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纵横智慧-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鬼谷子纵横智慧当中我们谈到了:要权衡利弊,要知道得失,知道该怎么做。如何做谋划呢?权与谋相连,意思是施展谋略计策,这就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去设立和使用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常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前面更多是停留在分析总结阶段,可以说是事前的思考与准备,而本节讲的谋术则是计谋的实施阶段,讲述了计谋的产生、使用和特点,说明如何献计献策和利用他人交友的问题。

    鬼谷子先生告诉我们,天下有三件事情最难做到,第一个是谋划必定周密;第二个是策划建议必定被对方所采纳;第三个是做事情必定成功。一切事情要想做成功,必须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谋划。所以鬼谷子开篇就说,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规律,以便于让你研究实情。谋,产生的前提是找出规律,了解事物的真相。明白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就能够产生诱使对方的事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的意图,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得知对方的内心体验是谋的前提,构思谋的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这是付诸实施的阶段。要想让别人献策,一定要明白审得其情,就是明白事情的真实原委。上过我其他的课程的人都明白,在我们企业管理当中,有四句话可以把领导人马上解放。哪四句话呢?第一句话是:请示问题带答案,如果只向领导讲问题而没有给出答案,就表明这个员工在发牢骚和抱怨。提出问题必须带答案。你不能问老板,我发现公司有很多问题,但老板问你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一个都不知道。第二个是总结工作按流程。第三个是回忆工作谈感受。第四个是汇报工作说结果。

    请示问题同时要带答案:我认为公司存在什么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最高明的还不是给领导一个答案,只给一个答案有什么问题呢?只给领导一个答案,领导如果认同了,等于这个领导听命于下属,领导会觉得没面子。但如果请示这个问题,给他这个答案领导没有采用,表明你个人缺乏思考,没脑子。怎么办?这有个教训,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史学家不一定能认同我的观念,但我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鳌拜犯了什么错,让康熙把他给除了,康熙给他的罪名是什么呢?罪名是鳌拜谋反。在封建王朝,谋反罪是最大的罪过,是要诛灭九族的!但康熙把鳌拜拿了以后,康熙没有杀他,他自己家人也没有死,这是不是很奇怪啊!很反常规啊!谋反罪居然没有人死,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康熙发自内心都不认为鳌拜会造反,那为什么康熙还要除掉这个鳌拜呢?鳌拜一直认为,我是顾命大臣,而且康熙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你懂什么军国大事啊!遇到问题,我帮你做谋划就行了,你不要说那么多,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别的你不懂。甚至康熙不同意的时候,鳌拜硬要拿着康熙的手,拿着印去盖圣旨。你是皇帝,你愿意听命于臣吗?只向皇帝提一个建议,就可能会被皇帝除掉,所以说提问最高明的是什么?鬼谷子告诉我们,向皇上提建议,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公司发现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方案有三,上策、中策、下策。要陈明上策的好处是什么,哪方面有危险;中策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缺点;下策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缺点。老板你看哪个比较好。老板考虑考虑说,唉,我看第二个不错!这时候你一拍膝盖就说了,哎哟,老板,你就是高,我为什么没感到第二个更好呢?如果老板说了把第一个和第二个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你说,老板,你就是高,站的高度就是不一样,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高度呢。想在老板的前面,站在老板的后面,当老板对你真正重用时,老板是不会限制的,那时你才有更广阔的空间。同意吗?这就是鬼谷子的高明之处,献策要立三仪。为什么是三呢?第一,中国人对三特别感兴趣,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有举一反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角形最稳定!有一次,我有一个学生在这个地方讲课,说今天我要通过十个方面给大家讲,大家马上头都大了,十个方面,不知道要讲多久呢。后来我跟他说了,你只用讲三个方面。今天我要通过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第一个讲讲我公司的商业模式;第二个讲讲我公司的盈利模式;第三个给大家讲讲如何跟我公司合作,合作模式清晰不清晰,我给他一捋就清楚多了。他说我要通过十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大家说今天的会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呢。而如果我说今天通过三句话与大家分享,大家马上感觉到这个人是经过充分准备的,是思路很清晰的。所以说凡事要讲三点。你看江泽民说了,三讲、三个代表;邓小平说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林肯也说了,民想、民有、民用的政府,你看都是三个。所以呢,要学会用“三”的理论。

