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来的鱼获,除了每日军中食用外,剩余部分通过雇佣周围百姓帮忙加工,制成鱼干,咸鱼、虾皮、虾酱等耐储存的制品。
等到秋天准备从海路,运送到天津卫,李有粮已经给兰德送去信件,让他在天津卫购买店铺仓库,天津卫将作为李有粮贸易链中的一环。
晒盐也是李有粮正在吩咐手下士兵在做的一项工作,现在帝国的食盐盐引制度废弛后,各地的盐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特别是海边,只要有条件的,都会开辟出晒盐田,这些盐田有属于皇帝的,也有属于个人的。
只要是你交税,就能往外产盐卖盐。李有粮有次地利优势,肯定是不会放弃。直接在海边竖起了风车从海里提出海水灌盐田,比人力或者用牛挑水便利多了。
【商城】里有比较实用的蒸汽动力的抽水机,李有粮还不想整出大动静,就没有往外拿。
每个一个月,都会有从西安府发过来的信件,这是帝国的邮路驿站系统的功劳,方便离家在外的人联系。
临走的时候,李有粮给西安府籍的士兵都发了媳妇,肯定是要保证士兵能跟家里联系上。在胶州湾建立基地后,就让士兵们给家里写信报平安,战死的士兵的阵亡通知也发回去,让岑五妹和大牙把抚恤金发下去。
从皇帝那里征调的士兵,也是给家里写信,告知自己的状况,让家里放心。
岑五妹来信说,
“头领在外安好!家中一些安好,小福宝也是康健。
今年关中雨水稀少,农庄粮食产量减产严重,听说有些地方已经今年的麦子已经绝产,颗粒无收,王公正在调集各地粮仓预备。
毛纺厂已经开始生产毛呢,兰德大哥反应说,销量一般,各地还没有认可毛呢料子。但是羊毛和羊绒的收购一直进行,此次夏粮歉收,能以更低的价格用粮食换回原料。
各位士兵的家眷都有了身孕,属下严格巡视,没有发生偷人的事情,有几名女武士好像是想通了,最近在讨论嫁人的事情。
最后,头领一定要注意安全。岑五妹书,于西安李氏庄园。”
李有粮看完岑五妹的信件,没想到今年关中地区发生旱灾,竟然严重到小麦大面积歉收甚至绝产。看来不能等到秋天了,近期就要运几艘海货到天津卫,让兰德运回西安。
还有毛呢料子还不被人接收的事情,这个很简单,毛呢大衣了解一下。想当年没穿越之前,李有粮一件纯毛呢、混纺毛呢大衣都买不起啊!三十几的人了,挣一年的钱,冬天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一身毛呢大衣穿。
坚牢耐磨,质地坚硬韧。穿着舒适,弹性、抗皱性能好。用毛呢面料缝制的服装经过熨烫定形后,不易发生褶皱,能较长时间保持昵面平整和挺括美观。
当年看小胡子给手下们设计装备的军服,可是让李有粮眼馋了很久啊。
用博尔顿赠送的钢笔,在纸上绘制自己脑海中毛呢大衣的样子,相信等商队的伙计一人一身这种笔挺的冬装穿着,各地奔波的其他护卫队员们,肯定要效仿,没有人能抗拒这种充满力量感的服装。
把图纸画好之后,随着回信一起寄回。
这是明面的通信,暗中,还有一套军团通信系统,就跟信鸽一样,但是速度是很快的,从陕西到胶州湾只要五个小时。
这是自己的隐藏力量,现在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就没有使用。
派出往天津卫运货的是五艘大福船,每艘船上大部分的载重都用在了火炮和弹药上,只有百十吨的重量用来运送货物。
五艘船,也就五百吨的物资,对陕西的灾情帮助不大,聊胜于无。
但是其他人不会这样想,他们只知道,李有粮在自己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派出了人手,把自己好不容易捕捞的鱼获全部的送出去了。
西安城外农庄里的大牙和岑五妹都拥有武库仓库的使用权限,武库里除了备份的武器装备和战马外,就是粮食最多,各种粮食,十万吨是有的。
这是李有粮自己一点点在休闲副本给各位农场主打工积攒的。
临时码头,李有粮这次派出的是锦衣卫千户牛犇,他现在也是李有粮的人了。
“你带领船队到达天津卫后,直接把货物交给兰德,他已经去天津卫等你了。路上遇到海盗什么漂浮物别忘了进行实战训练。回来的时候,沿着辽东海岸到鸭绿水转一圈,每船炮弹和火药给你们准备了五百份,回来的时候不要剩下,怪沉的。”
“是!兵主!等打完了炮弹我就回来。”
“对了,回来的时候,别带累赘,俘虏什么的就不要留了,留着怪浪费粮食的。”
“是!兵主!”
水兵是由辽石负责统领,他现在坐镇临时士兵基地,监督着水兵们进行轮训。这跑腿的任务就交给了人脉广泛的牛犇,同时又向皇帝表明自己对他的无限忠诚,明面上的锦衣卫都委以重任,暗中的锦衣卫齐科更是掌握着李有粮的哨探部队。
这是多么难得的忠臣啊!
终于把事情基本的理清头绪了,只要安心的等码头,军港,炮台,还有军营全部建设完毕就好,在李有粮不断的钱粮供应下,建造速度很快。
完全是石头块垒砌而成,两三百斤的石头被雕刻成规则形状,凿除榫卯结构,再用融化的铁水浇灌缝隙。在没有重型穿甲弹之前,这就是没法被攻破的堡垒。
每个炮台驻扎一队士兵,在他们没有死完之前,别想有人攻进来。从现实中进行了这么多的战斗,李有粮已经发现,虽然这些士兵都是活生生的人招募训练的,作为军团士兵,他们还要一个隐藏属性,就是死战不退,血条不清空,战斗不止。
现在没有血条,就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从李有粮把军营驻地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整个胶州湾附近的山匪强盗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每座有强盗的山头,都被李有粮排出的千人队来回扫荡了三遍,山寨里的栅栏都被拆了打包带走,俘虏的强盗们带回,戴上脚镣用来当做垦荒的大牲口使用。
一时之间,治安为之一清。周围各县的巡检司的工作压力小了很多,李有粮的大名也在这里扎下了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