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酱油养养夫-第九十二章:《五年模拟三年科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邱博士见她自信满满,胸脯拍得啪啪作响,心中大喜,忙拱手拜谢。

    “那就有劳萧姑娘了,若需要什么帮助,可随时来找我,我每日都在学院。”

    “行,虽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过我还是要回去琢磨一下,就此别过。”

    两人道了别分了手,各自离开。

    萧悦明没回教室写策论,反正她又不会写,而且那些同学看她的眼神,实在叫她瘆得慌。

    所以她索性回了厢房,仔细的琢磨起国子监改革的事情来。

    要说如今的国子监,其实也是跟现代一样分了小中初的。不过只是潦草的按照年龄分了四门学和太学,国子学。

    而太学和国子学其实是差不多的,除了学子的出身外,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而改革的内容上,加科目倒是不难,只要把前世她学校里头的课程表弄一套来,把时间都安排好,就解决了。

    困难的地方却在,如何合理的分班。

    要把这一千号人分成好几个班,而且不会闹出乱子,着实有些麻烦。

    负手在房中来回的踱步,许久,萧悦明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脸上马上就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而这笑容里头,还夹杂着一些幸灾乐祸。

    转眼三天过去,国子监里不管是四门学,太学还是国子学,所有的学子们,都被一条消息给震惊了。

    “自今日起,本学院内,每月初一都要进行一场月考。考核内容以明经等六个科目为主,月考考题分别由各学院博士联手出题。考核完毕后,各科成绩进行排名,最后按综合成绩做出红黑两榜。”

    一时之间,国子监被这条消息弄炸了锅,每个人都在讨论着这突如其来的考核是怎么回事,只有萧悦明躲在人群中暗暗偷笑。

    她知道,这不过是一切计划的开始,等到三月后,学子们的知识水平被大致摸清,就到了整合分班的时候。

    等分了班,借着就是按照现代那样,每月一次月考,每半年一次期末考。

    应她的请求,国子监的博士们已经练手开始编纂《五年模拟三年科举》《小题巧练》《考题大全》等等辅助练习册。

    另外,君子六艺也开始修订考核标准,绝对能够让学子们感受到国子监改革后,那对学子们满满的爱意啊!

    一开始,学子们对于要考试,只是有些措手不及,但当第一个月的考核到来时,大家才知道它有多么凶残。

    “什么?作答时间只有一个时辰?”

    “天哪,这是什么鬼题目,难道不是靠策论吗?”

    “为何要考筹算,而且题目出得如此怪异,根据笼子里的动物数量种类算一共有几只脚?”

    “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描述天气的:A.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的天,这到底是什么鬼!”

    ......

    于是乎,每个教室内,拿到考题的学子们,都哀嚎出声。

    而一个星期后,她们才明白,所谓的红黑榜是多么的可怕。

    看着贴在国子监大门口,加黑加粗的红榜和黑榜,学子们的脸都绿了。

    那些曾经安逸舒服的求学生涯一去不复返,为了不上黑榜,不给自己和家族丢人,每一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天天捧着书读。

    翻烂了四书五经,还要没日没夜的做《五三》《四书五经教材解析》《创新考题解题方略》《黄冈筹算》《海淀科举模拟卷宗》......

    作为参与出题的人,萧悦明偷偷拿着一份答案,躲在书案后面嘿嘿直笑。

    因为忙于应付考试,无暇他顾,国子监的改革变得异常顺利。

    很快四门学,太学和国子学被并在了一起,完全按照成绩排名,以三十人为一个班,分成了总共九个年纪,每个年纪三个班。

    而班级也按照排名次序分了一二三,只要成绩上去,就可以不断升班,然后升级,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家世限制。

    但在这个注重家族颜面,注重个人脸面的时代,这样的改革,却大大的刺激了学子们的学习热情。

    随后课程表的实施,君子六艺学分制的推进,也让学子们很快就适应了起来。

    毕竟,君子六艺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早已是必备学科,轻轻松松能通过君子六艺拿到学分,增加总成绩,就意味着排名可以再进一步,自然十分愉快的接受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萧悦明的主导下,原本一场可能引起骚动的改革便异常顺利的完成了,这叫国子监祭酒周大人震惊的同时,也立即对女帝汇报了发生的所有事。

    忙于安排应酬各国贺寿的使团的武安邦,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

    送走了到太女府送礼的吐蕃使节,她忙翻身上马,迫不及待的冲到了国子监去寻萧悦明。

    彼时萧悦明正和其他学子围坐一起,讨论《五三》练习册上的筹算题。

    虽然在第一天的惊艳解义之后,她没有再说出什么叫人振聋发聩的言语,但是前世拥有高考经验,从独木桥上杀出一条血路的她,自然也有不少应付考试的技巧。

    所以其他学子们,都喜欢请教她,哪怕她其实只是一个学渣。

    武安邦一进国子监,就被路过的学子们认了出来,大家纷纷拱手低头行礼。

    不过她并未理会,而是径直找到了周大人,命人把萧悦明传唤了过来。

    快一个月没见到武安邦的萧悦明,一进周大人的办公室,就看到了端坐上首的她,脸上一脸重逢的欣喜。

    “你怎么来了?”

    “我来不得吗?”

    “当然不是,我以为我进了国子监,只怕很难再见你一面了呢!”

    “怎么会?不过我近日实在太忙,所以没来寻你而已。但我听说你这一月可是做了不少事啊!”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打发了周大人,这才凑到了一块聊起了私话。

    “邦邦啊,我问你个事,你娘她平日里会不会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话?”

    “稀奇古怪?好像没听说过,不过我与我娘除了早朝和午膳的时候常待在一起,平素见一面也不容易,具体有没有说过我不知晓。不过,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

    见她不像是说谎,萧悦明又有些迟疑了。

    论理若女帝也是穿来的老乡,那么自然也会跟她一样,时不时冒出几句现代用词。

    可身为亲闺女的武安邦居然没有听到过,那这就有些奇怪了,难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