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4-沧海一声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十几万人在一个狭小山区运动,不可能完全瞒过日军侦察机的眼睛。

    九江的第十一军司令部一片忙乱,当参谋们把一个个轨迹和箭头在地图上逐一标示出来时,冈村的心已经被提到了九霄云外的半空之中。

    点连成了线,不过不是第一〇六师团的占领线,而是中国军队在万家岭越来越清晰的包围线。

    赶快通知第一〇六师团迅速突围!

    事实上,第一〇六师团已提前进入山穷水尽的境地。从马回岭出发时,他们只带了六天的口粮。六天过去,粮弹皆缺,只能像兰封会战时的土肥原师团那样,依靠空投来维持有限的补给。

    飞机能运多少东西,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很多官兵被迫自力更生,四处寻找食物。可是万家岭内不过寥寥几座小村庄,在坚壁清野之后,老百姓都撤走了,村庄里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吃的东西。

    村庄外面倒是有不多的几亩稻田,但显然也被收拾过了,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未来得及收割的稻穗,且稀稀落落,少得很。

    这些饿极了的家伙也管不了许多,找到后全都如获至宝,把稻穗拔下来放钢盔里搓一搓,搓去稻壳往嘴里一塞,聊以充饥。

    至于运辎重大炮的东洋马,人还吃不饱呢,谁还管得了它们。

    此时就算冈村不说,他们自己也知道必须马上突围,否则绝无生路。

    沙场猎豹

    可是师团长松浦却搞不清楚他到底应该往哪里突,在万家岭,到处都是杀声震震,到处都是旗幡烈烈。

    冈村立刻给他指路,往西靠拢,第二十七师团可以接应你。

    西面在哪里?不知道。

    地图越看越糊涂,连那个第十一军司令部下派的樱井中佐都晕头转向。别的地方,或许还可以通过参照物来纠正地图的偏差,但这里除了山林还是山林,哪有什么明显的参照。

    有人提了个醒,赶快把罗盘拿出来。

    这个罗盘不是用来看风水的,其实就是指南针,在山里迷了路,可以依靠它来确定方位。

    让人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候,罗盘也失灵了,指针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同样六神无主,不知南北西东。

    显然山区周围有强大磁场,是它干扰了罗盘。

    松浦傻了,他的部下们也如同一群乱糟糟的苍蝇,在山里嗡嗡乱叫,却不知道往哪里去好。

    10月7日,薛岳看到第一〇六师团已全部进入万家岭,而他的口袋阵也基本就绪,遂下达了总攻令。

    这是一次战场上的大围猎,它将比兰封会战时的那一次更加精彩,也更加彻底。

    据研究元史的专家介绍,曾经用铁蹄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其军事攻略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他们的围猎经验。

    草原上的野兽通常感觉极其灵敏,行动也异常快捷,猎人如果单枪匹马,是很难捕捉到的,但是蒙古人的集体围猎不同。

    他们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追杀,而是慢慢驱赶,然后一点点缩小范围,直至把所有野兽驱赶到一个固定的猎杀场。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到不让任何一头猎物逃脱,哪怕它是一只目标很小的兔子。

    薛岳的总攻与此类似,他也在不断缩小包围圈,把第一〇六师团往预设的猎杀场赶。

    但是在此之前,他还需要拔除一个障碍,那是一座山,叫张古山(又称张古峰)。

    整个万家岭,遍布矮山丛林,这些矮山一般都不高,张古山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比最高的矮一点,比最低的高一些——一共才三十米。

    别看其貌不扬,但是它的位置很重要,从这里可居高临下,直逼第一〇六师团的核心阵地,且地势陡峭,易守难攻。

    松浦师团长尽管已完全搞不清方向,却也熟谙攻守要诀,他在进入万家岭后不久,就抢先控制了这一要地。

    对于万家岭一役来说,张古山的得失十分关键。失之,会被第一〇六师团屏于户外,得之,则可将其驱入死路。

    薛岳依旧把这块最硬的骨头交给俞济时第七十四军来啃。

    俞济时虽是七十四军的老军长,但七十四军之所以出名,却与另外两个人有关。第一个人是时任第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另一个是他的部下张灵甫。

    张灵甫生活中也很爱漂亮,右额

    垂下的那一缕头发据说是为了遮

    掩枪伤伤疤

    国民党陆军将领,要评帅哥,张灵甫位列第一。要命的是,他在其他方面也很出众。

    有一段相声,逗哏的说:我是北大的。

    北大者,北京大学也。

    捧哏的浑身上下打量了他一遍:说清楚,你是哪个大学的?