    第二,一般出谋划策的人都是领导的幕僚,所给出的计划一定要让主管做决策,即使要你出主意,也要让主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让他感觉到他并没有听命于谁,是自己做的决断,所以一定要拟出三大计划,互相参验,一个是正的,两个是齐的,一正参验然后得到好的结果。鬼谷子告诉我们怎么出谋呢?第一个告诉我们要学会集思广益。下军者尽己之能,下流人生啊,尽自己的能耐。中军者用人之力,要学会借用别人的力量,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急也,而闻者彰,君子绝江河非能水也,善假舟楫者。刘邦夺取天下后也说了,我取得天下是因为利用了人中三杰。上军者用人之智,要学会把大家的智慧拿过来为你所用。集思广益存在两样问题,要和别人商量,跟谁商量呢?我们说了: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要跟别人商量是第一位的,与谁商量也很重要,与蠢者商量只能得到蠢主意,与笨者商量只能得到笨主意。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要与通者商量。什么叫通者呢?精通于此道的人为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同心同气,你们的心思是一样的,价值观是一样的,他就给你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大家看看都会知道,为什么每天有很多会议在开,然而有效果的会议不多,原因是什么?就是不会开会。毛泽东是卓越的领导者,而蒋介石是个优秀的管理者,蒋介石比毛泽东管理好。你看蒋介石的部队军纪严明,带着白手套,穿着靴子,什么时候一听到总统,马上站起来鞠躬,管理很规范,但是他们开会就不一样,开会的时候蒋介石是校长。他认为他是校长,我先问大家,他以校长的身份给大家去开会,校长会跟学生商量吗?所以开会时,左边一排将领,右边一排将领,总参谋长说了,全体起立请总裁训事。蒋介石开始训话,训完话了,两边人一鞠躬,精辟!太棒了!精辟!但一打就败,一言堂!毛主席就不一样了,开会的时候大家先讲,大家都讲完了,毛主席最后做总结。大家看,毛主席就是高明,你看我们考虑的,他都考虑到了,毛主席是高明,高度和大家就是不一样,并且最后一个讲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把大家所有的意见参验以后再做决定。老板永远不要先拍板,老板讲完话拍完板了,谁还敢说和老板不一样的话?如果老板想得到主意,应该让大家讲,大家讲完了你再发表意见,考虑得会更周全,认同吗?所以真正的开会,人员的构成很重要,如果人员重复那叫浪费,如果找不着要紧的人叫隔靴搔痒。怎么办呢?应该是各部门的人在一起,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好的组织方式有三个原则:第一是梯形年龄,老中青都要有,既有老年人的丰富经验,又有中年人的年富力强,还有青年人的新的思想和锐气。第二是知识互补,我懂得财务知识、税务知识,那么我在市场开拓方面、资源整合方面有能力,就是知识互补、能力叠加。第三个最后一个更重要,即性格包容,这一点最重要。你脾气急,向前冲,怎么办呢?要有脾气温和的人压阵脚。新中国成立那年,朱德63岁,老成持重,德高望重;毛主席56岁,有战略高度,自强不息;周恩来47岁,思维缜密,厚德载物;刘少奇党性强,原则性强,决策不会偏离轨道;而邓小平刚柔相济,绵里藏针,又高度灵活。这样的一群人,梯形年龄,知识互补,能力叠加,性格包容,这样的人在一起谋划事情,几乎可以算无遗策。那我想问大家,你在单位里边是你自己拍板说了算呢,还是遇到事情征求大家意见,发挥大家的力量呢?如果你对一件事没把握,不能做决定的时候,问一个男人,男人的果断会让你下决心;当你真正要去做的时候,问一个女人,女人的担心会让你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不可思议对吗!为什么鬼谷子的弟子攻城略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呢?

    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有三大区别,第一个叫思维模式,第二个叫语言模式,第三个叫行为模式。我认为所有的可能都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什么叫思维方式呢?卓越的人士是,我相信了,我就能看见;一般的人是,我看见了才相信,可是当你看见时机会就没了啊!一般人的语言模式是,出口就伤人,维护自己;卓越的人是,开口来财,如浴春风。行为模式,我刚才给大家说过了,下士闻道大笑之,这些道理啊,我早听过。中士闻道叫什么呢?若存若亡,听到了好像没听到,即便听到一个道理,回到家就忘掉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听到道理后马上就去做。思维模式、语言模式、行为模式,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区别。当然,当你把这一帮人招在一起以后,你还要怎么样呢?还要一个好的开会的流程,这个也很重要。怎么开会呢?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流程,头脑风暴的流程,天下的市场变了,形势变了,新问题出来了,鬼谷子叫作变生事。当新问题出来,你要考虑对策啊,叫作事生谋,考虑周全了变成计策了,叫谋生计,计策出来了,那是你自己的想法,未必实用啊!你要拿出来让大家议论一下,讨论一下,叫计生议。大家讨论了,只要讨论、议论,就会有新的想法出来,叫议生说。把新的说法要考虑进去,但不要马上去用,要先在一个小的范围当内用一下,试一下,降低风险系数。在小的范围内试一试,叫作说生进。试验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回来,根据实际情况去完善它,叫作进生退;完善提高之后,加进新的东西,再全方位推广,然后再形成制度,叫退生制。这就是鬼谷子的思维。找谁商量,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开会,一个谋略怎么出来,怎么实施,要经过一整套的流程。当计谋出来了以后,鬼谷子告诉大家,叫作谋划难于周密,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到叫周,不泄露出去叫密,最忌讳的就是,我的计谋还没有实行呢,竞争对手就知道了,敌人知道了,该怎么办?鬼谷子马上定了组织原则,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不如党。计谋没有实行之前,公开知道不如小范围知道,单位里面一定要记着信息一定要分层级,决策层知道的,不要让管理层知道。管理层知道的,不要让基层知道,一定要做到信息保密。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两口子,但是因为他们层次不一样,回到家里周恩来就说了,工作的事情不要考虑,不要跟我讨论,该让你知道的让你知道。所以公不如私、私不如结。什么意思呢?不如把我们的利害关系放在一起,利害关系放在一起了,自然就同心了。

