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硝烟弥漫的二战“斗秀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英布战争的教训

    二战中有这么一支枪,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出色的实战性能和耐久度而闻名,它曾代表大英帝国的光荣和赫赫武功征战亚欧非三大洲,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亮相,还在英国殖民者和其殖民地人民的手中反复装备更新,它既援助过中国的抗战,也曾是多数英联邦国家和1997年前港府警察的制式装备,最后又被身负保家卫国之任的阿富汗民兵大批量装备,用以对付前苏联先进的AK-74,而且在某些小规模冲突战中战成平手。这就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恩菲尔德步枪出自英国恩菲尔德兵工厂,该厂建于1804年,但刚开始时这个工厂只负责组装燧发枪。事实上,所有恩菲尔德步枪都是在李氏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一种以恩菲尔德的名字命名的步枪是在1853年设计的一种单发前装式线膛击发枪。1866年恩菲尔德将1853式恩菲尔德步枪改装成了斯耐德·恩菲尔德后装枪。为人们所熟知的恩菲尔德步枪有多个系列,而参与英布战争的是李·恩菲尔德NO.1系列。

    英布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间,在以前的战斗中,英国人面对的对手武器都十分落后,但是布尔人的武器并不落后,英国人忽略了这一点,还是用老的作战方式作战。这次战争中英军采用的恩菲尔德步枪有个缺点,那就是它的瞄准器无法在野外归零,如果要归零就必须运回英国的兵工厂重新校对,这样就非常麻烦。布尔人的枪法本来就比英国人好,再加上他们的枪也没有恩菲尔德步枪的那些毛病,而且他们的毛瑟步枪是用弹夹装填的,一次就可装满弹仓。相反,恩菲尔德步枪虽然装弹量大,但是装填时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因此很浪费时间。由于这些因素,再加上英军战术上的问题,导致了英军的多次失利。

    因为在布尔战争中吃了亏,英军想到了改进恩菲尔德步枪。他们吸取了英布战争的教训,于是推出了一种改进型李·恩菲尔德步枪。改进后的恩菲尔德步枪采用的是缺口式机械瞄具,这种瞄具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归零。不仅如此,新的恩菲尔德步枪还在抛壳口上增加了弹夹导槽,用5发弹夹装填时,压两次弹就可装满弹匣。枪的长度也由李氏步枪的1257毫米缩短为1130毫米,这就是著名的恩菲尔德短步枪。

    恩菲尔德短步枪首创了短步枪的概念。它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由詹姆斯·帕里斯·李发明的、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装填子弹速度比较快。安装固定式盒型弹匣,双排弹夹装弹,子弹由5发改为10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持续火力,使它成为实战中射速最快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有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就是因为这些改革,在后来一战的堑壕战中,它的火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恩菲尔德短步枪于1901年开始试验和生产,1903年正式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简称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大多数恩菲尔德短步枪的枪托右侧都嵌有一小片圆形的黄铜片,上面铭刻有兵团标记。背带环有两个,一个在前托中部的枪管箍底部,另一个在枪托底部。枪托中空,在钢制托底板上有活门,可在枪托内存放维护工具。前托的前端上有一个小螺柱凸出于枪口下方,用于安装剑形刺刀。

    恩菲尔德短步枪分以下几个基本型号:

    NO.1型:这一型号用于一战的英军军队,前枪托与枪口齐平是它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拥有多种改进型号,1907年定型的Mk3是主要的改进型号。后来又出现了Mk3的简化型,这一型号于1916年投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大量生产、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军装备的主要步枪。

    NO.2型:这款枪主要用于训练,口径为0.22毫米。

    NO.3型:仿制毛瑟,枪管长660毫米,弹仓容量为5发,也叫P14步枪。这种枪曾在一战时期服役,战争结束后就全部撤装封存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再次启用。这种枪虽然属于恩菲尔德步枪之一,但实际上它的构造与其他恩菲尔德步枪完全不同。

    NO.4型:是No.1型的改进型,主要改用觇孔式照门,为了更容易生产简化了主要零部件。前枪托不再延伸至枪口端面,外形上与No.1型很容易区分。1939年,被英国军队选为制式步枪。1941年投产,二战后期才装备到军队。

    NO.5型:No.4型的缩短型,枪管缩短为520毫米,为了克服枪管缩短导致枪口火焰过多的问题,在枪口安装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定型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

    恩菲尔德狙击步枪:其实就是在恩菲尔德步枪加上了一个3.2倍率光学瞄准镜。它具有官方刻度,可转换狙击参数。瞄准镜座的安装偏出机匣中心线,在机匣左侧,但并不妨碍机械瞄准具的使用。

    这一章节的主角就是在二战时期使用的恩菲尔德步枪,其中最被人们熟悉的就是恩菲尔德NO.3型步枪。它在1907年就装备了英国军队,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阿富汗反叛武装打埋伏时使用的多是这种枪械。如前文所说,它是NO.1型的改型,二战期间德国士兵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二战期间,德军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击毙,以至于一些德军在回忆录中称恩菲尔德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2.美军“形象大使”

    M1步枪性能参数:

