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结束与洋商的对峙观望,胡雪岩准备卖丝(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筹划谈判

    胡雪岩到了上海,仍旧径投大兴客栈,行李还不曾安顿好,就写条子叫客栈专人送到七姑奶奶的寓所,请古应春来相会。

    不到一个钟头,古应春亲自驾着他的那辆“亨斯美”赶到大兴客栈,一见面叫应了,什么话不说,先仔细打量胡雪岩的行李。

    “怎么回事,老古!”

    “阿巧姐呢?”

    “没有来!”胡雪岩说,“事情大起变化,你想都想不到的。”

    “怎么样呢?”

    “说来话长。回头有空再谈。喂,”他问,“五哥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古应春又问,“阿巧姐呢?怎么事情起了变化?你要言不烦说两句。”

    胡雪岩不知道他何以对阿巧姐特别关心,便反问一句:“你是不是派人到木渎去谈过?”

    “你先不用管这个,只说阿巧姐怎么样了。”

    “名花有主,是我一手经理。不久,就是何学台的姨太太了。”接着,便讲移植这株名花的经过,胡雪岩虽长于口才,但经过太曲折,三言两语说不完,站着讲了一刻钟,才算说清楚。

    “这样也好!”古应春拉着他的袖子说,“走!去晚了,七姐的急性子,我是晓得的,又要埋怨我。”

    “慢来,慢来!”胡雪岩按住他的手说,“我的话告诉你了,你一定也有话,怎么不告诉我?”

    “当然要告诉你的。到家再说。”

    等坐上马车,古应春承认曾派人到木渎去谈过阿巧姐的事,但一场无结果,派去的人不会办事,竟连何以未能成功的原因何在,都弄不清楚。

    “我倒比你清楚。阿巧姐吃了一场惊吓,由此让我还交了三个朋友,都是苏州的阔少,有一大笔款子要我替他们用出去。”胡雪岩笑道,“老古,我这一趟苏州,辛苦真没有白吃,谈起个中的曲折,三天三夜都谈不完。”

    事情太多,东一句,西一句,扯来扯去,古应春一时也听不清楚,只知道他这趟大有收获。彼此在生意上休戚相关,胡雪岩有办法,他自然也感到兴奋。

    转眼间到了七姑奶奶寓所,马蹄声音是她听熟的,亲自下楼来开门,老远就在喊:“小爷叔,你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胡雪岩说,“先告诉你一桩开心的事,你总说苏州的糖食好吃,我替你带了一大篓来,放在‘石灰缸’里,包你半年都吃不完。”

    “谢谢,谢谢!”七姑奶奶口中是对胡雪岩说话,眼睛却看着古应春。

    “阿巧姐不来了!”古应春轻声对她说,“她也不会姓胡了。”

    “怎么闹翻了?”

    “不是,不是。你不要乱猜,回头再跟你说。总而言之,可以放心了!”

    “嗯,嗯!”七姑奶奶很高兴地拍拍胸。

    胡雪岩听他们这番对答,越觉困惑,“老古,”他用低沉的声音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事可以放心?”

    “现在不会‘白板对煞’了,”七姑奶奶搭腔,“大家都可以放心。小爷叔,快上楼来,看看哪个来了?”

    上楼掀帘一看,含笑凝睇的竟是芙蓉,胡雪岩惊喜之余,恍然大悟所谓“白板对煞”作何解。

    “你是怎么来的?”

    “我跟三叔一起来的。”芙蓉说,“一到就住在七姐这里。本来要写信告诉你,七姐说不必,你就要回来的。”

    “那么三叔呢?”

    “他就住在不远一家客栈。”古应春笑道,“这位先生真是妙人!从他一来,你晓得哪个最开心?”

    “哪个最开心?”胡雪岩想了想说,“照我看,只有他自己。”

    大家都笑了,“还有一个,”古应春指着七姑奶奶,“她!”

    这一说,胡雪岩又大惑不解了,“何以七姐最开心?”

