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工作事业中的幽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幽默则是使语言蓬荜生辉的一根"魔杖"。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你是一个新进人员还是熟练工种,也不论你职位的高低,幽默都能帮助你顺利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帮助你快速有效地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帮助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顺利渡过难关。

    用幽默推销自己

    现代人都懂得推销自己,虽然能力的高低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但高明的推销方法则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有些人颇具才华,但却不能给人好的印象。而有些人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加入了幽默的成分,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美国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急于找到工作。一天,他跑到一家报馆自我推荐。他找到一位经理问道:“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我们这里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大学生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经理感到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很有意思,便立刻打电话把这件事情报告给老板,随后,他笑嘻嘻地对大学生说:“如果愿意,请到我们广告发行部来工作。”

    这位青年用幽默推销自己,终于打破了僵局,找到了工作。后来,他成了那家报馆出色的经理,使报纸的日销售量从5万份左右提高到30多万份。

    这则小故事揭示了一个大道理:学会推销自己并非是一句空洞的说教。推销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全面展示自己幽默、才学、品行、智慧的过程。这是无法临时抱佛脚式去应付的。

    有些时候,在面试的过程中运用幽默的技巧,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应聘一个工作职位时,要接受一项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测试题——“cryogenics”是什么意思。他停下来苦思冥想。最后,这位大学生写下了他的答案:“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我最好到别处去找工作。”结果,他被录用了。

    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富有创意的思想加上幽默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恰到好处的幽默往往能够使应聘者得到认可。创造力加上幽默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更有弹性地去处理事情。我们可以运用富有创造力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用它来寻求答案,有时要凭幻想来发现,在大脑里设想:“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会怎么样?”在美国,有不少求职者都是利用幽默机智取得成功的。

    美国中央情报局需要一个高级特工,通过层层严格的筛选,最后剩下两男一女。他们将面临最终的考核。

    主考官将第一名男子带到一扇铁门前,交给他一把枪,说道:“我们必须确信你能在任何情况下服从命令。你的妻子就坐在里面,进去用这把枪杀死她。”这名男子满脸惊恐地问道:“你不会是说真的吧?我怎么能杀死我的妻子呢!”于是他落选了。

    接着是第二名男子,主考官交给了他同样的任务之后,他先是一惊,不过还是接过了枪进了门。

    5分钟过去了,没有一点动静,然后门开了,这名男子满脸泪水地走了出来,对主考官说:“我想下手,但无法扣动扳机。”自然,他也落选了。

    最后轮到那位女人。

    当她被告知里面坐着她的丈夫,她必须杀死他时,这位女子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枪,走进门去。门还没有关严,就传来了枪声。

    连续13声枪响之后,又传来了尖叫声和椅子的碰撞声。

    几分钟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这时,门开了,女人走了出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生气地对考官说:“你们这些家伙,竟然不告诉我枪里装的都是空弹,害得我只好用椅子把他砸死了。”

    不论我们面对何种突如其来的面试,只要我们勇敢镇静,用机智幽默的答案来转移话题,并且妙语连珠,便可以获得成功。一句话,自我推销要大胆,自我选择要幽默。

    幽默可以拉近与上司的距离

    对于许多员工来说,最大的苦恼莫过于工作努力,却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要获得上司的赏识就要主动拉近与上司的距离,不能否认要消除与上司的距离感首先要把工作干好了,甚至做得十全十美,不能让上司觉得你是一个没用的员工。但是,只知道埋头苦干也不见得就会得到上司的赏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科尔曼说过:“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那么,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呢?

    对于上述问题很苦恼的人或者想有一番作为的人,可以试试在领导面前化严肃为风趣的交流方式,说不定效果出人意料。

    一个年轻人在找工作,他来到麦当劳面试。老板问他会做什么,他说我什么都不会,不过我会唱歌。

    老板说你就唱一首歌试试吧,于是他就开始唱歌了:“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

    老板一听就乐了,接着问了他一些对于麦当劳有什么了解之类的问题,最后,他被顺利录用了。

    上面的例子中,求职者在面试中借助了幽默的力量,他首先就以唱歌的方式说出了麦当劳的广告语,博得老板一笑的同时,获得了老板的好感。

    大多数上司都是很有文化的人,想要拉近与上司的距离,就要在语言上多下一些工夫。一般来说,幽默语言的效果应该不错。

    职员:“经理,您实在是爱好工作的人!”

