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少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邹获帆

    穿过冰层,

    春天

    像一个赤脚的少女

    踩着泥泞来到……

    而她,毕竟在微笑。

    她的眼睛里有春水流动,

    她的额头上有阳光照耀。

    冰碴会砭着她前进的脚丫吧,

    春风也有寒意料峭,

    而她,毕竟在微笑。

    她知道她的鬓发会插上玫瑰,

    比之冰霜有百倍的娇娆。

    1981年春节前夕

    春的象征

    这首写于一九八一年春节前夕的诗,是诗人对季节的感受,更是对政治气候的体察。

    用少女来比喻春天,是对自然季节的拟人化的写法。然而这一拟人化,却因为它的具象的真切生动而获得了艺术的生命。

    讴歌春天的到来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邹荻帆却用“一个赤脚的少女”来表现“春天”,并且是“穿过冰层”,“踩着泥泞”来的。它明显地给人以来之不易的感受。不仅她来之不易的感受,而且由于她的“赤脚”,因此暗含着极易受到伤害的寓意。尽管艰难,尽管“赤脚”,但她“毕竟在微笑”,总算是给人以安慰吧。

    对于春天的降临,人们常常把它同美好的理想相联系,同企望新的生活相联系。《少女》虽然把春天拟人化了,但它的这一拟人化本身,却寓含着对生活的感受。在具体写到“少女”时,“她的眼睛里有春水流动,/她的额头上有阳光照耀”,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对人的具象描写,但是更应该把它作为象征性的意象来把握。因为这首诗中,所谓“少女”其实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它只是一个喻象。所以在“她”身上的某些特征,只有被作为象征性的意象来解读时,其意义才会显示出来。比如“眼睛里有春水流动”,“额头上有阳光照耀”,如果只是一种外在形象的摹写,它的具体性和生动性的问题应当是极其有限的,可是在它的象征性意蕴里,那就不是一般的具体的和生动的问题,而是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动的把握了。再如“冰碴会砭着她前进的脚丫吧,/春风也有寒意料峭”,作为具象描写,也似乎不是特别精彩的笔墨,可是作为对现实的一种感悟,却是颇有见地的深刻把握。

    贯串在这首诗中的一种基调,可以说是诗人对于春天到来时的既喜且忧的心态。正是在这种心态中,他寄希望于未来,相信“玫瑰”要比“冰霜有百倍的娇娆”。虽说是既喜且忧,但是诗中两次出现的“而她,毕竟在微笑”,也可以说毕竟是表现了诗人的信心,相信这种“微笑”不会是昙花一现式的短暂的春天。至于“冰碴”或者“寒意料峭”,那虽然难以避免,不过它们不可能最终阻止春天的降临,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就是一个真诚的诗人在时代大转折中的敏锐而深刻的艺术化的感受与领悟。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切切不可被那些表现的具象所遮蔽,而要透过那些具象描写去透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之所以有较为普遍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被许多历史事实和教训所积累,因而沉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要改变这种潜意识,只有“春天”真正地在人间长驻的时候。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