    “你想呢?我们这位姑奶奶一刻都静不下来的,现在听了你小爷叔的话,要学做千金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叫她怎么坐得住?刘三爷一来算救了她了,他每天到各处去逛,看了稀奇古怪的花样,回来讲给她听,真好比听大书。”

    “听大书都没有听刘三叔说笑话来得发噱。”七姑奶奶也爽朗地笑着,“这个人真有趣。”

    “来了,来了!”古应春说,“他的脚步声特别。”

    因为有此一句话,胡雪岩便先注意门帘下的脚,原来刘不才着的是一双只有洋人用的黑色革履,上了油,擦得闪闪发亮。身上只穿长袍,未着马褂,那件袍子纯黑,非绸非缎,细细看去,才知是洋人用来做礼服的呢子,刘不才别出心裁,做成长袍,配上水钻的套扣,显得相当别致,也相当轻佻。

    “喔!”刘不才先开口,“你总算回来了!人像胖了点。”

    胡雪岩先答他的话,忍着笑将他从头看到底,“刘三爷,”他又似嘲弄,又似佩服地说,“你真正时髦透顶了!”

    “刘三爷真开通。”古应春也说,“叫我就不敢穿了这一身奇装异服,招摇过市。”

    “这有啥要紧?人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人。”七姑奶奶帮刘不才说话,“‘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刘三爷这身打扮真叫俏!看上去年纪轻了十几岁。”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闲话少说,”古应春问道,“我们是下馆子,还是在家吃饭?”

    “在家吃吧!”胡雪岩说,“我不想动了。”

    于是七姑奶奶和芙蓉都下厨房去指挥娘姨料理晚餐,胡雪岩开始畅谈此行的经过,因为有刘不才在座,关于阿巧姐的曲折,自然是有所隐讳的。

    “照此看来,刘不才来得正好,”等听完了,古应春异常兴奋地说,“五月初七去接陆芝香,就请刘三爷去。”

    “是的。”胡雪岩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将来陪他们吃喝玩乐,都是刘三爷的事。何学使经过上海,也归刘三爷接待。”

    “好的!”刘不才欣然答应,“都交给我。包管伺候得他们服服帖帖。”

    “你这身衣服,”古应春说,“陆芝香或许不在乎,在何学使一定看不顺眼。”

    “我懂,我懂!”刘不才说,“陪啥人穿啥衣裳,我自己有数。”

    “我在想,”胡雪岩说,“将来刘三爷跟官场中人打交道,甚至到家里去的机会都有,有个功名在身上,比较方便得多。我看,捐个官吧?”

    “最好不捐。一品老百姓最大。”

    胡雪岩很机警,听出刘不才的意思,不捐官则已,要捐就要捐得像样,不过自己也不过“州县班子”,不能替刘不才捐个“知府”,所以这样说道:“我们是做生意,不是做官,大小不在乎,只为了做生意方便。譬如说逢关过卡,要讨个情,一张有官衔的名帖投进去,平坐平起,道弟称兄,比一品老百姓,就好说话得多了。”

    “小爷叔的话不错,我也想捐一个,捐他个正八品的县丞。”

    “那也不必,都是州县班子好了,弄个‘大老爷’做做。”

    接着胡雪岩的话,那边笑了。七姑奶奶手里捧着一瓶洋酒,高声说道:“各位‘大老爷’请上桌吧!”

    “啊呀!”古应春突然说道,“我倒忘记了,有位仁兄应该请了他来。”

    “谁啊?”胡雪岩问。

    “裘丰言。”

    “喔,他也来了。这可真有得热闹了。”胡雪岩笑着说了这一句,却又摇摇头,“不过今天不必找他。我们还有许多事要谈。”

    生意上的许多机密,只有他们俩可以知道,连刘不才都不宜与闻,因此饭桌上言不及义,只听刘不才在大谈这天下午所看的西洋马戏,马背上的金发碧眼的洋美女,如何婀娜多姿,大露色相。别人倒都还好,芙蓉初涉洋场,听了目瞪口呆,只是不断地说:“哪有这样子不在乎、不顾脸面的?我不信!”

    “百闻不如一见。”胡雪岩说,“你明天自己去看一次就晓得。”

    “对的!”七姑奶奶的兴致也来了,“明天我们也去看一场。”

    “女人也许看吗?”

    “女人难道不是人?为啥不许!”

    “有没有女人去看?”芙蓉问她三叔。

    “有,有。不但有,而且还跟不认识的男人坐在一起——”

    “三叔又要瞎说了。”芙蓉老实不客气地指责,“这话我绝对不信。”

    “我话没有说完,你就怪我!”刘不才说,“我说的是西洋女人。”

    古应春衔杯在口,忍俊不住一口酒喷了出来,亏得脸转得快,才没有喷到饭桌上,但已呛了嗓子,又咳又笑好半天才能静下来。

    “小爷叔!”七姑奶奶也笑着对胡雪岩说,“我们这位刘三爷跟‘酒糊涂’裘大老爷,真正是‘宝一对’,两个人唱双簧似的说起笑话来,简直把人肚肠都要笑断。我情愿每天备了好酒好菜请他们吃,听他们说说笑话,消痰化气,延年益寿。”

    “你倒真阔!”古应春笑道,“请两位州县班子的大老爷做清客。”

    “我倒想起来了。”七姑奶奶问道,“刚才你们在谈,是不是刘三爷也要捐个官做?”

