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三部曲-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序

    《雾》,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由新中国书局初版,迄一九三五年三月,共印行三版(次)。

    一九三六年一月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重排改订新版,迄一九四三年五月,共印行五版(次)。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由开明书店重排新版,迄一九五一年七月,共印行七版(次)。

    在我的每本书前面我都写了序文,但这次我却不想写解释的话。

    不过有一件事应当在这里声明一下:我并未到过日本①,本书中关于日本的话都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听来的,因此就有人疑心我用了那位朋友做“模特儿”。这不是事实。这样的误解几乎使我得罪一位朋友。我写《雾》,和写以前的几部长篇一样,我用来作主人公的“模特儿”的不止是一个人,却是许多人。那样的人我接触过不少,印象很深,因此写出来以后,会使朋友们觉得大有人在。于是他们就以为我是在写某人的事,或者拿某人作“模特儿”。我从已经出版的几部小说中得到了这种不愉快的经验,所以这次特别作一个郑重的声明。

    还有一层,我平素写文章时把“底”“的”“地”三字的用法分得很清楚:“底”字作名词所有格的语尾,“的”字作形容词的语尾,“地”字作副词的语尾。(这种用法并非我所创始,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颇流行。)但这篇小说在《东方杂志》上连续发表的时候,却被编辑先生把“底”字通统改作了“的”字。现在我也懒得把它们一一改回来,就率性让“底”字不见于本书罢。②

    巴 金1931年11月。

    ①我去日本,还是1934年冬天的事。(1936年春注)

    ②这《雾》的《序》是为新中国书局出版的《雾》写的。1936年1月《雾》改由良友图书公司刊行,我写了《总序》便删去了它。1955年3月上海平明出版社重印《雾·雨·电》,我又恢复了这篇《序》,只是删去这最后的一段。(1987年冬注)

    第一节

    夜来了,这是海滨的一个静寂的夏夜。

    海水静静地睡着,只有些微的鼾声打破了夜的单调。灯塔里的微光在黑暗的水面上轻轻地颤抖,显得太没有力量了。

    离海有里多路远,便是荒凉的街市。在夜晚街上更静了。虽然是在夏天,但这里的夜晚从来就很凉爽:海风微微吹着,把日间的热气都驱散了,让那些白日里忙碌奔波的人安静地睡下来。也有人不忍辜负这凉爽的夜,便把椅子摆在门前,和邻居们闲谈他们生活里的种种事情,而最引起他们注意的便是那所新式建筑的海滨旅馆。

    这四层的洋楼孤零零地高耸在那些邻近的简陋的矮屋上面,显然是位置在不适宜的地方。它骄傲地俯瞰着那些矮屋,而且以它的富丽的装饰、阔绰的住客和屋前的花园向它们夸耀。

    在夜里和在白昼一样,这旅馆和那些矮屋依然形成了两个阶级,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在旅馆里灯烛辉煌,人们往来,似乎比在白昼更活动了。

    一辆汽车在旅馆的大门前停住,司机下来开了门。一个瘦长的青年弯着身子从车里出来,带着好奇的眼光向四处看,似乎有点奇怪:这样的旅馆竟然安置在如此荒凉的街市中间。

    从旅馆里走出来两个侍役,都带着恭敬的笑容,一个从司机手里接了那两件并不很重的行李,另一个引着青年走过微微润湿的草地,向里面走去。

    那青年踏上了石阶,昂然走进门去。他走了不到几步便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楼梯上下来,穿的是白夏布衫和青色裙子。她有一张丰腴的脸,白中透红的皮肤,略略高的鼻子,和一对星一般明亮的眼睛,左眼角下嵌着一颗小小的黑痣,嘴边露着微笑。

    他望着她,呆了一下,就惊喜地叫起来:

    “密斯张。”

    她马上转过身子惊讶地望了望他。她忽然微微张开嘴,嘴唇皮一动,微笑了。于是她迎着他走来,两颗漆黑的眼珠发光地看着他,问道:

    “周先生吗?几时回来的?”

    “快一个星期了,”他愉快地答道。“我去看过剑虹,说我要到这里来小住一些时候。他说密斯张也在这里,要我来看看你,想不到一到这里就遇见了。真巧得很。”

    “是的,真巧。我也想不到周先生会到这里来。剑虹先生前两天有信来也不曾提到周先生回国,所以我不知道。”她歇了歇,不停地用她那对明亮的眼睛看他,态度很大方。他还来不及想到适当的话,她又接着说下去:“我打算在这里住过这个暑假,顺便温习功课。今年我不回家。一个人住在这里虽然清静,只是读书没有人指导也不方便。现在周先生住在这里,我倒可以常常向周先生请教了。”她的脸上笼罩着一道喜悦的光。她显然很高兴这次意外的会面。她的家就在邻近的一个城市里,搭小火轮去只有一天的路程,所以她说于今年不回家的话。

    “密斯张,你太客气了,我哪里配说指教人?我们在一起研究就是了,”他谦逊地说着,心里也很高兴。

    “我说的是真话,倒是周先生太客气了。以后请教的地方多着呢!”她还想说下去,忽然瞥见那两个侍役,一个提了行李,一个垂着双手,都恭敬地立在旁边带笑地看他们两个说话,她便说:“周先生住几号房间?我现在不打扰周先生了。……我就住在二楼十九号,周先生有空请来玩。”她向他点了点头,并不等他回答,就走进旁边一间题着“阅报室”的屋子去了。

    这里周如水也对她点了点头,带笑说:“等一会儿把房间弄好,我就过来看密斯张,”于是跟着侍役上了楼。

    侍役们在三层楼上一个房间的门前站住了。空手的侍役掏出钥匙开了门让周如水进去,接着另一个侍役也提着箱子进来。

    “就是这个房间,周先生中意吗?”空手的侍役这样说了,接着又说一些形容这房间的优点的话,便抬起脸恭敬地静候着他的回答。

    周如水向四面看了一下,觉得这房间大小还中意,陈设也过得去,便点头答道:“还可以。”他看见窗户大开着,便走到窗前。他从窗户望外面,远远地是――片黑暗的水,一线灯光在水面荡漾。凉爽的夜气迎面扑来,他觉得十分爽快,抬起头去望天空,满天的星斗对着他在摇晃。他又把头埋下去,从各个窗户里透出来的灯光正照在草地和矮树上。

    “这里很不错!”他回过头来向侍役称赞了一句,又问:“这是多少号房间?”

    “三十二号,”侍役得意地答道。那个提行李的侍役已经走出去了。

    “周先生没有用过晚饭吗?”侍役又问。

    “吃过了。你给我弄点茶来罢,”周如水说着,就脱下他的太阳呢西装上衣挂到衣架上去。

    侍役答应了一个“是”字,往外面走了。

    房里剩下周如水一个人。他望着五十支烛光的电灯泡,慢慢地嘘了一口气,又把眼光移去看那个画得有花卉的方灯罩。于是他在那把有白布套的躺椅上坐下去,庆幸似地自语道:“在这里该可以有一些时候的安宁了。我一定要有一点好的东西写出来才好。”他微笑地闭上眼睛来体会这安静的快乐,可是白衣青裙的影子却突然闯进他的眼帘来。

    一年前的印象浮上了他的脑海。那时他刚从日本回来,在他所尊敬的前辈友人李剑虹的家里遇见了一个使人一见就起新鲜的感觉的女郎。这白衣青裙的装束,虽然很朴素,却有着超过那班艳装女子的吸引力。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照亮了她的整个安排得很适当的脸庞。同时她的一举一动都保留着少女的矜持和骄傲。近几年来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某些日本女子的面影:那些柔媚得好像没有骨头、娇艳得好像没有灵魂的女性,他看得够多了。出乎意外的,他发见了一个这样的少女。于是他带着好奇的、景慕的、喜悦的感情和她谈了一些话。她的思想又是那么高尚,使他十分佩服。他们分别的时候,她和他只见过两三面,而她的姓名就深深地刻印在他的脑子里了,这是三个美丽的字:张若兰。

    以后在东京的一年中间他并没有忘记这个美丽的名字。他常常想起她那明眸皓齿的面庞,就仿佛在黑暗里看见一线光亮。他好几次想写信给她,而且已经开始写了,但终于不曾写好一封。她也没有信来。他很想知道她的消息,他鼓起了绝大的勇气,才在给李剑虹的信里,附加了一句,问到她的近况。那个前辈的友人似乎不知道他的心理,虽然在回信里把她赞扬了一番,却把她形容做一个高不可攀的女子。这反而把他的勇气赶走了。他以后也就不曾再提起这个名字。

    但是如今他却在这里见着了她,而且是同她住在一个旅馆里。以后他每天都有机会看见她,她还说过求他指教的话。

    他这样想着,他觉得快乐从心底升起来,渐渐地在膨胀,使得他全身因发热而颤抖了。他静静地在躺椅上坐了一些时候。后来他实在忍耐不住,便站起来在房间里踱了一会,忽然急急走出房门,往二楼去了。

    他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十九号房间。他站在房门前,迟疑了一些时候,才把两根指头在门上轻轻敲了两下。房里的脚步声响了。他连忙往后退一步。房门打开,她出现了,蒙着淡淡的绿光,她的全个身子带着一种异样的美,两只晶莹的眼睛射出喜悦的光。

    “请进来罢,”她笑着说,微露出一排白玉似的牙齿。她退后一步,身子往旁边一侧,让他走进房去。

    一盏绿色灯罩的桌灯放在小小的写字台上,桌子前面有一把活动椅。周如水在椅子上坐下以后,略一掉头,就瞥见摊在桌上的十六开本的《妇女杂志》,是新出的一期,上面发表了他写的两篇童话,而且编者在《编辑余谈》中还写了过分推崇的语句,说他是留日的童话专家。现在他在她的写字台上看见这本杂志,觉得她已经读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加以赞美了,于是他的脸上浮出得意的微笑,他不觉把杂志接连看了几眼。

    她好像知道他的心理似的,马上笑着说:“周先生的文章已经读过了。在报上看见广告,知道有周先生的文章,所以特地买来拜读。周先生的文章真好!”

    他听了这样的赞语,心里虽然很高兴,脸上却做出不敢承受的样子,连忙谦虚地说:“不见得罢。不过是一时胡乱写成的,真值不得密斯张一读!”同时他却暗地责备自己为什么写得那样慢,不曾多写几篇出来。他这样想着,他的脑子里浮出了新近写成的一篇短文的大意,觉得如果把这个意思向她表白,她也许会更了解他,更赞美他罢。

    他正要开口,但看见她的平静而带矜持的笑容,他又觉得自己的勇气渐渐地消失了,似乎这些意思她已经知道了,说出来反会使她非笑他的浅薄。不过话快说出口又不好收回去,便改口问道:“密斯张喜欢童话吗?”

    “是,”她微笑地回答。“读了童话就好像回复到童年时代去了,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是成人,仿佛真个做了孩子。而且周先生写的童话可说是美丽的散文诗。离我们成人倒更近一点,所以我更喜欢。”

    她的话鼓舞起了他的勇气,使他终于用力说出他想说的话:“密斯张的话真不错。我以为童话便是从童心出发以童心为对象而写作的一种艺术。这童心记得有人说过共有七个本质,就是:真实性,同情心,惊异力,想象力,求知心,爱美心,正义心。我以为这话并不错。这几种性质儿童具有得最完全,而且也表现得极强烈。童心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有这几种性质存在的缘故。因此我便主张童话不仅是写给儿童读的,同时还是写给成人读的,而且成人更应该读,因为这可以使他们回复到童心。童心生活的回复,便是新时代的萌芽。”说到这里,他变得很激动了。一方面他想把他的思想在她的面前表现得更伟大,更美丽,使她更看重他;另一方面他这时候确实真挚地感到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在于童心生活的回复。于是一种含糊的崇高的感情鼓动着他,使他的瘦长的脸上现出光彩,而变得美丽了。他仿佛在对着一群崇拜他的听众作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般。

    在脑里还留着他的谦逊而温和的面貌的张若兰,这时候奇异地发见了他的另一种面貌,她并不注意地听他的话,只顾出神地看他。但是她并不显出痴看的样子,依旧留着矜持的笑容,所以他也不觉得。

    他说完,马上又变得很谦逊了。他甚至畏怯地等待她的回答,好像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等教师报告成绩一般。

    她觉得他的像珠子滚得那样急的声音忽然停止了。房里马上又静下来。她微微一笑,对他点一下头说:“周先生的意思很不错。”其实她并没有完全听清楚他的话,而且也不曾思索、判断他的见解是否正确,不过她相信他多少有点理由。

    看见她表示赞同自己的意见,他更高兴了,便继续说:“我近来新写了一篇题作《童心生活的回复》的文章,就发挥这个意思。剑虹已经看过了。改天再送给密斯张看,请密斯张批评。”他说了,又露出孩子似的满足的微笑。

    “这可以不必,”她带笑地答道。“既然剑虹先生看过,那一定很好。我只希望它早点在杂志上印出来,大家可以看。我想等着看它的人一定很多。”

    于是两人又谈了一些关于文章和思想的话。房里那一架挂钟突然响了,金属的声音在静夜的空中荡漾着,一共响了十下。周如水还想在这里留一些时候,但一想到夜已经不早了,似乎应该让她休息才是,便告辞出来。张若兰把他送到门口。

    周如水回到自己的房里,心里很暖和,脸上还浮着笑容,耳边也留着她的清脆而柔软的声音。他在躺椅上坐下来,望着电灯罩,回想着她的容貌和举动。甚至她说话时怎样微微偏着头,怎样常常玩弄着衣角,怎样把一双大眼望着他的眼睛,怎样把肘压在靠背椅上,垂着眼皮半羞涩地看自己的裙子:这一切他都回想遍了,有些甚至是先前他不曾注意到的,如今都记起来了。

    他又埋下头往四周看,觉得自己的房间布置得没有她的那样好,虽然她的房里并不比自己的多些什么东西。这样想着,他又嫌自己的房间太冷静了,太寂寞了。她的房间是那么温暖。

    他又想明天怎样见她,怎样和她谈话,以后他们的友谊又怎样亲密起来,以及以后的种种事情。但忽然他又记起友人陈真的话,于是失笑地自语道:“怎么我一见面就和她谈思想,谈童话,为什么不谈些更有趣味的事情?这样好的机会都不知道利用,我真傻。陈真说我一辈子找不到爱人。他也许有理。”说到这里,他不觉埋怨起自己来,他后悔不该把这样的好机会白白放过,他想也许今晚的谈话会给她留一个不好的印象,她也许会暗暗地笑他是一个书呆子,那么以后任凭怎样努力,恐怕也难有办法。他愈往下想,愈懊悔。

    过了一些时候,他的思想又转换了方向,他用手在眼前拂了几拂,好像要拂去什么幻象似的,随后又自己辩驳道:“一见面怎么就想到恋爱?虽然以前见过几面,但也并不怎么相熟呢!……况且她又是大学生,和别的女子不同,跟她谈思想,倒也并不唐突。”

    他这样想着,心便渐渐地平静下去了。于是他屏绝了一切的杂念,站起来关了灯,静静地立在窗前,望着远处黑暗的海和灯塔里射出来的颤抖的微光。他不用一点思想。他只是赞颂着自然界的庄严与伟大。

    第二节

    一个星期过去了。

    在一个早晨,天还没有大亮,东方才开始发白,黑色的天空渐渐在褪色,空气里还充满着夜的香气,两个青年的脚步声在润湿的草地上微微响着。他们走到大门口,管门人已经起来了,便给他们开了门。

    他们慢慢地在清静的街上走着,脚踏在柔软的土地上并不吃力。两旁的房屋模糊地现露在他们的眼前。几间房里响起了人声,但很低微,轻轻地随着晓风逃走了,并不留下一点余音。空气里带着清晨的寒意。街道上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有规律的脚步声寂寞地响着。

    他们并肩走着,不过距离得并不十分近:一个是年轻女子,有一头波纹的黑发飘蓬在脑后,穿了一件白色短衫,系一条青裙子;另一个瘦长的男人,穿着一身太阳呢西装。他们便是住在海滨旅馆里的周如水和张若兰。

    他们走过那条较长的街,天空已经变成了深蓝色。他们又转了两个弯,便到了海滨。一片灰白发亮的海水横在他们的面前。岸边是一带窄的沙滩,潮来时会全被淹没,现在潮已退去。沙滩上还很潮湿,有几个大石块堆在那里。岸边还有石级。