    经理:“我正在玩味这句话的含意。”

    职员:“因为您一直都紧紧地盯着我们,看我们是不是正在工作。”

    职员通过与经理开玩笑,不经意中就拉近了与经理的距离,何况经理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与上司开玩笑还要注意把握好时机。最好时刻留意能够与上司面对面谈些风趣的俏皮话的机会。比如两人并列在一起等电梯或者在洗手时都是机不可失。另外,幽默地“冒犯”上司也是拉近双方距离的好办法。

    美国沉默而严谨的总统柯立芝就曾被人用幽默的方式“冒犯”过。有一次他去华盛顿国家剧院看戏剧演出。看了一半的时候,他就开始打瞌睡了。演员马克停下歌唱,走到前排,朝总统喊道:“总统先生,是不是到了您睡觉的时间了?”总统睁开眼睛,四下张望,意识到这话是冲着自己来的。他站起来,微笑着说:“不,因为我知道今天要来看你的演出,所以一夜没睡好,请继续唱下去吧!”

    这则幽默的对话既表现了演员直言不讳的幽默,也体现了柯立芝总统的机敏和幽默感。演员并没有开罪总统,相反,倒成了总统的好朋友。由此可见:以下犯上的幽默使用得适时适度,往往能够拉近与上司的距离,赢得上司的理解和信任。

    工作太累的时候,难免会偷懒,这时如果被老板看见了,你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在搬运东西,每次只搬一点。工头不得不开口说话。

    工头:“你在做什么?你看别人每次都搬那么重的东西!”

    工人:“嗯哼,如果他们要懒到不像我搬这么多回,我也拿他们没办法。”

    幽默的回答,工头也被逗笑了。

    工人以幽默的口气为自己的偷懒行为辩解,老板即使会批评他,也会比较随和,责罚也会比较轻。假如你对于装疯卖傻的演技颇有心得,那么不妨也在对你颇有微词的老板面前,以若无其事的态度告诉他下面的话:“幸好我已经娶老婆了。”当然,你的老板无法了解你这一句话的意思,必定是一副茫然的样子。这个时候,你可以不声不响犹如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所以我现在才习惯别人对我的唠叨了……”

    在这里幽默的确可以拉近与上司的距离。不过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与上司距离的远近也同样如此,这种距离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如果一个人不认真地做好工作,成天围着上司转,只知道说好话、空话,刻意拉近与上司的关系;或者整天坐在那里等上司安排工作,像个提线木偶一样,上司拽一下,你才动一动,无形中疏远了上司,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把握幽默接近上司的技巧。

    幽默可以获得同事的好感

    同事间有什么心事,如感情、事业、家庭等问题,都喜欢找你倾诉,认为你很能体谅别人,是个最好的听众。你不仅确实会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心里话,而且,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同事排除烦恼的话,你会热心尽力。即使事情不是力所能及的,也会给予适当的安慰。如果这样,有谁会不愿意和你做朋友呢?除了这些,如果你有自己的特点,能发展一个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就再好不过了。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是专属个人的,任何人都学不来,所以会更有威力。

    有一次发薪水的时候,小李的工资卡里面竟然分文没有。但他没有气得暴跳如雷,也没有破口大骂。他只是去问发薪水部门的人说:“怎么回事?难道说我的薪水扣除,竟然达到了一整个月了吗?”当然,小李得到了补发的薪水。

    小李对同事偶犯错误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而不把它看成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批评谩骂同事的愚蠢。他以幽默的方式与同事分享了愉快的果实。这也正是不为所动、泰然处之的幽默所要收到的效果。

    我们如果不能领略到别人的幽默对自己的裨益,也就不太可能以自己的幽默来激励他人。为了表现我们重视别人所带来的好处,应该时时刻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同别人一起欢乐。