    “老古也是!”胡雪岩接口,“老古精通洋务,现在刚正吃香的时候,说不定将来有人会借重,真的挂牌出来,委个实缺。七姐,那时候你就是掌印夫人了。”

    “谢谢!”七姑奶奶撇着嘴说,“我才不要做啥官太太。”

    “老古!”胡雪岩先是当笑话说,转一转念头,觉得倒不是笑话,“说真的!老古,我看你做官,倒是蛮好一条路子。于你自己有益,对我们大家也有好处。”

    七姑奶奶口快,紧接着问:“对老古自己有没有益处,且不去说它,怎么说对大家都有好处?”

    “自然罗!”胡雪岩答道,“你只看王雪公,他做了官,不是我们都有好处?”

    “喔,我懂了,是仰仗官势来做生意。既然如此,老古为朋友,倒不妨打算打算。”

    “你啊!”古应春叹口气说,“得着风,就是雨。晓得的人,说你热心,不晓得的人,当你疯子。”

    七姑奶奶听了胡雪岩的劝,脾气已改得好多了,受了古应春的这顿排揎,笑笑不响。

    “小爷叔!”古应春转脸又说,“我样样佩服你,就是你劝我做官这句话,我不佩服。我们现在搞到兴兴头头,何苦去伺候贵人的颜色?”

    胡雪岩很知趣,见这上头话不投机,就不肯再说下去,换了个话题说:“从明天起,我们又要大忙特忙了。今天早点散吧!”

    “对!”七姑奶奶看一看胡雪岩和芙蓉笑道,“你们是小别胜新婚,早点去团圆,我也不留你们多坐。吃了饭就走好了。”

    于是止酒吃饭。古应春拿起挂在门背后的一支西洋皮马鞭,等在那里,是预备亲自驾车送他们回大兴客栈的样子。

    “你住得近,不必忙走!就在这里陪七姑奶奶谈谈闲天解解闷。”胡雪岩向刘不才说。

    虽然七姑奶奶性情脱略,但道理上没有孤身会男客的道理,所以刘不才颇现踌躇,而古应春却懂得胡雪岩的用意,是怕刘不才跟到大兴客栈去,有些话就不便谈了。因而附和着说:“刘三爷,你就再坐一会好了。”

    既然古应春也这么说,刘不才勉强答应了下来。古应春陪着胡雪岩和芙蓉下楼,戴着顶西洋鸭舌帽的小马夫金福,已经将马车套好,他将马鞭子递了过去,命金福赶车,自己跨辕,以便于跟胡雪岩谈话。

    “先到丝栈转一转,看看可有什么信?”

    先到裕记丝栈,管事的人不在,古应春留下了话,说是胡大老爷已从苏州回到上海,如有他的信,直接送到大兴客栈,然后上车又走。

    到了客栈,芙蓉便是女主人,张罗茶烟,忙过一阵,才去检点胡雪岩从苏州带回来的行李。胡雪岩便向古应春问起那笔丝生意。

    刚谈不到两三句,只听芙蓉在喊:“咦!这是哪里来的?”

    转脸一看,她托着一方白软缎绣花的小包袱走了过来,包袱上是一绺头发,两片剪下来的指甲。

    “头发上还有生发油的香味,”芙蓉拈起那一绺细软而黑的头发,闻了一下说,“铰下来还不久。”

    胡雪岩很沉着地问:“你是在哪里寻出来的?”

    “你的那个皮包里。”

    不用说,这是阿巧姐替他收拾行李时,有意留置的“私情表记”,胡雪岩觉得隐瞒、分辩都不必要,神色从容地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回头细细告诉你。”

    芙蓉看了这两样东西,心里自然不舒服,不过她也当得起温柔贤惠四个字,察言观色,见胡雪岩是这样地不在乎,也就愿意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仍旧收好原物,继续整理其他的行李。

    “洋人最近的态度,改变过了。”古应春也继续谈未完的生意,“听说,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到江宁城里去看过,认为洪秀全那班人搞的花样,不成名堂,所以有意跟我们的官场,好好坐下来谈。苦的是‘上门不见土地’。”

    “这叫什么话?”