    类型:半自动步枪

    口径:7.62毫米

    弹药:7.62×63毫米步枪弹

    弹仓容量:8发

    枪机:导气式回转闭锁式枪机

    全长:1.1米

    枪管长度:610毫米

    初速:865米/秒

    空枪重:4.3千克

    有效射程:730米

    瞄准具:觇孔式照门

    产量:550万支

    M1加兰德步枪是二战期间美军使用量最大的单兵武器,能看到美国兵的地方基本上就能看见M1加兰德步枪的身影,因此,加兰德步枪几乎成为了美军的形象大使。

    加兰德步枪是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半自动(自动装填子弹)步枪,它因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而得名,1936年正式定型,1937年投产。其实,加兰德一开始研究重点放在自动步枪上,但后来研究发现,受材料和弹药的制约,连续发射步枪必须加重枪管,但这势必会增加枪械的重量,而且当时没有中间威力弹药的概念,大威力弹药在连续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大,不适合抵肩射击,于是他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半自动步枪上。

    美军向来重视步兵单兵火力,早在一战期间已经开始研究自动步枪,但是很快他们便发现普通步枪子弹使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控制精度,而且有重量大、携带困难的缺点。这一点正好与加兰德的发现不谋而合,于是在1925年美国军方就提出要研究一种重量轻于4公斤的半自动步枪。而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的加兰德在1920年发现了自动步枪存在的问题后,就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了,因此,美国军方最终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

    实际上,加兰德步枪的产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1917年,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约翰听说了美军为设计新型轻机枪正在招标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着手设计。他将这一设计告知一个叫Kewish的枪械设计师,并从他那里获得每周50美元的研究资助金。样枪于1918年6月完成,并被美国陆军选中,但是在命名过程中出现了争执。Kewish和加兰德在关于谁是该武器的创始人的问题上产生争执。当然,最后是加兰德获胜,但Kewish一直指责加兰德欺骗了他,之后两人闹翻。Kewish不再继续资助加兰德,再加上当时的加兰德还只是个业余设计师,于是,美国办公署在1918年8月给他在国家标准局安排了一个正式的职位,并要求他在18个月内完善他的设计。这次设计对他而言本是个机会,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结束了,陆军对新机枪失去了兴趣,这个设计就这样流产。虽然这是一个遗憾,但这个设计也让他成为公众人物,很快他就被调到陆军军械部,然后由政府出面在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兵工厂给他安排了一个咨询师的职务,他从1919年11月开始到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去上班,并且在1920年,这位加拿大人正式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进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后,一开始他从事的是咨询师的工作,这份工作属于文职,不是他一直想做的武器设计师。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他的设计,在这一年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底火驱动式步枪,不过,由于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没有成功。1920年至1925年间,他研制了若干种自动装填步枪的样枪,但是都不符合美国军方要求。直到1929年,又一种样枪被送到阿伯丁试验场参加美国军方新式步枪选型试验,这一次,加兰德步枪通过了重重考验,终于在1932年被美国军方选中。不过,美国军械委员会要求将枪的口径改为7毫米。此枪命运多舛,即使在中选后也未能一帆风顺,在中选后它又遭到军方否决,仍然被要求采用7.62毫米口径。经过进一步改进,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为7.62毫米M1步枪,1937年投产,成为美国军队制式装备。虽然1939年该枪就开始装备部队了,但是数量不多,即使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加兰德步枪依然装备得不多。随着二战战事的升级,加兰德步枪的生产量渐渐增长,装备量也呈直线上升。虽然它的正式称呼是M1,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它加兰德步枪,那是因为刚开始时加兰德是以民间设计师的身份设计这款枪的。在当时,民间设计师设计的枪械只能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不能加军方编号,没想到这个名字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就是因为装备了加兰德步枪,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他们的火力优势在二战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太平洋战场上两支加兰德步枪轮流射击就可以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在电影《珍珠港》中,有美国人向日本人射击的镜头,他们使用的也是加兰德步枪。在欧洲前线,美国著名的“铁血将军”乔治·巴顿就是M1步枪的超级“粉丝”。他不光把M1步枪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旁边,以备自卫之用,还在意大利战场上特意为一名击毙了意军高级指挥官的阵亡士兵追授勋章,而勋章就挂在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枪上,巴顿还多次称赞M1步枪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完美武器”。

    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而导气管则位于枪管下方。发射时,击锤打击击针使枪弹击发,部分火药气体就由枪管下方靠近末端处的导气孔进入一个小活塞筒内,推动活塞和机框向后运动,然后,枪机上的导向凸起沿机框导槽滑动,机框后坐时带动枪机上的两个闭锁凸笋从机匣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回转实现解锁,枪机后坐过程中完成抛弹壳动作同时压倒击锤成待击状态。

    加兰德步枪的发射程序少了很多烦琐细节,因此,它的射击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在战场上其火力优势可以有效压制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

    加兰德步枪最有特色的地方还是它的供弹系统,独特的8发漏夹,每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出去枪机会空仓挂机,弹仓底部的退夹器将漏夹抛出,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提示更换子弹。不过这种特色有时也会成为累赘,就是因为这个设计使得许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无辜送命。由于抛弹夹声音太明显,被德军摸熟了规律后,他们知道“乒”的一声后美军士兵肯定要重新装填子弹,此时便是发动反攻的良机。后来美军士兵也想出了应付的方法,就是事先准备一个空弹夹将它使劲扔到地上发出声音来引诱德军上当,这一招果然奏效,就是用这个方法才将美国士兵的伤亡减到最低。

    尽管M1加兰德步枪也有众多缺点,但是在二战中它的地位却不可小觑,在朝鲜战争中,它成为美国士兵最爱的武器。1944年,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加兰德步枪的基础上,加装2.5倍瞄准镜、枪口消焰、腮垫等专用附件,加兰德步枪正式更名为加兰德M1狙击步枪。

    3.勃朗宁系列枪械

    M1911自动手枪性能数据:

    口径:0.45英寸(11.43毫米)

