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者:墨子传-墨子与公输般间的历史疑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墨子“止楚攻宋”的这段经典故事,在后世还形成了一个成语:同巧相胜。

    《黄石公素书》大概是最早记录了“同巧相胜”这一成语。宋张商英注:“公输子(即鲁班)九攻,墨子九拒是也。”“同巧相胜”,谓墨子公输般有相同的技术和智慧。《吕氏春秋.慎大览》说:“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东汉高诱注说:“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又令公输般守备,墨子九下之。”在这场攻防转换的演练中,显然是墨子占了上风。

    《墨子.鲁问》篇记载:从前楚国人与越国人在长江上进行船战,楚国人顺流而进,逆流而退;见有利就进攻,见不利想要退却,这就难了。越国人逆流而进,顺流而退;见有利就进攻,见不利想要退却,就能很快退却。越国人凭着这种水势,屡次打败楚国人。公输般从鲁国南游到了楚国,于是开始制造船战用的武器,他造了钩、镶的设备,敌船后退就用钩钩住它,敌船进攻就用镶推拒它。计算钩与镶的长度,制造了合适的兵器。楚国人的兵器适用,越国人的兵器不适用。楚国人凭着这种优势,又屡次打败了越国人。公输般夸赞他制造的钩、镶的灵巧,告诉墨子说:“我船战有自己制造的钩、镶,不知道您的义是不是也有钩、镶?”墨子回答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我以‘义’为钩、镶,以爱钩,以恭敬推拒。不用爱钩就不会亲,不用恭敬推拒就容易轻慢,轻慢不亲近就会很快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敬,如此互相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会用钩来阻止你;你用镶来推拒人,人也会用镶来推拒你。互相钩,互相推拒,如此互相残害。所以,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

    这段记载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公输般为楚王设计了“钩拒”,一改昔日楚越之战中越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战术。使得楚国在对越国的战争中,反败为胜,一举确立了水战的优势。这大概正是公输般得到楚王青睐与重用的原因。而墨子用“兼爱”“非战”的“钩镶”胜过了公输般的发明。这正是“精神战胜物质”的形象说法。以至公输般与墨子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墨子笑而答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公输般对墨子说:“我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我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我宋国,假如是不义的,我不会接受。”墨子高兴地回答:“我没有见你的时候,你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你宋国,假如是不义的,你不会接受,这是我把宋国送给你了。你努力维护义,我又将送给你天下。”

    显然,在这场两强两雄的争锋中,墨子是“同巧相胜”。

    墨子与公输般都出生成长在华夏科技最发达的地区——鲁国的三邾。研究墨子不可能不涉及到公输般。《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大型丛书中,对公输般和墨子的事迹都有介绍。《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衡自明其机巧有“参(三)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汉代被誉为“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大科学家张衡,对其所创造的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监测地震的“地动仪”,自认是受到墨子、公输般自转的“三轮”和独飞的“木雕”之启发。张衡文中还提到“《春秋元命苞》中有公输般与墨翟”,可见在汉晋时期,人们在著述中讲到机巧,常以墨子与公输般并提。从《墨子》这部书现存五十三篇的主要内容看,公输般是墨子研讨、辩论的主要对象,而且论辩的问题相当宽广,既有技艺与政治、技艺与战争方面的重要问题,也有技艺与社会发展、技艺与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这在《所染》《法仪》《非攻》《非乐》《鲁问》《公输》以及《备城门》诸篇,都能得到充分说明。从《经上》《经下》《经说》等篇中的科技原理里,也能看到公输般的实践经验对墨家技艺的渗透和理论升华。《墨经》中涉及到的几何学原理:“端”“中”“方”“圆”“形”等,都是公输般木工使用的“墨线”“三角尺”“钻”等工具及其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由此可见墨子与公输般之间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亲密关系。因为公输般和墨子同辈同时,也基本上同专业,两人既有“同行是冤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对立相持,也有竞争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的相辅相成。

    公输般的木匠制造水平堪称巧妙绝伦,他的许多创造发明都载入史册,甚至成为神话传说。诸如锯齿的发明,赵州桥的建造等等。在山西北岳恒山脚下,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珍奇的十大建筑”之一的悬空寺,相传也是公输般所造。在通往悬空寺最古老的石窟上方,镌刻着硕大无朋的“公输天巧”四个大字。

