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知识全知道-揭开生产者的神秘面纱——生产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有收获就有放弃——成本

    皮洛士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古希腊,是小国伊庇鲁斯的王子。皮洛士一向沉迷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大国。

    公元前281年,皮洛士率领大批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利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与罗马军队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皮洛士的损失非常惨重。他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损失了大批资源。战斗结束后,将士们向他表示祝贺,皮洛士看着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叹息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也就彻底垮了。”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皮洛士的胜利”,在经济学中引申为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少。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为成本。也就是企业把商品提供给市场所支出的全部费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的产品而耗费的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

    (2)成本是为了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阿明准备开一家杂货店,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她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她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是,需要提醒她的是,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她漏掉了自己的工资、自己垫付资金的利息,以及开杂货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决定开杂货店是否合适。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是企业为购买投入的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货币量。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成本进行划分。

    (1)按其短期内是否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短期内不随企业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它是指由固定的生产要素,即不易调整的、使用期限较长的要素(如机器设备、土地、建筑物和常备人员等)所引起的费用。变动成本,又称“可变成本”,是指短期内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成本及一部分工资支出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称为“总成本”。总成本是生产一定量产品的全部支出,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不同产量水平上,其增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当生产规模小于最佳生产规模时,总成本的增加速度慢于产量的增加速度;当生产规模已达到最佳规模时,总成本的增加速度比产量的增加速度快。

    (2)按其是以平均量计算还是以增量计算,分为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成本。平均总成本是每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每单位产量所包含的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又称“平均可变成本”,是每单位产量所包含的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又称“增量成本”,是指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加量,即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

    (3)按是否实际支出,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企业会计账目中实际支出的成本,如工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在显性成本中有一种沉淀成本(又称“沉没成本”、“滞留成本”),是指一经支出,就不能再加以调整或改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某种专用设备的支出。这种专用设备只能用于一种用途,而不能再转做其他用途,亦不能出售或出租。隐性成本是指在企业会计账目中没有实际支出的成本,如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4)按企业决策方案变动时某项成本支出是否会发生,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是指决策方案改变或者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某些可免于发生的成本。比如,企业在选择零部件传送方法的方案时,若选择自动流水线方案,则人工搬运的成本就是该流水线方案的可避免成本;若选择人工搬运方案,则自动流水线的成本就是该人工搬运方案的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是指无论企业的决策方案是否改变,或者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将发生的成本,即在任何情况下都需支付的成本。比如,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自动流水线传送,都需要占用厂房,厂房的折旧费对任何方案来说都会发生,所以是不可避免成本。

    (5)按考察的时间,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的成本。在短期内,企业的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变动成本,另一部分是不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固定成本。长期成本是指企业在长期中的成本。在长期,企业的固定成本也可以发生变动,企业可以调整和改变各种投入要素而降低成本。因此,在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

    (6)按企业生产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为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是指整个社会因企业生产而需承担的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中其自身所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包含私人成本。

    沃尔玛的年销售额连续三年在福布斯排名榜首,相对于汽车制造、IT、高科技电子等高利润行业,它是一个利润率极低的零售商,能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堪称奇迹。沃尔玛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并且成为世界500强之首,与其在节省成本以及物流运送、配送系统方面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    规模决定了效益——规模经济

    一个老太太一天可以做两双老虎头布鞋,每双卖15元,那么老太太一天可以卖得30元。如果我们把老太太们组织起来,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有的人负责捺鞋底,有的人负责绣花,有的人负责裁剪,有的人负责缝制,这样一天下来4个老太太却可以做12双老虎头布鞋。每个人平均每天生产了3双老虎头布鞋,生产效率提高了。4个老太太凑到一起,就能够每个人多加工一双布鞋,那么她们的收入也就随之增加了。

    我们看到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也在发生变化。那么,使得规模报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中,将这个原因称作“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一个企业当然希望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看到大部分企业都在力争扩大生产规模。那么,规模扩大后为什么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生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见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杵,“只要工夫深,能磨绣花针”,由此深受激励,奋发读书。作为一个励志故事,老婆婆的行为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则效率太过低下。18世纪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以大头针行业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一枚大头针,但是如果将生产划分为18道工序,每人只承担一道工序,平均算下来,大头针的人均日产量竟然可以达到4800枚。这已经很形象地说明了规模经济的显著。