    弹药:0.45英寸(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7发弹匣供弹

    弹头初速:247米/秒

    有效射程:50米

    枪全长:218毫米

    枪管长:128毫米

    瞄准基线长:160毫米

    枪全重:1.1千克。

    勃朗宁系列枪械,在枪械史上赫赫有名,而这系列枪械的设计者是一位叫约翰·摩西·勃朗宁的枪械大师,他是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大师。他一生中研制出手枪、步枪、机枪等武器多达37种。1855年,勃朗宁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的奥格登镇,可以说勃朗宁能走上枪械研制之路与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他的父亲乔纳森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枪铺,他从少年时期就已经在父亲的枪械作坊里做工了。

    1879年,勃朗宁的父亲去世了,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不久后便与他的胞兄合伙开办了勃朗宁枪支制造厂,也是在那一年,勃朗宁设计了后膛装弹式单发步枪,并获得专利批量生产。1883年,当时美国军方最大的枪械供应商温彻斯特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买了一支勃朗宁单发步枪,并把它送到总部进行评估。没想到,公司副总裁本奈特看到它时如获至宝,立即花8000美元买下该枪的生产专利,并开始与勃朗宁合作。到1897年勃朗宁又设计出一款自动滑膛枪,不过,这种枪没能被温彻斯特公司批量生产。在那之后,勃朗宁来到比利时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并成为该厂的首席枪械设计师。

    勃朗宁枪械中较为著名的包括M1911式0.45口径手枪、M1918式0.30口径自动步枪、M2式0.50口径重机枪和9毫米口径大威力手枪等。在他的所有设计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手枪设计了。1900年,勃朗宁的第一把自动手枪M1900诞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斐迪南大公遇刺案中,行刺者普林西使用的就是这种枪。

    1911年,后来在二战中使用率颇高的M1911半自动手枪诞生。它的高装弹量和快速装弹匣很快成为现代手枪的设计标准。同年它就成为了美军制式手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直到1986年才退役,创下了手枪服役时间最长的纪录。

    M1911的诞生具有浓重的传奇色彩。1896年,勃朗宁和他的兄弟与康涅狄格州的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勃朗宁利用新发明的手枪结构为柯尔特公司设计了一种发射0.38英寸(0.97厘米)口径柯尔特手枪弹的自动装填手枪。这种枪交给美国军方测试后并未获得军方的青睐,而且美国军方认为其可靠性比左轮手枪差,因此没被采用。

    后来美军在菲律宾与土著发生冲突时,才发现左轮手枪的缺点影响作战效率。因此,他们决定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新手枪和新枪弹,希望能近距离一枪击倒对方。经过大量试验,美国军方最后确认需要一种口径为0.45英寸(1.14厘米)口径的枪械才能提高战斗效率。1906年,美国军方开始进行选型试验,最后柯尔特公司和萨维奇公司的样枪被选中,但这两种样枪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军械部要求厂方继续改进功能和可靠性以参加进一步的试验。

    为了达到军方要求,勃朗宁亲自去工厂监督。在评审期间,勃朗宁继续对原有的设计进行改进。他不仅改进了铰链、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和空仓挂机,还加长了握把并将倾斜角加大。终于,在勃朗宁的努力下,M1911赢得了美国军方的一纸合同。评审委员会在1911年3月20日发表的报告中写道:“这两支手枪,理事会认为柯尔特是最好的,因为它更可靠、更耐用,当有零件损坏时更容易分解并更换,而且更准确。”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宁设计、柯尔特公司生产的0.45英寸(1.14厘米)口径自动手枪被选为美军制式武器,并正式命名为“柯尔特M1911式0.45英寸(1.14厘米)口径自动手枪”。M1911于1912年4月开始装备部队,成为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半自动手枪。

    一战结束后,美国陆军评估了M1911的表现,要求柯尔特公司再次对M1911进行改进。此次,柯尔特公司将M1911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加宽了准星,研制出了帕特里奇瞄具,这种瞄具使射手即使在光线暗的地方也能迅速瞄准;其次,加长了击锤,缩短了扣机距离,增加了防滑纹;另外,更改了握把的背部设计,使之形成一个弓形拱起,并在表面增加防滑纹,同时改变握把护板的网格防滑纹,这样可以使射手握得更牢;最后,在扳机后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机的动作更轻松,并且加长了握把保险。

    所有改进于1923年完成。1926年6月25日新枪通过试验再次被美军采用,重新命名为“0.45英寸(1.14厘米)口径M1911A1自动手枪”,这之后M1911几乎没再改进过。

    尽管M1911有很多型号,但其基本结构并未更改。它采用单动发射机构,只能单发射击。它的击发与发射机构由击针、击针簧、击锤、击锤簧、阻铁、阻铁簧、单发杆、扳机连杆、扳机组成。在单发杆下部有一凸耳,套筒复进到位后,单发杆上移进入套筒的缺口内,凸耳与阻铁啮合在一起,这时如果压紧握把保险并扣扳机,则可释放处于待击位的击锤。如果套筒未复进到位,单发杆被套筒压下,凸耳则处于阻铁下方,与阻铁脱开,此时虽压紧握把保险并扣动扳机,也不能释放击锤。单发杆除有上述作用外,还可避免扣一次扳机形成连发。此外,它还有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半待击保险三大保险机构。就是因为这些保险机构,M1911才能避免走火,从而到受各国欢迎,不断仿制。中国就曾在20世纪初仿制过M1911,直到近些年,在某些地区还能在武警部队看到M1911的影子。

