?来啊!有种再来!”他怒发冲冠地用宝剑指着老天爷。

    第二道闪电下来,终于将他劈昏过去。

    老天爷虽然不说话,雷电就是它的语言,它发起脾气来,那是很带劲的……

    就这样,原本还虔诚爽朗的永兴府王爷朱诚澜,变得郁郁寡欢,脾气暴躁。

    第二年,临潼闹旱灾,旱极而蝗。

    风卷残云的蝗虫肆无忌惮,把临潼的庄稼吃了个遍,连大明秦藩的老大,临潼王朱诚的食邑也没能幸免。

    蝗虫是不会管你什么王爷百姓的田,只要是田,一律扫荡到底,并且繁衍很快,所到之处,老百姓颗粒无收。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庄稼被蝗虫这样糟蹋,老百姓简直没法活了,老秦王朱诚澯就带着家丁冲进田里驱赶蝗虫,只是那蝗虫大军像龙卷风一样肆虐,老王爷他们钻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老百姓也无法阻止蝗虫,只得远远地望着农田哭。关键时刻,朱诚澜带着自己的家丁大军,及时赶到,百余人从马背上下来,人手两口麻袋,朱诚澜冲着田里放声吼道:“大哥——”

    老秦王没有回应,因为他们已经被蝗虫覆盖了。

    “跟我来!”

    朱诚澜指挥家丁,不要钻到“龙卷风”中心,只在周围挥动麻袋,要像吃桃子一样,一口一口将它们装进去!这些孽种多得很,一定要在外围捕捉,不要冲进去!

    果然,家丁们站在“龙卷风”周围,冲着龙卷风随便一张麻袋,蝗虫就装满了,立即打上结放在一旁。每个家丁手上只有两张麻袋,两下就装满了,就只能再跑去马鞍上拿。

    老百姓见状,自发跟着家丁去拿麻袋,然后大家大叫着冲入田里……

    战争结束。三百五十袋蝗虫,也只是蝗虫大军的九牛一毛。

    蝗虫们也飞走了,因为这里已被它们吃光了,一根麦草也没有给大家留下。老秦王朱诚澯,已经被蝗虫咬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临潼王府的家丁也很惨,一个个遍体鳞伤,毕竟都是年轻小伙子,从蝗虫堆里扛着老爷子,挣扎着出来了……

    朱诚澜只有这么一个大哥,秦藩的王爷只有他兄弟俩年龄最长,而且是手足亲兄弟。

    朱诚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只握着朱诚澜的手说:“二弟……秦藩……就交给你了……三秦父老……就交给你了……你一向都善待百姓……大哥知道……弟妹去世的事情……给你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可是……你务必要节哀顺变……莫要……怨天尤人……善待百姓……忠于皇上……大哥……以你为荣……㩳儿……你要听你王叔的话……父王走后……王叔就是你的亚父……你……知道了吗……”

    王子朱秉㩳摇晃着老爷子:“父王,不要丢下我!父王!”

    大明秦藩临潼王朱诚澯,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薨。

    没有人知道,也无法定论,这算不算是殉国,至少他临死前,三秦父老和大小官吏是围在他身边哭的,他冲进去的那片田,也不是自己的采邑,而是老百姓的麦田。

    朱诚澜这一次,注定又要亲手埋葬自己的大哥。

    老王爷被埋在骊山脚下,临潼的老百姓都饿着肚子,参加了葬礼。

    朱诚澜的心已经被“老天爷”伤得千疮百孔。再看到这些蝗虫,他气不打一处来,就顺手抓了一只活的,腿还在动,他愤然流泪将它塞入嘴里,使劲嚼,用力嚼,一口吞下!关中老百姓被这一幕惊呆了,不知该说什么好,朱诚澜一抹嘴角,恶狠狠道:“它能吃我们的粮食,我们就不能吃它吗?不吃就会饿死,干脆吃了它!”

    在场的临潼县令看到,惊叹:“昔日唐太宗也曾噬蝗,王爷此举,与古人暗合!”

    朱诚澜粗鲁地舔一舔牙缝,道:“哼!一股芹菜汁味……”

    三秦父老一看,王爷都这样了,大家还犹豫什么,胆大的纷纷拿起来“尝一尝”,有的还说味道不错,原汁原味,很香很清新的。当然了,你不想想他吃的是什么?说起来,这虫子倒也干净,他不吃泥土不饮水,只祸害粮食秧苗,并无什么可忌惮之处,油炸之后,一定是酥脆无比……

    失去了收成的百姓,也只能用这个法子,穷开心。

    朱诚澜鉴于永兴王府仓库里还有些许存粮,就都拿出来接济临潼百姓,王府原本每日的米饭,也都成了稀粥,引来家丁的一片怨言,朱诚澜怒斥道:“如果你的老家遭蝗虫了,你愿意看到别人对你这样吝啬吗?唉——大哥要我善待百姓,可是你们总惹我生气。都暂且宽心吧,亏欠大家的粮食,我都记录在案,等将来条件好了,会换算成银子,增加在大家的月俸里的!不会让你们这些小丫头片子小太监白白做善事的,但是如今我们必须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已经死了老婆,没了大哥,你们就别再让我忧心了,我的心,已经千疮百孔了……”

    家丁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王爷一直以来承受了这么多痛苦,自己还这么不懂事,就纷纷回去各司其职,再无怨言了。

    老秦王朱诚澯去世了,临潼郡也取消了,新王爷要等着皇上册封,才能继承爵位,可惜继承人朱秉㩳是个纨绔子弟,承受不起打击,也没什么大志。自从老王爷去世之后,再也没有人管着他,他就更放纵自己,整日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朱诚澜好几次批评他衣衫不整,他却说,这是酒仙李太白的粗犷疏狂之气,在朱诚澜手里拿了钱就走,朱诚澜见他丧父可怜,花钱方面一开始都由着他。

    他在长安城里胡吃海塞,拿东西不给钱,掌柜的问他要钱,他就说:“小小个酒馆,还跟本王子要钱,本王子将来继承王位,就是大明的秦王!明太祖六世孙,会欠你一顿小小……小小……小小的酒钱?”

