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造航母-第985章 归乡移民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回到家,早有人去田里把王六喜的父母和兄弟叫了回来。

    一个还算大的院子,顿时也就显得有些狭小了。

    王六喜一家人可不少,有兄弟八个,他排行第六,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都已经嫁人。

    而那些兄弟,也都成家,分家,只有最小的还和父母一起生活。

    见到父母,王六喜自然是痛哭流涕,责怪着自己的‘不孝’。

    但是,如果时光倒流,让他再重选一次,他肯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去扶桑。

    他出国的那个时候,大华还没开始分田地呢。

    偌大的家庭,不到二十亩地。

    全家人能够活下来,都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否则饿死几个都很正常。

    一家人先是痛哭一番,上演一出父慈子孝德戏码,接下来就是各种闲聊了。

    “这个是弟妹吧。”

    大哥问。

    “这个是大房,还有个小的有了身孕,在扶桑看家。”

    王六喜说。

    此话一出,村里的男人无不嫉妒的面目全非。

    王六喜的这个老婆已经属于是比较漂亮的女人了,结果王六喜还有小妾。

    这可是老爷的标配啊,没点财力和地位的人,哪有资格娶小妾。

    “喜子在扶桑做什么,也是种地吗?”

    “我做点小生意,那千亩来的地都是雇人种的。”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惊呼。

    在大华地主都已经快被消灭了,想不到王六喜竟然成了地主。

    “在扶桑生活还好吧,会不会语言不通不习惯呀。”

    “现在扶桑基本上都已经是说汉语了,人家的普通话,比我们村的人说的都好。”

    王六喜说。

    聊天的内容有很多,但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一个意思,王六喜在扶桑混的很好。

    而全程围观了这次聊天的村民,除了对扶桑多了些了解之外,剩下的就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了。

    背井离乡虽然听起来很苦逼,但如果能够在扶桑混的像王六喜一样,那想必也是极好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六喜在村里刷着存在感,一会儿去祭祖,一会儿又表示要捐钱修村里的祠堂,过一会儿又表示要带头凑钱修一条连结官道的路。

    甚至,他还吐槽村里的耕种方式太落后。

    人有钱了,放个屁都是香的。

    换做以前,王六喜要是说这话,正在耕种的老王估计会呵呵一笑。

    而现在嘛,老王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耕种真的不对。

    虽然,很多人也都看的出来六喜子在得瑟,也有人很不爽,但这种不爽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非要凑上去唱反调,试图让王六喜难堪,结果难堪的肯定是自己。

    也许六喜子没有他吹嘘的那么有本事,但肯定是比坑尾村里的各位有本事。

    “喜子哥,现在扶桑还有地吗?我也想移民去扶桑。”

    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问出了很多人想问的问题。

    他们看到王六喜的扶桑老婆都快流口水了,更何况王六喜还有两个。

    “都被后面过来的移民瓜分的差不多了,现在想要捞好处,只能去北美和印度,我听说那里还有大片的土地。现在去扶桑,官府都不包船票和安家费了。”

    王六喜摇了摇头,顺便指点了下众人。

    “北美和印度在哪呀?”

    有人问。

    “这个就很难说得清了,总之就是非常远,比我们这到扶桑还要远几倍。不过听说那里的土地比扶桑还多,去那里的人个个都可以当地主。”

    王六喜说。

    “去印度,当地主。”

    这是官方的宣传口号,在官方的宣传中,在国内只能做中农,而去印度却可以人人当地主,在印度对土地的拥有没有限制。

    在这种宣传之下,别说是在国内活的不如意的贫农,就连一些家境富裕的人,也动了移民的心思。

    毕竟,在印度有机会当地主,实现人生逆袭。

    而且,恒河平原的土地更加肥沃,更加好养活人,不用担心印度不好混。

    有官府兜底,百姓都比较放心。

    特别是有王六喜这类人的存在,让村民对移民少了很多的顾虑。

    这些人当初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本土混的不好,或者快要活不下去的人。

    在上船出海的时候,谁还没一个‘莫欺少年穷’的愤慨。

    如今成功了,自然要回村告诉下那些曾经瞧不起自己,轻视自己的人。

    看着曾经鄙视自己的人不断对自己阿谀奉承,那种感觉,容易让人上瘾,不少荣归故里的移民,在故乡都是大把的撒钱,享受着这种成功的感觉。

    好意思回乡的,自然是在海外混的相当不错的人。混的不如意的,也没这个钱买船票。

    所以,这就容易给本土的百姓一种错觉,那就是移民出去的人混的都很好。

    看到别人成功,本土的百姓自然就动了心思。对背井离乡,也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反正如今交通发达,坐船到扶桑只需要两三天,哪怕是去安南,也不过七八天。

    听说官府还在搞什么飞机,成功以后,从南京到北京只需要一个时辰,从南京到扶桑只需要两三个时辰。

    距离,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只要在海外混的成功,再也不用担心背井离乡之后就无法回到故土了。

    “我要去印度。”

    王二虎咬牙道,他被王六喜给刺激到了。

    在少年时期,他在各方面就隐隐压着六喜子一头。

    结果如今王六喜混的更好,让他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巨大的落差。

    哪怕他家当前的生活还算过的去,但他也无法控制自己想出去发财的心思。

    “我要去印度。”

    王晓平对着父亲怒道,他回想了下村里的那些村姑村妇的模样,又回想了下王六喜老婆的模样,坚定了自己移民的信念。

    “我要去印度,恢复祖上的荣光。”

    王钧隅心中默念道。

    他父亲这一代家中还是个小地主,但是因为大华的政策,导致他家失去了土地。

    加上不善于经营,于是乎也就避免不了家道中落。

    如今虽然也过得去,但和千千万的普通家庭没有了任何区别。

    对此,王钧隅心里不甘心,也想去海外,重新挣一份地主家业。(记住本站网址: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