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523章 大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黄峰决定就这样平息安史之乱。

    然后,下一步,就是重塑大唐了。

    文治武功,都得进行。

    很多读者也很期待。

    当然,扩张也是必须的。

    黄峰继续。

    范阳拿下了,大军在那里平定了当地局势,然后撤军。

    黄勇觉得自己干得不错。

    避免了拖泥带水,让史思明再度反叛。

    班师回朝。

    黄勇的教众,回到自己的所在地。

    黄勇当然还有用处,但是暂时,他会让他们回去休息。

    他还是希望把朝政事情处理得更好。

    回到长安,黄勇带回了李白。

    李白有些忐忑。

    黄勇也无法保证一切,只是对李白说道,“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李白点头。

    只是,没想到,刚刚回到长安,杜甫就被罢官了。

    原来是因为一些小事,杜甫很直言,皇帝不高兴,就罢免了杜甫的官职。

    在黄勇回到京城的时候,杜甫已经离开长安,到处漂泊了。

    黄勇奏请李白的做翰林院供奉,以及考试方面的负责人的建议,皇帝也不准。

    李白黯然神伤。

    黄勇也很郁闷。

    李白决定离开,到处遨游。

    黄勇当晚给他践行。

    他们在曲江池一处地方,摆下酒菜,然后喝酒聊天。

    看着这曾经的繁华之地,曾经的贵妃一家出行,无比风光。

    现在,这里一片衰败。

    唐朝要恢复全貌,还需要时间。

    “想起开元盛世时!”李白叹息。

    “劫后重来,是很多感慨啊。”黄勇说道。

    “本来想,平定了叛乱,我们可以一起重塑大唐,没想到,没机会了!”李白说道。

    黄勇无语。

    但是他想,这总比流放夜郎要好吧。

    想想,也觉得李白的命运,也不是很烂。

    他们喝酒,吃菜。

    李白赋诗一首。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黄勇也作诗一首,送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诗歌很长,李白很是感慨。

    “好诗,这首诗我要留下来好好看!”李白说道。

    “我不是诗人,无法让这诗发扬光大,如果你愿意,帮我署成你的名字,希望能流芳千古。”黄勇叹息说道。

    李白看着他,“好吧,但愿如此,我李白的大名,一定会流芳千古的。”

    此刻,寒风萧瑟。

    春天虽然来了,但是,还是很冷。

    长安的春天,就是如此的。

    李白饮酒之后,有些激动。

    他拔剑而起,唱着黄勇给他的诗。

    一代才子,竟然如此不得志,黄勇真的叹息。

    歌罢,李白对黄勇说道,“我就睡在这里,你回去休息吧。”

    可是黄勇也起不来了,他倒下说道,“我也不行了!”

    第二天一早,黄勇醒来,李白走了。

    李白留了个纸条,意思是,他走了,黄勇送给他那些诗,他会当做他的作品,会让他流芳千古的。

    这是他们的秘密。

    黄勇无比怅然。

    黄勇进宫。

    肃宗当然对他勉励有嘉。

    黄勇应对也很得体。

    只是,肃宗问,“黄卿家立此大功,要何赏赐?”

    黄勇跪下,“只愿大唐重新兴盛。”

    肃宗有些激动。

    “那你的意思是?”肃宗问道。

    “我希望陛下能按此行事,大唐必兴旺。”黄勇说道。

    肃宗打开黄勇的奏折。

    好长,一本书。

    黄勇分析了当时玄宗成功的原因,勤政,任命贤能的官员,等等。

    还有最关键的,军队的管理。

    “我建议边镇必须由文官和武官一起管理,不能文武一个人管,他们还要经常轮换。”黄勇说道。

    “可是现在,刚刚平叛,我担心刺激那些将军们,我们经不起折腾啊!”肃宗说道。

    “如果不管好,他们以后就是隐患,陛下可以大胆按我的想法办,有问题,我来解决,我不要固定官职,需要我解决时候,我可以带大军,解决之后,大军还给陛下。”黄峰说道。

    “然后,我们经济恢复,国力增强,就可以建立一个辉煌的大唐了。那时候,我希望能帮助陛下,威震海外,我只需要招募一些志愿兵,为陛下开拓海外疆域。”黄勇说道。

    肃宗看着他,“好!”

    肃宗似乎感觉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眼前。

    第二天,肃宗开始封赏群臣,他主要是赏财宝。

    对于那些立功的将军们,很多也封到边塞,但是他们的部队,都有文官严格一起管理。

    然后,一系列的举措开始。

    重新开始考试,选择人才。

    肃宗开始一个个给那些外派的人才训话,希望他们能搞好自己的派遣地。

    天下修养生息三年。

    等等。

    一系列的举措让大唐一步步恢复起来。

    黄勇也在等待。

    玄宗此刻也回到了长安,他在华清宫度日。

    黄勇去看他。

    玄宗老了,一个人很憔悴。

    每日思念贵妃。

    可是黄勇知道,杨贵妃不会回来了。

    玄宗很想看到杨贵妃。

    黄勇决定帮他一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