    他们站在岸边,望着水和天分不开的地方。海风温和地吹拂他们的头发和衣服。张若兰让她的浓密的黑发给风吹着,只用手按住裙子。她的头发随着风的来去而波动、而起伏,一方面显得更浓,一方面又显得更软。

    周如水故意站得离她远一点,却只顾偷偷地看她的头发。“好美丽的发呀!”他这样想,他从日本妇人的大得可怕的高髻那里感到的对于女人头发的憎厌马上消失了。这时天空已由深蓝变为明亮的浅蓝色,粉红的云彩挂在他们的头上,天快大亮了。

    “今天我们真早,”她回头对他说。

    “早晨的空气多么清鲜,自然界多么美丽,……”他高兴地说。

    “早起倒是很好的,”她再说一句,两人便向前走了。

    他们走到岩石旁边,正好有两块岩石离得不远,他便提议说:“我们还是在岩石上面坐一会儿罢,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

    她伸手在岩石上轻轻地摸了一下,说:“这上面还是湿的,”便掏出手帕把石头揩干了坐下去。他也在另一块石头上坐了。两个人都不闪眼地望着天际发光处,等着看日出的壮观。

    天边渐渐地亮起来,好像谁在淡青色的天畔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忽然间仿佛起了一阵响声似的,粉红色的云片被冲开了,天空顿时开展起来。一轮朱红色的太阳接着从天际慢慢地爬上来,它一摇动,就好像发出了大的响声。它终于爬上了水面。在它的下面有一片红光承着它。它升高,红光也跟着伸长。它愈往上升,它的光芒也愈大。在短时间以后太阳已经离开了水面,而逐渐变小了。同时它的身体也渐渐由朱红色变为金红色。霎时间霞光布满了半个天,维护着这一轮金光灿烂的朝日;水面上也荡漾着无数道金光。天空中好像奏着一曲交响乐,一片响亮的曲调送进人们的耳里。

    两个年轻人这许久都不曾说一句话,他们只是带着赞叹和惊奇的眼光静观这眩目的景象,甚至找不出一个适当的形容词来赞美它。后来天空的交响乐终于奏完了,一切都恢复了平时的状态。海岸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地清静了,有几个青年或中年男子在沙滩上闲步,还有两三个半裸的贫家小孩在地上拾贝壳。他们觉得在这里久坐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便站起来。他们一面谈话,一面在海滨走了两三转,就离开了。

    两人信步走着,走入街市,到了一家汤团店门前。这是一家相当干净的小店,店里摆了几张小桌子,都坐满了人,只有靠里的一张还空着。他们便进去要了两碗汤团来。他们捧了碗,望着在碗里水面上浮着的几个大汤团,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样大的汤团他们还没有见过。他们举了箸去挟汤团,同时又抬起眼睛望四座的顾客。那些人都有着诚实的脸和很好的胃口,他们不停箸地把那样大的汤团一个一个地往口里送。

    “周先生,你看,”张若兰低声对周如水说。

    周如水的脸上浮出感动的微笑。他素来厌弃都市文明,赞扬自然美,主张“土还主义”,现在看见这些朴质的渔夫怎样地吃他们的早餐,从那种真挚地把这简单的食品当作盛馔似的很起劲地吃着的样子,他体会到了吃的滋味,他想真正懂得吃的恐怕还是他们那些人罢。于是他回过头对张若兰一笑,并不说什么,就用箸把一个汤团弄成两半,挟了半个送进口里慢慢地嚼着,一面和她谈话。

    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从外面进来,手里端着碗,脑后垂了一根辫子,穿了一件白布衫子。众人的眼光都转注在她的脸上。她似乎并不觉得,态度很安详,笑着和那掌锅的说话。

    张若兰带笑地放下碗,指着少女对他低声说:“她就是这里的‘汤团西施’,旅馆里许多客人常常特地跑来看她!”她说了又抿嘴一笑。

    周如水听了这句话便把眼睛掉往那边看。他只看见少女的侧面:是瓜子脸,前面披着刘海,后面垂着一根松松的辫子――相貌的确还过得去。她偶尔回过头,让他看见了她那对活泼流动的眼睛,他们的眼光碰在一起了,她若无其事地对他笑了笑,又把头掉了过去。他的心里禁不住怦怦地跳动。他望着她出神。

    “周先生,”张若兰在旁边唤他,他惊觉地掉过头去,看见她抿嘴笑。他不知道她在笑什么,正纳闷着,忽然觉察出来自己手里还挟着一个汤团,不觉红了脸,便低下头只顾去吃碗里的汤团,很快地吃完了。他正要付钱,却被张若兰抢先付了。

    他们从汤团店里走出来,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了。阳光焦炙地射在人的头上。街上也比先前热闹许多。周如水的头上开始出了汗,他便把西装上衣脱下来搭在左腕上。他们只顾谈着,又走过一条较僻静的街。矮屋的门前有几个妇人和女孩忙着补鱼网。她们一面工作一面谈笑,两三个妇人的已经变成黧黑的脸上还蒙着焦热的日光,但她们一点也不怕。

    他们走过那里,那些朴质的脸都带着惊异的神色看他们,在他们的后面响着神秘的笑语声。这景象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但是他并没有憎厌的感觉,他反而觉得自己多少有点喜欢这幅简单朴素的图画。这时他已经跟着她转了弯,走到大路上了。

    在右边高耸着旅馆的楼房,窗户都开着,墙壁上涂着灿烂的金光。马路上只有寥寥几个行人。左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路略往下倾斜,引入一片菜畦,似乎还可以通到那远处的一带树林。

    他们走过旅馆门前,看见侍役正引着水管在草地上浇水。地上尽是丝丝的水点。周如水摸了表出来看,还不到九点钟,便指着树林那面提议道:“那边我还没有去过,密斯张高兴去看看吗?”

    “周先生要去,我当然奉陪,”她微微地笑着说了。周如水不禁想道:“好温柔的声音呀!”

    两人转入了小径,走不到多远,路渐渐地变得很窄了,只可以容一个人通过。一边是瓜藤掩着的土墙,一边是被柳树划分了界限的斜坡和菜畦。张若兰在前面走,周如水跟在后面。柳条垂下来,常常拦着他们的路,他们用手披开了它。两人离得很近,张若兰觉得周如水的热气喷到了她的耳边和颊上。她的女性的敏感的心还可以分辨出他的急促的呼吸。她不觉红了脸,把脚步放快一点。然而走不到几步她突然停止了。一只蛤蟆蹲在她面前。她想让它跳开,它却不动,她只好用脚把它拨开了。

    在她后面走着的周如水只顾跟着她的脚步走,不留心她中途停下来,他待急忙收住脚步时已经迟了。他的嘴几乎吻到她的柔发,他的身子几乎贴在她的衣服上。他仿佛看见她的肩头微微耸动,似乎也感到了她的胸膛的起伏。一阵发香和肉香混合起来直往他的鼻里送。这香气使他无意地联想到那粉嫩细腻的皮肤。其实这四个形容字是不够的,似乎还有一种性质不曾表示出来,但他自己也找不到适当的字来形容它。

    他连忙往后退了一步。他惶恐地默默望着她的背影。那一股异样的香又沁入他的鼻里。他非常激动。激情抓住了他。他的身子突然颤抖起来。他想唤她,他想走上前去搂抱她。但是他马上觉得自己的勇气逐渐在消失了。

    她并不回过头看他,便又往前面走了,不过走得很慢。她那裹着黑色长统丝袜的腿在蜿蜒的小径上缓缓地动着,好像很熟练似的。他自己一面跟着她走,时时望着她的不曾被裙子盖着的腿,心里充满了快乐。

    这时路变得很宽了,虽然是崎岖不平,但走起来也不十分困难。路的两旁都种着柳树,下边是水沟,路突出在中间正好像一段堤岸。柳叶随着风微微舞动,有时候就像要拂到他们的头上来似的。

    他们走过了这段路,水沟没有了,旁边是菜畦,有几个穿蓝布衫头上盖白布头帕的乡下女人弯着腰在那里工作。路旁有些苹果树,枝上挂了好些青色的嫩苹果。在不远的地方音乐似地响起了蝉的催眠的歌声。

    “乡下真好,一切都是和平的,亲切的,美丽的,比在都市里吸灰尘好过十倍!”周如水满意地发出了这样的赞美。的确在这里没有都市里的喧嚣,没有车辆,没有灰尘,没有汽油味,没有淫荡恶俗的音乐,没有奸猾谄笑的面孔。在这里只有朴素的、和平的、亲切的大自然的美。他的所谓“土还主义”在这里得到了绝大的证据。虽然他并不曾熟读过室伏高信的《文明之没落》等著作,而且便是那一本《土还》也只翻阅了前面的十几页(因为他不喜欢那个日本政论家),但他已经觉得自己的“土还主义”是非常坚定无可动摇的了。

    “我也喜欢在乡下住,每年暑假我都要到乡下去住。明年毕了业,我也不愿意在都市里做事情,我还想到乡下去办小学校。我很愿意跟一般天真的儿童接近。”她这样表示了她的意见,使得周如水非常高兴。他这时记起了她是学教育的,与自己的所学相同,而且两个人的志愿也差不多。这几句简短的话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印象。她说话的态度很诚恳,不像是故意说这些话来迎合他的心理。因此他觉得他们是更近于互相了解了。

    他们又谈到关于太阳的话,张若兰说:“我以前简直梦想不到日出是这样的美丽。”说了美丽,她又觉得这两个字不恰当,便改口说了一句:“这样的庄严。”歇了歇她又说:“要不是周先生提醒我,我今天决不会有这种眼福,所以我应该感谢周先生。”她说了便掉过头来含笑地看他,两只晶莹的眼睛里表示着口里所说不出来的深意。

    这使他感动,使他满足,使他陶醉,他觉得自己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快活过。他的脸上现出得意的笑容,甚至因为得意而红了脸。于是许多许多的警句又涌现在他的心头,鼓舞着他用激动的声音说出下面的话:“太阳真是伟大!它使万物生长发育,它到处撒布生命,它没有差别地照耀各处,使任何地方都得到光明。我记得日本童话作家小川未明说过‘母亲是太阳’的话,把母亲比作太阳,这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母亲对于子女的爱护确实是像阳光那样地普遍。子女无论到什么地方,母亲的爱都跟随着,恰像万物无论地位或高或低都可以享受到阳光那样。”

    “周先生的话说得很不错。……只是可惜……我的母亲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她突然闭了嘴,声音里带了一点悲伤。

    他听见她说了那句话而且声音也改变了,便吃惊地看她的脸。但是她早把脸掉开去望别处了。他惶恐起来,想找话安慰她,但拙于言辞的他一时想不出适当的话。两个人还是默默地走着。

    “我不该说这样的话使密斯张伤心。我不知道密斯张没有母亲,剑虹也不曾告诉过我,”他终于说了抱歉的话。这样的话果然发生了效力。她回过头来,脸上虽然仍带戚容,但已经渐渐地开展了。眼睛里没有泪珠,却含着深的感激。她慢慢地说:“这跟周先生的话没有关系,是我自己偶然想起来的。周先生的话说得真好。我真羡慕你,你有那样好的母亲。”

    “只是我自己太不孝顺了。我离开家八九年就没有回去过,”周如水答道,他想起自己的过去,想起母亲,不免有些伤感。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良心有点不安了。他虽然还有一肚皮的话要说,但一时也说不下去,就闭上嘴低下头慢步走着。他现出了没精打采的神情。

    “周先生,我知道你在想念你的母亲,”张若兰关切地、同情地说。

    “是的,”他低声应道,抬起头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这时两人已走到树林前面,一条曲折的小径把他们引进树林里去。他们初进去的时候,树林并不浓密,到处都是阳光。后来树林渐渐地密了。参天的松柏遮住了阳光,虽然还让它撒下一些小的斑点,但树林里没有一点热气。他们一面听着蝉声,一面很舒适地在林子里走着。转了几个弯,他们在一个地方发见了一口井,井旁立着一个木架,架上拴了一个桶。前面有一所茅屋。茅屋前有一个老头子坐在竹椅上用柳条编篮子。他的脚下不远处躺着一条黑狗,在那里晒太阳(这一段树木稀少,看得见太阳了)。黑狗看见人便跳起来,望着他们狂吠。老头子连忙站起把它唤回去,一面带笑地招呼他们:

    “从海滨旅馆来的吗?”

    他们点了点头。

    “你怎么知道?”周如水惊讶地问道。

    老人望着他们得意地微笑,一面答道:“我一看就认得。我在这里住久了。这几年每年夏天总有不少的人到这里来,都是从海滨旅馆来的。……我的眼睛不会错。……本地方没有这样漂亮的人物。……海滨旅馆修好还没几年……我在这里却有十几年了。”他说完,又掉转头向里面叫了一声:“琴姑!”

    里面响起一个少女的清脆的应声。老头子又在外面叫道:“搬两个凳子出来。”

    茅屋里走出一个十六七岁的天真的姑娘。她脑后垂了一条松松的大辫子,身上穿得整齐,只是两只袖子卷到了肘上。她一只手提一个竹凳子,走到客人的身边放下,还说了声“请坐”,便回到老头子身边,站在他的椅子背后,偷偷地看这两个不寻常的客人。

    “这是你的女儿吗?看相貌就知道很聪明,”张若兰带笑说,使得那个姑娘露出笑容,同时又红了脸。

    “不,她不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侄女,是我兄弟的孩子。他们夫妇很早死了,剩下她孤零零的,没有人照顾。我把她带到这里来,好在我自己没有儿女,我从来就没有娶过亲,也是孤零零的,因此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这孩子很不错。”他说到这里,便掉过头用爱怜的眼光看她,脸上还现出得意的笑容。他又回过头来说:“她待我很好,真和待亲爸爸一样。她人又聪明,做事又能干。她的年纪一天天地大起来了,我少不得要给她找个好女婿,使她过点好日子,才算了结我的一件心事。我老是留心着,可是总选不到一个中意的,真是不容易选啊。”他又望他的侄女,然而姑娘已经跑进去躲起来了。他便回转头看这两个客人。看见他们都注意地听他说话,他更得意,不等他们回答又冒昧地说:“你们两位真是天生地就的一对!这样一对好夫妇,我是第一次见到。”

    张若兰听见这话,她的脸马上通红,她不好意思地埋下头去。

    周如水也有点不好意思,但同时还有另一种感觉。这是欢喜,是惊疑,是悲哀,是畏惧,是陶醉,他分辨不出来。他马上掉过头去看她,看见她的那种样子,他觉得他的心跳得更厉害了。但是他勉强做出庄重的样子,对老头子说:“老先生,你不要乱说,她还是一位小姐。我们是朋友。两个人到这里来避暑的。”他说了,又有点后悔不该这样地更正。“就让老头子相信我们是夫妇不更好吗?”他这样想。

    “真的?不要骗我这个老头子啊!”老人带笑说,一面仔细地看了他们几眼。他接着更正道:“我的眼睛花了,头也昏了,说话没有次序,请你们不要见怪才好。”

    张若兰刚刚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周如水也笑了。

    这样地把问题结束以后,那个老头子又唠唠叨叨地向他们叙说自己的身世:他姓王,年轻时候也读过书,而且学到一手好拳,后来又当过兵。他满望升得一官半职,谁知经过了无数的战阵,出过力,拿生命去冒过险,结果是别人升了官,而自己依然是一个小兵。他便离开了军队,在东北混了好几年,就跑到这里来。后来他得到了看守树林的职务,在这里也已经住了十几年了。

    如果告辞的时候,老头子不向他们说那一句奇怪的话,他们在归途中也许会起劲地讨论一些都市与乡村的问题,他也许会热心地向她宣传他的“土还主义”。然而那老头子毕竟说了。原来他们临走的时候,老头子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我很奇怪:像你们这样好的一对,为什么不早早成家?要是在从前,像你们这样年纪的人早就有了孩子了。”

    他的这一番话把他们两个人弄得满脸通红。他们又不便当面向他发脾气,只得忍住羞,好像不曾听见他的话似的,告辞走了。

    在归途中两人的心情和来时便不相同了,好像有一堵墙隔在他们中间。他们很想知道彼此的心,知道各人在这时候想些什么,然而快到接近的时候,他们的心又离开了:像撞着了那堵墙似的,他们急急地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但过后又再去试探彼此的心。

    张若兰比较冷静些,而且性情温柔,所以便是在心里她也是很稳重的。她从来不让自己的思想走到极端,处处不肯失去她的少女的矜持。像她这样的人甚至在进攻的时候也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但是周如水便不同了。他虽然比较热情些,但他又是一个犹豫过多的人,因此他的热情常常被顾虑冲淡了。他有时竟然没有丝毫的勇气,变成了非常胆怯的人。