    逗哏的起初顾左右而言他,被逼急了,冒出一句:我是北大的,怎么了,又没杀头的罪过。

    不过他最后还是承认:我是北京大兴县的,简称“北大”。

    这段相声告诉我们,北大是个很牛的单位。其实就是他不说,我们也知道,考大学难,考重点更难,考北大则难上加难。

    上溯八十年,整个中国一共也没多少北大学生。张灵甫一不小心就考入北大,而且还是历史系。

    上溯八十年,凡是识文断字的,一手字大抵都能看得过去。张灵甫的字却不是看得过去这么简单,他研习魏碑已到一定水平,连书法大家于右任都推崇不已。

    上溯八十年,书生论政十分流行,秀才们雄辩滔滔乃至上街游行。张灵甫在北大不但是学运健将,而且慷慨热血到半途休学,像比尔?盖茨那样,只读了一年就直奔自己重新选定的目标——只不过不是开公司,而是报考黄埔,实现“匡济时艰之志”去了。

    从儒雅书生到剽悍战将,看似距离很远,但民国时代的很多人都是轻轻一脚跨过。不打仗时这个人会闲居书房,读书挥毫,有时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然而一拿起枪便杀气腾腾,宛如虎豹,完全是一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职业军人本色。

    其实在淞沪会战前的好几年,张灵甫已经是胡宗南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了。胡宗南手下,黄埔一期、二期的一大堆,能够把四期的张灵甫提拔上来并放到这个显要位置,除了眼光,当然与他自身的表现分不开。

    可惜,这么好的前程,却差点让他自个儿给毁了。

    这位老兄回去探个亲,竟然把老婆给杀了,这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团长古城杀妻案”。

    杀人的过程十分简单,杀人的原因却很复杂。张灵甫自己提供的说法是,老婆偷了他带回的军事文件,又拒不交出,一怒之下,便失手将对方给打死了。

    不管什么原因,自古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都是应有之义。前程远大的张帅哥转眼间便沦为死囚,等着秋后问斩了。

    然后不知道是张灵甫在狱中递交的申诉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在吃了一年牢饭后又被放了出来。

    毕竟是民国,要是现在,既杀了人,再怎么减刑,也得在牢里待个十几年。不过这段经历对张灵甫倒是一个不错的提醒,原本他勇则勇矣,却往往伴随着易于冲动的一面,经过牢中面壁思过,渐渐开始冷静起来,后来在抗日战场上屡次上演险中求胜的好戏,不能说与此全无关系。

    出了监狱,重见阳光,张灵甫却又再次傻了眼,老长官胡宗南不要他了。

    天下第一师,那是多牛的部队,怎么还能容纳一个刑满释放的杀人犯呢。

    我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还不成吗?

    不成。

    绝望之际,张灵甫转投王耀武,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不过第七十四军刚上淞沪战场时,张灵甫还只是王耀武师部的一个高参,并不是说王耀武不想重用他,而是因为团营长位置都满了,不得已就授了这么一个官。

    高参高参,有什么可参的,哪有上阵冲杀过瘾。

    张灵甫的苦闷,王耀武也看出来了。

    陕西有个保安团已改编为补充团,马上要开来淞沪归七十四军指挥,到时老弟你就充任团长吧。

    天下第一师的团长,如今只能到小小补充团当个团长了,真是掉价,但张灵甫不在乎,他只要有仗可打就行了。

    于是朝也盼来暮也想,就等着那个补充团到上海。

    终于来了。

    保安团是什么成色,大家都清楚,平时维持维持地方治安,也就比警察稍好一些。

    可是这个保安团上阵后的作战能力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不仅在防区内挡住了日军进攻,还多次向对方发起夜袭。