    掌柜的也没办法,毕竟自己是小本生意,他也知道这家伙现在是王子,将来就是王爷,而且是秦藩最高级别的王爷,咋和朱诚澜一点都不像呢?真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有知情人说,哪呀!他就是老秦王留下的败家子,老秦王在的时候,还管着他,现在老秦王将他托孤给二王爷了,二王爷当然管不住他了。

    只听那朱秉㩳猥琐地提着酒杯,吟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唱完他就真的走进花柳之地了……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朱秉㩳终于继承爵位,封秦藩临潼王,是秦藩级别最高的王,风头盖过了朱诚澜,朱秉㩳见了朱诚澜,竟然骑在马上和他二叔说话,一点礼貌都没有,连王府的家丁都凑到朱诚澜耳边说:“这白眼狼,王爷,您白养他了那么多年,真不是东西。”

    朱诚澜对朱秉㩳行了藩王礼节,问朱秉㩳来到永兴府,所为何事?

    朱秉㩳正是来抢人的,曾经他在永兴王府看上几个丫鬟,现在要带走。朱诚澜大怒,朱秉㩳笑道:“当年看上她们的时候,就想把她们收了,没想到她们一个个依次都拒绝我,还说二叔您老会生气的,今日我贵为秦王,亲自来要人,二叔您老不会不给这个面子吧?”

    朱诚澜终于忍无可忍,沛然一掌,击倒了朱秉㩳的马,朱秉㩳从马背上滚落,吓得抱着头,只见王爷大叫道:“小子,你给我看清楚了,这里是永兴王府,不是妓院!你爹去世了,你不守孝也罢,居然还没心没肺,整天在外面胡吃海塞逛窑子,无法无天,真是羞了先人了!你这个败家子,我老朱家怎么会出了你这个浑货?你有本事,今天动我家人一根汗毛试试?看老子会不会扒了你的皮?”

    朱秉㩳立刻像个小混混一样,吓得连连磕头,说:“二叔我错了,二叔您别发火呀,不给就不给,您别这样……”

    朱诚澜吼道:“下次要是再让我听老百姓说你逛窑子,强抢民女,老子就是在皇上面前豁出去这条老命,也要剁了你的脑袋,送你去见大哥!给老子滚!”

    朱秉㩳一看,他的马已经死了,吓得裤裆一湿,连滚带爬,就带着人走了。后来,他一去妓院,就有老百姓在楼下恶作剧喊道:“二王爷来查房了,二王爷带着人来查房了!”

    自己的亲卫军早就吓得不见踪影,朱秉㩳慌乱四顾,没有人来查房啊?就骂骂咧咧地回到厢房里继续吃喝亲摸,喝一喝,再也没有兴致了,就摔酒杯道:“那个老王八蛋有什么好怕的,别怕他!”

    妓女很无辜地说道:“王爷,臣妾没有怕啊?”

    朱秉㩳才知道是自己心虚。

    老百姓很会玩“狼来了”的游戏,朱秉㩳基于纨绔的本性也很配合。终于有一天,被朱诚澜得到消息,闯进来,一把揪起他的衣领,从二楼扔了下去,朱秉㩳大叫着不敢了,最终还是摔断了一条腿,朱诚澜道:“王府的钱都被你糟蹋光了!你已经是最大的地主了,还要霸占老百姓的田!临潼的百姓都告到我这里来了,你怎么对得起大哥在天之灵,今天我就杀了你去见大哥!然后再向皇上去请死!”

    朱秉㩳大哭,说自己再也不敢了,求二叔开恩,求亚父开恩,朱诚澜于心不忍,竟然也号啕大哭,妓女们都在酒楼上看热闹,这两个王爷是怎么回事……小的官大,老的又是他爹,小的不听话,老的就执行家法了……

    朱秉㩳回去之后,大病一场,经常梦见朱诚澜打他的时候的那一瞬间,忽然幻化成了朱诚澯,他吓得魂飞魄散,醒来在床上瑟瑟发抖,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朱秉㩳薨。朝廷得知他品性恶劣,就再没有封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是自己在粉巷寻花问柳时的一妓户所出,那小姐为他生了孩子之后,就再也没有从业,只被他养在民间,还隔三岔五缺粮少米,因为钱都被他用来光顾新人了,那小姐只好心灰意冷,重操旧业,为了养着她一岁半的小婴儿,后来得知他薨了,小姐悄悄将孩子放在永兴王府门口,跳护城河殉情而死。

    朱诚澜给小秦王起名朱惟焯,焯字意思就是让他成为一个明亮的人,不要像他父王那样,朝三暮四,寻花问柳。

    朱惟焯长大应该叫他——王叔公了,因为他,按照辈分,已经算是爷爷了。

    在他成为爷爷的时候,他受到了一个人的接见,那就是创造了大明王朝“弘治中兴”的弘治帝——朱祐樘。因为皇上有个秘密要和他分享,这还是厂卫太监告诉皇上的——

    皇叔,你的儿子,和朕的儿子,同年同月同日生哦!这可是个令朕意外的消息,他是不是也已经十岁了?带北京来让朕瞧瞧啊?

    于是,朱诚澜,和他十岁的“克母”儿子朱秉柔,收拾收拾,打算上紫禁城见皇兄了。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