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邬蓝-第三十九章 超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天邬蓝没等那些人离开就先走了,人家同学几个玩,自己跟他们比,从年龄上看是个小毛孩子,从心理年龄上,自己看他们也是些小毛孩子,都没有共同语言,玩不到一块儿去。离开的时候,邬蓝回头看了一下那群青春热情的少年男女们,有些羡慕,那才是真正符合年龄的无忧无虑啊。

    时间过得飞快,当邬蓝种下的牵牛花悄然绽放的时候,暑假就到了。石锋摩拳擦掌,早就准备大干一场,他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泡沫箱子,将箱子固定在自行车座上,用绳子捆住,这样就能够骑着车到处去卖冰棒了,再也不用费劲背着冰棒到处跑。今年他要自己单干,准备好好赚上一笔,给他妈买一辆自行车。

    石锋骑着车到处跑的时候,邬蓝就在店里帮着看店,因为家里太热了,没有风扇,也没有冰箱,实在是坐不住。店里有吊扇,还有冰箱,还能够忍受。

    邬蓝想着石锋这种天在外头顶着烈日串街走巷,不知道是怎么忍受得住的,真佩服这小子的毅力。虽然他晒得很黑炭一样,却似乎非常满足,每天从外头回来之后,都会蹲在风扇下头数他的收入,一角一分地叠起来,脸上挂着傻笑,活脱脱一个小财迷。让人觉得可笑、可怜又可爱。

    回头看着母亲每天都在锅灶边挥汗如雨,觉得母亲赚这点钱也实在不容易,她一直都在找机会让母亲改行,想了许久,发现比较轻省的法子,就是让母亲开个自选超市。这年头的自选超市在国内还极其罕见,他们这里根本没有,如果自己家里弄了这样一个自选超市,想必会引起很大的轰动吧,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只是自己家里这个小店的面积太小了一点,况且母亲做这个买卖熟门熟路,收入也过得去,只怕不大舍得放弃。如果能够开一个大一点的超市,这样一来,可以把熟食当成超市经营的一个小门类,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一天傍晚,太阳落山之后,郑瑞雪骑着她的摩托车过来了,她现在还经常跑到邬蓝家里来取豆渣,还别说,自从用豆渣敷面之后,她的肤色比以前真好了不少,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邬蓝正在喝绿豆粥,看见郑瑞雪来了,赶紧打招呼:“郑阿姨。”

    郑瑞雪看见邬蓝,笑着说:“吃饭了吗?”

    邬蓝摇摇头:“没吃,喝粥呢。太热了,没胃口。”

    郑瑞雪用手扇了扇风,赶紧走到风扇下头:“可不是嘛,热死了,都好久没下雨了。你妈妈呢?”

    邬蓝说:“我妈去冷库买东西去了。郑阿姨你也喝点绿豆粥吧,消消暑。”

    “好啊,谢谢。”郑瑞雪也不拒绝,直接在店里坐了下来,“白天我都不敢出门,只能在家吹空调。”

    邬蓝将绿豆粥放到桌上:“阿姨,喝粥。”

    “好,谢谢。”郑瑞雪看着屋里炸豆皮的大锅,“你妈每天还要炸豆皮啊,热不热?”

    邬蓝无奈地笑笑:“热也没办法,赚这个钱,只能做这个事。”

    郑瑞雪说:“我也想找个事来做做,但是天太热,也不想动。”

    邬蓝有些意外:“阿姨你没上班吗?”

    郑瑞雪笑道:“是啊,我原来的厂子倒了,我就失业了。幸好小柏他爸也不指着我赚钱,我就歇着了,不过越歇越没意思,人还是要做点事的,不管赚多赚少,你说对吧,蓝蓝。”

    邬蓝非常赞同郑瑞雪的观念:“对,是这样的。”

    郑瑞雪喃喃地看着头顶的风扇,说:“你说阿姨做点什么好呢?”

    邬蓝看着郑瑞雪,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让她去开超市,不知道她会不会做。

    郑瑞雪喝完绿豆粥,拿着豆渣走了,也没等窦美林回来。

    天黑了,邬蓝拉起了灯,晕黄的灯光暖暖的感觉,让人觉得就更热了,邬蓝搬了凳子坐在店门口吹晚风。母亲骑着车回来了,车座后面码着几箱子冰冻食材,邬蓝去帮忙搬东西,窦美林说:“我今晚上先卤一部分,剩下的放在冰箱里冻起来。”

    邬蓝说:“妈,你天天做这个,累不累?”

    窦美林笑着说:“累有什么办法,妈妈又不会别的。”

    邬蓝转了一下眼珠子:“妈妈,我有个主意。”

    窦美林头都没抬,低头收拾着东西:“什么主意啊?”

    “我想让妈妈开个店。”

    窦美林扭头看了一眼女儿:“妈不是已经开店了吗?”