    主力部队干得漂亮合情合理,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团也能如此,这是最让人惊异的地方。

    之前王耀武肯收留张灵甫,无非是因为后者拥有在“天下第一师”当团长的经历,究竟是否名副其实,他也心中无数。

    张灵甫在七十四军的初次亮相,顿时让王耀武对这个主动要求下基层的高参刮目相看。

    上了战场之后,能写一手好书法的张灵甫马上就成了一头目露凶光、见仗则喜的猎豹,战事紧张时,甚至每每跃出战壕,带头冲锋,在他的带动下,就算新兵团原本是一群羊,慢慢也蜕变成了一群狼。

    到七十四军参加南京外围保卫战,王耀武的原有主力已几乎打得精光,前线整团整团地报销,看到团长都被抬着担架送回来,王耀武知道撑不住了,赶紧命令从防御线上全线后撤。

    但这时候不是你想撤就马上撤得了的,日军在屁股后面紧跟不放。

    正当大队日军穿过已空无一人的防御主阵地时,斜刺里突然杀出一支小部队。

    起初,日军指挥官并没太把他们放在眼里:就凭你们,给我填牙缝还不够哩。

    但一咬到嘴里,才发现不对劲,不仅填不了牙缝,还差点崩了自己的大门牙。

    来者,正是张灵甫的新兵团。

    跟着张灵甫从上海一路打过来,新兵团早就不是新兵团了,那是一头狮子带着的一群狼。

    张灵甫对他的“狼兵”们说,只有打仗的时候想着时时可死,最后才能步步求生,这就叫绝处逢生。

    前面是穷途末路也罢,是火海悬崖也好,都已没有选择,倒不如干个沸腾,打个痛快,哪怕是一同毁灭,也不枉好汉世上走一遭。

    新兵团的官兵疯了一样,你咬他一下,他立刻还你一口,真是要多疯狂就有多疯狂。

    日军不是说完全拿他们没办法,而是心急着要奔南京去,冷不丁地被抱住大腿,怎么踢和捶都没用,一步动弹不得,也真是恼火到了极点。

    顾不上再追赶王耀武的大部队,日军就把新兵团给盯上了。

    张灵甫在后面看得真切,霍地跳起,甩掉上身军服,端起手提机枪,带着敢死队一个猛冲便杀了上来。

    前面枪林弹雨,不会说你是大帅哥就不招呼你,张灵甫也挨了子弹,左臂受重创。

    部下要把他抬下去,随伤兵北渡长江,张灵甫不肯,并且大怒。

    昔日项羽兵败垓下,犹至死不愿渡过乌江,张某何人哉,敢因区区一伤而渡江乎?

    我说过,时时可死,才能步步求生,今当率诸君与倭夷决一生死!

    张灵甫把伤口一扎,裹伤再战,在他的带头力拼下,新兵团终将日军堵在东南方向,并在完成阻击任务后才退入城内。

    当军长俞济时在南京城里见到张灵甫时,后者已经脸色苍白,全身绵软无力。俞济时立即卸了他的团长职务,强令其随轮船过江,才救下张灵甫一条性命。

    坐在满载伤员的江轮之上,当眼看着古城渐行渐远时,这位职业军人心里的悲凄可想而知。打了那么多年仗,南京究竟能不能守住,他岂能心中无数。

    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兄弟,从此再也看不到了。复仇,是张灵甫即使躺在医院病床上也一直念叨着的两个字,臂伤还未痊愈,他便提前赶回部队。

    张古山之役,成了复仇之旅的重要一站。

    什么叫惊悚

    在第七十四军,王耀武第五十一师是绝对主力,夺取张古山自非其莫属,可是即便勇如王耀武,对此战也颇费踌躇。

    张古山这样的地势,必须仰攻才行。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炮配合,仅靠轻武器攻坚,则伤亡一定小不了,有可能参与进攻的部队还会大半报销。这份苦差事,究竟派给谁好?

