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与嫡子-第21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哥哥回来了?”最先出声的是坐在窗边的二姑娘,她几乎是立即就站了起身,顾不得那绣了一半的绣作拎了裙子就往楼下冲,及至楼下跟着她的几个丫头只好追着去了。

    这是一点儿大家闺秀的样子都没有了……六姑娘挠了挠头,和七姑娘对视一眼,两人这才随着众人往楼下走。也是了,除了对那位大哥哥有那么点的好奇之外,六姑娘不知道兴奋点在哪里,不过家里能热闹热闹也不错。

    七姑娘还是很新奇的,直到六姑娘进蔷薇园前她都一直絮絮叨叨地,像个小老太婆,“六姐姐,你见过大哥哥吗?”

    六姑娘想了想,答:“没有。”

    七姑娘很兴奋,“不知道是什么客人,这下又可以热闹一番了!”小脸上红扑扑的。

    “是啊。”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太太和大太太一定很高兴,大太太好多年没看到大哥哥了!”

    “喔喔。”

    “……”

    几位姑娘回去换了衣裳,郑重打扮了一番都去了老太太院子里。六姑娘刚进院门就看到里头上下人等都花团锦簇的,正屋里更是传出来一阵阵的笑声。

    这可实在少见。六姑娘想着门边的丫头已是打了帘子,朝屋里喊道:“六姑娘来了--”

    里头笑声不减,老太太斜靠在铺了锦垫子的太师椅上,看见六姑娘进来,对着边上一个少年说道:“这是你六妹妹。”

    六姑娘云里雾里的走上去,猜想这人就是府里下人常说的霁大爷了。她对着霁大爷屈膝福了福身子,道:“大哥哥好。”

    那边霁大爷伸手长揖道:“六妹妹好。”

    这声音清朗温润,六姑娘抬头就看到一个眉眼带笑的少年,脸庞白皙棱角分明,头上戴着黑色的方巾,身穿暗色直裰,长身玉立,端的是眉清目秀、风度翩翩。

    原来这就是霁大爷啊,六姑娘不由多看了一眼,暗道这卿家男人的皮相竟都很惹人眼球的。

    见过礼,六姑娘退到了一边,不一会儿姑娘们一个个的都来了,一时又是一阵的见礼问候。六姑娘抬起眼皮撩了一眼屋子里,并没有看到什么生人,暗暗奇怪,哪里来的客人?

    七姑娘更是郁闷,她禁不住问二太太,“娘,客人呢?怎么不见客人?”

    二太太忍不住就横了女儿一眼,也该长点心眼儿了。她低声道:“那是你大哥的同窗,你姐姐们都在这里,他们怎么好来。”

    七姑娘奄奄的,不甘愿道:“昀儿还以为客人是小姐姐嘛。”

    二太太索性道:“你跟着你六姐姐去,娘还要陪你祖母说话。”说着闪了六姑娘一眼,见她规规矩矩地立着,垂眸看着自己的脚尖。

    差不多的年纪,怎么别人就懂事乖巧,自己的昀儿偏还一副长不大的孩子样儿。

    “老二媳妇。”二太太想着就听见老太太叫自己。她忙走过去,老太太吩咐着,“今儿晚饭就摆在秋爽亭罢。一来給霁哥儿洗尘,二来么,请了客人一道用饭,也是尽了礼数。”

    二太太应了是,先就带了金妈妈下去准备了。走在青石子路上,二太太问金妈妈,“可安顿好了那两位公子?”

    “都好了,”金妈妈道:“叫了小厮领了两位公子去了苍敬斋,添置在那处的丫头都是机灵的,不会出错。”

    二太太不由放缓了步速,忍不住说道:“最要紧是不能怠慢了凤家公子,他和咱们家毕竟是沾了亲的。我近来听着老太太的意思,估摸着,她是有意……”二太太眼神闪了闪,笑道:“嗐,许是没影儿的事,罢了。”

    金妈妈嘴唇动了动,也不问,二太太又道:“你先去大厨房看着,今儿可千万不能出错。”

    金妈妈忙要去了,二太太在后面又道:“慢着慢着,你且拿了我库房的钥匙,把那套白玉五福捧寿瓷碗拿出来,到底那都是京里来的,老太太爱面子……”

    “还是太太周到。”金妈妈就笑着快步往二太太院子走去。

    屋子里老太太和霁大爷说话,大太太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过儿子身上。偶尔也问上几句,恐怕更是想回了院子关了门独自和儿子畅谈一番--这些年大老爷关于他和他身边的女人们。

    那边姑娘们除了二姑娘从头至尾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致,便是连一向跳脱的七姑娘也偃旗息鼓,站在一边歪来歪去的,六姑娘朝窗子外探看,想着一会子结束得早自己便去书阁拿些书看。其余人等也是各想各的事情。

    老太太如何不知道下头姑娘们的小动作,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们不爱听,都散了罢。”

    听得老太太发话,小姑娘们于是就鱼贯着出去了,只二姑娘、四姑娘还和大太太围坐在霁大爷、老太太边上,似是有说不尽的话。

    除了老太太的院门,六姑娘和雪珠往回走着,六姑娘突然就停了步子,“雪珠姐姐陪我去家中书阁里罢,我去挑几本书明儿课上看。”

    雪珠应了是,她是知道姑娘性子的,就是爱看书,这也是好事。

    这主仆两人沿着东西走向的鱼王湖一直走,湖里水波潺潺的,阳光照耀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好看得紧。周遭也全是一派春日的气息,花香绕鼻,鸟声悦耳,微风阵阵。

    六姑娘来了兴致,摘了河边柳树的枝条儿放在手里编着帽子,雪珠打趣道:“姑娘还记得咱们在月子村的时候么,那时候春天村子河边到处是这样长长的柳条儿,姑娘老爱编了帽子自个儿戴头上,活像个小村姑!”