    这样的两个人如今肩并肩走在路上,相隔得这么近,却不交谈一句。各人都沉溺在思索里,都在回忆老头子的一番话。张若兰愈想愈觉得害羞,但是她却喜欢这个思想。她想说话去试探他的心理,同时她又害怕因此失掉她的少女的矜持。她只是期待着,等候他来进攻。但周如水并不是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勇敢的男子。在未离树林时他还有很大的勇气,可是在听了老头子的一番话以后,他觉得自己的心理都被人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被人揭穿了。他想:她也许会怪他冒昧唐突,笑他会有这种野心,或者甚至因此看轻他,以后不再理他也未可知。这样想着,纵然前面有很多的机会,他也没有勇气去利用它了。在路上他被矛盾的思想追逼着。他时而喜欢老头子说了那一番话,时而又抱怨老人不该如此大胆地说。他有时居然鼓起了勇气要对她说话,但是话一到口他的勇气就消失了,始终不曾说出来。最后还是她开了口问他将来的计划。她也许盼望着他的另一种回答。然而他却开始向她宣传起他的“土还主义”以及其他的主张来。他居然以这些伟大的思想自夸,而其实他拿它们来掩饰自己的弱点,来做避箭的盾。

    他们回到了旅馆。她回房里去休息。他还在草地上没有阳光的地方徘徊了一阵。他的头很热,心里也烧得厉害。他的眼前浮现了那张圆圆的脸,一双长睫毛盖着的亮眼睛,一个略略高的鼻子,笑时露着酒窝的双颊,左眼角下的一颗小小的黑痣。尤其使他动心的是她低着头玩弄衣角时把两颗水似的黑眼珠偷偷向上面一闪的神情。这时候的她在他的眼前现出了超乎实际的美。他觉得他实在爱她,他绝不能够放弃她。他必须把他的爱情向她吐露出来。他觉得他应该这样做,而且他没有一点可羞愧的地方。他很明白地意识到他爱她并不像他从前爱日本咖啡店的“女给”①那样。他爱那些女子不过是想把她们抱在怀里吻她们,玩弄她们,完全把她们当作玩偶一样。至于他爱她呢,他是愿意和她共同生活,共同创造一种新的事业,互相帮助,互相安慰:他要把她当作一个朋友,一个同志,一个伴侣,一个爱人。

    他这样想着,又兴奋起来。他觉得他的爱情是纯洁的,甚至是崇高的,他甚至可以拿这样的爱情自豪。于是他很勇敢地上了楼,打算到她的房里去,而且甚至想好了要和她说的话。但是他还没有走到她的房门口,他的勇气就渐渐地消失了。他迟疑了一会,才鼓起余勇走到她的门前,轻轻地在门上敲了两下。过后他又有些失悔。

    房里没有应声,也没有响动。他想,她也许没有听见。他待要再敲,然而心跳得太厉害,仿佛身子也战抖起来,他的勇气完全失去了,他只得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他进了自己的房间,又禁不住要想她。他要把心好好地镇定一下,但是他的心里又一次燃起了情焰。他愈想压下热情,愈觉得自己的热情差不多要满溢出来了。他必须马上向她吐露胸怀!于是他拿起笔取了信纸,打算写封情书给她。他很热心地写着,然而写了一大篇,尽是些童话里的句子,什么“骑着云儿飞上天空”,什么“和群星在蓝空里游戏”,满纸都是这一类的话,连一句“我爱你”也没有,更不用说别的了。

    信写好了,自己读一遍觉得很不错,比得上一篇名家的童话。然而他再读一遍,想想他本来的用意,又觉得这封信把他的本意一点也没有表达出来。他一生气就将这几页信笺撕碎了。

    ①女给:女招待。

    第三节

    托尔斯泰在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里说彼埃尔伯爵自从在跳舞会里嗅到海伦郡主的肉香之后就决定娶她为妻。

    邓南遮在他的剧本《死之胜利》中也有女人的肌肉香足以诱惑人安慰人这一类的话。

    这两本名著周如水都不曾读过,然而他在一本关于性问题的日文书里读到了以上的话。这经验他现在体会到了。虽然事情已经隔了一天,而且他如今孤零零的在房里读书,但那似麝香非麝香的肉香又仿佛在他的鼻端荡漾,使他忘记了书上的黑字,而沉醉在美妙的回忆里面。同时一个幸福的思想又来提醒他,告诉他,说这美妙的回忆不久就会变为更美妙的现实了。

    昨天从树林回来以后,他还和她谈过一次话,就是在傍晚他们吃过晚饭在草地上散步的时候。

    黄昏里特别容易嗅到草香,空气也是非常柔和。他们立在一丛玫瑰花的前面,浓郁的甜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们的鼻端。

    “造物的道理真是神秘莫测,像玫瑰那样娇艳的花偏偏要生刺,”张若兰指着盛开的深红色花朵说。

    “大约是因为生得娇艳怕人采摘,所以才生了刺来保护自己罢,”周如水解释说。

    “那么像牡丹那样富丽的为什么又没有刺呢?”张若兰再问了一句。

    这问题,他回答不出来了。他迟疑了一会才说了一句:“这就是娇艳和富丽的差别罢。”说出来,他又觉得解释得不恰当,又看见她的不置可否的样子,便用别的话把话题支开了。他又说:“玫瑰,我不喜欢它。它虽然好看,却没有一点用处。我想写一篇童话《玫瑰与桑树》,就是发挥这个意思,说玫瑰对人毫无益处,反不及桑树,桑树的用处倒多。”

    “话不能这样说,至于用处一层也不能够讲得这样狭隘。不过我也不喜欢玫瑰,我嫌它太娇艳了。我喜欢菊花。人说菊花傲霜开,我就喜欢这‘傲霜开’三个字。还有梅花我也很喜欢。我的祖父咏梅花的诗有‘独抱幽情淡冬雪,更怀高格傲春花’①,又有‘不妨清冷洗繁华’②的句子,这正合我的意思。”

    “不过我觉得密斯张并不怎么冷,”周如水笑着插嘴说,“密斯张还是个热情的人。”

    张若兰只是微笑着,并不答话,不过掉过头来把两颗发亮的黑眼珠对他一闪。

    这一闪使他的心变得灵活起来,他鼓起勇气说了下面的很有意义的话:“我也是很爱梅花的,我好久就想折一枝来供在书桌上,只是我每次去折时,树上就只剩了空枝。花都给人折去了。”他说这话时还不能够使自己的心不跳动,使自己的声音不战抖。他说了又惶恐地低下头,甚至许久不敢抬起头来看她一眼。

    她并不马上回答。她回味着这话的意思。她的脸上起了红晕。她偷偷地瞥他一眼,并无嗔怪他的意思。她带着笑容,似懂非懂地用了同样暗示的话答复他道:“只怪周先生自己耽误了。周先生既然看中了一枝,为什么不早折?为什么不在别人未折以前去折呢?迟了就有人抢先折去了。花开的时节不长,迟了就要谢的,所以花不能够等人。周先生不记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旧诗吗?”她说完便用一阵微笑来掩饰她的心的跳动。

    周如水起初几乎不相信他的耳朵,他想她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他疑惑地偷偷看了她好一会,看见她温和地微笑着,装出不在意的样子看别处,但脸上却淡淡地染上一层玫瑰色,他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他抬起头含笑地对她说:“我明白这个道理了。密斯张,谢谢你指教我。”

    她又微微地一笑,并不把头掉过来看他。他们两个如今都明白彼此的心理,却又装出不懂的样子,好像并不知道两人的话里都含有双关的意思。

    以后他们又谈了一些话。他知道她的父母都早死了,她是在伯父的家里长大的。伯父和伯母待她都很好。她还有一个堂妹和一个堂弟,都在故乡的中学里读书。至于他的身世,他并没有告诉她,她也不曾向他问过。

    人的心理常常是奇妙难测的。周如水的心理尤其是如此。在这时候,在美妙的回忆快要变为更美妙的现实的时候,他却开始疑惑起来,他变得胆怯了。于是近两三年来差不多被他完全忘记了的他的身世突然浮上了他的心头。

    在遥远的云南省城里住着他的双亲。他们很健康地活着。他还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妹妹。他的环境不能说不是幸福的。在幼小的时候他进了小学,后来他又进中学,这其间他也曾得到母亲的溺爱。中学毕了业他便离开故乡到首都进大学。在大学里念书还不到两年,他就考取了本省的留学官费,离开中国,到东邻的日本去留学。他在东京一连住了七年,除了大学毕业修完教育系的课程外,还过了两三年的自由生活。这其间他得到不少的知识,见到不少的事物,交了不少的朋友。这一切都帮助他发展成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他还加入了一个研究社会主义的团体,不过他并未参加团体的活动。有时他回顾自己的周围,想象自己的前途,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有的朋友在书信上,或者谈话中都用羡慕的语气说他的环境很好。

    但是事物并不就像外表那样地简单。人也是一样。这所谓幸福的环境不过是他的生活的一面,而另一面却像鬼魂那样地抓住了他,极力使他下落,使他有时候竟完全堕入悲哀的深渊。在十七岁的那一年,他在中学里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的父母给他挑选了一个妻子。于是在这样小的年纪他就做了一个女人的丈夫了。过一年,他又做了一个男孩的父亲。他对于这件婚事本来很不赞成,然而自己从小就被父母娇养惯了,遇事都是由父母替他安排决定,结果自己便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和安排其余的事情一样,父母给他娶亲也并不征求他的意见,他们独断地处理了一切。最后木已成舟,在新婚的床上他发见了一个丑陋、瘦弱、而且毫不亲切的女子。父母以为娶了亲就是成人的表示,他从此便走上了荣达的路。但是对于一个青年,这样的事却大大地伤了他的心,而且伤了他的骄傲。虽说是那样地优柔寡断,然而他毕竟是一个青年,他有青年的幻梦,他梦想着怎样在外面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他梦想着有一个温柔美丽而又能够了解他的女子来做他的伴侣。然而这幻梦却让他的父母毫不怜惜地毁坏了。他们在家里给他安置了一个妻子来束缚他的向外面发展的心,给他预定了一个子凡而安稳的前途。他们做这一切,没有一点踌躇,好像他自己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木偶。这太使他伤心了。虽然他很爱他的父母,但是他更爱他的青春,他绝不能够牺牲它而没有一点遗憾。这牺牲太大了。儿子来了,他的父母高兴有了孙儿,可是他更感到悲哀了。这是他的痛苦的成绩,这是他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后所得的酬报。对于这小小的东西他是不能够有丝毫的怜爱的。看见这个孩子,他就自然地想到自己的巨大的牺牲,悲哀便袭来了。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还是有办法排遣悲哀的。他爱父母,他尤其爱他的母亲。每逢痛苦袭来的时候他便拿他对母亲的爱来做挡箭牌。他觉得他付出这样大的牺牲也换到了一点东西,他得到良心的安慰。

    儿子来了以后,五四运动也跟着来了。这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还给他带来新的认识。好像一条缚带从他的眼睛上落下来,他发见在他的周围有一个新的世界。于是他又以新的勇气来继续生活。他的第一个计划便是到首都去升学。

    不久他毕了业,而且不费多大的力他就得到父母的允许离开了故乡。临行的情景是悲惨的。他的父亲带着戚容不说一句话,他的母亲一面哭着,一面嘱咐他种种的事情,他所不爱的妻子哭着拉住他的衣袖不要他走。多感的他几乎因此放弃了他的出省的计划,但是他终于走了。

    他出省以后在首都差不多住了两年,又在日本住了七年。这其间他没有接到他的妻子的一封信(她不识字),也不曾得过他的孩子的一张照片。他到了日本以后,他的父亲一年里不过来七八封信,有时候在信里不过略略提一笔,说他的妻子还活着吃饭罢了。因为大学里功课忙或其他的缘故,他每年也不过写八九封信回家,后来渐渐地减少下去,每年至多只写两三封家信。他在信里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妻子。好像在家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似的。然而事实上每逢他同一个女子接触的时候,他便自然地想到在家中他还有一个他所不爱的妻和一个他所不认识的儿子,好像他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他甚至宁愿眼看着他所爱的一个日本姑娘同别人订婚而自己不敢接受她的爱情,以致终于看见她做了别人的妻子而后悔,而痛哭。他不怪自己没有勇气,他反而以为自己得到了良心的安慰。他为他所不爱的妻子牺牲了一切,他甚至于庆幸自己因此做了一个多情的人。但是过了一些时候,旧的痕迹刚刚消灭,他又以新的勇气去追逐新的女性了。结果又是一样:自己得到了精神上的痛苦,而同时又得着良心上的安慰。这样就构成了他的生活的两面。所以在为失恋而痛哭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究竟是一个幸福的人;同样在得着新的女性的爱情的时候,他又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了。

    这两年来因为年岁的增长,他的性情也有了一些改变,然而大体上还是“原封未动”。如今在这个新的女性的爱情正要来温暖他的心的时候,过去的事又像鬼魂一般地抓住了他的灵魂。

    一个自己不爱的妻,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儿子;还有年老而健康的父母,这是自己所爱的。这四个人轮流地在他的脑子里出现着。但是在这四张脸后面突然又出现了一张可爱的脸庞,依旧是长的睫毛,大的眼睛,略略高的鼻子,微笑的嘴唇。这张脸比以前四个人的脸更强烈地占据了他的脑子,他无论如何不能够把它去掉,尤其厉害的是那双晶莹的黑眼珠往上一闪的神情,这差不多要把他完全征服了,使他几乎忘掉平日所夸耀的男性的骄傲,而拜倒在这张脸庞之前。

    于是他想:一切都是决定的了,自从嗅到她的肉香以后他就不应该再犹豫了。他应该像小说中的彼埃尔那样马上向他的海伦求婚。

    他便是这样想着也不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决定。过了短时间,良心上的不安又突然袭来了。抛弃了家中的妻子和另外的女人恋爱结婚,这不是一件小事情。而且他这样做就得跟家庭断绝关系。他的妻子且不必提,他的父母就不会赞成这件事。这对于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会使他们十分伤心。他要是只顾自己的幸福冒昧地做了这件事情,那么他对父母便成了不孝的儿子,对妻子便成了不义的丈夫,虽然自己并不爱这个妻子。以后他便不能够回家去和他所爱的父母见面了。而且从此他便在道德上破了产,会成为被社会唾弃的人。这个打击太大了,他实在不能够忍受,这时他又有了放弃她的心思,并且甚至疑惑起来:她是否真正爱他,是否真有勇气来和他共同接受这样的一个打击。

    他左思右想,简直想不出一个头绪来。他完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应该怎样办才好。后来他想起了住在上海租界里的友人陈真:陈真也许会替他想出一个主意。他便给那个友人写信。信写好,他觉得不对又撕了,另写一封。里面的话与自己心里所想的完全不同。

    ①②借用作者祖父李镛的诗句。(1981年注)

    第四节

    中饭后周如水正要睡午觉,侍役领了两个客人进房来。他们是他的朋友陈真和吴仁民。他站起来和他们握了手,招呼他们坐下。

    陈真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身材并不高,瘦削的脸上永远带着刚毅的表情。一副大眼镜罩住他的近视眼。此外也没有别的特征。但从各方面都可看出来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吴仁民的年纪比陈真的大一些,身材略高,有一张圆脸和一个结实的身子,气魄大,又有热情,但容易使人觉得他有些轻浮。

    “仁民到我那里去说起要看你,恰好你的信来了,所以我们一道来看你。”陈真说着便在躺椅上坐下,一面摸出手帕揩额上的汗珠。

    吴仁民在写字台前那把活动椅上坐下,随便翻看桌上的书,脸向着站在屋中央的周如水,带笑地问道:“近来怎样?听说你又有了新的‘罗曼斯’了。”

    周如水笑了笑,问道:“你读了我写给陈真的信吗?”

