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邬蓝-第四十九章 愿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顿年夜饭是邬蓝两辈子记忆里吃得最幸福的一次。虽然桌上有一对跟她们毫无关系的父子,但那份温馨和温暖是货真价实的,令人感动。

    张军杰父子都吃得很高兴,尤其是张凯,有爸爸陪着,还和最喜欢的蓝蓝姐姐一起过年,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他的委屈和不满全都烟消云散了。小家伙敞开腮帮子大嚼特嚼,吃完鸡腿啃猪蹄,一边吃还一边哼哼,别提多满足了。张军杰很久没有看见儿子这么高兴了,吃饭的时候,频频扭头看着儿子,眼里满满都是温柔的神色。

    吃完年夜饭,两个长辈给两个孩子都发了压岁钱,邬蓝拿着母亲和张军杰的红包:“谢谢妈妈,谢谢张叔叔。”

    张凯拿着红包舍不得拆,对着光看了又看,邬蓝笑着逗他:“小凯你拆开来看看啊。”

    张凯说:“不知道有多少钱,我想给爷爷买个拐杖。”

    张军杰听着儿子的话,突然就愣住了,他抬起手,摸着儿子的脑袋:“爸爸给爷爷买吧,这个压岁钱你留着买笔。”

    张凯又说:“那我给奶奶买个火笼子,她的火笼子有一次给我烘袜子烧了一半了。”

    窦美林端着糖果瓜子水果出来,听见张凯这么说,夸道:“小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来吃糖了。”

    张凯拍拍圆滚滚的肚子:“阿姨,我好饱。”

    窦美林抓着糖果点心拉开张凯的口袋:“那就放口袋里明天吃。”

    “谢谢阿姨。”张凯来了半个多月,胆子比以前大多了,而且也懂礼貌了,这其中不乏邬蓝的教导之功。

    张军杰说:“够了够了,别给他塞那么多了,吃多糖会蛀牙。”

    窦美林说:“一年也就这么一回,能吃多少啊。”

    张军杰拉着儿子的手:“今天真是谢谢你们的招待,我明天一早要回老家去,初四过来上班,到时候再来给你们拜年。蓝蓝不是说要做个书架的,等叔叔下次有空过来帮你做。”

    邬蓝非常意外他还记得这个事,连忙点头:“好,谢谢叔叔。”

    窦美林有些意外:“明天回家有车吗?”

    张军杰说:“应该有的。”

    邬蓝问:“那小凯弟弟还会再来吗?”

    张军杰说:“会来的,等过完年,我就把他从老家接过来读书。”

    邬蓝高兴了:“那就好。”

    张凯抬头看着父亲:“爸爸,我们要回家了吗?”

    张军杰摸着儿子的头:“嗯,谢谢阿姨和姐姐吧,说以后再过来玩。”

    张凯恋恋不舍地看着邬蓝:“阿姨,姐姐,谢谢,再见!我以后还会来的。”

    “等以后过来读书了,再来姐姐家玩。小凯,回家也要高高兴兴的。”邬蓝抓着他的手。

    窦美林摸摸他的脑袋:“回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吃饭,过了年再来阿姨家吧。”

    张凯低下头去,不做声了。张军杰牵着儿子的手:“那个,美林,蓝蓝,我们就先走了,谢谢你们的招待。再见!”

    邬蓝注意到,张军杰第一次叫了母亲的名字,顿时喜得都合不拢嘴了:“张叔叔再见,小凯再见,慢走啊。”

    窦美林说:“天黑,路上骑车小心点。”

    张军杰将儿子抱到车后座上,又整了整他的帽子,然后骑上车,回头朝窦美林母女说:“你们自己也小心点,把门窗都关好,注意安全。新年快乐!”

    邬蓝目送张军杰离开,然后感叹了一句:“要是张叔叔是我爸爸就好了。今晚上吃饭,我们真像一家子对不对,妈妈?”

    窦美林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对女儿说:“小孩子瞎说什么呢?”

    邬蓝望着着外面黑洞洞的天,双手合十,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是瞎说,那就把这个当成我的新年愿望吧,我希望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爸爸,最好还有一个弟弟,祝我心想事成!”

    窦美林听着女儿的话,这次没有再反驳什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过年了,店里关了门,母女俩总算可以清闲了,走了有限的几个亲戚,也去杜忠华家拜了年。邬蓝私下里悄悄跟郑瑞雪说起张军杰父子来自己家吃年夜饭的事,郑瑞雪笑眯眯的说:“真的呀?有戏啊。”

    邬蓝说:“我跟妈妈说,希望有个张叔叔那样的爸爸,她脸红了。”

    郑瑞雪点了一下邬蓝的额头:“你这个鬼精灵,看样子还是有戏,我跟你妈敲打敲打边鼓去。”

    “嘻嘻,谢谢郑阿姨。”

    年初六,邬蓝母女俩去店里开门,来的第一个客人就是张军杰。邬蓝笑眯眯地给张军杰拜年,张军杰拿着一个红包要给邬蓝,邬蓝说:“年三十晚上叔叔不是已经给了压岁钱了吗?”

