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暲1894年生于福建汀州一个勤劳笃实的穷苦人家庭。为得到一点救济,11岁时加入了基督教。后由于他聪明好学,得到别人资助,从教会办的“亚盛顿医馆”毕业,成为教会医院的医生。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反帝斗争在全国兴起,福音医院英国院长逃离汀州,傅连暲被推举为福音医院院长,使他亲身体验到革命的威力和作用。1926年,傅连暲读了瞿秋白主编的《新社会》旬刊,使他的思想开始倾向革命,并和当地的中共党员有所接触。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途经汀州时,福音医院接纳了300多名伤病员,经傅连暲医治的著名人物就有陈赓、徐特立等。在此期间,傅连暲曾找周恩来谈话,周恩来关于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的一席话使他深受教育。
1929年3月15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打进汀州城。当时,毛泽东身体不太好,有人说他可能患了肺病。3月29日,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一方面为检查身体,一方面视察了这所为革命服务的医院。傅连暲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认为没有肺病,毛泽东非常高兴。傅连暲这次下决心要参加红军,就提议要把福音医院改成红军医院。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说:“我们这次来不能久住,很快就要撤走。这样一个大医院,要搬走谈何容易。我们有了伤员可以送来,但医院名字不要改。信仰也不要改,信基督教嘛。”傅连暲被说服了,就这样,由教会出钱,给药,红军来看病,一举两得。
毛泽东在离开汀州前,还向傅连暲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他用福音医院的名义订几份报纸,通过地下党转送给他。傅连暲听一个红军干部说过,毛主席为了搞到敌人的报纸,曾经派一个连的红军同敌人作战。在红军没有电台的情况下,报纸是多么需要啊!于是,他很快订了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广州的《工商日报》、《超然报》。他化名郑爱群,通过汀州邮局的邮递员、地下党员罗旭东,将报纸转送毛泽东。毛泽东收到报纸,也往往用毛笔在毛边纸上写收条:“×月×日,报纸收到。这样做很好。毛泽东。”
从那时起,傅连暲没有看到毛泽东,心中很惦记毛泽东的身体。1930年秋天,他在包报纸的时候,多包了一包营养药,请地下交通站转给毛泽东。毛泽东收下了药,但分给了其他几位首长。后来,他和毛泽东见面时谈起这件事,毛泽东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叫郑爱群吗?我也是爱群呵!”
1930年,傅连暲的一半住宅被一个国民党敌团长强占,据为“公馆”。不久,汀州吃紧,传说红军就要来到,敌团长急着要撤走,但他堆放在傅连暲家里的一大堆金银绸缎无法带走,敌团长及其姨太太急得直跺脚。傅连暲灵机一动,向敌团长建议把装着军用地图的箱子腾出来装金银财宝,把军用地图暂交给他保管。敌团长同意他的做法,红军还没到,就逃之夭夭了。傅连暲得到这些军用地图如获珍宝,他把地图交给段奋夫和郭化若,请他们再转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利用这箱军用地图,率领红军打了许多胜仗。
1932年春天,毛泽东、周恩来等齐集汀州城,研究红军东征攻打漳州的问题。4月3日,毛泽东率领东路军乘船出发东征漳州。傅连暲怕毛泽东生病,特派陈炳辉随军照顾毛泽东。攻打漳州这一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毛泽东的身体更加消瘦了。10月以后,在周恩来等人的劝说下,毛泽东住进了福音医院老古井休养所治病。傅连暲认真地为毛泽东作了检查,经过X光透视,肺部有一块阴影,但已经钙化。在痰里没有发现结核杆菌。但是,根据病状,不能完全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傅连暲除了按时给毛泽东打针服药以外,为保证身体健康,每天下午5点钟,还邀请毛泽东到疗养所附近的北山散步。有一次,毛泽东在一棵挂着胶汁的松树下站住了,用手指着胶汁对傅连暲说:“你看,这胶汁是从一块伤疤上流出来的,树受了伤,得了病,主要靠自己的抵抗力来恢复健康。是不是这样?”傅连暲听了,非常佩服毛泽东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的才华,他想,我在北山转了多次,也常常看到它,都没想到它还能说明医学上的一个重要道理。
还有一次,傅连暲请毛主席到自己家里做客,傅连暲把自己的家世、学医经过,向毛泽东作了简要介绍。毛泽东边听边插上几句话,最后说:“你能参加革命工作,很不简单啊。我们的医院,还应该多有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吃饭的时候,毛泽东批评傅连暲,在困难时期,不必做那么多菜,以后千万要注意,不要铺张浪费了。傅连暲脸红了,感到毛泽东的诚恳批评,切中了自己的缺点:生活有时不够朴素,比较讲究面子。他想了想,说:“主席,我一定改!”
