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2.0-后记& 致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后记

    &

    致谢

    想写一本关于运营的书,对我而言,是从2014年下半年之后开始有的念想,原因恰如书中所说的:

    “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就会想要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此后开始,先后有至少6家以上的出版社找过我,表达过想要一起合作来出版这样一本书的意思。

    但,写书是一件耗时巨大,既累又烦乱,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和见解都挑战颇高,并且可能还需要看一点点缘分的事,它可能需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身边拥有对的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发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念想虽然一直有,但始终未能落地。

    一直到2015年下半年。

    2015年下半年,正好恰逢我先后已经经历了4家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并且自己已经经历了2次创业,也开始在行业里跟其他运营同仁们进行了很多交流。这些前提,让我对于“运营”,开始有了很多更深的理解。这算是“对的时间”。

    然后,2015年下半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的首席策划编辑董英小姐通过我的公众号联系到我。与她的沟通非常顺畅,让我感受到了她极大的诚意和认真,也让我觉得她是真的可以在写书这件事上给予我很多帮助的。这就算是遇到了“对的人”。

    再然后,2015年下半年,正好家中的一些事告一段落,又恰逢我决定要与Luke、布棉两位好友一起全职创办三节课,这些客观条件也让我可以有了一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上,甚至是,“写书”这件事可能还可以与我的职业和主要工作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这就算是“对的环境”。

    正是在这样很多机缘巧合的背景下,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这本书,可能不一定多么好,但就个人而言,我可以说,它是能让我满意的。至少,为了让更多运营人和互联网人可以切实地从中收获到一些价值和启发,我觉得我已经付出了我自身能够认可的努力。

    当然,就像本书一再强调的,互联网是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运营也是一件极度复杂、极度不标准的事,这样一件事,很可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于我个人的经历、实践和思考,限于水平、阅历等,不足与偏颇之处都在所难免,还希望广大读者可以不吝指正。相关交流,欢迎通过“黄有璨”微信公众号给我留言,我的回复不一定及时,但我确保每一条留言都会认真阅读和思考。

    最后,我也要对于诸多朋友、同仁和前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所有购买了《运营之光》第一版的朋友们,以及你们提出的所有反馈和建议,因为你们的建议与支持,才会有《运营之光2.0》的诞生。

    感谢我在进入互联网行业后的第一任老板李未,是你帮助我建立了最初的对于“运营”的认知,此外,你在2008年前后给予我的诸多建议和指导,让我一直受益至今。

    感谢前第九课堂CEO马源和前联合创始人小马宋,前新浪微米COO Kevin,周伯通招聘CEO冯涛,我个人的成长与关于运营的大量实践正是在与你们合作和共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在曾经的合作和共事中,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没有这些经历,可能也不会有本书的诞生。

    感谢我在三节课的合伙人Luke和布棉,在与你们共事的过程中,我得以从你们身上持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我对于产品和运营的认识与理解,也感谢你们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够在创业的同时抽空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在你们的关照和支持下,我可以说,从2015年10月至今一起在三节课共事的这接近1年时间里,也是我职业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开心、效率最高、最有成就感的一年。

    感谢张亮、韩叙、金璞、陈福云、胡亚东、韩利、刘锤等圈内好友或同仁,关于运营,不论是跟你们当面交流,或是阅读你们的大作,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得以不断去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完善和校正了此前很多自己认知有偏差的地方。可以说,我个人关于运营的很多工作方法和认知体系,都是从你们身上获益的。

    感谢创业邦执行总裁方军、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格知”CEO叉小包、正阳公关CEO贾大宇、小饭桌运营VP杨志新、支付宝产品经理张月光、著名自媒体人阑夕、峰瑞资本合伙人陈鸣、银客集团产品合伙人于冬琪、知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等好友和前辈们在本书出版前试读了本书,并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尤其是脱不花老师,在自己工作百忙中还特意抽出时间为本书写了序,真是由衷感谢!

    感谢我三节课的郭佳佳、付晓萌和吴越三位同学在《运营之光》和《运营之光2.0》先后出版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认真的校对,并对本书的改进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感谢我的前同事郭文龙和现同事崔晓玲、吴越,她们为本书贡献了很多鲜活生动的案例。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董英。没有你在适合的时间的出现和你所投入的认真,也就没有这本书的出版。包括,从书的命名到内容设计、内容编排等各方面,你们都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与帮助。

    感谢在我的运营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的诸多令我感动过和带来过深深启发的诸多朋友、用户们,原谅我无法一一写出你们的名字,是你们给我的职业从业生涯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回忆,也让我能够深深爱上“运营”这件事,并以之为荣。

    也要感谢三节课和我的个人公众号“黄有璨”中的许多读者们(也请原谅我无法一一提及你们的名字),写书是一件痛苦而漫长的事情,尤其是在我补写《运营之光2.0》书稿的过程中,恰逢工作压力巨大,整个人都变得很压抑,没有你们的支持,我难以想象我能够补写完后面这7万字的书稿并付诸出版。此外,在本书最早开始连载发布的过程中,你们的各类建议和反馈,也都在帮助我把这本书变得更好。

    特别需要提到我的“价值观共振好友”,《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作为“可能是最会学习的人”,自我们互相结识起,每隔一段时间见面,我都会觉得他身上又发生了某些巨大而有趣的变化,而他的这种变化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我,让我自己也不得不更加努力和专注。在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他也作为第一手读者给了我许多支持、鼓励和宝贵建议。

    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们,你们对我是最重要的。感谢老妈和老爹一直以来的各种默默关怀和支持,老爹虽然不善言辞和表达,但始终在以行动默默表达着他的支持和帮助,老妈更是为家庭付出了她的几乎全部。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刘莉对于本书进行了极为认真的校对和试读,过去几年,我选的是一条不太容易走的路,是你的各种理解、支持和陪伴,才能让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最后的最后,感谢黄佐琨小朋友,如全书开篇提到的,你的出现,让我对于生活、工作甚至生命都有了很多新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有动力要用自己的言行来为你树立一个好榜样。看着你一点点成长,是件很幸福的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