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工作不如换思维-第2种思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工作是生意,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很多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对工作很用心,也很勤恳,却得不到老板的赞赏? 对此,你可能牢骚满腹,一副受害者的形象出现:“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然而,工作就是生意,商业时代以效率为先,靠业绩说话;不管你的工作多么辛苦,多么忙碌,如果你缺乏效率,没有业绩,那么一切辛苦都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职场不相信眼泪

    在职场中,经验、资历与辛苦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辛苦和努力,虽然值得同情,但是没有价值,唯有辉煌的业绩和出类拔萃的能力,才是衡量一名员工价值的唯一标准。

    职场是靠业绩说话的地方

    职场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在这里,做出业绩才是硬道理。因为出众的工作业绩更能证明你的能力,体现你的价值。

    事实表明,既能跟老板同舟共济,又业绩斐然的员工,是最能得老板欢心的员工。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那么你不仅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你还将有更多机会被提拔。

    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如果你仅仅忠诚,总无业绩可言,尽忠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老板不可能重用你,因为把重要而难办的事交给你,他不放心。更进一步讲,受利润的驱使,再有耐心的老板,也绝难容忍一个长期无业绩的员工。届时,即使你忠贞不二,老板也会变心,甘愿舍弃有忠诚无业绩的你,留下业绩突出的员工。

    下面故事中,两个女孩的不同遭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有两个女孩均受雇于某公司,给老板当助手,替他拆阅分拣信件。两个女孩都对公司忠心耿耿,但两个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其中一个女孩子工作不到两个月就被解雇了,而另一个女孩子则不仅被加薪,还被提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呢?

    原来,其中一个忠心有余,做事却不讲效率,每天忙忙碌碌,可工作一天下来,连自己分内的事都做不完。另外一个女孩儿头脑灵活,想着法的提高工作效率,交给她的工作都会很快完成,还做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老板的秘书因故辞职,这个女孩当上了秘书。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儿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让她留在公司,老板不仅在职位上给她晋升,更是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员工时相比,她的薪水已经提高了4倍。尽管如此,老板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丰硕的业绩,而绝不希望看到员工工作卖力却成效甚微。即使你费尽了全部的气力,却做不出一点实绩,那也是没有用的。仅仅会埋头苦干、不问绩效的“老黄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更需要能插上效益翅膀的“老黄牛”。

    埋头犁地的老黄牛,勤恳作业,可是不抬头看路,错了方向,那么,一天的劳动岂不是付之东流。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别等别人来问,要先问好自己。

    每一个成功老板的背后,必须有一群能力卓越、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成功的员工,老板的辉煌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总之,业绩才是企业和个人生存的硬道理。人在职场,必须做出成绩来,靠实力证明自己。

    生气不如争气,用实力证明自己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默默耕耘,鞠躬尽瘁,就一定能够得到重用。然而,现实往往令人大失所望。也许你自以为劳苦功高,老板却看不到你的能力和贡献,甚至毫无道理地打压你,会让你的内心产生一种失落感,甚至产生跳槽的念头。

    李宁所在的公司刚刚接了一个过百万的项目,谁如果能够负责这个项目,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佣金,更可以在公司、客户以及整个行业中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李宁当然要极力争取。但是最后确定的负责人却不是他,李宁觉得委屈,于是去找经理问明原因。

    经理说:“你没有主持过这么大的项目,公司对你的实力还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怎么可能把它交给你呢?”

    李宁更委屈了,认为经理不信任他、公司不信任他。可是经理前几天还对李宁的工作很满意,说相信他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怎么在这关键时刻却不信任他了?

    是李宁能力不足,还是老总偏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常情况下,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他们用人的标准一般是以个人的实力来衡量,他们会像猎豹一样盯住绩效。因此,职业人士只能拿业绩和实力来证明自己,因为职场从来不相信辛苦的眼泪。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绝不是一个现代职业人应该有的态度。事实上,没有功劳,再多的苦劳也是零。

    倘若因为老板看不到你的苦劳,而一味地怨天尤人,甚至动不动就盘算着另谋高就,那么你很容易错失好老板,这就就非常可惜了。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学会用实力证明自己。只有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他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对皇帝说:“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高明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工作也一样,没有所谓的苦劳,只有功劳,一切靠业绩说话。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有些人所自诩的10年业界经验,不过是一年经验重复10次罢了。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阻碍了自己的成长,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职场中,很多员工总是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伯乐,埋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是反过来想想,你是否主动让伯乐看到了你这匹“千里马”呢?千里马若不会放歌长嘶,也难能引起伯乐的注意。遇到这种情况,员工最好的选择不是默默等待,更不是埋怨怀才不遇,而应该首先躬身自问:“我有没有在老板面前表现过自己?有没有让老板看到千里马扬蹄的时刻?”进一步,你应该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展示给老板,让老板去发现,让老板去赏识。