    一位男士对即将结婚的女同事打趣地说:“你真是舍近求远。公司有我这么优秀的人才,你竟然都没有发现!”女同事开心地笑了。

    对于上面这位男士的幽默,女同事不但没有反感,反而感激他的友谊和欣赏。欢乐的气氛荡漾在同事之间,这是多么弥足珍贵的友谊。

    报刊、出版社的编辑与撰稿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如果合作期间能适时幽默,那么双方的工作都会进展得更顺利。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许诺给纽约的一家出版社写一本小说,但却迟迟没有交稿。

    出版社编辑一再催促均无结果后,便往杰克·伦敦住的旅馆打了个最后通牒式的电话:

    “亲爱的杰克·伦敦:如果24小时内我还拿不到小说的话,我会跑到你屋里来,一拳揍到你鼻梁上,然后一脚把你踢到楼下去。我可从来是履行诺言的。”

    杰克·伦敦回答说:

    “亲爱的迪克:如果我写书也能手脚并用的话,我也一定能履行自己的诺言,按时将书交到你的手里。”

    编辑与作家之间的玩笑说明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而作家为自己不能交稿所做的辩解更是巧妙。

    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收到一封来信:“亲爱的编辑:我希望和您达成一项默契,您如果刊用了我的稿子,您将得到稿费的一半,希望能得到您的首肯。”

    编辑回信说:“您的意见很好。我希望钱都由您支付,每行五元。当您把稿子和钱寄来以后,我将把它刊登在广告栏里。”

    因为合作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事情应该平等协商,相互提意见,表示不同看法也应客气委婉些,不能伤了和气。以幽默语言来表达是比较高明的办法。

    歌唱家狭诺·帕蒂拉举行独唱音乐会,那位钢琴伴奏自顾自弹得很起劲,以致琴声经常盖住歌声。帕蒂拉虽然几次向他暗示,可他全然不加理会。

    演唱会结束以后,帕蒂拉与自己的合作伙伴——钢琴家亲切握手,并谦虚地说:“先生,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您的钢琴独奏会。”

    歌唱家用幽默语言表达出了对合作伙伴的不满,又照顾了对方的面子,是一种巧妙而得体的化解冲突的方法。

    幽默可以争取到与客户的合作

    一般来讲,客户对于突然闯入的销售员都会采取冷漠的态度,很少有人会说你来得正好,就像及时雨之类的话。

    一次,一位推销新手向老推销员诉苦:“我干不了这差事。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受人侮辱。”

    “是吗?那太糟了,”老推销员很同情地说,“我从没有过这种感觉。多年来我到处旅行推销,我拿出来的样品曾经被人丢到窗外,我自己也曾经被人推出去。但是我想我还算幸运,我从来没有被人侮辱过。”

    这位老推销员以他的亲身体验向我们说明了推销员应有怎样的幽默态度。美国人赫伯·特罗在《幽默的力量》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推销员带着一位对业务完全生疏、慌里慌张的实习推销员去推销收款机。这位前辈看起来并不潇洒:身材矮小、圆圆胖胖、红彤彤的脸,可是言谈举止间洋溢着一种幽默的活力。

    他们来到一家小商店,老板向他们喊道:“我们不需要收款机!”这时,老推销员靠在柜台上哈哈大笑起来,好像刚听到一个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样。老板莫名其妙地望着他。

    笑了一会,老推销员直起身子,微笑着道歉说:“我忍不住要笑,您让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说对这个没兴趣,可是后来他成了我们最好的主顾之一。”

    随后这位老推销员津津有味地介绍了他的商品。每当老板表示对它没兴趣时,他就把头埋在臂弯里,咯咯地笑起来。然后他再抬起头,又说了一个故事,同样是说某人在表示不感兴趣之后,又买了一台新的收款机。

    当时大家都在看这两位推销员。那位实习推销员感到窘迫极了,恨不得调头就跑,他想:“他们肯定会以为我们是一对傻瓜,而把我们撵出去。”可是那位老推销员继续哈哈大笑,把头埋在臂弯里,然后又抬起头来,把老板的每一声拒绝都变成对往事的幽默回想。