    最为神奇的还属公输般发明的“竹鹊”,简直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类最早的“飞机”。公输般设计制造的“竹鹊”,虽然没有动力支撑,却能够依靠机械的传动维持在天空中的翱翔。《酉阳杂俎》记载:公输般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竹鹊”,敲击机关三下,“竹鹊”就可以飞动,他就乘着“竹鹊”飞回家。凉州到山东,何止千万里之途,公输般却能乘着它飞回去,你说有多神奇?这件事一直没有人知道,直到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真相。后来,他的父亲窥探到“竹鹊”的秘密,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地的会稽。吴人以为公输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公输般闻讯,重又造一只“竹鹊”,乘上它飞到吴地,找到了父亲的尸体。公输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指东南吴地方向。于是,吴地大旱三年。吴地的一位占卜术士占卜后说:“吴地大旱,是公输般干的啊。”于是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公输般谢罪。公输般断去木仙人一指,这个月吴地就下了大雨。这当然就带有神话传说的色彩了。

    但是,公输般造出“竹鹊”,确实是见诸于史书记载。《鸿书》记载说:“公输般制木鸢以窥宋城。”可见,就在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中,还应该加上公输般造“竹鹊”,把它作为窥探宋国城内情况的“侦察机”。

    汉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对公输般的“弄巧成拙”有记载:“犹世传言曰,‘公输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公输般还曾制造出木车马(大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是受此启发,还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著名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还制造出“木机器人”,结果公输般的母亲坐上去,竟然让“木人御者”不知拉到何处去了。作为中国古代早期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人物的王充,显然看出了故事中的“传奇色彩”,质疑说:“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传说代表着一种社会舆论指向,大概表达着人类潜意识里“人为高科技所累”的恐慌。

    墨子与老乡公输般对发明创造的功能效用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墨子.鲁问》记载:公输般用竹木制造了“竹鹊”,在天空中飞了三日不落,时人为之叹服。但是,墨子却讥诮道:“这竹鹊还不如一只车销子有用。”公输般听了很是不以为然,不屑地反刺一句:“光说大话有什么用,有本事你也造一个呀。”墨子赌了一口气,回家研究了三年,造了一只木鸢,也在天上飞了三日。墨子的弟子赞叹不已,可墨子却将木鸢弃之如敝履,扔进了垃圾堆里。这个细节显然表达了墨子认为只有用于正途的发明创造才有价值的观念。

    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里,留下了一个千古疑案,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

    李权兴在《公输般:长期被误读的历史人物》一文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人们会注意到,《墨子.公输篇》文中称“墨子”为“子墨子”,显然是后来弟子所述、所记,有些添加成分就难以避免,特别是公输般以杀墨子为取胜之法,就是《吕氏春秋》《战国策》《尸子》等书记载此事时根本没有提到过的。

    《墨子.公输篇》中公输般被误读。

    公输般自以为制造了云梯,能助楚国攻打宋国,在遇到墨子“九距”之后,竟要杀掉墨子以达到获胜的目的,把公输般丑化成了为达目的不计手段的“小人”。这样,公输般就是有所发明创新,却又是不辨是非、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

    读了《墨子.公输篇》之后,会有这样的评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公输般,既非官僚士大夫,又非商贾巨富,只是一个靠自己的手艺和劳作来养家糊口的普通工匠。漂游四方,招徕主顾,谁出工钱,就为谁干活。由于手艺精湛,被楚王聘去研制云梯,即使知道造云梯是为了攻打宋国,正值诸侯混战之时,也根本分不出谁是谁非,又有什么对错。只是要以杀人战胜对手,则为人所不齿。

    鲁迅《非攻》中公输般被误读。

    一九三四年八月,鲁迅完成了《非攻》,在收入《故事新编》之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主要是根据《墨子.鲁问篇》《墨子.公输篇》的有关部分,并参照了《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中的有关部分而改写的。为了把墨子和公输般的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还特地加进了《墨子.节用篇》《墨子.耕柱篇》《墨子.辞过篇》《墨子.贵义篇》中的部分内容。