    老板作为公司的直接负责人,绝对不会有心埋没人才,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给自己机会,也给老板机会,让他知道你的存在,你的能力,你的潜质。

    积极提升自己的业绩

    要想成为公司最杰出的员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必须靠业绩说话。毕竟,职场是个很现实的地方。因此,你必须积极提升你的工作业绩。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首先,要永远不断地学习。

    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并使你的工作业绩有所提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书本上的要学,实践中更要学。只有常怀一颗上进心,工作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变为一个新的形态——学习型组织,各种新的挑战和任务都会接踵而至。身为组织里的员工,你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应付自如。

    孙强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三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每一天都是与形形色色的客户的应酬中度过的。后来,他的一名下属通过自学拿到了管理硕士学位,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并在数年的商战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羽翼日渐丰满,销售业绩惊人。这种情况下,孙强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在公司的一次外贸洽谈会上,这名下属以出色的表现,令一位眼光很高、很挑剔的大客户赞叹不已,也赢得了总裁的青睐,被委以经理重任,而孙强则惨遭淘汰。

    我们身边有很多好学者,也许他们现在干着一些普通的工作,没有人注意他们,更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可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或许哪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已经远远地把你甩在了身后。

    其次,要努力,更要有智慧。

    工作业绩需要靠奋斗去获得,但工作中的智慧有时候则更为重要。营销学中有个精彩的案例,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梳子当然是用来梳头发的,而和尚却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很多推销梳子的人都会被这个思维定势难住,都打了退堂鼓,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可甲、乙、丙三位先生却都有了自己的业绩。

    甲仅卖出了一把,乙则卖出了10把,而丙先生竟然卖出了1000把,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甲先生说,他一连跑了六座寺院,受到了无数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便找到住持,说:“蓬头对佛祖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摆一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来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里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那里的方丈说:“凡来进香者,都有一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鼓励他们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

    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在这个故事中,甲先生的执著固然令人感动,但乙先生、丙先生的智慧更令人敬佩。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仅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更需要创新的思维。

    聪明的头脑是解决工作困境最为有力的武器,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业绩,就必须积极地转变思维方式,运用智慧的力量,用一种全新的办法来应对困难,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开发你的智慧,寻找新的方法,改进现有工作方式中的不足和缺陷,应该是每个员工都应该掌握的。

    赢家思维

    从现在开始,摒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每天早晨都下定决心,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较昨天有所进步。当晚上离开办公室时,一切都应安排得比昨天更好。这样做的人,在事业上一定会有惊人的成就。

    讲究工作效能,职场不需要“愚公”

    古时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愚公面山而居,他在90高龄时,决定开山修路,于是谱写了一曲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移山的悲壮故事。愚公精神曾鼓舞了中国历代勤劳勇敢的人们,但是,社会正在以不可预料的速度向前发展,21世纪,以“愚公”的速度开山修路无疑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于是,速度和效率成了一个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讲究效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到位。与其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千方百计地拖到明天,还不如用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

    是什么让你徒劳无功

    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是徒劳无功,他们看似忙忙碌碌,却一点进展都没有。辛辛苦苦干了很多,却仍然业绩平平。于是,他们开始抱怨说自己活得很苦,付出的努力换不回成绩。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忽略了工作效率。

    事实上,每天有接近一半的人在按照低效率的标准和方法工作。也许他们也想把工作做好,但却不知道怎样迅速高效地去做。于是,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

    小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后只有一个感觉——忙。她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期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还没做完。

    一个上午,上司让小林到办公室去。落座后,头儿用很关切的口吻问她近来的工作情况。小林也不谦虚,把进单位后的忙碌、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末了,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我忙碌,我快乐”的感想。凭小林本人的感觉,以及上司听她的汇报的神情,估计要受到表扬。

    不料上司听了她的汇报,沉默半晌说:“在你之前的老王会计,他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了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还不算紧张。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我怕你一时不适应,就没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些日子,看到你这般忙碌,这样吧,给你两天时间休息和调整,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天塌下来也不要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依照上司的吩咐,小林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专门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再次上班后,小林把近期手头的工作列了个清单,然后排了个时序,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又经过两天的调整,她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电话也不一个劲地响了,她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跟同事们说说话了。半个月后,上司再次找我,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也一并交给了她。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效率。每天疲于奔命却又无效,不仅自己辛苦,领导看了也会怀疑你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上讲究迅速高效,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讲求效率,要求做事干练,眼力好,出手快。此外,一开始就将事情做对,不返工,不重复劳动,这是强调品质管理的德国人的成功经验。“倒流程”是丰田的发明,不积压,不浪费,也就是高效率的产生。

