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一接通,耳边便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话语声。
只可惜,这个熟悉的声音,并不是朋友。
“老价格,有出售的意思?”一听到安德列那令人心烦的声音,本就因为和吉尔森的对话,心中并不愉快的苏云,愈发不耐起来。
没有给他任何回答,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听着那嘟嘟的挂断声,安德列一脸阴沉的挂断了电话。
“给脸不要脸。”眯着眼,想了很久,越想,他心中便越是生气,到后面,干脆一边骂,一边直接把手中价值不菲的手机给砸了。
“我觉得你会后悔的。”看着没有人任何人的地方,安德列喃喃自语的说了起来。
即使是对着空气,但这一番话,无论是谁听到,都晓得,那是对着苏云说得。
在酒店里踱了半天步,一个完整的计划,便在他脑海之中勾勒完成。
“杰斯,替我去找几个记者过来。”带着几分狞笑,安德列大声的呼唤起在套房别的地方休息的管家。
一听到要找记者,即使不明白自己的老板要做什么的,但这个叫杰斯的管家,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拨通了自己记忆中的几个电话,把几个比较有名的记者给叫了过来。
等了片刻,当几个记者一到,安德列就迫不及待的和他们交谈起来。
整整说了一个小时,他才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交代完。
他要他们做的事情,倒也简单,只需要写一些东西,那就够了。
所写的东西,无一例外,都是有关苏云的配送模式的。
只是,作为对手,他自然不会给苏云营造好的名声。
所以,交代他们写的东西,都是可以造成不好影响的内容,甚至是可以让人直接唾弃这个模式的东西。
既然轻易得不到,他决定先毁了这个模式。
他得不到,他也不想让任何人得到。
哪怕是开发这个模式的人,他照样不想让对方可以持有这个模式。
如果,这模式被所有人都舍弃。
那么,他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就将一切都给重新开发出来。
洗白,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虽说套投入不菲的资金,但比起这个模式所能收获的效益,那一些投资,还是十分值得的。
而且,一旦苏云放弃,他即使再度使用这个模式,也不用担心引来麻烦了。
毕竟,他只是捡别人舍弃的东西,并不是在前,无论说到那里去,那他都占着绝对的道理。
即使是苏云事后借助血组织秋后算账,他照样可以有的扯皮。
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这么做。
毕竟,血组织那一群可怕的疯子,寻常时候可是惹不得的。
但现在,这么诱人的利益就这么摆在面前,即使是老虎屁股,那也能试着摸一摸了。
“好了,就按我交代的写。注意,一定要重复重复再重复,我不怕内容老,但一定要注重重复两个字。”敲着桌子,安德列十分严肃的交代起来,
正如他所说,他所要的,并不是简短的一两次的报道,而是要重复重复再重复。
“你们回去按我的意思写,好处不会少了你们的。”说完话,安德列便开始打发起他们。
只不过,在让他们走之前,他不忘许下一个最容易让人为自己办事的东西——好处。
有好处在背后驱赶,想不尽心尽力的写,那自己的良心都会过意不去。
他们的速度倒也快,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已经有了他所要求的报道。
一开始,他们闹得动静倒也不大,都只是在比较后面的版面上,报到着。
在新闻的标题上,赫然写着快速的代价——生命。
然后还在下面配了一张小图,模模糊糊的,只能看得清是一个人倒在了车轮下。
这张模糊无比的图,再配上标题,即使不看内容,所有人都能反应过来,这是死人了。
对于事件的报道,倒也是三言两语就直接说完了。
只说是一个苏云说开发的销售模式的配送人员,在送货时,因为太过焦急,被正面疾驰而出的货车给碾死了。
新闻一出,马上就有人将报纸递到了苏云面前,让他审阅。
看了几眼内容,苏云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毕竟,报纸上报道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了,只是有一些偏差。
这配图,倒真的是车祸现场的,而且苏云也亲自去过现场,和这张图一般无二。