    在鲁迅的笔下,公输般的形象被丑化了:

    开头,墨子向耕柱子说:“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

    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总是倚恃自己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公输般尚未出场,就已经被写成是一个好战的、势利的小人,需要墨子去“按”他一下,这“按”一下,当然是指“教训”而言了。

    接着,写了公输般的骄傲,连门丁对来访者都是横眉怒目的势利之徒:“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地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地喝道:‘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

    而此时的“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墨子和公输般在院子里会见,展开了关于义与不义的辩论。在写完了墨子与公输般的论辩之后,鲁迅特地用请墨子更换衣装来表现公输般的入乡随俗,讲求衣装阔绰:“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地说道:‘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墨子.公输篇》只有墨子守而不攻,鲁迅则采用《吕氏春秋.慎大览》高诱注:“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又令公输般守备,墨子九下之。”写出了墨子与公输般相互变更攻方、守方之争。

    “墨子解下自己的皮带,弯作弧形,向着公输子,算是城;把几十片木片分作两份,一份留下,一份交与公输子,便是攻和守的器具。于是他们俩各各拿着木片,像下棋一般,开始斗起来了,攻的木片一进,守的就一架,这边一退,那边就一招。不过楚王和侍臣,却一点也看不懂。只见这样的一进一退,一共有九回,大约是攻守各换了九种的花样。这之后,公输般歇手了。墨子就把皮带的弧形改向了自己,好像这回是由他来进攻。也还是一进一退地支架着,然而到第三回,墨子的木片就进了皮带的弧线里面了。公输般首先放下木片,脸上露出扫兴的神色,就知道他攻守两面,全都失败了。”

    公输般失败了,却不真正服输,原来他还有另外的办法取胜:去杀掉能战胜自己的对方:墨子。最后,墨子达到止楚攻宋的目的,同时也彻底地完成了公输般的反面形象:一个势利、不讲义理、搞阴谋诡计的小人。

    二〇〇七年五月,在中国(枣庄)柳琴节上,墨子与公输般家乡的滕州市柳琴剧团,将由王中、吕宜芳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墨子与公输般》搬上了舞台。据新华网山东频道五月二十二日电:

    该剧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滕国墨家宗师墨翟与师哥公输般正在染山携手筑坛,布道育人,仰慕墨家的滕国公主滕阳心向染山……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楚国正扩充疆土,欲霸天下,假借建造楚王宫之名,聘请公输般制造云梯,性情纯厚又一心钻研技艺的公输般被楚王利用,造好云梯,一场战争在所难免。墨翟闻讯后,日夜兼程,赶往楚国,劝楚止战,楚王不从,施计让公输般与墨翟博弈,欲谋杀墨翟。为救老师,滕阳公主捐躯就义,公输般大彻大悟,自毁云梯。全剧充分展现了“千古一对好兄弟”的爱恨情缘,演绎了一场“兼爱、非攻”春秋大义。

    显然,在这一剧中寄寓了滕州人民对二位圣哲乡亲的美好情感。

    滕州大众网在《爱心做人创新做事——新编历史剧〈墨子与公输般〉观后》一文中评价该剧:

    《墨子与公输般》这出大戏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写人写得成功,就是写活了墨子和公输般这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剧本以“爱心做人”这个宗旨为墨子定位,把这位“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平民圣人写得栩栩如生。第一场写了他的道德风尚和丰赡学养;第二、三场写了他的刚正气度和无畏胆识;第四、五场写了他的大真大爱和大智大勇;尾声“雪落无声”写了他的冰雪人格和云水襟怀。剧本围绕一个“止楚攻宋”的历史事件,活生生地写出了墨子“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道德境界,写出了墨子“摩顶放踵”“死不旋踵”的自我牺牲精神。剧本同时又以“创新做事”这个主旨为公输般定位,把这位世所罕见的、具有特异创造才干的巧工神匠公输般写得活灵活现。剧中“飞斧削椽”一场,写出了他的过人才智和精湛技术;“博弈止战”一场写出了他高尚的单纯和平易的伟大。剧本以墨子的精神写墨子,写得境界高远;用公输般的机巧写公输般,写得丝丝入扣。剧本在塑造这两位伟人时,既写同,又写异,在处理二人的性格、行为时,采用了“同树异枝、同枝异叶”的笔法,最终收到了“同叶异花、同花异果”的表达效果。