    张灵甫立即从一众旅团长中站了起来:我去!

    对张灵甫的主动请缨,王耀武并不意外,假如这个时候他不站出来,倒是个意外。

    这时的张帅哥已升为旅长。在黄埔生云集的七十四军,这种晋升速度算是相当之快,甚至有些超常了。有的人是黄埔三期的,跟王耀武都是同学,但也只能在张灵甫手下当团长。

    不过你们谁也不要嫉妒,王耀武手下战将素以悍勇著称,可是谁悍也悍不过张灵甫。一到战场之上,这人简直就如同拼命三郎下凡,而且越苦越难打的仗,他反而表现得越兴奋。他的军功和官衔,真是用身上的累累枪伤堆积起来的。

    接下来张旅长的话,却让王耀武深感意外。

    去归去,可我不想仰着脸挨子弹,那等于送死。

    王耀武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照你这么说,张古山该如何打法呢?总不能因为你帅,松浦就拱手相让吧。

    张灵甫没跟他说打法,他说的是三国。

    三国末期,蜀将姜维据守剑阁,十万魏兵被其阻于险关之外,无可奈何。然而魏将邓艾却偷越阴平险道,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从而一举灭蜀。

    想想看,当邓艾冷不丁出现在蜀国君臣面前的时候,那感觉是不是特别惊悚?这就叫出敌之不意。

    王耀武有些听明白了,你是不是准备扮一下现代版邓艾?

    张灵甫一笑,然也。

    我已经到张古山附近观察过多次,正面警备森严,攻击的确比较费劲,不过我已经发现了那条“阴平险道”。

    这条道就在张古山的后山绝壁,此为日军不备之处。

    王耀武越听越有兴趣,说说看,具体怎么打。

    张灵甫早已胸有成竹,遂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正面,我不会“仰攻”,而要“佯攻”,借日军被火力吸引的机会,组织突击队绕道后山,摸到山顶,从背后袭击它。等突击队得手,正面再从“佯攻”转入“真攻”,如此,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好小子,瞧这机灵劲儿。王耀武大为称赞,并当场另拨一团,以助张灵甫马到功成。第七十四军为一旅两团制,也就是说王耀武已把他大半个师都交到了自己部下手里。

    按照薛岳的总攻令,是预定10月7日下午4点开始总攻,但张灵甫并没有如期行动。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行动,日军有海陆航空队的飞机助阵,中国军队又缺乏防空设备,白天冲杀,一定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你还得顾及绕到后山的突击队,一旦被山上日军发觉,则前功尽弃。

    不能白天,得在晚上。

    张灵甫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张古山。

    撑杆选手无论多么优秀,他都必须为自己的杆子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只有借助这个支撑点,方能一跃而过。

    张灵甫也要选一个支撑点,这个点就是张古山侧旁的长岭。

    这里据有六百多日军,但他们当时并没有想到对手会发动突然夜袭,劳神了一天,吃过晚饭之后,便进入宿营地睡觉,外面只留了少数警卫。

    长岭不高,所以不需要玩绕攻这些花活,从正面完成致命一击即可。

    当日军清醒过来时,长岭之上已布满中国军队。

    按照冈村的战力比较法则,日军一个联队可敌中央军嫡系一个师,往下推,则一个大队能顶一个旅。

    可冈村说的那个联队,其实指的是熊本师团、金泽师团等像样一些的,并不包括第一〇六师团这样的“弱兵师团”。张灵甫以最强对最弱,又是在对方无特种部队和日机助力的情况下发起突袭,结果可想而知。

    六百名日军给灭个精光,张灵甫在前半夜就顺利拿下长岭。

    后半夜,就得专心对付张古山了。

    长岭激烈的枪声,早就把张古山的日军给弄得心惊胆战。继占领长岭后,张灵甫最得意的主力团杀到山下,做强势登山状,更把山上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

    张古山的日军多过长岭,计有八百多人,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不会料到,此时会有一支由精兵组成的突击队攀岩附葛,从后山爬上来。