    “是,读过了,不过女人是谁我却不知道,”这是吴仁民的回答。

    “她的姓名,你何必要知道?一个女人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何必一定要打听出来她是谁。我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且这个女人你们是见过的。”

    “我们见过?什么人?这就奇怪了!”陈真惊讶地大声说;“你说我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张若兰,你不是见过吗?”周如水终于说出了她的名字。“你不是在剑虹家里见过她吗?那一次我也在那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长睫毛,亮眼睛,高高的鼻子,左眼角下有一颗黑痣。”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陈真打断了。陈真猛省地大声说:“啊,原来是她!岂但见过,我和仁民还常常谈起她。人还不错。我看她不过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

    “好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这句话如水听了一定不高兴。”吴仁民在旁边拍手笑起来。

    “不见得罢,”周如水表示不服,开始分辩道。“她的思想和我们的接近。我看她丝毫没有小资产阶级的习惯。”

    “是,我知道了。”陈真忍不住噗嗤一笑。“她一定赞同你的‘土还主义’,一定说都市的文明怎样不好,都市里整天有汽油味,电车上卖票人如何揩油,商人怎样欺骗,乡下有美丽的风景,有清洁的空气,有朴实的居民,又说大家应该拿起锄头回到田里去。于是你们两个就‘土还’到海滨旅馆来了。”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大笑起来,吴仁民也附和着笑了。

    周如水在旁边又好气又好笑,但是他也忍住了,依旧心平气和地分辩道:“你误会了,‘土还主义’决不是这样简单的。你还不懂得什么是‘土还主义’。”

    陈真的脸色变得严肃了,他认真地说:“懂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土还主义’不过是‘土还主义’罢了。在我,与其在乡下过一年平静、安稳的日子,还不如在都市过一天活动的生活。”

    周如水注意地听他说话,他想这些朋友在思想上是渐渐地跟他分开了。他们是都市主义者,而自己一个却变成“土还主义者”了。他又想起在陈真最近出版的一本书里面乡村问题连一个也没有谈到,他完全是对都市里的人说话的,好像以为都市问题一解决,乡村问题也就连带解决了。他觉得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他以为乡村比都市更重要,将来新社会的萌芽就在这里。所有觉悟了的人都应该离开都市,到乡村去工作,去办农场,办学校,办合作社,以及其他公共事业和生产事业,去教导农民,帮助农民。他以为这种办法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他每次说出去,便是最好的朋友像陈真他们也要非笑他,不是说他的办法太迂远,就是笑他在做梦。他们确实不了解他。

    他想到这里,觉得愤愤不平,好像心里有许多话要吐出来,但是看见陈真的挣红了的脸,便不禁想到这个青年把他的生命消耗在什么上面,他是如何不顾性命地努力着,究竟为了什么人。于是他觉得纵然陈真的主张错了,自己也没有权利反对他,因为他是把他的生命牺牲在这上面了,而且是为了别人。最后他对陈真起了崇敬的感情,同时还带了关切的眼光看这个朋友,一面说:“你也应该保养身体才是,何必这样容易生气?”

    “他是没有办法的,他那样不顾性命地工作,那样不讲卫生,真不行。我看他也应该找一个女人才好,”吴仁民微笑道。这微笑里面含得有痛惜。

    “那么我把张若兰介绍给你好不好,又漂亮,又温柔,又体贴,”周如水笑着对陈真说,这是在开玩笑。

    陈真摇摇手带笑说:“去罢,你的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又说:“你何必这样客气,把你的人让给我呢?”他还是笑着,他对自己的身体素来就不关心。

    “真,老实说,你那种办法,我实在不赞成。一个人做事并不在目前的两三年,你何必这样性急?你的身体我们很关心。我们做朋友的不能够眼睁睁看见你这样不爱惜地摧残你自己!”吴仁民感动地说,他的声音微微地颤动。他似乎害怕陈真不肯静静地听完他的话,所以故意把话说得很快,但是他说不下去了。陈真惊讶地望着他,他也挣红着脸默默地看陈真。过了半晌他才接着说下去:“我们劝你,你总不肯听我们的话。所以我主张找一个女人来管束你,像一个保姆照料小孩一样,给你安排一切……”

    陈真听到这里就微微一笑,打岔说:“就像瑶珠对你那样,是吗?”

    周如水本来有些伤感,听见这句意外的话,忍不住噗嗤地笑出声来。

    “真,你真正岂有此理!”吴仁民又气又笑地对陈真说,“我对你说正经话,你不应该跟我开玩笑!你难道就一点不爱惜你自己?你知道我们对你――”他很激动,不能把话说清楚,就不得不把它咽住了。

    陈真默默地站起来。他看了吴仁民几眼,他懂得那眼光,那表情。他再看周如水,周如水的眼睛也在发亮。他知道朋友们爱他。他感到一阵温暖,昂起头在房里走了几步,然后用感激的眼光看吴仁民,微微一笑,说:“谢谢你。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你看我不是过得很好吗?”

    “很好?但是你不觉得你的身体一天一天地在瘦下去吗?我们看得很清楚!”吴仁民差不多要发出了绝望的哀鸣。

    “不错,真,我去年看见你还比现在强健些。你的病又不是不治之症,就坏在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纵然不为你自己打算,你也应当想到我们大家对你的一片心,”周如水感动地说,他觉得他要哭了,他掉过头去不敢再看陈真一眼。

    陈真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自语似地说:“你们为什么单单注意到我一个人?我是不要紧的,只要你们都好。……我知道你们爱护我。然而我这个人是没有办法的。”他走回到躺椅前面,坐下去,勉强地笑了笑,继续说:“不要谈这件事情。你们快要把我说得哭起来了。我刚来的时候本来很高兴。”他说完就闭上眼睛把身子躺下去。

    这一来大家都没有话可说了。周如水掏出手帕暗暗地揩眼泪,吴仁民默默地咬着嘴唇皮,埋下头看他刚才在桌上翻开的书本。

    过了一会,陈真忽然睁开了眼睛惊愕地看他的两个朋友,大声说:“如水,还是你的问题要紧。你现在究竟打算怎样办?”过后他又望着周如水的刚刚抬起来的长脸,等候这个朋友的回答。

    “怎样办?我现在还没有决定呢,”周如水迟疑了一下答道。

    “没有决定?”陈真惊讶地问,“你不是写信说已经不成问题了吗?”

    周如水痴呆似地望着陈真,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有点害怕回答陈真的问话,但又不能不回答,只得随口说道:“信上写的什么我自己也记不起了。问题确实是有的,而且很复杂。”

    陈真没有开口。

    “有什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你没有勇气!”吴仁民冷笑地说。

    陈真这时忽然大声笑起来。但是周如水却涨红了脸表示不服地争辩道:“哪个说我没有勇气?我要是决定做起来,我就会拚命干去,什么也不顾。我的勇气比什么人都大!”他有一点自负的样子,这时候他真正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勇气。

    “只是要等你决定,可就难了。你一生至多也只有一两次的决定,”吴仁民笑道。

    周如水摇摇头,气恼地望着他们,过了半晌;才说:“你们不了解我,我的问题很复杂……”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陈真抢了去说:“是的,你有自己不爱的妻子,自己不认识的孩子,你有年老的父亲母亲,……这些我都知道。你还有什么呢?”

    “怎么他已经结过婚了?”吴仁民惊讶地说;“我们都不知道。我还以为他没有结过婚!”

    周如水受了这一顿抢白,气得说不出话,又不好对他们发作,便发呆地望着他们。

    “这就是他的复杂的问题了,”陈真点头说。“他的朋友里面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我在日本和他同住过半年,他的家信我都看过。”歇了歇,他又对周如水说,“其实这丝毫不成问题。实际上你差不多跟家庭脱离了关系。你在外面爱上了一个女人或者和她同居或者结婚,没有一个人来干涉你。”

    “只是我良心上怎样过得去?”周如水现出痛苦的样子,这时候他好像把自己当作了一个伟大的牺牲者。

    “良心?什么良心?”吴仁民坐在椅子上笑起来,“这跟良心有什么关系?你自己爱上一个女人同她结婚,这是很自然的事。家里的妻子是父母替你娶的,那不是你的妻子,那是他们的媳妇,让他们去管罢。”

    “这样岂不会使父母难堪吗?岂不是从此跟家庭完全断绝了关系,永远不能够回家再见父母一面吗?这太残忍了!”周如水悲痛地说。

    “那么就索性离婚罢,”陈真用了近乎残酷的语气说,好像丝毫不同情他似的。“你能够离婚倒也算你一生第一次做了一件痛快的事。”

    “离婚?”周如水不懂似地念着。这两个字像鞭子似地打在他的头上,他用手抚着前额,现出惊恐的样子。这两个字太可怕了,是靠着良心生活的他所不能够忍受的。他忽然惊惧地叫道:“不能,这是良心所不允许的。不但不能够实行,而且连提也不行,提出来,第一我的父母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这会使他们伤心。我还有良心,这样的事我不能够做!”

    陈真的脸色突然变了。他对于藉良心做护符的周如水起了反感。他的眼里发出强烈的光,透过眼镜刺在周如水的脸上,刺得周如水的脸发痛。他说:“良心!去罢,我不要良心!我正要使那班人,使一切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过错受到惩罚。不管犯错误的是父母或是别人,都该受到惩罚。……把一个人生下来,在他面前安放了希望,用这个来引诱他,在他快要达到的时候却把希望拿走了,另外给他造就一个牢狱,把他关在那里面,使他没有青春,没有幸福,使他的生活成为长期的受苦。把儿女当作自己的玩物由自己任意处置,这样的父母是应该受惩罚的。我们正应该使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后悔!然而你,你却以为应该为他们牺牲一切,你却躲在良心的盾下放弃了你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你真是个懦夫!”他后面的话说得非常快,周如水和吴仁民两人都听不清楚,不过他们知道他动了气。他容易动气,大概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但是过了一些时候,他又会安静下来。所以大家也不去管他。他们即使不赞成他的话也不去驳他。这时他说完话,便又默然了,脸红着,样子很苦恼。

    这些话太可怕了,在周如水的耳里听来是很荒谬的。要是说话的是别人,他一定会跟他争辩。然而年轻的陈真坐在他的面前喘气;这个人和他一样也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却不是为了少数人,是为了大众。而且更超过他的是这个人整日劳苦地工作,从事社会运动,以致得了肺病,病虽然轻,但是他在得了病以后反而工作得更勤苦。别人劝他休息,他却只说:“因为我活着的时间不久了,所以不得不加劲地工作。”如果不是一种更大的爱在鼓舞他,他能够贡献这样大的牺牲吗?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周如水无论如何是不能够拿“没有良心”的话来责备的。他找不出一句适当的话答复陈真。他只是茫然望着这个人的脸。

    过了一些难堪的宁静的时候。

    “你究竟怎样办?”吴仁民追逼似地问。

    “让我再仔细思索一下,”周如水沉吟地说,“我想我应该决定一个计划。如果我决定不管家庭,我自然要找一个女子,我的确需要结婚。不过我又想回家去,那么一切计划都谈不到了。”他的声音里带了忧郁,他似乎也害怕回家去。

    “你回家去又打算怎么办?到乡下去做改良农村的工作吗?”吴仁民关心地望着他。

    “我本来有这个意思,我想回到自己比较熟习的乡村去,办一些改良的事业。先从一个小的乡村做起,然后再扩充到几个乡村。办农场,办学校,办合作社,办民团,因为那些乡里常常有土匪,民团也是需要的……”

    “这也很好,不过我怕你一个人去做有困难,”吴仁民点头说。

    周如水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忧郁了,他平日很少是这样忧郁的。他焦虑地说:“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把这个意思写信告诉父亲,他就写信来骂我说:‘你读了这许多年的书,怎么居然弄昏了头脑想起归农来了?你快不要再提归农的话。几个月以前有两个首都农业专门学校毕业回来的学生跑到乡下去,住不到两个月就被人捉将官里去,说他们是共产党,把他们砍了头。你要回来就快息了归农的念头罢。’这样看来,即使回家去,‘土还’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那么你怎么办呢?”吴仁民的眼光就在他的脸上盘旋,使他无法逃避。

    “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他茫然回答道。

    “我说就不要回去罢!”吴仁民直截了当地说。

    周如水现出为难的样子说:“不回去,良心上又好像过不去。两个月以前我还在东京的时候,父亲接连来了两封信要我马上回去,说八九年没有看见我,不知道人怎么样子,很想看到我。他以为我在外面读了八九年的书,又在外国大学毕了业,很可以回省去做官了。”

    “做官?我看你的性情决不适宜于做官,”吴仁民插嘴说。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很踌躇。做官,我不愿意;归农,又不能够。回家去什么事也不能够做。”他说着,心里很焦虑,他也想不出一个两全的办法。

    “那么不回去好了。”

    周如水并不注意吴仁民的话,只顾自己说下去:“我想了好久,总想不到一个办法。有时我竟然想不顾一切跑回家去,虽然明知道我回去于家人、于我自己实际上并无多大好处,我觉得要这样良心才得安宁。”

    “其实照我看来你没有必须回家的理由。”

    “你还不明白。……父亲年纪大了,近年来他的生意又完全失败,家里生活也不宽裕,父亲很希望我回去帮助家庭。……而且我有许多亲戚,真正苦得很……大部分是寡妇……我应该设法帮助她们,我如果不回去,她们怎么办呢?”

    “你回去又有什么办法?”吴仁民怀疑地侧着头问,表示不相信他的话。周如水回答不出来了。实际上他是没有一点办法的。这时候他的脑子里只有“良心”两个字,究竟良心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有人把他所谓的良心仔细地分析给他看,他也会失笑的。

    吴仁民觉得再和周如水讲下去,只是浪费精神,便压住怒气,淡淡地对他说:“好,你回去好了,我赞成你回去,最好早一点动身。”

    周如水不知道吴仁民说的是反面的话。他以为吴仁民真的主张他回家去。他听见别人赞成他回家,他自己倒又踌躇起来了。先前他觉得非回家不可,这时候却觉得回家去是太不行了。尤其是抛撇了他所喜欢的张若兰回家去,和他的丑陋的妻子过无爱的生活,这思想是他所不能够忍受的。他惋惜地说:“我回到家里恐怕就没有机会再出来。而且我的计划,我的志愿,都无法实现了。还有她……”说到这里他马上住了口。

    吴仁民也不去注意这个“她”字究竟指谁,因为在口语里他分辨不出周如水说的是“他”字或“她”字。他只是讥笑地说:“你不是在说牺牲,说良心上的安慰吗?还顾得这些小事情?”

    周如水不说话,心里很难受。

    “你到这里来,写了多少字?”吴仁民觉得无话可说,忽然想起这件事就问道,同时他也想换个话题和周如水谈点别的事情。

    “原稿纸不到两页,算起来不过六百字,”周如水淡淡地回答道。

    “怎么这样少?这个地方很宜于写作。”

    “我本来也是这样想。谁知刚刚到这里,就遇见了她,”说着,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那么我劝你还是放弃了回家的念头罢,同她结婚好了。我看你已经入迷了。”吴仁民看见他笑起来,以为事情有了转机,他会改变主意,便又诚恳地劝他,希望他走幸福的路。

    “这个我还不能够决定,我的问题很复杂,须得有长时间的思索才可以避免他日的后悔。”周如水的脸上依旧没有坚决的表情。

    “你已经想过好几年了,”这许久不说话的陈真忽然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说,“可是依旧像现在这样地没有结果。你的所谓的良心,好像一个纸糊的灯笼,戳破了是不值一文的。这良心,仔细分析起来,就是社会上一般人的毁誉。……你想着怎样做就不会引起社会上一般人的非难,甚或会引起他们的赞许,于是你就自以为得到良心上的安慰了。你是没有勇气的人。你没有勇气和现实的痛苦的生活对面,所以常常逃避到美妙的梦境里去。我不像你,我要在痛苦的现实里生活下去。你以为我对我的父母就没有一点爱慕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吗?不,绝不是这样,我也很知道爱我的父母。然而我生下来母亲就死了。我只有一个爱我的父亲。在十六岁离家的时候我也流过眼泪。不到两年父亲死了,家里接连来了几封电报叫我回去,我也不理。我这样做自己也感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这个身体是属于社会的。我没有权利为了家庭就放弃社会的工作。我不怕社会上一般人的非难,我不要你所说的良心上的安慰,我和你是完全两样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满足。我把我的爱,我的恨,都放在我的工作上,将来有一天我会看见我的成绩,我的爱和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他说这些话,态度非常坚决,他的紧握着的拳头像铁块一般。他挺直地立着,显得非常有力,好像是一座塑像。

    “你也许有理,”周如水含糊地说,因为他觉得他没有话可以驳倒陈真了。他一方面是感动,一方面又是痛苦,他不能够看着陈真把他所崇拜的良心分析得那样不值钱。

    “真,你和他谈这些有什么用处?我们愈对他解说,他就愈弄不清楚。”吴仁民把周如水的话通盘想了一番,他似乎看透了周如水的心。他知道和周如水再辩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他有些可怜周如水,但是他不愿意再谈论这件使他们大家都不愉快的事情。他说话时还带了一点怒气,.然而这怒气已经是很淡很淡的了。“如水这个人服的不是理论,是事实。我们的话他听不进去。但是张若兰,她也许有办法……”