    最后,令年轻推销员惊诧不已的是,不一会儿老板居然同意购买一台新的收款机。后来,这次经历对年轻推销员产生了神奇的影响。每当他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就会想起那位老推销员,那圆圆胖胖的身材,微笑的脸庞又浮现在他的眼前,耳旁还响起那快活的意义深远的哈哈笑声,于是他就有了对待工作的幽默力量。

    幽默可以制造你与客户的笑声,使顾客在笑声中接受你的产品。如果你正和爱挑剔的顾客打交道,幽默是最有效的工具。

    在一个汽车展示会上,一对年轻夫妇对一辆汽车的价钱颇有微词。

    “这几乎等于一辆大卡车的价钱了。”太太抱怨着。

    “当然,如果您喜欢大车的话,同样的价钱,我可以卖给您两台大型拖拉机。”

    面对顾客的抱怨,销售员运用幽默技巧表达了他所推销的小型车是物有所值的,在令顾客笑的同时,更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同。

    讲了这么多故事,到底如何使用幽默这个有力武器来争取到与客户的合作机会呢?下面有几点建议:

    在开口之前先试着判断客户是哪种类型和风格的人。正确的幽默对你的帮助多大,错误的幽默对你的损伤就有多大。

    巧妙地插入幽默的谈话会使顾客喜欢上你。但要提醒的是:任何时候都不适于对不熟悉的人使用政治、种族或宗教幽默。

    你也可以讲一讲个人经历而不是瞎编乱造一些无厘头的幽默故事。比如你在办公室里、在家里或者孩子小时候的趣事。你还可以把幽默故事记录下来,这样你在下次同客户谈话时就能很快地记起有关上次谈话的内容。

    你还可以把问题变成机会。比如你想在电话中用三十秒介绍一下产品。顾客问:“怎么收费?”你可以说:“噢,这个电话是免费的。”轻松幽默的氛围的确有利于你成功地推销产品。

    幽默可以缓解工作压力

    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工作压力已经成为上班族的主要压力,如果处理得好,压力也许就会转变为动力。反之不但会使人心烦意乱,还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压力就会成为阻力。因此,减压是现在流行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更加轻松自如,可以采取幽默疗法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两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正在争相夸耀自己的公司付款有多快。第一位说:“我们公司10次有9次是在意外发生当天,就把支票送到保险人手里的。”“这算什么!”另一位业务员说:“我们公司的办公大楼一共有40层,我们在23层。有一天我们的一位投保人从楼顶跳了下来,当他经过23楼的时候,我们就把支票交给他了。”

    看似互相调侃的笑话中,体现着保险行业竞争压力之大,而两位业务员都能幽默相对,实属难得。

    自嘲式的幽默不但能够给别人带来笑声,同时也让自己沉浸在愉悦当中。

    马氏一家人专门从事危险的行业,就是用爆破毁坏建筑物。可想而知这个行业的压力有多大,心理上会有多紧张。但是马氏一家人用幽默力量来消除紧张——他们常和记者聊天,说些荒谬的故事。有一次在大爆破工作之前,新闻记者问他如何处理飞沙和残砾?马明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们向一个生产包装袋的公司订制了一个特大的塑料袋,然后直升机在大楼上空把它扔下来。”

    记者被马明的幽默笑话逗得笑声不断。第二天马氏兄弟从报纸上读到这篇报道的时候,也爆发出阵阵笑声,从而消除了自己的紧张情绪。

    有的时候一个职员要负责的工作种类繁多,头绪复杂,很容易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烦躁情绪,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幽默的帮助。

    小丽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她必须时刻应付各种访客,还要接电话,帮助同事找资料,还要随时听从老板的指示,业务十分繁忙。不过小丽并没有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相反事事都以幽默的态度来对待。

    有人打电话找老板:“我要和你的老板说话。”

    “我可以告诉他是谁来的电话吗?”小丽问。

    “快给我接你的老板!”来电人态度强硬,“我现在要马上和他说话。”