    突然觉得胸口一凉,怎么回事呢?低头一看,一把锋利的刺刀已经从后背透过前胸。

    日军顿时乱成一团,不得不回过头来与之对拼。就在这一扭头的工夫,正面部队也趁势掩杀上来。两面夹攻之下,八百名日军很快就垮掉了。

    此后,张灵甫牢牢控制了这座著名的山头,就像蒙古人组织的大围猎那样,第一〇六师团没有一兵一卒能从这里漏出,即使你想要趁月夜脱逃,也不过是枉费心机。

    张古山区区不毛之地,战后却布满了日军遗留的弹药箱、刺刀、皮带等物品,甚至还有防毒面具及毒气弹,至于未能收敛的双方骨骸,更是俯拾皆是,由此可见当时攻击的突然性及肉搏厮杀的惨烈之状。

    中国军队牢牢控制了张古山

    经过万家岭一役,人送张灵甫外号:猛张飞。后来田汉到前线两次采访张灵甫,并以张古山之战为蓝本,写出了话剧《德安大捷》。在这部话剧中,张灵甫为实名实姓,公演之后,名扬天下。

    张灵甫只是第七十四军的一面旗帜。事实上,这个军之所以特别能打,一个重要原因是军官人人都能舍生忘死,带头冲杀。仅王耀武第五十一师中,四个团共伤亡五名团长(包括代团长)和七名营长,而且大多受的是重伤。

    战况进行到最激烈时,俞济时把军部警卫营都派到前线,而成了光杆军长的他也亲自到前线压阵,这才把第七十四军把守的南防线打造成了一道铁闸。

    地狱之谷

    总攻发起之后,包围圈越缩越小。

    万家岭地方不是太大,整个战场区域不超过十平方公里。尽管每一天的进展都慢如蚕吃桑叶,但在这种流弹都能伤着人的区域,对第一〇六师团实力的损耗和士气的打击不言而喻。

    10月8日,总攻发起的第二天。第一〇六师团给第十一军司令部发去了一份紧急电报。

    电报不是以松浦师团长名义发的,发报的人是情报参谋樱井。毕竟这不是告捷的电报,还是由第十一军总部派来的人代劳为好。

    这份电报其实就是一份求援电。可是都到这般境地了,樱井仍不肯照实说,在电报里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让人乍一看去,仿佛第一〇六师团还很强大很安全似的。

    到电报的末尾,遮不过去了,才来了一句“请求给师团以战斗指导”。

    电报不啻给冈村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在此之前,他一直未伸援手,就是还对第一〇六师团独立突围抱有一丝幻想,看过电报之后,才知道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再不给予“指导”,整个师团都可能要完蛋了。

    急忙查询地图,离万家岭战场最近的是第二十七师团,赶快让它去,帮助被围孤军打开一条求生通道要紧。

    第二十七师团正急于西进立功,同时又被黄维第十八军缠住,主力一时抽不出来,派出的只能是从第一〇一师团借调过来的“弱兵”,而且很快就被薛岳的西路部队给打了回去。

    冈村的第一次出手救援虽然胎死腹中,但仍给薛岳提了个醒:这支援兵是弱旅,不能代表后面全是弱的,所以下手得快。

    10月9日,总攻发起的第三天。这一天,戏码陡然加重。

    薛岳袭击了第一〇六师团的山炮兵联队,破坏了山炮。这些山炮称得上是第一〇六师团赖以冲破包围圈的最后一个心理依靠,师团长松浦得报后恍如跌入冰窖中。

    之后,薛岳开始集中使用他在庐山上屡试不爽的特种武器:迫击炮。

    迫击炮是山地战之宝

    在平原或远战中,迫击炮或许不如其他火炮,在山地战中却能称雄,一方面是因其便于携带,机动性强,另一方面则是正好对了胃口——迫击炮的长处和短处都在于它适合近战,而且这种炮还特喜欢“翻墙”,即使你躲在丛林或岩石背后,一连串迫击炮弹甩过去,也照样能要了你的命。

    迫击炮弹带着啸声不断向日军阵地飞去,在万家岭到处都能听到令人发憷的爆炸声。经过轮番轰击,第一〇六师团的防守体系变得七零八落。匆匆建立起来的工事,不是塌陷就是全毁,漫山遍野,到处是日军的尸体和呻吟着的伤兵。

    他们甚至已完全顾不上掩埋尸体。死在沟渠里的日本兵,时间一长,皮肤便呈现出褐色,身体更被浸泡到肿胀起来,嘴巴鼻子里掉出来的,竟然全是白米一样的蛆虫!