    张军杰说:“那个是压岁钱,这个是红包。拿着吧,祝你新年红红火火,学习进步!”

    邬蓝笑嘻嘻地接过来:“谢谢张叔叔!”

    张军杰看着店里:“你妈妈呢?”

    邬蓝说:“我妈在后面仓库里搬东西。”

    张军杰走了进去,看见窦美林搬着一个箱子,赶紧过去帮她将箱子接过来:“我来,是什么?”

    窦美林说:“一些要补的货。”

    “放哪儿的?还有哪些需要搬的,我帮你。”张军杰说。

    窦美林说:“你不要上班吗?”

    “八点上班,还来得及。”张军杰说。

    邬蓝听着母亲和张军杰的对话,不由得笑了起来,她觉得张军杰似乎放下了什么,又打破了什么,终于放开来了。以前张军杰是对她们不错,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积极主动,看样子妈妈好事将近啊。

    元宵节前,张军杰终于多分配到一间单身宿舍,将父母和儿子都接了过来,他将张凯转学到了城南小学。张凯欢欢喜喜带着爷爷奶奶来逛自选商店,非常郑重地将邬蓝介绍给爷爷奶奶。邬蓝自然热情招待着,张凯的爷爷奶奶都很不错的老人,慈眉善目的,对孙子非常宠爱。经常隔三差五地来逛商店,邬蓝吃不准张军杰是不是已经和他们说过什么,他们是不是来看母亲和自己的。

    过完元宵节,杜忠华夫妇找窦美林正式谈了一次店子的事,到这个月底,他们家就正式退出店子的经营和管理,店子的股份依旧算每人一半,收入也不做四六开,而是直接转让给窦美林,他们要求窦美林再出五万块钱,这个店就完全归她。

    窦美林回来和邬蓝商量,她觉得这个店一年的纯收入在两万块以上,也就是两年多时间,就能完全赚一家店,其实买卖也不亏。只是窦美林想着自己旧债未去,新债又来,不由得觉得头大,怎么就感觉一直都在还债去了。

    邬蓝则觉得五万块钱太多了点,杜家的原始成本不超过一万块钱,仅仅半年,就变成了五万块,这个投资未免太划算了。邬蓝想,假设她们家以五万块钱将店子转给杜家,杜家肯定是不会要的。现在去别处租房子开店,地段也许没这么好,开店的成本顶多只有一两万,哪里用得了五万这么多。就算是这个店已经成熟了,有固定客源,地段好,但是杜家的大超市一开起来,这个店的生意绝对会大幅缩水,也许是三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一半。那么这样一来,这个店还值那么多钱吗。

    当然,这店子能开起来,杜家是出了最大力气的,这个恩情她们不能不记,但他们不能以此挟恩图报吧。没有邬蓝的推动,谁也不会想到开这个店,杜家恐怕也不会想起来开大商场。杜家从这个店得到的东西,又岂是区区几万块钱。

    邬蓝跟母亲说,不能觉得不好意思,就跟杜家妥协,该他们的利益还是要争取的,要不然就按照三七开的利润分成好了,如果他们担心账目虚实问题,可以派人来监督。

    邬蓝知道自己的担心绝对不多余,现在全城就他们这一家像样的自选商店,很多人都跑到这里来消费,大件的东西也都在这里买,所以营业额才这么高。但如果有了大型超市,那么大件物品的销售力绝对要下降很多,到时候他们这个店就只能从便利店这个方向入手,便利店的盈利水平如何,顶多只能算比上班好一点,没准就跟自己家的熟食店那样的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店铺,五万块钱,就太贵了些,还不如去开熟食店呢。

    窦美林听女儿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有道理,如果大商场开起来,店里收入缩水大半,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块的样子,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还完这笔账,这五年里还有什么未知的风险,谁也不知道,如果要那么多钱,宁愿不开这个店了,干脆回去开熟食店。

    邬蓝跟母亲说,顶多只给杜家两万块钱的转让费,差不多一年时间回本,这才符合正常的转让价格,否则谁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要不就维持现状,杜家不管可以,收入三七分成。

    窦美林听从女儿的建议,又去跟杜忠华谈了一次判。这一次杜忠华发现窦美林跟上次的沉默不语不同,分析得头头是道,便笑道:“窦老板有个很厉害的参谋吧?”