    “很抱歉。”小丽温婉地说,“他花钱雇用我来接电话,似乎很欠缺考虑。因为十个电话中有九个是找他的。”

    来电话的人笑了,然后把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告诉了小丽。

    在这里,巧妙的幽默化解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也缓解了小丽的工作压力。可谓一箭双雕。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压力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像小丽一样巧妙处理,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不过幽默的力量也不是万能的,在缓解工作压力的时候,除了运用幽默的技巧之外,还要注意运用其他一些科学的、正确的减压方法。专家建议,经常加班的人应当多补充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还要注意饮食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从而达到平衡的心态。

    职场中处处都需要幽默

    职场沉浮多年,唯有幽默,那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总是在关键的时刻闪现,助我们渡过许多难关。

    一次招聘会上,方华应聘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简历投出后大概两星期左右,对方就将抱歉未能录用的E-mail发给了他。可能是由于系统错误,对方发了两封抱歉信给他。方华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封信,“既然您对未能录用我如此遗憾,为什么不给我一次面试机会呢?”不知是不是这封信起的作用,后来方华得到这个公司另一个更好职位的面试机会。

    在方华与美国老板相处的过程中,他更是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总能“化险为夷”,永远是快乐结局。有一天老板不小心把可乐打翻在他办公室的地毯上,他异常恼火,激动得手舞足蹈,说蟑螂部队准保会因此大规模地袭击他的办公室。方华想了想,微笑着说:“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中国蟑螂只爱吃中餐。”老板的脸色放晴了,高兴地朗声大笑。

    即使在意外发生时,幽默也是一颗开心果,让大家转忧为喜。

    一家写字楼走道里的电力系统出了问题,直冒白烟,办公室顿时一片黑暗。各公司的人闻到异味后都冲出来,看个究竟。正紧张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故时,一个同事开始向大家发放他从保险公司领的健康手册,缓解缓解气氛。大家都在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其中一位员工扬了扬手中的健康手册,答道:“让我们研究一下自救手册吧,看看在危难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大家于是哈哈大笑。一位外国老板正色道:“为什么不给我一本?”那位幽默感极佳的同事说:“我会立即为您翻译的。”

    很多时候,幽默言辞都是在了解了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职场习惯后的即兴之作。有一回面试就是这样。

    那是个星期五下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李奇穿着牛仔裤就去面试了。经过口语听力测试、电脑水平测试后,美国人的表情告诉李奇他们对他非常满意。但美国人突然冷不丁地问李奇:“请问你为什么穿牛仔裤来参加面试呢?”李奇急中生智,快速答道:“今天不是周五吗?周五不是‘便装日’吗?”李奇记得原来在另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时,周五总是有一幅漫画贴出来,漫画上的公司职员都穿睡衣,穿着拖鞋,睡眼惺忪的模样,旁边标注着大写的“Friday”(星期五)。果然不出所料,老板哈哈大笑,李奇自然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一分钟小幽默大智慧

    ◎ 请假

    一个职员已经两天没上班了,当他第三天来到公司时,老板抱怨说:“你这两天干什么去了?”

    职员答道:“我不小心从三楼窗口跌到大街上了。”

    老板气冲冲责问:“从三楼跌下去要两天吗?”

    ■在职场,出现被动局面并不可怕,人毕竟不是全才。但是,任由糟糕的局面继续恶化下去,就是责任心的问题了。正如上面这个幽默,既然“不小心从三楼窗口跌到大街上了”,为何不及时请假呢?

    ◎ 他招了

    苏联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木乃伊,可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无法弄清木乃伊的年龄,于是他们请了几位KGB帮忙。

    KGB来了以后,忙了一个早上,最后满头大汗地出来了,查清楚了,3 147岁。

    考古学家非常震惊,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KGB指着木乃伊说:“很简单,他招了。”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病”已经成了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固然是件好事,但用职业思维来打量世间的所有事物,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 马夫喂马

    马夫偷偷地把用来喂马的大麦卖掉了。

    但他仍然每天用水给马擦洗,用梳子为马梳理鬃毛。

    马对马夫说:“如果你真心对我好,就不要把大麦卖掉!”