    第二,除去生产协作的因素外,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也需要规模经济。某些大型设备与小型设备相比,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通常就要低。比如国际上的输油管道,如果将其直径扩大一倍,其周长也相应地扩大一倍,但由简单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油管的截面积增大将超过一倍,即其运输能力的增加也将超过一倍。这就是规模经济,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将随之降低。另外,像电脑管理、流水作业这样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采用规模经济。比如汽车制造,实施流水线作业时,其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一般计算表明,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如果大于30万辆,则其生产成本将会比小规模生产大大降低。在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应用了大批量生产工艺,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成为汽车工业的领军人物。

    这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经济学上规模经济的定义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生产要素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带来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也可以称作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描述为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规模经济,顾名思义,当生产具有一定规模后,生产效率就会提高。但事实上真的完全如此吗?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个寓言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人越多,效率反而越低呢?我们再接着看前文提到的老太太缝布鞋的例子。

    生产者看到人多可以提高效率,于是就想更多地生产,所以准备再增加人手,如果我们再继续增加,增加到6个人,那么其中就有两个人需要给某道工序帮忙,比如缝制,由于一个人正好可以胜任,因此另外一个人就是白白耗费的劳动力,而且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每个工序的老太太都需要另外一个帮手来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于是彼此之间会产生矛盾,互相扯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原来一双布鞋一个小时就制成了,现在却需要两个小时,结果一天下来,只生产了6双。而老太太却有6个人,平均每个人生产了一双,还不如一个老太太单独干的效率高,单独干的时候每个人可以生产2双。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叫做规模不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对,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管理上和体制上存在着不协调因素而无法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下降。规模不经济也可以称作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低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如果规模过大,会使管理层级过多,体制内的摩擦增加,内耗严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两个和尚抬水喝是工作效率最佳的阶段,当出现三个和尚的时候,必定有一个劳动力是浪费的,但产出还是一桶水,这倒在其次,关键是三个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效用最大化的,用小投入获得高效用,这样的话就会在责权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生产效率降到最低,出现一桶水也没有的情况。

    可见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盲目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最终倒闭了。但生产规模太小也不好,专业化分工必定可以带来高效率。所以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把生产规模控制在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一切生产要素的范围内。

    规模经济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流行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等,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只有团队去操作的时候才会完成得更加出色。尤其是现代的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团队精神,如果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时代是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但团队一定要协调,不能出现内耗,在一个团队内,要彼此帮助共同进步,把劲往一起使,如果各自往相反的方向使力气,那就是在做无用功,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    已经付出就不必收回——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的概念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生活中,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做你的沉没成本。这场电影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你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二是你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在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做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如果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可是在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却不是这么理性,他们总是为已经付出的成本斤斤计较,就像上了一艘错误的船一样,明知是错的,却还硬着头皮走下去,不肯悔改。“拿得起就要放得下”,往往成为一句空谈。如果放不下已经沉没的成本,迟迟走不上正确的道路,那么迟早会被已经沉没的过去拖垮。勇敢的人敢于向过去告别,不管是不堪回首的错误,还是曾经的辉煌,只有勇敢地放下沉没的过去,你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成为了英语学习的代名词。看到他如今事业蓬勃发展,个人魅力与日俱增,谁会想得到小时候他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连打酱油都胆怯的孩子呢?他并不是天生就会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的,而是靠后天的努力才成为了业界的翘楚。

    他上高中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过退学的念头,上了大学之后,他在大一、大二也多次补考英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不行——以前一直都不好,以后怎么会学好呢?这些人总是会怀疑自己,认为以前不行,以后肯定也不行,永远也走不出自己过去的阴影。

    可是李阳没有为过去的不理想所牵绊,过去的伤痛反而更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他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英语很弱的人,他从来只向前看,把自己的努力放在每天的疯狂练习中,并且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搬开这座“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一、大二英语还是弱科的他,大四的时候已经开始出入各种场合做起翻译了。实现这种飞跃,他自身的努力自然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如果他没有彻底抛开过去的失意,那么他的成功也许会是永远到不了的“下一站”。

    李阳曾说他的家庭教育是打击式的,家长总是说他这不行那不行,这无疑会给小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他没有在这些压力和怀疑中沉沦、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走出了阴影,去追逐自己的理想。当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社会名流,与当年判若两人的时候,他的父母看到他的表现都会很惊讶地说:“那真的是李阳吗?”

