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市场庙会里常见有一种摆摊子做买卖的,他那摊上摆的有一个洋瓷盆,里边烧着一盆硬炭,其旁放着几匣药棍,长有三四寸,粗细儿较比洋火棍还粗些,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绿的,有紫的,有黑的,有蓝的,还有些破烂瓷器,他摊上有个招牌,写着:“××记粘瓷器药,专粘粗细瓷器,当面试验,管保来回,不效退钱。”他们干这行的,都带着三分手艺,没人买他的东西,他用炭烫破瓷器,烫得热了,将那药棍往破口上一抹,两块对着一粘,立时就能粘住。他随粘随说:“哪位要有碎了的瓷器、茶碗、盘子、碟子、瓷瓶、茶罐、帽筒,只要是瓷器就能粘,如若有了这些东西,你就买几棍瓷器药,拿回家去,往抽屉里一放,搁不毁,放不烂,用着了拿出使用,要找锔(jū)碗的还得等从门前过哪!每根三大枚,又贱又便宜,认准了招牌,记住了字号,使用不灵,有发票为凭,管保退钱。”
他们这样说,又当面试验。“眼是观宝珠,嘴是试金石”,谁看见这粘瓷器的药又方便又贱,谁不买呀?在民初那几年卖粘瓷器药的最多。我还觉着锔碗的那行儿要遭劫,叫他们给顶了呢。不料这些年,锔碗的还是照旧挣钱,卖粘瓷器药的可就不挣钱了。我向某江湖人问过几次,怎么卖瓷器药的也少啦,也不挣钱了?某江湖人说:“他们这行儿,说行话叫‘挑粘汉儿的’,他们那药是半腥半尖
(江湖人管半真半假调[
diào
]侃儿叫半腥半尖)
。”我问:“那药怎么算半尖哪?”某江湖人说:“他们那粘瓷器药要粘瓷器,真能粘住。要粘茶罐、撢(dǎn)瓶、帽筒、大黑盘,就算粘住了,也不‘缓托’
(江
湖人管粘住了的瓷器又开了调侃儿叫缓托)
。如若粘了茶壶、茶碗、饭碗,当时粘得挺结实,只要不使用,算是件东西;如若一见热气,由哪儿粘的还由哪儿张开。如不缓托就是真正好东西,他不冤人的;如缓了托就不是好东西,他们冤了人啦!故此这东西算是半腥半尖。”他说到这里又向我解释道:“他们挑粘汉儿的生意不大挣钱有两种原因:一是他们那药怕见热气,谁家的东西也买来使用,不见热气的东西能有多少?除了茶缸、撢瓶、帽筒、大果盘之外,件件瓷器都得见热水,若是缓了托,买主便觉着上当,嘴上宣传,买主就少了。因为缓托没人买,又因为有人嚷上当都不敢买,故此这行买卖日见衰落。”
我问某江湖人:“他们这粘瓷器是什么东西做的?”那江湖人说:“那药是用洋干漆掺颜色做的,见了热气儿才爱缓托。”望社会上的人士,要‘肘粘汉儿’
(管买粘瓷器药调侃儿叫肘粘汉儿。那个肘字,在江湖春点里是个买字)
,净粘茶叶罐、大撢瓶、帽筒、大果盘,千万别粘带热气的东西。我老云还告诉一声,不带热气的东西粘好了,也怕六月暑伏。最好,粘过了的东西每逢暑热的时候重新另粘一回,免得粘汉缓托(
瓷器药失效
),摔了你们的大撢瓶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