    除了M1911系列,勃朗宁设计的M1918式自动步枪在1917年也被美国选为制式武器,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1930式7.92毫米口径勃朗宁轻机枪”也受到了广泛好评。1890年,世界上第一挺导气式原理的机枪——柯尔特·勃朗宁重机枪由勃朗宁设计成功,该枪于1895年定型并装备美国军队。1900年,勃朗宁又设计了水冷式重机枪,1917年改进为M1917重机枪,并定为美军的制式装备。1925年勃朗宁设计出驰名世界的9毫米口径大威力手枪,这种枪首次采用了将弹匣中子弹并列排放的形式,使弹匣装弹量由一般7~8发增加到13发,这在20世纪20年代可以说是一项创举,从此,现代手枪的弹匣大多采用这种形式。该枪在世界范围内服役长达半个多世纪。

    1926年,勃朗宁去世,但他的创新精神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延续了下来。近年来,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世界著名的轻武器制造商。

    4.“三八大盖”

    1943年,发生过一个关于“三八式步枪”的故事。1943年9月的一天,山东省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年仅18岁的战士正要去打饭,忽然看到了紧急防空信号。他马上放下饭盒,拿起武器,快速向村边的坡地疏散。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块茂密的草地,迅速扑过去隐蔽了起来。没多久,西边的山头上空飞来四架飞机,它们一接近村庄就开始向下俯冲,进行轰炸和扫射。为提高对我军的杀伤力,那些飞机飞行的高度不仅控制得很低,速度也明显地慢了下来。小战士一直盯着飞机看,突然,一股浓烈的硝烟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等浓烟散去,他再睁开眼睛观察时,一架敌机在他上空仅百米的位置盘旋,情况非常危急。他看了看身边的三八式步枪,虽然部队有规定遇到空袭时要尽量隐蔽,但当时不知为什么,他举枪瞄准并扣下了扳机,而那架飞机居然掉了下来。这件事在我军传为佳话,这个小战士的名字叫宋岭春。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在面对那样危急的情况时能有那样的勇气。

    日军三八式步枪,在我国被称为“三八大盖”。之所以叫“三八大盖”,是因为这种枪的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它的原型是三零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这两种枪曾在我国东北使用,但是只要有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就会导致操作不良,于是有了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正是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改良随枪机动作的防尘盖而成。

    三八式步枪的前身三零式步枪起源于日本幕府末期至明治维新之后的较长时间里。当时日本武器装备中的步枪,大多是当时欧美的舶来品或仿制品,口径杂、构造差、型号多、质量大,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益膨胀的需要。明治二十二年(公元1889年)以后,日本工业技术飞速发展而无烟火药也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为枪械的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步枪技术的进步成为可能。这个时期,东京炮兵工厂在一个名叫有坂成章的日军大佐主持之下,对当时一些7毫米、6.5毫米、6毫米口径的步枪进行了分析研究。鉴于欧美各国普遍认为在当时盛行的“阵地战”中,步枪以使用口径较小、初速较高的枪弹最为有利,同时又受到当时较为优良的M1888毛瑟步枪的影响,最终确定日本第一代制式步枪口径折中采用6.5毫米,并决定该枪采用回转闭锁后拉式枪机及5发固定弹仓,于是诞生了日本明治三零式6.5毫米步枪。该型步枪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为了便于操作保险装置,在枪机机尾后端设有一个钩状部件,因此在我国照例被冠以一个形象的俗名——“金钩步枪”,同时也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为“有坂步枪”。

    经过日俄战争的检验,日本立即根据三零式步枪在实际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订了一个旨在全面提高步枪的战斗使用可靠性、分解结合简便性以及生产制造简易性的三零式步枪的改进计划。其中,在提高步枪战斗使用可靠性这一方面,还特别针对中国自然环境和气候的特点,要求改进后的步枪必须确保在中国北部沙尘和严寒条件下使用时不出故障,并由南部麒次郎大尉——日本十四式手枪和日本十一式轻机枪的设计者来主持设计。于是,就有了“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于1905年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这一年是明治三十八年,因此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当年,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军的制式武器,直到二战。三八式步枪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虽然弹头侵彻效果好,但是杀伤威力不足。尽管如此,它的枪机闭锁极为牢固,这一点是它在日本能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此外,它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种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美军士兵很难从枪口火光发现日军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三八式步枪不仅用于骑兵,也同样用于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

    为了解决三八式步枪杀伤力不足的缺点,后来日军又改造了此枪,改用7.7毫米口径枪弹,并且在1939年正式命名为九九式步枪。

    “三八大盖”自1905年开始生产到1940年停止生产,累计生产数量达300余万支。国民党当局曾经向日本购买过一批,此后辽宁和太原的兵工厂也先后仿造过。从抗战中期到抗战胜利为止,我军也使用了大量的三八式步枪,甚至解放后还有一部分三八式步枪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军民手中使用时间之长、分布面积之广、赢得胜利之众,实为历史所罕见。以至于老一辈军人每每谈及它的时候,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到现在还有很多老人可以熟练地操作三八式步枪。

    5.驰骋二战的大块头

    汤姆森冲锋枪性能数据:

    口径:11.43毫米(0.45英寸)

    初速:282米/秒

    表尺射程

    M1928A1式:549米

    M1式/M1A1式:183米

    有效射程:200米

    自动方式

    M1928A1式:半自由枪机式

    M1式/M1A1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弹鼓

    容弹量

    弹匣:20发/30发

    全枪长

    M1928A1式:852毫米

    M1式/M1A1式:811毫米

    枪管长:267毫米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

    M1928A1式:4.9千克

    M1式/M1A1式:4.78千克

    汤姆森冲锋枪是一种短枪管、发射手枪弹的抵肩或手持射击的轻武器,装备于步兵、伞兵、侦察兵、炮兵、摩步兵以及空军、海军等。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结构特点是威力大、火力猛,缺点是结构复杂、质量较大。它的重量超过10磅(4.5千克),在国内俗称“十斤半”,有些书上也叫它“大块头”。