除了车祸,也是真的。
甚至是货车给撞倒了,那也是真的。
只不过,这货车,并不是横冲,只是以很缓的速度正在掉头,送货的人不小心陷入车的视觉盲区,被车轮给碾了脚。
整个人,除了脚掌粉碎性骨折,并没有什么大事。
离着报纸上所说的死亡,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事情发生后,苏云更是亲自到现场,对伤者予以了一定的慰问,并且负担了他的营养费,甚至没有计较送货失败,一分不差的把报酬给了他。
至于医药费,倒霉的司机已经负担了。
事情是真的,只是被夸大了。
所以,苏云看完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毕竟,报纸上的事情,那总是报道的不太准确的,不是说得太轻,就是说得太重。
现在这个报道,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不会有太多的人会去求证,所以也就往重了报道。
要是比较重大的事情,为了影响,那肯定是有多轻,就写得多轻。
苏云只当这是记者夸大报到了,殊不知,他已经一步步步入了对方的陷阱中。
正如惯性思维一般,哪怕报道上说死人了,但相对于每天都在死人的社会,那怕它已经扯上了时下正热门的话题,但这依旧只是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看过之后,或许会议论一番,但真的去求证,恐怕没有任何人回去做。
这就为接下来的事情,埋下了一丝隐患。
没有人去求证,再加上报纸中语焉不详,苏云即使现在想要澄清这件事,照样解释不清楚。
哪怕,他找到了伤者和司机,但模糊的配图,连脸都看不清,他想看着这些去告诉读者,这就是报道中的司机和伤者有谁会信?
连现在解释,都已经这般艰难了,更别提事情继续发展之后,会形成何种局面了。
只可惜,苏云只将其当成了一个被夸大的报道,并没有放在心上。
连掌握着整个模式的他,都没有太过留意整个新闻,跟别提那些普通人了。
甚至就连史密斯,在看到了这个新闻后,只是扫了两眼,就不再看了。
虽说没有人留意这个新闻,但看过这个新闻的人,却不在少数。
让他们细致的重复这个新闻上的内容,恐怕没几个能说得清楚,但脑海中有个大致印象,甚至只回忆起几个重点词汇,却是不难。
至少将车祸、新销售模式、速度,几个词汇联系到一起时,隐隐约约的还是可以想起这个新闻了。
之后的几天里,依旧是在并不起眼的小版块,陆陆续续的报道着一些和苏云开发出的销售模式有关的一些小新闻。
那些新闻,大多都是社会上一些常见的问题,即使被报道出来了,也只能在观看过后,留下一丝印象,并没有太过引人注意。
哪怕是苏云,在看过这些东西之后,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有时候会通过下面的人,去核实一下自己未知事件的真实性。
毕竟,他不可能像见证了车祸一样,什么事情都亲自过问过一遍。
所以,打电话去核实,这倒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询问过后,那些小事情,被证实的比例,不过之后十之五六。
这么多假新闻的出现,一向敏感的苏云,终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只可惜,当他察觉到不对,想要深挖的时候,对手已经先他一步动手了。
第二天,新出的报纸上,终于不再用不起眼的版块报道,而是直接在末版,用了整整一个版式的篇幅,来进行一个报道。
这次的新闻,倒是没有一丁点造价,甚至真正有用的内容,只有那么几行,当就是这几行内容,去掀起了一阵议论狂潮。
整个报道中,有关这个社交化的配送模式,说的东西并不多,只说到因为赶着送货,一名送货人员直接闯起了红灯。
天朝,有天朝式过马路,纠合了一帮人,无论红灯绿灯,那都可以过马路。
但在国外,红灯便是红灯,绿灯便是绿灯,不到绿了就走,说犯法,却也不算什么大事,但从民生角度,这还真的是一个十分值得议论的问题。
报道完送货人员闯红灯的现象,整个报道倒是难得的“客观”了一回,并没有对事情大事夸大,也没有无中生有,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把整个有关报道给画了个不圆满的句号。
这么简短的报道,自然不需要整整一版。
在这报道后面,用诸多文字,开始议论起一件事,那就是有关赶着送货,就直接闯红灯的行为,究竟是对是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