    从马回岭出发时,第一〇六师团专门配备了一千多匹战马,用于运载山炮和辎重,但在进入万家岭后,饥饿加上中弹伤亡,早已所剩无几。就这样,中国军队的迫击炮也没放过这些助纣为虐的畜生,拴系马匹的地方接连落下炮弹,马匹受惊的姿态在硝烟中看得一清二楚。

    想起一年前“七七事变”的南苑血战,日机对二十九军骑兵师狂轰滥炸,南苑营房一千多匹乘马大半倒毙,骑兵师师长郑大章当场被吓得打马就逃。

    现在不过是时候已到,一报还一报。

    松浦认为自己够惨了,可是他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前奏曲,大的乐章尚未到来。

    当天晚上,也就是10月9日夜,薛岳端上来一桌大餐,这算是整个万家岭战役中最丰盛的了,可称终极盛宴。

    菜单倒也不算新鲜,不过是把张灵甫在张古山点的小菜原样照做一遍,但是薛岳把它推而广之,由独家特色菜变成了每个人都乐意尝上一口的家常菜。

    所有进攻部队都成立了由精兵组成的突击队,在夜幕降临之后,突然一声呐喊,同时冲向第一〇六师团的防守阵地。

    经过倾力一击,第一〇六师团终于被赶进了那个最后的猎杀场。

    这是万家岭西北的一座村庄,名字叫雷鸣鼓刘,听上去很怪,所处地形则更怪,属于一个四面环山、中间狭小的盆地,第一〇六师团临时司令部就位于此处。被逼到这一带,说明松浦和他的师团真的无路可走了。

    与此同时,第一〇六师团内部的情况也糟到了极点。

    算起来,地面断粮已经八天了。即使是捡到的稻穗也极其有限,很快就被吃得一干二净,大家都只能靠天吃饭,指望飞机空投粮食救命。

    第一〇六师团各基层部队,你占一个地盘,我占一个地盘,都仰着脖子在等。飞机空投没有那么准,粮食不一定就正好投在你的地盘中央,有时也会扔到中间去。这下子好看了,相邻部队相互争夺,竟然还发生了对射,结果两败俱伤,粮食谁都拿不着,也不敢再去拿。

    作为新编师团,第一〇六师团官兵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能力本就比不得那些常年野战的职业兵。到了这般光景,全都被煎熬得脸色苍白,连颧骨都变尖了,更差一些的,有的全身水肿,有的如痴若狂,有的弯下腰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极度饥饿加上极度疲劳,使日军的反击能力都变得迟钝起来,连招架动作也要慢上好几拍。

    见此情景,薛岳不仅没有停步,下手还越来越重,小小的雷鸣鼓刘顿时电闪雷鸣。

    这是一个人喊马嘶、鬼哭狼嚎的夜晚。四周的山头全都被中国军队所控制,迫击炮弹像下雨一样,从四面八方倾泻而下,中弹致死或负伤的日军越来越多。

    辎重部队原来还残存了几十匹战马,到这时已全部被打死,连一匹也没剩下。

    第一〇六师团辎重一等兵那须良辅当时就待在这个恐怖的围猎场里,他和同伴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精神濒临崩溃状态,望着月亮禁不住哭出了声。

    这通常就是大围猎最后的情景。元史专家对此的描述是:“各类野兽发出痛苦的悲鸣声,像山下的松涛一样滚过。”

    战后,在万家岭发现了很多日本辎重兵的坟墓,马骨和马背上的铁质驮鞍更是丢得到处都是。这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一〇六师团已无前后方的区分,野战步兵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能保护得了辎重部队。