    汤姆森冲锋枪的原型是在1920年春天诞生的。虽然该枪以美国汤姆森将军的名字命名,但是它的设计者是在自动军械公司工作的T·H·艾克霍夫和O·V·佩尼这两位美国技师。之所以会叫汤姆森冲锋枪,这跟生产它的厂家的创立人有很大关系。自动军械公司是由汤姆森和约翰·布里斯以及托马斯·F·瑞恩于1916年在纽约合伙创办的公司。他们三人都曾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过,而汤姆森正是这个自动军械公司的总经理,因此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常常误以为这种枪的研制者就是汤姆森,这是错误的。自动军械公司从1918年开始研制冲锋枪,这款汤姆森冲锋枪最早的型号是M1919式,在1920年他们为这款枪申请了专利,这款枪虽然具有优秀的性能参数,却没能受到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采用。不过,不久后,汤姆森公司和柯尔特公司签订了生产15000支M1919式的合同,这批枪在M1919式的基础上改进后被命名为M1921式,一直生产到二战前夕。1940年,美国陆军也订购了20000支该枪,1941年,陆军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单。

    汤姆森冲锋枪型号比较多,但是大众较为熟悉的是汤普森M1928A1式、M1式和M1A1式11.43毫米冲锋枪,其中M1928冲锋枪是汤姆森M1921冲锋枪的发展型。美军认为M1921式冲锋枪每分钟800发的射速过快,在实战中缺乏实用性,因此,根据美国军方的要求,自动军械公司于1928年把射速降到了600发/分,还增设了防止枪口上跳的枪口制退器,新枪被命名为汤姆森M1928AC冲锋枪。

    在欧洲战局出现危机的时候,经过精挑细选,美国陆军最后选中了M1928AC冲锋枪,并将该枪更名为M1928A1冲锋枪。1939年,欧洲各国的战争爆发迫在眉睫,没有装备足够冲锋枪的其他国家为了对付大量装备冲锋枪的德军,也陆续向美国订购了冲锋枪。法国也在1939年秋季订购了3750支,同年11月又增加了3千支汤姆森冲锋枪的订购量。甚至在对德战场上失去了大量武器的英国也看上了汤姆森冲锋枪,在1940年2月订购了450支汤姆森冲锋枪,到1940年年末,订购数量急速增加到了107500支。

    刚投入批量生产时,公司还因汤姆森冲锋枪销售情况不佳而忧心忡忡,没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情况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各国订购汤姆森冲锋枪的数量上升到了318900支,转眼间公司接到了这么庞大的订单,反而出现了因繁琐的生产工艺而无法满足需求的局面。但是,汤姆森冲锋枪就是借着这场世界劫难闻名于世的。

    M1928A1式冲锋枪采用独特的半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枪机上有个青铜制H形延迟后坐块,膛压开始下降时,H块两侧的开锁凸起与机匣上的开锁斜面相互作用使H块上升,这时,枪机开始向后运动。而M1式冲锋枪主要是取消了H形块枪机延迟机构,工作原理改为自由枪机式。M1A1式是M1式的改进型,它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将活动式击针改为固定式击针,并取消了击铁,其他与M1式完全一样。而瞄准装置上,M1928A1式采用带觇孔照门的翻转式表尺,M1式和M1A1式则采用带觇孔照门的固定式表尺,其它性能数据这三种枪械都没太大区别。

    虽然汤姆森冲锋枪的缺点是质量太大,缺乏穿透力,但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靠性好,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工作,因此才能跻身于二战名枪的行列。

    6.“法国女郎之吻”

    日本92式重机枪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法国女郎之吻”。虽然有这么好听的称呼,但是这种机枪却是二战重机枪中性能最差的一种。这种枪采用的是弹板供弹系统,这种供弹系统比起弹链供弹有很多缺陷。92式重机枪无法由一名射手单独射击,它虽是气冷式机枪,但质量却很大,甚至比水冷式的MG1908还沉。

    一战时期日本使用的重机枪为大正三年式重机枪,这种枪是根据法国哈奇开斯机枪设计的。这种机枪和当时各国的重机枪相比不仅威力不足,而且防空射击时射程距离也不足,于是在昭和4年的时候研制了以对空射击为主的使用7.7毫米子弹的89式回旋重机枪。为了便于陆军使用,设计人员便将这种枪进行了改装以用于地面部队。而要装备陆军就要大量生产,但当时的日本不具备这种工业能力。

    为了改装89式回旋重机枪,昭和7年,在进行三年式重机枪试验时使用了7.7毫米子弹。因为口径加大便加大了枪体,这样枪的质量也加大了。样枪于昭和7年到昭和8年正式进行设计和试验。昭和14年,正式以92式重机枪的名称定型。相比三年式重机枪,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口径不同、光学瞄准镜不同、握把不同等。92式重机枪在侵华战争中第一次投入战斗,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作为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活跃在各条战线上。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日本自卫队开始采购武器时有人曾提出采用92式重机枪的意见,但未被采纳。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缴获了很多92式重机枪,并用这些枪反击日本侵略者。