    “张若兰?哼!我就不相信,”陈真冷笑一声,打断了吴仁民的话头。他还想说下去,房门上忽然起了短而轻的叩声。

    “她来了,”周如水站起来低声说,露出快活的但多少带一点激动的笑容走去开门。一切不愉快的思想都飞走了。

    房门一开,外面现了张若兰的苗条的身子,她温和地微笑着。

    “原来这里有客,我不打扰周先生了。回头再来罢,”她刚要走进房间,看见里面有男人的背影就停了脚步迟疑地说。

    “不要紧,请进来。都是熟人。陈真和仁民你都见过。请进来坐坐罢,”周如水听说她要走,就慌张起来,连忙殷勤地挽留道。

    张若兰也不再说话,只是唯唯地应着。她走进来,和他们打了招呼,便在一把桃心木的靠背椅上坐下,正坐在陈真的斜对面。

    “好久没有看见密斯张了。前几天在剑虹那里听说密斯张搬到这里来住。瑶珠很想来看你。本来她在家里很闷,也该到外面玩玩,只是她这几天身体不大好,所以没有来,”吴仁民看见众人不开口,便客气地对张若兰说。

    “要吴太太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我,倒不敢当,”张若兰客气地回答,她的脸颊上因微笑现出了酒窝,这把周如水的眼光吸引住了。周如水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她的脸颊。但是她完全不曾注意到。她只顾说下去:“我早就想到你们府上去看吴太太的,只是我忘记了你们的新地址,前两天才从剑虹先生那里问清楚了。”歇了歇她又问:“吴先生近来还在写文章吗?好久没有在杂志上见到你的大著了。听剑虹先生说,你近来在翻译一部《法国革命史》,很用功。”

    “那不过刚刚开了头,近来因为瑶珠身体不好,所以我的工作也做得很慢。”

    “吴太太的身体素来不大好,应该多多休息。近来没有什么病痛罢?吴先生,你最好劝她到这里来住几个月,对她的身体也有好处,”张若兰恳切地说,她很关心吴仁民的妻子的健康。

    吴仁民感谢地看她一眼,然后说:“其实她也没有什么大病,就是身体弱。不过她有一个坏毛病,她爱操心。无论什么事情,她总要亲手去做,一点小的事情,也不肯放过。她对我太好了,我的一件小事情也要她操心。我劝她,她总不肯听我的话。她的固执就和陈真差不多。陈真拚命摧残自己的身体,我们劝他,他也不听。’他这个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吴仁民觉得自己的语调渐渐地变得伤感了,便突然把话头拉到陈真身上,同时又望着陈真一笑,使听话的人忘记了瑶珠的事情。

    “你真正岂有此理,居然当面骂起人来了!”陈真带笑地接嘴说道。

    这一来众人都笑了,就这样驱散了房里的忧郁的空气。

    “是的,吴先生的话并不错,陈先生的身体的确应该当心。我们看见他的书一本一本地接连出版,好像他写得比我们读的还要快。我就有点替他耽心。剑虹先生常常对我们谈起这件事。剑虹先生说陈先生好像是个不知道未来的人。陈先生,你说对不对?”张若兰说罢,关切地看了陈真一眼,略略低下头去微微一笑。

    陈真用感激的眼光回看她,他的脸上忽然有一道光掠过,他微笑了。他自语似地说:“总之,你们都有理……”还有一句话却被他咽在嘴里了。

    “陈先生,你近来不常到剑虹先生那里去罢。佩珠那天还谈到你,还有蕴玉,她也……”张若兰吐字非常清楚,她说普通话不大习惯,所以说得很慢。陈真没有注意到这个,因为这时候他略略仰起头看天花板。他不等她说完便插嘴说:“我近来事情多些,所以没有到剑虹那里去。密斯张一定常去的。佩珠近来还好罢。还有那位密斯秦,近来看见吗?”蕴玉就是密斯秦的名字,因为张若兰刚才提到她,所以他也问起她。他知道她是张若兰的好友。而且他曾经根据《三个叛逆的女性》①这书名,给他在李剑虹家里常常看见的三个少女起了“三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的绰号。那三个少女就是:张若兰、秦蕴玉和剑虹的女儿李佩珠。他觉得一珠,一玉,一兰,恰恰可以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女性的三种典型,所以给她们起了这个绰号。

    “啊,”张若兰带笑说,“说起蕴玉,她就在这里。我们只管谈话倒把她忘记了。她现在还在我的房间里。她不知道你们两位也在这里,她听见我说周先生在这里,她想见见周先生,所以要我来问一下。”她把眼光掉转到周如水的脸上问道:“周先生,就是我上次和你说起的那个同学。你愿意见她吗?”

    周如水的眼睛这些时候就不曾离过张若兰的脸颊,现在听她说秦蕴玉要见他,心里高兴得了不得,连忙站起来催促似地说:

    “那么就请密斯张马上把她请过来罢。”

    张若兰带笑地答应着,出去了。门开着。周如水怀着一颗跳动的心等了一会,张若兰伴着一个比她稍微高一点的女郎走进来了。

    在陈真的眼里现出了那个曾经对他表示过好感的姑娘的丰姿:一个长身玉立的女子,一张瓜子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征,因为各部分都安置得恰到好处。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女郎,而且打扮得很摩登,烫头发,画细眉毛,抹粉,还擦了鲜艳的口红。她穿着一件黄色印度绸的小花的长旗袍,脚上穿的是一双高跟鞋。“又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剑虹家里的三女性这里已经有了两个了,”陈真想着,忍不住在心里暗笑。

    吴仁民也认识秦蕴玉。所以张若兰单把周如水给她介绍了。周如水非常高兴,他把她们两个让到那张大沙发上面坐下,自己却坐在旁边的靠背椅上。他非常注意秦蕴玉的说话和举动。他马上觉得秦蕴玉很可爱,不过他也明白她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女子。秦蕴玉虽然比张若兰更美丽,更活泼,但是她的锋?太露,倒不如张若兰稳重一点好。张若兰带了不少东方女子的温淑的风味。

    秦蕴玉的嘴厉害。她和周如水虽是初见,却很大方地对他发出不少的问话。但同时她又不使别的客人冷落,她的眼光好像就在房里每个人的脸上不断地轮流转动一般,使每个人都觉得她在对他说话。有她这个人在这里,房里就显得十分热闹了。她和周如水谈得最多。她问他关于日本的风俗人情,又问起日本文坛的现状以及他对于日本作家的意见,因为她是研究文学的。周如水自然详细地一一回答了她,他并且趁这个机会把他所崇拜的童话作家小川未明大大赞扬了一番。但是她对于这位作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引起她的注意的还是那位以《放浪记》出名的青年女作家。于是周如水又从箱子里取出那个女作家的半身照片给她看。同时周如水又简略地叙述从下女变成日本近代第一流女作家的她的放浪生活,又叙述他和她的会见,并且提起她在书中说过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的话。这些话果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尤其是给秦蕴玉唤起一种渴望,这渴望究竟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出来,只是她觉得心里有点空虚似的。

    “在中国,生活太沉闷了,”秦蕴玉自语似地低声叹息说。

    “其实活在世界上就不见得不沉闷,”陈真嘲笑地说。

    “为什么?”秦蕴玉忽然掉过头看陈真,她的锋利而活动的眼光不停地在他的脸上闪动,逼着他答话。

    “因为我住在日本就跟住在中国一样,”陈真避开了她的眼光冷冷地答道。

    “这是偏见,我不赞成!在日本究竟好得多!”周如水马上起劲地打岔道。他在日本住了七年,得到的全是好的印象,所以他看见人就称赞日本的一切。

    “那么你问问仁民,他也在东京、京都两处住过几年。难道他也有偏见?”陈真抢着争辩道,但是他并没有动气,脸上还留着笑容。

    吴仁民正要开口,却被秦蕴玉抢先对陈真说了:

    “陈先生,你一个人是例外。读你的文章就知道你这个人不会有什么愉快的思想。”

    “然而我也常常在笑。有时候我也很高兴,”陈真平静地,甚至带了嘲弄的口气说。

    “我不相信!这是不可能的,”秦蕴玉努了嘴答道。

    “这就怪了,密斯秦,为什么你会不相信?为什么又不可能呢?”陈真笑起来,他对于她的故意追逼的问话倒感着兴味了。他平日最讨厌沉闷的谈话,却喜欢热烈的辩论,即使是强辩,他也不怕。

    “因为你的文章我差不多全读过。我知道你是拿忧郁来培养自己的。你那股阴郁气真叫人害怕!”秦蕴玉侧着头,用清朗而缓慢的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那么你不要读它们就好了,”陈真依旧淡淡地说,可是他的心境的和平被她的这段话扰乱了。忧郁开始从他的心底升上来。他努力压制它,不愿意让她看见他的心境的变化。他甚至挑战似地加了一句:

    “我不相信我的文章你全读过。”

    秦蕴玉微微一笑,正要开口说话。张若兰在旁边露出一点不安的样子,把身子靠近秦蕴玉,轻轻地在秦蕴玉的肘上一触。秦蕴玉略略回头看了她一眼。

    “陈先生,你不相信,哪天到我家里去看!你的书我本本都有,而且读得很仔细。你不相信,可以问她!”秦蕴玉说,她带笑地指着张若兰。

    张若兰本来希望她换一个话题来说,但是到了这时候却不得不开口了:“是的,陈先生,她说的确实是真话。我还借过几本来读过。”

    陈真说不出话来。他有点窘,心里想:三女性中的两个在一起,说出话来都差不多。吴仁民和周如水在旁边看见他的窘相,不觉感到兴趣地笑了起来。

    张若兰在秦蕴玉的耳边低声说了两三句话,秦蕴玉回头微微一笑,然后掉头去看陈真。她稍微侧着头,两只亮眼睛就在他的脸上转动。她也跟着他们在笑,用手巾掩了口,全个身子因了笑而微微地颤动。

    陈真的眼光透过眼镜在她的脸上和身上扫了一下,心里想:“三女性中倒是玉最能引诱人!”但是他马上又把眼光掉开,去看挂在墙壁上的房间价目表,不再想她了。

    “陈先生,我觉得你的每本书里面都充满着追求爱的呼号,不管你说这是人类爱也好,什么也好。总之你也是需要爱的。我想,你与其拿忧郁来培养自己,不如在爱情里去求安慰。剑虹先生也说你故意过着很苦的生活,其实是不必要的。你为什么不去追求爱情?为什么要这样地自苦?陈先生,你为什么不找个爱人组织一个小家庭?我不相信就没有一个女人喜欢你!……”秦蕴玉对陈真说。但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吴仁民打断了:

    “密斯秦,算了罢,你对他说这些话,就等于对牛弹琴。我们刚才还劝过他。他连生命都不要,还说什么爱情?说什么女人?他这个人好像是一副机器,只知道整天转动,转动……”

    陈真沉默着,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但是他的心开始在痛了。

    秦蕴玉依旧侧头看陈真,一面回答吴仁民道:“我不相信陈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方才周先生不是说《放浪记)的作者写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的话吗?这句话是很可玩味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不需要爱情。不是我们故意挖苦男人:每一个女人总有许多男人追逐她,死命地纠缠她,不管她爱不爱他。那样的男人到处都是。”她说了又抿嘴笑起来。

    陈真的心依旧是很平静的,他微笑地望着她,并不注意她的话。他知道她的话是有根据的。他记得剑虹告诉过他:她在学校里受过许多同学的追逐和包围,她每天总要接到几封不认识的景慕者的情书。她现在成为这样的女子,和这种环境也有点关系。所以他对于她的过度的大方和活泼,完全了解,一点也不奇怪。不过他心里暗想:“如果你要来试试你的玩弄男人的手段,那么你就找错了对象了。”

    周如水不能够忍耐了,便跟秦蕴玉争辩起男人和女人的好坏来。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心里有什么话,口里总得说出来,听了不合意的话总要争辩几句,不管和他说话的是什么人。秦蕴玉的嘴也是不肯让人的,不过她的战略比周如水的厉害。她说几句正经话,总要夹一两句玩笑的话在里面,等周如水快要生气的时候,她又使他发笑了。这其间吴仁民和张若兰也各自发表他们的意见,来缓和这场争辩。陈真不再同秦蕴玉争论了,他靠在躺椅上旁观着。

    话题从来是愈说愈扯得远的。后来他们又谈到那个下女出身的女作家,周如水看见有机会夸耀他在日本的见闻,自然不肯放过,便说:“在咖啡店的‘女给’中也有几个了不起的人物,而且在那里面也有知道人类爱的,这也可以给陈真的主张作个证据。”他说着便对陈真一笑,其实陈真并没有对她们正式发表过他的主张。“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一个日本友人,同他一道出来,走到一个小咖啡店里。一个年轻的女招待来招呼我们,坐在我们的旁边谈了许多话。我的朋友问她为什么要做女招待,她的答复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她说,她爱人类,尤其是爱下层阶级的人。因为那般人整天被资本家榨取,又受到社会的歧视,整天劳苦,一点快乐也得不到,只有在这一刻到咖啡店里来求一点安慰,所以她们做‘女给’的便尽力安慰他们,使他们在这一刻可以得到一点安慰而暂时忘掉生活的痛苦,或者给他们鼓舞起新的勇气,使他们继续在这黑暗的社会中奋斗。她又说:‘我不是来供人玩弄的,我是因为可怜人才来安慰人的……’她满口新名词,什么‘布尔乔亚’,什么‘普洛利塔利亚’,说得非常自然。她的年纪看起来至多不过十七八岁,相貌和举动都有不少的爱娇。我的朋友说,她可能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以后我也就不曾再遇见她了。想不到日本还有这样的年轻女人。……”

    “可惜周先生以后没有去找她!说不定将来她又是一个第一流的女作家呢!”秦蕴玉说。

    “可惜密斯秦不是男人。如果密斯秦是男人,我想你听见这个故事,一定会到日本去找她,”周如水笑着说。

    “是啊,我如果是男人,我一定要做一个有勇气的男人。我想到哪里就要做到哪里。像那些做起事来老是迟疑不决、一点也不痛快的男人,我看也看不惯!”秦蕴玉热烈地说。她不住地点着脚,两颗黑眼珠灵活地在周如水的身上轮了一转,又转注到陈真的平静的脸上,最后她又把眼睛掉去看张若兰。在从陈真的脸上移到张若兰的眼瞳上之间,她的眼光还在吴仁民的脸上停留了一下。她常常这样地看人,她常常以为自己比男人高贵,因为好像每个男人都有所求于她。她说以上的话是指一般的男人说的,不是特别指周如水,事实上她并不知道周如水的性格。然而陈真却以为她是在挖苦周如水。至于周如水自己呢,他一点也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触犯他的地方,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

    他们又谈了一些话。周如水留这几个客人在他的房里吃了晚饭。晚饭后他约他们到海滨去散步。

    这是一个月夜。半圆月已经升在海面上了。前面是一片银波,在淡淡的月光下动荡着,像数万条银色鲤鱼。

    在海边散步的人并不多,有两三对年轻的夫妇往来谈笑,他们都是海滨旅馆的客人。还有几个小孩在那里扑打。这五个人在石级上坐了一些时候,又起来闲走了一会。他们一路上谈了好些话。这其间以秦蕴玉和周如水两人的话最多,而陈真的话最少。

    后来陈真告辞回去了。周如水挽留他,但是他一定要回去。吴仁民也说要走,因为他的妻子身体不好,他们两人便一道走了。他们还赶得上最后的一班火车,从这里步行到火车站还要花去三十多分钟的时间。临走的时候陈真听见秦蕴玉问他为什么近来不到李剑虹那里去,他回答说没有时间。她又说要到他的家里去看他,又请他到她家里去玩,同时还邀请了吴仁民和周如水。他们都答应了,他也只好说“有空一定来”。

    他们去了。秦蕴玉被张若兰留了下来,她就睡在张若兰的房里。

    ①《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著的剧本。

    第五节

    两天后的傍晚陈真又到海滨旅馆去找周如水。周如水正和张若兰、秦蕴玉两人走出旅馆,打算到海滨去散步,在门口遇见了陈真,便约他同去。

    这一次他们去得早一点。天空中还留着一线白日的余光。空气已经很凉爽了。黄昏的香味和它的模糊的色彩,还有那海水的低微的击岸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幅色、声、味三者交织着的图画。海面上有两三只渔船飘动着向岸边驶来。时而有一阵渔人的响亮的歌声撞破了这一幅图画,在空中荡漾了许久。

    张若兰今晚换了一件淡青色的翻领西式纱衫,淡青色的长统丝袜和白色运动鞋,人显得更年轻,更活泼,更新鲜,更妩媚。秦蕴玉也换了一件翻领的西式薄纱衫,是水红色的,而且里面的跳舞式的汗衫也透露出来。她走动的时候,丰满的胸部也似乎隐约地在汗衫下面微微地颤动。下面依旧是肉红色的长统丝袜,和白色半高跟皮鞋。她显得更娇艳了。

    她们两人并立在岸边,眼望着天际,望着海。身材高矮只差一点,声音的清脆差不多,各人把她的独有的特点表现出来,来互相补足,这样吸引了来往的行人的赞赏的目光。她们共有的是少女的矜持的神情。她们靠近地立着,好像是一对同胞姊妹。周如水立在她们的旁边,带笑地和她们谈话。这晚上他显得十分快乐。

    陈真故意站得离她们远一点。可是那两个少女的清脆的、快乐的笑声不断地送到他的耳里,使他也变得兴奋了。但是他一转念间又不禁失笑起来。他想道:“我怎么会到这个环境里来?”于是他的眼前现出了种种的速写: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某某问题的同志们,大会场里某人的动人的演说姿势,亭子间里的纸上的工作,茅屋中的宣传的谈话,一叠一叠、一堆一堆的书报和传单,苍白而焦急的脸,血红的眼睛,朴质而期待的脸……然后又是那长睫毛、亮眼睛,老是微笑的圆圆的脸,接着又换上画了眉毛涂了口红的瓜子脸。这两个脸庞交替地出现着,而且不再是速写,却是细致的工笔画了。这两个面庞逐渐扩大起来,差不多要遮盖了一切。他惊奇地张大了眼睛看,发见自己确实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前面是海,是天空;旁边是那两个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的少女。虽然在这两个少女的身边他也可以感到一种特殊的兴趣,但是他觉得自己的适当位置不是在这里,而是在那窄小的亭子间,在那广大的会场,在那些简陋的茅屋里面。

    她们问了他几句话,他简单地回答了。秦蕴玉忽然像记起什么事情似的笑着对他说:“陈先生,你为什么不走过来呢?你是讨厌我们吗?”