    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可以判若两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例子不正说明了不拘泥于历史和惯性的人定会大有作为吗?几经失败也好,备受怀疑也罢,只要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不要为既往的失败与怀疑而伤悲甚至消沉,只有勇于冲出束缚的人才能大有作为。

    我们都要由昨天走到今天,再由今天走向明天。很多时候,我们站在今天,却总是对昨天念念不忘,并不是说昨天与自己无关,而是在很多时候,为了使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不要总是对昨天念念不忘,不管昨天你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已成为过去式,虽然它会对你的今天和明天有所影响,但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所以要尝试着忘记昨天,别为昨天而哭泣。昨天已成为沉没的过去,请勇敢走出来,开创新的局面。

    走出过去的阴影并不容易,但走出过去成功的光环更难。谁都不愿意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去未知的世界里冒风险。可是有些勇敢的人这样做了,而且他们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比尔·盖茨是众所周知的商业奇迹的缔造者,是一个数字英雄,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更是一个懂得选择方向的人。他一生中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莫过于退学:刚刚二十岁的比尔·盖茨就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他深信,总有一天计算机会像电视一样走入千家万户。他坚定的信念,不但打动了自己,还打动了伙伴,打动了父母,获得了事业上和精神上最宝贵的支持。哈佛大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啊!而考上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却在大三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去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决心和勇气,也只有下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才有可能成为非凡的人物!试想一下,假如比尔·盖茨依然在哈佛深造,学习课本上千篇一律的东西,也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Windows系统,也不会有商界的微软奇迹了。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话:“人生是一场大火,我们每个人唯一可做的,就是从这场大火中多抢救一点东西出来。”本着这种人生短暂如花火的信念,他及时地决定了所要放弃的东西和所要选择的东西,不仅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也改变了世界。

    世界上能有几个人有这样睿智的思维呢?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过去所取得成果之上,很少会有人愿意放弃那些曾经拥有的鲜花和掌声,以及那些曾经拥有的名誉和地位。

    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人大附小、附中一直读到人大。她不是最用功的,却一直是成绩最好的学生。1992年赴美留学,1996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毕业后加入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先后在纽约总部及香港分公司参与完成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2001年年底加入凤凰卫视担任财经节目主持人,目前主持的栏目包括《财经点对点》、《财经今日谈》和《凤凰正点播报》,成为最受欢迎的财经节目主持人之一。

    在摩根斯坦利的日子,曾子墨与另外几个美国同事做了一整年的BP(英国石油)和美国AMOCO(阿莫科)石油公司的合并项目,让她倍觉满足和成就感。在纽约拼了两年后,她决定到摩根斯坦利的香港分公司继续工作。此时,正值凤凰卫视准备在香港上市,摩根斯坦利与其他很多大的投资公司都在与“凤凰”接触,希望争取到这个项目。于是,为了摆脱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自愿来到香港分公司的曾子墨开始对凤凰卫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此时,她对让自己身心俱疲的工作也有了重新的思考,希望有个新的开始,可是,这个新起点在哪里呢?

    曾子墨给自己放了足足四个月的假,背上小小的行囊,只身到西藏去旅游。某一天,她与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位凤凰卫视高层领导通电话时聊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突然想起自己是否可以加盟“凤凰”,做她心仪已久的媒体工作。于是,三个月后,她作为凤凰卫视的财经主播,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如果没有放弃辉煌的过去,曾子墨也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人的一生,面临的选择很多,可走的路也很多,略微迟疑、犹豫不决、踟蹰不前,都会导致我们远远地落后于生命的轨迹,所以我们必须要看清方向,认准方向,方向找对了,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而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放不下过去,无疑就是拒绝了新的成功。

    聪明者敢于放弃,精明者乐于放弃,高明者善于放弃。勇敢地对已经沉没的成本说再见,迎接你的将是新的天空。

    ■    为什么缺一个人包不好饺子?——分工协作

    过春节吃顿年夜饺子,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事。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话家常,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但是今年,家明的姐姐出嫁了,在家过年的成员少了一个,连包饺子都变成了一件麻烦事。原来,四口之家自然形成分工:爸爸和面,家明拌馅,家明的姐姐擀皮,妈妈负责包。由于分工明确,他们家包饺子的效率非常高。往往是晚上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包好了三五天吃的饺子。然后收拾停当,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当新春的钟声敲响时,大家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庆祝新年的到来。

