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传说-序 弘治帝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王太师九龙四象一语成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序

    弘治帝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王太师九龙四象一语成谶

    中华历史,王朝更迭,风云变幻,群星璀璨,可歌可泣。

    本书仅说大明王朝。

    大明皇祚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六帝。天子传奇,诸侯逸事,江湖述异,坊间杂谈,国粹小说,影响深远。草莽英雄,世代豪杰,武英文圣,虎跃鹤翔。历代天子更是横空出世,不拘一格,个性鲜明,有声有色。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大明王朝:太祖好专权,建文好削藩,成祖好外交,仁宗好人际,宣宗好虫趣,英宗好宦官,代宗好软禁,宪宗好女宠,孝宗好治国,武宗好领兵,世宗好炼丹,穆宗好边防,神宗好攒钱,光宗好酒色,熹宗好木工,思宗好独裁。

    大明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开国。这位“洪武大帝”修缮长城,发展生产,肃贪爱民,天子理社稷,皇子守边疆。之后,历经“建文削藩”“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如日中天的明王朝开始日薄西山,进入了一段黑暗时期。

    先有宦官王振穷兵黩武,怂恿明英宗发生“土木堡之变”,胡乱指挥,使得朝廷五十万大军败给胡人五万骑兵,皇帝被俘,是为国耻。

    中有英宗之弟朱祁钰监国,是谓明代宗,命于谦展开“北京保卫战”,德胜门大破胡兵,后明英宗归国,发动“夺门之变”复辟。

    后有英宗之子明宪宗继位,宠信万贵妃,贵妃牝鸡司晨,只手遮天,宪宗敦厚软弱,逆来顺受,万事“以和为贵”,允设西厂。西厂为表凌驾在东厂之上,杀良冒功,迫害朝臣,手段较东厂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外强中干,盗贼恣肆,战乱频仍,湖广、陕西、河南流民不绝。当时大明,北有蒙元后裔,东有丁亥之役,西有都掌蛮暴,南有靖州苗乱……

    所谓:纵使晚照入西山,自有明月在高悬。

    终于,一代明主明孝宗朱祐樘应运而生,年号弘治。身为宪宗之子,弘治帝眼见山河破碎,百废待兴,身为帝王,如若不能悬崖勒马,力挽狂澜,则大明休矣!

    于是,弘治帝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广开言路,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铲除弊政,提拔贤能,大明开始再次焕发生机,乾坤扭转,复兴实现,史称“弘治中兴”,其势堪比西汉“文景之治”。

    中兴之主,弘治大帝,罢黜后宫,日理万机,独宠张皇后一人,用情专一,为古今帝王之最。帝选贤任能,内擢马文升、刘大夏,外派杨一清,内阁有三公鼎立——刘健、谢迁、李东阳。史称“刘公断,李公谋,谢公独侃侃”。更有历经波折,将大明弊政一路看过来的老太师王恕。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一老,知过闻杳。

    王太师历经英宗、代宗、宪宗、孝宗四朝,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被弘治帝发现,明察秋毫,惊为天人,倚作国柱,以师事之,终致中兴,史称王太师为“中兴第一功”。

    然而,正当弘治帝志得意满,自诩大明已臻太平盛世,江山永固,万事大吉之际,一次酒宴上,老太师竟然不吃不喝,帝甚疑惑,于是便问。太师警钟长鸣道:“老臣与大唐李淳风互为西京乡党,昔日祖师爷曾留下唐太宗御用绝学《推背图》,臣私下试为大明卜了一卦,怎料竟是天雷无妄卦。”

    弘治帝见老太师面色凝重,忧心忡忡,退席之后,便传太师至内堂,问:“太师,恕朕愚昧,何为天雷无妄卦,请明示。”

    老爷子摇头拈须,长太息曰:“上乾下震,是谓无妄卦。天下雷行,晴天霹雳,意外之意外,妄行则有意外之灾,得意忘形而取灾。”

    “朕谨守祖宗基业,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不敢得意。”

    岂料王恕忽然老泪纵横,道:“皇上为国,心力交瘁,殚精竭虑,堪称一代明主,如若天不假年,皇上如之奈何?”