    窦美林说:“哪里有什么参谋,回去跟女儿商量了一下,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

    杜忠华看着窦美林:“这样好了,我们一人退一步,三万块转让费。”

    窦美林想了想说:“其实整件事,不管是要转让费也好,还是分成,杜老板你都不吃亏。当初我女儿是觉得我开熟食店太辛苦,才说给我弄一个自选商店,能开这么大规模,也有点出乎我们娘俩的预期,这一点确实要感谢杜老板,没有你,这店就开不起来。但如果转让费太多,对我们来说就是个沉重的负担,已经失去了原本开店的初衷。杜老板看不上这个店,而我又负担不起,以后这个店的前途如何,谁也没法预料。所以我还是没法同意。”

    杜忠华自然是考虑过这所有的因素的,他分析得比邬蓝还透彻,将来这个店的利润不可能再有现在这样大,所以他想抽身,省得操心。“既然这样,那就照窦老板说的这样,两万吧。”

    窦美林松了口气,其实她甚至都想过最坏的打算,大不了自己抽身,把店子还给杜忠华,她也不亏什么,这半年里也赚了些钱,就当是给杜忠华打工了。

    杜忠华终于肯让步了,邬蓝母女都松了口气,同时又背上了新债务,加上原本还有五千块钱的成本债没还完,这就是两万五了,银行的两万块钱账还了八千,还剩下一万二,迄今为止,家里负债三万七。如果按照店里现在的收入,一个月赚两千,再加上熟食店的收入,一年多时间可以还完,但这只是理想状况,等杜忠华的大商场开起来,这店里的收入恐怕要严重缩水,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好在杜忠华也并未催着要立即还款。

    郑瑞雪只做到月底,店里还需要再招一个收银员,邬蓝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让原本店里的女店员来收银,平时不忙的时候,就母亲一个人收银,客流高峰的时候,就两个人收银。这个女店员在店里工作了半年时间,人很机灵,人品也是可靠的,只要培训一下就能上岗了。

    银钱问题的确比较慎重,邬蓝想着要开杜家开大商场,肯定会采购收银机,要不顺便也买两台好了。虽然价格不会太便宜,这是基本投资,省不了的。她跟母亲商量了一下,窦美林去找了郑瑞雪,让他家采购收银机的时候顺便帮自己也买两台,郑瑞雪也答应了。

    月底之前,女店员开始上岗收银,郑瑞雪一直陪着做到月底,才终于要走了。临走之前,还拉过邬蓝咬耳朵说悄悄话:“你妈和张警察已经好上了吧?”

    邬蓝说:“我也不清楚,张叔叔来得勤快了很多。”

    郑瑞雪说:“我看你妈这些天精神也很不错,好事将近,喝喜酒的时候一定要给阿姨发帖子啊。”

    “一定,阿姨还算是媒人呢。”

    “哦对,要是真成了,我要你妈妈给我买鞋子穿。”郑瑞雪笑眯眯的说。给媒人买鞋,这是老习俗了。

    “少不了,嘻嘻。”邬蓝也很期待这桩婚事。

    郑瑞雪离开了,窦美林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以前就不怕有什么风险,出什么事故也不担心,有人帮着分担嘛,现在店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所有的风险都得自己承担,压力自然就大了。比以前更操心每天的收入,怎么少了,是什么原因,该想点什么法子补救等。

    只有自己是老板,就没人帮忙分担了,一大早就要去开店,做豆浆的事都拖到邬蓝放学回家之后才能做。工人只是做自己分内的事,其余的,他们才不会替你操心呢。

    邬蓝见母亲还是坚持着做豆皮炸麻辣肉,便跟母亲说:“要不就从杜伯伯家里去批发吧,我们自己家里不做了。”

    窦美林说:“我也不想做了,不是从他家进了一些包装好的货,大家都说没有散装的好吃。这是咱家的特色,有人来买东西,都是冲着这个来的,所以不能不做啊。”

    邬蓝也很无奈,这种都是习惯问题,母亲这个麻辣肉迟早是没时间做的,除非等以后店子完善了,有了电脑监控,收银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她才能抽得出空来。

    窦美林依旧每天忙碌奔波在家和两个店之间,忙得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直到有一天她扭伤了脚,那天邬蓝从学校回到熟食店吃午饭,听见张红说:“你妈妈把脚给扭了。”

    邬蓝吓了一大跳:“啊,那我妈呢?严不严重?她现在在哪里?”

    张红说:“张警察送她去医院检查过了,拍了片子,上了药,现在已经送回去休息了。扭伤了脚踝,应该不是很要紧。”

    邬蓝跟石锋说:“石锋,你帮我请下假,书包帮我带回来。我回去看我妈了。”

    张红拉住她:“小蓝,你别着急,吃了饭再回去啊。”

    “不了,我先回去了,我妈肯定还没吃饭,我去帮她做饭去,阿姨再见!”邬蓝说着匆匆往外跑。

    张红在后面叹了口气:“这孩子,风风火火的,家里没有男人,可苦了娘俩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