有一天,傅连暲同毛泽东谈到了医院改编的问题,他非常希望摘掉头上基督教医院这顶帽子。这次毛泽东同意了,说就把福音医院改成“中央红色医院”吧!毛泽东又问:“蒋介石的军队打来了,你怎么办?”傅连暲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把医院搬到瑞金去。我们全家人也一起搬去!”
这时期,毛泽东和贺子珍的一个男孩出世了,傅连暲为贺子珍接了生,又把这喜讯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兴冲冲地到医院探望,看着襁褓中的小男孩,心里非常喜爱,并给这个男孩取了个名字叫毛毛。
毛泽东在汀州一边养病,一边还搞调查研究,有时傅连暲也参加。毛泽东对汀州的干部有许多指示,他特别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要接受群众监督。经毛泽东的工作,汀州的经济一时活跃起来,竟然获得了“红色小上海”的美誉。他还把对汀州干部的指示写成文章,后来成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的一部分。毛泽东在汀州休养了4个多月,他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影响了傅连暲,使他真正懂得了一个革命者应该怎样勇敢地为人民献身。这4个多月,使傅连暲终生难忘。他一直以能有这样的机会和毛泽东交谈和接触为荣,因为他有医生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份,党内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能随时得到毛泽东这么多的关怀、启发和指导。这对促进傅连暲世界观的转变,无疑具有很大作用。
关于医院改名和搬迁的问题,毛泽东让傅连暲到瑞金专门请示了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傅连暲认为,毛泽东是中央政府的主席,决定了就行了,何必再请示副主席呢。但是毛泽东说,这只是个人意见,决议应该通过组织,和大家商量,事情办起来就能周到些。1933年初,中央政府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将汀州福音医院迁往瑞金时,正式成立了中央红色医院,任命傅连暲为院长。
医院建立以后,毛泽东经常到医院视察工作,探望傅连暲一家。在福音医院有一段时间,红12军军长伍中豪患急性肺炎住院,毛泽东和朱德天天轮流探望。毛泽东坐在他旁边,摸摸他的头,问长问短。傅连暲说:“主席,肺炎容易传染,您不要坐得那么近。”毛泽东笑着说:“自己的同志生了病,怎么能不关心呢?”接着,他告诉傅连暲,对待伤病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护他们,体贴他们,这样,病就会好得快一些。傅连暲听了非常感动,连忙点头。
1934年9月,正当中央红军准备突围出去进行战略转移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于都病倒了,高烧到41度,一连3天没吃东西。张闻天马上派傅连暲前往治疗。从瑞金到于都180里,傅连暲骑了一匹骡子星夜兼程,于第二天傍晚赶到了毛泽东住处。毛泽东躺在木板床上,额头上敷着冷毛巾,脸色通红,人更消瘦了。他说:“傅医生,现在情况这样紧张,我没时间害病啊。”他在病痛中还同傅连暲开了一句玩笑,说限3天把病治好,要立军令状。傅连暲深受感动,答应了。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靠问诊,详细检查了毛泽东的身体,确诊为恶性疟疾。于是给他吃了奎宁片,注射奎宁和咖啡因。几天后,毛泽东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毛泽东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同志讲起了古代名医华佗的故事,还说,我们现代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为了感谢他,毛泽东特地叫警卫员煨了一只老母鸡送给他吃。傅连暲有定量进食的习惯,这只鸡他吃了3天9顿,才算全部报销。毛泽东当时正在于都调查红军的突围路线,他的健康和红军的存亡紧密相关,有许多老同志深深地记得这件事。他们说,要不是傅连暲这次于都治病,很难说有以后毛主席对长征的正确指挥和领导,所以傅连暲在关键时刻为党立了一大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就在傅连暲要随红军出发的时候,毛泽东和贺子珍决定把他们心爱的小毛毛托付给傅连暲的妻子。傅连暲嘱咐家人,一定要把毛毛带好,我们一定要打回来的,毛主席一定会领导我们胜利的。后来,因敌人追捕傅连暲的家人,为安全起见,毛泽覃把毛毛接走了,并秘密地托付给另一户人家。但是,1935年,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人们再也找不到毛毛了。