    “迅速高效”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心态,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然而很多员工并不追求高效,他们信奉的是“差不多”哲学,凡事只求差强人意即可。尽管从表面看来,他们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让人满意。

    工作没有效率,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更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每个人都应该迅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你的职责,也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培根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聪明的人却在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中发挥才智的作用,将工作做到最完美。

    同样是在解决难题,思想老化的人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手边的工作,毫无创新;相反,会动脑子的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一劳永逸。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资料乱放,本来一天就能写好的材料,找资料就找了半天,岂不费事?

    工作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功人土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清楚地写出来,便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就会使工作条理化,因而使效率得到很大地提高。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中。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唐纳德在《提高生产率》一书中讲到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为了提高效率,每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先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有序原则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一位著名科学家说:“无头绪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确地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首先就意味着准确地计算和支配时间。虽然客观条件使我难以这样做到,但我仍然尽力坚持按计划利用自己的时间,每分钟地计算着自己的时间,并经常分析工作计划未按时完成的原因,就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常我在晚上订出翌日的计划,订出一周或更长时间的计划;即使在不从事科学工作的时候,我也非常珍视一点一滴的时间。”

    许多人工作过度而吃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工作太多,而实在是因为没有计划。没有计划,你很可能被一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事缠身,该做的事就做不完。如果你就是管理者,你就不能管理工厂里的员工,不能训练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能叫他们制造出来产品。如果你每天有计划,那么你在每分钟之内,都应当知道做什么事。

    除了要有计划,还有勤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勤奋是保持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才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缺乏事业至上、勤奋努力的精神就只有观望他人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就,而自己却在懒惰中消耗生命,甚至因为工作效率低下失去谋生之本。

    享受生活固然没错,但怎样成为老板眼中有价值的员工,这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一位有头脑的、聪明的员工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让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的工作。尽管有时这些工作可能薪水低微,可能繁重而艰巨,但它对员工意志的磨炼,对员工坚忍性格的培养,都是员工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方法正确效率才更高

    前面说过,无头绪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确地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首先就意味着准确地计算和支配时间。然而,很多人却充当着消防员的角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处理急事,他们每天都在处理危机、四处救火。每天下来,他们总是身心疲惫不堪,但并没有干成几件要事。

    为了“救火”,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该处理的问题,去思考最应该思考的要事。不是他们不想做要事,而是他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掉了,以至到最后不得不办时,早已错过了处理的最佳时机。如此日复一日地恶性循环,让自己像一个“危机管理人”那样,完全被大小事务控制住了,由此失去了驾驭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性。

    18世纪,天文学家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找到了一颗小行星。为搞清它究竟是行星还是彗星,便请数学家计算它的运行轨道。数学泰斗欧拉计算了三天三夜,当数据出现时,他的右眼因劳累过度而失明了。与欧拉同时接受计算任务的数学家高斯,首先革新了欧拉行星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引入了一个八次方程,仅花1小时就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结果。

    1901年1月1日,人们循着高斯计算的运行轨道,终于找到了这颗小行星——谷神星。高斯深有感触地说:“若是我不变换计算方法,我的眼睛也会瞎的。”

    因而我们说,有方法才能有效率。有的人用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别人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那是因为找到了适当的方法。那么,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找到好的方法了。答案就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必要联系和规律。

    有一次,美国华盛顿广场杰斐逊纪念大厦的某处墙面出现了裂纹,为了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为此,专家们设计了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

    但是经过进一步研究,却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用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是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是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是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呢?是因为开着的窗子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专家们发现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拉上大厦某一面的窗帘,一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此前设计的那些复杂的维护方案,也就都成了一纸空文。只要拉上窗帘就能节省每年几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这就是系统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处理问题时,若能从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中找出必然的联系,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赢家思维

    愚公精神固然值得敬仰,但如果只是徒劳无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时下毕竟是用结果来说话的社会,没有业绩,一切辛苦都没有意义。因此,对待工作必须讲究方法,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绩。

    运用80/20法则管理时间

    80/20法则,又称为二八法则,是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一个有趣的法则,但是如果将这一法则用在时间管理上,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上,人们常说的那种事半功倍,就是80/20法则有效运用的理想境界。