    ■对马来说,与大麦比起来,每天的梳洗算得了什么?一天梳洗十回,也比不上吃一次大麦。在职场中,总能遇见一些像“马夫”之类的人,你一定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虚情假意所蒙蔽。

    ◎ 职业习惯

    上尉检阅新兵时,问一个排长:“为什么你把高大好看的全都排在前面,不顺眼的矮个儿的全都排在后面?”

    “报告上尉!”排长答道,“我入伍前是摆摊卖水果的。”

    ■:人的位置和角色是相对的,而且也应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顺应自身条件去寻找合适的位置,这样你就能够站在前面。

    ◎ 一言误事

    “你昨天去找新的工作,找到了么?”

    “没有。当招工人员跟我洽谈时,我说了句该死的废话!”

    “你说错了什么?”

    “当他问我会不会做这种工作时,我说‘这种工作我简直可以闭着眼睛做’!”

    “这话没有错啊?”

    “可他要找的是个守夜人。”

    ■不要低估任何一件事情,有时越简单的工作越需要责任心。

    ◎ 面谈

    Jack到一家酒吧应征警卫。酒吧经理问他:“你有没有经验?”

    “当然!”Jack就环视四周。看到一个醉醺醺的酒客走过。他马上把他抓过来,一脚将他踢出门外。然后,得意洋洋地问经理:“那请问我现在能不能见总经理了?”

    “那你恐怕要稍等他一下了。因为他刚才被你踢出去了。”

    ■年轻人最让人欣赏的是做事情有精力,速度快,效率高。但最大的问题也是考虑不周,容易冲动,经常办错事。所谓“欲速则不达”正是这个道理。

    ◎ 心脏和牙齿

    有个人的儿子想学内科。“你真笨,”父亲骂道,“还是去学牙科吧——人只有一颗心,可是牙齿有32颗呢。”

    ■选择职业也是一种智慧,有些行业很快就会萎缩,有些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兴旺。抛开兴趣爱好而言,我们是可以通过比较来选择我们的职业的。

    ◎ 医生

    一位私人诊所的医生准备出国度假,便让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儿子来顶一个月的班。一个月后医生从国外度假回来,问儿子情况如何。儿子得意地说:“我把您医了十年都没医好的那个心脏病人彻底治好了。”不料,父亲听了破口大骂道:“混蛋!你以为你聪明能干?你也不想想,你这些年读医学院的学费是怎么来的!”

    ■这个社会,有些职业是可以通过量化的条件来考虑的,但有些职业则是需要加入道德和良知共同评价的。做一个有良知的有道德的人,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先决条件。

    ◎ 接替

    美国有一年经济危机,失业率很高。一个人找工作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天他在街上转悠,忽然一个人从建筑工地的楼上掉了下来。他急忙跑到工头那儿问:“那个刚掉下来的人的工作我可以接替吗?”工头说:“不行,他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替了?”“谁呀?”“就是把他推下来的那个人呗!”

    ■如此看来,坐等机会不如自己去创造机会,但绝不是以上述的方式。

    ◎ 坦率

    “怎么啦,怎么啦,我的宝贝儿,你出了什么事呢?”经理问他的美貌女秘书。

    “我必须向你坦白一件事实:我当你的秘书已经三年了,可我根本不会打字。”

    ■美色当前而丢失原则和判断,对做人和做事都是相当危险的。

    ◎ 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活了68岁,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 200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一个人,只有从事喜欢并且适合的工作,才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并作出成就。

    ◎ 没有不正常的跳动

    一天晚上,年轻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终于下决心走出实验室,去与未婚妻西玛会面。他们难得相见,相会没多久,巴甫洛夫就对未婚妻说:“快把你的手给我!”西玛以为他要吻自己的手,高兴地伸过去。巴甫洛夫抓住未婚妻的手,用手指压着她的脉搏,过了好一阵,才说:“没有不正常的跳动,放心吧,你的心脏的确很好。”

    ■“职业病”并不是医学上定义的一类疾病,但它对他人的危害有时候等同疾病。

    ◎ 接见和旅游

    每天中午在固定的时间,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总要站在柏林宫殿靠角落的窗口,接见成千上万的来瞻仰这位象征帝国权力的统治者的人们。到了晚年,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医生恳切地劝他停止这项日常活动,以免劳累过度。可皇帝却十分固执地说:“我每天的接见是写在旅游手册上的。”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工作安排,那就改变我们对工作的态度。这样能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 修屋顶

    “我的屋顶漏雨了。”

    “那为什么不修修呢?”