    帝叹道:“朕时常龙体抱恙,太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朕心甚慰。”于是弘治帝牵着老人手道:“朕幸有太师,如周有姜太公,汉有张良,唐有李淳风也!如若……朕大限之日速来,天不假年……”

    王恕掩面而泣,帝言道:“那就劳烦太师,白发人送黑发人……许朕托孤之重,辅佐朕唯一的儿子——太子朱厚照登基。”

    王恕昂首长叹,连连摇头,弘治帝追问:“太师,你到底算出了什么?太师与朕情同祖孙,辅佐过三代先帝,德高望重,说什么朕都会赦你无罪,太师但说无妨,但说无妨啊。”

    王恕擦干眼泪,沉吟道:“皇上龙体只有三十五年,天雷无妄卦也并非是说皇上的卦,而是太子的。就是说,太子在位时,会像雷电般对天下发威,发威对了,就是锄奸惩恶,发威错了,就是冤杀招灾,一切就看天子是否得意忘形。第二,如果藩王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三,避祸的爻辞有云:诚化之生生大有,尽人道而合天德,活力而健。就是说,只要为人君者诚心诚意,以保全万民为己任,就会有大的福气,只要他做事尽力,合乎天理,大明就有活力并且强健。第四,爻辞云:乾为体,谋事成功,利财官,震为体,有灾,事难成,多争执。就是说做事心向朝廷,就能成功,比如当官或做生意。如果任性、顺着自己脾气,就容易招灾,事情难成,人品还有争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上司压制批评,多小人,克长男。就是说,为君者欺压地方,藩王豪绅匪寇土酋揭竿而起,与太子对抗。”

    弘治皇帝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朕……朕只有照儿一个儿子!如果他遭遇不测,朕九泉之下难以瞑目!”

    王恕抱拳道:“皇上,臣命中既为大明五朝元老,就理当尽人事而听天命,皇上可以挽狂澜于既倒,臣也可以鞠躬尽瘁,为大明奋斗到最后一口气!”

    弘治帝非常感动,然后琢磨着王恕的预言,思忖道:“看来曩者建文削藩,还真是箭在弦上。现如今,放眼大明诸侯,巍如群山,虽然太宗靖难之役成功后,传下许多攻克藩王的杀手锏与《大明律》,但只要藩王不死心,还是会形成割据。朕也曾担心过一些遗留的历史问题,比如宁王:昔日靖难之役,燕王问宁王借兵朵颜三卫,那曾经给永乐皇帝借过大明最强兵马的十七弟宁王朱权,等着永乐皇帝靖难成功,实现诺言,与他平分天下。可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永乐事成后,竟将宁王抛诸脑后,还派锦衣卫监视他的生活。若日后宁王后代起兵反叛朝廷,如之奈何?想我太祖亲生二十六子,孙辈更多!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皆封王之爵,享国之禄,如汉高祖刘邦一个样,建家族式天下,然后诸侯做大,必会危及皇室,如今真怕重演汉景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草莽英雄,子孙成群,令人堪忧。”

    “岂止八王之乱,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少主冲龄践祚,诸王觊觎皇嗣,天下必将形成九龙之乱。”

    “九龙之乱?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莫慌。老臣虽已风烛残年,不具降龙伏虎之能,但颇有经天纬地之心,陛下只有这一个儿子,大明何尝不是只有这一位储君?老臣掐指一算,事在人为——普天之下,英雄辈出,四境之内,奇秀无穷。只要搜索人才得当,假以时日,太子登基,一定会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找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绕左右,成为帝国栋梁,辅佐朝廷,匡正天下。”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四象之说又当如何?”

    “一句话——四象克九龙。”

    老太师站立着,纹丝不动,目光如炬,大堂外一抹夕阳,映在他的脸上,眸中充满希望,格外苍劲动人。

    弘治皇帝心知肚明,中原五行属土,帝王居中,故有中土之说。而四境之内,东宫青龙属木,南宫朱雀属火,北宫玄武属水,西宫白虎属金,此四者,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苍穹之上,分别浮现出的四时星象是也。老太师所言,莫非是,天上的星象赐予大明祥瑞之兆?

    弘治帝面东感慨:“愿大明皇祚永固,愿太子一世承祥。”

    有诗云:

    乾元泰定日月长,

    人龙星辰灿帝皇。

    冯夷挹流江湖幸,

    羲和驭日天下祥。

    银针纤墨描劲藻,

    椽头玉案飞海棠。

    气贯大明归藩主,

    珠连九龙共四象。

    侠雄豪酋如云起,

    王杰英锐似风张。

    四海五湖随鲲跃,

    八极九州任鹏翔。

    圣贤秉道行狷介,

    英雄奋武唱疏狂。

    勠力祖宗绝学继,

    神交先哲著文章。

    樊笼总教韶华晚,

    经史何处觅善良?

    笔锋疾走诸侯布,

    丹心迳贯古今芒。

    揆文誓可壮泰斗,

    踵武毅不惭炎黄。

    输忠为耻万民力,

    东国无不更崇强。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