    不过这个名叫那须良辅的辎重兵实在够幸运,他是万家岭一役中极少的幸存者之一。那次遭遇深深刺激了可怜的辎重兵,日本一宣布投降,他就迫不及待地扔下军装,改当了漫画家。

    在那须良辅的笔下,雷鸣鼓刘是真正的“地狱之谷”。据他自己说,在晚年的几十年时间里,万家岭的那一幕惨景从未能从记忆中真正抹去。

    豪情晚照

    在10月9日这天晚上,第一〇六师团师团长松浦已无法有效地掌控自己的部队,司令部附近的所有联队更被分割得零零散散,仅能在各自的孤立阵地上苦苦挣扎。

    可怕的还在后面。

    10月10日凌晨,天还没有亮,一片漆黑之中,中国军队已几次攻至第一〇六师团司令部附近。

    松浦师团长似乎也只能对着月亮大哭了,他把司令部端茶送水的勤务员都召集起来,派出去进行抵抗。

    可是枪声仍然在慢慢接近。松浦绝望已极,下令将联队军旗集中到司令部,所有伤病员每人发一把枪,他自己也持枪在手,准备到最后时刻,领着这些伤病员焚旗决斗。

    若排除作秀嫌疑,仅以战场表现而论,不能不说,日本军人的这种武士精神还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后来据日军俘虏供述,只要当时第六十六军再往前攻进一百米,松浦就得被俘——如果他不愿意的话,那就只能选择切腹了。

    由于是夜战加混战,中国军队也不知道第一〇六师团司令部究竟在哪里,否则的话,松浦就要为日军师团长开创一个新纪录了。

    第一〇六师团师团长哆嗦着身体,一直熬到天亮,才有人来救他。

    救他的是航空队,看到下面惨成这个样子,日机拼着命往下扔炸弹,使中国军队的致命攻击被迫中止。

    这一战,第一〇六师团折损大半。经过白天的收容归整,松浦发现,整个师团已陷于瘫痪,原因是联队长以下军官死伤过多,已不敷使用。

    一个新编师团,没有军官撑着绝对不行,要不然,像那须良辅那样的预备役新兵会更加惶惶不可终日。

    第一〇六师团在万家岭深陷包围且损失惨重的事,广播上都播了,就算冈村想遮这个家丑都遮不住,日本朝野为之震惊不已。

    从最早的“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日本老百姓司空见惯的消息就是“胜利捷报”,偶尔有一个台儿庄,都觉得丢了面子,现在一个师团被人家整到这种程度,无不骇然。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急得连冈村的面子也不顾,开始直接插手“救援行动”。

    得知第一〇六师团缺乏军官,他立即调集两百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直接空投万家岭。这一招犹如打鸡血,总算让这个倒霉透顶的师团又恢复了一点生气。

    眼看纸已包不住火,这时的冈村也不能不在面上再做些动作。可即使到这种程度,这个利欲熏心的家伙还是不愿意因为搭救“弱兵师团”而影响自己的整个西进行动,踌躇了半天,才肯从第十一军直辖的特种部队中拨出一个战车大队前往增援。

    坦克虽然威风,却上不了山。不过这倒是给薛岳又提了个醒,“弱”要慢慢变“强”了,看来还是得抓紧时间。他令旗一挥,指挥迫击炮兵继续前压,各部趁夜再次发动猛攻。

    本来第一〇六师团还占着张古山以北一个叫哔叽街的小村庄,但经过整晚鏖战,哔叽街也得以收复。战后这里散落的日军遗骨最多,返回的村民中有图财的,曾从骷髅堆里起获三十多枚大金牙。这些金牙都是日本兵的,因为中国兵根本就镶不起。

    从那之后,松浦师团长对凭自己的能力侥幸突围已经彻底死了心。他终于明白,在这个铁桶一般的包围圈里面,哪怕自己真的变成一只兔子,也别想乘月夜溜出去,唯一聪明的办法只能是固守待援。

    10月11日,在松浦的指挥下,第一〇六师团残部收缩防线,像刺猬一样蜷到了更加狭小的区域。由于缩小了防御面,加上死了这么多人,粮弹也比较好分配,用不着你抢我夺,反而又能守上一守了。

