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鲁迅先生年谱(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许寿裳

    凡例

    一 先生自民国元年五月抵京之日始,即写日记,从无间断,凡天气之变化如阴、晴、风雨,人事之交际如友朋过从,信札往来,书籍购入,均详载无遗,他日付印,足供参考。故年谱之编,力求简短,仅举荦荦大端而已。

    二 先生著作既多,译文亦富,另有著译书目,按年排比,故本谱于此二项,仅记大略,未及详写。

    三 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钞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谱中亦不备举。

    四 先生工作毕生不倦,如编辑各种刊物,以及为人校订稿件之类,必忠必信,贡献亦多,谱中亦从略不述。

    五 本谱材料,有奉询于先生母太夫人者,亦有得于夫人许广平及令弟作人建人者,合并声明。

    二十六年五月 日 许寿裳记

    民国前三十一年 (清光绪七年辛巳西历 一八八一年) 先生一岁

    八月初三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前二十六年 (十二年丙戌 一八八六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前二十四年 十四岁戊子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

    “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公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前二十年 十八年壬辰

    一八九二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

    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得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前十九年 十九年癸巳 十三岁

    一八九三年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前十六年 廿二年丙申 十六岁

    一八九六年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

    父卒后,家境益艰。

    前十四年 廿四年戊戌 十八岁

    一八九八年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前十三年 廿五年己亥 十九岁

    一八九九年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

    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前十一年 廿七年辛丑 二十一岁

    一九〇一年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前十年 廿八年壬寅 二十二岁

    一九〇二年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前九年 廿九年癸卯 二十三岁

    一九〇三年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

    秋,译《月界旅行》毕。

    前八年 三十年甲辰 二十四岁

    一九〇四年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前六年 三十二年丙年 二十六岁

    一九〇六年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

    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前五年 三十三年丁末 二十七岁

    一九〇七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前四年 三十四年戊申 二十八岁

    一九〇八年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前三年 宣统元年己酉 二十九岁

    一九〇九年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

    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前二年 二年庚戌 三十岁

    一九一〇年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前一年 三年辛亥 三十一岁

    一九一一年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注:以上月分均系阴历。

    民国元年 一九一二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膺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二年 一九一三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三年 一九一四年 三十四岁

    是年公余研究佛经。

    四年 一九一五年 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

    同月刻《百喻经》成。

    是年公余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五年 一九一六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六年 一九一七年 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七年 一九一八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之急先锋。

    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八年 一九一九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

    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九年 一九二〇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十年 一九二一年 四十一岁

    二三两月又校《嵇康集》。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十一年 一九二二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十二年 一九二三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

    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十三年 一九二四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

    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往西安讲演,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起为《语丝》周刊撰文。

    十四年 一九二五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先生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