    “因为现在正下雨。”

    “雨一停,你就赶快去找人来修吧。”

    “那时我的屋顶就不漏了。”

    ■拖延从来都不缺少理由,只是你所做的就太有限了。

    ◎ 绝妙的建议

    有一个人问拉比,“哪一种职业能使我生存下去直到老死。”

    “当面包师。”拉比建议道,“那样你就总有面包在家里了。”

    “如果我没钱了,买不起面粉了,怎么办呢?”

    “那你就不再是面包师了!”

    ■工作对于人而言,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施展才华的努力,更是人对自身信心的来源。

    ◎ 谦虚过分,自讨苦吃

    经过面试,申请者被一家公司聘用,让他下周开始到办公室上班。为对经理表示感激和谦虚,申请者说:“我既缺少智慧,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希望您多多指教。”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先别到办公室来上班,等你有了智慧和经验再来。”经理对申请者说。

    ■不卑不亢既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而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 专家本色

    修理工应召去医生家修理电视机,发现他那台电视机用了十年,已经破旧不堪了,医生用幽默的口吻说:“你开个处方吧。”修理工对着电视机默默看了一阵,然后回答:“我看只能写验尸报告。”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觉得工作枯燥而无望——不如试试专注用心的精深研究——像专家一样对待它吧!

    ◎ 没干什么

    “去领本周的工资吧,你被开除了。”

    “可我没有干什么呀?”

    “所以你被开除了。”

    ■职场的残酷就在于你的一切辩解都会是它淘汰你的理由。所以面对失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保留自信,离开,并于下一站的工作中,以行动赢得尊重。

    ◎ 人才难得

    老板杰克到警察局报案:“有个流氓冒充我的推销员,在镇上赚了10万美元!这比我所有的雇员在客户身上赚到的钱还要多得多。你们一定要找到他!”“我们会抓住他,把他关进监狱的!”“关起来干什么?我要聘用他!”

    ■职场之上,能力便是一切。当这种能力足以令竞争对手千方百计地想要与你成为合作者之时,便是一种成功的定义。

    ◎ 家有三子

    在公共汽车上,坐在我身旁的男人,喋喋不休地向我谈他家庭的事。“我有三个儿子,都是知识分子,”他说,“老大是教授,老二是诗人,小儿子编杂志。”

    “您做什么工作?”我客气地问他。

    “我开杂货店,生意不算很兴旺,不过够养活他们三家人。”

    ■有的时候选择了那种精神领域的职业,也就是选择了清贫,而精神的富有与物质的富有有时候是相互补充的,只不过这是在不同人身上实现的。

    ◎ 宁愿挨踢

    一个砍柴人挑着一担柴走路,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医生。医生大怒,挥拳就要打他,砍柴人连忙跪下求饶说:“我宁愿挨你的脚踢!”旁边有一个好事的人觉得十分惊讶,就问道:“脚踢要比拳打重得多,你为什么愿脚踢呢?”砍柴的人说:“我听人说,经过这个手的,肯定是活不了。”

    ■有如此“口碑”的医生,可见他的医术拙劣到何等地步。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对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这既是谋生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 我们俩都错了

    在火车上,甲旅客的手帕不见了。他硬说是坐在旁边的乙旅客偷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甲旅客在里边的口袋里找到了那块手帕。于是,他很不好意思地向乙旅客道歉。

    乙旅客冷静地回答道:“没有关系,刚才我把你当成一位绅士,而你把我当成一个小偷。看来,我们俩都错了。”

    ■其实,很多时候你所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而不是时时处处都指责别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