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童养媳-第三百七十七章解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帝笑道:“历来和亲,大都是中原这边送公主给匈奴和亲,暂时平缓战事。你读古论今的史料,见过几个匈奴的公主送了中原朝廷来了?”

    太子毕竟年幼,不太明白,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皇帝说道:“中原的人,和匈奴的人性格不一样。中原的人讲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了能够让国家安定,送个公主去和亲,忍一时屈辱也是可以坚持的。而匈奴的人天生好战,根本忍不了这样的屈辱,除非是打得他们无法存活了。”

    太子若有所悟,点点头,“原来如此。”

    皇帝又道:“匈奴人就是那性子凶残的野狼,女人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骨肉亲情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得什么。他们即便送了匈奴公主过来,到时候想打,还是照样的打,根本就不会顾及这位公主的。所以,朕才会说,这和亲其实并没有什么诚意,可有可无罢了。”

    太子迟疑了一下,说道:“父皇,这也未必吧。总要要看着公主到底受不受匈奴王的宠爱,才能下定论啊。”

    皇帝笑着点头,带出赞许,“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觉得父皇太武断了,凭什么就知道匈奴人会不在乎这位公主,对吧?”

    太子忙道:“儿臣不敢。”

    皇帝却不以为意的摆摆手,说道:“你能存疑,这并没有什么错。”反而爱怜的摸了摸太子的头,说道:“不如咱们就打个赌吧。”

    太子问道:“父皇要跟儿臣打什么赌?”

    皇帝放下了手,说道,“如果匈奴和亲送这位公主过来,给她的陪嫁人数在五百人以上,那就说明匈奴王的确爱重这位公主,他们的和亲也算有点诚意。如果公主身边只有几个仆人,那……,呵呵,自然就是放弃这位公主的生死了。”

    这个道理很好懂。

    太子想了想,点头道:“父皇英明。”

    皇帝道:“不管匈奴有没有诚意和亲,都先让他们把公主送过来。反正匈奴地广人稀,实在是很难打杀赶紧,既然不可能完全灭掉匈奴,那也是时候该停战了。这次打仗打了一年多,朝廷消耗了不少银两和军费,真该休战一段时间,不然百姓们怕是难以承受,歌舞升平才好啊。”

    太子当即赞道:“父皇仁慈。”

    皇帝微微一笑,“太子,你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干权利,但却不能伤害民意。如果皇帝让百姓们伤透了心,那皇帝也就做不长久了。”

    太子一脸恭谨之色,躬身道:“儿臣聆听父皇训示。”

    皇帝看着年幼的太子,想着膝下独有此子,不免更多几分怜爱,“不着急,一切都慢慢来。父皇还算年轻,会一点一滴好生教导你的,让你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守成之君。”

    太子和皇帝的关系一向很好,加上年幼,此刻忍不住小小撒娇,“儿臣有父皇这般慈爱的父亲,是儿臣的福气。”因为气氛好,甚至带着几分玩笑说道:“父皇就要多一名匈奴妃子了,儿臣恭喜父皇。”

    “你呀,淘气。”皇帝笑了笑,却道:“朕对匈奴的女人没有兴趣。不过你的年纪还太小,不能纳妃子,朕也就只好把匈奴公主放在后宫里了。”说着,勾起嘴角轻嘲,“反正我国民泰安康,养活一个匈奴公主不成问题。”

    太子笑道:“父皇这么说,匈奴公主可是要伤心了。”

    皇帝才不管匈奴公主伤心与否,没有多说,转而说起和太子有关的事儿,“你在上书房念书好几年,身边的伴读都是权贵子弟,未免对平常百姓了解甚少。所以,朕打算把谢君谦的之弟谢玺,送进宫,给你再添一名伴读。”

    太子意外道:“谢君谦的弟弟?谢玺?”

    “嗯。”皇帝说了许多的话,有些口渴,端起茶喝了两口,才继续道:“谢君谦这人有真才学,他弟弟读书也不错,陪在你身边做伴读应该够了。现如今,谢君谦娶了梁王府的永泰郡主,也算是权贵圈子,他弟弟的身份做伴读也并不辱没你。”

    “儿臣没有此意。”太子不明白的摇摇头,“儿臣只是奇怪,父皇似乎对梁王府关注的太多了一些。而且,隐隐约约,这些人都和婉县主有些关系。”

    皇帝哈哈大笑,“吾儿,长进了。”

    但是皇帝却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对白小菀有着特别的关注,只是拍了拍太子的肩膀,温和说道:“时辰不早了,你该回去温书了。”

    太子打量着皇帝的神色,看样子,父皇是不打算说具体的原因了。虽然满心好奇,可是再问下去,只会让父子之间闹得不愉快。太子虽小,这点眼力见儿是有的,当即躬身告辞,“父皇记得歇息,别太累,儿臣先告退了。”

    皇帝颔首,“去罢。”

    太子离开了金銮殿,走在路上忍不住想,父皇为什么会对白小菀特别关注?比如之前,册封一个乡下丫头为县主,本身就很不一般。

    而现在,父皇依旧对白小菀保持关注。

    难道……,太子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白小菀是父皇在民间的沧海遗珠?是自己的姐姐?

    虽然真实的情况和太子想的不太一样,可是太子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说起来,太子并不讨厌白小菀,甚至还挺喜欢她的。至于多一个姐姐,他也没有意见。反正不是一个娘胎生的姐姐,他都已经有七个了,多一个,少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太子自觉已经察觉到了隐秘,并没有值得担心的地方,也就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回了东宫,开始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书。

    而在京城谢家,谢玺也同样在认真的读书。他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然后才有身份迎娶白小菀,却没想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天下午,就有宫里的人来宣旨。

    谢家的人都是惊慌不已。

    就连永泰郡主都微微吃惊,一起出来接旨。

    传旨的太监穿着一身官绿色的衣服,捧着明黄色的圣旨,宣读道:“今有谢家幼子谢玺,年幼聪慧、明敏好学,特选为太子伴读,明日起进宫入学。”

    谢家的人都没有想到,无缘无故的,皇帝会突然下了这么一道圣旨。

    他们更想不到的是,皇帝下这道圣旨,居然是因为关注白小菀的缘故。还都以为是谢君谦和永泰郡主成亲,和梁王府有了关系,所以皇帝才肯提拔一把谢玺。

    宁氏又是激动,又是担心。等谢玺小心翼翼的接了圣旨,便赶紧拿红包打赏太监,恭送出去以后,才道:“这宫里的规矩可大了。玺哥儿,你进了宫以后陪太子太子身边,可要事事小心,处处注意啊。”

    如果是在以前,谢玺肯定对给太子做伴读心生抗拒。

    毕竟皇宫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一个半大少年感到害怕,也是正常。可是现在,他的心里面急切的想要出人头地,能够做太子的伴读无疑是一条捷径。他当即认真保证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小心行事,好好做太子的伴读,认真读书的。

    宁氏叮嘱完,自然忍不住高兴起来,说道:“这样一来,我们玺哥儿的前程以后也就有了。实在没有想到,我们一家……,总算是、总算是时来运转了。”

    谢玺微笑道,“嗯,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等他出人头地了,再风风光光的迎娶白小菀为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