    但是把利害关系放在一起还不能保证,私不如结、结不如党。什么意思呢?利害关系放在一起,不如把我们的命放在一起,命都放在一起了,我们会怎样呢?一个战壕里的人,一生俱生、一亡俱亡。这时候大家心在一起、身在一起、命在一起,自然就不会泄露了,因为泄露别人就等于暴露自己,这是鬼谷子的组织原则。在实施阶段要注意,只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够制定有效的策略,才能在实施阶段顺利进行。谋略技能出来了让谁去做也太重要了,鬼谷子马上又制定出来一个方法,就是如何让别人愿意去做。一是知人要沟通,善任要会激励,天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激励他前进的人,没有不愿意设定目标的人,只有一个不知道生命动力的人,怎么样激发他愿意行动呢?激励、激励!激是刺激给痛苦,励是励志给好处!还是鬼谷子那个理论,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把快乐说透激发行动,把痛苦说够催他前进,所以说一推一拉,他就行动了。但是人又分三才和三不肖。哪三才?仁人、勇士、智者是三才。夫仁人轻货,仁人志士啊!仁人不太看中钱财,不要诱之以利,不要告诉对方,跟我做了会有什么好处。仁人志士不看中钱,你让他出钱,让他投资。勇士轻难,勇敢的人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不可惧于患,不要告诉他,如果你不干了结果多么可怕,他才不怕呢!你要让他干什么呢?让他居于危,越是困难的,遇到危险的地方,勇士越愿意担当,因为那就是他的价值所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智者达于数,明于理,智慧的人明白道理,明白数理,不可欺以不诚,你不能欺骗他,你把自己的真诚拿出来,可以跟他讲道理,让他立功。这是对三才的激励。仁人轻货,让他出费;勇气轻难,让他居危;智者达于数,让他立功。接下来是三不肖。肖,就是不成材的意思,遇到愚者易蔽也。遇到没有什么智慧、没有什么智谋的人该怎么办呢?不用跟他讲道理,哄着他干就行了。

    不肖者易惧也。就是说不成器的人,最害怕目前的也拥有不了。你应该告诉他,如果你不好好干,你现在拥有的也没了,你会把他开除了,他因为害怕就会行动。贪者易诱也。如果这人有贪心,容易受到引诱,那你要怎么办呢?就用钱财名利去告诉他,只要你跟着老哥好好干,两三年以后,让你要车有车、要房有房、要美女有美女、要什么得什么!所以激励必须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必须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因事而裁之。第二要准确定位自己与沟通对象的关系,确定说话的分寸。决策的原则,切不可亲近人说见外的话,关系远的人说知心的话。本来关系很近的说外话,闹生分,本来情分还没到呢,你却说很亲热的话,就有危险。第三是要根据游说对象的品行来制定决策,能够顺应对方的特点,避免触及对方的缺点,而且还要在不知不觉中抓住对方的弱点,来帮助自己制定策略,对贪婪者金钱惑之,对愚蠢者以欺诈来骗之,总之在谋略的运用过程中,除了掌握技巧方法之外,还应该懂得公开不如私下,私下不如结党,结党不如把命放在一起,谋划要有流程,谋划要学会与众人商量,谋划要有组织原则,谋划要注意激励对方,给你出主意,你能让多少人和你一样操心,就决定了你的领导力有多大。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大家跟你一条心呢?姜太公告诉我们,善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你把天下利占完了,你必将失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只有把利分出去,你才有可能把钱收回来。孟尝君四句话很重要,叫作量宽足以容人,德高足以服人,倾财足以聚止人,身先足以率人。只要你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且把人找对了,你必然会得到你想要的谋略,这就是鬼谷子对谋划,所给出的流程、策略和方法。当谋划出来了以后,你要交给别人啊,你要做决断,一个谋略过来了,哪一个合适,哪一个不合适呢,决断力就显得更重要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