    为什么缺一个人就包不好饺子呢?原来,在简单的包饺子行为里,蕴涵着“分工协作”这一经济理论。这个理论是亚当·斯密的不朽思想结晶。

    说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有两个最为著名的发现:一是所谓的“看不见的手”;二是所谓的绝对成本论。“看不见的手”强调市场的力量,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需政府过多操心,诸如生产、交换、流通这些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会由市场自动调节。“看不见的手”强调在一个国家内部政府不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涉;绝对成本论认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政府也不应当干涉,即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可使贸易双方的福利增加。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国家只有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双方才能获利。至今,许多国家还把绝对成本论作为制定外贸政策的依据。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实际上是从推导中得出的。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原因:①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②分工可以省却工人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免除因转换工序或工作而造成的损失;③分工可以使工人因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而更容易地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完成原来由许多人才能做的工作。

    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进行说明。针的制造共有18道工序,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名工人每天最多可以制造20枚,但有时可能一枚也造不出来。如果实行分工生产,则一个工人一天可以制造4800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0倍。分工的原则是,人们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其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各自的福利。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工厂是这样,一个地区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是这样。当分工越出国界时,分工就成了国际分工。亚当·斯密就是从这种简单的推导中得出了他那伟大的绝对成本论。该理论与“看不见的手”共同奠定了亚当·斯密作为伟大经济学家的地位。而这两大理论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

    回头看家明家的大年三十包饺子的问题,我们发现,这就是充分利用了分工协作的优势。

    包饺子现象说明了我们经常忽视的几个问题:伟大的经济理论看起来再平实不过;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运用经济法则做事;分工协作是人类目前所能探索出来的最好的合作方式。无论人与人相处、单位与单位相处、地区与地区相处,还是国家与国家相处,这都是最基本的原则。

    ■    哥伦布契约背后隐藏着什么?——成本—效益分析

    1492年,发生了什么事呢?没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哥伦布的环球之行来之不易。此前,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水手,出身卑微,只不过有着当航海家的豪情壮志,还有着一个“白日梦”——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达印度。

    为此,从1484年开始,哥伦布就向西班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到1492年,由于西班牙王后的大力支持,西班牙国王才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来做“公关”。1492年8月,已经41岁的哥伦布带领120人分乘3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1492年10月12日,经过30多天的航行,他们终于登上了北美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哥伦布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

    其实,哥伦布并不是无私地做这样的“壮举”,8年的公关努力,在成功的那一刻,哥伦布为这一行动开出了“天价”:他与西班牙国王订立了一份契约。该契约的内容是:国王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宗主权;哥伦布被封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被准许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是世袭;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10%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而他对前往新大陆经商的船只可以征收10%的税,对自己运往西班牙的货物则实行免税。

    哥伦布这一行动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成本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效益就是在做某一件事或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经济学中非常流行成本—效益分析法,也就是分析某个经济过程的付出与收获,加以对比看是否获利,并探究进一步提高收益的办法,如降低成本等途径。

    哥伦布契约就是成本—效益分析的典型例子。哥伦布虽然“浪费”了8年的时间成本及其他所有成本,但他的收益远远大于他付出的成本,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经济行为的开展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做人、做事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如果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一件事情,那么你就是成本很低、效益很高的能手;如果你费了半天工夫却一无所获,那么无异于做亏本生意,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就很差。做人低成本,收获大成功;做事低成本,收获新机遇。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事情,就看你是否能够开动脑筋让自己事半功倍,轻松获得成功!

    ■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

    大家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人们有感于三个和尚的故事不只是因为它有趣,更在于其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三个和尚的故事印证了一个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通俗的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边际收益递减又称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前提条件的。此外,只有当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才递减。

    收益递减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经济技术规律,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的投入选择决策,即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超过一定临界点之后,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必然会出现递减的趋势。在既定的固定投入量没有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个可变的投入量,可能会先出现一个边际收益递增的阶段。在可变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才会生效。