长征途中,傅连暲一边行军,一边仍然担负繁重的医疗保健工作。红军女干部有好几位在长征途中分娩,都是傅连暲为她们接生。一天晚上,在傅连暲的看护下,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这是她和毛泽东的第4个孩子。在当时的环境下,贺子珍只能把这个孩子送给当地老乡收养。她连孩子的名字都没有起,就由毛泽民的妻子钱希钧把女婴裹好送走了。毛泽东知道贺子珍分娩后,把孩子送掉了,点点头,赞同地说:你做得对,我们只能这样。我们干革命为了造福下一代,而当时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一天下午,队伍快到贵州边界时,傅连暲连人带马掉进了离路面足有三四深丈的河里。幸好,他摔落在岸边水里,很快就被救上来了。但是,马被水冲走了,行李和小药箱也丢失了。毛泽东知道后,立即派警卫员把自己的一床被子抱来送给傅连暲,并一定要他收下。傅连暲抱着被子,心里暖融融的,但又感到很不安。因为他知道毛主席只有一床被子和一条毯子,现在,被子给了自己,毛主席只剩下一条毯子了,特别是气候日渐寒冷,毛主席如果生了病,可怎么办?但是要送回去,毛主席一定会不高兴的。想来想去,暗下决心:只有用自己加倍的工作来报答毛主席的恩情吧。
党中央到延安后,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医院,傅连暲任院长,并负责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在医院分不分科的问题上,毛泽东支持了傅连暲要分科的主张。当时,他正在吸烟,他说:“天底下哪有万事不求人的事,这根烟,就不知要多少人做工,才造出来。一个人全包下来,那只有喇叭筒筒,没有香烟了。”就这样,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边区医院分科了。
在延安,傅连暲得知家里的真实情况,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妻子和孩子们经过一番浩劫后活了下来。但是由于抓所谓傅连暲AB团的问题,他的女婿陈炳辉和女儿傅维莲却为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同时,死在自己人设的刑场上的还有外甥黄城和两个学生。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他走来走去,过一会儿,摊开手说:“有什么办法?我们有些人,你们怎么说他呢?他是一颗心为革命,可是,他们却总干蠢事。叫人心痛啊!”一天,毛泽东对傅连暲说:“请周恩来在西安给你家寄点钱,先试试,能收到以后再多寄些。”毛泽东为此事还给有关负责人专门写了批条。从此,傅连暲家里每年都能收到几次先从西安、后从重庆寄来的钱,一直到1946年胡宗南进攻延安后才停止。
1938年,毛泽东因牙齿不好,派傅连暲到西安去买药,并请一位牙科医师来医治。傅连暲离开延安前,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向党组织送交了入党申请书。任务圆满完成了,毛泽东高兴地对傅连暲说:“我看你可以入党!基督教徒成为共产党员,这很有教育意义,很有说服力!”毛泽东接着说,“你的历史我可以证明。现在不应该有什么阻碍了,党需要大量知识分子。当然,入党是要党员举手通过的,问到我么,投你一票,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一票!”傅连暲听了激动得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这一票,是多么不平凡啊!这以后,毛泽东和陈云介绍傅连暲参加中央党训班学习。同年9月7日,傅连暲由党训班主任王德和胡嘉宾做介绍人,被正式批准入党。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个人历史证明人这一栏上写上了“毛泽东”3个字。