    陈真坦然笑了,他没有露一点窘相。他想了想,慢慢地走近几步,开玩笑地说:“不是讨厌,是害怕。”于是众人都笑了。周如水接连笑着说:“说对了。”

    秦蕴玉笑得微微弯了腰,随后又站直了,她反驳道:“害怕?为什么要害怕?我们又不吃人。陈先生,你说,为什么每个男人都追求女人呢?你忘了日本女作家说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最后她引用了那个日本女作家的话。

    众人又笑了。周如水不同意她的话,他辩道:“为什么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既然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为什么你们女人又离不掉男人?”

    陈真带笑说:“说每个男人都追求女人,这句话就不对,我就是个例外。”

    “真的?”秦蕴玉侧过头望着他,一面戏弄似地问道。虽然夜已经来了,但是在淡淡的月光下,他还感觉到她的两颗眼珠光亮地在他的脸上盘旋,是那么富于诱惑性的眼珠。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心被扰乱了,便仰起脸去看天空,月亮早已从海面升起来,是一个淡红色的玉盘。他渐渐地恢复了心境的平和,淡淡地一笑,然后回答道:

    “将来的事情谁知道!以后看罢。”

    秦蕴玉第一个噗嗤笑起来,众人都笑了,陈真也止不住笑。

    秦蕴玉甚至在笑的时候,也在注意陈真的举动。这个狡黠的女郎似乎明白地看出了他的弱点,便进一步地追逼他道:“陈先生,要是有人给你介绍一个,又怎样?一个又漂亮,又温柔,会体贴你,帮助你的。”

    陈真掉头看了秦蕴五一眼。他的眼光和她的遇着了。她的眼光太强烈,他不敢拿自己的去接触她的,便掉开了眼睛。他的心跳得非常厉害,他连忙拿各种思想镇压它。他呆呆地望着天空,看那一轮圆月在碧海似的天空中航行,勉强地笑了两声,回答说:

    “密斯秦,你放心,不会有人来管这种无聊的闲事。”

    “陈先生的嘴比他的文章还厉害,”张若兰在旁边笑着插嘴说。

    “他这张嘴素来不肯放松人,他最爱和人吵架,我们常常被他挖苦得没有办法。今天也算遇着对手了,”周如水愉快地附和着张若兰的话,一面和陈真开玩笑。

    “这有什么厉害?这不过是强辩。而且他已经在逃避了,”秦蕴玉装出嗔怒的样子说。她看见陈真不答话,只顾在旁边微笑,便引诱似地再问道:

    “倘使我来管这闲事,我来给你介绍一个,陈先生,你说怎样?”

    陈真又抬起脸望天空,但是他依旧觉得那一对眼光在搔他的脸。他微笑着,用力镇压他的纷乱的心。他勉强地说了一句:“好罢,谢谢你。”他听见周如水在接连地询问:“谁?是谁?”又听见张若兰微笑说:“我知道蕴玉的花样多。”他心里暗暗笑着,便低下头装着不懂的样子挑战似地追问了一句:“那么,密斯秦,你给我介绍谁呢?”

    秦蕴玉起初只是微笑不语,后来便提高声音说道:“但是,陈先生,你还没有答复我先前的问话!我要你先要求我给你介绍女朋友,然后我才告诉你我介绍谁。”

    “然而我要先知道你介绍谁,我才回答你的问话,”陈真固执地说。

    两个人开玩笑地争执起来,起初张若兰和周如水带笑地旁观着,后来他们也加入说了一些话,这样就渐渐地把话题引到别的事情上面去了。

    不久月亮进了云围,天顿时阴暗起来。他们刚刚回到旅馆,就落下一阵大雨。

    陈真因为下雨不能够回家,只得留在海滨旅馆,就睡在周如水房里的那张大沙发上面。

    电灯扭熄了,过了好些时候,周如水还在床上翻身,陈真忽然在沙发上面低声咳了两三下。

    “真,真,”周如水轻轻唤了两声。陈真含糊地应着。

    “真,你近来身体刚刚好一点,你不当心,你看你现在又伤风了。你这几天夜里常常咳嗽吗?”周如水关心地问。

    陈真的咳嗽声停止了,他平静地回答道:“并不一定,有时候咳,有时候不咳。不过今天睡得早,我平常总是要弄到两三点钟才睡。”

    “为什么要弄到这样迟呢?你也应该保重身体才是,”周如水同情地说。

    “然而事情是那样多,一个人做,不弄到两三点钟怎么做得完?”陈真的声音开始变得苦恼了。

    “事情固然要做,可是身体也应该保重才是,你的身体本来很弱,又有病,”周如水劝道。

    “但是事情是彼此关联着的。我一个人要休息,许多事情就会因此停顿。我不好意思偷懒,我也不能够放弃自己的责任!”陈真的苦恼的声音在房里颤抖着。

    “其实,像你这样年轻,人又聪明,家里又不是没有钱,你很可以再到外国去读几年书,一面还可以保养身体。你在日本也就只住过半年,太短了!……你为什么这样年轻就加入到社会运动里面?”

    “我已经不算年轻了,今年二十三岁了。不过我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有了献身的欲望。”

    “十四岁?怎么这样早?”周如水惊讶地问,“怎么你以前不告诉我?这样早!我想,你过去的生活也许很痛苦罢。你以前并不曾把你过去的生活详细告诉过我!”

    “个人的痛苦算得什么一回事?过分看重自己的痛苦的人就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你知道我生下来就死了母亲,儿童时代最可宝贵的母爱我就没有尝到。自然父亲很爱我,我也爱他。

    可是他一天很忙,当然没有时间顾到我。……富裕的旧家庭是和专制的王国一样地黑暗,我整整在那里过了十六年。我不说我自己在那里得到的痛苦,我个人的痛苦是不要紧的。我看见许多许多的人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有的人甚至没有享受到青春的幸福。我又看见那些人怎样专制,横行,倾轧。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从小孩时代起我就有爱,就有恨了。……我的恨和我的爱同样深。而且我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我的爱和我的恨都变得更大了。这爱和恨折磨了我这许多年。我现在虽然得了不治的病,也许很快地就逼近生命的终局,但是我已经把我的爱和恨放在工作里面、文章里面,撒布在人间了。我的种子会发起芽来,它会长成,开花结果。那时候会有人受到我的爱和我的恨……”他说到这里又发出一阵咳嗽。

    周如水觉得自己在黑暗中看见了陈真在那里和死的阴影挣扎的情形。沙发上没有一点声音。一阵恐怖和同情抓住了他的心,他竟然流下泪来,为了他的朋友。“真,真,”他接连地叫了两声,声音很悲惨。

    “什么?”最后陈真惊奇地回答。

    周如水沉默了半晌,费了大的气力才说出下面的话,而且这不是说出来的,是挣出来的:“你睡罢,你需要休息,我是不要紧的。我一天又不做什么事。只是你应该多多休息!”他又说:“是不是沙发上不好睡?我们两个交换一下,你来睡床上好吗?”他预备下床来。

    “不要紧,这里就好。你不要起来,”陈真接连地说,表示他一定不肯换。

    周如水知道陈真的性情,便不起来了。他只说了一句:“好,你快快地睡罢。”他在帐子内低声哭起来。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周如水就醒在床上了。他听见陈真在沙发上翻身的声音。

    “真,”他低声唤道。

    陈真在那边应了一声。

    “你昨晚睡得还好吗?”他揭起帐子问道。陈真面向着墙壁,躺在沙发上。他看不见陈真的脸。

    “还好,大概睡了四个钟头。”

    “那么你现在好好地睡一觉罢,”周如水安慰地说。但是过了一刻他又想起一件事情,便对陈真说:“你在想秦蕴玉,所以睡不着吗?”他忍不住噗嗤一笑。

    “秦蕴玉?”陈真惊讶地、多少带了点兴味地问,“你怎么忽然会想到她?”

    周如水忘了陈真昨晚上的一番话。他的脑子里现出来那个明眸皓齿的女郎的面影,画得细细的眉毛,涂了口红的小嘴,时而故意努着嘴,时而偏了头,两颗明亮的眼珠光闪闪地在人的脸上转,还有……他忍不住微笑地对陈真说:“我看她颇有意于你。”

    “有意于我?”陈真忽然小孩似地笑了起来。“你会这样想?真笑话!她不过跟我开一次玩笑。”

    “不见得罢,看她对你的那个样子,连我也羡慕!”

    “那么你去进行好了,”陈真说着又笑。

    周如水沉吟了一会才说:“老实说我也喜欢她。不过我已经有了张若兰,我不会跟你抢她。我劝你还是赶快进行罢,不要失掉了这个好机会。”

    陈真笑了笑,不说话。

    “你承认了吗?”周如水更得意地说。

    “算了罢,不要开这种玩笑了。”

    “开玩笑?我说的是真话!”

    “那么你想我能够从‘小资产阶级的女性’那里得到些什么呢?”

    过了一刻,钟响了,他们并不去注意究竟敲的是几下。

    “真!”周如水用感动的声音说,“我劝你还是去进行罢。你的工作也太苦了。你应该找个爱人,找个伴侣来安慰你才好。秦蕴玉说得很不错,你也应该在女性的爱情里去求一点安慰。你不该只拿阴郁的思想培养自己。你的文章里那股阴郁气真叫人害怕!而且我以为她也了解你。你究竟年轻,你也应该过些幸福的日子,你也应该享受女性的温柔的爱护。一个人生活到世界上来,究竟不是只给与,而不领受的。这个意思你应该懂得。”周如水这时候忘记了他自己也完全不懂这个意思。

    “你何必这样自苦呢?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况且连平日劝人刻苦自励的李剑虹也以为你不必故意过得那么苦。”周如水看见陈真不答话,便加了这两句。

    “你的意思我也明白,我很感激你的好意,”陈真慢吞吞地说。“然而我们是完全两样的人。你需要一个女人,你有了她,你的性情也许会改变一点,因为你现在好像是一只断篷的船,你是需要一张篷的,”听到这里周如水要分辩,他刚刚开口又被陈真拦住了。陈真继续往下说:“我呢,我需要的是工作。我的问题不单是女性的爱情所能够解决的。并且像我这样整天地工作,还嫌时间不够,哪里有工夫讲恋爱!……我生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件奢侈品。我希望将来我把我的短促的生命交还给创造者的时候,我可以坦然说:‘我并不曾浪费地过着我这一生,’至于女性的爱护,这虽是值得愿望的东西,然而我没有福气享受它,还是让别人去享受罢。”

    周如水沉思了一会,才鼓起勇气说:“你的话固然也有道理,然而你也该知道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像你目前这样地拚命做,固然会有成绩。但是你为了这个就牺牲以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岁月,也太值不得。活得好一点,可以活得久一点。活得久一点,做事情的时间也就多一点。算起来,你的生活方法也并不经济。而且你也应该知道我们大家都爱护你,都希望你活得好,过得幸福。”

    周如水的声音微微颤动着。他的话非常诚恳,陈真也深深地感动了。陈真几次想打断他的话,几次动着嘴,但终于静静地听下去了。周如水闭了嘴以后,他的话还在陈真的心上飘荡。陈真感到一阵温暖,好像有什么东西正从他的心里不住地往外面发散。他失掉了控制自己的力量。于是眼泪奔流似地淌了出来。他连忙把身子翻到里面去,不让周如水看见他的眼睛。他静了一会,等到眼泪干了,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努力地答道:

    “我知道,你的话我完全知道。老实说我也明白你们所说的道理。但是我的热情毁了我。你们不会了解:当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的时候,我是怎样地过着日子!那时候我只渴望着工作。那时候一切我都不会顾及了。那时候我不再有什么利害得失的考虑了,连生命也不会顾到!那时候只有工作才能够满足我。我这个人就像一座雪下的火山,热情一旦燃烧起来融化了雪,那时候的爆发,连我自己也害怕!其实我也明白要怎样做才有更大的效果,但是做起事情来我就管不了那许多。我永远给热情蒙蔽了眼睛,我永远看不见未来。所以我甘愿为目前的工作牺牲了未来的数十年的光阴。这就是我的不治之病的起因,这就是我的悲剧的顶点了。”陈真的苦恼的声音在这静寂的房间里绝望地战抖着,使得周如水的心里也充满了绝望。

    “你使我想到了小说《朝影》①里面的巴沙……”周如水悲痛地说了这半句,正要接着说下去,却被陈真的惊叫声打岔了。

    “巴沙?你怎么会想到巴沙?我和他完全不同,而且我也不会像他那样,就死得那么早!”陈真惊叫起来,声音里面充满着追求生命的呼号,使得整个房间的空气也变成悲惨的了。

    周如水在痛苦的思想里打转,找不到一条出路。但是他突然明白了。他知道就在这一刻陈真对于生活,对于世界上的一切,甚至对于女性都很留恋。他自己绝不愿意抛弃这一切而离开世界,然而事实上他终于拚命拿工作来摧残自己的身体,把自己一天一天地赶向坟墓。

    “他为什么有这样大的矛盾?难道他的爱和恨竟然这样地深吗?”周如水痛苦地、绝望地想着,他觉得这个谜是无法解透的了。

    又过了一些时候,四周渐渐地响起了人声,好像整个旅馆的人都起身了。阳光从白纱窗帷射进了房里,照在写字台上面。陈真突然翻身坐起来,脸上没有一点悲戚的表情。他咬了咬嘴唇皮,简短地说:“这些事情不必提了。”他又加上两句:“过去的事就让它埋葬了罢。在我们的面前摆着那条走不完的长路!”他走到周如水的床前,揭开了帐子。他的脸上的表情坚忍而确定,没有半点犹豫,也没有半点畏怯。周如水不禁疑惑起来:这个小小的身体内怎么容得下那么多的痛苦,而在表面上又是这样平静,这样坚定?他感动,他佩服。他想他自己无论如何是做不到这样的,因为近来他每一想到自己身上,他的那个复杂的问题就来了,而且变得更加复杂。他呆呆地望着陈真的脸,忽然起了一个念头。他想,他现在就从陈真那里也许会得到一两句有力的话来解决他的复杂的问题,便带笑地问道:“你说,我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才好?”他热烈地期待着陈真的回答。

    “你的问题?好,我先问你:你究竟需要不需要女人?”陈真直截了当地问他。

    “如果我决定不回家,我当然要找一个女人。”周如水的回答依旧是犹豫不决的。

    “又来了,”陈真稍微停一下,又笑着接下去,“那么你究竟爱不爱张若兰?”