    邬蓝说:“不是这样的。”

    “那是哪样的?”窦美林随口问。

    邬蓝在母亲身后说:“妈妈,我看到电视里演的,在香港和台湾那边,有一种商店,他们的东西全都是放在架子上,让人们自己去挑选的,然后拿去结账。这种商店叫自选商店,又叫超级市场。妈妈你觉得有意思吗?”

    窦美林愣了一下,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女儿:“有那样的商店吗?”超市里的东西摆在那里,任人自己去拿去选,这样听起来是挺新鲜的,买东西的人肯定会觉得不错,因为可以随意挑选,但是卖东西的人就担风险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贪小便宜,会偷东西吧,就算不丢东西,万一弄坏了东西呢,那还怎么卖?

    邬蓝点头:“有啊。我觉得肯定会有很多人去买东西的。”

    窦美林说:“那价钱呢?”

    “价钱都标好啊,不能讲价。百货商店也是这样的啊。”

    窦美林想了想:“这个是不是也是百货商店啊?”

    邬蓝用力点头:“对的,就是百货商店啊,可以自己挑选商品的百货商店。”

    “但是东西万一弄坏了怎么办?还会有人偷东西吧。”窦美林说出自己的担忧。

    邬蓝点头:“偷东西这个确实避免不了,这个主要就要靠自觉啦。要是店子不是特别大的话,收钱的人坐在门口,可以看得到里面的情况,这样偷东西的人应该就会少吧。这个弄坏的可能性比较少,比如说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东西,都装着的呢,不会坏的。”

    窦美林摇头:“还是太危险了,要是东西给偷走了,那不亏死了。”

    邬蓝想着上辈子曾经在超市里工作的时候,即便是物质已经非常丰富的年代,有报警器和电子监控录像监督着,也还是避免不了有小偷。而现下的情况,这些东西都难以实现的,行窃起来就更容易了吧,不知道这个年代的道德约束力强不强。“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不适应这种购物方式,有些人经不起诱惑,偷东西的行为是肯定杜绝不了的。”

    窦美林笑着说:“那还是算了吧,本来就是小本买卖。要是还被偷了,那还赚什么钱?”

    邬蓝觉得要是因为担心盗窃而不做,实在有点可惜啊:“妈妈,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如果真的开起来的话,生意肯定会非常好吧。等大家习惯了,就会都文明起来的。”

    窦美林对这种经营模式非常感兴趣,毕竟作为一个受过售货员脸色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有一中全然信任的自选模式商店,这无疑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相信很多人也都抱有极大好奇心,生意肯定差不了:“但是要是丢了东西,那就很吃亏啊。而且开那样的商店的话,要很大的地方吧,还要有本钱啊。咱们家还欠着银行的债呢,怎么开啊。”窦美林说到这里笑了起来,这个的点子是很不错,但是左右衡量起来,还是行不通。

    “不用太大,其实我们家店子这么大小也能开,这样就更好管理,要是再稍微大点儿,有两个这么宽就更好了。”邬蓝觉得,这种模式刚推行的话,最好不要太大,就跟普通的便利店大小最好了,找个比较繁华的街区、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就行,就算是个小商店,生意应该也差不了,爱新鲜是人的天性。而且小商店最大的优势就是好监管,站在店门口就能看得见里头的情况。

    当然,如果有钱,开一个类似于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生意绝对火爆,全城的人都会跑到这里去消费吧。当然,前提是要担负得起最初的损失,只要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以后就是财源滚滚了。

    邬蓝突然想到,不知道杜忠华有没有想过开超市,他应该多少也听说过这类自选商店吧。要是自己去推动一下,没准他就会把超市给开起来了。到时候自己家也跟着开一个小超市,就搭了个顺风车,小城虽然不大,几个超市还是容纳得下的。

    “妈妈,我们去找杜老板借钱吧。”邬蓝突然说。

    窦美林吓了一大跳:“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邬蓝说:“咱们家没钱,杜老板家有啊。”

    “那我们无缘无故地又去找人借钱,这样多不好。”窦美林觉得上次郑瑞雪帮自己从银行借了钱,已经帮了自己很大的忙了,这债还没还清,又想着去借钱做生意,怎么都开不了口啊。

    邬蓝说:“其实我觉得也用不了很多钱的,租个门面,装修一下,买点架子,再铺点货。可能也就是几千块就够了,也不多啊。”

    窦美林瞪大了眼睛看着女儿,伸手摸摸她的额头:“你这孩子怎么啦?发烧了?”她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说胡话呢,几千块算是没多少钱吗,真是个孩子,胡思乱想。

    邬蓝冲母亲呲牙笑:“我很好,妈妈,没事。我真的觉得这个点子很不错,你说杜老板会不会也想开一个自选商店,不过他开的话,就可以开一个很大的商场,就像百货商店一样,卖衣服鞋子电器都可以的。我们没钱,开个小点的自选商店,这样的话,妈妈就不用做麻辣肉了。当然,你想做也可以啊,做了也放在店里卖。”

    窦美林说:“这样真的好吗?”

    邬蓝点点头:“我觉得挺好的。”

    “那你张阿姨呢?”