1944年,当傅连暲50岁的时候,党中央破格为他举行祝寿会。在延安的领导同志,如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都参加了,许多单位和同志都送了贺词和寿幛。周恩来在代表中央的讲话中指出,傅连暲参加革命队伍,加入共产党,这是党的胜利,我们之所以给他祝寿,是因为他是有功之人,这样的同志,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感谢他。那天,毛泽东因为工作忙未能参加,第二天看到他时,紧紧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祝贺你50大寿!”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理事长、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分管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和中华医学会的工作。傅连暲对工作认真负责,医生们要定期向他汇报工作,遇事可以随时找他,甚至医生开的处方他也要过目。新中国成立初期,化验工作落后,一种新药开用之前,傅连暲都要亲自尝尝,扎针也要先在自己身上扎。他认为确实无副作用之后,才给中央首长使用。
傅连暲向来诚实待人,刚正不阿。在延安,他对江青影响毛泽东健康的行为,提出过批评。为此,江青对他一直怀恨在心。
1946年冬,康生在晋绥土改中推行极“左”路线,许多党员、干部惨遭迫害。傅连暲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于1947年10月17日写信给毛泽东,坦率地说:“真正恶霸死伤个把情有可原,若侵犯了中农甚至伤害了贫农以及少数干部,那就不应该了。尤其是一脚踢开更要不得,我们决不能过河抽板。”对毛泽东能如此直言不讳,在当时实属少见。
抗美援朝时,党中央本拟委派林彪为志愿军司令员。但是,林彪称病,拒不出任。鉴于林彪长期称病,1953年毛泽东指示傅连暲组织专家对林彪进行会诊。会诊前,林彪让叶群出面暗示傅连暲开个有病的假证明。傅连暲没有听从他们的摆布,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全面检查的结果,告诉叶群,林彪没有什么大病,劝林彪要改变生活方式,多注意户外活动,要见阳光,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等。事后,傅连暲如实地向毛泽东报告了会诊情况。毛泽东于是手书一首曹操的诗《龟虽寿》赠给林彪。其用意既有对林彪的鼓励,也含有对他的批评。为此,林彪十分嫉恨傅连暲,总想有一天要除掉他。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林彪就下令对傅连暲“要往死里整”。于是,抄家、游斗接踵而来。几天时间,他就被整得连路也走不动了。1966年8月28日,傅连暲向毛泽东写了一封求救信。信上写道:主席,我跟随你几十年,你是最了解我的。几十年来我有什么错误,从来没人跟我谈过,现在突如其来说我是“三反分子”、“反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弄不清楚,就算我样样事都做错了,那么1934年你在于都病危时,我挽救了你的生命,总是对的吧!希望你现在也能救我一命。9月3日,毛泽东批示:“此人非当权派,又无大罪,似应予以保护。”但是林彪一伙对此批示严加封锁,暗中连续捏造罪名。他们经过一番炮制,给傅连暲扣上了“走资派”、“出卖毛主席健康情况”等罪名,予以逮捕,把他投进监狱。1968年3月14日入狱,29日傅连暲就含恨死去。死时,他手上还戴着手铐,两腕部及肘部表皮脱落,结着黑紫的血疤。
林彪反党集团垮台了,但是“四人帮”又猖狂起来,傅连暲的冤案仍然得不到平反昭雪。直到1975年5月17日,82岁的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上沉痛地批示:“傅连暲被迫死,亟应予以昭雪,贺诚幸存,傅已入土。呜呼哀哉!”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当时知道已晚,无力回天的心境。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11月22日,总后勤部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万人大会,公开为傅连暲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像傅连暲这样一位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却被迫害致死,其惨痛教训发人深省。傅连暲虽然永远离开我们了,然而他的名字却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他永远是人民的“傅医生”。
(郝波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