    “是不是这样?”六姑娘笑着把手上新落成的柳条帽子把头上一罩,笑看着雪珠。一双带笑的水波眼光彩夺目,发上鲜嫩的枝条儿更衬得她桃腮杏面、耀如春华。

    雪珠看得晃神,禁不住道:“姑娘近来越发养的好了,长了不少肉……再说了,哪有您这样的村姑呢。”

    “村姑有什么不好,守着家里几亩良田,再嫁个好相公,日子一溜烟儿也就过去了,多简单。”六姑娘边走边笑。

    “呀!姑娘说的什么话,我听了都要臊得慌!这就想着嫁人了?”

    雪珠笑闹着追上六姑娘,两人一路嬉笑着,她突然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周褔家的。

    那周褔家的小跑着过来,笑着給六姑娘见了礼,一脸急切的看着雪珠。

    六姑娘就看了看雪珠,道:“你娘找你肯定是有事的,”她朝不远处的书阁看了看,“我就自己去书阁看看,你好了再来寻我。”

    见雪珠还要说话,六姑娘笑道:“我保证,这次我哪儿也不去,就在书阁里头等着你!”

    雪珠看了看自己娘,又看了看六姑娘,很难抉择的样子,最后终是道:“那姑娘就在书阁看看书便好,我很快就来。”

    走到一颗合抱粗的柳树后头,周褔家的急道:“你婶娘这些日子总念叨着你莲子妹妹的事儿呢!”

    雪珠拧着眉,一想到她家那婶娘她就烦,“娘,我们姑娘已经回了二太太了,只是近日怕是忘了,就也没有让人去领莲子,横竖就这些日子,你告诉婶娘不要急。”

    周褔家的还要说什么,雪珠又忿忿道:“哼,婶娘她有这个功夫怎么不在家里好好教教莲子府里的规矩!以为伺候姑娘是这么容易的事儿,做的不好一样叫撵了出去!”

    “旁人家都是从粗使丫头做起,莲子规矩却是也没有学过直接就能伺候府里姑娘了,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这个做堂姐的也没脸面活了!”

    哪里就这么严重了……周褔家的心里如是想,嘴上却附和道:“是是是,我回去就跟你婶娘说说……”

    雪珠看着自己娘这幅没气性的样子,火一时就减了大半,就因为没个儿子,她一辈子就怕着、让着婶娘那老货--

    六姑娘看着周褔家的和雪珠走到了边上一棵柳树后头,若有所思地瞧了瞧,唇角就不可察觉的翘起来。走过鱼王湖上的石桥,没几步就是书阁了。

    书阁边上站了个靠着墙壁打着盹儿的洒扫丫头,六姑娘也无意吵醒她,轻手轻脚推了门就进去了。

    这个书阁很大,里头经常有人打扫的缘故,没有她想象中的灰尘味道,一排排的书整整齐齐罗列在书架上,很像后世的图书馆。

    六姑娘粗略在一楼转了转,见都是些经史子集,乏味的很,她惯不爱这些,便只好寄希望于二楼。

    抬头,阳光透过窗户上糊的丝棉纸透进略显昏暗的楼梯间,空气中漂浮着肉眼可见的细尘。六姑娘脚踩在木质的楼梯台阶上,每一下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很像那种老房子的楼梯,有种神秘的蛊惑味道。

    等六姑娘上了楼才发现楼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致,直接穿过正屋来到窗边,“嗳?”她惊讶于窗户竟是开着的,便也没有多想,许是扫洒的丫头忘记关上了。

    探出头去,在书阁上朝西南边望就是府里的大花园子,往西北边望就是戚姨娘的芳梅苑。戚姨娘院子里的竹子四季常青,青翠的竹叶在微风下细细抖着。六姑娘伏在窗边远眺了一会子,返身才要在二楼找书看了。

    她一排排的经过书架,眼中带了浓浓的失望,卿家的书阁竟然全是些个文化人看的书,好些书她连书名也不能明白,根本没有自己要的,算了罢,还是下楼等雪珠好了。

    垂头丧气的,就在她准备下楼之际,眼角就奇迹地瞟到了三个字--西厢记。

    西厢记?!

    六姑娘唬了一跳,擦亮眼睛过去看,果不其然,见那本书的扉页上赫然就印着宋体的西厢记仨字儿。她有些怔愣,就看到《西厢记》旁边还立着一本《牡丹亭》……

    不是吧,自己只是来找找游记之类的书籍罢了,竟是遇到了这两本书。按道理她是该立刻把书放回书架上的,按道理是这样的。

    于是六姑娘撇了撇嘴角,一本正经地就把两本书往怀里送去。

    门边突然传来一声嗤笑,六姑娘心里一突,手上的书啪嗒就掉在脚边,她静了一会儿,转过身去看来人。

    阁楼门边上靠着个身材欣长的少年,他头戴方巾,身上穿着直裾深衣,腰悬一条精致的宫绦。此刻正双手抱胸,一脸玩味地看着六姑娘,狭长的凤目微微挑着,神情颇有几分倨傲。kfYV3CVOqu5RygoNDVhFXY0544y0EtbsXIZTfKfyyR1g+Ur1cdXH7GCVmpCuddGk8hqRX7DlK7FU01inh5Mpzw==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