    邬蓝说:“张阿姨继续帮我们收钱卖东西啊,商店开起来的话,要经常补货的,规模大一点儿,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窦美林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早已明白做生意是一个投资和回报成正比例的买卖,投入得越多,回报得越多,自己家里卖这么点小东西,一天都能卖几十块钱,一个月还能赚好几百,要是卖的东西越多,自然是赚得越多。对女儿的提议不是不心动的。

    窦美林说:“等妈妈好好想想。”

    邬蓝知道母亲心动了,用力点头:“好。”

    要是超市真的开起来了,她们家就是本市甚至本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先尝到甜头的。

    窦美林想了一整晚,第二天起来跟邬蓝说:“不行,蓝蓝,这个事还是算了吧,妈都快被你绕进去了,咱们家债还没还完,不能旧债没去,又添新债。先还完账再说。”

    邬蓝呼了口气:“我就是想让妈妈能够快点还账。我算过了,咱们家照现在这样赚钱还账,起码还要三四年才能还得清。到时候这个点子就不新了,也许就有人抢在前头了。”顶多再过两年,国内就会有大超市出现了,到时候大超市开起来,大家纷纷效仿,就不那么新鲜了。

    “那你能保证,开自选商店就一定赚钱?”窦美林不太置信地看着女儿。

    邬蓝说:“肯定能赚的,比开熟食店赚得多,妈妈。你还没那么辛苦。”

    窦美林知道最后这句话才是女儿一直想开的原因,她心疼自己呢。窦美林说:“要不妈妈一边开小店,一边开自选商店?”

    邬蓝知道母亲是担心开自选商店太冒险,万一赚不了钱就亏大了:“好啊,不过那样妈妈就更辛苦了。”

    窦美林说:“妈妈总要先看看情况再说,要是生意好,妈妈再关了那家店。”

    邬蓝高兴起来:“我们什么时候去找杜老板?”

    窦美林说:“等下,妈妈先跟你郑阿姨说一声。”

    邬蓝说:“妈妈,我跟你一起说。”

    “好。”

    过了两天,郑瑞雪过来,窦美林和她说起了自选商店的事,郑瑞雪双眼放光:“啊,啊,这个主意好啊,谁想出来的?”

    窦美林看了一眼在一旁看书的邬蓝:“是蓝蓝看电视看到的,她说台湾和香港已经有不少这类自选商店了。”

    邬蓝点头说:“对啊,我从香港和台湾的电视剧里看到了不少这样的商店。”其实邬蓝电视看得并不多,她们家还没买电视机,只是偶尔去江丽或者李孝南家玩的时候会看两眼。这些年国内的电视业还没怎么发展起来,电视里播的大部分都是港台片,从电视剧里可以看出,这时期两岸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有多大。

    郑瑞雪一鼓掌:“这真是个不错的点子。你想开自选商店吗?”

    窦美林说:“我倒是想开,可是没钱啊。”

    郑瑞雪说:“这个要多少钱才开得起来?”

    邬蓝说:“要看规模大小吧,规模小,就用不了太多钱,要是规模大,那就比较多了。”

    郑瑞雪伸手捏捏邬蓝的脸蛋:“你这小家伙,一本正经的,好像你都懂一样。”

    邬蓝认真地说:“我真的都懂。”

    郑瑞雪哈哈大笑:“好,你都懂。你说规模大,那是多大?跟百货商店一样,什么东西都卖吗?”

    邬蓝点点头:“对啊。几层楼那么大,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卖。”

    郑瑞雪想一想,点头说:“要是这样的话,还真是要不少钱呢,那就要一个非常大的场地,还得有进货渠道。还有,东西可以随便拿的话,肯定会有很多小偷,他们会把那些小东西藏在身上带出去吧,这个肯定避免不了,到时候抓贼都抓不过来。”

    邬蓝心想,家里不愧是做大生意的,问题考虑得就更周全一些。她也老实承认:“阿姨说得对,要是大超市的话,肯定会有不少这样的人。不过这样主要还是看消费习惯吧,刚开始肯定会有一些混乱,等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事就会慢慢杜绝。国外的超市里会有监控器,在出入口哪儿安装电子报警器,商品要是没有扫描收钱,它就会报警,这样就会能被发现了。”

    “真有那么神奇啊?”郑瑞雪说。

    邬蓝说:“嗯。是的。”

    “要办那些东西,估计要花不少钱吧。”郑瑞雪说。

    邬蓝笑着说:“要不怎么说规模大,投入就大呢。”

    郑瑞雪越想越觉得期待:“自选商店真是个好点子。我平时去买东西,最不喜欢和那些售货员打交道了,势利眼,东西又不是她家的,还给人脸色看。真讨厌。要是谁开了这样一个自选商店,我保准什么都去他那里买。对了,你们要开吗?”

    窦美林笑着说:“我们现在是有心无力。”

    邬蓝说:“阿姨,你家里可以开啊。”

    郑瑞雪吃了一惊:“我家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