    墨子与公输般都是滕州的骄傲和自豪。手心手背都是肉。新编历史剧《墨子与公输般》出于家乡人的真情厚谊,对墨子与公输般的形象做出重新定位:“公输般关于技艺及其制造器物的社会作用的视野,不如墨子之宽广,过多关注于制造物的具体实用,强调器物的美巧,故史称公输般为‘天下之巧王’也……公输般是与庶民的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巧之人’。因此,他们对待工艺技能及其社会作用的看法是有别的。墨子对技术创造的目的和使用,着眼于服务和服从于其学说的根本宗旨,是作为‘兼相爱、交相利’‘非攻’等主张的具体支撑与载体。因而他注重‘兴利’,强调‘除害’。公输般对工艺技能及其制造物,则着眼于具体的实用。墨子与公输般在技艺及其社会作用观之差别,可否以‘智者’与‘巧者’之别作进一步说明。”因此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墨子与公输般对制造器物‘知’与‘巧’的差别关系,而不是‘胜’与‘败’的对立关系。”

    汉桓宽在《盐铁论.贫富》篇中记载:“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一个名满天下的能工巧匠,又深深得到君王的赏识,求荣华富贵岂非易如反掌?然而,根据《盐铁论.贫富》篇的“财产公示”:公输般为富贵人家建筑宫室台榭无数,自己却盖不起房子,甚至连简陋的草房都盖不起。《墨子与公输般》一剧,反映了滕州民众对两位乡亲的“兼爱”,不愿扬此抑彼,也不愿在赞扬一个的同时伤害到另一个。

    公输般这样一位出身底层的工匠发明家,史书上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后世的传说和附会很多,极易出现精华糟粕并存。《公输般经》的可贵和《公输般书》的精华糟粕并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滕州人民肯定了《公输般经》的可贵。《公输般经》的前身是宋代初年喻皓作的《木经》,早已失传,仅有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名为《公输般营造正式》。宁波天一阁所藏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的《公输般营造正式》,是一部官方负责编汇的木工经典,是我国明代总结木工、石匠以及建筑工艺的书,以公输般名字命名。

    新编历史剧《墨子与公输般》,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事实真相,揭示墨子与公输般彼时彼地的彼此心灵。在剧情进入高潮场,墨子与公输般对话的唱腔写得意味深长:

    师兄啊——

    巧工匠,手里拿着锛锯斧;

    心里头,更需牢记尺寸分。

    你呕心沥血造云梯,

    可知道,梯下倒的是黎民?

    人把云梯当阶梯,

    我看云梯似狱门!

    云梯送到战场上,

    它与屠刀有何分?

    而公输般这时的想法却很简单:

    我已当面红口白牙怎失信?

    谁不知,班斧砍木不伤民。

    他菜刀当作凶器用,

    难道能怨打铁人?

    及至公输般与墨翟携手去见楚王,目睹两军对阵,实战演习,云梯下血流成河时,公输般才如梦方醒,不禁感叹道:

    无辜相残尸遍地,

    云梯杀人如卷席。

    造兵器原只为一展才技,

    没想到为虎作伥害兄弟。

    噩梦一场今方醒,

    血洗双眸眼不迷。

    抛却生前身后名,

    我岂能患得患失顾一己?

    罢,罢,罢!

    我系铃来我解铃,

    我造梯来我毁梯!

    公输般此时大彻大悟,出手按动机关,云梯轰然倒塌,“千古一对好兄弟”共同完成了“止楚攻宋”的春秋大义,携手并肩向世人发出了“兼爱”“非攻”的呼吁:

    何时能国与国不争,

    家与家不抢,

    人与人不斗,

    民与民不伤,

    老幼尊卑平起坐,

    强弱众寡同相帮。

    国富强,民安康,

    再现那天下大同尧舜禹汤!

    《墨子与公输般》,两人联手唱出了一曲“兼爱”“非攻”的历史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