    他微笑着,沉吟了半晌,才点了点头答道:“我想我是爱的。”

    “你说说看,她对你怎样?我看她对你的态度很不错,是不是?”

    周如水笑着点头。

    “那么你去进行好了。你已经向她倾吐了你的爱情吗?”

    “这可没有,”周如水直率地答道,“我只是偶尔隐约地对她作过暗示。我屡次想明白地对她表示我的爱情,却总没有勇气。而且似乎早一点。”

    “你现在还等着什么呢?你的年纪不小了,也该拿出一点勇气来!”陈真忍不住笑起来,“光是暗示有什么用处?无论如何总免不掉有明白表示的那一天。你不要把好机会白白错过。我劝你还是马上去进行,不要再迟疑了。”

    “进行倒是应该的,”周如水微笑地自语着。但是他又在沉吟了。“进行了又有什么结果呢?”这是在问他自己。

    “有什么结果?”陈真又笑了,“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接着他又加上一句:“我看你很有成功的可能。”

    在陈真看来,周如水的成功是很有把握的。而且他相信这成功的预言一定会给周如水带来更大的勇气。谁知道事实上恰恰相反。说到成功,便是更加接近现实,接近现实就是要从思想的范围走入行动的领域,这就是要下一个最后的决定,无法再迟疑了。像周如水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如此轻易决定的。他又犹豫起来了。他觉得这犹豫是很有理由的,因为在轻率的决定之后,她就会正式地走进他的生活里来,他便不得不改变他的生活方式,而和她共同过那未知的新的生活。过新的生活是需要有新的勇气的。他自己究竟有没有这勇气,他现在确实没有把握。而且他还不曾把自己的身世真实地告诉她,在平时谈话之际,他只暗示地对她表示他没有结过婚。他这样做,并不是存心欺骗她。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希望事实应该是这样,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把梦想当作了现实。但是如今要同她结婚,便不能够再对她隐瞒了。在两个共同生活的男女中间是不能够有秘密存在的,那么他应该先把这个真相告诉她,应该马上告诉她。要承认自己以前说了谎,他没有这样的勇气。而且她知道了真相以后的态度怎样,他此时也想象不到。她也许会因此怀恨他,鄙视他。他不能够忍受这个打击。总之,想来想去,顾虑愈多。归根结蒂,还是“没有勇气”四个字,他似乎感到绝望了。

    “成功?不见得罢,”他畏怯地、怀疑地说,“她要是知道我家里有妻子――”

    “有妻子,这有什么关系呢?”陈真抢着说,打断了他的话。“只要她真正爱你。况且你实际上可以说是跟家里的妻子完全没有关系。”

    “你想一个少女肯嫁给一个有妻子的男人吗?”

    “要是她爱你的话,还有什么肯不肯?”

    “但是我以前并不曾对她说过真话。”

    “那么现在告诉她好了。”

    “她也许会恨我,怨我。”周如水变得更胆怯了。

    “那么你就请她原谅你,要是她连这个也不能谅解,那么就索性拉倒也痛快。”陈真已经不能忍耐了,但是他还努力压住烦躁说了以上的话,他希望周如水的思想不会再有什么变化。

    “我想她未必肯原谅我,既然明明知道这个,又何苦拉倒,留着现在这样的关系也是好的。况且我的问题太复杂了,一时也还无法解决。要我跟家里的妻子脱离关系,良心上也未免太过不去。所以我想还是让我慢慢地仔细斟酌一下。”周如水显出十分焦急、十分认真的样子,把他平日那种化小事为大事的态度完全表现出来了。过后他又沉吟地自语道:“但是没有她,我以后又怎样能够生活下去?这几天为了她我任何事都不能够做。”接着他又自语似地赞道:“多么纯洁,多么美!”他的嘴唇上浮出了笑容。

    陈真用力咬着嘴唇皮,为的是不要说出一句话。他明白对周如水讲话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只是白白地浪费他自己的时间。他曾经怀着一颗青年的直率的心想把周如水的眼睛拨开,使周如水看见自己的处境,明白怎样才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他为这个人的前途焦虑,而且把这个人的幸福当作他自己的幸福给指示了到幸福的路。然而周如水却拿良心和复杂的问题来做护身的盾,把一切的劝告都当作敌箭似地挡开了。对于这个人,他如今还有什么办法?他们完全是两样的人,两个时代的人,是没有在一起的可能了。他从这个人那里得不到一点东西,而且他也不能够帮助这个人,不能够给他什么东西。他于是横了心,没有一点留恋,就向周如水告辞走了。他甚至不洗脸,而且不顾周如水在床上怎样大声唤他,留他。他想他在短时间内不会到这里来了。

    陈真走出周如水的房间,觉得精神爽快许多,于是大步走下楼,后来到了草地上。看见这座楼房墙壁上的金光和地上的一片新绿,他便忘了方才的事情。他正向大门走去,忽然有人在后面叫他,是女性的清脆的声音,异常清楚的“陈先生”三个字。他回过头看,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窗前站着秦蕴玉。她露出了上半身,看得出来那水红色翻领纱衣的一小部分,没有画眉毛,没有涂口红,脸上是新鲜的颜色,在蓬松的浓发下面显得十分白腻。她把两手放在窗台上,看见他回头,便用右手对他招手。

    他转过身子,回头走了几步。

    “出去散步吗?”她含笑问道,用一只手在弄耳后的发根。

    “不是,是回去了,”陈真也笑着回答。

    “回去?”她故意做出惊讶的样子问道,“为什么这样早?不多玩几天?”两颗眼珠光闪闪地只顾在他的脸上打转。在她的旁边又露出一张面庞,是张若兰的。

    “陈先生,多玩两天不好吗?你才只住了一个晚上呢!”张若兰笑着挽留道。

    “我有事情,今天得回去。下次还要来,”陈真带笑解释道,但是在心里他却想:“同你们多玩有什么意思?我又不是一件奢侈品,还是让给周如水去做罢。”他便转身往外面走。

    “陈先生,”秦蕴玉又在后面唤道。

    他答应一声站住了,转过身子,正看见秦蕴玉对他微笑。张若兰的脸从秦蕴玉的耳后露了出来。秦蕴玉不说话,只顾望着他笑,过了一会,她才说:“不要忘记到我家里来玩呀!”

    陈真应了一声,又点了点头,才转身往外面走了。走到大门口,他自动地回过头往那个窗口看,她还立在窗前望他。她又对他一挥手,便掉过头在张若兰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又转头去看他。他还立在大门前。

    走出大门,他好像离开了一个世界。她们的面庞和声音仿佛还留在他的脑子里,他不忍马上离开她们:他对她们多少还有一点留恋。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别的思想又来到他的脑子里,她们的面影渐渐地淡去了。他低声自语道:“永别了,小资产阶级的女性!”他觉得心里很畅快,他不再去想她们了,好像她们并不曾存在过一般。

    ①《朝影》:旧俄阿志巴绥夫作中篇小说(沈泽民译),收在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的《血痕》内。

    第六节

    一个多星期以后,陈真又到海滨旅馆去找周如水,要他翻译一篇日文的文件。陈真以为拿一两件这样的事情给周如水做,也许会给这个人一点鼓舞。

    他到了那里,扭开门进去,却看见周如水的头俯在写字台上。

    他叫了两声:“如水,”周如水并不答应。他走到周如水的身旁,听见了抽泣的声音。这个人哭了!他很奇怪这个人为什么要哭?他想,也许是张若兰有了什么不好的表示罢。但是一转眼间他瞥见一个旧式信封放在桌子上。他记起了昨天曾替周如水转过一封挂号信去,是周如水的父亲寄来的。周如水的哭一定与这封信有关系。他以为周如水马上会抬起头来,便静静地在旁边等着。但是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一点动静,他不能够再等了,便拍拍周如水的肩头。

    周如水果然把头抬了起来,脸上满是泪痕。他望着陈真,眼里闪着忧郁的光,脸上带着求助的表情,一面还在抽泣。

    陈真从没有见过周如水哭得这样伤心,他也很感动。他待要安慰他,却又想不到用什么话才有效力。他只是同情地说:“如水,什么事?你哭得这样厉害!我可以给你帮忙吗?”

    周如水摇摇头,不说话,拿起桌上的信封,递到陈真的手上。陈真接了信封,连忙抽出信笺匆匆地读完了。

    这是周如水的父亲的来信,说他的母亲病了,日夜思念着他,要他马上回去。父亲已经在省城里给他找到了一个位置,是财政厅的一等科员,希望他即日回去就职。信纸共有五大页,满纸都是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话:说来说去,无非是在外面读了这许多年的书,又到东洋留过学,当然要回省做个一官半职,以便将来扬名显亲,才是正理;如果老是在外面飘荡,一事无成,未免辜负了父亲培养子弟的一番好意。从这封信上可以看出一个严厉的父亲在训斥儿子。

    陈真愈读下去愈生气。他真想把信纸撕碎,但仍旧忍住愤怒将信递还给周如水,一面问道:“你现在究竟打算怎样办?”

    “我想回去,”这是周如水的回答。

    这个回答完全是陈真所料想不到的。他感到非常不舒服。他很生气,便短短地说:“好!”接着他又问道:“你几时动身?”

    周如水好像不曾听见似的,也不看陈真一眼,过了一些时候,他依旧悲声对陈真说:“父亲要我做官,我实在不愿意。”

    “这样我看你回去的事有点成问题罢,”陈真冷笑说。

    “但是我母亲病了,我又不能不回去看她,回去是天经地义的事,”周如水说着,似乎有一种自命为孝子的气派,这不但引不起陈真的同情,反而使他讨厌起来。他想:“好一个孝子!”这不是赞叹,这是轻视。

    “那么做官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样才不致辜负父亲的好意,”陈真依旧冷笑说。

    “我也是这样想,”他茫然不假思索地说,他不知道陈真是在讥笑他。但是他又说:“不过做官,我是不愿意的,你知道我素来就讨厌做官的人。”

    陈真冷笑道:“要是‘土还主义者’还到都市里去做官,官就小会使人讨厌了。要是童话作家进了财政厅,财政厅的大小官吏都会回到童心生活去了!”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次周如水明白陈真是在讥笑他了,便愤慨地说:“我现在心乱如麻,你不但不给我帮忙,反而来挖苦我,真正岂有此理!”

    “你既然已经这样决定了,还用得着我来帮忙?”

    “我什么时候决定的?这时候我连一点判断力也没有了。你得给我想个办法。你得替我决定一下。我真不知道怎样才好。老实说,要回去,我舍不得离开张若兰;不回去,我又觉得对不住母亲。母亲辛辛苦苦把我抚养成人,我从来没有报答过她的恩。她病了,要我回去,我怎么能够说个‘不’字?……然而我一回去,什么希望,什么主张,都得抛在脑后了。尤其是爱情。抛撇了张若兰去和那个无爱情的女子一起生活,我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你想我怎么能够决定呢?……”

    陈真不再讥笑周如水了,却庄重地用同情的声音对他说:“我说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回去。你母亲的病并不厉害,不过是想看看你罢了。你将来可以把她接出来。那么你既可以同张若兰结婚,你又可以和你母亲住在一起。岂不是双方都顾到了吗?”

    周如水似乎不懂陈真的话,但过后又接连地摇头表示这个计划是行不通的。他自己在思索一个更好的计划,然而实际上他的思想只是在“良心”、“理想”、“幸福”这几个新名词上面盘旋。

    陈真不再说话了,他知道在这里他的话没有丝毫的用处。他打算马上离开这里,但是又记起了他的使命,便把文件取出来要周如水翻译。

    “我这几天心里总不安定,现在更是心乱如麻,一个字也写不出,”周如水说着便把文件抛在桌上,自己离开座位,在房里大步踱起来。

    “那么我明天叫人来拿,”陈真让步地说。

    “明天?你把文件拿回去罢,我一个字也写不出。”

    “那么后天来拿也可以,总之你非把它翻译出来不可,我本来想找仁民翻译,但是瑶珠这两天病得厉害,他没有工夫,所以非找你不可!”陈真恳切地对他说。

    “翻译,”他苦恼地念着这两个字,以后又激动地自语道:“翻译,也许我明天就会自杀,我就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我哪有心肠管别的闲事?”

    陈真听见这些话,知道周如水是不肯答应的了,而且照这情形看来,即使他答应,快,也要一个星期译完;慢,也许会耽搁到两三个月。还不如自己动手来译好些,虽然忙一点,倒也痛快。至于周如水呢,这个人一生就没有做过一件痛快的事,说到自杀,这一层倒可以不必替他耽心。他连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没有勇气去解决,哪里还有勇气自杀!

    陈真这样想着,觉得再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收起文件,不和周如水说一句话,就往外面走。但是他还不能够忘记周如水,还在想周如水的事情。已经走出了大门,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便又回到旅馆去。

    这一次他走到二楼十九号房间的门前就站住了。他在门上轻轻地敲了两下。里面没有应声。他又重重地接连敲了几下。

    “谁?”里面传出来这个熟识的女性的声音。

    “是我,”他应了一声。

    里面响起脚步声,门开了。是张若兰的略带倦容的脸,皮微微下垂,头发蓬松着,左边太阳角有一团淡淡的红印。她好像刚从午睡中醒过来。那件翻领纱衫的衣角上有几条凌乱的皱纹。

    她把他让进去,似乎有点惊讶他一个人的来访,但依旧很客气地接待他。

    一则是刚从睡梦中醒来,二则是没有什么话可说,三则是仿佛预料到他有什么不寻常的使命,她虽然坐在他的斜对面,却有点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下头,有时用手折弄衣角,有时也抬起眼睛和他谈两句话。

    “到底是小资产阶级的女性!不过和秦蕴玉又不同了。”陈真一面说话,一面冷眼观察她的举动,不觉这样想道。他找不出许多闲话对她说,后来便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来意。

    “密斯张,我来商量一件事情,……你不会怪我唐突罢?”一则因为这件事情很重要,二则他害怕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说话时不免现出激动的样子。

    张若兰本来抬起头在看他,听见了他的话,脸上略略起子红云,便又把头埋下去,慢吞吞地说:“陈先生,你有什么话请尽管说,何必这样的客气!”

    “我来和密斯张谈谈关于爱情的事……”他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一下,偷看她有什么举动。

    她的脸更红了,她的心怦怦地跳起来。她不知道要怎样回答他才好。她抬起头很快地把眼光在他的脸上扫了一下,然后故意惊讶地问:“爱情?陈先生要和我谈关于爱情的事?”她抱歉似地解释道:“可惜我对这种事情完全没有经验。”

    陈真听见这样的话,不觉暗笑,他想:“这又是小资产阶级的女性的惯技了。看她怎样掩饰!她也许以为我在打她的主意罢。”他便接着说:“我这次是为了如水来的。密斯张对他的态度,我已经知道了。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我。”其实这一句是谎话,周如水所告诉他的只是一小部分。他这时候急急地说话,为了不要被她打岔,他自己也不觉得这是假话了。“他现在陷在绝大的苦闷里面。只有密斯张可以救他。他的问题只有你可以帮忙解决。我知道密斯张爱他,那么你一定愿意帮助他。……我很了解他,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到了无用的人,其原因就是他自以为有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他又没有勇气来解决它。……密斯张也许还不十分明白如水的身世,他的环境。而且他并没有对你说真话。”他接着把周如水的身世详细地叙述了一番,以后又说:“他的这个‘复杂的问题’缠住了他的脑子,使他动也不能够动一下。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他也就一天得不到幸福,而且永远不能够做任何事情,永远是一个没有用的好人。……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来是容易解决的。而且密斯张你又是这个问题里的一个重要脚色,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最适当不过的了。只要你肯答应,一切都有了办法。一个女人是知道怎样来处理这个问题的。……”

    她不答话,甚至不抬起头来。

    “我知道密斯张和普通一般女子不同,我又知道密斯张是真诚地在爱如水,所以我才来要求你做一般中国女子所不肯做的事。我希望你像斯拉夫的女性那样地来爱护他,拯救他,鼓舞起他的勇气,使他忘掉过去的一切,来创造新的生活。我知道你能够这样做。”

    她仍然不答话。

    “我之所以这样冒昧地找你谈话,是因为从前听见剑虹说过你的思想和我们的接近,你自己也说读过我的文章,我的这心情你该可以了解罢。”

    她依旧不说话。

    “你也许会奇怪他为什么不亲自来向你表白他的爱情,他没有这种勇气,这要请你原谅他。……他在日本时也曾爱过几个女子,可是他始终没有勇气向她们表白爱情,结果是看见她们同别人结婚而自己躲在家里痛哭。……总之在他的问题未解决以前他一生都不会有勇气。要是你真正爱他,真正愿意救他,就请你自己先向他明白表示。这在别的女子也许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你,我想你一定可以做到。”

    她只是不开口。

    “你也许是不爱他罢,也许是曾经爱过他而现在后悔罢。那么我错了:我不该拿这些话来麻烦你。请你原谅我,我把你打扰了这许久,”陈真最后苦涩地说,他打算站起来走了。

    张若兰忽然抬起头,脸色变得苍白了,两颗大的眼泪嵌在眼角,泪水沿着面颊慢慢地流下来,她那两只长睫毛盖着的眼睛很快地时开时闭。她呜咽地、但仍旧坚决地对他说:“陈先生,你的话我都听懂了。……我会永远记着你的好意。我答应你,一定照你的话做。”她的口又闭上了。他们对望了好些时候,从眼光里交换了一些用语言表示不出的意思。

    陈真别了张若兰出来,对她起了从来未有过的好感,他想:“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的女性,究竟也有她的美点啊!”同时他又想到周如水的事,觉得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以后可以放心了。这究竟算是了却一件心事,他的心里也很畅快。

    第七节

    第二天早晨张若兰来约周如水到树林里去散步,两个人一道出去了。

    在路上他们很少谈话。周如水的神情忧郁,不再像平日那样有说有笑。张若兰也有些激动,她还在心里盘算怎样和他谈那决定的话,同时一面留心他的举动,一面想到自己要对他谈的话,又有点害羞。

    在途中有阳光,有花树,有叫的鸟,有绿的菜畦:这些他们都不曾注意到。各人沉溺在自己的思想里,但渐渐地周如水的脸上的愁容消失了。他开始对张若兰絮絮地谈起话来,谈的依旧是自然界的美,“土还主义”等等的一套旧话。后来他们走到了树林前面。

    他们走进了树林,没有一点人声,只听见高树上的鸟声和蝉鸣,偶尔还看见一只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这时周如水便兴高采烈地谈起他的林间学校的计划来。但是他的话忽然被张若兰打断了。她带了关切的语气问他:“周先生,你这两天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吗?”