    因为最初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法国的哈奇开斯,所以它有“法国女郎之吻”的美称,不过这个名字并不能掩饰它的缺点。它的性能究竟怎么样,通过其优缺点就能了解具体情况了。它的优点是:采用了光学瞄准,因此命中率高;握把可折叠,因此容易机动;使用了枪口消焰器,不影响射手观察敌军状况。至于它的缺点就多了,首先,它比改装前的三年式机关枪更重;其次,它的发射速度比当时的其他机枪慢,战时更换枪管困难。这些缺点将它的优点淹没了,以至于很多人提到92式重机枪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落后、笨重等。

    尽管92式重机枪有众多缺点,但它还是在二战的历史上留下了足迹。不管它有多少缺点,至少它的存在也代表了一段历史。

    7.“汉阳造”与“中正式”的对决

    早期的中国枪械中,“中正式”和“汉阳造”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中正式”与“汉阳造”同是中国制造,因此两种枪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说说“汉阳造”。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坐落于武昌城南的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房里,革命党人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武昌起义第一枪。事情是这样的:10日晚,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带了两个士兵来巡营,来到第5棚时看到该棚班长金兆龙武装整齐地半躺在床上擦枪,于是上前质问,结果双方扭打起来。就在这时,关键性的一幕发生了,一直在一旁的棚兵程定国举起汉阳步枪射击,击中陶启胜的腹部,陶带伤逃跑,后来在家中不治身亡。当晚,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后队班长、革命党人代表熊秉坤在武昌领导新军起义,拉开了武昌起义的序幕。当时,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汉阳造”最开始由汉阳兵工厂生产,这里说的汉阳兵工厂是指由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该厂于1895年开始仿制德国毛瑟步枪,因为工厂位置地处汉阳,因此又叫汉阳兵工厂。渐渐的,“汉阳造”就成了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一系列枪械的称号。1938年,汉阳兵工厂迁到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而后来21厂也生产了汉式步枪,这种枪和汉阳造88式步枪构造相同,外观也完全相同,后来被定名为21厂7.92毫米汉式步枪。可以说,汉阳造88式步枪就是21厂汉式步枪的先祖,因此,这种汉式步枪也继承了先祖的名字“汉阳造”。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厂徽及“汉式”字样,而21厂汉式步枪是1941生产的。

    汉式步枪与汉阳造88式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8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

    从某种程度来说,“汉阳造”已成为中国老式步枪的代称。

    从1895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生产时间长久,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不参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中国,它也算是服役的“老兵”了,功不可没。

    而“中正式”则是德国1924年制毛瑟步枪的中国版。中正式步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中国开始仿制毛瑟步枪是在清朝末期。到1930年时,国民政府击败各地军阀,实现了中国在分裂近20年以后的政治统一。这时,国民党军队开始研究制式武器。1932年,国民政府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最终确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及其所使用的弹药为原型进行仿制。

    1934年,财政部向德国毛瑟厂订购了一万支1924年式毛瑟步枪装备武装税警总团,并得到该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由巩县兵工厂负责筹备制造1924年式步枪。该枪最早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开始生产,所以取名“二四式”。1935年8月,国民政府正式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之所以叫“中正式”,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的名字是蒋中正,而介石只是他的字。

    “中正式”的特点是枪弹威力较大,枪身较短、刺刀较长,刺刀与枪管的连接比较牢固。

    抗战爆发后,巩县兵工厂奉命将全部机器拆卸运往湖北汉阳。1939年,改名为第11厂的巩县兵工厂将枪厂交给已改名为第一兵工厂的汉阳兵工厂,从此第一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枪。1940年,内迁重庆的第21厂(金陵兵工厂)也开始筹备生产中正式步枪,并对中正式步枪制造工艺进行了改造,于1943年开始批量生产。

    可以说“中正式”步枪是近代中国军队武器制式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1937年《中正式步枪应用材料之规范》出台,这一文件统一规定了零部件名称、材料名称、机械性能等。到1943年,第21厂、第41厂等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完全相同的步枪。到1949年为止,中国一共生产了60多万支中正式步枪,其中第21厂共生产40余万支。由于日军进攻,各地兵工厂一再搬迁,也影响了中正式步枪的产量,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开始逐渐被美式步枪所取代。在抗战时期,它是中国装备最多的一款武器,也是在实战中最有效的一款。

    “汉阳造”与“中正式”两者枪管长度不同,“中正式”采用的是短枪管;“中正式”的子弹初速比“汉阳造”要快,不过两者使用的子弹是互通的。但是因为“汉阳造”很早就开始生产,因此刺刀和弹头的质量一直不是很好,不过1941年改进后的产品有所好转。在这方面,“中正式”比“汉阳造”要强,因此,它的名气比“汉阳造”要大。

    8.苏联红军与“莫甘兄弟”

    莫辛·纳甘标准型M1891/30性能参数:

    枪机:手动,单发射机

    弹药:7.62毫米莫辛·纳甘弹

    枪重:3.95公斤

    枪管长:729毫米

    弹仓容量:5发

    弹头初速:811米/秒

    理论射速:9~10发/分

    有效射程:800米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性能数据:

    枪长:1.2米

    空枪重:3.9千克

    子弹:7.62×54毫米

    5发内置弹仓

    射速:每分钟10~12发

    最大射程:2000米

    莫辛·纳甘步枪是在俄罗斯帝国政府委托下于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三线口径步枪。1930年,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1891/1930式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弹仓供弹的手动操作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桥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为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

    莫辛·纳甘步枪是由俄国人莫辛和比利时的李昂·纳甘设计的。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共同设计这种步枪,原因是俄国政府与军队就此存在分歧。

