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和锅盔店根据他最近观察,真要开满阳谷县未必就好。 一旦市场饱门店和人手反而会成为负担。 如果在开十几家,抢夺的也是自家生意。 阳谷县毕竟太小,市场有限。 在开两家,差不多能占据阳谷县所有蛋糕锅盔市场,不存在漏掉的份额。 另外一家店铺,武植决定弄点其他的。 至于做什么好呢。 武植已经想好了。 他首先将店铺让人装修一番,同时又招了三个厨子培养。 在武植精心传授下也不难,他们很快就能学到,这其中还包括一门新的食材,那就是臭豆腐。 不错。 臭豆腐。 这玩意别小看,非常吃香的东西。 “臭豆腐在地球很吃香,市场很大,在宋朝更是新鲜物品,目前来说宋朝有豆腐,但好像没有臭豆腐吧。” 武植想道。 如果卖臭豆腐,他就可以在开几家店赚钱。 说起臭豆腐,其实也是有典故的。 相传在清朝,一名进京赶考的书生闲居会馆中,由于落榜想返归家乡,但路途交通不便,手中又没多少钱。 所以打算在京攻读,再次应试,只好在京谋生计。 于是租了几间房,每天磨豆腐沿街叫卖。 有一次,他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用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一心攻读,便把此事忘了。 最后再次落榜,他伤心欲绝,回到家很是颓废。 只是,忽然他想起缸腌制的豆腐,暗道估计已经坏了,他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豆腐已呈灰色,他尝试了一番,有些傻眼,只觉得臭味中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耐人寻味。 他送给邻里品尝,却都称赞不已。这让他大喜。 由于科考不行,他就卖这种臭豆腐,谁知生意日渐兴隆,反而发财了。 武植将几个厨师叫在一起,然后开始告诉他们如何制作臭豆腐。 一厨师道:“武掌柜,这是准备做什么?” “做臭豆腐!” “臭豆腐?”几个厨师面面相觑,臭豆腐他们没听过。既然是臭豆腐这怎么吃? 他们搞不明白。 就看武植一顿操作。 把卤水豆腐用刀切成豆腐块。然后用蒸锅把豆腐块蒸熟。之后的步骤就需要几天时间了。 反正几个厨师天天在这里。 武植把豆腐块放置阴凉处直到豆腐长出长长的霉线。 几天后取出,用锅把水浇开,放入小米开始小火熬制,直到小米汤面上出现一层米油。 把豆腐上的霉线沿豆腐块缠好,放入陶瓷坛中把熬好的米汤倒入,加入适量食盐,多了会咸,少了会淡,依据个人口味去放。 在将陶瓷坛密封一个月,然后打开就可食用。 做完这一切,武植顿时有些无语,周期有点长啊。 所以臭豆腐店暂时开不了。只好大量制作封藏,等下个月在开卖。 但两家蛋糕店已经做好,开业之后,生意也不差。 虽然没有刚开始蛋糕出来时候的火爆,却足够武植赚到钱。 虽然豆腐店没开业,但三家店铺都已经装修好,各种设备齐全,臭豆腐也已经封藏好。 现在武植拥有十家店铺,随着另外两家开业,他每天的净利润已经从十五两飙升到二十两。 而附近街坊看到大郎蛋糕店开业,也是吃惊不已。 “给我来块蛋糕。” “我也要一个。” 一人惊呼道:“这是大郎开的分店吧?咱们阳谷县都开好几家了!这又开两家,大郎这都快十家店铺了。” “是大郎开的,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三家店面包括后面的宅子,早就被大郎买下来了!” “什么?这宅子是武植的?” “对啊!上次还看到他搬家呢,就是他的。” “啧啧,好几百两银子的宅子呢。厉害!” “呵呵,人家武植现在都有贴身丫鬟,早就不是普通人了,成了我们阳谷县财主。” “这个倒是!” 许多人议论纷纷,其中有不少是看着武植发家的,刚开始武植算什么? 不就是一个刚刚搬过来卖饼子的么? 谁知道人家短短时间,将分店开了好几家,大宅子也买了,还弄两丫鬟伺候,真是羡慕人啊。 尤其是还有潘金莲这个美夫人。如今日子红红火火啊! 接下来,两家店铺也走上正轨,生意火爆。 买蛋糕的人很多。 而第三家臭豆腐招牌已经做出来,臭豆腐还没出炉,所以要等一段时间。 武植每天静等收益,闲暇之余,忽然想到自己有才气加点,顿时出门购买了一些笔墨书纸。 在院中赏赏花,吹吹风,和夫人下棋之余在陶冶一下情操,弄弄笔墨之类。 房间中。 小舞帮着武植磨墨,看到老爷拿着毛笔写字,字体笔走龙蛇,大气磅礴,不由有些惊愕,暗道老爷居然会字画? 就是潘金莲进来看到武植在写,也是面色惊讶:“大郎,你,你还会字画?” 武植回头笑道:“会点,这不是在练吗。” “这还是在练?老爷的字小蝶虽然看不懂,却也知道这是很好的字了。” 小蝶道。 武植笑了笑,其实他前世虽然是厨师,但也爱好书写和画景,曾经读书的时候武植的绘画还得过班级前三名。 也是有稍稍功底的,加上才气加点,武植下笔如有神,感觉悟性和才气在这方面加成作用很明显。 “以前我写字还需要停滞一番,有些不通畅,如今这些字写下来一气呵成,颇有一种回味的意境。想必是才气加点和悟性的作用。” “写的什么呀,我看看!”当武植写完之后,潘金莲才看清楚上面笔走龙蛇的字体,是几行小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几行字小子下来,小蝶小舞,潘金莲看到这幅字的时候,当场瞠目结舌。 小蝶小舞只看那整体的字风,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而潘金莲还是认字的,一看之下有些惊奇。 潘金莲:“这,这是你写的?” 武植笑道:“对啊!” “这首诗笔锋很好啊!……对了,这诗是你自创的吗?”潘金莲问道。 “……”武植内心尴尬,这哪里是他自创的?本想装个逼说是自己的,转念一想李白好像是唐朝的,容易露馅。 武植笑道:“这是唐朝诗人李白所创,李白你们应该听过。” “额,不知道。我和小舞都不认识字呀!” 小蝶摇摇头,倒是潘金莲道:“我看过李白的诗,不过这首没见过。” “哦?”武植笑道:“其实这首诗很长的,我念给你们听听?” “好啊!老爷快念,我要听……”小蝶小舞似乎很有兴趣。 武植神色高昂,一首诗词从口中飚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诗听的几个人都是连口称赞。 “老爷见识真广,居然知道这首好诗,而且写的一手好字呀!”小蝶佩服道。 她虽然不认识字,也能听出诗词的意境很好。 “真妙啊……”潘金莲也没想他家大郎这么有文化。看过不少诗词呢,也写的一手好字。 就在众人欢笑之时,忽然门外敲门声传来。 “老爷,有一封书信,好像是老爷弟弟的……”门外家仆赵三道。 这是武植找厨子的时候,顺带招的两个家仆。 一个叫赵三,一个李五。也帮着做做家里的杂事。 武植看二人忠厚老实才招了进来。他们的名字是根据家中排名得来。 在宋朝很多人家里子弟多,没个生计,给富裕人家做家仆也是一条出路。 至少好吃好喝,不愁吃穿。 听到这里,武植有些懵,他喃喃自语:“弟弟……什么弟弟?” 随后武植恍然,差点忘了自己还有个弟弟。 应该是武松来信了吧? \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