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光的吸引热的追求
追求光明是艾青毕生的奋斗目标。这首《太阳》是他最早写下的关于太阳的诗篇。因为太阳与光明的直接关联,所以对太阳的讴歌便是对光明的赞颂。
读着这首诗,首先引入注目的是诗人对“太阳”的出处的感受。太阳从哪里来的呢?“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这种写法同一般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迥异其趣。这不是写实,而是诗人独特的感受。由于这种感受中蕴涵着“光明来之不易”的潜意识,所以它使人更加感到作为“光明的使者”之可爱可敬。在诗人眼里,冉冉升起的太阳不是无声无息,而是“震惊沉睡的山脉”,是“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更令人意外的是“太阳向我滚来”这种惊世骇俗的写法。太阳何以会向诗人“滚来”呢?这不过是诗人对于光明的过于热切的向往而产生的一种幻觉罢了,正是这样的诗句,才使它的艺术效果特别强烈地表现出来。读完这些诗句,人们的心里会禁不住地滚过一阵暖流。
基于对太阳的伟力的崇敬,诗人写了“它以难遮掩的光芒”而“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这种令人振奋的景象。这种画面的呈现,使万物的生机得以充分表达,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与这种一切涌动起来、沸腾起来的景象相联系,诗人自身的灵魂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感到了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的痛苦和欢快。一方面是对陈腐灵魂的搁弃,另一方面是对再生之确信,诗人正是从自我的搁弃与新生中体验到了新的时代将要降临,又从这新涌现的时代精神中汲取了精神的力量。
《太阳》表现了在时代的大转折中诗人最为深切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实质就是历史出现的转机孕育着民族新生的希望,对于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告别既往而踏上新的征途的起点。
艾青是一个与时代共同前进的诗人,他在《太阳》中表现出的对时代的敏感,对个人道路的选择,真正体现了诗人灵魂的闪光。他在面临时代转折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定,使他区别于一味沉溺在个人天地里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者。在他毕生追求光明的过程中,他用诗来表现他的信念:光明终将战胜黑暗。他不但写了这首《太阳》,以后还多次以“太阳”为主题写过《太阳的话》、《向太阳》等,新时期以后又写过《光的赞歌》,都是他的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