    你只运用了20%的时间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时光匆匆不复回,好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做呢,大把的光阴就已经不过去了。于是,有人开始感叹:“我的时间不够用了!”其实,时间永远不会不够用,就看你怎么去管理、怎么去利用。

    事实上,时间多的是,我们只运用了我们20%的时间,对于聪明人来说,通常一点点时间就造成了巨大的不同。依80/20法则的看法,如果我们在重要的20%的活动上多付出一倍时间,便能做到一星期只需要工作两天,收获却可比现在多60%以上。这无疑是对于时间管理的一场革命。但是,只有有计划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才能使你的工作游刃有余。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非常注重计划的人。他时时把他所该做的事都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按时做各项事。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地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地去睡觉。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效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他既然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每天能够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

    在制定日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计划的弹性。不能将计划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100%,而应该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80%。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以及上司交办的临时任务。

    如果你每天的计划都是100%,那么,在你完成临时任务时,就必然会挤占你业已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原计划就不得不延期了。久而久之,你的计划失去了严谨性,你的上司也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很能干的员工。

    我们每天都有新事情需要处理。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也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应该就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我们做事,会摧毁我们的创造力。

    除此之外,已经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只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修炼自己的品格,才能拥有令他人敬仰的人格。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最后也只有少数人才取得成功。

    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好

    80/20法则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20%的重要时刻上,而应削减不重要的80%的时间。执行一项工作计划时,最后20%的时间最具生产力,因为必须在期限之前完成。因此,只要预计完成的时间减去一半,大部分工作的生产力便能倍增,时间就不会不够用。

    弗莱德从事顾问事业赚得千万财富。他并非商学院出身,却有能力设立一个成功的大公司,公司上下除了他以外,几乎每人一星期都要工作70小时以上。弗莱德很少进公司,每月只与股东开一次会,而且是全球股东都得参加的会议,他比较喜欢把时间用来打网球和思考。他以强硬手腕管理公司,但从不大声讲话,他通过五个主要部属来掌握公司的一切。这就是他的管理方法。

    蓝迪,是位陆军中校。全公司里除了创立者以外,他是惟一的不是工作狂的人。他前往另一个遥远的国家,在那儿有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员工主要来自家乡,工作非常努力。没有人知道蓝迪如何运用时间,也不知道他的工作时间是多少,但他的确逍遥自在。蓝迪只参加重要客户的会议,其他事务则授权给年轻合伙人处理。

    蓝迪虽是公司领导者,却不管任何行政事务。他把所有精力拿来思考如何在与重要客户的交易中增加获利,然后再安排用最少人力达到此目的。蓝迪的手上从不曾同时有三件以上的急事,通常一次只有一件,其他的则暂时摆在一旁。为蓝迪工作的人在时间效率上充满挫折感,因为同蓝迪比起来,他们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用80/20法则来表述就是:80%的成就,是在20%的时间内取得的;反过来说,剩余的80%时间,只创造了20%的价值。

    许多人根据直觉即可明白这个道理,而千万个忙碌的人并不知道学习管理时间,他们只是瞎忙。如果要你把自己最宝贵的20%的时间拿出来,去当一个好土兵,去参加一场别人认为你会参加的会议,或去做同伴都在做的事,或是去观察你所扮演的角色,不论是哪一项,你可能都不愿意。因为对你而言,上述这几件事都不必要。

    赢取时间的方法

    鲁迅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赫胥黎也说过异曲同工的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忙而无功,有的人效率却出奇的高,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赢取时间的方法,知道如何科学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来。下面告诉你如何赢取时间的十种方法:

    1.把该做的事依重要性进行排列。这件工作,你可以在周末前一天晚上就安排妥当,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每天早晨比规定时间早15分钟或半个小时开始工作,这样,你不但树立了好榜样,而且有时间在全天工作正式开始前,好好计划一下。

    3.开始做一件工作前,应先把所需要的资料、报告放在桌上,这样将免得你为寻找遗忘的东西浪费时间。

    4.把最困难的事搁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做,例行公事,应在精神较差的时候处理。

    5.养成将构想、概念及资料存放在档案里的习惯,在会议、讨论或重要谈话之后,立即录下要点。这样,虽事过境迁,仍会记忆犹新。

    6.训练速读。想想看,如果你的阅读速度增快2~3倍,那么办事效率该有多高?这并不难做到,书店及外界都有增进你这些能力的指导训练书籍。

    7.利用空闲时间。它们应被用来处理例行工作,假如有位访问者失约了,也不要呆坐在那里等下一位,你可以顺手找些工作来做。

    8.琐事缠身时,务必果断地摆脱它。尽快地把事做完,以便专心致志地处理较特殊或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口述时,只说重点,其余就让秘书或助手来替你做,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期待他们做什么事就可以了。

    9.管制你的电话。电话虽然不可缺少,但不能完全被他人占用。在拿起电话前,先准备好每件要用的东西,如纸、笔、姓名、号码及预定话题、资料等。

    10.开会时间最好选择在午餐或下班以前,这样你将发现在这段时间,每个人都会很快地做出决定。

    歌德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工作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得科学地管理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高效率就会抛弃你!