    “找不着交涉的对手。”古应春说,“历来的规矩,朝廷不跟洋人直接打交道,凡有洋务,都归两广总督兼办,所以英国、美国公使要见两江总督,督署都推到广州,拒而不见。其实,人家倒是一番好意。”

    “何以见得?”

    “这是有布告的。英、美、法三国领事,会衔布告,通知他们的侨民,不准接济小刀会刘丽川。”古应春又说,“我还有个很靠得住的消息,美国公使麦莲,从香港到了上海,去拜访江苏藩司吉尔杭阿,当面声明,并无助贼之心。只是想整顿商务、税务,要见两江怡大人。此外又听说英、美、法三国公使,会衔送了一个照会,为了上海新设的内地海关,提出抗议。”

    “这是什么意思?”

    “多设一道海关,多收一次税,洋商自然不愿。”

    胡雪岩很用心地考虑了一会,认为整个形势,都说明了洋人的企图,无非想在中国做生意,而中国从朝廷到地方,有兴趣的只是稳定局势,其实两件事是可以合起来办的,要做生意,自然要求得市面平静,要求市面平静,当然先要在战事上取胜,英、美、法三国公使,禁止他们的侨民接济刘丽川,正就是这个意思。当今最好的办法,是开诚布公,跟洋人谈合作的条件。

    当他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古应春叹口气说:“小爷叔,要是你做了两江总督就好了,无奈官场见不到此,再说一句,就是你做了两江总督也不行,朝廷不许你这样做也是枉然,我们只谈我们自己的生意。”他提醒他说,“新丝快要上市了。”

    新丝虽快上市,不准运到上海与洋人交易,则现有的存货,依然奇货可居。疑问是这样的情势,究竟可以维持多久?一旦禁令解除,丝价下跌是一可虑;陈丝品质不及新丝,洋人要买一定买新丝,陈丝的身价更见下跌,说不定卖不出去是二可虑。胡雪岩意会到此,矍然而惊,当即问道:“老古,照你看,我们的货色是卖,还是不卖?”

    古应春不作声。这个决定原是很容易下的,但出入太大,自己一定要表现出很郑重的态度,才能说动胡雪岩,所以他的沉默,等于盘马弯弓,实际上是要引起胡雪岩的注意和重视。

    “你说一句啊!”胡雪岩催促着。

    “这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尽的,贵乎盘算整个局势,看出必不可易的大方向,照这个方向去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胡雪岩一面听,一面点头,“不错。”他说,“所谓眼光,就是要用在这上头。照我的看法洪杨一定失败,跟洋人一定要合作。”

    “对!我也是这样的看法。既然看出这个大方向,我们的生意应该怎么做,自然就很明白了。”

    “迟早要合作的,不如放点交情给洋人,将来留个见面的余地。”胡雪岩很明确地说,“老古,丝我决定卖了!你跟洋人去谈。价钱上当然多一个好一个。”

    古应春只点头,不说话。显然的,怎样去谈,亦须有个盘算。

    古应春想了想说:“这样做法,不必瞒来瞒去,事情倒比较容易办。不过‘操纵’二字就谈不到了。”

    这句话使得胡雪岩动容了,他隐隐然觉得做生意这方面,在古应春面前像是差了一着,然而那股好胜之心,很快地被压了下去。做生意不是斗意气!他这样在想,见机最要紧。

    “‘操纵’行情,我何尝不想?不过当初我计算的时候,没有想到最要紧的一件事,这件事,洋人占便宜,我们吃亏。所以要想操纵很难,除非实力厚得不得了。”

    “哪一件事?”古应春问,“洋人占便宜的是,开了兵船来做生意——”

    “着啊!”胡雪岩猛然一拍手掌,“我说的就是这件事,洋人做生意,官商一体,他们的官是保护商人的,有困难,官出来挡,有麻烦,官出来料理。他们的商人见了官,有什么话也可以实说。我们的情形就不同了,官不恤商艰,商人也从来不敢期望官会替我们出面去论斤争两。这样子的话,我们跟洋人做生意,就没有把握了,你看这条路子走得通,忽然官场中另出一个花样,变成前功尽弃。譬如说,内地设海关,其权操之在我,有海关则不便洋商而便华商,我们就好想出一个办法来,专找他们这种‘不便’的便宜,现在外国领事提出抗议,如果撤消了这个海关,我们的打算,岂不是完全落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