    好像有一瓢冷水对准他的头直倾下来,他的兴趣顿时消失了。他忧愁地回答道:“家里有信来,说母亲病了想看我,要我回去。”

    “那么你究竟回去不回去呢?”她的声音战抖起来了,她焦急地等待他的回答。

    “我想回去,因为不回去良心上是过不去的,”他认真地,甚至做出了孝顺儿子的样子答道,然而他的声音里依旧充满了苦恼。

    她觉得希望已经去了一半,自己陷在失望的懊恼中一时说不出话来。她有点气恼,她怪他有了这样的决定,事前竟然不告诉她,而且现在说这句话时也没有一点留恋的口气。“你已经决定了吗?”她半悲伤半气愤地问道。

    “还没有决定呢,因为父亲要我回去做官,我是不愿意做官的。”

    她本来料想在“因为”之后他一定会说出某样某样的话,然而现在她听见的只是“做官”。她差不多带悲声地说:“单是因为不愿意做官你才不肯回去吗?”

    他心里想:“不单是因为不愿意做官,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舍不得离开你!”但口里却说:“没有了!还会有什么原因呢?”他没有勇气说出实话来。

    张若兰站在一株大树下面不走了,她痛苦地追问了一句:“真的没有别的原因吗?”

    “当然没有了,”他短短地说。他有点慌张,他还想说别的话,然而他的嘴不听他的指挥。他这时候只顾替自己打算,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也不去了解她的心理,否则他就会明白她的来意了。

    她淌了眼泪。她想换上一个别人,看见她这样,也会怜悯她,也会对她说真话,但是他站在那里,似乎一点也不动心。她不觉进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肯说真话吗?”

    他惊奇地望着她出神,自己似乎呆住了,完全不明白她的意思,他还强辩说:“我有什么真话不告诉你?”不过声音里却泄露了他的悲哀、焦虑和恐怖。

    “我知道你家里有妻子,”这一次她似乎镇静多了。她记起了她允许陈真的事,便极力压抑下一切的杂念,以平静的、温柔的心来和他谈那决定的话。

    他起初还想分辩说他家里并没有妻子,但话未出口又被他咽下去了。他的眼里也涌出了泪水,他不仅为她而哭,同时也为了他自己的被伤害了的骄傲而哭。

    她看见他哭,她的心也软了,同时她的心里还充满着对他的爱情。她又忘记了自己,带着凄然的微笑说:“有没有妻子,这倒不要紧,真正的爱是超过这些关系的。我爱你,我知道你也爱我,那么,其余的一切都不会有问题了。”她愈说下去声音愈低,但是他依旧听得很清楚。她慢慢地住了口,就好像她把话放到远方去了似的,那余音还在空中飞舞,还在他的心上飞舞。她的眼里现出了悲和喜的泪光。她的脸上起了一层薄薄的红霞。

    他听了这些连梦里也不曾听过的温柔的话,脸上顿时发起光来,他走近她一步,惊喜不堪地说:“若兰,你真的这样爱我?你的爱真超过那一切的关系吗?”他想伸过手去搂她,但是他的手马上发起颤来,它们不敢动一下。他除了说话而外,并没有什么举动。

    她温柔地、爱怜地望着他,声音清晰地答道:“是,我为你可以牺牲一切,不过总得使你做一个有用的好人。”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惊讶地问道,声音抖得更厉害,仿佛那就要到来的幸福在戏弄他。

    她望着他笑了笑,用她的柔和的眼光爱抚他的脸,然后说:“这就是不赞成你回去做官,而且帮忙你把现在的生活方式改变过,要你好好地振作起来。……你的一切,你过去的一切,陈先生昨天都告诉我了。”

    “若兰,你居然这么好,我真想不到……”他感动地叫起来,他几乎要扑过去抱她,吻她。但是他太激动了,他不能够做这件事情。他只是涨红脸,睁大眼睛气咻咻地望着她,半晌说不出话。

    她不转眼地看他,对他微笑,就像把他当作一个小孩似的。她微微地摇着头,温和地说:“人在恋爱的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女人在这样的年纪是迷信爱情的。这没有什么好或坏。我爱你,了解你。我要帮助你忘记过去。”

    他微笑了,汗珠从额上流下来,他掏出手帕去揩它们,一面忘记自己地继续说:“我疑心是在做梦。这不是一场美丽的梦吗?……你来了……。这比童话里的梦还要美丽。”

    “我起初还不知道你过去的生活是那么忧郁的。你过去太苦了,”她爱怜地望着他,安慰他说。“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那些事情?你为什么这一向来死死地瞒着我?要不是陈先生对我说明一切,我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彼此了解?”她说这些话,就像一个年轻的母亲在责备一个被溺爱的孩子。

    一种突然袭来的强烈的感情把他的武装完全解除了。他第一次对她说了真实的话:“若兰,原谅我,我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这“懦弱无能”四个字从他的口里吐出来,他自己也不觉得。但它们却很响亮地在他的脑子里长久地回响着。他刚刚有了很大的勇气来接受她的爱,来献出他自己的爱,然而他连什么事都不曾做出来,这勇气就马上被那四个字打消了。他开始踌躇起来。母亲的憔悴的面孔威压地在他的眼前出现了。接着又是妻子的哀求的表情。“我怎么处置她们呢?我们在这里结婚,母亲决不能够承认,父亲更不用说了。他们决不会原谅的。我难道就为了这个得罪父亲、母亲而抱憾终身吗?而且我为了个人的幸福破坏了家庭,我算是什么样的人呢!她以后会相信我吗?”他这样想着,仿佛就落进了黑暗的深渊似的,不觉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很低、很低的绝望的呻吟。

    “如水,你怎么啦?”她看见了他的痛苦的表情,她不明白他为什么骤然改变了态度。她便挨近他,靠在他的身上,把她的充满爱怜的眼光往上看,看他的脸,温柔地低声问道:“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心?”

    周如水觉得自己陷在从未有过的困难的境地里了。他的思想变换得很快。一个思想刚来到他的脑子里,另一个相反的思想马上又接着来了。每一个思想都似乎是对的;又似乎是不对的。他刚刚伸手去抱她,立刻又惶惑地松了手,甚至往后退了一步。他疑惑地自语道:“不能!这不可能!”他又痛苦地摇着头绝望地说:“不能,这完全不可能。我一生完结了。”过后他又悔恨似地说:“我不配,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他甚至不敢正眼看她。他没有流泪,他却觉得泪珠直往他的心里滚。

    “为什么不配呢?既然我自己愿意。”她起初惊讶地、关切地望着他,后来她觉得她开始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便真挚地、感动地开导他。

    他也很感动。他对她再没有疑惑了,他现在只有感激,只有爱。他愿意立刻跪下去,把他的全量的爱献给她。然而这时候良心又威胁地来把他抓住了。不仅良心,还有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妻子,还有他的父亲,还有那过去的生活,还有社会上的一般人,这一切包围了他。他的心里起了激烈的挣扎。他觉得自己快没有力量支持下去了。

    “牺牲,”这个念头就像一道电光掠过他的脑子。他觉得自己又渐渐地强健起来。最后他下了决心毅然说道:“若兰,我真后悔和你认识,我们今生是没有缘分了。希望你以后把我完全忘掉。我们的结合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会给你带来幸福。我应该回家去。我的责任是在那里。”

    他鼓起勇气一口气说了这几句话,不敢看她一眼。停了片刻她正要开口,他却用抽泣的声音说了一句:“若兰,再见罢”,就踉跄地走了。他走得很快。他仿佛听见她在后面哀声唤他,他连忙蒙住两只耳朵。他走进旅馆时还感到一种道德的力量。可是回到自己的房间以后,他却倒在床上伤心地哭起来了。

    她悲痛地望着他走了,没精打采地把身子倚在树上,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她才在后面唤了他几声。他两次回过头看她,但终于转了弯不见了。

    她懒洋洋地回到旅馆里,在归去的路上就只剩了一个孤零零的她,一切的景物都带了愁容,似乎都在怜悯她的不幸。

    她走进自己的房间,便取了信纸,一面哭着,一面写信给陈真。

    陈先生:

    我们今天在树林里演了一幕悲剧。我预备把我的整个的心献给他,帮助他忘记过去的一切,治疗他的创伤,鼓舞他的勇气,给他创造新的生活,使他做一个勇敢的人,正如你所希望我做的。我想要是我的爱能够拯救他,如你所说的话,我愿意把我的全量的爱给他,我可以不要一点代价,因为我确实爱过他。然而结果我只给他添了更多的痛苦。我的爱竟不能够帮助他。他流着泪离开了我,说了那些使我至今想着还心痛的话。我也是一路上淌着眼泪回家的。我固然爱他,但是现在我们只好分开了。我不能怨他,我知道他还爱我,可是他不相信我的爱,他不相信我的爱能够帮助他。因此我们的关系就只得这样悲痛地完结了。我也不能够再对他说今天说过的那番话了。我答应了你的要求,而结果却是如此,我对你抱歉,请你原谅。你的好意,你对我那样看重,以致把这重大的使命付托给我,你相信我的爱可以拯救他,你相信我可以做到斯拉夫女性的那样伟大。对于这一切,虽然是过分的推许,但我依旧非常感激。

    这里我不能再住下去了,一切的景物都会给我唤起痛苦的回忆。我打算搬到蕴玉家里去暂住,大概要住到开学的时候,有空请你常来玩。并望你让我知道他的消息。对于你我始终是敬重的,而且还希望你常常指教我。

    仁民先生那里还常去吗?听说吴太太病得厉害,我下个星期日打算去看她。蕴玉也会去。希望能够在那里看见你。祝你快乐!

    张若兰 ××日。

    第八节

    一年以后,一个晴明的夏天的午后,在海滨,就在大树林的中心,一个人的缓慢的脚步声从近处传了来。来的是一个瘦长的青年,三十左右的年纪,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是一张平静的脸,不过额上有了两三条皱纹。他穿着翻领衬衫,左手手腕上托了一件太阳呢西装上衣,右手捏了一根手杖。他慢慢地走着,不时停了步抬起头往四处看,欣赏四周的风景。他走到一口井旁边,正有一个鬓角插了野花的十七八岁的姑娘挽起衣袖在那里汲水,他止了步在旁边静静地观看,脸上浮出了微笑。少女汲了水,端着那个大瓦盆,正要向前面的茅屋走去,忽然抬起头看见了他,似乎认识他,把他望了一会,对他笑了笑就走开了,走进茅屋里去了。

    茅屋前面的一把竹椅上坐着一个灰白头发的老人,手里拿了一把蒲扇,赶身边的苍蝇。一条黑狗躺在他的脚下。老头子看见这个青年走近,便抬起头注意地看他,好像认得他似的。老头子带笑地招呼他,一面问道:“从海滨旅馆来的?”

    青年站住了,点着头亲切地答道:“我是从那里来的。”他歇了歇又带笑地问了一句:“你还认得我吗?”

    老人抬起头来,用那一对依旧是奕奕有神的眼睛把青年仔细地望了一会,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说:“啊!我记起来了!……不错,你去年来过。……你还记得起我?……啊,还有一位小姐。那回你和一位小姐同来的。她现在好吗?……为什么今天不来?……你一个人来?为什么不带她来?她真是一位好小姐!……我从没有见过像她那样又谦和、又漂亮的小姐!……你们一定早结婚了。……你下次一定要把你的太太带到这里来玩啊!请你回去说,树林里的王老头儿还在想念她!……你福气真好,有一位那么好的太太。……不要忘记把你的太太带来I……琴姑,你刚才见过她罢。她今年十七了,我还没有给她看中一个好女婿!……真不容易,在这个年头好的人真不容易找!”

    老头子的话似乎就不会有完结的时候。青年只是唯唯否否地应着。他的脸上虽然依旧堆着笑容,但眼睛已经失了光彩,他的精神似乎贯注在别处。老人的话愈来愈刺痛着他的耳朵,而且他的心也开始在痛了。他后来实在支持不下去了,勉强和老人敷衍了几句,借口说有事情就走开了。分别时老人还叫他不要忘记下次把太太带来。

    青年离开老头子的视线以后,便放慢他的脚步。他无目的地往四面看,但似乎并不曾看见什么,一切的景物很快地在他的眼前飞了过去,不曾留下一点印象。他的眼睛好像完全失掉了作用似的。

    忽然一株松树出现在他的眼前,遮住了他的视线。这松树因了它的形状的奇特和树身的粗大,在他的脑子里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他记得他和她最后一次谈话的时候,她便站在这株大树旁边。他注意地看着树皮剥落了的老树,一年前的往事即刻涌上心头。长睫毛亮眼睛的圆圆的面庞又浮现在他的脑里。他把往事仔细地回味了一番,充满了温和、亲切、柔爱的感情,他禁不住梦幻地低声叫了几声“若兰”。于是一个痛苦的回忆就开始来刺痛他的心了:“她已经是别人的人了。只怪当时自己没有勇气,放过了那个好机会,如今只剩下痛苦的回忆了。……她原是爱我的,她是肯为我牺牲一切的,只是我太没有勇气,断绝了她的爱,以后恐怕再没有人能够像她那样地爱我了。”他用一种凄惨的声音自语着,走出了树林,但又爱恋地回头望了望,又唤了两声“若兰”,好像他的若兰就住在这个树林里一样。最后他又叹息地说:“可是现在已经迟了。”

    他走出树林,前面横着两条土路,两三个村姑提着篮子在路上往来,看见他,投了一瞥好奇的眼光,或者对他笑了笑。他便往沿树林的那条路走去,脚步依旧下得很慢。他忽然站住了,把手杖挟在左腋下,右手从西装袋里摸出了一张折叠的信纸摊开来读,读到里面的某一段时,他特别放大了声音,这一段是:

    汝妻已于二年前患病身故,因恐汝在外伤心,故未早告。今年自汝返省消息传出后,来吾家为汝作伐者颇不乏人。余老矣,常为人讥为不识新潮流,故不欲干预儿女婚事,须俟汝归后自行决定。惟汝究竟何时起程,应先将确定日期快邮函告,以免老父在家悬念。切记勿忘!……

    他折好了信,忽然又把信纸摊开看了一阵,最后下了决心把信揉成一团,掷在地上,便拔步向前走了。在路上他还不住地叹息道:“我错了。……可是现在已经无法挽回了。”

    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