    在M1891步枪招标过程中,军队看好纳甘的设计,而政府则对莫辛的设计很感兴趣。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因为军队对纳甘的设计比较感兴趣,因此一开始的选票是对纳甘有利的。但政府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推翻了原来的选票结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双方一直不肯相让,并且起了很大争执。无奈之下,招标委员会只好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最后的结果就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而这种枪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参与双方都得到了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因此,莫辛·纳甘的主要设计者还是莫辛。

    莫辛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的时候就读于一家军事学院,并参军,大概正是这一时期的经历注定了他和枪械要结下不解之缘。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某军事中学,1870年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1875年毕业后他被调到图拉兵工厂工作。1883年,莫辛开始从事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虽然最终没能全部采用他的设计,不过这已经为他后来的事业增添羽翼。

    莫辛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后继续改进和生产莫辛·纳甘步枪,最终这种步枪发展出多种型号。1902年2月8日莫辛去世,为纪念他,1960年,图拉设立了一个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与毛瑟系列、李·恩菲尔德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莫辛·纳甘系列步枪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不仅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因此俄国军队当时不满意这种枪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优点,它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正是这一点,使得莫辛·纳甘被俄国政府看好。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俄国不仅仅工业基础低,而且士兵教育程度低,何况是在战争时期,为了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枪械不能设计得太复杂,再加上士兵也是大量补充的,往往这些士兵都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这使得它成为俄国政府的首选,何况莫辛·纳甘步枪战斗性能方面并不比同类步枪差。

    莫辛·纳甘步枪比较常用的除了标准型外,还有卡宾型M1938和莫辛·纳甘狙击步枪。莫辛·纳甘卡宾型M1938的枪身较标准型缩短了216毫米,枪管缩短221毫米,重量减轻了0.48公斤,弹头初速相应降低为766米/秒。而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在标准型的基础上将拉机柄加长并改成了弧形,这样方便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并且六边形机匣改成了圆形,使延长的瞄具座更加结实,枪重也改为4.6千克(配用PE型瞄准镜时)或者4.27千克(配用PU型瞄准镜时)。莫辛·纳甘型狙击步枪的设计缺陷在于:重量大,瞄准镜的倍数小,只有3.5倍,只适合在600米内进行狙击。

    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20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的数量已经超过1700万支。

    总而言之,莫辛·纳甘步枪是俄国士兵装备最多的武器之一,并且威力强大,广受欢迎,因此俄国士兵们都亲切地称它为“莫甘兄弟”,不管去哪里都喜欢背上它。

    9.“水管工人的杰作”

    司登MK2冲锋枪性能参数:

    口径:9毫米

    枪长:762毫米

    枪质量:3.27千克

    弹匣:共11个(10个备用,枪管上一个),30发弹匣

    携弹量:352发

    枪弹:9毫米派拉贝鲁姆弹

    初速:366米/秒

    射击速度:550转/分

    司登L2冲锋枪性能数据:

    自动方式:枪机自由式

    弹药:9×19毫米巴拉贝鲁手枪弹

    容量:34发/弹夹

    重量:2.95千克

    射速:100发/分钟(全自动)

    射程:150~200米

    后坐力:中等

    1940年,英国在法国的远征军由敦刻尔克大撤退,为防止德军入侵英伦三岛,英国需要大批轻便武器,其中最缺的就是冲锋枪,司登冲锋枪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制造出来的。这一年该枪的设计者雷金纳德·弗农·谢泼德和哈罗德·约翰·特平临危受命,担当起设计新枪械的责任。而在此之前,英国对冲锋枪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甚至拒绝使用冲锋枪。

    1941年初,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型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司登冲锋枪。之所以取名为司登冲锋枪是将两位设计者以及当时的生产公司的名字结合而成。1941年6月,司登冲锋枪系列的基型枪MK1由英国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制造出来。随后,便开始生产司登冲锋枪的大批量生产型MK2。

    司登冲锋枪结构非常简单,乍一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组成的,枪管是圆的,套筒也是圆的,连枪托也是圆的,甚至枪机拉柄也是小圆管。而且,它制造起来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枪费用不到11美元。再加上它英文名称Sten的复数Stens和英文的Stench(恶臭)读音相似,于是司登冲锋枪出现了各种难听的外号,其中一个就是“水管工人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伍尔沃思玩具枪”和“臭气枪”这些称呼。

    司登冲锋枪的零件不多,全枪仅47个零件,这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这是导致它做工粗劣,外形丑陋的主要原因。其中绝大多数组件是冲压而成,只有枪机和枪管需要机床作业。枪托是由一根钢条和一块钢板焊接而成,枪身是一根钢管,透过枪栓槽可以看见里面的弹簧。为了实用,所以该枪在满足最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因为这一点,二战期间英国制造了大约4百万支,除了装备英联邦部队,欧洲其他的抵抗组织也有装备。虽然司登冲锋枪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但是德国军方对其很欣赏,当时德国原料短缺,而司登冲锋枪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正合他们的意,后来生产的MP3008就是司登冲锋枪的翻版。

    司登冲锋枪有两个致命弱点:首先,它的弹匣和供弹装置照抄德国MP38,经常会卡壳;其次,它的保险装置很不可靠,稍微一碰就会走火,不少盟军士兵还没到达前线就被自己的冲锋枪击伤甚至毙命,因此,盟军士兵对其牢骚满腹。