    赢家思维

    一个不懂得管理时间的人,只会导致把80%的时间花在不重要的活动上。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你必须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管理你的时间。有特色的方法不见得全都能提升效率,想出几种,然后挑一个最适合你的个性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

    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希望在事业上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然而事实却往往难遂人愿。有人可以由雏鸟成长为雄鹰,他们展翅高翔、搏击长空,好不快意,但更多的员工,却只能在低空滑翔,甚至永远飞不起来。于是,很多人开始愤愤不平:“别人晋升了,为什么我没有?”

    无法晋升,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所以,与其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职场只以能力论英雄

    前面已经用了一些笔墨来说明“职场是需要用实力来说话的地方”,在此,再费些笔墨来深入说明,以此让读者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黎倩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七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加上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如此便导致了内部斗争日益升级,进而发展到有人挖空心思抢夺别人的客户。

    有一天,一家大客户来到公司参观。这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公司一旦和这家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衣食无忧。不过,这些参观者中的决策人物,是几个日本人,不懂汉语和英语,这让公司有些措手不及。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公司老总焦头烂额之际,黎倩自告奋勇表示自己精通日语,可以同日本客人交谈。于是老总非常高兴,让黎倩陪同客人参观,介绍公司情况。她凭借熟练的日语,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黎倩随机应变的表现能力,以及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公司上下都对她另眼相看。一个月后,黎倩升任公关部经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是一名员工在职场的安身立命之本。做销售的销售能力强,就能卖出更多产品;做人力资源的能慧眼识千里马,并能协调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能招聘与维系优质的人才;做技术开发的头脑聪明,肯钻研,就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说到底工作还是凭本事、靠实力的,只有能力才能体现价值。

    细微之处见真功

    职场无小事,小事成就大事。作为一名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用心去做每件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任何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2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2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了。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从甩手这件小事,可以充分地看出柏拉图对任何事情都能非常认真地去做,并坚持到最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能够细心地去做每一件小事,从每一件小事中就能体现他对生活的态度,所以柏拉图他成功地成为古希腊继苏格拉底的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出差时,每—次住旅馆都会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连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因此,同事给他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渐渐地,他的真名倒没有几个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惊奇,心里想:“竟有如此努力宣传自己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严格来说,它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坚持着,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尽管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也没有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好地表现小了阿基勃特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而这正是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

    任何人踏上工作岗位后,都需要经历一个把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这种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所以,面对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你要一丝不苟地扎扎实实做好,并虚心向他人请教,积累经验。

    一个人能否成就卓越,取决于他是否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所以在工作中,哪怕事情微不足道,你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

    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土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整理清扫房间、细心服务等小事;公司中你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绘制图表之类的小事。

    但是,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小事,没准儿将来你就可能是军队中的将领,饭店的总经理、公司的老总。反之你如果对此感到乏味、厌倦不已,始终提不起精神,或者因此敷衍应付差事,勉强应对工作,将一切都推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借口上,那么你现在的位置也会岌岌可危。

    在小事上都不能胜任,何谈在大事上大显身手呢?没有做好小事的态度和能力,做好大事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成不了气候。

    经常给自己充电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的职位,并谋取进一步的晋升,我们必须增加你的学识,打造全新的自我。

    事实上,只有经常给自己充电的员工,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市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他的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

    当格林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爸爸带他参观了他们家的菜园。他的爸爸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主了,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

    当他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他从中学到了什么?而格林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番工夫。

    对这个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了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也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世界500强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读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事业上奋斗的人的学习必须以积极主动为主,因为它有别于学校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赢家思维

    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想想,你现在拥有什么技能可以使你的工作因之而受益匪浅;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你所必须掌握的一般的工作技能和对你的前途大有帮助的特殊技能。

    通过确认自己能干什么和会怎么干,你就可以更好的去把握自己的资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干什么是你的天分,你的优势。唯有掌握了这些,在职场中才能掌握更多优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