    收益递减思想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杜尔哥于1768年提出的,用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对耕地的追加投入与相应的收益变动之间的关系。1777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森从级差地租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条件的相对收益递减思想。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研究人口论问题时,提出了绝对收益递减理论。后来李嘉图、威斯特等人又把绝对收益递减理论,纳入地租理论之中并广为传播。1836年,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为收益递减明确地加上了“农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1848年约·斯·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原理》一书中,强调了“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条件。19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屠能把“收益递减”原理从土地扩大到一切生产要素的投入分析中,奠定了“边际生产”理论的主要基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的努力,原来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演变为适用于一切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减规律”,并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把“收益递减”概念从农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动态分析,转变为对经营单位短期微观的静态分析,标志着传统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向现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过渡。

    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把对“收益递减”问题的数理分析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明确区分了总产出、追加(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这三个变量,并从成本的角度研究了收益递减规律,描绘了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曲线,使“收益递减规律”具备了现代形式。

    收益递减思想在微观经济学中起着理论基石的作用。譬如,根据收益递减规律,产生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U型曲线、总成本、平均成本曲线等概念体系,从而构成了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边际成本曲线的分析,说明了供给曲线的来源和根据,描绘出边际收益变动的曲线规律,并相应地得出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曲线,从而形成了生产阶段理论和厂商均衡理论。另外,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了生产要素需求的决定规律,建立起了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分配理论。这些重要思想不仅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以及在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甚至行政管理理论、政治学研究中,也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厂商理论

    真正研究厂商理论并做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斯拉法、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斯拉法于1926年出版《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书是该理论产生的标志,该书对厂商理论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罗宾逊夫人1933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张伯伦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可以看做是厂商理论最主要的著作。

    在经济学说史中,厂商理论的代表作一般以张伯伦的著作为标志。自此以后,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厂商均衡理论,并以此作为对均衡价格理论的发展,使其得到完善。

    “厂商理论”是一种研究厂商行为规律的理论,亦称“市场理论”或“生产理论”。它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说明厂商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其产量和价格如何决定。厂商理论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1)成本理论。厂商为进行生产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代价是厂商的成本。成本按投入是否全部可变而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或者按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并再细分为总成本、总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等。这些成本可用图形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

    (2)市场或厂商的分类。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特定商品买卖的场所或接触点。厂商为市场生产产品,不同种类的市场决定了厂商的性质和类型。按竞争程度,根据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市场或厂商一般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

    (3)厂商均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分析四种厂商在短期和长期中如何决定价格和产量。分析四种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同需求曲线的关系,从而区别四种厂商均衡的各自特点。并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厂商或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成本最小、价格最低,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利用达到最优状态。

    (4)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理论。研究厂商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时的厂商理论。例如,H.西蒙提出令人满意原则,认为厂商的目标在不确定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追求利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不是最大化。

    厂商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主要是指个体工商户、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研究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的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论

    生产费用论是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费用的一种价值理论。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种庸俗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它最初源于亚当·斯密价值论中的一种庸俗观点,即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时代,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者所独有,而是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三种收入,于是商品价值也就由这三种收入所构成,这三种收入也是商品的生产费用,它决定商品价值。

    萨伊和马尔萨斯把斯密的上述庸俗观点分离出来,明确提出生产费用价值论,但两人的说法又有所不同。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分别创造了相应的工资、利息、地租三种收入,作为自身耗费的补偿,这些收入构成生产费用,它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马尔萨斯认为,商品价值由购得的劳动量决定,购得的劳动量等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加预付资本的利润,即生产费用。

    西尼尔则把生产费用归结为“劳动和节欲”。劳动的报酬是工资,节欲的报酬是利润,工资加利润构成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价值是由工资和利润即生产费用决定的;工资是对劳动的报酬,而利润是对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以上各种说法都把利润包括在生产费用之内,表明这种理论含有明显地为资本的剥削收入辩解的意图,也有的生产费用论者对此持不同观点。

    托伦斯认为生产费用只应指资本支出,而不包含利润。但他把利润归结为流通领域的产物,认为是消费者高于价值(生产费用)支付的结果,这是一种“让渡利润”的观点。

    约翰·穆勒则认为生产费用等于工资,而商品价值除工资以外,还应加上平均利润,而利润又被看做是资本家“节欲”的报酬。他的价值论是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决定价值论,而就其实际内容来说,仍不外乎是以三种收入来决定价值。

    各种生产费用论的共同缺点和错误在于以价值来说明价值的循环论证。各种收入不过是对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的分割,而不是价值的创造,收入多少不决定价值,收入的来源及水平反而应以价值的源泉和大小来说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