    虽然司登冲锋枪有诸多缺陷,不过它依旧成为了英国士兵们的象征。在众多司登冲锋枪款型中也有比较有名的,比如司登MK2型。这一型号的冲锋枪采用了英国兰彻斯特MK1型冲锋枪弹匣在左侧横向供弹的方式,在体积和质量上实现了大幅度的削减。在当时乃至以前的各型冲锋枪中,可说是最轻巧的。枪管后半部分有一个与机匣直径相同的散热筒。1942年出产的MK2枪托为单金属管式,之后出产的枪托改成由截面为半弧形的实心金属弯成的框式枪托。整支枪显得纤细、紧凑。而且它具有短小轻便,便于携带的特点。司登MK2冲锋枪具有比其他任何冲锋枪都优秀的抵近射击人机工效,而且火线高度比其他冲锋枪都要低,并且通过快慢机可以控制打单发,不仅可以节省弹药,而且可以以标准的步枪握枪姿势瞄准射击,从而获得较远距离上的射击精度。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司登冲锋枪性能优良,甚至还有人夸赞司登冲锋枪是“具有乞丐风格的大腕”。

    司登MK2冲锋枪的产量高,使用面也极其广泛,刚开始只装备英军,后来美国不断地向欧洲大陆以及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输送司登MK2冲锋枪。当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司登MK2冲锋枪。可以说,司登MK2冲锋枪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在中国抗战时期也曾借助MK2的力量。司登冲锋枪一直服役到1953年,后来被斯特林冲锋枪取代。

    10.希特勒的“冷宫复宠”

    MP44突击步枪性能参数:

    口径:7.92毫米

    初速:500米/秒

    有效射程:500米

    理论射速:500发/分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弧形弹匣

    容弹量:30发

    全枪长:940毫米

    枪管长:419毫米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毫米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5.1千克

    瞄准装置:球形,带护圈觇孔式

    配用弹种:7.92×33毫米枪弹

    MP44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是德国黑内尔公司与毛瑟公司和埃尔玛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大量生产的突击步枪。

    为了减轻单兵携带枪械弹药的重量以及提高射击精度的控制,20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研制威力小一些的短药筒弹药。因为使用短药筒弹药可以将冲锋枪的特点结合到全自动步枪上,可保持步枪轻便,并具有连发射击容易控制的特点。

    1938年黑内尔公司着手研制发射7.92毫米枪弹步枪的工作,由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1940年开始生产,但是1941年经过反复试验后才研制成功一种7.92×33毫米短枪弹,它的长度比标准步枪弹短,而且弹头更轻,发射火药减少,因此,有效射程相应缩短了。使用这种枪弹的样枪是在1942年的7月生产出来的,当时共生产了50支。同年柯尔特公司以其早期的GA155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也研制出发射这种枪弹的步枪。这两家公司各生产了约7800支枪,各取名为MKb42(H)式和MKb42(W),曾试用于德苏前线战场。

    MKb42(H)经过测试最终被纳粹德国军方选中。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和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延伸至枪口附近。枪弹击发后的火药气体会被导出枪管,进入导气管驱动活塞带动枪机动作,然后完成抛弹壳和子弹上膛。此时可选择单发、连发射击模式,由容量为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同时,机匣等零件采用的是冲压工艺,这样就降低了它的制造成本。1943年黑内尔公司对该步枪进行了改进,更名为MP43式,1944年又改为MP44式。MP44作为一种自动步枪具有冲锋枪的猛烈火力,连发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掌握的特点,此外,该枪射击精度比较好,威力接近普通步枪,而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它是步枪与冲锋枪性能特点的结合,受到前线部队的广泛好评。

    MP44自生产之初就命运多舛。当时纳粹德国党魁希特勒在一战期间还只是一名下士,那时候,他用的是毛瑟步枪,因此,在他看来枪的射程是越大越好。但是,作为MP44基准枪的MKb42(H)的有效射程并不是很大,并且它使用的弹药在德国储备量不足,德军的弹药库内7.92毫米标准弹库存较多。因此希特勒一开始并不看好这种枪,并且反对生产这种枪。当时,希特勒对冲锋枪比较感兴趣,为了能继续生产MKb42(H),陆军技术部人员最终将这种枪的名字改为MP43。希特勒认为冲锋枪不会像步枪一样大量生产,因此放松了警惕。MP43进行了一些改进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比如取消了刺刀的安装位置,枪榴弹的发射装置也可以拆卸。另外,活塞筒变短,枪机把手形状也有一些小变化。

    更名后的MP43在苏德战场上显示了威力,很多部队纷纷要求装备这种枪。不过,在库尔斯克战役失利后,有将领要求增加MP43的产量,真相终于被希特勒得知,希特勒大为震怒,强令终止MP43的生产。然而,希特勒也意识到了MP43的威力,于是又重新批准了该枪的生产,而且还要求更多的公司参与生产,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

    1944年,MP43易名MP44,后又改称STG44型,也就德国通常所说的44型突击步枪。可以说MP44突击步枪是现代突击步枪的鼻祖,甚至后来的AK47也是延续了它的设计理念,所以说MP44是非常成功的一种突击步枪。

    从1943年到1945年,纳粹德国总共生产了40余万支MP43/44/STG44型突击步枪,主要装备东、西两线的德军精锐部队。德军士兵第一次大量使用MP44是在1944年的秋天,当时编成的44装甲旅使用的就是这种枪。MP44的成功影响了其他德国的枪械公司,他们开始研究后续枪。这些后续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STG45(M),不过该枪因为纳粹德国的投降而未能投产。另一种是VG1-5,它看似具备自动和半自动射击功能,但实际上其射击方式只有半自动一种。该枪的设计思想只要求“子弹能从枪口中飞出去就行”,可以说,该枪是将MP44近似侮辱地简化了。

    总之,MP44的出现是枪械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对后来突击步枪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