    第十一军光出坦克不出人,眼见得第一〇六师团极可能连编制都被对手给抹掉,畑俊六无奈之下,只能亲自组织第二次“救援行动”,将原驻苏州的第十七师团派去万家岭。

    10月16日,薛岳巡视战场,此时他的对手早已是“遗尸塞谷,山林溪涧间,虏血洒遍”,谁胜谁负,一看便知。

    庐山之上,苍天笑,江山笑,清风笑,壮士豪情,只为这世上又留下了一襟晚照。

    鉴于日本侵略军援兵即将到达,进攻部队也已达到了体力极限,薛岳下令结束围攻,集结部队重新退守原防线。

    万家岭之战,历时二十二天,第一〇六师团伤亡九千余人,虽然保存了编制,却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这是史无前例的。

    由于战争仍在继续,作战双方当时都未能对战场进行彻底清理。直到一年之后,第一〇六师团部分人员回国复员,该师团才派了三百名官兵进山祭吊。在他们走后,留在庐山打游击的一个叫唐永良的中国军人也来到万家岭。

    这时的万家岭仍未完全脱去烟尘之气,尚无古战场折戟沉沙的韵味,只有大战后难以磨洗的残酷。唐永良缓缓走去,从矮山到村庄,从道路到溪流,触目所及,没有哪个地方没有人马骸骨,称得上是“五步一尸、十步一马”。

    据唐永良判断,未得收捡的残骸,里面大多数是日本兵。他分辨的依据,是看脚上有没有穿着那种特制胶鞋。因为据说日本人常年穿着分叉木屐,导致大脚趾和其他脚趾分得很开,所以制造的胶鞋也得适应这一特点。

    唐永良是商震第三十二军的一名师长,他本人虽然没有参加万家岭战役,但经历过的残酷战争场面也应该不少。可是在万家岭,他仍然惊骇于眼前的种种景象。

    有的尸骨堆早已渐渐腐烂,蛆虫变成了蛹,蛹变成蝇飞走了,然而留下来的蛹壳却在骷髅上高达盈尺。

    不需亲见,光听听这些描述,那感觉就比置身于《西游记》中白骨精居住的洞府还让人发憷。

    当然一定要去看看“地狱之谷”。

    这里日军坟墓最多。那三百名日军退伍兵在万家岭住了三天,也忙了三天,做的就是筑坟立碑的事。只是第一〇六师团的死人死马委实太多,他们根本捡都捡不过来,三天也仅来得及清理雷鸣鼓刘这一个地域。

    当夜色凄清,如水月光倾泻在这一片山岭的时候,异国孤魂们亦有可怜可悲的一面。然而始作俑者,天必罚之,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利令智昏的侵略者必然要走过的道路。

    获悉第一〇六师团近乎全军覆灭的消息后,原本对救援行动其实并不太积极的冈村也不由得害怕起来。

    毕竟这个罪过实在太大,弄不好要被岛国民众指着鼻子骂娘的。事到如今,冈村已全无一点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的风度,他把所有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了倒霉的第一〇六师团。

    万家岭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还在于第一〇六师团本身孬,素质太差,要是换上熊本师团或者金泽师团,会是这个样子吗?

    概而言之,我出的还是奇谋,只是你给我出了奇糗!

    在冈村眼里,第一〇六师团原来的根正苗红此时也变了味,都是南九州出来的,当兵打仗的本事咋就相差这么大呢。他为此还专门向国内写信,要求转告包括熊本在内的南九州四县知事,称:第六师团已经成为日本第一的强大师团,第一〇六师团却成了日本第一的软弱师团。

    冈村此举,无非是想向外界发出这么一个信息:带着“第一软弱师团”出来作战,就算我是天下第一的强大统帅,又有什么用呢?

    这么一宣扬的结果,第一〇六师团的名声变得臭上加臭。其他那些表现差劲的师团因为有了这么一块垫脚石,则个个如释重负,因为有了最差,它们这些差的就有垫底的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